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 发帖数: 425 | 1 这次胶州路大火后,20万人献花的事迹,却令我改变了一直以来对上海的一种印象。上
海不再是那个小气,市侩而狡猾的城市。上海变成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公民社会的表
率。
关于此次事件,至今尚未结束。大家肯定还会看到各种观点和看法。从我个人的角度看
,我觉得此次上海事件足以载入中国历史。
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是一个严重不足的状态,因为中国人至今尚未体会到作为一个健全
国家的公民是什么滋味。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都是生活在被管制,被命令,被强迫服从
的境遇。中国人最缺乏什么?缺乏在没有来自一个不可违抗的权力管理下的时候,自己
管理自己的信心。所谓公民社会,就是公民以一个社会“主人”的身份,负责任地管理
自己的生活。
这种公民社会的形成,首先就是拒绝一个来自外部的权力对于自己行动的干涉。然而,
这些来自外部的权力,往往是一种个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因此,要形成足以与之相抗的
力量,就需要众多公民联合起来。这种联合,并不是类似一个有形的组织那样进行有意
识地组织活动的结果,而是这个公民群体内部,大家以相濡以沫,利益相关的方式自动
自觉地采取互相联合的行动。而这样的联合之所以能够形成,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文化
意识,那就是对他人的利益采取休戚与共的态度。
假设这次不是有20万人送花,而仅仅是几个家属在场;那么相比起强大的国家机器来说
,这些家属估计最后只会出现在报纸的感谢领导关怀的照片里。然而,正是这络绎不绝
,看起来无组织,却大规模集体行动的模式,不仅仅让当局无法压制,甚至不知道如何
压制。由此,产生的推动力,才促使那些官员们走到现场去献花。
当然,这种状态不仅仅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未必是可以再次重现的。然而,这种状态
能够出现,并且有效,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开始一直前所未有的变化。
首先是上面所述的公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来自于对自我利益的关注,来自于对与
自己类似的他人的利益的关注,来自于不乞求外部权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来自于勇于
走出那20年来长期压抑在人们勇气上的压力。
由于城市将众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状态的人群压缩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因此,这个
空间里的人们最容易形成互相在利益水平,贫富水平和阶级水平类似的人群。这样的人
群,才最容易形成利益相关的共同体。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越高,进入城市的人群越多,
这样的公民群体就越发达。
其次,这些进入城市的人群,需要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比广州前一段时间的撑
粤语运动和这次的上海事件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地方。而上海与广州最大的不同就是城
市内稳定人群的数量和程度更高。广州作为一个比上海更宽松,更开放的城市,从改革
开放至今,其人员的流动和扩张程度要比上海这个长期的工业重镇高得多。作为广州比
较稳定的一些本地广州人能聚集起上千人的撑粤语行动,导致省长出面安抚舆情。上海
这次二十万人献花,令市级领导亲自也走上街头献花。
相对稳定的利益相关的人群共同行动,不依靠甚至排斥外部权力的介入,这就是公民社
会能够成型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公民社会的形成,会足以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外部权力的
约束作用。
然而,这样的公民社会,面对几千个警察也许还可以抗衡,但是却未必能够抗衡得了几
千个开着坦克的军人。所幸的是,如今的中国,不那么轻易有力量能再次动用坦克来对
公民说话了。
中国的制度化建设全面溃败。这是中国的现状之一。这种全面溃败,首先是维系这个制
度体系的核心价值丧失被信仰的地位。其次,这个制度得以维持和运转的各级权力官员
们成为破坏这个制度最强烈的力量。各级官员对于制度和法律的违反成为撕毁这个制度
表面那层华丽面具的最成功的攻击。第三,现行制度的完全执行将导致社会的全面混乱
,导致整体制度只能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不断被从局部漠视,扭曲,甚至有意地破坏。
制度化社会的溃败,一个最显著的结果就是社会运行成本上升。过去人们自觉遵守的规
则,如今不得不依靠强制力进行推动管理,甚至监督,以及在监督失效后进行互相妥协
下的利益分赃。这些,都在消耗着整个社会的成本。为何西方国家的政府人少却有条不
紊?为何中国的官府不仅人员臃肿而且毫无章法?这么多吃饭的官员和官吏却仍然不够
使用,说明中国的管理成本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
中国权力对于中国社会的管理是一个泥足巨人。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形成。这个泥足巨
人也许能轻易地碾死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但是却未必有能力压制一个又一个公民社会的
反抗。
当然,虽然上海如此,却未必可以乐观地认为很快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会出现这样的状
态。公民社会的形成需要时间和条件。然而,却不妨拭目以待各种变化。到目前为止,
对推动公民社会最积极而有成效的个人,应该是艾未未。如果要看看中国的公民社会的
发展,不妨关注一下艾未未。 |
z***y 发帖数: 13818 | |
a****e 发帖数: 1247 | |
c**********6 发帖数: 187 | |
n*******1 发帖数: 4152 | 5 "市侩"和“公民意识”并不矛盾的。
不是有那栋楼的房东领了赔偿金之后拒绝退给租房者押金吗,理由是“好好的房子给你
们住却烧掉了”。风波过后,上海还是上海。 |
n*******1 发帖数: 4152 | 6 一线城市的管理者毕竟还是开明一些。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只能说上海的党组织处理群众问题更成熟了。
|
i***e 发帖数: 3219 | 7 献个花怎么就说明是公民社会了?不明白。
我认为给不认识的没有英雄事迹的人献花是装B。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次胶州路大火后,20万人献花的事迹,却令我改变了一直以来对上海的一种印象。上 : 海不再是那个小气,市侩而狡猾的城市。上海变成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公民社会的表 : 率。 : 关于此次事件,至今尚未结束。大家肯定还会看到各种观点和看法。从我个人的角度看 : ,我觉得此次上海事件足以载入中国历史。 : 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是一个严重不足的状态,因为中国人至今尚未体会到作为一个健全 : 国家的公民是什么滋味。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都是生活在被管制,被命令,被强迫服从 : 的境遇。中国人最缺乏什么?缺乏在没有来自一个不可违抗的权力管理下的时候,自己 : 管理自己的信心。所谓公民社会,就是公民以一个社会“主人”的身份,负责任地管理 : 自己的生活。
|
h****i 发帖数: 1674 | 8 灾难,捐花,捐款 这个循环一直下去
这个公民社会有什么关系
最要紧的是争取赔偿和公正审判
赔偿估计当局会主动的,但公正审判是不会有的。你说这样的社会是公民社会,是不是
要求也太tmd的低了 |
d********a 发帖数: 9567 | 9
这个叫呻吟文学,靠呻吟出高潮,而不是有高潮才呻吟。
公民社会是法治社会的衍生品,呻吟文学不需要这个高潮。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献个花怎么就说明是公民社会了?不明白。 : 我认为给不认识的没有英雄事迹的人献花是装B。
|
g****s 发帖数: 425 | 10
===========================
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具有公民意识。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者被动地拥有公民意
识,这个是可以
期待的。
【在 n*******1 的大作中提到】 : "市侩"和“公民意识”并不矛盾的。 : 不是有那栋楼的房东领了赔偿金之后拒绝退给租房者押金吗,理由是“好好的房子给你 : 们住却烧掉了”。风波过后,上海还是上海。
|
g****s 发帖数: 425 | 11
========================================
给英雄献花,那不过是一种表扬。
这些献给死者的鲜花,不仅仅献给那些死去的人,更重要的是表明一种休戚与共的态度
。所以,从某种
程度上来说,这些鲜花不仅仅是献给死者,更是献给生者,献给自己的。
另外,在公民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英雄,也肯定会是英雄,包括自己。英雄不再
是那些被刻在石
头上,挂在城门上的,永垂不朽的名字。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献个花怎么就说明是公民社会了?不明白。 : 我认为给不认识的没有英雄事迹的人献花是装B。
|
g****s 发帖数: 425 | 12
===================
可能你没有看懂我的文章。
我认为,公民社会就是这个社会的群体里,每一个成员以一种休戚与共的方式,自我决
定某种事情的解
决方案。这并不需要,甚至排斥外来权力对于这种诉求的干涉。所以,无论是否有一个
来自当局的公正
的审判,并不影响这个公民社会里采用自我决定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公平的问题。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灾难,捐花,捐款 这个循环一直下去 : 这个公民社会有什么关系 : 最要紧的是争取赔偿和公正审判 : 赔偿估计当局会主动的,但公正审判是不会有的。你说这样的社会是公民社会,是不是 : 要求也太tmd的低了
|
n*******1 发帖数: 4152 | 13 civil society的概念本来就是相对于state而言的。与国家互动的市民群体,这是构成
市民社会的要素。怎么能说“这并不需要,甚至排斥外来权力对于这种诉求的干涉”呢
。只有“共鸣/同情”或者“自发的组织”两个元素是不够的。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可能你没有看懂我的文章。 : 我认为,公民社会就是这个社会的群体里,每一个成员以一种休戚与共的方式,自我决 : 定某种事情的解 : 决方案。这并不需要,甚至排斥外来权力对于这种诉求的干涉。所以,无论是否有一个 : 来自当局的公正 : 的审判,并不影响这个公民社会里采用自我决定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公平的问题。
|
g****s 发帖数: 425 | 14
==================
现实情况中,当然不可能杜绝国家权力对于公民社会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可以有一
种所谓“互
动”的关系。然而,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也可以理解成同时拥有各种大
大小小的群体范
围内的一分子的身份。比如,一个人既是中国公民,也是上海公民,也是某个居委会内
的公民。他所
要涉及的事务也相对地需要在不同程度范畴内的群体内处理。
那么,对于一项具体的事务来说,解决这项事务就涉及到某一个范围内的人群。如果这
个范围内的人
群以一种不诉求外界干涉的方式处理,那么在解决这项事务的时候,各个不同的利益相
关部分就难免
为了最终可以共同生存而以一种求同存异的方式进行妥协。如果此时有外部力量的干涉
,那么原本在
一个体系内的各个利益相关部门就难免与这个外部力量形成某种利益交换模式。所谓公
民社会,应该
是尽量避免引入外部干涉力量,从而以一种必须与内部其他利益部分共同生存的方式形
成一种内部解
决纠纷而分配利益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当然有很多方面,但是一个强烈的倾向是这
个模式所包含
的各个部分,不是依靠所谓的“共鸣/同情”而存在,而是由于这个模式内每一个局部
的部分都是不得
不依赖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从而导致这个模式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形成某种可以被称为
利益分享的模
式。
由于某种利益分享的分配方式,导致这个利益分享群体产生对于外部干涉力量的排斥作
用。这种排斥
作用,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外部力量对其团体内部形成的利益共享模式的破坏,也为了避
免外部力量从
其团体获取利益。
【在 n*******1 的大作中提到】 : civil society的概念本来就是相对于state而言的。与国家互动的市民群体,这是构成 : 市民社会的要素。怎么能说“这并不需要,甚至排斥外来权力对于这种诉求的干涉”呢 : 。只有“共鸣/同情”或者“自发的组织”两个元素是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