|
|
|
|
|
|
x*******8 发帖数: 1254 | 1 核心提示:
为了了解实际进展,李克强曾照着记录本给上面实名登记的家庭打电话,一一询问:“
你就业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辽宁干部记得,在前往棚户区调研时,李克强会
专门掀开垃圾箱,从丢弃的垃圾来判断居民的生活境况。“你糊弄不了他。”这位干部
说。
原标题:共和国新总理六个时代脚印
记者廖楠驻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日本特派记者温宪王芳张晓东白阳刘军国
这一刻,全世界媒体的镜头聚焦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这一刻,全中国百姓的目光定格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2013年3月17日上午10时,共和国第七任总理李克强走进金色大厅,走上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中央政府“掌门人”的舞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种语气、每一个手势,都为世人
瞩目。这是大国总理的首次亮相,也是新“内阁”的施政报告。
这一刻,坦然迎接全世界关注的,是一位微笑、挥手、目光明亮、神态轻松、充满自信
的大国总理。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坐定后,李克强100多字的开场白言简意赅,表
达了他和本届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然后直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新政府班子的施政
纲领和理念,也在随后近两个小时的记者提问中逐渐显现出来。
说到政府机构转型时,李克强亮出数据,毫不含糊:“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
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1/3以上。”谈及反腐败措施时,他字字铿锵
,决心凿凿:“我们约法三章。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
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
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谈及改革现状时,他坦诚困难,毫不退缩:“现在触动利益
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回答劳教制度问题时,他一言以
蔽之,简短明了:“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年内有望出台。”
……
中外媒体记者共提出11个问题,其中不乏施政纲领这样的每次会议“必答题”,也有空
气污染、国务院机构改革等当下热点。
整个答记者问环节中,李克强听得认真、答得轻松。无论是倾听记者提问还是现场翻译
,他的身体始终前倾,不时点头,偶尔会快速拿起笔在纸上记录些什么。每一次,翻译
的话音刚落,他的声音马上响起。两个小时下来,他没喝几口水。这位新总理想抓紧每
一分钟,多听几个问题、多谈一些想法。当有记者提到他在发布会上“双手举起来超过
了30多次”时,他立刻幽默地说:“这位记者提醒我了,手势多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就会不太注意听我回答问题的内容了。”会场气氛轻松而活泼。
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的眼神坚定自信,仅在3个瞬间变得温柔:一是感谢温家宝及前
任打下了好的基础;二是提到一位农民朋友给他讲起“想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的故事;三是回忆起少年时期“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消息”。他的眼中,满
满的都是对前人的敬意、对农民的关怀、对往昔的回忆。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李克强
不愿多说,只用了9个字: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不是引经据典,却掷地有声。
记者招待会最后,李克强给自己加了个“附加题”:提及国际上对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
发展、中国发展起来会不会恃强称霸的担心,李克强以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
出明确信号。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特别激昂的语调,却不掺一个含糊的字眼,
实在、利落。
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被现场记者仔细记录,并在第一时
间传回总部。很快,外媒对李克强的评价、解读多了起来。
美国一家中文网站认为,李克强首秀“淡中见奇”,以往被认为低调的他正表现出一种
大国总理的“气场”,具有“实、潮、专、雅”的特点。所谓“实”,是他不仅在实际
工作中务实低调,在记者会上,也与前总理温家宝善用中国古典诗词的表达不同,用词
更加简要、直白、接地气;所谓“潮”,是他展现出一个中共政治体制内“现代派”官
员的自信与底气;所谓“专”,是他在经济议题上的专业性;所谓“雅”,是他更有“
君子之风”,法律专业背景让他更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甚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刻意避免
使用重复的词语。
美联社则在报道中称,近几个月来,人们对于中国新领导人解决贫富悬殊、制止滥用职
权、保护环境等问题抱有很高期望,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更直率和直白地回应了这些
问题。
法国主流媒体及时报道了李克强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消息以及他有关继续
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讲话。《费加罗报》还以整版篇幅详细介绍了李克强个人经
历、工作风格,甚至他的家庭。报道称,李克强经常面带微笑,举止轻松,不说套话空
话,讲话直接、简洁,“对中国社会有更现实的了解,对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
和变化也有清晰的认识”。
法国《世界报》评论说,“习近平和李克强集中代表了依法治国的希望”,李克强出任
总理会给中国吹来一股新风,他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将会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给中国带来
新一轮变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就是该变化的第一步。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李克强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是中国
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中最具改革意识的一位。《卫报》则进一步表示,西方的外交官和
商业人士对李克强都抱有好感,并不仅仅因为他能说流利的英文,更因为他自信的态度
和多种多样的想法,认为李克强思维非常开放,但行事不莽撞,总是思虑再三。
俄罗斯主流媒体俄塔社、俄新社的相关报道更注重对李克强近几年的成绩及上任后可能
着力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俄塔社此次专门派出总编辑阿布尔哈金前往北京进行两会报
道,他认为李克强及整个政府班子将致力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到以创新为
主的基础集约型的转变,并着力遏制社会不平等状况的恶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维
护社会与政治的稳定。
日本方面,3月18日出版的各大报纸也无一例外地对记者招待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朝日新闻》注意到,在近2个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常挂在嘴边的,是被视作今
后经济发展关键的城镇化,而他在北大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时研究的题目就是城镇
化。另外,随着“人口红利”的丧失,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中4次使用“改革红利”这
一词语。报道还专门提到,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中强调坚决保卫主权和领土的意志,但
并未直接提及日本等国。
《读卖新闻》则称,李克强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中表示“改革进入要触动固有利益格局的
攻坚阶段,但别无选择”,他强调要改革,并表示出将着力反腐败和改善环境的热情。
原标题:脚踏大地的平民本色
张建魁
打开合肥市第八中学网站,立刻弹出一个漂浮图片窗,在由华表和长城组成的红色背景
画面上,写着几个醒目大字:“衷心祝贺我校74届校友李克强同志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理!”
李克强祖籍安徽定远县,1955年7月出生于合肥。父亲李奉三是一位地方干部,曾在凤
阳县和安徽省文联工作,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李奉三一生爱读
书,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因此,李克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在11岁时
考入安徽省重点中学合肥市第八中学。合肥八中创办于1956年,以“完善自我、追求卓
越”为校训,因“博学、勤问、慎思、笃行”的学风受到好评,后成为一所有个性、有
特色的华东名校。
幸遇“启蒙老师”
李克强中学时期正赶上“文革”。一时间,“学校成了马蜂窝,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不久,学校进入停课状态,高考也被取消了。李克强虽自幼好学,成绩优异,但也
不得不辍学在家。其间,李克强曾回定远县九梓乡老家待过一阵子,据当地见过他的老
人回忆,“当时个子不高,在老家时一边放牛一边看书,有时还在庄稼地护青”。
然而,李克强又是幸运的,这段时间他遇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李诚先生。李诚是安
徽石台县人,民国十五年考入南京国专,曾执教于巢县黄麓师范、昭明国专、江南文化
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在安徽省文史馆任图书管理员,是一位通晓国故的专家。当时,李
克强家和李诚家在同一所大杂院里。院内有座小型图书室,藏书近万册。李诚退休后就
成了这个图书室唯一的管理人员兼出纳与采编。好学的李克强经常去图书室翻书,就和
李诚成了“老相识”。
“文革”一开始,图书室就被封了,李诚从此赋闲在家。李奉三便让李克强拜李诚为师
,请他教授古文和历史知识。
1977年,李诚去世。20年后的1997年5月,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
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追忆李诚先生》的署名文章,深切表达了对恩师的敬仰缅怀之
情。
李克强在文中详细回忆了每天跟李诚学习的情形:“时间是固定的,从每晚9时开始。
他释卷之后,便烧上一壶水,把脚放在一个不大的搪瓷盆中,不断有节奏地搓足,时而
向盆中添上一点热水,时而用手揉脚板心上的涌泉穴。他做得不紧不慢,循环往复,大
约近一个钟点。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
,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这种每天近一小时的讲解、谈论夹杂着议论,持续了
近5年之久,几乎穿越过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似乎仍未讲完。”
李诚先生的为学之道,对李克强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先生喜欢‘为学要像金字塔
、又能广大又能高’的治学之道。更喜欢要能‘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因
为文庙里是供着冷猪肉的,读书人应当将板凳坐热,不能总是躁动不安……李先生认为
,读书人眼界一定要开阔,要能看大场面,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也就是说要读各
种类型、各种观点的书,除有专门注重的外,对其他学识起码做到识门。”
正是有了这“特别”的5年时光,李克强在“文革”期间不但没有荒废学业,相反还打
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从小树立起严谨的治学态度。
到凤阳插队落户
1974年3月,在欢送的锣鼓声中,一辆满载着年轻人和他们简陋行囊的汽车从合肥驶出
,向东北方向进发。
车上是李克强和他的一些同学,他们从合肥八中高中毕业后,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要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落户。
凤阳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但这里是当时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从省城来到这块
偏僻贫穷的地方,李克强可谓经受了一番刻骨铭心的历练。初时,由于水土不服,他曾
经一度全身皮肤溃烂,又没有很有效的药物治疗,其痛苦可想而知。但李克强意志坚定
,照样坚持每天到田间劳动,从不叫一声苦。乡亲们至今还记得,李克强一年到头背着
个挎包,上面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包里装着干粮、咸菜和书。下地劳动间隙,
他常常一边就着咸菜啃干粮,一边读书。渐渐地,李克强习惯了农村生活,也学会了干
农活。
“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不仅锻炼了李克强的筋骨,也磨砺了他的意志。每天,知青们
从田间披着晚霞回到宿舍,人都懒得动弹了,但李克强心底铭记着李诚先生“时刻不忘
学习,向农村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书本学习”的教诲,坚持挑灯夜读,自学起从合肥
带来的书和课本。
李克强不仅表现突出,思想上也一直追求进步。1976年5月,他终于站在了鲜红的党旗
下,举起了右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真正长大了,从一
个城市里的学生娃,变成了一个能跟农民亲切谈天,能了解农村疾苦的知识青年。东陵
大队老支书彭金山是李克强的入党介绍人,据他回忆:李克强身体不是太强健,但能吃
苦耐劳,而且热爱学习。他在劳动态度、与农民的关系、团结知青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总之,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于是就培养他入了党。
李克强的品格和才干,也深得乡亲们的拥戴,不久,就担任了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那
时,李克强还尝试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农村的实践之中。他带领农民科学种田,
推广水稻良种,不仅受到公社党委的赏识,也深得当地农民的支持。在凤阳插队期间,
李克强还曾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多年后,那里的老乡们还念念不忘李克强,称赞他“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总是先做。很善良,当大队书记,从不整人,不欺负人”。
正是这段知青经历,给李克强的人生烙下脚踏大地的平民本色。
高考开启“新时代”
1977年8月,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传遍神州大地:经邓小平拍板,国家决定当年恢复
高考!通过广播听到这一消息,李克强喜不自禁,盼望能继续学习和深造。
那时,李克强作为大队支部书记,不仅要参加劳动,还有很多日常事务要处理,不要说
找地方找人补习功课,就是自己复习的时间也要从吃饭和睡觉里面挤。为了心中的大学
梦,他开始起早贪黑、如饥似渴地“备战”。
这年12月中旬,“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拉开了帷幕,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
高考。李克强也成为全国570万考生中的一员,走进了这场改变一代人命运的考场。
在考前填报志愿时,有个小插曲。当时,李克强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安徽师范学院,第
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虽然很多人难以理解,但事后人们知道,李克强是有着自己想法的。
接下来是焦急的等待。一天,有人给正在田间锄地的李克强报信,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来了。令所有人大感意外且兴奋的是,李克强竟被第二志愿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了!当
年,这件事在凤阳轰动一时。
后来,李克强在为纪念北大110周年所写的《师风散记》一文中,曾回忆道:“在填写
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
有知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
。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
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
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饭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
二志愿的栏里填下了北大。大概是因为北大有优先权,没有计较我这几乎不敬的做法,
居然录取了我。”
1978年3月,李克强依依惜别朝夕相处4年的乡亲们,踏上了求学之路。恢复高考,不仅
改变了李克强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为一个国家开启了新时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