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iology版 - 蒲慕明谈如何规划科研生涯ZT
相关主题
有人知道复旦的脑所吗?加班是自宫的一种形式
生物专业用于解决身份最佳选择 但不宜久留施一公现象和国内风气之我见
气可鼓,不可泄;既来之,则安之PhD的贬值就是被生物PhD拖累
我终于离开了待了三年的中科院(中国科研之怪现象 ZZ) (转载)傅向东候选武大生科院院长zz
科研不是一种生活方式饶毅——千人计划:北大生科院怎么做
正式跟老板道歉再见了Update一下:SIBS也向老外转化药物了,$60M+销售提成
科研:新常态下的新规则沉痛悼念杨弘远院士
感觉韩春雨做科研的境界比颜宁高有多少PHD 能做到faculty 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研话题: 工作话题: 博士后话题: 能力话题: 选择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t
发帖数: 600
1
虽然他说的是在中国的学生如何规划科研生涯,但是我觉得对其他情况的学生也有参考
价值。
====================================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
蒲慕明
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常常会考虑今后的工作规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事?将来
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是在本土做,还是去国外?博士后做完了,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

如果继续科研生涯的话,现实情况会使很多同学希望到国外去学习,因为国内的政策倾
向是吸引国外人才,对他们有特殊待遇和条件。因此,很多博士后会认为如果不出国几
年,在国内就业就处于劣势。
假如不出国的话,能做什么工作?留在国内,虽然有很多单位可供选择,但未必有竞争
力进入一流单位工作;如果进入二流单位工作,怎么考虑?
假如感觉自己在科研方面可能做不出很好的成绩,那么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到企业去,
还是自己创业?其实,在现在多元化社会中,各行各业,即使是出版业、新闻界,都需
要有科研经验的人才。原因我下面作一分析。
做研究生、博士后的目的
作选择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没有一个选择是百分之百最好的选择。每个人性格不同,
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稳扎稳打,性格特征对选择是有影响的。
首先,如果选择的不是科研道路,那么在这里做研究生、做博士后这么多年,是否就是
浪费了青春呢? 我认为,离开科研的选择,不代表已浪费了过去几年的时间。做研究
生、做博士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拿个学位、出几篇论文,而是接受一种怎样解决问题的
训练。科研题目就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要训练怎样有逻辑地、一步一步地在现有条件
或者在创造出来的条件下把问题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力。在企
业界、在各种与科研无关的行业中,都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出几篇论
文更重要。提高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
现在研究生、博士后很多,社会的进步需要这么多高级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科研背
景的人才。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就是这样实现的。我们国家现在有大量的
研究生,这不会产生就业问题,而是培养了大批有科研训练的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不
会留下做科研,而是分散到其他各行各业。因此,研究生、博士后离开科研并不代表浪
费了过去的科研时光。
除了解决问题的训练外,做研究生、博士后还接受了另一项能力的训练,那就是与人合
作的能力。社会上几乎任何一种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即使是成立一个小企
业,也要招募一批人,领导大家做出一番事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这种能力,是研究
生、博士后阶段另一种重要训练。将来过了几十年回头看看,会发现现在学到的真正有
用的本事,就是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两项能力。
是不是适合做科研
现在,再来谈谈如何决定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在科学界,有两种工作人员。真正有创新性的、对科研推进有关键贡献的人是很少的,
也许不到10%。评判自己的工作,如果与同一领域的同行(同学、同事)比较是前10%的
,表示将来可以做出独立创新性的工作,应该继续做科研。但是不是科学界就只需要这
10%?不是!其他90%的人不是最顶尖的有开创性的科研人员,但一般性、支撑性的科研
同样重要,没有他们,创新性的工作就做不成。这些工作也需要有相当资质的人来完成
。我认为,如果与同领域的同行比较,自己的工作是前30%的,那么虽未必有开拓性,
但也可以对一般性、支撑性的科研有所贡献。换句话说,在座的同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
能比较适合继续做科研工作。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属于这三分之一?要做好科研需要一些条件。这些要求不是
很高,但不是每个人都具有。
第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基本的逻辑思维大多数人都有,但部分人这方面能力比较
差。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很快把事情的因果关系看清楚,能整合多种信息,把各种概念进
行较有逻辑性的组织,并据此作出推理。我相信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在座的同学应该都
有,只是程度上会有差别。
第二,要有耐心和毅力,能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做研究经常是处于挫折之中的,
在没有解决问题之前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能否耐心对待挫折,甚至喜欢这种过程?
事实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一直在情绪的谷底。今天解决一个小问题,
明天、后天再解决一个小问题,这些小的收获,能否使自己高兴并坚持做下去?如果答
案是否定的,那么在做研究生、做博士后时不能学会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就不适
合继续做科研。因为,将来在自己的独立实验室,科研过程中的挫折会加倍地落在身上

第三,愿意与他人愉快有效地合作。有些人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或不善于与人打交道,
这些人或许可以成为很有成就的画家或作家,但现在没有一个科学家可以闭门造车,他
一定要与同行交流,与研究生打交道,与博士后打交道。要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否则
就不适合科研这行。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第一,这三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学来的。做
研究生或博士后的目的就是在学习、获取这些能力。如果在此期间仍不能学到或者没有
真正的兴趣去学习,那么最好放弃科研生涯。其次,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坚持追求目标
的毅力,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成功的关键,这对科学研究尤其重要,因为科研工作
时程较长,收获来得较慢。
选择科研工作或教育工作
如果觉得自己可以继续留在科学界,我建议有三种选择:第一,从事科研,以教学为辅
;第二,从事教学,以科研为辅;第三,从事科研管理。这里主要讨论第二种选择,即
以从事教学为主。
研究生或博士后期间学到的科研经验对于将来的教学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高质量的
教学是我们国家非常需要的,我们急需大量高质量的教师进行全心全意的教学,而把科
研工作放在第二位,或者比较次要的位置。美国研究型的大学不过一两百所,还有很多
的博雅教育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这种大学顶多培养到硕士,没有博士教
育。它们的教师都是全心全意地教学,有些有很高的水平。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是
适合从事研究的人才,也培养了下一代适合各行各业的人才。大学里很多最好的通用课
程的教科书都是这些全心全意教学的老师写的。他们的研究经验常常来自于暑假期间的
全时研究,这种研究经验对他们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所以,如果到一所二流的学校工作
,即使科研环境不好,也还是可以做很好的老师,教育出很好的学生。对整个社会来讲
,从长远来说,这种贡献不亚于自己的科研成功。在社会上,地位都是相对的。在个人
的环境里,在自己的周围,赢得大家的尊敬,工作得到好评,这种成绩获得的满足,可
能远远大于科研得奖的满足。
该不该去一个二流的大学或研究单位
我访问过不少二流大学,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人才,但确实没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博
士后出站,到一个地处较偏远的、科研不那么发达的大学去做科研或教学工作,我感觉
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需要一些勇气,一种精神,拓荒者的精神。
想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比如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冯德培、张香桐、王
应睐等前辈,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科研环境非常艰苦。所有条件都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创建
,那就是拓荒。他们没有完全成功,因为科学事业需要有延续性,而他们的工作不断受
到干扰。中国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生教育是1917年从协和医学院成立开始的,第一个进
行基础研究的机构是1928年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但是协和医学院的工作在太平洋战争之
后就中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也基本停止,在后方颠沛流离
,虽然也有些小的成果,但总是断断续续。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政治运动严重干扰了科
研的连续性。张香桐先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世界权威,回到中国并没有能长期做基础研
究,“文革”期间靠着做针刺麻醉,保护了一批人在实验室工作。到了十五、二十年前
,国家才开始有能力、有经费连续性地支持研究工作。
另外一个例子,1990年代回来的年轻科学家,也是有拓荒精神的。当时中国科学院很多
研究所百废待举。裴刚、吴家睿和许多其他年轻科学家回来时,经费、硬件、软件都没
有,都需要他们自己建立。现在发展到这种条件,是基于他们的拓荒精神。我相信吴家
睿一定会感到很有收获,他自己的科研牺牲了不少,但上海生科院的各种设计,很多是
他做的。像这种类似拓荒的工作,在现在这个时代还会有很多。
如果现在到一个二流学校去工作,就是一个拓荒者,就相当于当年的王应睐来到上海,
或十五年前吴家睿来到上海生科院一样。在百废待举、经费短缺的环境下,要以拓荒者
的精神,把科研、教学发展起来,在座各位的贡献就非常重要。或许现在看不出来,十
年、二十年之后就可以看出来了。而且,不要以为到了二流学校,就是失败。本来中国
一流的机构就不可能容纳所有的研究生、博士后,所以一定会扩散。一定会扩散到社会
的各个角落。这种扩散不仅不是失败,反而是一个很好机会。个人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差
一点,但精神上的收获将远远大于物质上的获取。
应该去国外学习吗
下面再谈谈继续做科研的情况。很多博士后希望将来出国留学。什么情况下应该出国?
假如可以加入一个好的国外实验室,明显可以学到新技术、新思路,能够发表好的文章
,这对于培养科研能力是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最好的10%学生,作这种选择是合适且
必要的。但还需仔细考虑一下,要去的实验室的环境怎么样?出国并不就是为了发几篇
文章,还要从环境中得到一些陶冶。所以最好选择的学校是一流的大学,左邻右舍所有
的实验室都是高水平的。常有人问我,上海生命科学学院与国外大学的研究所相比如何
?我认为上海生科院的平均水平,相当于美国前四十名左右的大学。假如只是为了一个
出国的经历,那么到四十名以下的大学,与在生科院的经验差别不大,收获也就不大。
因此,想出国要去最好的学校。
什么情况下不应该出国?假如认为出国一趟就可以申请百人计划,回来的待遇好一些,
我认为这不值得。在国外花上三五年的时间,到一个不好的实验室,可能是一个非常错
误的决定。在美国有太多中国博士后,在一些二三流的实验室做长期的、没有前途的博
士后,相当于实验室的技术员。工作很勉强,达不到在美国找到独立工作的水平。要在
国外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不仅要达到当地博士后前10%的水平,而且语言能力、交往能
力,都要与当地人相近,才有竞争力。此外,在二三流大学的工作并不见得能达到国内
单位愿意接受的水平。
当然,也有人只希望能有一个在国外的经历,去比较差的学校也可以接受,想过上三五
年后,如果成果比较差,再考虑回国到二三流的单位工作。但实际上,出国以后回来的
机会将越来越小。例如,在美国,孩子的成长机会比较多,他们进好学校的概率比较高
。虽然自己在别人的实验室里打工,但为了下一代,为了孩子在国外成长,很多有能力
在国内做出好工作的年轻人,就陷在国外的实验室替别人打一辈子工。20世纪七八十年
代,中国科学家以访问学者身份大批外流,结果是一辈子在国外,绝大多数的理由是为
了下一代可以在美国成长。中国人对下一代非常重视。但时代在演化,上一代和下一代
的关系在不断演变。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全建立在下一代的幸福上,要考虑是否值得。
而且,是不是国外的教育对于下一代就是最好的选择呢?所以,从长远来说,我认为出
去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特别是在没有能力和兴趣去追求最好的科研培训时。
在科学界做科研管理工作
最后,我想谈谈第三种选择,即可以不做科研,但可以留在科学界做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有很多种,科学院、大学里都有,这需要有科研基础和经验的人员。科研管理
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领域,要能不断配合并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事实上,有效、
合理的科研管理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管理工作与科研、教学工作一样,
是可以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来选择的。管理工作的能力要求与科研工作是一样的。做过
科研工作,学会逻辑思维,知道科研工作的困难与挫折,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这会在
管理工作上对科研人员有更好的帮助。
(本文作者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由作者在中科院上
海生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并经作者审定。)
s*********y
发帖数: 1189
2
好文,每次读老蒲的文章都喜欢。
s******r
发帖数: 2876
3
老蒲未免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了,
那么多人出国,还不是因为国内没有工作,有的话大家早回去了。
中国一方面搞这种超级老千的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年富力强的
屠博士一个接一个跳入云端。

虽然他说的是在中国的学生如何规划科研生涯,但是我觉得对其他情况的学生也有参考
价值。
====================================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
蒲慕明
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常常会考虑今后的工作规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事?将来
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是在本土做,还是去国外?博士后做完了,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

如果继续科研生涯的话,现实情况会使很多同学希望到国外去学习,因为国内的政策倾
向是吸引国外人才,对他们有特殊待遇和条件。因此,很多博士后会认为如果不出国几
年,在国内就业就处于劣势。
假如不出国的话,能做什么工作?留在国内,虽然有很多单位可供选择,但未必有竞争
力进入一流单位工作;如果进入二流单位工作,怎么考虑?
假如感觉自己在科研方面可能做不出很好的成绩,那么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到企业去,
还是自己创业?其实,在现在多元化社会中,各行各业,即使是出版业、新闻界,都需
要有科研经验的人才。原因我下面作一分析。
做研究生、博士后的目的
作选择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没有一个选择是百分之百最好的选择。每个人性格不同,
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稳扎稳打,性格特征对选择是有影响的。
首先,如果选择的不是科研道路,那么在这里做研究生、做博士后这么多年,是否就是
浪费了青春呢? 我认为,离开科研的选择,不代表已浪费了过去几年的时间。做研究
生、做博士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拿个学位、出几篇论文,而是接受一种怎样解决问题的
训练。科研题目就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要训练怎样有逻辑地、一步一步地在现有条件
或者在创造出来的条件下把问题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力。在企
业界、在各种与科研无关的行业中,都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出几篇论
文更重要。提高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
现在研究生、博士后很多,社会的进步需要这么多高级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科研背
景的人才。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就是这样实现的。我们国家现在有大量的
研究生,这不会产生就业问题,而是培养了大批有科研训练的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不
会留下做科研,而是分散到其他各行各业。因此,研究生、博士后离开科研并不代表浪
费了过去的科研时光。
除了解决问题的训练外,做研究生、博士后还接受了另一项能力的训练,那就是与人合
作的能力。社会上几乎任何一种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即使是成立一个小企
业,也要招募一批人,领导大家做出一番事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这种能力,是研究
生、博士后阶段另一种重要训练。将来过了几十年回头看看,会发现现在学到的真正有
用的本事,就是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两项能力。
是不是适合做科研
现在,再来谈谈如何决定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在科学界,有两种工作人员。真正有创新性的、对科研推进有关键贡献的人是很少的,
也许不到10%。评判自己的工作,如果与同一领域的同行(同学、同事)比较是前10%的
,表示将来可以做出独立创新性的工作,应该继续做科研。但是不是科学界就只需要这
10%?不是!其他90%的人不是最顶尖的有开创性的科研人员,但一般性、支撑性的科研
同样重要,没有他们,创新性的工作就做不成。这些工作也需要有相当资质的人来完成
。我认为,如果与同领域的同行比较,自己的工作是前30%的,那么虽未必有开拓性,
但也可以对一般性、支撑性的科研有所贡献。换句话说,在座的同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
能比较适合继续做科研工作。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属于这三分之一?要做好科研需要一些条件。这些要求不是
很高,但不是每个人都具有。
第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基本的逻辑思维大多数人都有,但部分人这方面能力比较
差。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很快把事情的因果关系看清楚,能整合多种信息,把各种概念进
行较有逻辑性的组织,并据此作出推理。我相信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在座的同学应该都
有,只是程度上会有差别。
第二,要有耐心和毅力,能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做研究经常是处于挫折之中的,
在没有解决问题之前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能否耐心对待挫折,甚至喜欢这种过程?
事实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一直在情绪的谷底。今天解决一个小问题,
明天、后天再解决一个小问题,这些小的收获,能否使自己高兴并坚持做下去?如果答
案是否定的,那么在做研究生、做博士后时不能学会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就不适
合继续做科研。因为,将来在自己的独立实验室,科研过程中的挫折会加倍地落在身上

第三,愿意与他人愉快有效地合作。有些人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或不善于与人打交道,
这些人或许可以成为很有成就的画家或作家,但现在没有一个科学家可以闭门造车,他
一定要与同行交流,与研究生打交道,与博士后打交道。要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否则
就不适合科研这行。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第一,这三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学来的。做
研究生或博士后的目的就是在学习、获取这些能力。如果在此期间仍不能学到或者没有
真正的兴趣去学习,那么最好放弃科研生涯。其次,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坚持追求目标
的毅力,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成功的关键,这对科学研究尤其重要,因为科研工作
时程较长,收获来得较慢。
选择科研工作或教育工作
如果觉得自己可以继续留在科学界,我建议有三种选择:第一,从事科研,以教学为辅
;第二,从事教学,以科研为辅;第三,从事科研管理。这里主要讨论第二种选择,即
以从事教学为主。
研究生或博士后期间学到的科研经验对于将来的教学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高质量的
教学是我们国家非常需要的,我们急需大量高质量的教师进行全心全意的教学,而把科
研工作放在第二位,或者比较次要的位置。美国研究型的大学不过一两百所,还有很多
的博雅教育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这种大学顶多培养到硕士,没有博士教
育。它们的教师都是全心全意地教学,有些有很高的水平。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是
适合从事研究的人才,也培养了下一代适合各行各业的人才。大学里很多最好的通用课
程的教科书都是这些全心全意教学的老师写的。他们的研究经验常常来自于暑假期间的
全时研究,这种研究经验对他们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所以,如果到一所二流的学校工作
,即使科研环境不好,也还是可以做很好的老师,教育出很好的学生。对整个社会来讲
,从长远来说,这种贡献不亚于自己的科研成功。在社会上,地位都是相对的。在个人
的环境里,在自己的周围,赢得大家的尊敬,工作得到好评,这种成绩获得的满足,可
能远远大于科研得奖的满足。
该不该去一个二流的大学或研究单位
我访问过不少二流大学,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人才,但确实没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博
士后出站,到一个地处较偏远的、科研不那么发达的大学去做科研或教学工作,我感觉
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需要一些勇气,一种精神,拓荒者的精神。
想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比如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冯德培、张香桐、王
应睐等前辈,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科研环境非常艰苦。所有条件都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创建
,那就是拓荒。他们没有完全成功,因为科学事业需要有延续性,而他们的工作不断受
到干扰。中国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生教育是1917年从协和医学院成立开始的,第一个进
行基础研究的机构是1928年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但是协和医学院的工作在太平洋战争之
后就中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也基本停止,在后方颠沛流离
,虽然也有些小的成果,但总是断断续续。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政治运动严重干扰了科
研的连续性。张香桐先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世界权威,回到中国并没有能长期做基础研
究,“文革”期间靠着做针刺麻醉,保护了一批人在实验室工作。到了十五、二十年前
,国家才开始有能力、有经费连续性地支持研究工作。
另外一个例子,1990年代回来的年轻科学家,也是有拓荒精神的。当时中国科学院很多
研究所百废待举。裴刚、吴家睿和许多其他年轻科学家回来时,经费、硬件、软件都没
有,都需要他们自己建立。现在发展到这种条件,是基于他们的拓荒精神。我相信吴家
睿一定会感到很有收获,他自己的科研牺牲了不少,但上海生科院的各种设计,很多是
他做的。像这种类似拓荒的工作,在现在这个时代还会有很多。
如果现在到一个二流学校去工作,就是一个拓荒者,就相当于当年的王应睐来到上海,
或十五年前吴家睿来到上海生科院一样。在百废待举、经费短缺的环境下,要以拓荒者
的精神,把科研、教学发展起来,在座各位的贡献就非常重要。或许现在看不出来,十
年、二十年之后就可以看出来了。而且,不要以为到了二流学校,就是失败。本来中国
一流的机构就不可能容纳所有的研究生、博士后,所以一定会扩散。一定会扩散到社会
的各个角落。这种扩散不仅不是失败,反而是一个很好机会。个人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差
一点,但精神上的收获将远远大于物质上的获取。
应该去国外学习吗
下面再谈谈继续做科研的情况。很多博士后希望将来出国留学。什么情况下应该出国?
假如可以加入一个好的国外实验室,明显可以学到新技术、新思路,能够发表好的文章
,这对于培养科研能力是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最好的10%学生,作这种选择是合适且
必要的。但还需仔细考虑一下,要去的实验室的环境怎么样?出国并不就是为了发几篇
文章,还要从环境中得到一些陶冶。所以最好选择的学校是一流的大学,左邻右舍所有
的实验室都是高水平的。常有人问我,上海生命科学学院与国外大学的研究所相比如何
?我认为上海生科院的平均水平,相当于美国前四十名左右的大学。假如只是为了一个
出国的经历,那么到四十名以下的大学,与在生科院的经验差别不大,收获也就不大。
因此,想出国要去最好的学校。
什么情况下不应该出国?假如认为出国一趟就可以申请百人计划,回来的待遇好一些,
我认为这不值得。在国外花上三五年的时间,到一个不好的实验室,可能是一个非常错
误的决定。在美国有太多中国博士后,在一些二三流的实验室做长期的、没有前途的博
士后,相当于实验室的技术员。工作很勉强,达不到在美国找到独立工作的水平。要在
国外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不仅要达到当地博士后前10%的水平,而且语言能力、交往能
力,都要与当地人相近,才有竞争力。此外,在二三流大学的工作并不见得能达到国内
单位愿意接受的水平。
当然,也有人只希望能有一个在国外的经历,去比较差的学校也可以接受,想过上三五
年后,如果成果比较差,再考虑回国到二三流的单位工作。但实际上,出国以后回来的
机会将越来越小。例如,在美国,孩子的成长机会比较多,他们进好学校的概率比较高
。虽然自己在别人的实验室里打工,但为了下一代,为了孩子在国外成长,很多有能力
在国内做出好工作的年轻人,就陷在国外的实验室替别人打一辈子工。20世纪七八十年
代,中国科学家以访问学者身份大批外流,结果是一辈子在国外,绝大多数的理由是为
了下一代可以在美国成长。中国人对下一代非常重视。但时代在演化,上一代和下一代
的关系在不断演变。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全建立在下一代的幸福上,要考虑是否值得。
而且,是不是国外的教育对于下一代就是最好的选择呢?所以,从长远来说,我认为出
去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特别是在没有能力和兴趣去追求最好的科研培训时。
在科学界做科研管理工作
最后,我想谈谈第三种选择,即可以不做科研,但可以留在科学界做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有很多种,科学院、大学里都有,这需要有科研基础和经验的人员。科研管理
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领域,要能不断配合并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事实上,有效、
合理的科研管理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管理工作与科研、教学工作一样,
是可以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来选择的。管理工作的能力要求与科研工作是一样的。做过
科研工作,学会逻辑思维,知道科研工作的困难与挫折,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这会在
管理工作上对科研人员有更好的帮助。
(本文作者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由作者在中科院上
海生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并经作者审定。)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虽然他说的是在中国的学生如何规划科研生涯,但是我觉得对其他情况的学生也有参考
: 价值。
: ====================================
: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
: 蒲慕明
: 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常常会考虑今后的工作规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事?将来
: 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是在本土做,还是去国外?博士后做完了,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
: ?
: 如果继续科研生涯的话,现实情况会使很多同学希望到国外去学习,因为国内的政策倾
: 向是吸引国外人才,对他们有特殊待遇和条件。因此,很多博士后会认为如果不出国几

y***i
发帖数: 11639
4
太夸张了,就那么一个跳楼的海归。海归过得好的太多了。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蒲未免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了,
: 那么多人出国,还不是因为国内没有工作,有的话大家早回去了。
: 中国一方面搞这种超级老千的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年富力强的
: 屠博士一个接一个跳入云端。
:
: 虽然他说的是在中国的学生如何规划科研生涯,但是我觉得对其他情况的学生也有参考
: 价值。
: ====================================
: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
: 蒲慕明

h*****o
发帖数: 342
5
看到老蒲说到二流学校是一种拓荒,我激动得血压升高了一下
呼悠得好啊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虽然他说的是在中国的学生如何规划科研生涯,但是我觉得对其他情况的学生也有参考
: 价值。
: ====================================
: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
: 蒲慕明
: 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常常会考虑今后的工作规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事?将来
: 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是在本土做,还是去国外?博士后做完了,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
: ?
: 如果继续科研生涯的话,现实情况会使很多同学希望到国外去学习,因为国内的政策倾
: 向是吸引国外人才,对他们有特殊待遇和条件。因此,很多博士后会认为如果不出国几

1 (共1页)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有多少PHD 能做到faculty 啊科研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里面八卦不少 饶毅新作正式跟老板道歉再见了
发廊女的扶贫者科研:新常态下的新规则
姑且当作一个good signal感觉韩春雨做科研的境界比颜宁高
有人知道复旦的脑所吗?加班是自宫的一种形式
生物专业用于解决身份最佳选择 但不宜久留施一公现象和国内风气之我见
气可鼓,不可泄;既来之,则安之PhD的贬值就是被生物PhD拖累
我终于离开了待了三年的中科院(中国科研之怪现象 ZZ) (转载)傅向东候选武大生科院院长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研话题: 工作话题: 博士后话题: 能力话题: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