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iology版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王秀杰 interview
相关主题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外行领导内行。施一公、饶毅再次联名投书《科学》 炮轰科技部 (转载)
被认为是“成功尝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五年--人民日报国内的科研经费现状
申请国内的人才计划时, 包括科研经费、实验室面积 等 怎么填? (转载)也说说NIBS吧
饶毅施一公落选院士疑因回国时间短非中国籍zz反腐席卷学术界 李宁涉巨额科研费贪污案
科技部反驳饶毅施以公 (转载)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景很惨淡吗?zz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科研:新常态下的新规则
国内的科研环境就是让做生物和nano的弄坏的从医师培训看中国科研的没落。
王晓东专访:科研不只是谋生手段施一公、颜宁坐在根本不必要存在、不应该存在的职位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王秀话题: 人才话题: 科研经费话题: 回国话题: 科研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u
发帖数: 936
1
中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有关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
。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中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
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
上。这种情况导致中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
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
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虽然中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
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中,
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时说,科研经费分配比例不合理是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的原因之一。不过,相比目
前国外一些研究组经费紧张的情况,在中国“千人计划”等利好政策下,好项目得到支
持的机会更大。她坦言自己就是国家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获得生物
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后,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于2004年底回国,时年27岁,成
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回国后,她带领研究团队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取得
多项创新性成果,多次赢得国际同行的推荐和好评,2007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
中国科研硬件已经和国外不相上下
中国青年报:您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博士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回国?
王秀杰:我当时学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比较热门,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关领域的人才
都很缺乏。如果留在美国,我可以想象到未来20年的发展轨迹,在公司或者科研机构一
步步做下去,最终做到终身教授。但我感觉即使能做到那样,也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因
为总会有飘在外面的感觉。
回国除了有文化上、精神上的认同感之外,中国发展很快,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更多
,我不太喜欢风平浪静的人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和我爱人都希望孩子在中国
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希望她以作为中国人为自豪。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觉得放弃了美国一些很好的机会?
王秀杰:我觉得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
批回国的留学生,他们才是放弃了很多机会,因为那时国内外的待遇相差悬殊。他们更
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回来就是为了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自身利益考虑
很少。
不过当时科研人员回国的待遇,虽然和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
不会有太大落差。而现在在付出同样甚至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待遇比
很多行业要低许多,并且年轻一代回国的生活压力比以前更大,所以很多留学人员在回
国前会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生活质量、事业发展、做事的氛围等。
中国青年报:您2004年回国到现在近10年,您感觉科技领域的海外人才回国的趋势有变
化吗?
王秀杰:愿意回国的人越来越多了。10年前国内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和国外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我们的科研经费支持、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已
经和国外一些中等水平的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我认识的一些稍微年长的朋友也有回国工作的想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实现
,包括没有特别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能够获得的职位、待遇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等。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或子女教育等原因放弃回国工作,比如小孩比较大了,回来后不
适应中文教育。
住房压力是很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的顾虑
中国青年报:在招聘科研人员时,您感觉哪些社会环境因素阻碍了一些高层次人才回国?
王秀杰:住房压力是很多人考虑的一个因素。像中国科研做得好的几个大城市,尤其是
北京、上海,只有个别大学有提供住房的条件。还有环境状况、食品安全等因素也会使
一些人才犹豫回国。尤其今年北京雾霾严重,我们所原想引进的一位优秀留学人员就因
为空气问题最后选择了留在美国。
中国青年报: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到国内的科研管理体制问题,使他们犹豫回国。您
怎么看?
王秀杰:中国科研管理体制确实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项目申请、汇报、审计等
环节比较繁琐,新回来的科研人员会很不适应。我觉得影响较大的一点是,中国在科研
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
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中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
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
这种情况导致中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
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
试剂的制备公司。比如同样一个博士后,在国内研究所或者大学工作和国外研究机构的
工资相比会有四五倍的差距。所以,很多前沿的项目,国外是有经验的博士后在做,而
我们这里是没有经验的博士生在做,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我们做了一项调查,78.8%的受访者认为人情关系复杂阻碍了优秀人才回
国。
王秀杰:我对这一点不是很认同。我回来这么久,没有为了申请项目去拉关系,但是我
并不缺研究经费。也许有一些通过关系得到支持的项目,但是我看到身边那些兢兢业业
的科学家的有价值的工作都会得到认可与支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目
标,做好自己的工作,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外研究组都有经费紧张的情况,在中国好的项目得到支持的
机会相对来说更大。并且国内无论单位还是科学家之间对归国人才的支持很多在国外是
没有的。我回到中科院之后很有归属感,从研究所的领导到行政部门的同事,都对科研
工作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比如申请项目时研究所的同事和科技处会给予建议,研究所
会为新研究员在实验室安排、学生招生、和安家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这些都非常难得。
国家政策应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国家推出“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措施,您怎么看这些措施的作用?
王秀杰:中国通过“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政策在一些急需领域引进尖端人
才,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自己也是“百人计划”政策的受益者
。我觉得,在今后政策执行过程中,后继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好的计划要有更
好的配套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在需要的领域引进需要的人才。而且,现在引进人才总
的思路可能还需要一些适当的调整。
中国青年报:有什么样的调整?
王秀杰: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引进了很多优秀人才,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培养
自己的人才。但目前的人才政策仍然主要侧重于引进人才,而针对国内培养优秀人才的
政策很少。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的目的,已经不是因为国外有比较好的科研
条件、能够接受更好的训练,而是如果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很难有相应的政策使得他
们有较好地发挥专长和解决经济压力的空间。所以,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在重
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如果一直待在国内,他们对国际前沿科学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吗?
王秀杰:现在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交流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科学是无国界的,要做到国际
领先不可能“闭关”,而是要知己知彼,才能找到突破口、引领新方向。青年人才不一
定要去国外读博士或者做博士后,比如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短期出国交流、进修等
形式,使得他们不需要在国外待很久就可以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或掌握最新技术,这样可
以避免优秀青年人才的流失,也有助于提高研究工作的持续性。现在一些人出国使得在
国内已经开展的很好的项目需要重新培养人才来接续,很可能导致研究成果失去了国际
领先的机会,这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m*******a
发帖数: 29
2
话说这位是不是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当年她被方舟子揪住,结果导致了中科院
硬性规定要回国必须得至少有3年的海外经历。也算是个历史性人物啊,嘿嘿
A******u
发帖数: 61
3
当年回来是zuojianru等人的漂亮小师妹,大哥们肯定罩着她啊
不过王秀杰这几年做的不错吧
那个什么雾霾就不回国的 也太扯淡了
b******k
发帖数: 2321
4
fzz在这类话题上就是个偏执狂神经病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话说这位是不是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当年她被方舟子揪住,结果导致了中科院
: 硬性规定要回国必须得至少有3年的海外经历。也算是个历史性人物啊,嘿嘿

l**********1
发帖数: 5204
5
从雷政府 上级等人那里 要基础科研人员的达到 美/西北欧的2/3的 待遇
那个师妹得先做次 照烘虾吧
没看红三or丝代都在哪国 哈
z*******o
发帖数: 1794
6
薛:把这杯酒干了这个项目就是你的了。
王:我不会喝酒阿。
薛:~~~
王:好,我先喝,领导随意。
r****y
发帖数: 524
7
这年头,人怕出名啊,她要麻烦了。
1 (共1页)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施一公、颜宁坐在根本不必要存在、不应该存在的职位上科技部反驳饶毅施以公 (转载)
科研经费最好拿的10个领域!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看着一群博士和小学毕业生在吵架真的很乐国内的科研环境就是让做生物和nano的弄坏的
国内科研人员难道不应该一起给韩春雨施压吗?王晓东专访:科研不只是谋生手段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外行领导内行。施一公、饶毅再次联名投书《科学》 炮轰科技部 (转载)
被认为是“成功尝试”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五年--人民日报国内的科研经费现状
申请国内的人才计划时, 包括科研经费、实验室面积 等 怎么填? (转载)也说说NIBS吧
饶毅施一公落选院士疑因回国时间短非中国籍zz反腐席卷学术界 李宁涉巨额科研费贪污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王秀话题: 人才话题: 科研经费话题: 回国话题: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