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发帖数: 112 | 1 今天,我们来谈谈社保。为什么在谈社保前,我一定要单独开贴写通货膨胀的问题?就
是因为,我们现在所谓的社保故意忽略了通胀的因素,而且,称为社保也很不准确——
我们的政府在这个体系里如果考虑通胀的因素——甚至可以说一毛钱都没投入,相反很
可能还吃掉了一大块我们交纳的社保基金。社保,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骗局。
何为社保,大致就是5险一金。这里,我就偷偷懒,只详细解析一下养老金的问题
,其他的,大家自己去分析。
养老金目前是这样一个模式。每月你从工资中提取8%,进入个人养老金帐户,单位
提取20%进入社会统筹帐户。到你退休时,你个人帐户的钱除以 139(过去是120)逐月
返还给你,同时你还可以从社会统筹帐户中领取上一年度所在地职工平均工资的20%。
所以,你届时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钱就是个人帐户/139+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20%
这个体系有点复杂,一般人很难琢磨透里面的道理。好吧,我首先驳斥一个谬论,
什么社保交得越多越划算!第一你交得越多,貌似单位也得交得更多——但是,单位交
纳的要进入社会统筹帐户,也就是说,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到时候,你从社会统筹帐
户拿到的钱还是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20%!,而自己交得越多,几十年后——即使钱还
是那个数字,购买力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那么一般交纳社保的人呢?不管你现在是25岁、30岁、35岁(年龄越小越吃亏),
你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钱,嗯,最乐观的估计,大致够你一周吃饭。
嗯,可能文盲们对于几十年后通胀水平没有概念。好吧,我们换一个思路。假设你
今年30岁(年龄越小越悲剧),晚上你突然穿越了,醒来一看,是1981 年。你现在的
工资是40元。好吧,你开始交纳社保,你每月在个人帐户上将交纳3.2元。(文盲们可
以自己去查一查,1981年3.2元能达到什么样的购买力,应该大致相当于现在80——100
元水平),单位则将交纳8元到社会统筹帐户。连续交纳15年(假设你这15年工资都没
增长,实际增长了就更悲剧,也就是前面分析的,交得越多越悲剧),好了,现在是
2011年你60岁了,该退休了,那么,你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呢?个人帐户15年你一共交了
572元,银行利率平均按照3%计算,你现在帐户大致有1144元,那么你每月从个人帐户
上可以领到8.3元——嗯,8.3元按照现在的物价,你大概可以买到2-3斤大米,仅此而
已。真正的大头是你从社会统筹帐户上可以拿到当地平均工资的20%,我百度了一下,
现在各地的平均工资(如果不是一线城市),大致就是1500 ——2000元的水平。好吧
,你拿到的养老金就是300—400元+8.3元。
文盲们可以自己掂量一下,如果你现在60岁,丧失劳动能力,你每月拿到300—400
元,你要开销房租、水、电、气,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能活下去吗?
实际上未来30年后的情况很可能比这个例子更可怕。看看前面我写的帖子,未来的
通胀前景很可能远远超过过去30年。而我们的工资增长速度也将被CPI 远远扔在后面。
过去1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的工资跑不过GDP——2001年到2010年,我们的GDP从10万亿
增长到40万亿,翻了4倍,而职工工资呢?最近统计局也承认,只增长了2.7倍;而GDP
又跑不过CPI——2001年到2010年,我们的货币投放量增长了接近6倍!所以,我们的工
资只能被 CPI越抛越远,所以,未来30年后,当你拿到社会平均工资的20%的时候,很
可能实际购买力只有今天的200元左右,至于个人帐户的钱——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了!
更痛苦的是,就这200元也岌岌可危。我们的社保体系是一个空转体系,也就是用
今天年轻人交纳的社保基金去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即使在目前我们还有巨大的人
口红利的时候,这个社保体系也出现了巨大的资金缺口。嗯,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人
口红利,假设一个家庭有10个人,只有2个老人,8个都在外面打工,那么8-2=6,这个
家庭的人口红利就是6个。到2020年,我国老年化程度将达到40%,也就是说,到了2020
年,这个家庭变成4个老人,至少 1个小孩,最多有5个打工,人口红利为0。到时候,
真无法想象社保怎么来维持!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这样的地区,最近上海的老余也公开承认——社
保的缺口是影响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最发达地区都为社保缺口发愁,其他地方
更无法想象缺口有多大了。
所以,我们的社保出现很多荒诞的霸王条款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其一,个人养老金
未交满15年,则不享受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待遇,个人帐户钱会退给你,单位交的钱呢?
没有了;其二,达到退休年龄后,个人帐户的钱按照139个月逐月退还——如果中途死
亡了呢?嗯,后面的钱也不还给你。如此总总。
就算如此,也不能弥补目前社保的巨大缺口。
怎么办呢?现在各地都在酝酿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是什么概念?嗯
,红头文件可以把退休年龄从60岁提到65岁,但是,红头文件能让我们寿命也增加5年
吗?好吧,延长退休年龄实际就是坑掉了我们几年可怜的养老钱!
如果延长退休年龄还不能解决社保的缺口又该怎么办呢?嗯,下一步大概就是把20
%调整到15%吧,好吧,届时我们的养老钱大概就只能拿到150元了。
文盲们先别激动,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社保根本不足以养老,为什么社
保在目前还有巨大的人口红利的阶段也会出现巨大的缺口?为什么?
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在这个社保体系中,如果考虑通胀的因素,政府根本一毛
钱都没投入,相反很可能还吃掉了一大块我们交纳的社保基金去弥补以前的历史欠帐。
从头到尾这个社保都是我们自己的钱与企业的钱在做不同的算术题啊。那么,社保这个
政府最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为什么又变成企业与个人的责任呢?
根源还是万恶的分税制啊!!!在90年代,分税制让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变成70:
30,这几年地方有了卖土收入后,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大致是55:45,但是支出呢?却是
20:80!(吴敬琏数据)地方没有钱,却要把社会保障什么的都承担起来,就只能玩空
手道了。
最近社保基金又要入市了——好吧,社保有了缺口,又得股民买单了!
在国外,社保的大部分责任都是由政府解决,其中国有企业至少要贡献50%以上利
润。在中国呢?社保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政府又是个吃饭财政,所以就只好用企业的
钱与个人的钱做不同的算术题了。而我们的央企呢?它们一方面通过行政权利强行摄取
重要领域的垄断地位,一方面享受着国家的巨额补贴——最近几年,我们的垄断央企获
得的地租减免、利息减免、财政补贴超过6万亿,获得大致4万亿的利润(多么低下的效
率,多么无能的管理!),就这4万亿利润,央企只给国家上交5%!
这就是权贵资本的力量!这就是存量不动的现状。
好吧,我只能给大家一句忠告——真爱生活,远离社保。社保是一个伪命题,它什
么都不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2楼
发表于 昨天 01:59 |只看该作者
很多同学给我发短信,要我给大家推荐一些书籍,可以系统的学习经济学。不过我
的回答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嗯,虽然兄弟读过很多书,经济学的书——特别是中国的
兄弟基本不看,老外的偶尔翻翻——你说我天才也好,不学有术也罢,嗯,这个我都认
了。
这里给大家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经济学其实并不是特别复杂的学问。它是在社
会学基础上一种数理统计后的分析方法。简单的说,如果你对这个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认
识——特别对各阶层的心态有基本的认识,你也可以对各种数据分析,给出你的结论—
—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可以成为经济学家。经济学那些花哨的理论,兄弟觉得唬人的
居多,而且未必都是真理——因为在一个特定社会总结出的规律放到另一个社会就不一
定适用了,比如,东方社会特别是中国与西方社会不管是民众素质、心态、阶层关系、
体制结构就完全不同,同样的经济现象可能隐含着完全不同的民众心态搏弈的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对所谓经济现象的分析,需要对社会更深刻的洞察力。
举个例子,最近郎咸平教授抛了个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论,列举一大堆数字证明,地
方政府债台高筑,而其偿还能力远远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如果这个情况漫延开去,就
很可能爆发大面积债务危机(如同欧债危机一样)。
好吧,这一次郎咸平是真的错了。嗯,我承认地方负债很高,我也承认,地方完全
没有对其债务的偿还能力,但是,地方会爆发债务危机吗?不会!肯定不会。简单的道
理一说文盲都明白。
在中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甚至国有金融机构都是绑架到一起的一个奇妙的综
合体,绑架它们的绳子叫国家信用。只要中央政府这个老大还在台上,还能撑住场面,
下面的小弟能闹出多大的事来?地方政府负债主要是欠谁的钱?是银行!对于中央这个
老大来说,地方政府与银行不过就是左边口袋与右边口袋的关系,左边口袋掏了右边口
袋的钱,有多大个事?银行会去向地方政府逼债?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甚至逼迫
地方政府破产?笑话 !真当老大在后面不管事了!
所以,地方债务问题还真不算个什么问题——到了还债时间,银行一定会展期,如
果这个还不能解决问题,央行还可以宣布向地方融资平台注入资金解决债务问题——好
吧,实际就是豁免了地方债务。如果你要问央行哪里来的钱,我们央行有全世界最强大
的印钞机啊,只要印钞机开动——钱还是一个问题吗?当年我们银行几万亿烂帐就是这
么干的,也没见出现个什么次贷危机。
中国的央行是全世界独立性最差的央行——好吧,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独
立性的央行。看看我们领导人的职务就很能说明问题——93年,老朱的职务是国务院副
总理兼人民银行行长!真是奇妙的组合——如果放到美国,大致就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兼任希拉里的副手!如果伯南克敢这么干,兄弟估计3天之内,伯南克希拉里都得下课。
所以,在西方任何经济学派都得承认一个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2回事,
在中国,这个真理变成谬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绑架到一起的一回事,一旦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所以,在中国,你要解读经济现象,你首先得讲政治。没有这个大前提,任何解读
或者预测都是扯淡。
PS:虽然对郎咸平提出批评,不过兄弟还是经常看财经郎眼,有些课题还是蛮有意
思的。
日期:2011-12-28 13:30:26
今天我们来谈谈税收这个抽水机的问题。
中国有2个现象很耐人寻味。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惨淡经营,在微利甚至亏损边缘挣
扎。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
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
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 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
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财政收入连创新高。2007年是5.
1万亿,2008年是6.1万亿,2009年是6.8万亿,2010年是8万亿,2011年突破10万亿大关
!虽然在2008年,我们遭遇最严重的次贷危机,大批出口企业倒闭,但是,我们的财政
收入还同比2007年保持了将近20%的增长,2011年,因为人民币升值再加通货膨胀也导
致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但是,我们的财政收入依然同比 2010年保持了了超过30%的增长。
为什么我们的财政收入可以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为什么我们的财政收入可以保持
着远超GDP增长速度。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来研究这个财政的抽水机是怎么运作的。
财政收入有3大块,分别是税收、土地收益、社保收入。嗯,除了社保是亏损外,
前2块就太厉害了。
首先看税收。
我们的税收体系不但名目繁多(这里赞一下我们税务部门,开新税的创造精神绝对
是世界第一,甚至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各级政府的工作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不
足,但是税务部门的工作绝对是顶瓜瓜的),税率奇重,而且重复征税情况特别严重。
这里举2个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3楼
发表于 昨天 02:01 |只看该作者
第一是我们的营业税。假设你开了个的面点店,出售面包。一个面包卖1元钱。这
个1元钱你就得交纳5.5%的营业税。请注意,你销售收入1元钱已经包含了面粉白糖等原
材料8毛的成本——也就是说,你交纳的营业税已经包含了面粉白糖等原材料的营业税
。但是,出售给你面粉的商家也得同时交纳营业税,这是第一次重复征收营业税;现在
面粉的销售收入又包括了小麦的成本,也就是说,面粉商家在交纳面粉销售收入的营业
税时,已经包含了小麦的营业税,但是,出售小麦的商家还得交纳营业税,嗯这是第二
次重复征收营业税……现在你发现一个问题,商品流通环节越多,重复交纳的税金就越
多!最后倒霉的还是终端消费者,这样层层重复征税的结果必然导致价格偏高。
这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重复征税的例子。那么,企业内部呢?也有重复征税的问题。
比如你与朋友开了家有限责任公司。嗯,你的公司经营得非常红火,你每月都如实
交纳营业税。年终盘点,你们公司有50万的盈利。好吧,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你得
交纳赢利的25%也就是12.5万的所得税,公司还剩下37.5万,你打算把这37.5万分红,
对不起,税务人员又要找你了——你们要分红必须还得交纳个人所得税。请大家想一想
,企业是谁的,不就是股东的吗?企业交纳的所得税不就是股东交纳的所得税吗?股东
已经交纳一次企业所得税了,为什么还得交纳一个个人所得税呢?这不是重复征税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税率问题。这里就把企业所得税作为一个麻雀来解剖。
改革开发之前我们国家是没有民营企业的,只有国有企业。那时没有企业所得税—
—因为国有企业的利润必须全部上交。83年,我们搞了个利改税。大致意思是国有企业
的利润不必全部上交,改成以企业所的税的名义回馈国家这个投资方。当时定的税率大
致是10%——50%(按照利润额不同实行累进制税率)。
94年,因为有了民营企业我们又对所得税进行调整。不管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只
要利润超过10万元,一律按照33%征收企业所得税(现在是25%)。
这个税率对民营企业就非常不公平。国有企业是国家全额出资,国家拿走33%的利
润我觉得完全可以——甚至还高一点都可以,但是,民营企业出资靠自己,国家没有一
分钱投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民营企业已经正常纳税的情况下,国家还要从企业利润中
拿走33%就太狠了。
也许你要说,相同的税率是让不同的企业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好吧,我可以负责
的告诉你,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除了税收是“公平”的,其它没有一项公平过。
全社会有80个行业,国有企业可以做72个,外资可以做61个,民营企业只能做40几
个。每年我们银行的贷款,绝大部分都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只能到民间借高利贷,
国有企业可以享受地租减免、财政补贴等等政策,甚至上市指标大部分都给了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好吧,我引用万通冯主席的一段名言:“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
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
”。(有没有想哭的感觉?嗯,我读这段话就想哭一场)
现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执行同样税率的所得税政策,你还认为公平吗?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税收体系中名目繁多的问题。大家一定抱怨过房价奇高。好吧
,让我来告诉你,当你花100万买套房的时候,至少有60万是政府拿走了,其中有一半
就是政府的税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税收名目繁多,多达15种,其中最能体现我们税务
部门创新精神的是土地增值税。
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我卖给你一斤面粉,嗯,售价是1元。你用面
粉做了面包,卖了3元钱。现在我告诉你,你的销售利润2元是靠面粉增值获得的,我要
享受这2元利润的60%,你会如何反应?你大概就算是不给我一巴掌也要喷我一脸的唾沫。
好吧,我们地方政府把土地卖给开发商后——嗯,我们的说法是出让50年使用权,
当开发商在土地上盖楼出售后,政府居然还要单独收一块土地增值税!最高达到增值部
分的60%。
嗯,你也许会说,这个税种是为了防止开发商暴利——文盲们,羊毛出在羊身上的
道理你懂不懂,政府收取的每一分费用开发商都一定会转嫁到买房人身上!这个钱最终
是消费者买单啊。
这个荒谬的税种逻辑如果成立,我觉得我们税收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嗯,比如对
茅台、五粮液完全可以征收高粱增值税,对中石油、中石化可以征收石油增值税;面包
可以征收面粉增值税;八宝粥可以征收大米增值税……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们财政收入可以几倍于GDP增速的增长,一个税收一个土地
收益就可以轻松把国民创造的大部分财富掠夺走了。所以,我们中小企业平均年龄不超
过3年,所以,我们一个产业工人的工资只够养活自己。最令人愤怒的是,一些所谓的
专家还在大放厥词,说什么我们的宏观税负只有30%,还有继续增长的需要——如果这
些专家只代表个人言论,兄弟可以大度不与计较,关键是这些专家还挂着财政部某某研
究所的头衔,是对宏观政策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我只能感到深深的担忧!
税收理论里有个拉弗曲线。大致意思是,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
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
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杂,它提出的命题是
:“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税率。”主张政府以较低的税率,取得较好的财政收
入。因为较低的税率意味着民间经济更活跃,老百姓更富有,经济基础更牢固。这就是
西方国家一遇到经济危机时就大规模减税的理论依据。
而我们政府呢,不管什么情况,对加税的兴趣总是远远超过减税。以房产税为例。
一开始,提房产税的初衷是用房产税这个持有税种来代替契税等交易税种,后来这个说
法悄悄就不见了,也就是,我们政府打算在保持契税、营业税等交易税种情况下,再增
加房产税这个持有税种——弄半天还是加税啊!
最近上海开始试行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税改。也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减税的开始。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前景却并不乐观。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4楼
发表于 昨天 02:02 |只看该作者
垄断央企:吞噬财富的黑洞
2010年国资委下属央企营业额16.69万亿,占我们全年GDP的42%。也就是说,全国4
成的财富被我们这些垄断央企拿走了。那么,这些拿走巨额财富的央企又给我们国家什
么回报呢?
2011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高明华对
记者说,他参与调研的《国有企业性质表现与改革》报告显示,中国国内居民收入远不
如美国,但一些垄断行业产品的价格,却高出很多,而美国这些行业却不一定有国有投
资。同为报告起草人的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赵农指出:2001年——2008年,国有与国有
控股企业累计获得利润总额是4.92万亿,但是,同期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少支付利息是
2.84万亿,少支付地租 3万多亿,资源租金5000多亿,亏损补贴1198亿,合计是6.47万
亿。所以,2001年——2008年,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真实的资产收益率为-6.2%,所谓
的垄断央企创造巨额财富实际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这些垄断央企一直是国家的香饽饽。不仅行业准入上空间最大(全社会80个行
业,国有企业可以进入72个,民营企业只能进入42个),而且在银行贷款、上市指标等
方面总是得到最大程度照顾,它们不但可以获得各种财政补贴,还可以通过垄断市场肆
意提高商品价格。
就算是这样,我们的垄断央企对社会的贡献却少得可怜。他们占有数十万亿国有资
产,拿走全社会4成的财富,却只养活3%的适龄劳动力,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提供不到14%
(如果扣除国家给它们的各种补贴,这个数字还要大幅度下降)。
中国有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政府在民营企业中抽取巨额的税收,这些财政收入又
有相当一部分以各种方式转移支付给垄断央企,最后摇身一变成为垄断央企帐面利润,
这些帐面利润只交纳5%给国家就万事大吉,其余的就“体制内循环了”!这是何等荒谬
的财富转移!
国进民退意味着什么?
据统计,2002-2010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24.42万亿元;营业
收入从3.36万亿元增长到16.69万亿元;利润总额从2405.5亿元增长到8522亿元,上缴
税金从2914.8亿元增长到1.48万亿元。
这一份貌似光鲜的成绩单后面藏着什么?
2009年8月《南方周末》推出一篇报道《央企的无边界扩张时代》,在这篇报道里
,我们看到了在央企凶猛扩张的背后,是民营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辛酸。
首先是央企的规模是怎么做大的。
“央企间的强强合并已不新鲜,除此之外,各类涉及央企的大小并购,也已呈合纵
连横之势。现在,地方政府也对高攀“央企”非常热衷。按照现行规定,若是地方国企
被央企看中,政府不仅不会失去税收,还可拿到大笔现金。“对接央企”已成为地方政
府口中的热词之一,各地都在以抱住央企为荣。
领导班子共谋央企对接大计,营造对接的良好氛围”、“央企对接是值得骄傲的!
”、“把对接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事项来抓”、“影响企业顺利入驻,部门一把手
必须引咎辞职”等等,像这样措辞来表达急迫心情的地方政府,全国比比皆是。
仅在辽宁一省,从2006年至今就有近4成的国企重新回到央企的怀抱。在环渤海的
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区,能源重化工领域的国企官营化正风起云涌。
从2005年11月开始,内蒙古800多个小煤矿的命运就开始转变。那些年产30万吨以
下的小煤矿,要么将被大型煤炭企业整合,要么就地消失。地方企业投奔央企之后,企
业的行政级别几乎都上升一步。市级变省级,省级变央企,或是省级托拉斯式的“小央
企”……” ——摘自《央企的无边界扩张时代》
接着就是民营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辛酸。
现在,在和中石油斗争了多年之后,赵友山正在和老对手商谈收购事宜。这位中国
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会长,创办了自己的龙庆石化,高峰时拥有7座加油站,4
万多立方米库容的油库,以及铁路专线等配套设施,总资产1亿多元。
这些年,他一直在代表民企不断上访。先是在盼文件,后来又盼《反垄断法》。反
复失望后,决定不干了。“黑龙江大多数民企已经被中石油收购,现在北方市场上快要
见不到民企的加油站了。”赵友山说。
西安海星集团董事长荣海有名言说:“民营企业家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国企有的是钱,不惜代价。”中坤地产董事长黄怒波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将央
企比作房地产市场的“野蛮人”,他甚至担心这会是“一个灾难的开始”——摘自《央
企的无边界扩张时代》
黄怒波的比喻立刻就被印证。2010年3月,在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在各界对高房
价的一片讨伐声中,北京土地市场又涌现出3个“地王”,全部由央企制造!
巨无霸央企不仅在地产市场上一执万金,大规模圈地,在其他领域,也凭借自身优
势肆无忌惮的挤压民营企业的空间。
2011年11月《中国产经新闻》报道,虽然“财政部在中小企业减负方面动了真格”
但是,“形势却并不乐观。因为越来越多的央企正依托着雄厚的资本到全国各地“跑马
圈地”,“占领”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市场份额,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在劲敌面前变得不
堪一击,从而不得不拱手相让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空间。”文章列举了大量例子,描绘
了央企在火力发电、煤层气、风电、医药、建材、信息、商贸流通、旅游、港口、大型
围垦等几十个领域大规模扩张。
面对央企咄咄逼人的态势,民营企业又能怎么办呢?
万通冯仑有一段名言:“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
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有没有想哭的感觉
?嗯,我每次读这段话就想哭一场)
这些央企虽然规模庞大,却效率低下,对社会贡献低得惊人。2002-2010年,中央
企业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24.42万亿元,不过这与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2002
年,央企拿走全国25.3%的财富,8年后的201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全社会43%的财富,却
只养活3%的适龄劳动力,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直到2010年才是可怜的13.45%,2001年——
2008年,他们在获得6.47万亿补助情况下,只有4.92万亿的利润,这些利润除了上交5%
,其余的都在体制内循环了!
可以看出,央企扩张得越快,对整个社会就是一场双重灾难。第一,央企占有的社
会财富越多,其他企业不得不在更少的财富份额里完成整个社会80%以上税收,养活80%
以上的人口。第二,央企扩张得越快,对金融贷款资源的占有额就越大,大部分中小企
业在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民间高利贷来解决融资问题,从而加剧了中
小企业的生存危机。
2008年,中小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是3.7%,2010年跌到0.6%,民营中小企业几
乎在银行贷不到钱,所以,从2010年开始一大批典当行、担保公司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生
意非常火爆,接下来就是温州老板的跑路潮。
国进民退可以休矣!央企管理思路必须彻底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5楼
发表于 昨天 02:03 |只看该作者
冰冷经济真相的后面——集中回答一些文盲问题
这个帖子本来就一个扫盲贴,没想到引起一批文盲总总猜测,什么作者背景啊,写
作动机啊什么的。看来阴谋论已经深入某些人内心。
写这个帖子背景很简单。去年11月,我受一个朋友委托,做了个大致题目是《中国
经济与未来》的PPT,给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讲解,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以及未来
的机会点——嗯,首先说明,我不是什么专家,之前很少干这类讲课的活,这次讲课也
是帮朋友忙,因为他与一些企业有战略合作关系。12月初那段时间,恰好没事闲得蛋疼
,也确实看不惯一批文盲冒充专家夸夸其谈——这种人各种媒介上都很多,一时兴起,
就依据我那个PPT写了一系列文章。
所以,这个系列文章看起来还有那么比较严密的逻辑。因为PPT基本可以算是一个
大纲。所以,这个帖子背景就这么简单,完全没有一些人想象这么复杂。
关于阴谋论,我非常反感什么《货币战争》什么郎咸平的观点,外面的世界远没有
这类人描绘那么险恶,即使什么金融战争也一定是在一定游戏规则下的商业行为。诚如
《是什么遮蔽时寒冰的眼睛》一文所说,这类观点是别有用心,是隐蔽为反民主辩护的
工具,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最大的掠夺还是一种体制性的系统掠夺。
请记住,纵观人类几千年历史,阴谋从来都不能推动甚至影响历史的发展。
最近兄弟在干一件苦活,就是应出版社委托,把我这个系列帖子写成一本书。坦率
的说,写书的目的不为赚钱,这点版费兄弟真的还没怎么看上眼,写书除了个人兴趣之
外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开启民智出一点力气。新书大概有15万字,在原帖的基础上要扩展
很多内容。我会陆续把扩展的内容贴在《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的经济真相》后面,所以,
你即使没钱买书,也可以在帖子里找到全部内容。不过后面写的就不能是前面那种嬉笑
怒骂的风格,要考虑照顾出版的需要。
PS,几年前,在工作之余曾经因为兴趣写过几本小说,虽然都与一些网站签约,甚
至买断过,不过后来因为工作原因都TJ了呵呵。这本书争取不TJ。呵呵
大家提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回答,我大致看了看,90%以上都可以在
远贴中找到答案。自己去寻找答案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
以后更新,基本就在《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的经济真相》后(昨天更新了一段),虽
然文盲们爬楼很辛苦,但是,这也算是你们追求真理的一种起码代价吧。
《中等收入陷阱:3个药方》大家可能都没有认真结合之前的帖子来思考我的药方
,这可能是在现有体制下,最有可能要我们生活过得好一点点的出路。在陆续我恢复的
更新中希望更多人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药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6楼
发表于 昨天 02:06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济基本特征:增量依赖症
在存量不动,分配体制不变,只做增量来解决低端人群基本生活需要的模式下,中
国经济具有鲜明的增量依赖症特征。这种增量依赖症基本特点就是存量占有的财富越大
,对增量的要求就越高。能否完成必要的增量(比如保8)已经成了维持社会基本稳定
的底线。
为了完成必要的增量,经济发展必然依靠以下3个途径:
沉重的税负。
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只能拿到GDP20%左右的财富情况下,要贡献
80%左右的税收,养活80%的人口,其承担的税负是惊人的。
我们的税收体系具有名目繁多、税率高、重复收税十分严重。往往一个商品流转环
节越高,其最终零售价中含税比例就越高。
央视二套曾经报道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运输企业从广州运输1000多吨货物到北
京,运输费用大概是1万多元,企业的利润只有300多元,而这个过程承担的税费达到
1200元。税费是企业利润的4倍!
2011年8月,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的榜单显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
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历年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万亿)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1.631.892.172.643.163.875.136.136.858.3
2001年到2010年,我们GDP增长了3.6倍,而同期财政收入却增长了5倍。年平均增
速在17%以上,远超过GDP增速。即使在2008年遭遇次贷危机,我们出口大幅度下降,大
批制造业倒闭的情况下,当年财政收入也保持了20%的增长。
中国财政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对应的企业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就一点也不奇
怪了。
超发的人民币
存量不动,只做增量的结果,必然导致货币大量超发。
中国人民币超发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近10年货币投放量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货币供应15.28万亿
18.32万亿
21.92万亿
25.01万亿
29.6万亿
34.55万亿
40.34万亿
47.51万亿
60.62万亿
72.58万亿
GDP10.9万亿12万亿13.6万亿16万亿18.7万亿22.2万亿26.5万亿31.49万亿34.5万亿
39.8万亿
10年时间,我们创造的GDP大致增长了3.6倍,钞票呢却增加了将近5倍!在2001年
,我们大致是创造1元的财富发行1.5元的钞票,到现在已经发展成创造1元的财富发行
了将近2元的钞票!
人民币超发有深刻的原因,所有原因的根源就在这个增量依赖症上。
第一,当经济增速不够,政府必然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保证增量。政府投资的钱
从何而来,大部分就靠印钞机帮忙。
第二,当内需与政府投资还不足以保证足够的增量,解决办法就只有靠扩大出口了
。怎么扩大出口?我们的办法是拉高汇率、低估人民币、提高出口退税等手段强行扩大
出口,结果就是进出口严重不平衡,央行不得不印刷更多的人民币来收购出口换回的外
汇。
上述2点原因我们将在第二章详细分析。
第三,由于大多数老百姓在整个分配体系中拿得太少,而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
薄弱,所以,中国老百姓有一个节衣缩食的传统,有点闲钱就存进银行,以倍急用。所
以,我们的储蓄率又是世界第一,达到65%的高度。
高储蓄率不但抑制了消费,而且也迫使央行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流通需要,不
得不得增发更多货币来对冲存进银行的钱。
2010年,央行在GDP只有40万亿的情况下发行了72万亿的人民币,按照M2/GDP的比
例,应该是1元的商品需要1.8元的货币才能购买,通货膨胀率是80%。为什么我们没有
出现这样严重的通货膨胀?原因就是当年我们居民储蓄总额是32万亿。72万亿扣除32万
亿,正好是我们当年GDP的数字。所以,我们1元人民币还能购买1元价值的商品。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居民32万亿的存款——这个笼中虎没有出来咬人。有经济学
家做出测算,只要5万亿的存款突然流入民生领域,后果都将是灾难性。
货币超发,虽然我们可以有总总手段控制,避免短期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但是,
只要货币投放量大于社会财富创造速度这个基本事实存在,那么,长期的通货膨胀就是
一个必然。普通老百姓就不得不承担财富悄悄流失的后果。
透支资源
经济发展是要有资源支撑的。增量目标越高需要的资源就越多。当保8增量成了压
倒一切的任务时,透支资源甚至浪费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政策选择的必然。
比如,我们为了启动内需,过去的模式是通过消费升级来扩大消费总额。从80年代
的小家电到90年代的家用电器,到2000年后的房地产与汽车。发展电器还不需要占用大
量的资源,可发展房地产与汽车产业可就需要巨大的资源来支撑。
房地产开发需要土地,所以,最近10年,城市暴力拆迁、农村侵占耕地,甚至填湖
造地、填海造地等等手段无所不用极。归结原因,无非就是要最大程度透支土地资源来
支撑城市发展,支撑GDP增量。
发展其趁产业需要能源。所以,短短20年时间,我们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
,而且进口石油很快就超过国内石油总需求50%这个警戒线,成为进口石油依赖国。
我们的土地肥力被严重透支,仅靠农药与化肥才勉强保住粮食产量;我们的水利资
源被透支,缺水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地区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的单位GDP能耗走在世界
前列,环境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转引一则水资源透支的资料:
2006年9月,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中国水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
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昌明表示:由于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水资源承受力的考
量,华北地区水资源超采量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两条黄河的水量。
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也在同样的场合提出,由于地下水超采,我国现
在大概有60个城市、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地下水漏斗。“拿苏州为例,50多年来
累计的沉降已经大于60米,沉降区几乎覆盖苏州全市。无锡和常州也差不多基本上连成
一片了,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处理,后果非常严重。”
尽管是如此超采,但“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而且有一些是严重
缺水。”周干峙说,一些城市水体普遍污染,约四分之一城市水质不安全,多数城市存
在水安全隐患。
我们透支资源的后果,也许要子孙几代人来偿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7楼
发表于 昨天 02:37 |只看该作者
启动内需:首先要管好流通环节
如果说解决民穷有相当的难度,那么,我们政府至少应该管好流通环节。商品流通
成本降低必然带来商品价格下降,价廉物美的商品总是最能激发消费热情的。可是,我
们连这么简单的工作都没做好。
2011年1月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牛肉干旅行记〉。在这
里节目里,我们发现,在牛肉干最终零售价组成中,生产成本只占百分之十几,而达到
50%的是流通环节的费用。这个流通环节的费用很大部分是被零售超市以进场费、条码
费、各种店庆费以及超市营业利润等各种名目拿走了。
在节目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西安一些批发商因为不堪大型超市的盘剥,
放弃做超市,自己在繁华路段开休闲食品卖场,在他们自己的卖场里,即使将牛肉干等
商品在批发价基础上加价40%,还是比大超市同样商品便宜15%—20%!
遗憾的是,这个节目,只是发现了问题,却浅尝即止,并没有去挖掘问题的根源—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型超市可以在商品零售价中拿走最大一块蛋糕?
我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有一个习惯,总是很喜欢引进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零售巨
头。为了引进这些大型零售商,往往不惜代价——很低的房租,甚至还有免租期;各种
税收、政策优惠等等,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当这些大型超市凭借自己的规
模优惠、成本优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消灭周边零售小店时(比如,在这些超市里长期都
在醒目位置公然做这样的广告:凡在本超市周围3公里范围内,发现同一商品价格低于
本超市价格,我们将给价差5倍赔偿,)——我们地方政府部门基本都是默认甚至纵容。
当大型超市如愿消灭周边零售小店,获得区域零售业的垄断地位后,它们自然就有
足够的筹码一边盘剥进伙商,一边加价掠夺消费者,从而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而我们
政府主管部门对此长期是视而不见,甚至可以说不作为。
2011年7月〈法制日报〉报导:在这个通胀凶猛的时期,商场、超市的进场费扮演
了何种角色?这个中国商业的怪胎显然正裂变为经济毒瘤——不仅吞噬着无数生产厂家
的利润和消费者的腰包,而且一步步推高物价和社会交易成本,致使整个市场逐渐丧失
敏感、公平与竞争活力。
对北京锦绣大地批发市场六种干果价格的调查显示,每100克杏仁4.8元、腰果7元
、开口松子7.2元、生核桃仁6.6元、葡萄干1.2元、开心果 6.6元。而在北京的一物美
大卖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100克杏仁变成了15.9元、腰
果变成14.2元、开口松子变成 25.8元、生核桃仁变成19元、葡萄干变成3.29元、开心
果变成17元。平均下来,六种商品的超市价格是批发市场价格的2.85倍。
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调节平台副主任姚文华说,通过行业测评,一些超市的费用达
到了40%到45%。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也表示:“一件服装的成本加价率从2.3倍
可以到12倍。零售商收费越高,商品的最终加价就越高。”
我们一方面连年高喊启动内需,另一方面又放任一批零售巨头以高额的垄断价格吞
噬老百姓的购买力。我们一方面压倒一切保8,想尽办法新增就业岗位解决低端人群就
业问题;另一方面又纵容大型超市以总总不正当手段消灭恰恰能解决大量低端人群就业
的零售小店;我们制定政策很少有过通盘系统性考虑,所以我们的经济政策往往效果极
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8楼
发表于 昨天 02:38 |只看该作者
一条可怕的经济链
在央视报导的《牛肉干旅行记》中,牛肉干生产厂家告诉记者,在牛肉干价格构成
中,生产成本只占十几个点,加上几个点的利润,也就是说生产厂在这个价格体系中只
拿到20%。而零售商(主要是大型超市)各种费用加到一起能拿到40%以上。
即使不是大型超市,一般的小店零售商在这个分配体系中拿走的份额也并不比大超
市少多少。就在这个节目中,一个自己做休闲食品小店的商家告诉记者,他们的零售价
是在批发价基础上加40%。
为什么,在这个分配体系中零售商拿走的份额远远高于生产方?生产厂家告诉记者
:渠道为王。零售商掌握着商品变现最关键的环节,所以,它们当然要在这个分配体系
中拿走大头。实际上我们考察零售业会发现,不止是食品,包括所有的快速消费品,其
零售价格的分配体系中,终端零售卖场都要在这个体系中分走最大的一块收益。
现在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做生产不如做零售(贸易、流通)
零售商的日子又过得怎么样呢?除了极少数获得垄断地位的大型卖场(如沃尔玛、
家乐福),大多数零售商日子并不好过。2012年1月,天涯社区经济论坛,一个做商业
的网友发表了一个帖子《我来说说真实的商铺的倒闭情况》,帖子描绘了成都做零售服
装业的真实情况:
“概括点说,08年以后新开的服装商城几乎全部倒闭!!!!
1.染坊街小商品城开业就歇菜,商家全部关门撤走.
2.新中心三四楼坚持了几个月,一开业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转让.
3.新尚美成坚持了两三个月,二三楼的商家全部撤走,只剩一二十家商家在一楼坚
守。
4.香槟广场半歇菜一半的商铺都在转让
5.尚嘉潮代 完全歇菜
6.优客商城 开业不到一月,商家已经罢市一次,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了
7.地一大道 刚开业 预计很快就步后尘
8.群光广场旁的一个童装城,叫什么忘了,半歇菜
9.汇美皮草广场,开业两三个月,过道上有几个人一眼就能看清,这个冬天没有老
板赚钱的,过了冬天卖什么我不知道,压的货嘛,皮草生意,你们懂的。
10。EGO潮流广场,这个算唯一的例外了,开发商舍得投入,快男快女场地赞助,
请范冰冰等噱头还是做够了的,广告营销也比较有特点,算是炒起来了,不过也只有一
层负一层生意较好,楼上也很冷清。生意好吗?呵呵,别急,生意好了房租直接翻倍,
不论生意好坏你都只是案板上的肉。”
分析这些商铺倒闭的原因,大致就是2个。租金高、转让费高;销售收入下滑、消
费不景气。零售商虽然在商品价格分配体系中拿大头,但是,这也得商品卖出去后才能
实现,当销售不理想时,刚性房租与其他成本就成了零售商的沉重负担。
这样看来,做零售商还不如做一个商铺老板,旱涝保收,收益稳定。
那商铺老板的日子就很光鲜吗?考察成都商铺租金收益,我们发现,所有的商铺租
金收益与购买商铺的投资比较,大致就是3%——4%,也就是说,商铺投资回报周期需要
25年以上!其租金收益也就比存银行的利息高一点,甚至还比不上银行的理财收益,更
跑不过疯狂的CPI了。
商铺投资收益低,原因当然是商铺价格这个分母太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
开发商出售价格高昂的商铺成为商铺链条的最大收益者呢?
事实却并非如同人们想想的那样。如果我们考察城市黄金地段开发企业开发的商业
资产。我们会惊异的发现,即使这些商业如果出售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收益(一般投资回
报比能达到3%以上的黄金地段商铺就不愁买家),但是实力雄厚的开发商一般对这些商
业资产的选择是持有而不是出售。比如,龙湖地产,目前在全国持有的商业资产超过
200万平米,万达持有的商业资产则超过1000万平米。这里就有一个无法解释的逻辑:
开发企业正常融资成本大致在10%左右,为什么开发商愿意用10%左右的资金成本来沉淀
只有3%回报的商业资产?
笔者曾经在重庆某区县遇到这样一个开发商。他在当地黄金地段开发建设了一个小
区。小区住宅销售价格大致是4000元/平米,基本全部卖完,沉淀了几千平米的商铺。
2011年遭遇最严厉的宏观调控,开发企业无法从银行取法获得贷款,新开工项目又遭遇
限贷——销售也出现难题。迫于无奈只得求助于高利贷,融资成本大致是年息50%。这
样高的利息时间长了确实不堪重负,最后他只有忍痛出售原准备用来养老的商铺。出售
价格大致是4万元/平米,大家猜猜他能拿到多少利润?在同样地段住宅卖4000元/平米
都能赚钱的情况下,出售4万元/平米的商铺,他能拿到的利润仅仅只有1万元/平米!期
于部分都被各种名目的税收拿走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开发商为什么愿意持有商铺了,原因很简单,开发企业持有商铺的
成本远远低于实际出售价格。其实际持有成本收益率应该在12%—— 15%。一旦变现,
销售收益大部分都要被政府拿走。但是,持有是需要具备相当强的资金实力的——或者
说具有获得较低融资成本的资金能力,如果融资依靠高利贷,那么即使出售只拿一小部
分,也远比借高利贷划算。
所以,做开发还不如做金融。
好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编织一条中国社会的经济链条:
政府→金融业→房地产→商铺持有者→零售业→制造业
这是一条可怕的经济链条。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承担了70%以上的税收,解决70%
以上就业的制造业,在整个经济链条中,竟然处于最末端!
这个经济链条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制造业纷纷抽出资金去投资地产、金融,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产业空心化危机。
PS:谁能帮我完善一下这个链条
政府→金融业→房地产→商铺持有者→零售业→上游制造业→下游制造业
(即在上游制造业、下游制造业上面有一根虚线,指向金融业、房地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29楼
发表于 昨天 02:39 |只看该作者
一谈到中国经济未来,很多所谓的专家总喜欢来一大段国际形势分析,什么美联储
的策略,华尔街的阴谋、欧盟的动态,什么美元走势、石油走势、黄金走势,甚至什么
石油战争、货币战争等等,让人云山雾水,不知所云。
撇开盛行一时的阴谋论不论——我一直认为所谓阴谋论制造者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
是故意制造噱头来哗众取宠。那么,什么才是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因素?是复杂变
化的国际形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只用一组数据就足以粉碎这个国际经济形势决
定中国未来的谬论。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 54.8%,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货物和
服务的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拉动2010年GDP增长0.8个百分点,加在一起
是 10.3%。
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大致是8%!8%当然对中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远称不上是决
定性影响因素。而且扩大出口并非我们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按照国家商务部的说法,
我们对外贸易的目标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国际经济形式变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主要就3个方面:
其一,国际经济增长,需求增加,对解决我们过剩的产能有帮助。国际市场大宗商
品价格变化(特别是我们进口数量较大的资源性商品),对我们生产成本有影响。
其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汇率变化,对我们巨额的外汇储备有影响
。比如,为了让我们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2008年前,我们投资持有了巨额的美国资产
,结果次贷危机爆发,我们投资美国2房的债卷损失惨重。
其三,人民币汇率改革与欧美国家的态度,是决定人民币能否走出去,成为国际结
算货币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我还真不知道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还有什么其他影响。所以,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在我们内部,这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我们经济发展模式
与管理层的执政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30楼
发表于 昨天 02:40 |只看该作者
目前中国经济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产能过剩、制造业危机、经济结构畸形——政府
投资占GDP比重一半,地方债务沉重已经完全超出了其偿还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
严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得不到解决很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但是,至少几年内,
中国经济还没有崩溃或者硬着陆的风险。原因很简单,中国政府太强大了。
所有研究中国经济的人请先学习以下内容。这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判断绝对不能忽略
的因素:
中国政府直接掌握的资源:
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截止到2011年10月)
超过100万亿国有企业资产(包括国有银行资产)。
超过10万亿财政收入,而且还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完全隶属于国务院的央行,货币投放量国务院可以直接决定。
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巨额的政府投资,除了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基本不是问题,
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货币利率管制。央行制定的存贷款利率可以直接在任何一家银行最基层的储蓄所中
得到准确体现。考虑到我国高储蓄率以及高达32万亿居民存款,这个利率管制对货币流
动有相当强影响力。
汇率管制。人民币目前还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价格只能由央行一个声
音决定,而且由于我们拥有巨额外汇储备,所以,央行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任何声音都具
有相当强的底气。
行政干预。在一些具体的经济领域中央政府在必要时可以用行政权力直接干预。比
如对房地产市场的限购令就是比较典型的行政干预经济。
中国政府还可以动用的潜在资源(或者通过改革可以获得的制度红利):
土地。公有制下土地归国有所有。2001年——2011年,我们仅仅是将城市土地与部
分城郊土地以出让 70使用权模式释放出来——就拉动了中国经济10年的高速发展。10
年间我国GDP总量翻了4倍。目前,在广阔的农村,至少还有几十亿亩耕地、林地、荒地
,还有几亿亩宅基地,这些土地价值如果同样以出让70年使用权的模式释放出来,可以
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10年以上。
金融。目前我国金融是管制最严格的行业。由于利率管制,使我们金融机构绝大多
数贷款给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使是在信贷最宽松的 2009年
,我国非国有企业拿到的银行贷款也只有当年信贷总额的10%左右。如果我国能深化金
融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那怕是我们银行业一半的信贷额度给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
,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怎样生机勃勃的局面啊!
垄断领域开放。目前全社会有80个行业,国有企业可以做72个,外资可以做61个,
民营企业只能做42个。如果我们能深化改革,开放20个行业让民营经济进入,毫无疑问
,这将给中国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上任何一条,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都无法相比。所以,中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
能力是西方国家政府完全无法比拟的,西方国家无法做到的事情,放到中国就完全可以
做到。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解决十几亿人吃饭每年需要的粮食数量
就是个天文数字,中国政府硬是做到让中国主要粮食价格比国际价格平均低一半——这
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经济长期增长乏力?
近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萎靡不振。0增长甚至负增长屡见不鲜,少数国
家有个2%左右的增长率往往就能获得整个社会的一片欢呼。那么,是什么原因拖累了西
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又是什么原因让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束手无策呢?
有2个原因拖累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
其一,长期人口负增长使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因为享受性爱观念
的流行,使西方发达国家生育率年年下降,使人口出现0增长甚至负增长。(美国要好
一些,妇女生育率要略大于出生率,但是,导致美国人口能够缓慢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每年有大量移民进入美国)。人口老年化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劳动力短缺、内需
不足、养老福利支出巨大等等。这些都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其二,债务过高。债务问题是拖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负债与
个人过度消费产生的负债。政府负债过高,严重影响了政府继续投资来拉动经济的能力
。个人负债过高,使个人与家庭的收入首先是还债而不是消费。这两这不仅对经济发展
都是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爆发债务危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与2011年希腊主权
债务危机就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不仅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萎靡不振,而且这些国家领导人调控经济的手段也很有
限。西方国家经济经过几百年发展,能够享受的制度红利基本已经使用干净 ——土地
完全私有化、金融完全市场化,也不存在垄断行业(美国连军工企业大部分都是民营公
司)。就连要加大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也受到诸多限制——政府投资钱从那里来?加税
?选民不答应;开动印钞机?发达国家央行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不一定就听政府的;发
行国债?那要国会同意——国会(或者议会)的意见往往就是,你现在都背着巨额的债
务,再继续发行国债?嗯,还是缓缓吧。2008年,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奥巴
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让国会同意了 8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
所以,不要总拿西方经济与中国类比,甚至也不要拿什么国际形势来解读中国经济
的前景。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做
——以上是新书部分完善的内容,逐渐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壳姑娘
贝壳姑娘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查看详细资料 狗仔卡
224
主题
1
好友
916
积分
贝壳网友八级
Rank: 3Rank: 3
贝壳网友八级,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
916
注册时间
2012-2-29
最后登录
2012-4-7
精华
43
主题
224
好友
1
日志
0
帖子
929
UID
325063
* 发消息
31楼
发表于 昨天 02:41 |只看该作者
城市反哺农村:农民获得的补偿远远低于失去的地租
在2010年财政支出中,有一笔重大开支不能不提及: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的支出合计8579.7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9.57%。这是 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最大一笔
。中央财政向三农倾斜意味着以城市税收为主体的公共财政正在反哺农村——这是善政
。但是,这个善政背后的经济帐却让人无法轻松。
建国六十余年,中国农村为国家发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掠夺农村的过程。农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
收获最小,政治上没有发言权,社会地位最卑微低下,是最令人同情的最低端人群。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来赶超欧美。国家要实现工业
化与城市化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那么,建国初期我们用什么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投入?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大体上讲就是以独占地租为手段将地租和地权转化为工业
资本、城市资本和国家基础设施的过程。这也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度的核心“秘
方”,这个秘方实际就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掠夺。
比如近10年来在房地产热潮中,地方政府怎么获得城市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
资金呢?还是掠夺农民的土地收益!地方政府以区区几万元/亩价格从农民中征收土地
,转手则以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亩价格卖出,获得巨额的卖地收入。土地资本化过程
中农民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此同时,我国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政策。过去是通过强行压低农产品价
格来获得工业化持续投入的资金,现在强行压低农产品价格是控制社会整体物价水平。
结果重大改革成本都是由农民承担,建国60年农民的劳动收益被强行掠夺。农民成为中
国最苦难的阶层。
农民土地收益与劳动收益被双重掠夺,而农民又被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在土地上。
这导致农民成为建国六十年来生活最差、社会地位最低的人群。
2000年2月10日,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
写信,反映“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他在信中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李昌平的信轰动一时,“三真”被认为形象描绘出中国农村的现状。
2004年,以当时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为标志,
城市税收为主体的中央财政开始反哺农村。连续8年,中央财政先后取消农业税,并给
予种粮补贴、养猪补贴、使用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出台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
策等等。必须承认,这些都是善政。农村贡献了几十年于情于理也应该享受城市反哺。
但是,这些善政根本无法改变农民地租与劳动收益被双重掠夺的现状!如果土地政策不
做出重大改变,农民不能享受土地资本化的收益,中央出台再多哺育农村的善政,农民
的收获也会远远小于失去的地租!
以2010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8579.7亿元,而当年我们各级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为2.7万亿!农民获得的财政补贴不及政府卖地收入的1/3。
就算这8579亿的财政补贴,仔细咀嚼还有几分苦涩。虽然我们中央财政算得上财大
气粗,但是分配体制的问题,补贴三农这8579亿很大程度竟是靠压缩民生开支“挤”出
来的。比如我们的教育投入,10年前就要求达到财政支出的4%,而2010年只达到财政支
出的2.87%,医疗卫生支出更可怜,仅占财政总支出1.65%。
更可悲的是,因为教育产业化与医疗产业化,城市的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即使政府
投入少也可以通过市场化来解决。恰恰是农村教育机构与医疗设施最需要政府公共财政
投入。所以,公共财政压缩教育与医疗的投入很大意义上是在压缩农村教育与医疗的投
入。农民在享受各种补贴的同时也在付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缺失的代价!
要实现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仅仅靠中央财政倾斜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反哺农村最
好的途径是让农民充分享受土地增值的收益,通过土地渠道让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分
享改革开放成果。
农村,呼唤新土改! | s***l 发帖数: 276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