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Arts版 - [转载] 贝聿铭:世界建筑的华裔皇帝
相关主题
与大师对话——杨澜vs贝聿铭(1)长安街上作品最多的建筑师
《北京宪章》通过朗香教堂(宗教建筑)
认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与当代建筑包豪斯校舍(科教建筑)
浅谈“后现代”建筑(2)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其他)
一个朋友的几幅透映画“数字化生存”时代对建筑的影响(1)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开幕俺的感觉Re: 建筑的审美环境3-1
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与大师对话——杨澜vs贝聿铭(2)
读“认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与当代建筑”的感想与大师对话——杨澜vs贝聿铭(3)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贝聿铭话题: 建筑话题: 艺术话题: 世界话题: 华裔
进入Art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x
发帖数: 55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LowIQ 所发表 】
发信人: Greenland (绿野),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贝聿铭:世界建筑的华裔皇帝
发信站: 南大小百合信息交换站 (Fri Jun 12 00:11:18 1998), 站内信件
贝聿铭:世界建筑的华裔皇帝
·刘正荣·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
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
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
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
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
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
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
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并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
贝聿铭在香港度过
c*x
发帖数: 555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LowIQ 所发表 】
发信人: Greenland (绿野),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贝聿铭:世界建筑的华裔皇帝
发信站: 南大小百合信息交换站 (Fri Jun 12 00:11:18 1998), 站内信件
贝聿铭:世界建筑的华裔皇帝
·刘正荣·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
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
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
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
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
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
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
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并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
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入圣保罗小学读书。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
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
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
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兴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
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
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意
念。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到
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
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这一年,纽
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
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
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
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
想搭档,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
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
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
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一九六○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
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
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
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
奖章。《华盛顿邮报》盛赞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
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
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
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
是“突破性的设计”。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约翰·肯尼迪图书
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
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
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并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
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
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欣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
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
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
起轰动,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
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
馆东楼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
国总统卡特在“东楼”的开幕剪彩仪式上,称赞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
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
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楼”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
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
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
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
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
东楼”,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
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
些特色在“东楼”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
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
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
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
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
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
,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
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
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
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
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
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
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
,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
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
,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
,而且称赞说:“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
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
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把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聿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
年度的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
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
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
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
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
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年他和儿子
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
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茅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
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从上述情况看,真如广东人俗话所说的“□奖□到手软”了。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
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
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
。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
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
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
字里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
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
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
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象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
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
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而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
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
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
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
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
,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
,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
“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
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
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
师的事务所里,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
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七日在香山饭店试营业的招待会上,贝聿铭激动地说:“离
开中国四十年了,中国没能忘记我,看得起我,让我回来设计……”这一番肺腑之
言,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
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
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
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
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贝聿铭多次表示:“只要我能为中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我一定做。”一九八三
年他领到国际普茨克奖的十万美元奖金后,悉数赠作中国留学生的“游学基金”。
他认为,学习建筑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课堂教育,还必须实地考察世界各地杰出的古
典建筑和现代建筑,这笔“游学基金”就是专门用来帮助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周
游世界用的。
贝聿铭非常关心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衣食住行。他说:“中国在改
,中国在变,中国的前途大有希望。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高,我们在国外的人就
越感到光荣。”
□ 摘自《国际人才交流》一九九五年四、五合刊
p*******f
发帖数: 22
3
这不错呀
1 (共1页)
进入Art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与大师对话——杨澜vs贝聿铭(3)一个朋友的几幅透映画
国家艺术馆东厅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开幕
[转载] 贝聿铭的中国情节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展览建筑)读“认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与当代建筑”的感想
与大师对话——杨澜vs贝聿铭(1)长安街上作品最多的建筑师
《北京宪章》通过朗香教堂(宗教建筑)
认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与当代建筑包豪斯校舍(科教建筑)
浅谈“后现代”建筑(2)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其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贝聿铭话题: 建筑话题: 艺术话题: 世界话题: 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