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d*********t 发帖数: 439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提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6 13:38:56 2011, 美东)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提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17:52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记者昨天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获悉,2010年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3.02,比2009年上升了 0.11个分值,比2008年上升了0.
34个分值,体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与2005年首次测得的65.21分值相比,五年来首都市
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总共上升了17.81个分值,实现了大幅提高。
该指数研究共对万名市民和千名在京居住两年以上的外籍人士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
,并对全市398个公共场所、85.6万行人、58.4万辆机动车、45.4万辆非机动车、192条
公交线路、6条地铁线路累计现场观测8000多个小时。
研究数据表明,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以来所形成的首都文明风
尚建设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和发展。在公共卫生方面,2010年随地吐痰现象发生率为
0.72%,分别比2009年、2008年下降了0.01个、0.03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7.68个
百分点;乱扔垃圾的发生率为 1.07%,比2009年、2008年分别下降了0.02个、0.03个百
分点,比2005年的9.1%下降了8.03个百分点。在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等方面
,文明程度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的发生率2010年为2.
74%,比2009年的3.96%下降了1.22个百分点。
尽管文明指数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现场观测数据也显示,有个别不文明现象
在2010年出现小幅反弹。例如,行人闯红灯发生率为0.55%,比2009年的0.40%上升了0.
15个百分点;行人横穿马路的发生率为0.60%,比2009年的0.48%上升了0.12个百分点。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等表示,
在市民公共文明素养整体水平持续上升的同时,出现个别不文明现象小幅反弹应属正常
,正体现了市民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风尚培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
专家表示,文明指数经过前几年大幅提升后,首都市民的公共文明素养目前已经进
入水平较高的相对平稳期。加上北京人口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等因素,从整体上继续提
升市民文明素质的任务将十分艰巨。今后,本市需要全民动员,持续开展各类公共文明
引导活动,才能在保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及观测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受首
都文明办委托开展。该指数是由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
5个二级指标,以及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市民公共文明行为指标体系。
相关新闻
市民遇不文明现象先自省
本报讯(记者童曙泉)2010年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中,首次实验性地加入了
市民对不文明现象归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于不文明现象的态度第一反应是自省
,即从主观上找原因。
调查显示,对于“不遵守红绿灯”现象的原因,78%的市民认为是“对坏习惯没有
正确认识”、“缺乏文明行为的自觉意识”;68%的市民认为是 “缺乏严格的管理手段
”,几乎没有人觉得“理所应当”。对其他不文明现象的归因,也基本与此相似。对于
市委市政府推行垃圾减量分类政策的态度,84.9% 的市民表示支持。
专家表示,这种自省态度以及相关调查数据说明,市民心中关于公共生活领域内文
明行为的衡量标准已逐渐确立并趋于稳定,一些市民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文明行为规范
衡量自我行为。对不文明行为保持警惕,也说明广大市民对文明风尚的期盼更加热切,
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获得全社会的更大认同和支持。
新闻链接
2000多万人次参与“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首都文明办负责人介绍,2010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以“爱首都、讲文明、树新
风——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为主线,以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为突破口,全面推
进礼仪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观赏文明和网络文明等六大文明引导行
动,重点推进了“个十百千万”工程(一个突破口即倡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树立
10个品牌文明团队,宣传树立100个“文明北京新市民”,宣传树立1000个文明示范楼
门庭院,评选10000名孝星)。全市共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10000多项
,参与群众达2000多万人次。
2011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将继续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以倡导垃圾
减量垃圾分类和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为两大突破口,并确定每月22 日为“文明出行推动
日”,深入推进公共文明引导工程,大力培育文明风尚。要针对市民群众反映的一些突
出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积极构建首都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公共文明
建设、共建共享文明成果的长效机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