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黄康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09
批林批孔大会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8期 作者:史义军 原题为:“九一三”事件后的“批
林”内情
林彪事件给全党和政坛带来强烈震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林彪
集团的余党或自杀毙命,或束手就擒。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毛泽东的“文化
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也给全党和政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4天后,即1971年9月
17日,周恩来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稿报毛泽东审查。这份通知稿的主要内容
是:一、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
自取灭亡。二、林彪叛党叛国,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阶级斗争和
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是林彪这个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阴谋家的总暴露、总破产。三
、我们党是从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四、当前全党必须提高革命
警惕,防止敌人破坏,必须继续加强战备。五、林彪叛党叛国问题,根据内外有别、有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40408103991.html
发布时间: 2014-04-08 11:04 作者: 蒋健
《罗荣桓传》和《罗荣桓年谱》的主要作者黄瑶最近撰文说:1971年「4月19日,
林彪返回北京。在京期间,林彪在公开场合露面共有两次。第一次是五一劳动节晚间在
天安门城楼上看放烟花。第二次是6月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接见由罗马尼亚
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率领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林彪和周恩来作陪。这两次,林
彪见到毛泽东都形同陌路,而且都在活动中不辞而别。」
据笔者所知,有关林彪在1971年的公开活动中与毛泽东不辞而别的说法,最早出自
当年的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他不仅回忆了1971年 「五一」劳动节上午林彪与毛泽东
、周恩来等人上天安门城楼的情节,还声称当晚的焰火晚会,林彪因为要抽大烟本不想
参加,后经周恩来再三劝说后,才不得不中断抽大烟,姗姗来迟。到场后却始终不同毛
泽东打招呼,而毛泽东对林彪也视若不见;林彪仅仅坐了几分钟,便不辞而别。毛泽东
对林彪的不辞而别,表示了毫不介意的大度。林彪在城楼...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
周恩来:文革初期 – 积极配合毛发动文化大革命
《新发现的周恩来》(选载)
http://www.mirrorbooks.com/news/html/00/n-6500.html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文革初期:积极配合毛发动文化大革命(3/4)
五、参与发动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对于文革的发动知不知情,中共官方的的说法是说周恩来不知情,对毛主席发动
这场“革命”的深层想法不太清楚,周对“文化大革命”缺乏思想准备,周恩来是被动
地卷入这场运动之中的。 事情果真如此嘛?事实上周恩来从处理杨尚昆、罗瑞卿的时
候就开始涉入,并非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不知情,反而是积极地向毛泽东表态,全力支
持毛发动文化大革命。
1965年夏,刘少奇接班人地位将由别人取代的消息,已在极小的范围内传出。据王
稼祥夫人朱仲丽回忆,1965年秋,周恩来奉毛泽东命去看望已赋闲几年的王稼祥,
周恩来对王稼祥说,接班人可能是林元帅和邓总书记。 在“文革”前召开的一次小型
会议上,周恩来同其他几位中央领导人谈起毛的接班人时,认为邓小平可以接替毛来掌
舵。 据原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和组员王力回忆,中央的不少人在毛发动文革前就
已经知道...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林彪读懂了《论语》吗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5-06-24/1047121808.shtml
2015年06月24日10:47 新浪历史 作者:朱永嘉
近日,我一直在反复地读孔子的《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应答孔子
之语录,这本语录是孔子去世以后,诸弟子记载的孔夫子与其弟子之间的问答之语。《
论语》成书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参预的弟子亦较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本子,共二十篇,
篇名皆以篇首之二、三字为题。各篇定型的时间亦有先后,作者亦非某一家弟子,故难
免有前后矛盾之处,各篇的主旨亦不尽相同。全书仅有一万二千七百字,二千多年来,
注释本不下五六百种,为了便于今人阅读,我萌生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把它按内
容重新分类编排,分为论学、为人、为政三大类,每类又各分成若干小类,以便今人翻
阅,并能便于今人比较完整地掌握孔子的思想,更准确地切合当时和当今的时代意义。
我自己在阅读《论语》时,情不自禁地会联系到自己经历的往事,往往感慨系之。
记得在1974年元月12日,王洪文、江青联名写信给毛泽东,建议向全国转发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5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Military/42963919.html
所以中共内部那么多牛人猛人,为什么大家都服毛泽东?除了他指挥打仗厉害、制定战
略厉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这些事情让大家看到,毛泽东这个人是确实把革命事
业而不是个人的权力地位放在第一位的。自己创建的军队,在自己的打出来的地盘里边
,一群把地盘搞丢了的“上级”跑过来,让他上他就上,让他下他就下,就这么搞了三
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最神奇的是有一次,上海那个朝不保夕的中央开了个会,要罢免击败了蒋介石十几万军
队的毛泽东,派了个职位很低的特派员过来传达命令,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连个书面
文件都没有带,还把口信传错了,说要开除毛的党籍。毛泽东就马上卸任,交出党内军
内一切权力,赋闲去了。这就叫共产党员的组织纪律性。这种人来当领导,大家才会服
你;你下的命令,大家也会坚决执行,这叫以身作则。
3.摆平山头
所以这个遵义会议的结果,本土派重新掌握军权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但是由于毛泽
东的妥协,国际派只是交出了军权。党内一把手张闻天还是国际派。中间派的周恩来被
授予军事行动的最高决...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6
年初,习近平外交失分前,笔者随笔写下文章《论党内斗争残酷性》,分上、下集,(
上-下)放在博讯上。学渊兄以《昭明奇論,春秋微義》为题,作了一个简短评论(见
附后文章),将《论残酷性》一文形容为“奸佞本色”,将作者本人定性为“诲淫诲盗
”。在此,向学渊兄表示,完全接受这个定性与定义。

可能是学渊兄觉得单以‘上、下’二字来形容文章的两个部分,不足以表达文章里
人物事件的奸佞本色,倒是更愿意将文章以‘春、秋’二字来作比拟分割。好吧,也罢
!这在笔者看来,已经是高看本文了。但学渊兄接着又以‘微义’二字定性,无论是定
性本文,还是定性文中涉及到的我们党的脏滥事,都已‘过’了。

何为‘春秋’?是孔子对发生于当时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与定性,并非是单纯地
书写记载历史,所以孔子特别取了个名字叫‘春秋’。后人对孔子的‘春秋’定性为‘
微言大义’,是指孔子往往只用一个字(也就是微言),将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定
在历史的光荣榜,或是耻辱柱上。孔子的‘春秋’,突出的是‘微言’。失去了‘微言
’,就不叫‘春秋’了。然而,在‘微言’的背后,却体现了一套孔子建立的价值标准
。孔子著...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7
年初,习近平外交失分前,笔者随笔写下文章《论党内斗争残酷性》,分上、下集,(
上-下)放在博讯上。学渊兄以《昭明奇論,春秋微義》为题,作了一个简短评论(见
附后文章),将《论残酷性》一文形容为“奸佞本色”,将作者本人定性为“诲淫诲盗
”。在此,向学渊兄表示,完全接受这个定性与定义。

可能是学渊兄觉得单以‘上、下’二字来形容文章的两个部分,不足以表达文章里
人物事件的奸佞本色,倒是更愿意将文章以‘春、秋’二字来作比拟分割。好吧,也罢
!这在笔者看来,已经是高看本文了。但学渊兄接着又以‘微义’二字定性,无论是定
性本文,还是定性文中涉及到的我们党的脏滥事,都已‘过’了。

何为‘春秋’?是孔子对发生于当时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与定性,并非是单纯地
书写记载历史,所以孔子特别取了个名字叫‘春秋’。后人对孔子的‘春秋’定性为‘
微言大义’,是指孔子往往只用一个字(也就是微言),将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定
在历史的光荣榜,或是耻辱柱上。孔子的‘春秋’,突出的是‘微言’。失去了‘微言
’,就不叫‘春秋’了。然而,在‘微言’的背后,却体现了一套孔子建立的价值标准
。孔子著...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马共陈平总书记在中国
马共陈平总书记在中国
2017-09-27 09:22:56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张泰永
点击:2015 评论: 0(查看)
0
作者按:为了纪念和缅怀我们敬爱的领袖陈平总书记逝世4周年,请允许笔者把去
年编译的《陈平总书记在中国》(全文),经整理后重发给感兴趣的读者参阅,读者将
看到,这是总书记在为党为人民而奋斗的一生中,既神秘和充满传奇色彩而又既复杂无
奈和需要机智应对局面剧变的一段宝贵经历。 另外,感谢一位热心网友寄来一篇昆仑
策网发表的介绍中共在隐蔽战线上斗争经验的文章:《漫谈中共地下党情报史》,愿与
大家分享。
陈平总书记在中国(全文)
张泰永编译
1955年12月底,轰动一时的华玲和谈失败后,国内外形势继续发展,但马共进行的
抗英战争,由于敌我军事力量对比异常悬殊,兵员伤亡惨重,环境越来越险恶,而走向
低潮。在这种形势下,马共中央于1959年10月召开了第十一届扩大的中央全会,决定采
取偃旗息鼓、等待时机、转变斗争方式的方针,同时决定派马共总书记陈平以及李安东
、陈田等中央领导人出国,研究马来亚革命问题,开展国际活动,加强与各国兄弟党的
联系,以争取国际援...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9
2016-12-31 00:10作者:沧海
李宗仁1949年任国民政府代总统。
1965年,流亡美国的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返回北京,震动了海峡两岸。
李宗仁,字德邻,是北伐抗日名将,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行宪后
的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代表国民政府跟虎视江
南锦绣河山的毛泽东中共和谈,意图阻止共军过江,跟中共“划江而治”,保住国民党
的江南半壁江山。
在大陆期间,李宗仁一直是反共的。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清除混入国民
政府和北伐各路国军中的中共分子,所依靠的主力就是北伐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和李宗
仁的桂系第7军。中共在1949年极力策反李宗仁,毛泽东许诺让李当“中央人民政府副
主席”。有人说,是因为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威慑阻止,李宗仁才没敢投共。这种
说法貌似有理,其实站不住脚。因为李代总统若真想投共,随时可以从广西、广东或其
它地方飞去北京,汤恩伯根本就鞭长莫及。离开大陆远赴美国前,李宗仁就动用自己的
人脉关系,组织了钟祖培等桂军坚持抵抗林彪共军。1950年代,李宗仁虽远在美国,依
然十分盼望在广西...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不听白崇禧劝阻,李宗仁投共自取其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 00:00:05 2017, 美东)
2016-12-31 00:10作者:沧海
李宗仁1949年任国民政府代总统。
1965年,流亡美国的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返回北京,震动了海峡两岸。
李宗仁,字德邻,是北伐抗日名将,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行宪后
的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代表国民政府跟虎视江
南锦绣河山的毛泽东中共和谈,意图阻止共军过江,跟中共“划江而治”,保住国民党
的江南半壁江山。
在大陆期间,李宗仁一直是反共的。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清除混入国民
政府和北伐各路国军中的中共分子,所依靠的主力就是北伐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和李宗
仁的桂系第7军。中共在1949年极力策反李宗仁,毛泽东许诺让李当“中央人民政府副
主席”。有人说,是因为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威慑阻止,李宗仁才没敢投共。这...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1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5
第五章 深入虎穴从不挂牌的“中央情报部”
国民党突然发动皖南事变,再次提醒中共必须预防突然袭击。为了预先掌握敌情,中共
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亲任局长的中央调查研究局,全面负责对敌我友的调查研究工作。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又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的军政战
略情报机关。以往都是一个机构兼管情报和保卫工作,现在第一次成立专门负责战略情
报工作的机构。这标志中共情报工作的重大战略转变,开始由“防”转“攻”。
新成立的中央情报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行调查情报工作的统一的军政战略情报机
关。中央情报部是在原中央社会部的基础上,与军委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仍
由中央调查研究局领导。1942年5月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军委任务加重
,又把中情部中的军事部门大多分回军委总部工作。
中情部与中社部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任务是军政战略情报的获取与研究,也保留
较小的机构指导各根据地的保卫工作,指导情报工作用中情部的名义,指导保卫工作用
中社部的名义。
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长,副部长3人: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总参谋长
叶剑英、中社部副部长李克农。部长康...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2
毛泽东说话一向算数,不容更改,除非他自己改变。从那次以后,毛泽东和江青分开吃饭。即使在一个饭桌上。也是各吃各的饭。毛泽东从来不动一筷子江青的菜,江青仍时时尝几片毛泽东的菜。
本文摘自:《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作者:徐焰,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中南海,江青当时到苏联治病,回来后也到了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
回到中南海后,江青在菊香书屋院内另外择屋居住。她看不上那里的生活条件,以治病为名,经常外出到全国各地住宾馆,还几次以治病为名到莫斯科长住。就是回到家,她看不上毛泽东的饮食习惯,认为是“土包子”。
在中南海内,毛泽东还保持着战争年代的朴素作风,江青却是更加追求吃喝享受,一不满意便训斥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尽职。
有一次毛泽东连续工作几十小时,徐涛提醒说:“主席,你已经两三天没吃一顿正经饭了。”
“是吗?”毛泽东喝着茶,眨一眨眼。“嗯,有些饿的感觉了。好吧,我吃一顿饭吧。”
当时卫士长李银桥向毛泽东进言:“徐医生早定好了食谱,就是没机会做……”
“我不要他的食谱,你给我搞一碗红烧肉来吧。”
“可是……”李银桥有些为难,因为徐涛定的食谱里,是不要胆固醇太高的肥肉。然而毛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1949年进城时是7大进行时。有委员13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陈云,董必武,林伯渠,彭德怀,彭真,张闻天,康生,高岗。
到1956年开8大时,折进去一位高岗,阵损率 7.7%。(任正常死亡,不计)
1956年,8大。有委员17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 陈云,董必武,林伯渠,彭德怀,彭真,林彪,邓小平,罗荣桓,陈毅,李富春,刘伯承,贺龙,李先念。(候补的不计)
到1969年开9大时,正式折进去的有刘少奇,彭德怀,彭真,邓小平,贺龙五位,阵损率29.5%。(陈云,李富春,陈毅三位只折一部分的不算。)
1969年,9大。有委员21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董必武,林彪,刘伯承,李先念,叶群,叶剑英,江青,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姚文元,康生,黄永胜,谢富治。
到1973年10大,正式折进去的有林彪,叶群,陈伯达,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黄永胜七位,阵损率 33.3%。
1973年,10大。有委员21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董必武,刘伯承,李先念,叶剑英,江青,许世友,陈锡联,张春桥,姚文元,康生,王洪文,韦国清,华国锋,纪...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瞿秋白何以由领袖成为叛徒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394
在三味书屋的演讲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陈铁健老师为我们做演讲。陈铁健老师
,字石之,祖籍浙江绍兴。1934年生于黑龙江安达。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0年代初、中期,陈老师先后发表瞿秋白研究方面论文数十篇之
多,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于1986年出版了饱含他数十年心血的《瞿秋白传》。这本书出版
后“标志着对瞿秋白进入了全方位的研究,并开创了为中共领袖人物立传的先例”,陈
老师本人也被大家称为瞿秋白研究的大家、功臣。
陈老师的著作有《瞿秋白传》、《蒋介石与中国文化》(合著)、《绿竹水南集》、《
〈多余的话〉导读》等。1978至1996年,与李新老师共同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发表过《重评〈多余的话〉》、《论西路军》、《代人受过的陈独秀》、《北伐漫议
》、《西安事变简论》、《AB团肃反之“法理”依据与文化根源》等。今天陈老师为演
讲的题目是“瞿秋白何以从领袖成为叛徒?”,下面我们请陈老师为我们做演讲(掌声
)。
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跃进、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5/5)
1962年: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文化大革命”的种籽是在1962年播下的。
1966年6月10日,毛泽东对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说:“‘文化大革命’是积累多年的
产物,牛鬼蛇神放了多年的毒,主要是在1959年至1962这四年。”[145]1967年2月3日
,毛泽东对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卡博、巴卢库谈话时说:“七千人大会的时候已经
看出问题来了,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146]
“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一说,虽不过是毛用来倒刘的借口,毛曾经有过被“推翻”的
忧虑,却是事实。七千人大会后,刘少奇在对政法部门的谈话中这样说过:“过去到底
死了多少人,搞了多少人,没有搞清楚。这次要搞清楚。”“现在不揭,将来要揭;活
着不揭,死了要揭。斯大林自己不揭,被敌人抓住了,来反对革命。”[147]毛泽东不
一定能看到这些讲话内容,但他一定明白,要是刘担任党主席后有人要追究大跃进失败
的责任,要对数千万农民饿死一案提出控诉,甚至如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一样清算他的
路线,他将无盾可护。
1962年6月一天,中南海游泳池畔,毛泽东质问刘少奇为什么不顶住邓子恢、陈云等人
的右倾...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16
“二月兵变”——并非空穴来风!
“二月兵变”——并非空穴来风!
文革过去30年了,至今官方也沒给一个明确定论,只是从政治上说是,康生、江青为陷
害贺龙搞出来的。可这么大的事,康生、江青再混蛋也不能凭空胡扯,而且康生还说得
有鼻子有眼儿,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二月到西郊海淀区的 北京大学和人民大
学等单位去借宿舍,准备作为临时营房等等,总之,“二月”确有“兵”事,至于是否
有“变”就可以随需要任意发挥了。
那么事情真相如何呢?
1966年1月,毛泽东离京南巡,在武昌与林彪合谋,令北京军队部队,出京拉练。刘少
奇授意贺龙填补城防空虚。2月,贺龙在职权范围内,批准北京卫戍区新组建一个加强
团。但此事立刻被千里之外的毛泽东得知,让秘书给北京的周恩来挂电话质问,北京卫
戍区扩充部队,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中央军委的两位主要负责人 通气?是哪个皇
帝批准的?天兵天将又是从哪来调来的? 准备办什么大事?让毛这么一说,组建加强
团一事,自然也就黄了。
这就是康生们所谓“二月兵变”的全过程。他抛出这一信息时,彭真已下台,唯一当事
人贺龙便被指控为“二月兵变”元凶。
贺龙在中共军史上,可是个大人物。莫...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17
联动覆灭记
永远战士
一、都是"对联"惹的祸
“拿起纸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扫黑帮”,文革初期,许多高干子弟连谁是黑帮都搞不清
楚就起来瞎折腾,就如同今天很多年青人连什么是“牛棚”都搞不明白就妄加评论文革
一样。但时间会告诉人们一切。
1966年7月29日,北京航空学院附属中学学生部的干部子女,贴出一幅引人注目的对联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联一出现,就像滚烫的油锅里撒进了生水,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它发表不同看
法。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辩论围绕对联展开了。
1966年8月1日,创作对联的北航附属中学学生把对联贴到北大、清华、人大等到北京主
要高校,于是,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血统论”对联在北京迅速传播开来。
凡是对联出现过的地方,无不发生激烈的辩论,这种辩论往往通宵达旦,有些人甚至累
晕过去。但即使这样,学生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青春的燥动与传统封建礼念的浸润促使
着他们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8月6日,受对联影响的北京学生在天桥剧场召开辩论大会
,正式将对联推向了社会。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对联:从因果关系来看,对联是对子女高低...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18
作者:文革传人 品茶小轩
1949年进城时是7大进行时。有委员13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陈云,董必武,林伯渠,彭德怀,彭真,张闻天,康生,高岗。
到1956年开8大时,折进去一位高岗,阵损率 7.7%。(任正常死亡,不计)
1956年,8大。有委员17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 陈云,董必武,林伯渠
,彭德怀,彭真,林彪,邓小平,罗荣桓,陈毅,李富春,刘伯承,贺龙,李先念。(
候补的不计)
到1969年开9大时,正式折进去的有刘少奇,彭德怀,彭真,邓小平,贺龙五位,阵损
率29.5%。(陈云,李富春,陈毅三位只折一部分的不算。)
1969年,9大。有委员21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董必武,林彪,刘伯承,李先念
,叶群,叶剑英,江青,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
,姚文元,康生,黄永胜,谢富治。
到1973年10大,正式折进去的有林彪,叶群,陈伯达,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黄永
胜七位,阵损率 33.3%。
1973年,10大。有委员21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董必武,刘伯承,李先念,叶
剑英,江青,许世友,陈锡联,张春桥,...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19
非理性的毛泽东:文化大革命和他的情欲、妄想和潜意识(上)
·宋永毅·
现代心理学认为: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属性,它主要是指人遵循一定的逻辑
规则和逻辑程序而进行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自觉的意识和思维活
动。在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理性起着极大的作用:客观规律的发现,政策和法律的
制定,社会秩序的维持,社团生活的协调,都要依靠理性的力量。但是,人作为主体,
其精神生活绝非是纯理性的,在它的彼岸,存在着情感、欲望、意志、直觉、理想和幻
想、灵感、潜意识、习惯等等的不自觉地、自发的、偶然的、非逻辑的精神活动。这些
便是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的精神活动。〔1〕
作为文化大革命发动者的晚年毛泽东,一直是文革研究的持续不断、卷帙浩繁的热
点所在。然而,海内外的大多数的研究还主要是集中在研究毛泽东的理性的层面,诸如
他的思想、理论、政策等等。而对他一手发动和领导的文革中存在的大量非条理化、非
规范化、非逻辑化、非程序化的精神现象,至今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其实,我们完全不
必、也不应当把毛泽东的个人活动和他领导的混乱的文革看作是完全有理性和规律支配
的必然发展过程,相反,我们应当肯定...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http://history.sina.com.cn/bk/wgs/2013-11-29/180675480.shtml
2013年11月29日18:06 党史博览
核心提示:“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
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的家长制
生活。当然,我们不否定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
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8期 作者:史义军 原题为:“九一三”事件后的
“批林”内情
林彪事件给全党和政坛带来强烈震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林彪集团的余党或自杀毙命,或束手就擒。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毛泽东的“
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也给全党和政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4天后,即1971
年9月17日,周恩来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稿报毛泽东审查。这份通知稿的主
要内容是:一、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
叛国,自取灭亡。二、林彪叛党叛国,是长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毛泽东与潘汉年的历史恩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98ade0102esmu.html
秦岭白云飞渡 http://blog.sina.com.cn/u/1489603294 2014-02-18 14:44:16
发布时间: 2014-02-17 15:30作者: 冯胜平
——“匿名信事件”与“潘杨案件”
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捕,直接原因是1943年秘密会见汪精卫,隐瞒12年,没有
向组织汇报。抓捕潘汉年,不仅出乎潘的意料,“就是参与其事的陈毅、罗瑞卿等高层
人士也是始料未及的”。(1)
1956年4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谈到潘汉年:“什么样的人不
杀呢?胡风、潘汉年、饶漱石这样的人不杀,连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
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2)
1962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旧话重提:“有个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市副市长
,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是一个CC派人物,现在关在班房里头,但我们没有杀他。像
潘汉年这样的人物,只要杀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都得杀。”(3)
短短两次讲话,内含十个杀字,显示了毛泽...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林浩推荐:从刘主席还乡到“刘主席万岁” 「打倒毛主席!彭德怀万岁!」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8 05:58:57 2012, 美东)
http://www.1921.cn/new/zggc/2005009/202.htm
一九六○年七月,北京地区进入酷暑季节。夏天是一年赛一年地炎热了。连带城区中心
那长串绿色珠玉似的五座海子: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北海、中海、南海,似乎没有给
四围金碧辉煌、巍巍嵯峨的
宫殿建筑带来多少清凉。堤岸上原本苍翠欲滴的绿柳垂杨,也被骄阳流火熏烤得颜色泛
白,了无生趣。此时刻,中央领导人都到北戴河海滨避暑去了,在那里游泳、跳舞、听
曲,边召集会议,叫做疗养、工
作两不误。
上有九天,下有九地。全国大饥荒已经持续蔓延了大半年,如同铺天盖地的亿万蝗
虫蛇蝎,拚命吮吸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日渐枯竭的生命汁液。公社社员饿得眼睛发绿
,喉咙伸出爪子。党政机关内部
简报,各省区均有饥民群起抢劫公家...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3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严慰冰案是何时侦破的
·杜钧福·
严慰冰案是文革初期重要案件之一,是陆定一案的案中案。事出中宣部长、政治局
候补委员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她从1960年3月到1966年1月,以投寄匿名信方式攻击叶
群及林彪一家人。但是几部文革史对此案的细节均语焉不详。
对于此案侦破的经过,最具体的描述来自《王光美访谈录》中黄峥的说法。
“这个匿名信案好多年都破不了。破案的过程很巧合。据说在1966年春天的一个下
午,严慰冰、叶群都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东西。严慰冰同志眼睛近视,
不小心踩了一个人的脚。那人大发脾气,口里不住地骂骂咧咧。两人吵了起来。严慰冰
一看,原来那人是叶群。一气之下,严慰冰直奔军委总政治部,向总政负责同志反映叶
群这种蛮横无理的态度,严慰冰是上海人,说话有口音,气头上说话又快,那位负责同
志实在听不懂她的话,就要她把事情经过写一写。严慰冰就写了。事后,那位负责同志
真的拿了严慰冰写的东西去向林彪反映。林彪、叶群一看,觉得这字面熟,就交给了公
安部。公安部经过笔迹鉴定,确定严慰冰就是匿名信的作者。”
在《王光美访谈录》发表前,很多材料,如荒坪撰写的《我的外公陆定一》也是这
样说的,但未说明事情发生...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作者系原广州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
在广州,大概无人不知北郊有个因南湖而得名的游乐场和豪华宾馆群。但是,在1971年之前,从政府官员到一般市民,却谁也不知道广州有个南湖。准确地说,从1971年5月之后,南湖二字才开始出现在高度机密的大比例尺内部地图上。难道这是新开凿的人工湖吗?不是。其实它是白云山北麓早已有之的一个天然湖泊,本名磨刀坑水库。它之所以改名,是因为1971年在这里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几位重要领导人修建住所而引起的。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毛泽东常来广州。初时他的住处只有珠江北岸的中共广东省委小岛招待所1号楼。以后又在白云山的鸡颈坑为他修了一组房子。从1962年后,连续多年毛泽东未来广州。这期间,除白云山的房子曾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外,省委小岛的房子一直空着。两处房子都没有进行大的维修。
197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当面告诉在京开会的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和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刘兴元:毛泽东有意于年底去广州过冬,毛在广州原住的两处房子长期空置,比较陈旧,怕是不适用了,希望军区和省委在广州近郊按照靠山、近水、幽静、保密的原则,另行选址为毛泽东新修一处住...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595
25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0/24/1509479.html
作者系原广州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
在广州,大概无人不知北郊有个因南湖而得名的游乐场和豪华宾馆群。但是,在1971年
之前,从政府官员到一般市民,却谁也不知道广州有个南湖。准确地说,从1971年5月
之后,南湖二字才开始出现在高度机密的大比例尺内部地图上。难道这是新开凿的人工
湖吗?不是。其实它是白云山北麓早已有之的一个天然湖泊,本名磨刀坑水库。它之所
以改名,是因为1971年在这里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几位重要领导人修建住所而引起
的。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毛泽东常来广州。初时他的住处只有珠江北岸的中共广东省
委小岛招待所1号楼。以后又在白云山的鸡颈坑为他修了一组房子。从1962年后,连续
多年毛泽东未来广州。这期间,除白云山的房子曾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外,省委小岛的
房子一直空着。两处房子都没有进行大的维修。
197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当面告诉在京开会的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和广
州军区政治委员、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刘兴元:毛泽东有意于年底去广州过冬,毛在广州
原...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不容细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ilovespring (spring), 信区: Joke
标 题: 历史不容细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8 10:52:04 2014, 美东)
1、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
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1960年,国内大饥荒,青壮年每天定量3两米,不足,人相食。茅台酒厂无米酿酒,
周恩来闻讯,特批2200吨粮食给茅台酒厂酿酒!而此期间,中国大陆有数千万人饿死。
但茅台酒厂1959年到61年的产量并没有减少,且更有收藏价值!这个时期的土陶瓶茅台
酒145.6万元创国内最高价,只因为这个时期的茅台不是用粮食酿造的,而是用人民的
性命和血酿造的。
3、林彪,黄埔天才,23岁任军长。解放战争任东北野战军司令,指挥辽沈战役、平津
战役。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71年9月13日林彪
机毁人亡,绝大多数人迷茫:毛的亲密战友副统帅咋就叛国了?蒋介石生平少有的几次
痛哭,这次就是为了学...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59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vidStern (烟雨蒙蒙),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揭秘广州南湖豪华行宫 毛泽东:我叫汪东兴修的(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5 02:26:41 2011, 美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0/24/1509479.html
作者系原广州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
在广州,大概无人不知北郊有个因南湖而得名的游乐场和豪华宾馆群。但是,在1971年
之前,从政府官员到一般市民,却谁也不知道广州有个南湖。准确地说,从1971年5月
之后,南湖二字才开始出现在高度机密的大比例尺内部地图上。难道这是新开凿的人工
湖吗?不是。其实它是白云山北麓早已有之的一个天然湖泊,本名磨刀坑水库。它之所
以改名,是因为1971年在这里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几位重要领导人修建住所而引起
的。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毛泽东常来广州。初时他的住处只有珠江北岸的中共广东省
委小岛招待所1号楼。以后又在白云山的鸡颈坑为他修了一组房子。从1962年后,连续
多年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28
http://www.1921.cn/new/zggc/2005009/202.htm
一九六○年七月,北京地区进入酷暑季节。夏天是一年赛一年地炎热了。连带城区中心
那长串绿色珠玉似的五座海子: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北海、中海、南海,似乎没有给
四围金碧辉煌、巍巍嵯峨的
宫殿建筑带来多少清凉。堤岸上原本苍翠欲滴的绿柳垂杨,也被骄阳流火熏烤得颜色泛
白,了无生趣。此时刻,中央领导人都到北戴河海滨避暑去了,在那里游泳、跳舞、听
曲,边召集会议,叫做疗养、工
作两不误。
上有九天,下有九地。全国大饥荒已经持续蔓延了大半年,如同铺天盖地的亿万蝗
虫蛇蝎,拚命吮吸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日渐枯竭的生命汁液。公社社员饿得眼睛发绿
,喉咙伸出爪子。党政机关内部
简报,各省区均有饥民群起抢劫公家粮库的暴动,不得不命令部队剿灭,以防止出现黄
巢、李自成。河南、安徽等地已经出现无人村,甚至发生父食子、兄食妹现象,惨绝天
伦。
首都北京是为国家门面脸子,情况稍好些。也是居民口粮供应紧缩,副食品几乎从
商店货架上绝迹,购买任何生活物品都需要票证:粮有粮票,油有油票,糖有糖票,煤
有煤票,布有布票,鞋有鞋票,
棉花有...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不容细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ilovespring (spring), 信区: Joke
标 题: 历史不容细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8 10:52:04 2014, 美东)
1、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
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1960年,国内大饥荒,青壮年每天定量3两米,不足,人相食。茅台酒厂无米酿酒,
周恩来闻讯,特批2200吨粮食给茅台酒厂酿酒!而此期间,中国大陆有数千万人饿死。
但茅台酒厂1959年到61年的产量并没有减少,且更有收藏价值!这个时期的土陶瓶茅台
酒145.6万元创国内最高价,只因为这个时期的茅台不是用粮食酿造的,而是用人民的
性命和血酿造的。
3、林彪,黄埔天才,23岁任军长。解放战争任东北野战军司令,指挥辽沈战役、平津
战役。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71年9月13日林彪
机毁人亡,绝大多数人迷茫:毛的亲密战友副统帅咋就叛国了?蒋介石生平少有的几次
痛哭,这次就是为了学...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林浩推荐:从刘主席还乡到“刘主席万岁” 「打倒毛主席!彭德怀万岁!」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8 05:58:57 2012, 美东)
http://www.1921.cn/new/zggc/2005009/202.htm
一九六○年七月,北京地区进入酷暑季节。夏天是一年赛一年地炎热了。连带城区中心
那长串绿色珠玉似的五座海子: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北海、中海、南海,似乎没有给
四围金碧辉煌、巍巍嵯峨的
宫殿建筑带来多少清凉。堤岸上原本苍翠欲滴的绿柳垂杨,也被骄阳流火熏烤得颜色泛
白,了无生趣。此时刻,中央领导人都到北戴河海滨避暑去了,在那里游泳、跳舞、听
曲,边召集会议,叫做疗养、工
作两不误。
上有九天,下有九地。全国大饥荒已经持续蔓延了大半年,如同铺天盖地的亿万蝗
虫蛇蝎,拚命吮吸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日渐枯竭的生命汁液。公社社员饿得眼睛发绿
,喉咙伸出爪子。党政机关内部
简报,各省区均有饥民群起抢劫公家...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940
31
来自主题: Joke版 - 历史不容细看
1、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
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1960年,国内大饥荒,青壮年每天定量3两米,不足,人相食。茅台酒厂无米酿酒,
周恩来闻讯,特批2200吨粮食给茅台酒厂酿酒!而此期间,中国大陆有数千万人饿死。
但茅台酒厂1959年到61年的产量并没有减少,且更有收藏价值!这个时期的土陶瓶茅台
酒145.6万元创国内最高价,只因为这个时期的茅台不是用粮食酿造的,而是用人民的
性命和血酿造的。
3、林彪,黄埔天才,23岁任军长。解放战争任东北野战军司令,指挥辽沈战役、平津
战役。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71年9月13日林彪
机毁人亡,绝大多数人迷茫:毛的亲密战友副统帅咋就叛国了?蒋介石生平少有的几次
痛哭,这次就是为了学生林彪。林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称蒋为“校长”。蒋哭的不只是
痛失挚友、人才,也许也为失去某些东西。
4、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
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由人民代...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之死 中南海政坛人物春秋史 披露中共高层文革重大历史始末
刘少奇的老卫士长李太和闻讯死讯后火速从北京赶往开封,直奔老首长身旁,只见刘少奇躺在地下室地板上,身上盖着一个白床单。一尺多长的白发蓬乱着,嘴和鼻子已经变形,下颌一片淤血……
八届十二中全会,在人数不足半数的情况下,却宣判了刘少奇政治生命的死刑。毛泽东说,他在1962年就看出刘少奇“有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
山雨欲来之时,刘少奇接到出访任务,国外鲜花铺路国内却风雨满楼
进入1966年,全国的政治气候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由上海作为中心发起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学术争论此起彼伏,后来在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不断推波助澜下显得异常活跃,并在他们授意之下逐步往历史纵深和政治生活等领域扩展,让大家嗅出了山雨欲来的味道。然而处于政治高层的领导人对这种味道更为敏感和警惕,二月初以彭真为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向中央递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就是想将这种来者不善的“学术争论”控制在文化领域之中。
既然有人发现江青等人“来者不善”的用意,那么“来者”们当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很快江青在林彪...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习仲勋夫人齐心曾经自述婚姻往事:如果把人生比作长河的话,我和仲勋相伴58年(1944年4月——2002年5月),可算是度过大半辈子…
人民日报第六版截图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习氏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源远流长。1369年(明洪武二年),习家这一脉始太祖习思敬携家带口由江西新淦(今新干县)逃荒要饭到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落户。仲勋为该族西户习魁之后第九代人。仲勋的曾祖父习玉策生子三人:习永盛、习永山、习永厚。习永盛为长子,是仲勋的祖父。习永盛与张氏夫人在河南邓县育有一儿一女。1882年(清光绪八年),因家境贫寒,习永盛不得不再次举家逃荒,来到陕西富平淡村落户,后相继生下仲勋的父亲习宗德、叔父习宗仁。在淡村...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34
☆─────────────────────────────────────☆
weideng (赤包充玫瑰,阴沟也称河?) 于 (Wed Feb 16 15:50:42 2011, 美东) 提到:
他们在“文革”期间曾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是不可一世的学生“领袖”。他们的名字,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来说,也是耳熟能详。
当他们为过去的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后,如今,又身在何处?
乱世狂女聂元梓
聂元梓因为一张大字报,成为“文革”风云人物。她先是当上北大校“文革”主任,继而在1966年8月18日上午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和群众时,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聂元梓和军师们策划抢了三个“头功”。第一是“揪叛徒”。在聂元梓的授意下,他们写报告给康生,诬陷彭真、薄一波、安子文等同志为叛徒。这些老同志相继被捕入狱。其中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同志被折磨致死。第二是诬陷朱德委员长。聂元梓召集手下干将,炮制了《历史
煺摺⒎吹骋靶募摇倨馈粗斓陆怠返热炊恼拢窃凇缎卤贝蟊ā飞希诠谕庠斐啥窳佑跋臁5谌翘鋈谝徽殴诖虻诵∑阶苁榧堑拇笞直ǎ芟莸诵∑酵臼恰叭诙抛畲笞咦时局饕宓缆返牡比ㄅ伞薄S肫渫保艋辜咏...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35
《邱会作回忆录》其中有一段关于与王洪文一同住监的记载。请看《邱会作回忆录》下
卷930-932页:
王洪文被捕后,所经受的痛苦是骇人听闻的!我们合监之时,王洪文因脑子受创伤还不
能做系统的谈话。他说的常常是东拉西扯,词不达意。
我们的谈话是从谈粉碎“四人帮”开始的。江腾蛟同王洪文比较熟悉,江对着王说:“
现在你房子里铺着地毯,还有专门值班的警察,把饭送到你房子去。你还是副主席待遇
嘛!”
王洪文苦笑着说:“你怎么挖苦都可以! 其实,我能够自己走路,时间还不长,我每天
都会跌倒在房子里,这些日子是怎样活下来的,我只能模模糊糊地记起来。”
王洪文接着说:“毛主席去世后,我们考虑会被排挤出去,没有想过会被抓起来。七一
年‘九一三’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大之后,我们特别相信毛主席的威望,我们把自己的
命运同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联系在一起。其实,康生去世后张春桥比较沉闷,江青过份
相信自己的夫人‘尊严’,在毛主席去世前,我们已经是比较松散的了。”
“我现在的身体为什么那样坏?要详细说,话就长了。他们给我上的刑具是现代化的,
那种手铐一动就会自动紧固。你不挣扎还罢了,要是用力挣扎就会随之加紧,手紧箍得
...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6
作者:萧沉
--1949年南京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邹健东摄/图片转自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
-1949年/解放-
以1949年为界,中国大陆六十年来似乎已习惯了将1949年以前称之为“解放前”,1949
年以后称之为“解放后”。但我讨厌“解放”这个词,谁解放谁呀?这都是哪儿对哪儿
呀?这个词,即使是针对当时中国广大的穷苦农民乃至工人也一样,纯属精神忽悠。我
们不是哭着喊着还要去“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么,但八十年代国门一开,才
恍然,全世界那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原来全在中国大陆!所以,我们“解放”什么呀,
我看最要紧的还是“解放”我们自己吧,先从言论自由开始。
邹健东先生摄于1949年的这张南京市民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照片,说实话,我看了很
恐怖,领袖崇拜从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年就大面积开始了,整个一个“毛密集”,如电脑
病毒,难道还不恐怖么?这哪里是什么“解放”啊,分明是造神!分明只是“解放”了
毛泽东及其执政党高层圈子那有限一班“领导人”!呵呵,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圣明,
他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大独裁者》中,一不留神便道破了天机,他说----“独裁者
解放的是自己/奴役的是...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584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huang (大黄),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邱会作回忆录》中有关王洪文的记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7 16:49:47 2011, 美东)
《邱会作回忆录》其中有一段关于与王洪文一同住监的记载。请看《邱会作回忆录》下
卷930-932页:
王洪文被捕后,所经受的痛苦是骇人听闻的!我们合监之时,王洪文因脑子受创伤还不
能做系统的谈话。他说的常常是东拉西扯,词不达意。
我们的谈话是从谈粉碎“四人帮”开始的。江腾蛟同王洪文比较熟悉,江对着王说:“
现在你房子里铺着地毯,还有专门值班的警察,把饭送到你房子去。你还是副主席待遇
嘛!”
王洪文苦笑着说:“你怎么挖苦都可以! 其实,我能够自己走路,时间还不长,我每天
都会跌倒在房子里,这些日子是怎样活下来的,我只能模模糊糊地记起来。”
王洪文接着说:“毛主席去世后,我们考虑会被排挤出去,没有想过会被抓起来。七一
年‘九一三’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大之后,我们特别相信毛主席的威望,我们把自己的
命运同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联系在一起。其实,康生去世后...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8
在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批斗,并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其
后悲惨逝世。刘少奇的遭遇也被后人认为是文革当中的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而美国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宋永毅教授对此另有看法,在其所撰《刘少奇对文化大革命的
独特贡献》中指出,中共党内的受害者和迫害者的身份常常是合二而一,密不可分,而
刘少奇既是文革的受害者,也是这一罪恶历史的制造者之一。
把“刘少奇”和“文化大革命的独特贡献”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作为一篇论文的题目,似
乎是矛盾乃至残忍的。因为刘少奇无疑是文革的受害者,并被残酷地迫害致死。就数以
百万计的文革受害者的级别而言,刘少奇还毫无疑问是他们中最大的受害者—他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副主席。或许正因为如此,在文革后几乎所
有的悼念刘的文章里,都只是强调了他“最大的受害者”的身份,并强调他在六十年代
初经济政策上和毛的区别。〔1〕还进一步用经济政策上的区别来模糊和掩盖他们在政
治思想上的一致性。对于他和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却大都从他这个单一身份的角度,有
意无意地推演出毛泽东“同刘少奇主持的中共第一线领导之间分歧的发展,使党内生活
越来越不... 阅读全帖
c*****4
发帖数: 1777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住木头房子
Okay高级黑。是5000立方米。活该你穷酸码工住钢筋混凝土。
汪东兴交待为毛泽东建新居
■广州南湖毛泽东住所工程风波解密之一
在广州,大概无人不知北郊有个因南湖而得名的游乐场和豪华宾馆群。但是,在1971年
之前,从政府官员到一般市民,却谁也不知道广州有个南湖。准确地说,从1971年5月
之后,南湖二字才开始出现在高度机密的大比例尺内部地图上。难道这是新开凿的人工
湖吗?不是。其实它是白云山北麓早已有之的一个天然湖泊,本名磨刀坑水库。它之所
以改名,是因为1971年在这里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几位重要领导人修建住所而引起
的。
交待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毛泽东常来广州。初时他的住处只有珠江北岸的中共广东省
委小岛招待所1号楼。以后又在白云山的鸡颈坑为他修了一组房子。从1962年后,连续
多年毛泽东未来广州。这期间,除白云山的房子曾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外,省委小岛的
房子一直空着。两处房子都没有进行大的维修。
197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当面告诉在京开会的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和广
州军区政治委员、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刘兴元:毛泽东有意于年底去广州过冬,毛在广州
原住的两处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汪东兴与张耀祠:叫人相信谁?
作者:余樵
“文化大革命”中的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开始他所谓“第十次路线斗争
”中的重要行动:“巡视”南方(所谓“巡视”,其实并不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
或街道去巡访、视察,而只是在警卫森严的专列上接见各地省级领导人)。此次随行“
护驾”的有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局
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然而,对照阅读这两本回忆录,却会发现:两位作者
对同一历史事实竟有出入很大的记叙,出现了不应有的相互矛盾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
汪东兴是文革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曾长期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负责党主席毛泽东的
警卫安全。张耀祠亦是如此。两人因其特殊身份,在文革后都写过有关毛泽东的回忆录
,特别是对意义重大的南巡有着详细的记叙,然而他们二人的记叙矛盾重重。这篇文章
指出这段公案,并质问:汪东兴与张耀祠:叫人相信谁?
“文化大革命”中的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开始他所谓“第十次路线斗争
”中的重要行动:“巡视”南方(所谓“巡视”,其实并不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
或街道去巡访、视察,而只是在警...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41
说你搞笑只说你的这段“毛雄才大略,但在情报工作上始终是门外汉,各个时期都需要
借助情报部门的合作。蒋有戴笠,斯大林有贝利亚,只有毛没有自己的心腹特务头子。”
我党对情报工作贡献最大的就是毛了,毛在延安期间改造了中共情报系统,原来中共情
报工作由从苏联kgb受训的周恩来领导,手段不外乎就是暗杀,美人计之类的。没有战
略情报的概念,情报工作就是以自保为目的。最后暗杀引起民愤,被赶出上海,去祸害
中央苏区了。
再说下你这句话的错误:
“: 搞笑的是你自己吧。仔细看看搞情报工作的人的履历:没有一个人是毛从井冈山时
期就
,”
周恩来称曾希圣为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曾希圣是毛的小同乡,在湖南师范学校
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在湖南跟着老毛搞农运,上过老毛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后来
被推荐到黄埔军校。这关系怎么样?
老毛长征时就和军委二局一起行动,遵义会议后负责军委二局。各类回忆录都说老毛最
早控制了电台。这叫没有心腹。
前三杰后三杰是周恩来叫的。前三节他领导没错。后三杰就扯了,后三杰都是针对胡宗
南系统的,难道做其他系统工作的就不是杰了。这就和周当时接触面有关了。
然后说毛什么时候控制情报系统了...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误上贼船!谭震林高喊后悔加入中共跟毛走(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2 07:45:26 2016, 美东)
中共元老、副总理谭震林曾后悔自己误上贼船。(网络图片)
中共将领谭震林早在1926年就加入中共,并在1927年追随武装暴动失败后的毛泽东进入
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因国民党围剿而被迫逃亡的中共开始所谓的长征后,谭震林受命
留守苏区,继续游击战争。抗战期间,担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中共建政后,历
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华东局第三书记、中共中央
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中共视为“功臣”且级别不低的
高官,却在文革期间喊出了后悔加入中共及跟毛走之语。
1966年文革开始后,在毛的纵容下,红卫兵四处打、砸、抢、烧,残害无辜。社会秩序
的混乱,对各级领导的冲击,都使中共党内大批党内元老在感到自身处境岌岌可危的同
时,对毛及文革都产生了不满的情绪,特别对执行毛命令的江...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43
来自主题: CanadaNews版 - 周恩来与中央专案组
在文革中,发生过许多令人发指的暴力迫害事件。如果目光仅仅停留在各种群众组织举
行的规模宏大的批斗大会,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比起现在仍然不被外人所熟悉的中
央专案组(亦称:中央专案审查小组或中央专案小组)所实施的法西斯行为,是小巫见
大巫。
中央专案组不仅令人谈虎色变,而且其具体的操作更是为人知之甚少,中央专案组的结
构更是难于见于正式刊物。杨成武的回忆揭开冰山一角,领导杨成武搞专案的是周恩来。
实际上整个中央专案组的实际领导者就是周恩来本人,连康生、江青等都是其手下工作
人员。整个专案组的材料最后审批以及在报告于毛泽东之前都要经过周恩来之手,至于
材料的真假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能否迎合组织的要求。无论早期的彭德怀专案还是文
革期间的的刘少奇、贺龙等专案,都是依据中央专案组所提供的材料定性的。
一:中央专案组的发端与演变
中央专案组和中央文革小组不同,中央文革小组的活动和意见都在媒体上显著报道,而
同样是1966年5月在政治局会议上成立的中央专案组却是秘密的,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
媒体上。但是,在它存在的13年的里,它行使的权力不仅远远大于一度存在过的监察委
员会和组织部,也远远大于中央...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中正日记解密------阮大仁著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中正日记解密------阮大仁著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宋永毅:刘少奇――罪恶历史的制造者 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7 12:43:04 2013, 美东)
在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批斗,并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其
后悲惨逝世。刘少奇的遭遇也被后人认为是文革当中的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而美国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宋永毅教授对此另有看法,在其所撰《刘少奇对文化大革命的
独特贡献》中指出,中共党内的受害者和迫害者的身份常常是合二而一,密不可分,而
刘少奇既是文革的受害者,也是这一罪恶历史的制造者之一。
把“刘少奇”和“文化大革命的独特贡献”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作为一篇论文的题目,似
乎是矛盾乃至残忍的。因为刘少奇无疑是文革的受害者,并被残酷地迫害致死。就数以
百万计的文革受害者的级别而言,刘少奇还毫无疑问是他们中最大的受害者—他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副主席。或许正因为如此,在文革后几乎所
有的悼念刘的文章里,都只是强调了他“最大的受害者”的身份,并...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95
4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高华谈林彪(四)
九大是林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林彪的一些想法在九大上和毛泽东是有分歧的,林彪是比较主张“文革”结
束国家开始搞现代化,恢复常规恢复秩序,毛泽东要不断革命。毛废弃了陈伯达
给林彪写的稿子,那个稿子是林彪比较欣赏的,就是“文革”结束以后,应该搞
经济建设。毛不看,用的是张春桥的稿子,张春桥的稿子就是继续革命不断革命。
那么,林彪在九大作政治报告的时候,事先稿子是一个字都没有看的,他是很不
高兴的。九大上,毛主席正式安排林彪为接班人,又来试探林彪了。九大时间开
得很长,开了20多天。有一天开会选举大会主席团,毛主席说选举林彪同志作主
席团主席,吓坏了林彪,好在林彪反应快,马上拉了话筒说选伟大领袖毛主席作
主席,然后林彪说流眼泪就流眼泪,流着眼泪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在九大庄
严的主席台上,两个人演出了这一场试探与反试探的一场戏。另外,毛主席在这
次会议上,借用外电的话表达了自己的不安,主要借用苏联人的话,说“我们现
在是军事官僚集团”。
毛主席在九大上安排林彪系统的人当了政治局委员,但又做了其他的布局。
他任命了许世友、陈锡联担任政治局委员,他也让李先念担任政治局委员,几个
老臣,刘伯... 阅读全帖
r********1
发帖数: 7345
48
在文化大革命中,南陲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死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他省的受害者大
多死于文革中的种种冤错假案,广西则不同,无辜群众大都死于由军队直接指挥参与的
大屠杀中,而且时间都是在1968年全省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政权机构成立以后。据八
十年代中央调查组来广西“落实政策”时民间所作的粗略统计,1968年7月以后,
广西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广西军区以“贯彻执行‘七三’布告”为名,调动军
队,共杀了近十万人!种种名义的杀戮,包括武装一派,在全省范围内武装剿杀反对派
“四二二”(全称“广西四二二革命行动指挥部”);利用“清理阶级队伍”,挖掘“
反共救国团”,“对阶级敌人刮十二级台风”,等等。据1992年北京权威的当代中
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广西》一书披露,广西文革中被“无辜滥杀了8万多人”
,这显然是一个接近但缩小了的数字。

“广西王”韦国清和广西文革中的两大派

韦国清,壮族,原红七军的老干部,参加过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曾任连、营、
团长;抗战期间任新四军第三师和第四师旅长;在解放战争中历任华东解放军第二纵队
司令,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等职。他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萧军日记:延安档案[组图]
作者:萧军 来源:共识网
萧军先生在鲁迅塑像前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既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吉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作和生
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立场比
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可以讲
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实度、
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移默化
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需要深
入,萧军长住边区,与「党人」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劳动;客观需要距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汪东兴与张耀祠互相矛盾的毛泽东回忆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4 09:32:43 2015, 美东)
——汪东兴与张耀祠:叫人相信谁?
作者:余樵
“文化大革命”中的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开始他所谓“第十次路线斗争
”中的重要行动:“巡视”南方(所谓“巡视”,其实并不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
或街道去巡访、视察,而只是在警卫森严的专列上接见各地省级领导人)。此次随行“
护驾”的有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局
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然而,对照阅读这两本回忆录,却会发现:两位作者
对同一历史事实竟有出入很大的记叙,出现了不应有的相互矛盾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
汪东兴是文革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曾长期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负责党主席毛泽东的
警卫安全。张耀祠亦是如此。两人因其特殊身份,在文革后都写过有关毛泽东的回忆录
,特别是对意义重大的南巡有着详细的记叙,然而他们二人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