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8 发帖数: 725 | 1 节目单(节目顺序以演出当天为准)
1.开场集体舞:《花鼓》
2.女声独唱 演唱:马晓晨
《祖国你好》
《送别》
《我爱你塞北的雪》
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祝福歌》
3.乌兹别克族女子群舞:《半个月亮爬上来》
4.男声独唱 演唱:阿旺(藏族)
《快乐藏人》(配舞蹈)
《走向共和》
《共和国之恋》
备:《祖国永远年轻》、《祖国我爱你》
5.京剧演唱 演唱:杨赤
《群英会》
《盗御马》
备:《铡美案》
6.傣族女子三人舞《邵多丽》
7.女声独唱 演唱:冯瑞丽
《回家》
《追寻》
《我是中国人》
备:《亲爱的中国我爱你》、《走进西藏》
8.台湾原住民舞蹈:《海歌》
9.壮族女子集体舞:《花香群雨》
10.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加拿大歌曲《红河谷》或其他英文歌曲
11.傣族双人舞:《孔雀》
12.塔吉克族群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3.男声独唱 演唱:刘维维
《在那遥远的地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我的太阳》
备:《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及英文歌曲
14.各民族... 阅读全帖 |
|
s******5 发帖数: 478 | 2 我去过所有这些地方, 呵呵, 羊肉, 黄羊肉, 奶茶, 白酒, 唱歌, 哈达, 马头琴,,, |
|
N****f 发帖数: 25759 | 3 一向喜爱气象恢弘的交响乐和歌剧,听着此起彼伏、交相呼应的铜管、
木管、弦乐、男中音、女高音、大合唱,觉得音乐之多彩,莫过于此。
二十多年前只身远渡花旗国,半推半就地对音乐形象远远更为单一的
摇滚乐发生浓厚兴趣,从Sting和U2的内含到ZZ Top和Madonna的外
放,无不爱不释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间,忽然身不由己地移情别
恋以怀旧和落拓为传统基调的乡村音乐,大抵只为Randy Travis和
Clint Black悠长的尾音里那一分洒脱不羁。
如今人到中年,百听不厌的音乐似乎只剩下一种色调:泥土色。平时
家里、车里,CD机里面满是南乡的八乌、扶桑国的尺八萧、蒙古草原
的马头琴、阿尔明尼亚的duduk、俄罗斯的三角琴、凯尔特人的风笛、
安第斯山里的排箫、夏威夷土著的吟唱。不过最为钟情不过的,还是
最为简单不过的北美印第安人木萧。一个只有六个孔洞、六个音符的
管乐器,可想而知极易上手,初学者从第一次握在手里到基本上可以
成调,大约只要一个小时左右。听得多了,也吹得多了,才渐渐悟到,
这一管木萧里面蕴涵的色彩,岂止是一个泥土色而已!
http://www.youtube.com/wa |
|
C********o 发帖数: 5368 | 4 小提琴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歪哥能拉吗,肯定是马头琴,二胡之类的. |
|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8 竹刺是什么?
我是以前听一个拉二胡的人这么说,丝竹贴肉,所以民乐器的声音比西方乐器的贴心,
他说二胡马头琴等都是抱在怀里,钢琴就是远远的冷冷的。不过吉他也是抱在怀里的。
不过吉他的弦是塑料或铁吧。 |
|
wh 发帖数: 141625 |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太好听了 是马头琴吗?内蒙吗?听上去像,但两个人看着都是西方人啊?穿这身好别扭。主唱喜
欢,配唱的嗓子太破了,不大会欣赏。
national geographic拍过一个《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哭泣的骆驼)》
的纪录片,里面的内蒙长调很好听,我以前写过帖子,小帕还把它和巴赫的大提琴曲
sarabande比较,说异曲同工。 |
|
|
q*********8 发帖数: 5776 |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太好听了 嗓子太破了。。。。哈哈哈,人家乐队就以这种破嗓子著称,呵呵
你搜“呼麦”,或者“xoomei”“xoomii”“khoomii”,一种唱歌的方法,
一个嗓子同时唱出高低两种音高,贴的这个乐队叫Huun Huur Tu,专唱呼麦的
马头琴不是重点啊!呵呵 |
|
x*******i 发帖数: 819 | 12 这个不喜欢:( 我觉得听民谣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如果你从来没亲身体会过牧民的
生活,没在蒙古草
原上听过蒙古歌,就不太能体会到蒙古歌为什么是那种唱法。马头琴也只有在夜晚的草
原上才能有100%
的表现力。如果在大山里突然听到清亮的女声忽远忽近婉转的调子,和着风吹过枝叶还
有小鸟的叫声,
然后回到家打开音箱,听到某个明星配上各种电子乐器在唱同一首歌,你会找不到理由
相信这真的是同
一首歌。
民歌是和当地人的生活和生活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你把
它切成丝儿,浇
上汁儿,再撒点儿cheese,我真的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只是我个人的感受。 |
|
p***r 发帖数: 20570 | 13 那段马头琴很煽情。
春晚的民族歌曲里面有段内蒙的安达组合的呼麦,那个喉音发出的低音听上去怪怪的,
不过水平确实很高啊。 |
|
p**********n 发帖数: 1470 | 14 很巧哎,我不久之前也看了这场演出,不过不是免费的,而是价格不菲的。。。
很感激文豪给我这么多credit,让人受宠若惊哎。
文豪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她能一字不差地背诵版友n年前说过的某段话。
···想起以前看National Geographic拍摄的纪录片《哭泣的骆驼》时,我和另一个
浙江版的
网友小帕同为其中的蒙古长调感动;小帕更是说马头琴声让他想起巴赫的《Cello
Suites No. 5》里面的 Sarabande,马友友称之为旋律最简单也最深邃的曲子。小帕当
时幻想要是能用马头琴来拉个transcribed Cello Suites 该有多好,人类的不同文化
在本质上竟是如此相通,和自然界如此统一。马友友从98年开始组建的这个丝绸之路乐
团正是应和了小帕的梦想···
这些话让我情何以堪啊。。。
不过话说回来,世界上的乐器都是有渊源的,中国大部分的所谓“民族乐器”其实都来
自西域,也就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从中亚和西亚传入东土然后汉化的,二胡的“胡”字
,扬琴通假的“洋”字,便是明证。至于琵琶,则更是和“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起成为
西域文化的标志了。的确和它在西方的近亲lute和gu...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15 友友的提琴声真的很有马头琴的味道
他国内期间去过内蒙古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7 赞美。你看的也是以波斯/伊朗音乐为主的吗?我原先以为这种载歌载舞的音乐适合广
场的集体气氛,所以适合露天音乐会。我很想听听马头琴、巴乌、琵琶、二胡、笙这些
中国乐器,不知道你听到没有。
古筝似乎也是中国的,上次我在古典版问是不是西域传入的,有人说“一般来讲,大家
一致同意战国时代筝在秦国已经很普遍了,再之前的流传说法都未取得人们的认可。有
人认为,筝之得名是因为谈起来铮铮作响的缘故”。
如果以西亚中亚为源头的话,那波斯音乐应该非常可以研究了。我在西北版还说起我分
不清波斯/伊朗和土耳其阿拉伯音乐,感觉都差不多,不知道是否因为宗教的影响。我
有个伊朗朋友倒是很推崇本民族音乐。
我能记住你的话是因为你写在博客里的呀,我跑过去抄的……不过我听了马友友的
sarabande没听出感觉。我得再多听听。 |
|
f*******g 发帖数: 5309 | 18 昨晚就看完了,一直想该怎么回复。却发现,越是动心的东西,越没有言语来形容。
我很喜欢马头琴,萧,古筝,最喜欢听二月映泉。
小提琴的梁祝是我的最爱。
太多了,以后我也谈谈这些天簌之音。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9 小帕再给你看一个我们州版的回帖,是一个非常喜欢丝绸之路乐团的朋友写的:
发信人: civigal (yaya),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Re: 昨晚New Haven Green上的马友友及其丝绸之路乐团的演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3 23:17:56 2011, 美东)
跟LZ很有共鸣 我是丝路的粉 前年听了两场在纽约的演出 一场在Alice tully hall的
正式演出 一场室外的免费场 去年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丝路展上 也有这个思路乐团的
几个黎巴嫩乐手的小演出 我最喜欢的是鼓 有很原始的共鸣 同一个您说的演奏马头琴
的老人在正式演出的时候 跟他的女儿表演了一个叙事长歌 我苦的稀里哗啦的
从没到过任何伊斯兰的土地 但是有很解释不清的乡愁 |
|
d********e 发帖数: 1468 | 20 想了解西域音乐的朋友,不妨尝试下这张专辑:
The Silk Road: A Musical Caravan
http://www.amazon.com/Silk-Road-Musical-Caravan/dp/B000063NDQ
里面西域各国的音乐都有,包括中国 :) 最喜欢的当属其中两首哈萨克族的独奏(不出
意外的话,应该是冬不拉),甚至超过马头琴。充满阳刚之气,没有一丝的哀怨,那节
奏让人血脉贲张,仿佛纵马驰骋大漠的感觉。
初次听到类似的音乐要回到高中时代了。偶尔摆弄收音机调到了境外某国的电台,当时
颇为惊艳,甚至录了下来。遗憾的是卡带已经不知在何处了,也不知道曲子的名字。。
。 |
|
|
|
l*r 发帖数: 79569 | 23 本来也没让你唱啊,你管整根亮闪闪的牙线,摆个pose在边上拉马头琴就行了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4 翻译人的笔名很小资,哈哈。matthew lien的中国歌迷不少。oh 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这句最耳熟,喜欢这歌。没有电影吧?感觉像电影配乐似的,为啥叫
bressanon?说是北意大利一个小镇名。
yayrim视频里的女孩我觉得还有点西域味,脸型长、宽大。不确认;我的新疆二哥确认
艾斯卡尔视频里的女孩是标准维族女孩。我从小被人说像新疆人哎,哈哈。你喜欢刀郎
吗?我很喜欢。我去问问西北狼哪里下载sari gelin,你那么喜欢啊,我觉得嗓子不男
不女,哈哈哈,但很喜欢这种西域曲调。你听过马友友的丝绸之路乐团的演出吗?里面
有一种伊朗乐器Kamancheh,像马头琴那样哭腔;还有一种像箫一样的duduk呜呜咽咽。
我也写过帖子,西北狼回帖里也跟帖了这两种乐器表演的曲子,我很喜欢: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96569.html
还有我很喜欢the kite runner里面的曲子,也是中东伊斯兰那种忧郁旷远的味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2PRhrebtbM
...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5 现代人受不了这和静清远了
古琴古筝都当马头琴琵琶使 |
|
l******m 发帖数: 31446 | 26 嘿嘿,在翻找小宋的那首纯音乐作品“折耳鸮”的时候,找到丫最近的这个声明。倒是
回答了我关于“董小姐”莫名其妙红了之后的一些疑问。
http://site.douban.com/donye/widget/notes/641762/note/286607925
【关于最近一些事和之前一些事的大总结】
2013-07-06 05:41:57
各位好,在下宋冬野。
最近比较繁忙,很多网上的消息也来不及看,下午刚从长沙回到北京,终于有了半天的
空闲,于是大致的看了看网上的言论,也综合了之前关于我的各类言论,今天打算在此
做个不自量力的自以为是的详细的总结:
先说关于这次快乐男声的事。
1.关于版权。左同学翻唱那首歌,在半个月之前已经向我的经纪公司摩登天空和我本人
提出过正式的申请,经过了我们的同意和授权,他是个谦逊淳朴为人真诚正直的男生,
我和摩登都很欣赏他的为人。
2.关于民谣音乐。首先我个人并不能给出民谣二字的准确解释,我认为民谣二字只是个
分类收纳的方法,一种真实简朴的音乐形式。我的作品相比于中国民谣前辈们和更优秀
的民谣音乐人(如我的偶像万晓利老师、老狼老师、张玮玮老师、李志老师,我的良... 阅读全帖 |
|
w***w 发帖数: 10821 | 27 石家庄,10年前去过~~那时真看不出是个省会的样,还不如邯郸出名
居然有马头琴,喜欢~~是配合那匹脱缰的野马吗?这就是摇滚的味道~~
80年代,生于理想,死于欲望,杯具啊~~ |
|
a******e 发帖数: 6689 | 28 风景中的书屋
——喀纳斯“李娟书屋”建造记
作者:洋冈子
一 起因
今年5月,我正在北京过着闲散的退休生活,一天,突然接到喀纳斯景区管委会书
记康剑的电话,他说刘亮程提议让他在喀纳斯建一个“李娟书屋”,并题了字。
其实,这几年康书记一直在用李娟的文化品牌补充并提升着喀纳斯景区的文化内涵
,他经常说:“别看李娟体格瘦小,但她的文字力量却很强大,她的书对阿勒泰的宣传
,大过三个宣传部的能量。”
喀纳斯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疆的自然风景品牌;李娟是“人民文学奖”和“
朱自清散文奖”的获得者,是阿勒泰的文化品牌,在喀纳斯旅游景区建一个“李娟书屋
”使得优美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非常地相得益彰。
刘亮程的提议正与康书记的想法不谋而合,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吧!
康书记在电话里给我下达了工作指令,让我考虑一下如何设计、如何呈现“李娟书屋”
。为喀纳斯做事、为李娟做事,那还有什么说的,我欣然答应了。
由于我和康书记是用电话沟通的,起初我并没有太理解“李娟书屋”的定位,我的设计
思路一直是围绕着李娟生活过、写作过的地方苦思冥想。比如设置旧木床啊、破桌子... 阅读全帖 |
|
a******m 发帖数: 3422 | 29
以前,学生宿舍有过从阿拉伯,北非国家和土耳其来的同学,在走廊里就可以听到他们
在寝室里放歌,给我的留下了那哀怨的印象。
其实,我认为这些乡土民风极其浓厚的歌曲(民歌),是参透了贫瘠土地下,那些求生
存的人生艰辛,不一定是亡国的悲哀。这些原始的律音才是打动人的本能。西北的名歌
应该也有很多,而比如蒙古的马头琴本身就是一个悲伤的传说。 |
|
g*****y 发帖数: 1488 | 30 小学时候过六一节往往学校组织去附近大学礼堂里看电影,最记得的一部叫《难忘的假
日》。
那是一部日德合拍的电影,说一个还不到teenager的女孩安娜和她当摩托车赛车手的父
亲一起度过的暑假。女孩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平时和母亲过—— 是我身边找不
到的,但我爸爸从事的工作使他常年出远门不在家,让我对女孩心有戚戚。
下面是我以为自己尚且记得的零星:
她父亲是日本人,性格缄默倔强不合群。女孩和父亲又亲密又隔阂。
整个夏天女孩和父亲从欧洲大陆一个赛场开到下一个赛场,父亲的比赛成绩一直不如人
意。
赛场永远是嘈杂咆哮的。有团队有赞助商的赛车手都很拽,父亲单枪匹马,只有一个长
期合作的修理师,还闹翻了。
有人送给女孩一只顶上有踮足的芭蕾舞女的音乐盒,她对音乐盒说,我很忧伤。
新来了一位女修理师Sam,帅而有生气,和女孩很投契,她父亲也似乎因为她的出现不
那么面孔死板了。
父亲的睿智的忘年交给女孩讲了一个传说,故事里的牧马人有一匹心爱的白马。他们一
起历尽艰辛,白马终于尽忠死去,托梦让牧马人把它的皮骨、鬃尾做一把琴。于是牧马
人做了一把琴,并把它叫做“马头琴”。 (好了,这就是点题的部分了。我...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1 真不错。粗看像三浦友和,细看又不像。牧马人和马头琴都值得大书特书…… |
|
b********n 发帖数: 16354 | 32 马头琴的来历好伤感啊~~有些生死相依的味道~~ |
|
g*****y 发帖数: 1488 | 33 那个马头琴的故事好象是蒙古族的传说,不知道怎么到一部日德合拍的电影里去了。。。 |
|
|
l******g 发帖数: 1066 |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音乐的魔力 马友友当年因为说了真话,被大陆禁了。
你说,做音乐的人,几个可以做得到?
我在伦敦曾经去过马友友的一场音乐会。十多年后,
依然被他的大提琴和马头琴的和声震撼着。他坚持用民乐和西方的音乐结合,
这个创意多有趣。同时可以让我们的民乐发扬光大。
因此,他受到了很多其他“西方音乐家”的排挤。
他的坚持,让我佩服!
我为有这样的中国人而骄傲。
不好意思,说到这,还是会愤青一下。 |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8 哈哈我那句括号里的声明就是给你看的。不过内蒙乡版的人都更喜欢前面那些,原生态
的帖子反而没人回。那个专辑是小菩提找出来的,我怎么老是听到小黄马时就断掉了,
说网络有问题,只得点击单曲听。为啥那么喜欢马头琴?我也很喜欢,很悲啊,丝绸之
路上的好多乐器都这样。
你最后贴了一首戴佩妮的怎样? |
|
N****f 发帖数: 25759 | 39 奇怪,那个链接似乎是动态的,现在又变成了陈绮贞的《旅行
的意义》。我贴的时候,明明是蒙古长调专辑里那个《达古拉》。
那个“网络问题”,不知是不是虾米对外来流量的限制,我也是
听几首就碰上同样问题。
马头琴、巴乌、古琴一向是我最为喜爱的几种国乐乐器,倾心
程度大致与亚美尼亚duduk、凯尔特风笛等等相近。至于为什
么,似乎难以言传。大约跟喜欢看美女一样,就是一个喜欢,
呵呵。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0 张承志是我中学时最喜欢的作家。除了黑骏马,也喜欢北方的河和荒芜英雄路。心灵史
有点长。金牧场有点过于投入,反而让读者感觉疏远。再后来的几篇似乎越来越往宗教
走,不那么普适了。今年是马年。希望重读一遍黑骏马,再补看一下电影,很喜欢那首
黑骏马长调。总觉得长调相当悲怆,和马头琴一样。 |
|
i********e 发帖数: 5996 | 41 蒙古的马头琴挺好听的
的外蒙歌……可能还是因为隔了条国境线,不熟悉。
有看点的是那位东方不败式的歌手,这个头冠是哪里的打扮啊……歌的风格
很new age( |
|
|
|
N****f 发帖数: 25759 | 44 应该就是马头琴,似乎是录音棚里隔开一段距离的效果。至于改良
与否,远远超出俺的“精通”范围,呵呵。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5 噢,少一点吱吱嘎嘎的涩音。马头琴的弦是钢丝弦吗?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6 蒙古女导演达娃( Byambasuren Davaa)2003年拍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是当年National Geographic的推介片,并获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影评附后)。两年后达娃又拍了同样半纪录片、半故事片式的《黄狗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镜头依然对准蒙古大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家庭和家庭的动物成员——
这次是狗。片头就是爸爸带女儿埋葬去世的牧羊狗,说生死循环,狗下辈子转世为人,
狗尾巴就变成女儿的马尾辫。
片中洋溢着这样的生命的快乐,和非职业演员的质朴。小孩用铲子捡草原上的粪,往后
一扔,却扔到背后的篮筐外去了;孩子仍一无所知地继续捡啊扔地蹓跶。他们对城里的
生活充满好奇,听说城里人在自己家里撒尿——说完咯咯大笑。我家孩子起劲地问:他
们在哪里撒尿?需要在草原上挖个洞吗?我不知道,有哪位网友知道吗?走路蹒跚的幺
儿娴熟地骑到缝纫机上犹如骑马——我说草原上的小孩还没走路就会骑马,我家孩子又
流露出无限向往。草原上的老人也咯咯笑得像天真的孩子,不过说的话可都像寓言。孩
子问怎样才能转世为... 阅读全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