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eijing版 - 忆北京四中和高考 (转载)
相关主题
Re: 作为农村人,根本就没觉得国家培养了我,恰恰相反,这个国 (转载)
北京四中校服 (转载)
我母校这么牛逼了? (转载)
想起高考
北京的污染源到底在哪?
真正的北京古属广阳郡,大家要记得
北京雾霾大,可是治安无比好
租房利益变多,海归到北京有福了
看这俩减肥健身贴受刺激了,今儿中午
海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北京四中话题: 考生话题: 北京话题: 四中话题: 高考
进入Beij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q******g
发帖数: 3858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etaT (糖),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忆北京四中和高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4 16:13:26 2016, 美东)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因为大家对高考争论。当然你们也可以骂北京人占便宜之类的,
但是主要想说的是事实。北京考生只是游戏规则的遵循者,并不是制定者。问题出在那
里,该找谁找谁去。如果有兴趣就看一下:
北京四中是90年代到2000年初北京第一的重点高中,位于北京西城。北京四中当时没有
初中部,高中生源来自全市各区和北京远郊的各初中通过中考选拔出来尖子生。当年北
京中考是相当严格的。在我中考时,是考六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
,每门100分,体育考试30分,总分630分。当年北京四中的录取分数线是600分左右,
相当于体育考满分的情况下,每门平均在95分。我入学时,全校每个年级是8个班,每
班50人,一个年级是400人。
北京四中有住校生和走读生。大部分都是走读生,是北京市区的学生。住校的一般来自
远郊区。当时四中8点上课,3点半左右下课。住校生在学校上晚自习,有相互交流的时
间。走读生大部分用自行车做代步工具,平均每天上下学来骑车来回共1小时以上。所
以大部分走读生下课后就离开学校回家了,剩下学习时间都是靠自觉。因为没有老师的
强制约束和鞭策,大家年纪小哪里想得到很长远的事情,于是像我本人这样的(估计大
多数),除了完成作业,几乎没有多用功在学习上。
北京四中当时教学设备是优良的,有计算机也有游泳池。当时算是全新概念,对高中学
生开设选修课,体育,艺术类,计算机,也有数学,物理,生物选修课。游泳课是必须
上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也有很多活动,类似班级集体舞比赛,篮球,足球赛。很多学
生有特长(但不是靠加分进来的),琵琶,大阮,古筝,钢琴,小提琴,舞蹈,歌唱。
这些学生每个星期都在中午时间大礼堂轮流表演,这都是抽出学习时间自愿表演。当然
也有类似志愿者的活动。高一结束有军训,两个礼拜拉到北京山区。高二结束,有其他
生活体验,我们是去商场站柜台了10多天。有些学习成绩好又有特长的在高中时还被选
派去国外交流。当然学校也接待其他国外来的学生交流。等等这些活动都就是大家谈到
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其实四中的师资并不是顶级的。四中习得是当时唯一四中的练习册,据说是老师们精心
备选的。想必全国其他地区的考生也看过,是本很薄的练习题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不如湖北江苏一些重点中学出的一些考试复习书籍。北京四中当年在北京的成功主要是
生源。北京四中高考一本率非常高,几乎没人考不上大学的。当年在北京录取北清的比
率也相当高。当然外地考生会不屑,提到北京的录取线低。在我高考那年,北京四中有
190个左右上清华北大的,北清率几乎是四中一个年级的学生总数的50%了。我举出这些
数据,是为了说明北京四中的学生在北清北京学生里应当算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那么
,你们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四中的学生只是普通的学习,没有特殊
补课,也没有吹的多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素质教育培养上花精力皆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也是做的不能提高高考成绩的无用功。
下面谈谈高考这个最近的热议话题:
当年的考试是全国统一试卷。分750,5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除了广西
还有其他几个地区是自己出卷子,进来的时候分数单算。全国都是先报志愿,后考试的
,所以考生压力都很大。北京一共两次模拟考试。然后根据模拟考试的成绩和去年录取
情况报志愿。北京的考场绝对是非常严格的。在我考那年,考场是邻近四个学校抽签的
,也就是说只有幸运的1/4的学生可以在本校考场考试。3/4的人都没有地利。考场座位
,所有学校的人都分开坐,前后左右都不认识。监考也是非常严格的,气氛很紧张。因
为先报志愿有压力,且模拟考试少,临场考试有些考生能多考30分,也有掉30分的。所
以,两个摸考成绩相同的人高考相差60分都是可能的。我的一个好姐妹就因为当年考掉
了30分,最后去了不怎么样学校,好长时间大家没联系,也是心里阴影。
四中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班,一些非常喜欢文科的学生或是理科拼不过其他学生的都去文
科班了。八个班变成了九个,七个理科,两个文科。无论文理,北清基本都是学生报的
第一志愿,也就是考不上北清,重点院校就无望了。北京四中临考前也是一朵奇葩,提
前20多天放假,然后考生自己在家复习。有人以为稳券在握,结果往往会在这20天里阴
沟翻船,与北清失之交臂了。
当年清华在北京的录取线是600分。所以希望黑京的那些攻击400分可以上北清的人,就
不要乱说了。本人没有考上填报的第一专业,是被第n专业录取的。当年我们系一个年
级90人,北京考生12个,几大省录取的都是相同人数。注意我这里提到的是人数,不是
录取比率,也不是相同分数线。这里承认,北京的录取线是比外省低的。进入大学的时
候,同班的其他地区的人,都有嘲笑过北京的分数。所以作为北京的考生心里也是有不
爽的,因为这样的游戏规则不是考生定的,考生只是规则的遵循者。说是让北京吐血之
类的,那些都是过激言论。外地的备考是相当艰辛的。一个来自江苏的女生说,她们学
校一个星期只给半天休息时间。她们做的卷子是我们的无数倍。极其个别的天才就不在
这里论述了。想必很多其他地区的考生进入清华的也有类似经历,也是做了很多卷子的
,每天备考时间很长。所以推想外地考生的考试稳定性也比北京高。前面提到的差60分
在北京是会出现的,可能外地生不会有这种情况。这里顺便还谴责一下对人性摧残的高
考现象,比如制造神童之类的,让还应该上小学的孩子考大学。
接下来短暂说一下清华的学习生活:
当年入学英语就分级考试了,北京的是3级以上,有的直接四级。上海的英语还要更好
些。其他地区都在1,2级。其实差别主要在听力和口语。大部分外地考生进入清华,一
下就放松了,各自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了,各种社团活动,有写书赚钱的,也有天天
玩游戏的。北京考生其实则是一如既往,除了住校,没什么差别,该干啥干啥。所以在
同样的物质环境下,同样的师资情况下,外地考生就出现分水岭了。一部分人,有更高
追求的,能约束自己的,继续维持自己较好的成绩。另外一部分人堕落了。总体上来说
,北京考生至少在清华没有像大家说的是垫底生。就我们班的情况,平均下来是中等偏
上。江苏,山东,湖南这些高考考分大省,有成绩顶尖的,也有根本不行的。四年下来
200多学分,各种课程比较下来,代表智商+学习态度,不代表情商和机遇。其实我们系
的四年本科年级第一是东北来的。所以说全是江苏,两湖,山东人的天下也是不科学的
。大学结束,很多同学其是迷茫的,因为好多人觉的自己学的并非是自己想学的或擅长
的,后来转行的同学也很多。而推研后,你会发现好多考研到清华的,也是为了当年高
考的北清情节。这里吐槽一下,后来的先考试再报志愿是有多好,许多人可能不会因此
被分到不想学的专业了,其实是一种学习资源的浪费。
最后,说一下,其实高中教育像当年四中这样的最好。因为四中很早让我们开始了自我
约束,自觉学习,虽然当时意识还没跟上,没有认知到学习和专业理想的重要性,但是
四中的生活就好比模拟了大学生活。四中也发掘了学生兴趣爱好,有学有玩挺好。四中
鼓励大家去了解今后想从事的专业,这些都是当时好的提议。如果所有地区的考生都能
这样就好了,有一种正常生活学习的状态,有压力但不苦闷。当然,无论北京四中,高
考,北清,国外名校,都不是人生的终点,也不代表做人的成功。
1 (共1页)
进入Beij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海龟
还真有四中人
谁给介绍一下小J
第一次来 弱问这里有没有四中的啊……
北京高中排名
Biorhythm
一个很搞笑的现象
收到确认信
世界真小
卢刚以前是哪个中学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北京四中话题: 考生话题: 北京话题: 四中话题: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