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h 发帖数: 4412 | 1 上塘
作者:jincheng918 提交日期:2011-6-26 22:53:00
自从在民治街道办搞了一个“特区一体化调研基地”之后,我一直就有的一个念头
,就是一个人或最多跟一两个朋友一起,把民治这一块走透透。虽然上次在民治街办工
作人员的陪同下,坐在中巴车里沿着主干道把民治走了一圈,但那实在是走马观花,连
车都不下的看,最多是熟悉一下这一片区的地形而已。但是要自己用脚丈量的话,恐怕
一天时间也未必能将民治的主要街区尽皆走遍了。一直在想用个什么办法实现这个计划。
今天下午在洲际酒店听完一个论坛后,就坐地铁回来,到“会展中心”站之前,一
个计划就确定了下来:去民治那边走一走!于是就在“会展中心”转龙华线。
虽然我比港铁公司对龙华线的客流量有更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等龙华线地铁时
还是令我大吃一惊:每个门口都排起了队,每队都有十几人!列车过来时里面已经座无
虚席了,又挤上这么多人,车厢里一下子就塞满了,就这还有好些人没有挤上来。这才
只是周日下午的4点钟而已,这才只是龙华线开通的第5天而已。看来大龙华地区与关内
之间的客流量之大,可能要远超龙岗线,甚至较罗宝线也不遑多让。
地铁过了“民乐”站后就钻出了地面,成为轻轨线。白石龙、深圳北站、红山三个
车站都建在一个看上去尚未深度开发的地带,到了“上塘”站,我决定下车了,因为倘
不在此站下,下一站就是“龙胜”,那就是龙华街道办的地盘了。
我知道上塘是民治街道的其中一个行政村(现在叫“社区工作站”。)它原来在大
龙华街道时,就不在镇的中心区,划出民治后,它仍不在民治的中心区,在民治也算是
边缘的一条村了。从地图上看,它处在布龙路和福龙快速路之间。
下了地铁站,发现地铁下面是一条新修的马路,往南走不到100米,则有另一条新
修的与之垂直的宽阔马路,均没有明确的马路指示牌,所以并没太清楚这条叫什么路。
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所以过马路时必须小心不同方向的过往车辆。“上塘”地铁站下
面显然也没有接驳的公交车,所以颇有好几位蓝牌车和摩托仔在地铁站下拉客。市交委
所谓的地铁沿线的接驳公交系统均已付诸实施,实际情况不过如此。
沿着这条南北向的马路向南走两百米,就到上塘村的建筑群了。其实整个上塘村已
说不上是一个建筑群,应该说是好几个比较接近的村落群才比较贴切吧。最靠近地铁站
这个建筑群显然大都是新建的房子——高皆十层以上,房龄看上去均不超过两年的样子
,其中有好些栋都还在建造和装修之中,所以条村沿街的商店中,以建材店居多。再往
前走100多米,到了另一片建筑群,普遍楼龄看上去要略老一些,但也应该不超过5年的
房子。之后再往前,就到了正宗上塘村的村口,有保安岗亭将路口封闭起来。里面则是
一条马路通进村里去,这显然是上塘村的商业街,沿街店铺林立。
一直往里走,这才见到更为整齐的村落,皆为七八层左右的农民房,两排房之间的
巷子宽都在5米以上,这大约是经过村委会粗略的规划的产物,较之关内城中村的“握
手楼”、“亲嘴楼”,其实应该是有了好大的提升,起码皆可容汽车通过,而村中的主
街则可由两车长交汇通过。倘若关内城中村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我看也没有太大的拆
迁的必要了——即便是关内城中村改造典范的蔡屋围南村和水围村,恐怕也没有达到这
样的交通标准。
在这“新村”的周边,仍有许多在建的农民房。可以说,整个上塘村的范围内,政
府定义的“违建”行为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几乎所有能种上房子的边角料地,都
在种房子。除了住宅,还有一些近20层的所谓农民式“商住楼”或“办公楼”,建好了
招租。显然村民们赌定了地铁开通后,会有更多人来租他们的房子,甚至会有小公司来
租他们的“商住楼”,所以加紧抢建以供市场之需。其实不止上塘村,整个关外,这种
抢建的建筑投资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这也表明,除了政府自己在大肆进行基建投
资以抵抗全球金融危机之外,民间的基建投资也同样畅旺,可以说也配合了政府的宏观
经济需求啊),而政府的“严控”只不过是一句可笑的空话而已——由是观之,政府设
置的“查违办”这一机构可以下课了。
我在这个较为整齐的“新村”里走了一圈,发现这些农民房大部分都在一楼设置了
车库——这较之关内的老城中村显然也是一大提升。虽然路面留的宽度足够了,但大部
分房子都在二层以上的部分,向路中间突出来至少一米,挤占公共空间的意图明显——
多一平米就会多一些钱啊,这些都是钱的诱惑,显然村委会应该是容忍了这样的做法。
谁跟钱过不去啊。此外这些房子显然大部分都租给了蓝领的外来人口,在村子里,有不
少操着四川口音或河南口音的人在打麻将或打牌;街上停着不少绿的,显然这村也是绿
的司机的聚居地。
在这条村的旁边,离所谓“上塘商业街”不远之处,还有一片很旧的平房老建筑,
这大约应是仅存的老上塘村的遗迹了。这片房子靠近商业街的一栋,修缮得较为整齐的
样子,上面挂了牌子:“上塘村民活动中心”。这附近还有一处公共厕所,显然是最近
几年的建筑,外观看上去很像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进去一看,大部分的蹲位都被大便
堵塞了,这至少表明两点:一是这公厕的冲水水压不足,不能把大便尽皆冲走;二是这
厕所缺乏足够频繁的正常管理,至少应该是没有专人清理。人们常说从一地的公厕可以
看这地的文明程度,信然。
说说这条上塘商业街吧。显然上塘村的主要经济活动都围绕这条商街而进行。这条
街至少有10多家餐馆,10多家士多店或超市,有一处小型的肉菜市场,有一处小广场遍
布室外摆卖的服装摊。此外银行或电信营业室、小书店等应有尽有。这条商街显然都是
直接针对的内部需求,属于自给自给的商业设施。仅从这些商业设施的规模我们至少可
以判断,上塘村居住的人口规模不会低于3万人。我不知道这种满足内需型的经济活动
,是否被纳入了深圳市GDP的统计范围之内。
在上塘村游荡了一个多小时,已到晚饭时间。我并不太敢信任上塘村餐馆的卫生水
平,还是打了个绿的到民治街道办所在的民治村那边去,“民治街道办”(过去所谓的
镇政府)这一带建筑要较上塘村整洁多了,街道路网也较密,红绿灯等设施也较为齐备
,算是城市化较为成熟的片区。这一带也有许多餐馆,我就找了一间哈尔滨饺子馆解决
晚饭——这间餐馆据说平时生意总是很好,在外面的人行道上还要摆了十多个小餐台。
坐在这餐馆吃饭,觉得这一带似极了10年前的梅林,街道收拾得整洁而像个城市了
,已开始有大型的卖场(国安居)进驻,也开始有三星级以上水平的酒店在这街区落成
,类似上岛咖啡也能看见了。这是一个明显的进化过程,其实梅林现在也并未脱离这种
城市化状态太久,10年时间,梅林的城市气质还是没有追赶上景田,我想某一街区城市
气质的潜变没那么快,民治村要想赶上现在的梅林,大约还得至少10年吧?那么上塘村
呢?就得更久远的时间了。
我想一个街区的城市气质,固然要靠各种生活及文化设施的添加积累,但首先而急
迫的,其实是市内交通:路网的密度、路边的绿化水平,红绿类等交通设施,人行道的
设施完善度,报刊亭等设施的丰富程度等等。现在的大龙华地区,市政路网的密度较之
景田、梅林的差距恐怕都不是5年的密集投资能够填补的。我不知道所谓民治、坂田两
个“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如何能在政府拟定的3年内完成目标。
何况还有更难的。民治街道辖区内,上塘就很典型,有许多白领居住的小区,这些
小区就像一个个中产阶级孤岛,与周边杂乱无章的农民村完全没有任何文化交流。我想
那些居住在这些白领居住区中的人们啊,他们的文化归属感仍在所谓“关内”,这是特
区一体化最难解决的问题。
所以很想就民治辖下的某条村,比如上塘,作一项社会学或文化人类学的长期跟踪
研究。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1-6-26 22:55
忘了提一句:紧挨着上塘村的北边,就有一个大型的白领居住区,是贺承军博士曾
经付出过努力的楼盘:“潜龙。曼海宁”。
评论人:wizardno1 评论日期:2011-6-27 0:44
有点《寻乌调查》的意思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