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比较客观的2010年评价薄熙来的文章(长,慎入)
相关主题
【专稿】薄周政变完整版(中) (转载)习近平肯定打黑意味深长 太子党开始合流
【专稿】薄周政变完整版(中) (转载)习近平肯定打黑意味深长指的是什么?
中央媒体评论称重庆打黑行动应延伸到全国(zz)薄熙来感谢网民支持打黑
垃圾短信书记重庆再掀红潮zz挺共反共都得看(ZT: 一个重庆人对薄熙来的看法)
薄熙来:打黑是上级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薄熙来丢“炸药” 扯入周永康?
维基里面查了一下薄熙来 感觉比汪洋之流靓丽多了 (转载)宋永毅:薄熙来的文革经历和他中南海里的“红卫兵战友们”
====视频---重庆闹市,光天化日,凌迟刀法砍人! (转载)周亚辉:薄熙来绝对不是民主派
“治乱世需要重典” 薄王打黑除恶,利益万民,百姓感恩!比较习近平与薄熙来的政治技巧/周亚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薄熙来话题: 重庆话题: 打黑话题: 大连话题: 中共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n
发帖数: 4225
1
有人说他野心勃勃,有人视他为“红色贵族”,有人称他是“新锐太子党”。不管怎么说
,不争的事实是:无论薄熙来走到哪里,他都能闹出动静来——以在重庆主政 这两年多闹
出的响动为最大: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在世界经济大衰退的情况下,薄熙来带领重
庆通过考验,经济成长率为14.3%:他治下的山城建起 几十里外都看得见的巨型毛泽东塑
像,更掀起“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的运动,赢得革命前辈和左派一致喝彩
,甚至在左派网站上推举他为下一任中共 总书记;2009年,他展开重庆“打黑除恶”不叫
运动的运动,震动全国,又有人盛赞他是重庆有史以来‘最有作为”的市委书记之一。
这 些看似不按常理出牌,使他的知名度疾速上升,以致近期他在多种对于中共十八大中
央政治局常委的预测中榜上有名;2010年4月初,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列 入“全球最有
影响的100人”候选名单。但是随着打黑行动的深入,质疑声音也开始出现,薄熙来的打
黑目的也受到怀疑,还有人说他的名声,也属“泡沫名 声”,吹得越猛,破得越快。
知情人透露,薄熙来“唱红打黑”,确有豁出去背水一战的意味。对于他孤注一掷的处境
和心态,值得好好做一番分析。
按照薄熙来在中共十七大前的自我期许,应该接替吴仪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
院副总理。但是政治局倒是进了,却被外放到重庆担任市委书记。他记得,前 任市委书
记汪洋上担任这个职务之前,不过是一个国务院副秘书长;自己却是当过省长、部长的。
重庆虽然也是四大直辖市之一,但是地位只排其它三市之后的老 幺,将自己放到重庆,显
然有一种“慢待”的意味么!更关键的是,在竞逐政治局常委席位的角斗场上,这个岗位
处于不利位势,别说比不上上海、北京、中办、公 安部,甚至还不如汪洋所处的广东省
委书记的位置更有竞争力。
这个安排令薄熙来哭笑不得。他冥思长考,做出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这就是后来令他名
声大噪的“唱红”“打黑”。尽管法律界、自由派人士群起质疑,视作“不伦不类”,但
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毋宁说,他下了一招险棋,也是一招高棋。
一 般来讲,在中国权力体制的金字塔中,越往上空间越小,宫员越得小心谨慎,到政治局
委员这个层次,更不敢搞什么个性化。而薄熙来如此高调地别出心裁,这不是 个性使然,
而是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唱红”,拉住了太子党和保守派这股政
治势力,尽管在社会上名声不佳,但是却开掘了一股实力不可小 觑的资源;“打黑”,则
迎合了社会上平民阶层的利益和诉求:对权贵官商勾结的忿恨、对社会不公的怒火,这就
又开掘了另一股基础十分广泛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当2010年3月的北京“两会”上,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问薄熙来:“打黑运
动是否是捞政治资本,为的是中共十八大进常委?”薄熙来一听竟然失态地愣在当场,好
一会才尴尬地答非所问:“今天这种场合不适合做秀。”
一夜蹿红的《薄熙来之歌》
“你的目光像刀剑,闪烁着寒光;对待邪恶绝不手软,刺破了腐败和黑暗……”
2010年春节期间,一首名叫《薄熙来之歌》的视频,在中国各大纲站突然蹿红。这首“歌
唱”薄熙来在重庆打黑除恶的歌曲,是由失业的摩托车廒工人李磊作曲兼主唱。视频中,
李磊的身后是优美的湖景,薄熙来的照片不时浮现。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认为,这首歌的“卡拉OK的痕迹很重”。歌曲中有几句让人印象
很深的歌词,如“你的名字让贪宫闻风丧胆,‘打黑书记’是百姓送您的最佳头衔”、“
群众从此有了靠山”、“薄熙来,薄熙来,您是和平时代的英雄”等等。
这段视频的结尾处出现了诚招广告、收费低廉的字样,并声明视频拍摄距重庆约1000公
里外的江西省南昌市洪州古城公园,颇觉突元。
李 磊告诉《华尔街日报》,他至今已经写了100多首歌曲。他之所以决定写一首阕于薄
熙来的歌曲,是因为重庆打黑行动已经成为中国的热点话题。李磊说这是他与 词作者盂
凡晓的第三次合作,他们用大约四个月创作了这首歌。李磊自己用三脚架和数码相机拍
摄了这段视频,并在家里进行了编辑。
48岁的李磊说希望能用音乐赚钱,并期望当上“中国的苏珊大妈”(Susan Boyle)。
李磊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他自创自演自唱自拍歌曲《薄熙熙来之歌》,“因为人家
做了好事嘛,做了好事,大家对打匪除恶这样的事情比较感兴趣了。一般的群众都比较支
持这样的事情,就是为了老百姓声张正义”。
李磊对薄熙来的的歌颂并没有得到重庆有关方面的反应。《薄熙来之歌》音乐电视短片
制成并在网络上流行之前,李磊称也曾试着与重庆电视台广告组接洽,“现在他们也没有
回话,我觉得这里面宣传工作没有做好”。李磊所指的是重庆没有做好对自己书记的对
外宣传。
蹿红网络的《薄熙来之歌》对薄的仕途有何影响?目前旅居美国的中共党史学者高新表
示,既没有坏影响,也没有好影响,因为薄熙来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人不一样:
“如果薄熙来是处在汪洋或者是习近平的地位上,那对他们只会有负面影响,不会有正面
影响。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薄熙来和汪洋相比、习近平相比、和李源潮相比、 和李
克强相比,他比他们早生了五年以上。早生了五年以上决定了薄熙来在下一次的党代会
上能进中央政治局常委,但是不能当中央一把手和二把手。薄熙来现在不 会因为这样的
民间的对他的吹捧,而导致党内对他薄熙来的抨击。他已经是个按部就班的政治局委员,
然后再按部就班的当一届政治局常委,然后就退休了。年龄游 戏决定了他在共产党内已
经没有了所谓的强烈的竞争了。”
针对这首歌曲,网络评论褒贬不一。赞扬者说,薄熙来用行勤“执政为民”,在“打黑”
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网络出现《薄熙来之歌》是民意的折射。也有人支持薄熙来打黑,但
却不支持唱赞歌,因为“薄熙来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反对的声 浪同样高涨。有
评论人士不同意把薄熙来称为“英雄”,并警告,个人崇拜可能比黑社会更可怕。有人痛
批孟凡晓和李磊只是为了炒作出名,因为短片片尾打出了 “诚招植入性广告”的字样。
也有网民猜测这是否另一种形式的“捧杀”:“作者殊不知功高震主,连最高领导人都没
专门的颂歌,可薄熙来却独领风骚。年羹尧怎 么死的?“真正要保护薄熙来,就要尽量低
调,那样薄熙来才不至于受到来自另一面的致命伤害!要防止有的人的不良居心!”
引用“毛主席语录”激励“打黑除恶”
2010年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五,重庆表彰“打黑除恶”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前一阶
段成果,部署下一步任务。市公安局091项目组等83个集体分别记集体一、二、三等功
,授予王立军等6人“重庆市人民卫士”称号,对吴余川等455人分别记个人一、一、三
等功。
薄熙来在讲话中再次语出惊人,激励政法队伍的干警: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
,去争取打黑除恶斗争的全面胜利。经历迢文革的人,自然知道这番话化用了“毛主席
语录”。就在前不久,即有人收录进“毛主席最经典的词句”,并冠以“最激励人克服
困难的话”。
薄熙来在“打黑除恶”总结表彰大会上,为什么要引用毛泽东的话、激励干警“下定决
心、不怕牺牲”呢?“渝西锋光”的文章认为,或许是因为面对“打黑除恶”还有人优
柔寡断、迟疑不决?薄熙来在重庆高调掀起“打黑除恶”以来,赞扬肯定者有之、冷眼
观望有之;猜度质疑者有之、说“风凉话”甚至赤膊上阵阻挠者亦有之!外界的舆论环
境如何固然重要,但最为阕键的还是在重庆政法队伍的内部核心,必须要下定“除恶务
尽”的决心。
不过,“两江居士”3月1日发帖质疑,“重庆大规模打黑拔伞偃旗息鼓?”他认为,重
庆打黑拔伞战役已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348人,立案查办涉黑团伙案件63个、涉恶团伙案
件235个,“按照官场通行的潜规则,重庆的这次打黑拔伞战役已宣告胜利结束,大规
模的打黑拔伞战役偃旗息鼓”。
文章称,“以薄熙来为班长的重庆党政领导人向党中央、向重庆人民交了一份绝好的答
卷,也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尽管如此,我还是有一个遗憾,一个很大的
遗憾。重庆打黑挖出了文强这个活跃在前台的黑社会最大的保护伞,却未能挖出潜伏在
文强背后的黑后台”。全国人民“都希望通过对文强的顺藤摸瓜,将隐藏在文强背后的
那把保护伞给挖出来”,“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完胜”。没有挖出这把黑保护伞,
“无论是对重庆,遗是对中国官场,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都将产生巨大破坏力。这种
破坏力,不仅会对社会上的黑恶势力起到无形的纵容作用,还会培育、扶持出比文强更
阴险、更可怕、更狡猾、更毒辣的黑官”。
此文矛头何所指?此时怂恿薄熙来去挖“隐藏在文强背后的那把保护伞”是何用意?有
人感叹:中国官场的水很深,中国网络的水也很深,两个“很深”加到一起了!
惯于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老爹
考察薄熙来的施政理念,得从他父亲薄一波说起。薄一波拜长寿之赐,笑到最后也就笑
得最好,到了90岁还有余热可发,还能庇荫儿子。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薄一波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
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1956年5 月起任国家
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
年4月、1 965年1月两次继任国务院副总理,并曾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人自首叛变问
题的初步调查》,认定1936年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履行自首签字手续出狱的薄一波等人为
“61人叛徒集团案”。
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后,1979年他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又被增补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
。1 982年5月任国务委员,曾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两度被选为中共中
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上世纪60年代,在极“左”思潮的环境下,薄一波提出“政治挂帅要落脚到发展生产力
”的思想,获得邓小平肯定。1 966年的全国工交会议上,薄一波的观点遭到围攻、责
难,邓小平又站到他的一方。
有海外媒体评论说,许多人都知道薄一波是个“善于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老手”,尽
管他曾官至副总理,但他主管经济政绩乏善可陈,比如1958年薄一波为讨毛泽东欢心,
曾提出“两年超过英国”的计划;还有他忘恩负义帮助邓小平整倒胡耀邦。
据胡耀邦女儿满妹所著《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介绍,1977年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长时,
着手平反的第一个大案就是“61人叛徒集团案”,为此胡还做了好几页的批示。
据满妹透露,胡耀邦要替薄一波平反时,连邓小平也吃了一惊,问胡说:“哦,这样的
案子你也敢翻?”几天之后,连当时中共主席华国锋也打电话“关切”,可见胡耀邦为
了替薄平反,承受了极大的政治玺力。
1987年1月,邓小平不满胡耀邦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批判不力导致学潮,搞了政治局
生活会,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薄一波带头对胡耀邦围攻“逼宫”,胡耀邦被迫下台,这
导致了后来的八九学潮。
中共有“八老”之说,最初指的是:邓小平、陈云、杨尚昆、薄一波、彭真、李先念、
王震、邓颖超。“八老”中部份成员过世后,又换入宋任穷、习仲勋和万里。他们通过
个人威望及相应人马,对中国政治起着决定性作用。“八老”当中,薄一波是最长寿的
一位。
据海外杂志指出,“六四”之前部署镇压,薄一波积极主动“功不可没”。
1989年5月6日,薄一波向邓小平提出:“就目前形势恶化发展,不能再等了,要采取果
断措施,恢复社会秩序。”5月1 5日,包括薄一波在内的多位老人给邓小平打电话或登
门拜访,要求采用武力平息“动乱”,最终导致了震惊世界的“六四”大悲剧。
明 镜出版社出版的《共青团和太子党》一书指出,薄一波的劣迹致使改革开放之后的
民众对他少有正面评价,尽管有大批年轻女记者、女学生为薄熙来疯魔,但很多人 带
着对薄一波的糟糕印象而迁怒于薄熙来。薄熙来与他父亲的性格和观念并不一样,不过
,他攀登高位,飞黄腾达,除了个人能力,应该说还是托庇于他父亲的。
父挨整、母自杀、儿坐牢
1 956年9月,七岁的薄熙来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关敏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
说,在新入学的一群生龙活虎的学生中,就有薄熙来。他长相英俊,两道浓眉、一双大
眼睛透着正气,说话彬彬有礼。关老师见小薄熙来个子很高,就把他安排在最后—排靠
窗子的位子上。从此关敏卿陪伴他度过了小学六年的美好时光。
实验二小的高干子弟非常多,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也和薄熙来同班。学
校要求干部子弟不要搞特殊化,接送孩子的小汽车尽量远离学校停靠,为的是不 要影
响平民百姓孩子的心态。家住在东四北边一条胡同的小薄熙来,上学总是由在首长家里
从事保卫工作的军人接送。刘平平则一直是坐中南海的儿童车上学,那是 一种由三轮
车改造的、后面带遮风挡雨的棚子的简易车,面可以坐五六个孩子。
《薄熙来师生情》一文说,少年薄熙来很随和,不淘气,很听话,像一个小大人似的,
从来没让关敏卿操过心,他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来没和同学打过架。薄熙来也
不偏科,数学、语文学得都不错,字写得也很漂亮,作业工整认真,从来都按时完成。
1962年薄熙来毕业考试时,全北京市统一出题,薄熙来的语文、算术都考了1 00分。他
靠实力考进了北京最优秀的中学——北京第四中学。
据薄熙来的小学同学、环保专家、非政府机构清水同盟主席高中在一篇博文中透露,在
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挑选为为外国元首献花的儿童,条件是:是乖孩子,长得还要漂亮
可爱,个头要高,“我和薄熙来都被选中了”。
不过,“乖孩子”薄熙来,在文革爆发前后,变成了另一个人。1966年4月至5月间,北
京四中高三(5)班同学,在团支部书记、中共预备党员孔丹带领下,联名给毛主席写了
信,情绪激昂地要求废除“高考制度的桎梏”。
孔丹之父孔原,文革前任中央调查部(国家安全部前身)部长,其母许明,文革前任国
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孔丹带动全班写信,是因为北京女一中的同 学,已
经先一步写了主张废除高考的《致毛主席的信》,于是,组织上要求四中同学“把认识
写得更深刻些”,“也应该写给毛主席”。
后来,《人民日报》把北京女一中和四中两封《致毛主席的信》一起发表,1966年夏天
的高考,即被废止,一废就是1 1年。1966年1 1月27日,北大附中、石油附中、清华附
中、1 0 1中、 女六中、八一学校、育英学校、十一学校等十几所中学红卫兵负责人在
北大附中举行会议,商定联合起来,成立“首都中学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
联 动”)。他们以西城区纠察队、东城区纠察队、海淀区纠察队为骨干,总部设在北
大附中。这批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多为烈士子女和高干、军干子弟,是曾受到毛泽 东
肯定的最早的老红卫兵。
虽然在“联动”代表人物中,北京四中只有孔丹名列其中,但文革史专家宋永毅说:外
表温文尔雅的“帅哥”薄熙来,是文革初期令北京人闻风胆丧的红卫兵组织“联 动”
的活跃分子。因其父薄一波文革后成为辅佐邓小平、江泽民的功臣,令薄熙来与其他参
与“联动”的太子党成员一样,当年的恶行未被清算,官位反愈升愈高。
文革风云突变,薄一波被扣上“61人叛徒集团”的帽子,打入牢狱。灾难也降临到薄熙
来的母亲胡明身上。1967年1月5日,就在薄一波被红卫兵揪回北京不到半个月,胡明被
群众组织押上从广州开往北京的16次特别快车。在火车上,胡明被迫害致死,时年不满
48岁。
官方媒体说,少年的薄熙来和他的兄弟姐妹,一下子全成了“黑五类”,受尽折磨。北
京四中开始对“狗崽子”们展开批斗。官方媒体说,薄熙来当年在全家兄弟中是 最不
显眼、最不活跃的一个。风云人物是他的哥哥薄熙永和薄熙成。现在他的中学同学在讲
述当年,还说薄熙来不过是个老实巴交的书呆子。——官方媒体如此强调薄熙来只是一
个“书呆子”,似乎是想告诉人们,他并不是“三种人”,而是一个文革受害者。
据称,薄熙来甚至批斗过其父薄一波,这种情况在那个非正常的年代非常多。薄熙来内
心恐怕一直不舒服。
后来薄熙来改变了对父亲的态度。有报导描述说,群众组织命令薄家兄弟交出有关薄一
波的罪证,薄熙来在抄家前偷偷藏起一包父母及家庭的历史资料,交给一个关系 好的
同学藏起来。不料看到薄家三兄弟都被拉到北京四中批斗台上示众,吓坏了帮薄熙来藏
资料的同学,把这包资料交了出来。资料中有许多是与被打倒的国家领导 人的合影,
照片被造反派送到了中央文革处邀功。江青亲自批示:“把薄一波的狗崽子薄熙来抓起
来”。1 7岁的薄熙来因此被关了整整五年监狱。在文革后为这段历史平反的《人民日
报》写道:就连年仅17岁的薄熙来仅仅因为藏了几张照片,也给扣上“现行反革命”的
帽子,被关了起来。
薄一波家人在文革时都被关进监狱,只有薄熙来的小妹妹在外面,忙着在家做饭,然后
挨个监狱送饭,手、脸、脚都冻坏了。还有资料称,薄熙来在监狱被冻得脚骨都露了出
来。
两次婚姻都门当户对
1972年11月,薄熙来获释后不久,被安置到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当工人。据五金机
修厂的工友讲,师傅们都很喜欢他,大家纷纷给已年岁不小的薄熙来张罗找对象。
这时,一个叫李丹宇的女人,闯进了他的生活。李丹宇的父亲是李雪峰。在薄一波坐牢
、家败人散时,李雪峰仍处在政治春风中。
李雪峰与薄一波一样也是山西人。文革前是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北京军区第一政
委。文革初期彭真被毛泽东整垮,李雪峰当上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随后当上中央政治
局候补委员,权势炙手可热。
薄熙来和李丹宇都出身高干,但境遇不同,两人成长的经历和所走的路也很不同:一个
是在父荫下参军、学医,有着令人羡慕、令一般人可望不可及的地位,一个则是受父连
累坐牢、下乡、进厂的“可以改造好的子女”。因此被注入的精神内存很有差异。
当李丹宇进入薄熙来生活时,两家的处境又发生巨大逆转:薄一波被“解放”,而李雪
峰却在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上受林彪、陈伯达失宠的牵连,被隔离审查达八年之久。
不管怎样说,薄陈两家总还是门当户对。据说李丹宇当时“强势追求”,薄熙来的师傅
们十分热心地撮合,他们结成夫妻,并很快有了一个儿子。
知情人士透露,李丹宇是一个政治成熟、足智多谋的强势女人。两个人的价值观并不相
同,感情不合在婚后不久就爆发了,正当薄熙来在仕途上前景日益绚烂之际,他的家庭
生活却焦头烂额,直至闹到离婚地步。
他的离婚拉锯战持续了四年多。纠纷的后期,由于薄熙来又认识了一位叫谷开来的女孩
,铁心不离婚的李丹宇,正好把谷开来扯进来,将薄刻划成“陈世美”的形象。 调解
过他们婚姻矛盾的人士说,在那个年月离婚有“新规定”,如果有第三者插足的案子,
一般不判离。薄熙来认识谷开来就成了李丹宇不离婚的理由。
后来有中国媒体援引全国妇联一位资深人士的话说,“挽救婚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她(李丹字)的做法适得其反:到处写信骂人家是‘陈世美’,还到全国妇联公开
宣讲薄熙来多坏,而且还伤害一个无辜的女孩子,这怎么可能挽救婚姻呢?”
明镜出版社出版的《诸侯争锋》一书说:这场旷日持久的离婚案,在京城圈子内弄得尽
人皆知。虽然从初级法院到中级法院都判决了离婚,但是韧劲十足的李丹宇,又 以自
己是现役军人,“军婚应当受到保护”为由,告到高级法院,最后甚至闹到了最高法院
。离婚后,李丹宇带走只有四五岁的儿子,和薄家脱离了关系,并很有骨 气地把孩子
改姓了李,继续进行她与薄熙来的漫长斗争。
据说李丹宇十年中散发了上百万字的控告信。薄熙来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时,她的告
状信就写到中央;薄熙来下放到辽宁金县,她的告状信就跟到大连。李丹宇成功地使薄
熙来终生背负着“离婚”的舆论,她对薄熙来和谷开来的指责,一直跟随着这对夫妻。
有网友评价,她最“智慧”的表现是,当薄熙来名声鹊起、大权在握以后,她立刻调整
了策略,成功地让人们感到了她和已成年的儿子,似乎又回到了薄熙来的生活中;她善
借薄熙来的声望,成功地为自己打开商界大门,进入富婆行列。现在还有人错把李丹宇
当成薄夫人呢。
薄熙来与李丹宇的儿子李望知,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他1996年 考入北京大学法学
院,毕业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海归后现在何处,尚是未揭之谜。有网友披露
李望知“器宇轩昂地打着薄熙来的旗号挣大钱”,还不无刻 薄地评价:“他们母子俩
活跃在大连商界,拥有豪宅、名车,用尽了薄熙来在大连的余威。就报复薄熙来这一说
,李丹宇干得漂亮啊!”但语焉不详,无法证实
知情人透露,是薄一波发话,支持了离婚离得身心惧疲的薄熙来把谷开来一手领进了薄
家。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他包办了时任辽宁省大连市金县的县委书记薄熙来与谷开
来的婚事。
薄熙来的第二次婚姻,也是门当户对。2010年 年初薄熙来在会见访渝的专家学者时主
动提起,夫人谷开来“不是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女儿”。但是谷开来与李丹宇一样,
也出身于高干家庭,原籍也是山西。薄 熙来的前岳父李雪峰,是中央领导人层级;而
第二任岳父谷景生,也不是等闲角色,他是“一二九”运动发动人之一,妻子范承秀是
范仲淹的后代,抗战时期太行山 区的妇救会干部。
范承秀1957年被打成“右派”,谷景生坚持不离婚,受到牵连。文革爆发,谷景生更被
关押审查长达12年之久。复出以后,1978年11月,他刚刚平反,回家住了八天就飞赴广
州,出任广州军区副政委,协助许世友司令员和向仲华政委,指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
战。许世友后来多次说:谷景生有胆有识,能文能武,让我非常省心。1981年,谷景生
被调到新疆就任区党委第二书记和乌鲁木齐军区政委,后来邓小平拍板,让他参与主持
新疆全面工作。薄一波评价说,谷景生明确提出了把稳定新疆局势、坚持民族平等、发
展少数民族经济放在第一位的工作方针,果断而又审慎地平定了骚乱事件,迅速稳定了
人心,清除了乱源。
1983年,谷景生调到到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工作,率中央联络组赴东北、华北,仍是担
任整党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薄一波的部下。
在文革中谷景生夫妇相继关押、谷开来的四个姐姐都被赶到农村时,谷开来本人小学没
毕业,就上房当泥瓦匠,还到副食品店操刀卖肉,据称是个叫人目瞪口呆的“一 刀准
”。为了生计,她决定学弹琵琶,很快达到专业水平,被确定为独奏演员,在北京电影
乐团为电影录音,毛泽东逝世纪录片的琵琶伴奏,就是她演奏的。她还会 弹钢琴。
1978年,谷开来考北京大学。她没学过中学的数学,几近白卷,但是她的语文答卷作文
写得好,考上了北大法律系,成了李克强的同学。后来她攻读北大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成为职业律师。
强龙难压地头蛇
1977年,薄熙来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开始没被录取,后来北大扩招了一些
走读生,他才如愿入学,但没读多久,就又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他于1980年
10月加入中共。1982年,从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后,他曾在中央书记处研究
室、中央办公厅短暂工作过。
1984年, 薄熙来“主动”要求赴基层锻炼,他选择了到辽宁省金县担任县委副书记。
当时人们都认为,薄熙来到金县就是为了“镀金”,人们更相信那就是对柯云路笔下的
理 想化的“新星”李向南炒作的结果。“老子在中央,儿子来地方,镀上一层金,到
哪都放光”。所以,薄熙来在金州的日子里并没有引起市民们的太多关注。
薄熙来到金县担任县委书记时,人们对身为“高干子弟”的他并不买账。有报导说,当
时人们都认为,中央领导的子女到地方任官是“沾了老子的光”。金县经济相对 落后
,地方保护主义浓重,薄熙来思考再三,决定取消地方保护主义。但他的意见刚一提出
,就受到重挫,几位老官员极力反对。他们还当着薄熙来的面奚落道: “你以为你有
什么本事?还不是沾你老子的光,想在我们这里耀武扬威,没门!只要我们活一天,我
们就不会允许外来商品进入本县。外来商品一冲击,我们靠什么 吃饭?你拍拍屁股走
人,但我们呢?”
薄熙来感到很失落,为了百姓,辛辛苦苦的寻找致富的道路,却遭到如此打击。据称,
他回到住处,伤心地落下了眼泪。随后他拨通父亲的电话。父亲没有半点同情,相反还
大声训斥:“男子汉要有骨气,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切!你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还
如何当个好宫?”
随后几天,他照常去上班,但他却坐在办公室一动不动,独有在那里发呆。他想:既然
来了,就好好拼一把!输就输了,我不相信自己的良苦用心得不到老百姓认可。于是,
第二天,他就决定脚踏实地的继续干下去。
薄熙来在金州的那些日子里条件一直比较艰苦,但是据说他把金州这座古城的各项工作
抓得井井有条。当离开金州时,薄熙来交出了在地方工作的第一份成绩单:金州的乡镇
企业、计划生育、教育、体育、科普等10多个项目获评先进。
薄熙来与谷开来相识,也是在金县。1984年,谷开来和中央美院的傅天仇教授,一起到
大连金县考察一个环境艺术课题,薄熙来当时正是那儿的县委害记。
谷开来回忆说:“可是我去的时候,这位北大的高材生(其实薄熙来只在北大读过半年
一一本书作者)正蹲在荒凉的海滩上,和当地农民兴致勃勃地策划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
……他是个很像我父亲那种极具理想主义的人。我去了他的住处,他住在县委一个像是
永远也扫不干净的小脏屋子里,用放在桌子下的一个破纸箱里的小苹果招待我和傅教授
,然后开始大谈他的理想。”
在当了商务部长后薄熙来在谈到金县那段经历时说:对于干部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他的态度会有所保留。我当年到大连市的一个县工作 时,
大家对我的态度就有所保留。但是,时间一长,人们接受了我。所谓‘路遥知马力,日
久见人心’,关键在于你是否对大家有感情。“
大连三宝:足球、时装节、薄熙草
薄熙来仕途最重要的起跳板,无疑是1 992年起先后出任大连市长、市委书记。
在大连他一干九年,与足球(大连万达)、服装(大连国际服装节)并列为“三宝”—
—这 是女作家陈祖芬写了关于薄熙来的长篇报告文学吹起来的,说大连有“三宝”:
“足球、服装节和薄熙草”(薄熙来在任大连市市长时,对种草情有独钟,签名时草
书“来”字又很像“草”字)。薄熙来在大连刮起了“绿色风暴”,在垃圾场上崛起了
星海广场;坟墩头上建起了森林动物园:昔日的渔村、渔港变成了闻名遐尔的 “金石
滩”、“海之韵”;数百家工厂、数十万居民大动迁,腾出来地方搞绿化。
于是有人戏言:“大连的草种比粮贵”。大连绿地多了,空气清了,城市靓了,经济也
搞活了。如今,大连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1%,人们称赞大连像新加坡一样,不是花园
建在城市里,而是城市建在花园里。2001年6月5日,联合国授予大连为中国唯一、亚洲
第二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
不过,据说薄熙来刚到大连时,一些机关人浮于事,每天中午扑克牌声、麻将声不绝于
耳。“谁打谁下台”,他下了道命令,没多久,麻将桌撤了,扑克牌声再也听不到了。
在大连还流传着“半夜‘机’叫”的故事。在重要官员基本都配备手机后,薄熙来发了
条不成文的规定:晚上11点前不许关手机。因为他白天忙着开会和调研,找人谈工作基
本上都在下班以后。有一次,一位局长晚上睡着了没接电话,次日就被薄熙来“请”进
市长办公室:“看来你的工作压力不大,那就多给你一些任务吧!”
大连有着“北方香港”的美誉,说到扮靓这座魅力城市,薄熙来功不可没。他这样表明
自己“经营城市”的理念:“一靠良好的环境,二靠吸引外资。环境加外资,就能发生
化合反应,城市就能增值。”
在薄熙来力倡下,大连投资40多亿元,在一片荒凉的盐碱地上建起了一个面积达110万
平方米、比两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的星海广场。广场建成后,随着周边设施的完善,地
价直线攀升,政府先期的投入资金全部收回。经过数年努力,大连到处是大片草坪;同
时,大小广场多达80多个,风格各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广场文化,在中国绝无仅有。
经营大连开始,薄熙来逐渐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1 993年,美国《华尔街日报》
曾将他列为中国前景最好的20名宫员之一。1999年9月,薄熙来晋升为辽宁省委常委、
大连市委书记,因“在住房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杰出贡献”还荣获当年的联合
国人居奖。
舆论普遍认为,薄熙来对于大连的经营是卓有成效的。一些老市民回忆,1980年代的大
连,除了一个俄国人留下的天然良港和一些轻工业,大连整体经济发展乏善可陈。10年
来,大连城市竞争力逐年提升,地价10年涨了10倍。在薄熙来任职期间,大连外资利用
率占辽宁全省外资利用率一半以上。,
薄熙来被外界追捧为“大连的名片”。他时时不忘宣传大连。1996年大连国际服装节上
,基辛格等国际知名人士的光临,让薄熙来和他代言的大连在镜头前着实过了一把瘾。
大连国际服装节随后也成为大连对外经贸的重要渠道。
而薄本人,也给大连留下一个个“事必躬亲”的故事。至今在大连官员间还流传着这样
一段轶事:薄熙来某晚工作到深夜,上厕所发现有水管漏水,马上就打电话把人叫来呵
斥一顿,要求立即修理。
一份民间统计数据显示,市民对薄熙来的满意度达到了97.5%。许多接触过薄熙来的人
评价说,在招商引资方面,薄熙来是行家里手,而且注重与外商“交心”。
薄熙来还有一个称呼——“足球市长”或者“足球省长”,在大连万达狂飙国内的几年
,薄熙来甚至下死命令要求夺冠。1 998年元旦,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试图用徐根宝
换掉本地教练迟尚斌,此举在薄熙来的直接干预下最终作罢。
对于薄熙来在大连和辽宁时的政绩,负面看法也不少。众多城市广场占地颇大且花费不
菲,大片绿地耗去大量淡水,作为北方城市的大连却严重缺水。因此,有人质 疑,这
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超前建设,大连被讥讽为“城市像欧洲,农村
像非洲”。薄熙来“经营城市”,用卖地来发展城市的理念,也为后来 的城市地价及
楼价不断攀升种下了恶果,并连锁性地影响到全国其他城市。
还有观点认为,薄熙来在大连工作确有魄力,对“经营城市”。的理念把握很好,大连
在其任内是发展最快的时期,一个花园般的城市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当地人也充分享
受了这种风景。但薄熙来对民生重视不够,大连以高物价、低工资让民众不满。
对薄熙来多年来锲而不舍地揭露的,首推香港《文汇报》前记者姜维平。他被判刑六年
与薄熙来不无关系。
姜维平是大连人,与当地一些政界、新闻界人士很熟悉,而姜也因此知道很多小道消息
、“内幕”故事。他多次以笔名在香港媒体上撰文,揭露大连乃至辽宁的政坛腐败,并
多处涉及薄熙来,成了其获罪的把柄。2001年1月, 姜维平被大连国安局秘密逮捕并以
“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判重刑。不少人认定这是薄熙来打击报复,薄也因此备受谴责,
甚至有人骂薄熙来是“军阀式政客”,对其 负面报导不断加剧且长期持续进行。姜维
平出狱后到加拿大定居,更是在海外报刊和网站上写出大量揭露薄熙来在辽宁大搞腐败
、与同僚殊死权斗的文章。
为何调任商务部长?
2000年,薄熙来调离大连,升任辽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一年后正式当选省长。在辽
宁省任职四年,薄熙来在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方面赢得民众称赞,但腐败大案也频频曝
光,从轰动全国的“慕马”案,到辽宁省副省长刘克田案,据称涉案金额超过“慕马”
案。
“慕马”案指的是: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原副市长马向东案总涉案人员100多人,其
中副省级1人,副市级4人,仅党政“一把手”就有17人。从市长、法院院长到检察院检
察长,从财政局局长到国税局局长,从土地局局长、物价局局长、烟草专卖局局长、建
委主任到国资局局长,一个又一个要害部门几乎全部“沦陷”。
刘克田案指的是:辽宁省副省长刘克田交待出受贿的450余万元,还牵扯到省内的一批
厅局级干部。
此外还有大东案:原沈阳市大东区委书记聂秉孝、副书记靳铁珏已经因涉嫌受贿被“双
规”。据说大东案也是一起窝案。
辽宁省一系列腐败案件给辽宁造成很大震荡,并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官方新华网公布的
“2003年部分省市政府官员职务犯罪”数据表明,辽宁省的职务犯罪数字居全中国之冠
:高达8486宗,涉及金额最少4.8亿元人民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薄熙来的角色由封疆大吏转换为内阁部长,重返北京,出任商务
部长。
这应该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最为醒目的省部级官员人事变动之一。中组部副部长
李建华找薄熙来谈话之后,2004年2月14日,辽宁省委常委为薄熙来举行了欢送会;15
日,辽宁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李建华宣布薄熙来调离辽宁,“另有任用”;1
6日,薄熙来在辽宁省政府办公厅门前小广场与大家话别,飞往北京。
54岁的薄熙来接替吕福源担任商务部长,吕福源由于罹患癌症已经不能主持日常工作,
次年5月病逝。
薄熙来曾经对《文汇报》记者说,做官身不由己。造句话使人感到他一度也很难确定自
己想要扮演的角色。这一次看似有些偶然和仓促的调整,外部舆论普遍认为,薄熙来进
京主持商务部工作,使他能够及早超越错综复杂的地方政治体系,从而将自己锁定在围
绕政府核心的轨道上。
据商务部一位官员说,2月1 7日,商务部召开司局级以上干部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出席,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了对薄熙来的任命。由于尚未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
有关领导希望商务部对此次人事调整低调处理。当天,第一次面对新下属的薄熙来则表
示自己将在新岗位上虚心学习。
于2003年3月组建的商务部是这届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一步:将原来分别由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管理的进出口工作和反倾销工作统一到商务部中,使其在国民经
济的宏观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半年之前在大连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盛情接待吕福源的薄熙来,现在则要像当时的吕福
源一样,竭力使中国加入到更多的国际俱乐部。显然,中国的贸易政策不可能因 为薄
熙来担任商务部长而有大的改变,而是继续遵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另一方
面,中国似乎难以在短期内再承担新一轮大规模的市场开放。很显然,面 对国际国内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商务部长需要与辽宁省长有所不同的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
一直被薄熙来尊为师长的原辽宁大学校长、辽宁省政府参事冯玉忠对薄有自己的评价标
准,“以薄熙来的个性和行事作风,他可能不适合在地方工作,最适合的岗位之一就是
外经贸部。因为薄熙来擅长与媒体沟通,很容易成为一个符号性人物。”
15年前,薄熙来还是一个县级干部,登门请教冯玉忠。当时冯玉忠就认定薄熙来具有“
大手笔”潜质,他认为薄熙来早就应该调走。但是直到2004年2月5日晚,冯玉忠在辽宁
友谊宾馆见到薄熙来的时候,丝毫看不出薄有调离辽宁的迹象。那天是元宵节,辽宁省
领导与全省各界代表400余人欢宴一堂,被称为“老爷子”的冯玉忠提议大家举杯。他
只记得薄熙来连连说:“这些年,辽宁不容易,大家不容易。”
其实在几年前,外经贸部(商务部前身)中就有薄熙来要来担任部长的传言,后来不了
了之,随着机构改革,也没人再提起这事。直到薄熙来来到商务部之后,部里才有人想
起两年前的传言。
“魅力部长”五种面孔
“薄熙来的五种面孔”——中国媒体喜欢用这样煽情的标题和内容来吸引眼球。
因为“在庄重压倒活泼的中国政坛,薄熙来是个特例,俊朗的外表、优雅的谈吐、开放
的作风使得他获得明星般的待遇。他的能力更是令人侧目,短短几年,他从大连市委书
记到辽宁省省长,到商务部部长,上升势头强劲。”北京《时代人物周报》称。
薄熙来出任商务部长后,媒体再次给予高度关注,德国《今日中国》杂志称,“他善于
跟媒体交流,凭着流利的英语和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能力,薄熙来对于中国这个正处于
上升期的世界经济大国有着积极的作用。”德国《世界报》则把他称为“稳定执政党领
导地位的推动者”。
薄熙来出任商务部长,可用“临危受命”来形容,但薄熙来一反在辽宁的处事风格,开
始表现得非常低调。据悉,当时国务院一位主要领导人曾告诫薄熙来,担任国务院部委
领导跟地方领导不同,还是谦虚谨慎点好,否则会走弯路。这个传言是否真实无从考证
,但在中国内敛稳重确是为宫的潜规则。
官位的变迁让薄熙来改变了行事基调,却未改变他依旧雷厉风行的作风和率直性格。上
任几天后,薄熙来就迅速公布了一份被称为“薄15条”的工作改进意见。规定譬如所有
外事活动的谈话必须录音,两小时内须将文字记录报送他本人,四小时内报送简报;部
里所有高层领导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等。
薄熙来是部委官员中少数能说流利英语的人。2005年,在一次与美方的会谈中,因美方
翻译不是很流利,作为中方主谈的薄熙来忍无可忍,用流利英语直言:“我们的时间非
常紧张,在座的中方人员都听得懂英语,你可以不用翻译了。”
调任商务部部长后,薄熙来一反在辽宁高调的处事风格,转为不出头、不亮相、不讲话
,表现非常低调。以致北京《时代人物周报》说,薄熙来身上具备五种特质:低调、率
直、忙碌、幽默和念旧,竟将“低调”放在第一位,如果不是阿谀之词,就实在是对薄
熙来这种官场人物缺乏了解。
薄熙来履新的第一周,就有内地、香港等十多家媒体希望采访他,都被他以“刚刚上任
,需要先熟悉工作”为由而拒绝。后来,“两会”期间被记者堵住,薄熙来才第一次公
开对媒体说话,回答十分谨慎。当有记者让他谈谈“本届政府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时,
他只简单地说:“我觉得这一年干得很好,非常好。
薄熙来改变了行事的基调,却没有改变干脆利落的性格。在大连市和辽宁省担任领导时
,他敢说能讲,没官腔,不拖泥带水。在商务部,他这种性格同样得到了体现。商务部
的一位工作人员称,部长喜欢照自己的路子走。薄熙来承认自己是急性子,几乎是“有
什么说什么”。
2005年6月,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一行访华期间,薄熙来曾设宴款待。席间,美国万豪
集团的老总抱怨在中国开饭店手续繁多,薄熙来立刻响应:有什么问题你来找我,我处
理。接着转头责成在座的相关负责人立刻着手解决问题。
因为时间紧而不用翻译,对于薄熙来而言,这样说并不是“做秀”,他的确非常忙。商
务部一名工作人员说,部长的工作态度是没得说,可以用“没日没夜”形容,更不用说
过周末了。有时外事会见要安排到晚上九点多,一天会见三、四批外宾是司空见惯的。
有人统计,薄熙来到任商务部长的三年多时间里,出国访问就达200多次,如以平均每
次三天来计算,有逾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外国度过。
薄熙来口才了得,在很多公开场合显现出他的幽默,使气氛十分轻松。在2005年1 2月
中国美国商会举办的“年度答谢晚宴”上,他笑谈中美贸易关系:“在世界贸易市场上
,美国产品处于高端和中端,我们则是在中端和低端。这就像在宴会上,你们 有钱吃
龙虾、吃牛排,而我们在吃馒头、吃三明治。有趣的是,美国朋友一边吃着龙虾和牛排
,一面还盯着我们,看三明治是不是吃多了。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实在难能可贵
。”他的风趣讲演多次被掌声和笑声打断。
2004年7月 的第二届大连国际软交会,薄熙来在致辞中对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于百忙中出
席深表感谢,接着他突然话锋一转:“我们希望吴仪副总理不仅仅出席第二届大连软交
会,还希望她能够出席第三届、第四届大连软交会!同意的请鼓掌通过。”顿时,台
下掌声雷动。鼓掌完毕,吴仪笑称自己被“预定”了。
而薄熙来对大连软交会的支持也表现出他对昔日故地的念旧之情。软交会的规格不高,
影响力有限,但吴仪与薄熙来的一道出席,相当于将会议的规格提高了许多。
上任商务部长伊始,薄熙来就遭遇了中美贸易危机。2004年4月, 他陪同吴仪飞到美国
,这是他任商务部长后的第一次出访。经过三天磋商,中美双方签署了八个合作协议和
备忘录,并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农产品检验检疫、食 品安全、消费者安全、第三
代无线通信标准、最终用户访问和促进美对华出口等若干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虽然
关于此次会谈的具体细节外界知之甚少,但有一点 可以肯定,那就是薄熙来的务实、
幽默和机敏促成了谈判的顺利进行。
薄熙来能言擅辩的水平在中共高宫中少有,他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和立场进行解释的时
候,杀一个回马枪争取主动,例如,2005年3月在就中非经贸答记者问时,他说:“批
评的一个最重要依据是中国从非洲拿石油,但从统计角度来看,去年非洲全部出口的石
油,中国只占了8.7%,欧洲占36%,美国占33%。如果说进口8.7 %都有掠夺资源之嫌,
那36%和33%应该怎么来看呢?”
2005年5月,正值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达到白热化时,薄熙来以商务部长身份首
次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直言美国的所作所为是“贸易保护主义”,在WTO自由贸易
这个普遍原则下,对中国的纺织品采取数量限制,是“不光彩的行为。“你给我们的企
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
此后,在欧美试图将中国纺织品出口同人民币升值议题“捆绑”之际,薄熙来再次表现
出他的硬朗,明确表示两者“桥归桥,路归路”,中国绝不接受将二者“混为一谈”的
做法,绝不以这样的错误逻辑来进行贸易争端磋商。
硬 朗只是薄熙来性格的一个方面,身处贸易谈判中的他也时时表现出“和为贵”的灵
活手腕。曾有人以“刚柔并济”来奉承薄熙来的谈判风格:在不可避免的直接交锋 中
,适当地表达中国的立场,让对方充分了解中国的分量和底线;同时又要技巧地把握分
寸,避免矛盾出现不必要的激化。在整个国际经贸的大环境下,薄熙来驾轻 就熟地扮
演中国商务外交者的形象。
同年6月,在中欧就纺织品出口达成备忘录后,欧盟贸易委员德尔森曾评价薄熙来是“
一个强硬的谈判对手,对于谈判细节有非常强的把握能力,有强烈的个性”。
《华尔街日报》文章说:“薄知道何时应作出让步,何时应该持强硬”,“善于学习”
的薄熙来在贸易问题上的影响力将迅速上升一一“在中国必须对其贸易伙伴不断指责不
公正贸易行为作出响应的时候,薄熙来的个人魅力应该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价值。”
迟迟不到重庆履新
在备受关注的中共十七大上,薄熙来晋升政治局委员,并碓定接替汪洋担任重庆市委书
记,但薄熙来在十七大闭幕后一个多月既没有到重庆履新,也没有在最近北京的两次重
大国际商务活动中露面,其行踪惹人疑猜。
中共十七大闭幕后,人事调动频繁: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辽宁
省委书记李克强都已经先后进行权力交接,到北京报到,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也交卸职
权,调往上海上任。按照中央安排,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将调往广东接替张德江,张德江
则上调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职务则由商务部长薄熙来接任。 但奇怪的是,
薄熙来迟迟未前往重庆,致使汪洋和张德江也都不能成行。
2007年11月1 3日,重庆市委举行三届二次全会,重庆市包括所有区县主要负责人在内
的300多名干部出席,汪洋发表了告别讲话。人们本来以为薄熙来也会在这个会议上出
现,接过权柄。海外多家媒体甚至报导“多名商务部干部随薄熙来一起到重庆”,称“
根据17大期间商务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和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商务部和重庆市干部将相
互挂职锻炼”。
但随后海外媒体立即发现实属误报,薄熙来并未前往重庆接任。11月16日,他仍然以商
务部长的身份,陪同已经卸任政治局委员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现在北京“中国援非
专家和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现场。
海外媒体又说,薄熙来会在1 1月内成行。但政治观察家注意到,那几天,北京两个重
要的国际经贸活动相继举行,第一个,是法国萨科奇访华,两国签订价值200亿 欧元的
经贸合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签字仪式;第二个,是中欧食品安全研讨会,中
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会议,阐述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原则立 场。但是,如此
重大的几个活动,商务部长薄熙来却没有按照贯例出席,媒体上也没有关于薄熙来出席
别的更重大活动的消息,这不能不使海内外人士感到诧异,连 香港大公网都说“不能
不使人感到—点奇怪”。
政治观察家分析说,薄熙来既未到重庆履新,又不在北京如此重大的活动中露面,有两
种可能:第一是他身体染恙,不能出席;二就是他对中央安排他去重庆不满,拒绝到任。
如果是前者,按照中国的惯例,往往会让薄熙来以某种方式,例如写信、对记者发表谈
话等等来“露面”,但薄熙来并未如此,而是“神秘匿形”。但北京风传,他在十七大
中央进行权力调整布局时,意在国务院副总理,没有想到高层将他安排主掌重庆。
接近高层的人士说,薄熙来对中央调令思想不通,拒绝上任。但如此一来,产生卡位效
应,其他相应的许多人事调动也因此受阻,使已经发表告别演讲的汪洋陷入尴尬境地,
而且此举甚至可能牵动原定的整个人事布局,后果难料。
直到12月1日,新华社才报导说,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不再兼任广东省委书记、
常委、委员职务;汪洋同志兼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
常委、委员职务;薄熙来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香港媒体评论说,薄熙来调任重庆市委书记,表明其政治前景被看好。十七大前,关于
他可能被任命副总理的传言频繁,此番任命与早先的猜测相差悬殊。当时,媒体高调宣
传炒作称商务部党代表大会选举十七大代表时,薄熙来以全票的第一高票当选。
香港《明报》说,另外,其父薄一波的遗嘱被炒作,遗嘱虽然后被否认,但此类新闻被
视为是替薄熙来拉分。无奈中共高层内部也是派系林立,意见重重,最后在太子党内选
了一个相对低调,能令各方接受的习近平。
海外异议人士则认为,薄熙来的仕途受影响,除了中共内部斗争的考虑外,另外一个重
要原因也是他丑闻不断、官司缠身。商务部部长不光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位, 很大
程度上还具有外交的职责,在国际舞台上需要频繁露脸。而薄熙来几乎每到一处,都碰
到法轮功法律起诉,非但让他本人头疼,更让其他中共高层大为恼火。薄 熙来几次遇
到的起诉事件,都是在他陪同温家宝、吴仪等访问时候发生的。
旅美政治评论家胡平在其父死后时曾分析说,薄熙来在多个国家遭到起诉,被提升的希
望就更渺茫了。因为中共高层提拔干部,也会考虑到国际形象。虽然不会提老百姓希望
的清官,但也会尽量避免提那些在民间或者国外令人特别反感的人。
薄熙来面临国际官司的同时,治理重庆的压力也不小。重庆虽属直辖市,但政治影响力
还不及北京、上海。如果说重庆的战略地位重要,最能吸引外界关注的只可能是 问题
重重的三峡工程。薄熙来自然是没有能力动这个耗资几千亿元的大坝工程,但在他的任
期内,如何处理这个工程带来的环境破坏、污染,以及民怨问题,都可能 会让他头疼
不己。
“开放,大开放”,掀起红色高潮
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出任重庆市委书记的薄熙来,在头一个月为数不多几次公开
露面中,对于重庆未来发展提及最多的,是打造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开放,大开放
。《2 1世纪经济报道》说,当地政经观察人士将之称为“薄熙来的大开放观”。
在2008年1月15日召开的重庆市政法会议上,薄特别强调了完善法制舆“大开放”之间
的关系。他指出:“一个法治健全的成熟市场,各种经济要素会不期而至,越发展越顺
利。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中国500强,就会因有章可循和安全感而放心、安心到重庆来
。”
他逞强调:“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一定要在政法战线培养一批精通金融、财务、房地
产、国际经贸规则的专家型人才。这样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自2007年12月1日正式上任1个 多月内,薄熙来给重庆人留下了非常低调的印象,仅在
一些常规性会议露面,其余时间大都在微服私访,最远的地方涉足渝东北三峡库区的万
州和云阳。但不论如何 低调,凡在公开场合,薄熙来总是会提及改革开放,其对引领
重庆走向“大开放”之路,显得迫切而坚定。有人将薄熙来来渝,与之前央行行长戴相
龙就任天津市市 长的例子相比拟。戴为天津引入了以干亿计的资金,而薄的优势在于
他的开放人脉与资源。
薄熙来强调,“重庆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重庆人必须做出科
学的定位,有勇气把自己置身于开放的前沿。”
薄熙来赴重庆任职后不久,人民纲就开辟了专栏,标题是:《薄熙来——“魅力”高官
背后的多个角色》,该栏目收录着薄熙来在重庆的“政绩”,比如说:
总导演薄熙来:重庆市各级官员电视辩论赛;山城官员大PK,“总导演”是薄熙来。“
歌手”薄熙来:带头唱响红色经典歌曲;唱响经典红色歌曲激发改革发展豪情;推荐27
首经典歌曲,供全市大中小学生传唱……
2008年7月7日晚7时半,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学术厅,重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电视辩
论赛半决赛场开幕。
当地媒体报导说,台下听众之中,包括薄熙来和他率领的12 位市委常委。这是一场面
向公众、由重庆各级官员担任辩手的电视辩论赛。薄熙来是这场大PK的策划者,他本人
出席7月7日的半央赛和7月14日的总决赛,并亲自登台发表点评。
刚导演完山城官员大PK,薄熙来又在重庆掀起一场唱响经典红色歌曲的“高潮”,用官
方喉舌人民网7月11日的报道说:火红的夏日,一股歌唱红色歌曲的热潮在山城重庆涌
动。近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推荐的首批27首革命历史经典歌
曲,以及18首改革开放以后的现代经典歌曲面向重庆市民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红星歌》、《我的祖国》等一批广为流传的经典革命歌曲均在其中。
人民网对薄熙来在重庆“唱响经典红色歌曲激发改革发展豪情”报道说:
“红星闪闪放光彩……”,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6月21日下午,以“祖国
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大合唱活动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启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7月1日晚
,“颂歌献给亲爱的党”——重庆市直机关迎“七一”歌咏会在重庆市体育馆拉开帷幕
。当重庆市党政军领导、老同志代表与重庆市市委办公厅等1 4家单位机关干部共同唱
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时,全场掌声雷动,数千支小红旗
随着歌声飞舞。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7月7日,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红歌”教歌站在新星路小区开课,近1 00名小区
居民、农民工和中小学生,在音乐老师带领下学唱《歌唱祖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等歌曲。
薄熙来强调说,“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和唱响红色歌曲,对于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建设
红色城市的指示精神,激发全市人民振奋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加快
实现‘314’总体部署,有着重要的感召、激励和推动作用。”
2008年,薄熙来带领重庆高唱了一年的红色歌曲;2009年,他又带头“原创”红色短信
。薄熙来的系列红色“运动”得到官方媒体的支持和称赞,也遭到网民和海外媒体的暴
风雨般的奚落、抨击。
薄熙来亲自创作并发送了第一条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
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精神的
!’,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人民网称,市民反响热烈,迅速在市民当
中传播,短短数日,就以1600万次转发量而荣登最受群众喜爱的红色短信。
为了避免单纯提倡这类短信很少有人响应的尴尬,重庆官方也鼓励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
言、格言警句以及市民自创的、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的励志箴言当作“红段子”传播。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5月20日发表倪洋军《薄熙来原创红色短信为何最受百姓喜爱
?》一文,把薄熙来倡导的红色系列称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文章称,“薄书记更
是率先垂范,亲自创作并向市民发送,弘扬红色文化、倡导奉献精神,给重庆这座有着
革命传统的红色城市增添了无尽力量。1600万次的转发量,凸显了市民对薄熙来红色短
信的喜爱。”
不 过,薄熙来的短信很快在网络上有了更正版:“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
是我们的,(不是你们的,不过)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 产
党就最讲认真,(所以世界最怕共产党)”、“人是要有精神的!(就像邓玉娇那样。
)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有网友认为,唱红歌是搞形式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愚民教育,我们这代人已经被愚弄了
几十年,难道还要再让下一代继续被洗脑吗?也有网友点评说,高官们想回到那个专制
时代,老百姓却不答应!还有网评说:“世界不是我们的,而是那帮孙子的”。
作者石飞在《恳请薄书记莫用‘红段子’扰民》中说,手机在为人们提供交流极大方便
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乃至痛苦,大量的“垃圾短信”,防不胜防,无可
奈何,只能撒开双手任人“强暴”。这种“强暴”不是偶尔的,而是没完没了的,无时
无刻的,昼夜不分的,人们忍无可忍,苦不堪言,又不得不一边诅咒 一任其“施暴”。
“垃圾短信”泛滥成灾,让亿万手机用户苦不堪言。然而,在当下的科学水平状况下,
想要遏制和阻拦又是无法做到。于是;薄熙来就强力推广了一种“妙招”,并率先 垂
范践行,就是给手机用户发送“红段子”。为把这项“红言颂活动”引向深入持久,重
庆市委专门召开会议发动,并制订奖励措施:每天从民众发送的原创红色短 信中,选
出50绦好短信,给予10元返费奖励,再从中选出3条最佳短信,给予100元返费奖励。如
此组织和鼓动、激励;自然成绩斐然。
文章说,什么“红歌”、“红言”?对于这些,凡是亲历过文革浩劫的人们,触目惊心
得很,无非都是那些“造神”的东东,重庆的所谓的“文化思想新潮”的狂澜骤起,不
免让我们有一种“文革欲来风满楼”的悚骇之感!
BBC有评论说,50多 年过去,世界不仅没有像老一辈革命家预言的那样变成红色,没有
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天下,中国反而主动同西方世界接轨,国内的社会和政治伴随经
济发展发生 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红色接班人变成了太子党和权力精英,“红色贵族”
和“红色短信”里面的“红色”已经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引起许多网民的反感。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则评论说,薄熙来大搞“红色文化”,被网民们讥讽为典型的愚民教
育。
反弹如此激烈,薄熙来不得不作出反应。他在2010年初对访问重庆的专家学者表示,不
认同有人说他“极左”,称文革中他也深受其害,“我对极左受害的体会更深”。
薄熙来打什么政治算盘?
香港《东方日报》指出,在薄熙来的主导下,重庆最近力捧红色文化,包括唱红色歌曲
、发红色短讯、读红色经典。薄熙来“大有政治深意,目的是为了向外界表明自己是红
色江山的接班人”。
官方媒体报导说,薄熙来主政重庆一年多之后,全市有3300多万人次参加了红歌传唱,
而去年12月发行、由薄熙来亲自命名的《读点经典》丛书,很快成为重庆人的“口袋书
”,己累计发行26万册;讲故事活动才几天,“故事会”便由重庆人民大礼堂开到了居
民小区和农家院坝。之后,重庆当局又开展了红色短讯的创作活动。
这一系列活动的背后,总导演、总策划都是薄熙来。重庆宣传部长何事忠说过,从整体
创意到具体方案,薄熙来都亲自谋划、审改,不仅推荐首批45首经典歌曲、为《读点经
典》丛书作序并审定每辑内容,还设计讲故事活动的架构,薄熙来还发出第一个红色短
讯。
薄熙来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推动红色文化,当然并不仅仅是为了“提振重庆精气神”。
从年纪上看,虽然薄熙来在未来的中共十八大有晋级政治局常委的可能,但由于 他现
在所处的位置并不有利,相比广东的汪洋、国务院的王岐山、中组部的李源潮,薄熙来
并不占优势,这些人不是掌握经济重镇,就是掌握金融实权,或是组织大 权。他必须
另出奇招。
薄熙来在大连及辽宁期间,曾以一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扬名全国,说实
话,在此期间他敢作敢为。也做出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留下桀骜不驯、难以共 处的
恶名。薄熙来在任辽宁省长期间,与当时省委书记闻世震水火不容,便是一例。而他担
任商务部长期间,外资在华并购如入无人之境,尤其是对中国各行业排头 兵进行斩首
式的收购,让中共高层相当不满。2008年被“双规”的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官员郭京毅腐
败案震惊全国,国内媒体口诛笔伐,不时影射薄熙来——这些都是薄熙来的“软肋”。
薄熙来和习近平一样,是有显赫家世背景的高层中共领导人。薄在辽宁和重庆主政行事
高调,善于利用公共舆论造势,其风流倜傥形象同习近平的低调形成对比,但两 人都
以不同方式显示出太子党独有的自信。薄熙来的兄弟姐妹的身份多为大公司总裁、政府
高官……。薄熙来自己也在实践许多中共高宫的家庭经营模式:老公从 政,老婆经商
,儿子留洋。不过,据薄熙来自己表白,虽然“谷开来聪明,有才气,但因为薄熙来的
关系要关闭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现在在家做学问”。
分析人士评论,薄熙来要想在中共十八大前冒尖,只剩下三、四年时间,他必须在主政
重庆期间干几件震动朝野的事,赢得民意的拥护与党的高层的支持。
习近平成为中共第五代接班核心,让薄熙来领悟到,“红色江山代代传”是中共党内高
层的共识,只有高举红色江山代言人的大旗,才能获得党内元老们的鼎力支持。 正是
这个原因,促使薄熙来不遗余力地推动红色文化,彰显自己的政治立场。而生活在水深
火热中的民众,对于解民之倒悬的“清官”,又如大旱之望云霓。这样, 薄熙来找到
了倾倒“两老”的突破口:唱红,赢得“老头子”;打黑,赢得老百姓。
搂着西方女郎的“杰出华人青年”
正当薄熙来带领重庆高唱红色歌曲、原创红色短信时,中国媒体却在热炒正在英国牛津
大学留学的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从以下官方媒体的标题,就能看出这位红色后 代的
火爆程度:《薄瓜瓜当选英十大杰出华人青年》、《薄瓜瓜:海外求学佼佼者》、《红
红的孩儿薄瓜瓜》、《“薄瓜瓜新闻”也是一种改革开放》、《薄瓜瓜: 出身名门的
时尚先生》、《联机薄瓜瓜:身在世界著名学府仍牵挂重庆》……
看看官方媒体是如何热炒薄瓜瓜的:
从小学到初一在北京景山学校读书,薄瓜瓜一直连任中队长。初中时报考了英国哈罗公
学,在预考中获得名额后,经全英公立学统考,被该校录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学
生。后因成绩突出授其奖学金,并将他的学习笔记印发为模板。17岁时国外出版了他的
英文专著《还有不同》,该书主题是反对盲目追赶时尚,已被新加坡出版社译为中文,
正在征求本人同意出版。
中新社2009年5月9日从伦敦报导说:“大本钟奖”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评选在此间揭
晓,来自中国大陆的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哲学学生会主席薄瓜瓜当选十大杰青之一。
今年22岁的薄瓜瓜,曾是英国著名的哈罗公学首位大陆学生,又以优异成绩进入牛津大
学,再次成为Balliol学院的首位大陆学生。他在牛津大学活跃推广中国文化,参与竞
争最激烈的牛津学生会的选举,并用醒目的大字打出“中国人”一词。最终以多年来最
高选票入选,成为第一位华人理事。
2008年薄瓜瓜又当选为牛津欧洲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在每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上推出中
国主题,成功策划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盛会。汶川地震后,他立即成立“牛津大学
四川地震捐款委员会”,组织捐款超过1.5万英镑。
中国官方电台国际广播电台所属的国际在线《“薄瓜瓜新闻”是一种改革开放》的评论
。作者张轶水写道:
领 导干部的活动多是新闻,领导干部子女的活动是否也是新闻?这次,见到“薄瓜瓜
新闻”,笔者“眼前一亮”。多年来,坊间对各级在职的和己退休的领导干部子女 的
的姓名、职业及他们的活动,往往有多种版本的外传,但大众传媒似乎有一种“潜规则
”,一般不报道有关领导干部子女新闻。然而,这次多家媒体大张旗鼓地报 道“薄熙
来之子薄瓜瓜当选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改革开放,也是一种
进步。
老子是领导干部,儿子或许还是平民,领导干部的“平民儿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靠
他们自己去努力,去打拼;领导干部子女的相关信息,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对社会 保密
。恰恰相反,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对领导干部子女的相关信息给予公开报导,倒便于社
会的公开监督。有了这种“公开”对领导干部本人及其子女,未尝不是一 件好事:“
阳光不锈”。
不过,BBC的评论则一针见血:中国新一代的特权精英早已与时俱进,摒弃了他们先辈
的红色意识形态,但似乎并没有放弃以“主人翁”自居的掌权意识。虽然英国华人青年
联会评选杰出华人青年,类似过去共青团支部评选模范团员,但中国主流媒体似乎在以
此渲染薄氏家族满门精英、人才辈出。
就在中国官方喉舌热炒薄瓜瓜当选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的第三天,也就是2009年5月1
1日,一张有薄瓜瓜拥抱两名西方女郎的照片便出现在网上。随后几天,有关薄瓜瓜在
英国留学期间过着糜烂和淫乱生活的更多照片,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海外网站。半个月后
,中国数家网站也出现了薄瓜瓜的艳照,甚至有地方媒体也将其公诸于众。
最早公布薄瓜瓜艳照的,是2009年5月1 1日德国热线网站的萍聚小区,发贴人是
Butongyi f,标题是:“中国新闻:十大杰出青年薄瓜瓜艳照来了,”文字内容只有一
行:“这照片是从旁边那二女的facebook上挖来的。”
随后,更多“瓜瓜精彩”的照片相继出现,还有网站推出“史上最全薄瓜瓜艳照及女友
照片合集,附薄瓜瓜档案数据介绍”的专题。一时间,儿子薄瓜瓜和父亲薄熙来再次成
为网友们消遣的主题。转贴照片的网友留言称:应了那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
中国官方媒体居然也公开报导薄瓜瓜艳照了。据《生活常州》和《扬子晚报》报导,5
月29日晚,常州市民吴先生无意中打开该市城市管理局网站的时候,网页竟然跳出来一
张俗艳照片:一位青年衣衫不整搂着两个浓妆的女子。文字说明中没有透露照片中青年
的身份,但此人正是薄瓜瓜。
这张网站截图居然出现在6月1日《扬子晚报》上,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社旗下
的官方喉舌,何以如此高调曝光薄熙来儿子?其中隐情让人玩味。
别出心裁搞运动
不管遭到多少非议,薄熙来已经是“卒子过河,只有拼命向前”。他在重庆掀起了“打
黑除恶”——不叫“运动”的运动。
2009年6月,重庆市委成立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政法各部门、纪检监察、组
织、宣传、工商、税务、银行等均参与联动,公安机关组织了15个项目组重点突破。
在薄熙来提出的“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重庆”五个目标中,.最受重庆市民
关注的是“平安重庆”。随着“打黑英雄”、薄熙来在辽宁的老部下王立军奉调入渝担
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应该说,在“运动”“动员”已经司空见惯的中国,薄熙来
及其智囊所设计策划的发动群众的手法,确有“创新”招式。
创新之一:重庆市公安局向市民发出公开信,呼吁市民“积极行动,检举、揭发、控告
黑恶犯罪活动”。公开信印制了20万份,与此同时,一个打印好回信地址、印有“绝密
”字样的信封以及足够资费的邮票也被送达市民手中。公开信承诺,将依法严格为检举
、揭发者保密。
创新之二:公开信破天荒地提出,在提供涉黑线索时,市民可以“直接约见市公安局主
要负责人”,在接到预约要求后,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将及时安排时间与您面谈”。
创新之三:打黑宣传工作被逐片逐人落实,每一个辖区派出所、片区民警都被安排负责
一个区域,在送达公开信的同时也得向市民讲解如何向警方提供打黑线索。重庆市较场
口街道一位小区民警回忆说,这是他从警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经历,即便是在奥运等重大
事件前夕也没有如此声势浩大。
有媒体评论,重庆的“打黑除恶”已经不仅仅是公安部门的责任,更像是一个“全民运
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发动群众,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力量。薄熙来坐镇打黑的大
戏就这样掀开帷幕。
据称,点燃“除黑引信”的是2008年11月3日,重庆市发生8000辆出租车集体罢市事件
。当时出租车司机申诉,出租车公司收取高昂的规费,导致司机受到严重盘剥。重庆市
政府要求主城区出租车公司每辆车降低50元“板板钱”。但在一些涉黑的出租车经营公
司,该项措施却受到强力阻挠。
而在2009年对于“7字头”公交收归为国有的过程中,“民营公交公司”要价达1亿多元
,导致政府收购陷入僵局。正是在这样屡遭政令不通甚至暴力对抗的情况之下,薄熙来
才决定让声名远扬的王立军领军,启动25年来重庆最大打击暴力犯罪、打黑除恶、缉枪
制爆专项整治行动。
2009年6月以来至8月1 5日,重庆“打黑”风暴破获黑恶势力团伙104个,逮捕陈明亮、
马当、岳宁、岳村、陈坤志、龚刚模、黎强等67名涉黑涉恶团伙首犯及骨干人员,抓捕
黑恶团伙成员1544人;收缴枪支48支、子弹877发;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5.3亿
元;累计破获查处各类案件1009起,其中破获刑事案件892起。
2009年7月3 1日, 重庆新任公安局长王立军在座谈会上,描述了重庆治安与重庆“黑
帮”。重庆的“黑帮”,杀人、敲诈、绑架之贩毒、“放水”、强奸……无恶不作,甚
至连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妇女儿童都未能幸免。他指出了重庆社会治安
的两点事实,第一点,重庆涉黑案件的总体特点是时间长、跨度大、背景深、人数多、
质量 高、影响恶劣;第二点,重庆警方历史欠账多,有60多万起积案未侦破。
王立军还郑重向重庆人承诺:“将从警方内部挖出黑势力的保护伞,还安宁给人民。”
不仅要“打黑”,而且要“挖伞”
2009年8月7日,中共重庆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证实,重庆市司法局局长(公安局原
第一副局长)文强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当时他正在参加全国司法厅(
局)长座谈会。”
文强出生于1955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在职大专学历,一级警监。1972年1月参加
工作,1 97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四川省巴县公安局副局长,巴县政法委
副书记兼公安局副局长,巴县县委常委、副书记等职务。
1992年9月,文强调任四川省重庆市公安局任副局长。1997年重庆直辖后,文强担任重
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在任1 1年,并在担任此职其间,于2000年11月被提任正厅局级侦
察员。2003年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2008年7月,文强出任重庆市司法局局长。
重庆市司法系统一位官员对媒体透露说,文强担任重庆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和副局长期间
,重庆市治安状况趋于恶化,黑社会活动猖獗,高利贷屡禁不止,民间多有怨言,“他
的落马只是迟早的问题”。
文强被捕后,其腐败传闻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文强在水池里藏了3800万元钱,拥有
价值数千万元的豪华别墅,收藏失窃的文物古董,被他玩弄过的女明星数不过来……此
后又有爆料称,文强落马的主要原因,是与全重庆最著名的地下色情场所“亮点”之间
的秘密关系,或涉及强迫犯人做妓女以此换取减刑。
2009年IO月,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文强涉黑案即将进入诉讼程序,“鉴于文强职
务比较高和案情重大具有特殊性,此案将会在异地审理。”文强案件之所以能如此快地
跨入诉讼准备期,“是因为文强9月初以来认罪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消息人土
说,“他的心理底线已经被攻破,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不但供认不讳,还主动补充提供一
些细节。”
据报导,被异地关押在贵州的文强,最初对项目组审讯人员说:“我想吃的时候就要让
我吃,想睡的时候就要让我睡,别想用那些手段对付我,那些东西还是老子我发 明的
!”并且还扬言:“你们不判我死刑就罢了,要是判了我死刑,没那么便宜,我什么都
要说出来,大家就等着一起死吧!”
被 “双规”后,文强知道自己不招供一些违法事实难以过关,最初装出很坦白的样子
,在审讯时天天讲自己喜欢女人和玩女人的大量故事,他还主动讲述一些强奸少女、玩
女明星的过程,“他说但凡有女明星、女歌星到重庆走穴演出,只要能想到办法搞定她
们,包括用钱买、利用女星的隐私恐吓她们等,他都要和这些明星睡一 觉。”
知情人士称,“几个黑帮到学校为他‘选美’,有确切证据的就有4个女孩被其强奸,
都是中学生。”
但文强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老婆得知文强交代的这些情况后,“大哭不止,一直骂文强
是个畜生,”消息人士说,“然后她交代了文强的一些问题,还带着我们去挖鱼塘取出
了赃款。”
而文强一直不承认其涉黑并充当黑势力的保护伞,还振振有词地说:“和黑社会打交道
是为了掌握他们,我要深入黑社会才能扫黑,要是和黑社会打交道就是当保护伞,那我
敢说全国的公安局长是黑社会的保护伞!”
到了9月初,直到文强得到确切的消息,他在美国做生意的儿子已经回到重庆,“他的
心理防御才彻底瓦解了”。消息人士说,“他痛哭着悔过,说对不起党对不起组织,就
变得很配合项目组人员审讯了。”
此外,消息人士还透露,“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总队长、现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总
队长陈光明因为涉及文强案再次接受调查。”“上次接受调查时她只承认了和文强是情
人关系,随着对审讯文强的顺利进行,一些涉及陈光明的事件也暴露出来了。”
从警28年的陈光明,曾是全国省(市)级公安禁毒战线上唯一的女总队长,2004年,她
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9年2月又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的光荣称号。
陈光明17岁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了8年的赤脚医生。回重庆后,经过在四川公安管
理学院学习两年,毕业后当了一名警察。1996年,陈光明被任命为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
队总队长,8年的禁毒生涯,她破过许多大案,其领导的禁毒总队连续3年执法质量考评
达到优秀。
一位警方人士向媒体透露说,文强“霸占”情妇陈光明10多年是事实,“不准她结婚,
陈也至今未婚。”
山城“打黑”,全国旁观
“中共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在重庆市打黑除恶已经几个月,声势浩大,但是整个中国却只
是袖手旁观。”美国之音如此评论。
西方媒体的报导突出了中国政法官员腐败,为黑社会提供保护伞的情况。美联社10月22
日指出:这些审判正在暴露大型中心城市重庆市里有组织犯罪和腐败官员之间肮脏和密
切的联系;犯罪嫌疑人当中有这个城市公安局副局长46岁的弟媳。她被指控经营了20个
非法赌场,都得到警方的保护。
英国《泰晤士报》10月21日报导:在西南中心城市重庆进行的这场打击地下帮派的运动
范围很广,突出显示了黑社会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政府官员多年受贿,对
有组织犯罪视而不见。资本主义式的经济改革为帮派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利
用制度中的漏洞,并且向薪水微薄的官员行贿。
一 些中国媒体尖锐地指出“官、商、匪相互勾结,沆瀣一气,盘根错节,形成强大的
利益集团”的残酷现实。最可怕的,就是握有权势的腐败官员自愿成为黑社会的 “保
护伞”,加剧了百姓的无奈与无助。对黑社会的嚣张,别说弱势的老百姓难以撼动,就
连不少想为民除害的“清官”,也得谨慎地掂量自己的打击力和持久力, 否则“打狗
不成,反被狗咬”;势成骑虎,进退皆难!
重庆市的黑社会和他们的保护伞规模如此之大,层次如此之高,显然不是短期内形成的
。为了应付社会上批评薄熙来之前的几届领导人打黑不力,中国媒体报道了中国重庆市
官方的解释。
《重庆晚报》IO月27日 报导:市委副书记张轩通报说,直辖以来,张德邻、贺国强、
黄镇东、汪洋等历任市领导都高度重视打黑除恶,历届市委、市政府将经济社会发展和
社会稳定摆在同 等重要的地位,坚持不懈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市根据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
打黑除恶 不辍不息,持续推进,在2001年、2006年先后掀起了声势较大的打黑除恶专
项斗争。全市政法机关打掉了一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判处了一批涉黑犯罪分子,查
处了一批“保护伞”。
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下属的华龙纲10月22日报导说: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
……坚持严厉打击带黑社会性质的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在九年的时间里,全市上下先
后掀起2001年、2006、2009年三次声势较大的打黑除恶风暴。2001年,除了永川涉黑团
伙落网外,2002年底,我市法院又宣判了10起黑社会性质案件,179名罪犯被判刑。在
2006到2007两年时间里,我市就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28起,打掉恶势力团伙251个
。通过侦办黑恶案件共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790人。
不过,上述报导尽管试图说明重庆市历届领导都在打黑除恶,却没法自圆其说:何以重
庆市黑社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重庆日报》1 0月27日一篇文章也自
我否定了“历届领导都很重视打黑”的说法。文章说:“重庆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
了一大批积案、命案,社会治安得到有效整治。今年1-9月,己破获积案27198起,同比
上升52.9%,破获积案命案超过过去五年总和。……这“一大批积案”难道不正说明:
薄熙来之前的领导人打黑不力吗?
薄熙来在重庆市打黑除恶之所以引起中外媒体热追,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正是中国想打、
能打、敢打黑社会保护伞的官员太少。
美联社10月22日评论说:重庆的打黑本来是要显示中国领导层铲除腐败的决心,但是却
突出了势力强大的犯罪团伙已经遍布中国各地的现实。研究中国黑社会犯罪的纽约城市
大学教授夏明说:地方政府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对有组织犯罪的控制。中国公安部的一份
内部报告估计,中国在2004年有大约两百万到三百万人涉及有组织犯罪,有4200个“黑
社会性质的团伙”。他认为参加黑社会的人可能多达400万人。
英国《卫报》说:存在有组织犯罪的城市远不止重庆市,但是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比
多数城市都走得远。在北京和上海这种城市,由于缺乏政治问责、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
,已经为黑帮分子营造出成熟的条件,使他们能够与腐败官员合作,开办非法企业,敲
诈勒索。
更有甚者,一些黑老大已经进入政界,成为“红顶”黑老大。越来越多的黑老大如黎强
、陈光明之类,戴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红帽子”,或者背后支撑着如文强、彭长
健之类的“红柱子”。以红护黑,以黑养黑,亦红亦黑,左右逢源,成为一种新的“无
间道”。
《南方都市报》一篇评论说:黑老大黎强原来是重庆市人大代表;陈明亮原来是重庆渝
中区人大代表;王天伦原来是重庆大渡口区政协委员。评论说:戴着“红帽子”,有“
白老大”撑腰,重庆“黑老大?的成长史——这就是一部中国某些地方社会转型期的真
实写照。
新华社也发表文章指出:一些黑恶势力己由寻求权力保护膨胀到自行猎取、掌控权力,
从“以商养黑”、“以黑护商”演变为“以红护黑”“乃至“由黑变红”。黑恶势力犯
罪活动在一些地方呈现出经济上漂白、政治上染红的“升级”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然而,正如人民网1 0月27日一篇文章所说:类似于长期盘踞在重庆市的黑恶势力和重
大涉案团伙,肯定其他地方也有,为什么其他地方就没有像重庆这样去打黑除恶?“这
个问题也许是个一下不好回答的问题。”
据说,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司法局长文强被抓后曾扬言:“要是判了我死刑,我什
么都要说出来,大家就等着一起死吧!”一一文强的这番话意味着什么?又向外界透露
了什么?
“唱红打黑”剑指十八大?
薄熙来的“唱红打黑”,给胡温筹划中共十八大的棋局确实将了一军:这样杰出的官员
不进政治局常委,怎样对他开掘的“两老”(老干部和老百姓)的民意作出有说服力的
交待?
有评论说,薄熙来到重庆后“唱红”,有其背后的算计。薄熙来这一招首先是与太子党
崛起遥相呼应。今年以来一个由近150名将军之后组成的“将军后代合唱团”到处巡回
演出,大造声势,而薄熙来“唱红歌”是亮身份,取得太子党背书。其次,在中共政权
面临崩溃的关口,表明自己才是维护红色江山的真正栋梁。
但光有红色接班人的忠诚是不够的,想进中南海还要有功绩,“打黑除恶”就是薄熙来
走快捷方式的方法。重庆扫黑并非起自全国的统一布置,而是薄熙来自行展开 的,用
意是制造民望,进军中南海,他通过打黑掌握重庆前任汪洋和贺国强的罪证就取得反制
手段,逼迫胡温妥协。打黑成了薄熙来进退得据的手段和在短时间重返 权力中心的机
遇。
此外,薄熙来打黑也添补了胡温“和谐”社会的空洞。中共官场腐败,全国此起彼伏的
民众抗暴事件和各地冤民形成的上访大潮,己使中共颜面扫地,“和谐”社会彻底破局
。在这种情况下,薄熙来的扫黑治渝正好能为破碎的“和谐”社会打几个补丁。
而 陈国军的文章指出,薄熙来“唱红打黑”赢得了中共党内外不少掌声支持,也暴露
了他强烈的企图心,引起了党内各方竞争对手的关注,令不少人坐立不安,“犯了 嘀
咕”,亦因此为中共高层派系博弈提供了最新素材,提前打响了中共十八大人事布局的
前哨战,甚至有人说,他“严重干扰了胡江两派关于接班人的战略交易”——这种干扰
,正是薄熙来的意图。
有北京政坛消息人士透露,薄熙来是在经过认真的算计之后放手一搏,目标是以重庆“
打黑”的成绩为敲门砖,瞄准三年之后现任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 的位
置,或现任政治局常委兼中纪委书记贺国强之后的空缺,甚至成为取代习近平的备位储
君,“这是薄熙来的最高目标和政治理想,也是薄熙来‘唱红打黑’背后 的真正目的
”。
薄熙来以“唱红打黑”的组合拳,不但凸显了自己根正苗红、政治正确的正统地位,而
且要以此展现了自己的能力、魄力和谋略,要因此赢得民心,并以民意的支持为后盾,
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这位北京政坛人士表示,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如果还是目前的
九常委格局,那么“前面的几个‘坑’包括总书记兼国家主 席、人大委员长、总理和
常务副总理、政协主席以及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等,都已经有人填满,薄熙来在
经过认真的分析之后,发现只有后面的中纪委书记和 中央政法委书记,他或许还有希
望”。
因 此他这是最后一搏,背水一战,不但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说不定还有机会夺
取大位,在竞争中把习近平比下去,前提是中共十八大有政治改革的大动作,学习 越
南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经验,总书记也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以民意和党意为依归
的理由,摆平利益,竞争上岗。北京政坛分析人士认为,中共十八大假如 “团派”人
马和“太子党”利益无法摆平,胡锦涛并非没有可能作出这样的动作。
文 章指出,这样的假设,从不久前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或许
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公报用数段篇幅,谈了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问题,提出“党内 民
主是党的生命”,要“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但更重要的是首次在中
共党的重要文件中提出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八个字的选人用人原则,似乎是
在为未来中共十八大可能出现的权力争夺预留伏笔,并奠定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法理基础。
而 这,正是薄熙来最后的希望:他或许可以藉此冲破原先设下的格局,突破框框,竞
争上岗,实现逆转胜,从而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年龄不占优势,但他不怕竞 争,
也善于竞争,这是他的强项。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薄熙来
,是中共高层少数了解媒体运作的专家,也很善于利用媒体造势,并在中 国媒体界有
不少老同学、老朋友和众多粉丝。重庆“唱红打黑”开始之后,薄熙来即刻成了中国媒
体的新闻人物,毕竟打击黑社会符合老百姓的期待,符合社会的利 益,他因此成了不
少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文章强调,薄熙来的“唱红打黑”显然凸显了他根正苗红的合法性基础,并赢得了民心
的支持,却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前面我们说过,最引起争议的,就是质疑他的这一
系列做法有挑战其前任贺国强和汪洋的嫌疑——毕竟,因为与黑社会有牵连,被薄抓起
来的重庆高层官员中,有些是当年由贺国强和汪洋提拔起来的,是这两位中共高官当年
倚重的干部。
据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薄熙来的“唱红打黑”得到了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肯定,据称
胡锦涛对此赞扬有加。根据北京中宣部的有关规定,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媒 体
上的有关报道,包括版面的位置、大小、时间的长短等是有规矩的,而薄熙来却频频在
中央和地方媒体占据大量的版面和时间,曝光率位居前列,显然是得到了中 共高层某
种特许或默许。
北京分析人士认为,胡锦涛支持薄熙来,除了显示他顺应民意、从善如流的立场外,显
然也有他的政治考虑。他要借力使力,借薄熙来的咄咄逼人,借薄熙来旺盛的政治企图
心,来挑战习近平,扭转中共十七大以来形成的权力格局。
自中共十七大曾庆红“一退定江山”之后,形成“太子党”和“团派”权力共享的格局
。以习近平为首的“太子党”从那之后咸鱼翻身,颠覆了“团派”全面接班的局 面,
以顺位的优势进入中共政治局常委位置,如不出意外,将在中共十八大上,接替胡锦涛
担任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而“团派”原来呼声最高的 李克强,则
只能屈居第二,接任国务院总理。
这 一个似乎板上钉钉的权力格局,现在却可能因为薄熙来的强势崛起而产生变量。薄
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强势作为给中共党内高层博弈增加了新的内容,而薄熙 来
则成了胡锦涛与江泽民暗中较量的一个新棋子。北京政坛分析人士认为,有人要让薄熙
来挑战习近平,利用薄熙来旺盛的企图心,在政治上和能力上让两人一比高 下,并在
习薄的争斗中,坐收渔翁之利,颠覆已经被颠覆的权力格局,夺回已经失去的顺位优势。
正是这样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江泽民久久不能离去,不敢撒手不管,要一直把习近平扶
上马,再送上一程。这也是为什么在刚刚过去的中共60周年国庆阅兵,江泽民高调亮相
,在电视上出镜时间仅次于胡锦涛,且远远多于其他八位现任政治局常委,两人如影随
形,有胡锦涛出现的地方就有江泽民的深层原因,并要以此向中共党内党外表明,江泽
民虽然退了,但在中共党内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不管当局是否承认,胡锦涛和江泽民在中国国庆60周年的共同亮相,从某种角度证明了
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和权力制衡确实存在。毛泽东曾经说 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
党内无派,干奇百怪。中共党内“太子党”和“团派”之间的暗中较量,对中共党内民
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表明中共党内派系已经悄然 成形,并正在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
监督。
分 析人士认为,从派系的角度考虑,薄熙来的强势作为对“太子党”也有加分效应,
在未来权力格局中,与“团派”人多势众相比,“太子党”的人马略显单薄。薄熙 来
在重庆的雄起,对“太子党”的实力是一种增强,对双方力量的平衡并非坏事,而薄熙
来以打黑行动取信于民,争取民意支持,更为中共官场树立了一个示范,为 将来中共
党内民主开辟了新的路径。
不甘寂寞的薄熙来2010年又出新招了。香港《大公报》报道,4月1日,他在会见香港主
流媒体赴渝参访团时说:“我去年研究‘打黑除恶’;今年专门研究农民 ‘万元增收
’计划,”“我们要让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是过去的三倍。”他告诉大家今年要做的四件
大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种树、公租房建设和城市改造。他还邀 请香港商界人士,
特别是地产界人士到重庆发展,“在重庆可以施展一番,大有作为”。
薄熙来简历
1949年7月生,山西定裹人,1980年1 0月入党,1968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
1968-1972年 文革中进“学习班”,参加劳动
1972-1978午 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工人
1978-1979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项目本科学习
1979-198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1984年 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央办公厅干部
1984-1988年 辽宁省金县县委副书记、书记,大连市金州区委书记(其间:1985-1988
年兼任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副书记)
1988-1989年 辽宁省大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89-1992年 辽宁省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
1992-1993年 辽宁省大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1993-1999年 辽宁省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9-2000年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市长,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
2000-2001年 辽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01-2004年 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4-2007年 商务部部长、党组副书记、书记
200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商务部部长(至2007年12月
)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比较习近平与薄熙来的政治技巧/周亚辉薄熙来:打黑是上级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
李庄与探监者一起唱薄熙来之歌zz维基里面查了一下薄熙来 感觉比汪洋之流靓丽多了 (转载)
胡锦涛、薄熙来的下一步动作 [ZT]====视频---重庆闹市,光天化日,凌迟刀法砍人! (转载)
习近平不会保薄熙来“治乱世需要重典” 薄王打黑除恶,利益万民,百姓感恩!
【专稿】薄周政变完整版(中) (转载)习近平肯定打黑意味深长 太子党开始合流
【专稿】薄周政变完整版(中) (转载)习近平肯定打黑意味深长指的是什么?
中央媒体评论称重庆打黑行动应延伸到全国(zz)薄熙来感谢网民支持打黑
垃圾短信书记重庆再掀红潮zz挺共反共都得看(ZT: 一个重庆人对薄熙来的看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薄熙来话题: 重庆话题: 打黑话题: 大连话题: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