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中国“无用”论文报告:四分之一论文无人问津
相关主题
留学生“挂羊头 卖狗肉”被驱逐出境肖,方恩怨录
漩涡中的中国首富李彦宏春天里
警惕生物战争和生物恐怖袭击:致命人类病毒人工全合成 (转载)有实力,名头却不够响 中国内地最低调九所大学 (转载)
英自愿"离婚"促"新欧洲"诞生 法国如愿德国坐大天朝奇闻:杭州妈妈网销母乳55元一袋:可以现挤 保证最鲜 (转载)
南非科学家称找到艾滋病毒抗体 有望研发疫苗本版著名ID tigereatmeat的一点考究 (转载)
提议大家让各校图书馆订阅这本新闻杂志唉 在历史版想挖个中国古代史大坑真难啊
攻击google的算法居然是中国的知识产权cici2012就是老将的典型代表
郭丽,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zz美国大使馆要是在中国每天免费发放一万个美国国籍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文话题: sci话题: 付晓霞话题: 中国话题: 期刊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y
发帖数: 173
1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在浩瀚的中国SCI论文中,有多少论文“零被引”?2000年到2009年,是24.2%
35岁的付晓霞是北京一家儿科医学刊物的编辑,数月前她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的演讲
引起了争论。演讲内容是她与同事合作的论文《2000年—2009年中国SCI论文零被引数
据分析》。
一位资深医学专家听后惊讶地说:“直观的数据很震撼,我国科技论文质量还有待
提高。”也有人惋惜:“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检索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1963年,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博士创立SCI这套科学文献检索工具。由于它涵盖
了数千种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学术期刊,已衍生出评估科技研究成果的功能,在中国也是
科技领域学术评价的重要标准。
“十五”以来,随着中国巨额的科研投入,从2000年至2009年,SCI收录中国作者
论文总数由3.14万篇猛升至13.11万篇。
然而,根据付晓霞等人的研究:2000年至2007年,中国SCI论文“零被引”的增速
以20.67%压过17.87%的论文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零被引”等“中国论文病”一再受到舆论批评,但学界内部
对待这一问题,并不像外界那样一片声讨。
也许,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付晓霞等人发现的惊人数字,而是人们对于这些数字的
暧昧态度。
受资助的中国SCI论文9年增加5万倍
《2000年—2009年中国SCI论文零被引数据分析》是付晓霞和同事关于中国SCI论文
的第三篇文章。他们的研究统计工作始于2009年。
付晓霞供职于《中华儿科杂志》。“我们杂志在国内医学期刊里排位比较靠前,最
近几年编辑们时常抱怨来稿质量不行。其实,这些年国家投入还是蛮大的。我们就很奇
怪,想探寻一下我国SCI论文被引情况。因为文章被引用、受关注,一定程度上反映它
的学术价值。”付晓霞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与高速驰行的中国经济增速相似,根据付晓霞等人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作者被
SCI收录的论文数年均增速达到17.19%。而同期的世界SCI论文年均增长率仅为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已成SCI论文制造大国。该研究所方
法研究中心主任潘云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SCI收录中国论文为14.84万
篇,占世界份额的10.4%,位居世界第二。”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则向本刊分析说:“这背后是政府在人
、财、物等各方面对科研工作的强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同样
显示,到2010年,中国科技总经费规模达到全球第三,仅次于美、日,科研人员总量亦
居全球第二。
强力的政府投入一部分就用来资助论文。2000年至2007年,中国SCI论文受到基金
资助仅分别为4、6、19、41、161、107、211和670篇次。2008年受资助SCI论文猛增到6
.6万篇次,2009年跃升至20.4万篇次。“有的SCI论文受多个基金资助,虽有部分论文
标注不规范,但政府逐年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付晓霞说。
2008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篇次最多 1.86万篇次,占全部受资助SCI
论文的16.8%。其他对论文资助较多的单位依次是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社科院等。
“零被引”论文是不是垃圾
“我们不只是为了神和一帮天使的眷顾才去写论文,而是为了脆弱的人类同胞们”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小布拉格曾说,“除非一篇论文有直接的影响,否则他们对科学的进
展几乎只是无足轻重,还不如不写。”
“零被引”论文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徐坚的眼中,就是小布拉格所言“
不如不写”的论文。他曾多次撰文表达这个观点。“虽然不能简单地说,零被引的论文
一定就是垃圾论文,但其学术价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受到一定的舆论支持,但这种观点却在学界引发了论战。有学者反驳:“一篇
高引用率的文章固然是好文章,但说零被引就是垃圾文章也太偏激、太轻率。”
徐坚的回答绵里藏针:“究竟吃了几碗凉粉,只有自己知道。”对于“零被引”论
文未必无价值,可能触发灵感的说法,他反击说:“有没有价值,问问自己,只是不要
为了功利目的去骗自己。”
在浩瀚的中国SCI论文中,有多少论文“零被引”?付晓霞的统计结果是:2000年
到2009年,24.2%的中国SCI论文“零被引”,共180675篇。这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论文
没有同行问津。
影响因子是国际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越大,期刊学术影响力也越大。统
计显示,超过八成,即82.58%的中国“零被引”SCI论文都聚集在低影响因子期刊上,
达到149208篇。
潘云涛说:“从国际论文总体上看,在发表后3年、5年和10年间,零被引的论文比
例分别是40.3%、30.9%、23.9%。以我国计算机领域国际论文为样本进行的研究显示,
在论文发表后3年、5年和10年的时间里,零被引率分别是44.3%、33.5%和29.1%。”
由于SCI本身的限制,付晓霞只能查询2000年到2006年国际“零被引”的情况。两
种主要的文献类型 论著类和综述类,中国的“零被引”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6年间,国际论著类论文的零被引率徘徊于11%、12%之间,而中国由12%上升到16
%。另一种主要文献综述类,国际是4.44%至5.28%,中国为6.92%至12.64%。
2000年到2009年的9年间,中国“零被引”的SCI论文平均增速也相当快,以25.41%
力压17.19%的中国SCI论文平均增速。
考虑到论文发表后3至5年更能反映实情,付晓霞与同事在2011年专门统计了2000年
至2007年的情况,“零被引”增速仍以20.67%压过论文17.87%的平均增速。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停止生产零被引论文。”徐坚是坚决的“零被引”反对者
,在博客上表示与“零被引”论文割席断交。
2011年5月6日,他在网上晒出自己零被引的论文:2001—2008年,他的研究组共发
表论文55篇,有6篇零被引,占总数的11%。
日媒《日经产业新闻》是首个挖掘出2006年中国科学论文数悄然跃居世界第二的媒
体。2008年9月29日,这家媒体对比各国引用频率最高的重要论文数:2007年美国的重
要论文占到全世界的40%,英、德分别超过10%,日本为7%,中国约6%,中国似乎还不是
论文强国。
另一数据来自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该期刊统计过各
国投稿的录用率 平均在35%左右。欧洲最高,德国、荷兰的录用率达到了60%,美国在
50%左右,日本在30%左右,印度在18%左右,而中国最低,不足10%。
SCI成为衡量学术水平考核尺度
“零被引率可视为衡量论文质量和团队学术水平的晴雨表。”邱均平说。另外,非
“零被引”SCI文章中,也存在“假引用”现象。
“自己引自己的,有关无关的都引;或者小团体说好了相互引用,不同实验室的导
师相互投赞成票。其实,是否做过手脚,如果想了解,对于做数据库的人来说,一目了
然。”付晓霞说。
付晓霞表示,会根据搜索情况确定后续研究方向。她说,并不排除专门统计院士、
长江学者的论文数据以及著名高校的SCI论文情况。
当然,“零被引”也有一定客观原因。比如中文期刊上的论文,国际同行看不到或
看不懂,如果国内同行认为没有引用必要,自然会产生“零被引”。
付晓霞认为,学术论文未发在更合适的期刊上也是影响因素。“发表论文主要是同
行交流,促进科研进步。一篇病毒学论文发在病毒学杂志最好,但这种杂志可能影响因
子不会超过10,若发在其他医学杂志上,影响因子更高,但同行看到的几率就低很多”。
“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片面的SCI考核压力。”付晓霞认为。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首次将SCI引入考核体系,使其SCI论文数量连年居全国
第一,此后高校及研究机构竞相模仿。目前,SCI已成为衡量各高校、科研机构和研究
人员学术水平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
“零被引论文在国内仍享受着SCI的一切荣光。因为大部分考核只看是否发表在SCI
期刊上,SCI期刊影响因子是几,论文本身真正的影响力似乎并不重要。科研人员晋升
职称,博士毕业,评奖,申报基金,单位年终总结和奖励,都与SCI直接挂钩,这催生
了很多‘零被引’文章。”付晓霞说。
邱均平则担忧,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影响学生群体 为应对毕业,滥发SCI。
令人疲惫的炮轰
针对“唯SCI”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曾说,“把科技界存在
的浮躁、弄虚作假等问题归罪于SCI这个工具,显然有失公允。”
“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三次到过中国。2009年9月他在大连谈起学术评价标准:
“由于科研管理者的懒惰,希望一个数字解决所有的评价问题,评估人也好,评估期刊
也好,有很多不同指标,若只要求一个字‘快’,拿一把尺子衡量很多人,这样是不对
的,我们要有综合的评估指标。”
加菲尔德研究过获得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提名科学家的论文。他发现这些“诺贝尔
水准”的科学家论文数为普通学者的5至6倍,但被引率却是普通学者的30至50倍。所以
付晓霞认为,单篇论文被引率是同行关注的一个缩影,应纳入考核。
“政策导向往哪边倒,是个挺复杂的事,不能一刀切。”付晓霞说。
比如,“零被引”就存在小众例子 好文章因为其创新性而曲高和寡,发表后无人
问津,待几十年后才被挖掘出来。
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直到1900年,即他去
世16年后才引起关注,此文开辟了遗传学研究。
香港的学术评价方法给付晓霞留下深刻印象:“跟英国评价很相似,影响因子也重
要,但只是其一,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全球同行评议,不仅看几分,还要考虑研
究成果对专业发展的影响,是否专业前沿,发布期刊的平台是否合适等等。”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正在研究新的论文评价标准,北大、清华等少数高
校也已从探索淡化对SCI论文数量的考核开始。不过,更普遍的是,学者和少数高校处
于呼吁和表态阶段。
2011年初,付晓霞发出第二篇研究报告时,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游苏宁点评道:“
希望本文的数据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警觉。”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美国大使馆要是在中国每天免费发放一万个美国国籍 (转载)南非科学家称找到艾滋病毒抗体 有望研发疫苗
大搞“三退”,沦为笑料提议大家让各校图书馆订阅这本新闻杂志
【网曝李双江期刊旧文证李天一涉案时已满18岁】攻击google的算法居然是中国的知识产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三位上海科学家当选郭丽,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zz
留学生“挂羊头 卖狗肉”被驱逐出境肖,方恩怨录
漩涡中的中国首富李彦宏春天里
警惕生物战争和生物恐怖袭击:致命人类病毒人工全合成 (转载)有实力,名头却不够响 中国内地最低调九所大学 (转载)
英自愿"离婚"促"新欧洲"诞生 法国如愿德国坐大天朝奇闻:杭州妈妈网销母乳55元一袋:可以现挤 保证最鲜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文话题: sci话题: 付晓霞话题: 中国话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