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u 发帖数: 1 | 1 透明不会带来恐慌,只有真相缺席,才是公众的恐慌根源。而事实上,真相缺席带来
的不仅是恐慌,更是官方公信力的坍塌。正在中国海内外肆虐的武汉肺炎疫情正验证了
这一点,尤其是近日处在舆论中心的武汉病毒研究所。
2月4日,武汉病毒研究所通报称已于1月21日对临床证明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的
美国专利药品瑞德西韦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此举引发“抢先注册偷窃美国药企劳动果
实”的质疑,加上此前舆论曝光该研究所所长王延轶不简单的升任之路以及传闻该次疫
情或是武汉病毒所实验室病毒泄露所致,武汉病毒研究所给当前汹涌的舆情留下了太多
的疑惑。
其一,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抢注风波”背后是什么?在武汉病毒研究所陷入盗窃美国药
企知识成果的同时,虽然随即有声音站出来称在美国药企无偿为中国提供抗病毒药物研
究而武汉病毒所却先抢注专利是有隐情的。一则其申请的是用途专利,并不是药品结构
专利也不是合成专利,发明和生产药物还在吉利德手上;二则武汉病毒所申请专利或许
是为了防范美国药企囤积居奇,漫天要价。不管武汉病毒所申请专利这一举动到底有几
分公几分私,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细节是,该研究所申请专利的时间。
根据武汉病毒研究所通报资料可以推定,其早在1月21日之前就发现了瑞德西韦可以用
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但是该药被用作治疗疫情的首例案例却是发生在一周后
的美国华盛顿州的一名病患身上。常理推之,如此形势之下,武汉病毒研究所理应率先
用于临床试验啊。而在此期间,武汉病毒研究所做了什么,从最后的呈现结果来看,是
抢先发表论文,抢注专利。在中国全国上下都在为疫情防控而焦头烂额之际,每天都有
不断地死亡病例增加,本应冲在一线的也已经手握“解药”的武汉病毒所为什么没有进
一步地工作推进。难道对于这些科研人员来说,发表论文就比抢救生命更加紧迫吗,难
道找到“解药”后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认为自己已经恪尽职守了吗?这是赤裸裸的精英利
己主义啊!
想来武汉病毒研究所也不能说毫无工作推进,至少他们应该将这一发现上报了中国官方
相关部门,但是至少从1月21日开始到2月4日宣布,为什么不见官方行动。兜底是卡在
了哪个环节,而在事后的记者提问上,中国卫健委的发言人为什么对外界疑惑搪塞过去。
中国社交平台微博上有这样一位用户感慨“抢注风波”:我帮武汉病毒所辟谣之后,其
实更感到心寒。此事即一个鲜活的例子:官员失职,精英自私,患者等死。
其二,“美女所长”上任能不能经得起检验。武汉病毒所引起外界的关注还与一起舆论
事件有关,即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则信息是1月31日中共党媒
《人民日报》发布的文章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
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时间大陆多家网上平台的“双黄连口服液”迅速售罄。但最
后该“医学发现”遭到专家辟谣。也正是该事件使得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被舆论
曝光。
外界忽然发现,掌管着中国全国仅有的一个P4实验室的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竟然是一个年
仅37岁的“美女所长”。当然,外界对王延轶的质疑或许包含对女性的偏见以及苛责的
成分,这一定程度上是武汉病毒研究所在此次疫情中被质疑扮演了负面的角色,以及这
位年轻的所长确实看起来学术成就并不突出,再加上她火速升迁的背后确实绕不开副部
级丈夫的身影。
但无论王延轶学术成果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是否会影响其胜任该职位,此时,外界更介
意的是“外行领导内行”的王延轶有没有因为自己能力的问题而贻误了武汉病毒所本该
在此次疫情中扮演的作用。而显然,从声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造成
的抢购风潮到舆论认为其能不配位的质疑,王延轶以及相关责任人恐怕需要给社会一个
交待。
其三,传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是武汉病毒实验室人造病毒泄露,回应为何难以解惑。相
比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面临的“精英利己主义”的指责以及或有利益勾兑的质疑,此次,
网络上有一个看起来更加耸人听闻的传闻。即是此次的武汉肺炎疫情病毒并不是一部分
人吃野味而爆发的病毒事件,而是武汉病毒研究所人为制造的一种病毒泄露所致。
该传闻源于有印度学者声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为人造病毒的可能性大于自然进化的可
能性。该观点认为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中发现了与与HIV-1(艾滋病毒1型)的复制蛋白
含有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的4个插入片段,而这不太可能在自然界偶然发生。意即爆发
于中国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病毒。一时舆论翻出掌管武汉病毒研究所P4实验
室的副主任石正丽曾参与2015年11月9日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篇研究。文章称,
研究人员利用SARS反向遗传学系统,生成并鉴别出一种嵌合病毒,嵌合病毒可感染人类
的呼吸道细胞。于是质疑者据此宣称,新冠病毒可能是4年前这一实验中经改造的病毒
从实验室泄漏而来。
舆情汹汹,石正丽接受采访通过媒体喊话阴谋论者不相信科学。并称希望国家专业部门
来调查,还其一个清白。尽管最初的质疑者印度学者已将前述论文撤稿,但是舆论对新
型冠状病毒的怀疑并没有消除。因为近期有越来越多的病例被报道称无华南海鲜市场接
触史,也即位病毒的来源又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舆论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质疑或许有误解,在这些专业的问题上专家学者们或许碍于知
识壁垒难以乡公众解释透彻,但是在舆情的问责中,武汉病毒研究所也似乎欠了太多交
代,对于如此影响重大且普遍关心的问题,他们做的远远不够。 | E******k 发帖数: 38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