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w 发帖数: 23432 | 1 09年香港传媒可信度评分及认知率zz
摘要:1997至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曾四度就香港市民对传
媒可信度认知做过调查,每次《大公报》与《文汇报》在可信度得分上均列2、3名(倒
数)。
■蘇鑰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90817_76_122335.html
今年七月廿七日,香港電台二百多名員工發起遊行,抗議政府拖延處理公共廣播服務
檢討,令港台不能正常運作。政府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則在同一天回應說:「公
共廣播服務的檢討工作仍在進行中,這是我們優先處理的事項之一。當研究工作完成後
,政府會公佈結果,並讓公眾及港台員工共同制訂公共廣播服務的未來路向。」此事再
次引起大家對港台命運的關注,及對政府的動向 (或沒有動向) 和動機惹來猜測。
之後有報刊的評論指出,現時港台正處於被「陰乾」的狀態,員工士氣低落,人才
出現斷層,港台的優良特色正慢慢消失。有社論認為香港應珍惜公共廣播的寶貴資產,
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金錢,政府應明確訂立諮詢時間表,不要再出現「管治萎縮症候群」
,以免令市民和社會付出沉重代價。
本文希望透過筆者最近完成的市民評價傳媒可信度調查,以探討市民對香港電台的
看法,及對比其他傳媒的表現。此項調查由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研究中心進行,在今年四
月中旬用隨機抽樣方法電話訪問了一千零三十四位十八歲或以上的市民,成功率為百份
之六十一。和以前的同類調查一樣,今次所問的兩條問題是:「我會逐一讀出香港個別
新聞媒介機構嘅名稱,想知道你覺得佢地有幾可信,你可以俾一至十分,一分表示可信
度很低,十分表示可信度很高」;「整體香港新聞媒介嘅可信度有幾高呢?」
港台可信度排名高
表 (一) 顯示近年市民對傳媒可信度的評估,其中包括自九七年至今共四次調查的
數據。從表中可見,香港電台在電子傳媒中的可信力評分是最高的,而且在四次調查均
是如此。港台的評分大致在七點三分左右,屬頗高的分數,而且近十數年來都相當穩定。
連同報紙一起比較,港台的排名也很高,通常在前三名之內。在九七年,港台的可
信度排名是所有新聞傳媒中最高的。在零一年和零六年均排名第二,零九年就排名第三。
表 (二) 的數據是來自今年的調查結果,列出了各傳媒的可信度分數、評分的一
致性及市民的認知比率。如前所述,港台得分是七點三一,排名在第三位,在兩份中產
報章之後。這個分數比所有傳媒的平均分 (六點五九) 高了很多。
評分的一致性是以統計學上的「標準差」數值為基礎,數值愈小就表示愈穩定。表
(二) 顯示,港台的評分一致性的排名在所有傳媒中佔第六位,在電子傳媒中則是第二
(僅低於無綫電視)。可見市民對港台的評價頗有共識,大部份人都有相近的看法。
我們可分析不同人口特徵的市民是否會對傳媒可信度評分有差異。結果發現,無論
是男性或女性,年齡是大或小,教育程度是高或低,職業是尊或卑,收入是多或少,各
類市民對港台的可信度評分都在統計學上沒有分別。這代表了市民對港台的印象有共識
,其評分結果是跨性別、年齡和階層的。
反觀其他電子傳媒,某些市民對其評價有若干變化。例如初中程度的市民對商業電
台、無綫電視及香港寬頻的可信度評價較高,而小學程度的市民則較低。初中程度的市
民對新城電台的評價也較高,而專上學歷的市民就相反。女性對亞洲電視的評價較男性
高。四十五至五十九歲的市民對有線電視的評價較高,而六十歲以上者就較低。
認知比率是以能夠提出評分的人數除以總被訪人數,即是說在被訪者中,佔多少比
例的人可以對某傳媒給予意見,從而反映市民對該傳媒的認識程度。港台在廿五個傳媒
機構中,其認知率是百份之七十四,排名第五,僅低於無綫電視、《東方日報》、亞洲
電視和《蘋果日報》。
港台面對的困境
總而言之,香港電台是為人熟知的傳媒,其可信度高,並普遍受到香港各界市民認
同。為何港台能夠長期得到市民的支持和信任?除了香港電台員工的努力和節目質素高
外,結構性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港台雖然名義上是政府的一個部門,但它以公營廣播
為己任,宣稱港台「正在公共廣播」。它秉承了英國廣播公司的傳統,而且積極配合公
營廣播的世界大潮流,政府給它的撥款令港台免受商業市場的營利壓力,因此能夠在傳
媒激烈競爭環境中做出成績。
問題是香港電台長期處於名實不符的狀態,政府機構身份和公營廣播理念顯得格格
不入,令運作沒有效率,出現種種矛盾。所以政府才在數年前成立委員會,以探討香港
的公共廣播政策。可惜委員會提交的報告被政府束之高閣,有關諮詢文件被特首叫停,
說「無人要急於檢討」。接下來是港台前景發展的停頓,人員更替的困難,具體工作安
排的困擾,令港台跟不上傳播新科技環境的走勢,回應不了社會的服務需求。問題的癥
結是現時特區政府的「不開動」和「沒方向」政策。
有關香港電台的去向和公營廣播的原則已經談論了太久,可供論述的各種理據都已
紛陳。現在應該是行動的時候了,而且政府要早日「有動有向」,否則不利於港台,不
利於政府,更不利於社會。
R和T所代表的意義
近日坊間流行CCTVB、CCATV之說,筆者忽發聯想,究竟香港電台的簡稱RTHK又代表
甚麼?HK當然是代表香港(但也可以代表其他東西,這有賴大家的自由發揮),而R和T就
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意義。
先說R。從陰謀論者的立場看,香港政府漠不關心(Regardless)港台的情況,行事
好像在打謎語(Riddle),再一次重現(Relapse)「管治萎縮症」。講的都是花言巧語(
Rhetoric),有人更可能認為其實政府想「修理」(Reckon)和限制(Restrict)港台,甚
至懲戒(Reprimand)它。
事實上,港台的處境正在下滑(Regress),令市民十分婉惜(Regret),更令港台員
工心生怨恨(Resent)。雖然有檢討委員會當評判(Referee)的報告已經寫好,但政府遲
遲未有動作,令港台人員被迫怒吼(Roar)和抗爭(Revolt)。
希望政府能迅速採取負責任(Responsible)和積極回應(Responsive)的態度,以理
性(Rational)方針做適當(Rightful)的事,從而糾正(Redress)現時的情況,給香港電
台和政府一個救贖(Redemption)機會。港台的運作要回復(Resume)正常,事件要得到解
決(Resolution),港台要獲得重生(Regenerate)及進行改革(Reform)。
再說T。陰謀論者認為,政府在香港電台事件上是沒有策略(Tactless),覺得港台
是個麻煩(Trouble)的燙手山芋。而政府的處理手法令人慘不忍睹(Terrible),對港台
更是一種折磨(Torture)。事實上整個過程太過漫長(Tedious),沒有節奏(Tempo)和時
間表(Timetable),是納稅人(Taxpayers)的損失。再拖下去這個計時炸彈(Time bomb)
總有日要爆發,最終悲劇(Tragedy)收場。我們希望政府處理港台事件要真誠(Truthful
),有透明度(Transparent),要令人信服(Trustworthy),事情才能有望順利過渡(
Transition)。
最後一起說RT。我們希望RT不是代表「官樣文章」或「繁文縟節」(Red Tape),而
是代表「恢復活力的轉化」(Rejuvenated Transformation)。這才是香港電台之幸,政
府之幸,社會之幸。這樣RTHK和HK才有前途。香港社會的一些重要特色是講求效率、靈
活變通、祟尚專業理性,而港台更被一些港人視為香港核心價值的一種體現。曾經揚言
要「玩鋪勁」的特首,何時才能兌現承諾,活出香港精神?!
■蘇鑰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 b*****t 发帖数: 9671 | 2 bonnae1982 写道 "香港97回归后,与内地交往越来越频繁,商业上也越来越倚重大陆
,旅美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在其博客,香港传媒与内地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汇报社的
社长与董事长直接由新华社派过来的张国良(全国政协委员)、王树成(新华社北京分
社社长、经济参考报总编)先后担任。现任《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姜在忠原为新华社
内蒙古分社社长、新华社服务局原局长。 与《文汇报》、《大公报》同列为“三大爱
国报章”的《香港商报》母公司联合出版集团主席李祖泽是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获颁
银紫荆星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