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y****i 发帖数: 394 | 1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焚烧日货,主要烧的是
供应学生的校内商店存储的日货,都不是学生自己的,算是公家的东西吧,见下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地出现反日、抵制日货的高潮。抵制日货成为那个
激情年代的独特印记,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1915年的中国正处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前夜,年初,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为
了换取日本的支持,5月9日,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亲往日使馆递交复文,对日
本最后通牒予以承认,接受“二十一条”。这一卖国行为激起了中国各界的普遍反抗,
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反日、
抵制日货的高潮。
姚怀玉的事件表明北京也有抵制日货的暗流在涌动,只是京师重地,警政严苛,抵
制日货还好似闪烁的星火。但令警察们想不到的是,四年之后的1919年,这点点星火却
在一夜之间燃成燎原之势,警察们不仅未能绝其根株,就连违警律也只能抛诸脑后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立即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5月5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法
科召开的各校学生全体联合大会上,朝阳学院率先提议抵制日货。5月7日晚,北京高师
学生会评议部召开会议,建议成立北京各界抵制日货联合委员会,宣传抵制日货,即:
不买日本货、不用日本货、不卖日本货。5月9日,清华大学学生在校内体育馆举行“国
耻纪念会”,会后,在大操场上焚烧了校内的日货,这也是五四运动中见诸史料最早的
焚烧日货行为。5月13日,北京大学学生将该校学生消费社储存的日货,集中于文科大
操场进行焚毁,并印刷数千言之宣言书,在焚烧日货时当众宣讲。随后,高等农业学校
、高等工业学校、医学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及私立中国大学等校学生皆将校内所
存日货尽数焚毁。
焚烧所存日货只能宣泄一时的愤怒,若要抵制取得效果,则必须有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
,特别是商家的支持。从运动一开始,学生们便派出代表与商界接洽,而商界受学潮之
鼓动亦有积极之表示。5月6日,北京商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办法。在5月4日被捕的学
生获释后,北京商会又召开全体大会,提出以下主张:(一)请各行速开会议,宣示各
商号,一律停运日货,私运者议罚。(二)不用日本银行钞票。(三)不阅日报,不登
日报广告。同时公决两种抵制日货办法:一是调查,凡日货之名称牌号样式,调查清楚
后便不再贩卖;二是陈列,即将日货聚集一处陈列,使人一望而知,不再购买。
商会的决议得到商民的大力支持,据当时记载:“各店运日货者,一律停止。而东
洋店铺,早已无人过问。且效学界所为,关于东洋草帽等物,或扯碎,或焚毁者,已不
一而足。连日东洋货价忽跌落,而吾商人不为利诱,抵制如故。”同学界一样,商界传
单也如雪片纷飞,号召人们不买日货,不用日本钞票,呼吁“大家抵制日本,中国或可
望不亡也。”
随着运动的发展,抵制日货的风潮迅速蔓延至全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在一些地方
,抵制日货甚至成为最主要的斗争方式,其激烈程度远甚于北京。这或许是因为日货已
充斥中国城乡,日货也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象征,在人们缺乏其他有效抗争手段的情况
下,抵制日货便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这可能正是近代中国抵制日货运动频发的原因所在,它首先关注的不是抵制的实际效果
,而是在国难危急的关头表现出一种国民的志气,是保留住国家和民族的一线生机。
五四运动中,虽然学生们揭起爱国的大旗,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但依然有商家固守
自己的利益,不愿抵制日货或者是阳奉阴违。
5月24日,北京学界与商界在北京大学开国货维持会,将维持会分为文书、调查、贩卖
三组,并拟设立国货陈列所,通函各工厂商店,从事搜集,以便陈列,以引起国人爱用
国货的心理。清华大学组织了救国实业团,贩卖国货,各处销售,并拟设立国货贩卖所
。在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大都有国货维持会的组织,一面抵制日货,一面提倡国货
,两者往往同时进行。
学生提倡国货,演说必不可少。5月19日,学生总罢课以后,反日内容的演讲受到
了限制,学生们便把主要精力放到提倡国货上。6月8日,北大学生朱耀西等六人到前门
外演讲,尚未开始便被警察禁止,演讲词亦被没收。我们因而得以在当日的卷宗里发现
了这张字迹已经有些模糊的手写的演说词:劝大家用国货。列位呀,咱们国家贫弱到这
般地步,顶大的缘故就是咱们国度里头各种工业都没有发达,因为工业没有发达,所以
做生意的人卖的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因此咱们中国人的钱都送到外国去,所以咱们国家
就贫弱到这样地步了。现在要想救国家的贫弱,最好的法子就是使工业发达起来,要想
工业发达起来,除出买用咱们中国人自己做的东西就没有法子了,这种东西就叫做国货
,所以我希望咱们大家以后都要用国货。
演说之外便是增加国货售卖。每周评论》记录了当时的情况:“自五七报封禁以后,公
园市场里边,就没有卖东西的学生。过了两天,又有许多学生,手拿布袋,有的写‘国
货’两个字,有的写‘提倡国货’四个字。每到茶桌前面,先向游人鞠躬,发一种极和
蔼的话,劝人买货。所卖的货物,不外牙粉、肥皂、手巾、香水、纸烟类,也有卖《国
民》杂志和《国体与青年》的。游客之中,十个人总有八个人买的,照他们说,卖出去
的钱专作学校联合会会费用。
档案中也有学生贩卖国货的零星记载,前引万之祥冲突案即是一例。比较有名的是
张国焘等六人售卖国货被捕案。6月2日,张国焘等六人在东安市场售卖国货,被内左一
区警察署逮捕,这也正是6月3日大逮捕的前一天。当然,售卖国货对于双方来说都只是
表面文章,警察不会因为学生售卖国货而滥施逮捕,张国焘等人也并非是纯粹的售卖国
货。这在档案中有明确的揭示
--------------------附中国近代抵制日货历史-------------------------
1915年,日本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
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1918年,段祺瑞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
协定》,再次激起了全国人民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向无法日本收回山东权益而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的学生及知
识分子提出了抵制日货的号召,获得工商界和民间的广泛支持。部分地方商会议决“与
日本断绝工商关系”,民间罢买日货,工人拒绝到日资工厂上班,学生更出动检查是否
有人在使用、贩卖日货。
1927年中国国民政府北伐期间,日本曾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国民政府为此亦一度
号召全国民众“对日本进行经济绝交”。之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出现的多次民间抗日运
动,都有抵制日货的呼吁。
在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中,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包括所谓的北洋军阀政府)也
予以积极配合。1914年12月5日,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
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
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 1917年8月,农商部又通令各地,“嗣后所有公共
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与此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办国货展览会,并组织各省企业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这些举措均
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内企业外向型发展。
抵制日货的历史意义
抵制日货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是当年民族工业“黄金时期”到来的
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当时的“火柴大王”刘鸿生曾深有感慨地说:“我的第一个企业
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
国货”。
抵制日货运动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也为政府对日交涉增添动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