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 发帖数: 16380 | 1 何大一:中国男同艾滋感染率是美国十倍 很可怕(图)
4 月3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4-2015”在清华大学新清
华学堂绚丽揭幕,登上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榜单的分别是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
成就奖”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和国学大师饶宗颐,以及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
名的科学家何大一,气象学家王斌,北京援非医疗队,证严法师暨慈济基金会,中国跳
水队,“木球之父”翁明辉、女高音歌唱家和慧、芭蕾舞蹈家谭元元和为建筑带来革新
创造的大学生裘嘉毅。凤凰卫视中文台、欧洲台、美洲台和凤凰网将在香港时间4月4日
21:40向全球播出颁奖礼盛况。
许戈辉:掌声请出2014-2015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获得者何大一博士,有请。请张
梅颖女士为何大一博士颁奖,有请何博士发表获奖感言。
何大一:各位来宾,晚上好!我想大家都知道我的中文讲的不好,所以我有准备。
今晚很激动,很荣幸,我也很感谢凤凰电视台给我们艾滋病研究工作如此荣誉,HIV是
人类历史上最凶猛的病毒,我们当然很高兴能把一个死刑的疾病,变成了可以治疗的病。
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成。现在,全世界还有36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 阅读全帖 |
|
|
Q*****Y 发帖数: 741 | 3 知乎:如何评价 2016 年 10 月 2 日去世的复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的一生?
先说一句大前提:尊重所有人,是对值得尊重的人不尊重,死的活的同理。所以不要和
我说什么死者为大。
大学里听过谢百三一节课,好像叫金融工程,我毫不夸张地说,那节课听得我犯恶心。
这是这个课程的第一节课,谢百三没有讲多少知识,只是整个课程的引言。他举了一些
例子,说他的某个朋友,50多了,几万块炒股票炒到几千万甚至更多,然后最近泡了个
女大学生,21岁,随后发出一阵猥琐的笑声。还举了一些其他栗子,比如他某个同学学
文科或者搞科研,不会理财,现在中年了还是很穷,随后是一阵鄙夷的笑声。
总之,他极尽鄙视穷人,视女人为玩物,把泡到年轻女生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整节课
的意思就是,年轻人呢,你们必须好好理财,不然中年时不仅穷,还吊不到年轻妹子,
一败涂地。
谢百三过去在学校风评极差,做了各种老鸨干的事,其他答者也提到了,比如介绍女学
生给那些“有钱人”,自己也泡女学生,总之就是身体力行给你们演示一个人品差到天
际的自认为有钱的人的嘴脸。
但是,如果他只是一个学者或者别的什么职业,只在公开场合探讨本专业学术内容,那
么... 阅读全帖 |
|
Q*****Y 发帖数: 741 | 4 知乎:如何评价 2016 年 10 月 2 日去世的复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的一生?
先说一句大前提:尊重所有人,是对值得尊重的人不尊重,死的活的同理。所以不要和
我说什么死者为大。
大学里听过谢百三一节课,好像叫金融工程,我毫不夸张地说,那节课听得我犯恶心。
这是这个课程的第一节课,谢百三没有讲多少知识,只是整个课程的引言。他举了一些
例子,说他的某个朋友,50多了,几万块炒股票炒到几千万甚至更多,然后最近泡了个
女大学生,21岁,随后发出一阵猥琐的笑声。还举了一些其他栗子,比如他某个同学学
文科或者搞科研,不会理财,现在中年了还是很穷,随后是一阵鄙夷的笑声。
总之,他极尽鄙视穷人,视女人为玩物,把泡到年轻女生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整节课
的意思就是,年轻人呢,你们必须好好理财,不然中年时不仅穷,还吊不到年轻妹子,
一败涂地。
谢百三过去在学校风评极差,做了各种老鸨干的事,其他答者也提到了,比如介绍女学
生给那些“有钱人”,自己也泡女学生,总之就是身体力行给你们演示一个人品差到天
际的自认为有钱的人的嘴脸。
但是,如果他只是一个学者或者别的什么职业,只在公开场合探讨本专业学术内容,那
么...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41 | 5 与其他对科学史感兴趣者一样,我以前也读介绍国外和古代的书籍。后来自己查资料写
过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孟德尔、四十年前的屠呦呦和张亭栋。如果写的文字与作者的空间
和时间很近,可能不好算创新的史学方法,但也许可作史料。
如果读者感兴趣谁上谁不上院士,不妨就此打住不用读以下文字。
如果读者觉得院士选举可以作为中国目前文化有代表性的一只麻雀,透过公开可查的背
景资料和文献、透过有部分客观标准的同行评价,来看平常一般在背后发生的事件,讨
论社会某些现象的缩影,那么,本文可为周末读物。
“中国特色”的学术逆淘汰等效于自身否定
2011年中国院士增选,六位曾任国外正教授的候选人中,五位全时回国的皆落选、一位
尚未全时回国的当选。限于专业背景,本文只讨论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其三位正教授全
军覆灭。虽然生物医学部不乏学术上判断公正的院士,却仍未能避免出现社会关注的“
逆淘汰”现象。
科学院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并非问题所在,而在于文化。逆淘汰现象,在中国基层出现不
少,但受一般尊重的科学家精英团体也是这样,对国家的负面影响可能就不限于科学界
。
众所周知,生物医学部在判断应用性研究的质量方面有缺陷,缺乏能力判断前辈... 阅读全帖 |
|
|
a***c 发帖数: 960 | 7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请看:
從中國或台灣的立場來看,留學生回國是「海歸」,從美國的立場來看,有公民或永久
居民身分者離開美國叫Expatriate,包括短期或長期離境的「去國」和放棄公民權或綠
卡的「棄國」。美國稅法有expatriate taxes。「去國」由稅法911條管轄,「棄國」
則由稅法Sec.877 和 877A管轄。
李慶安因美國國籍案子而辭職,同時被法院限制出境。反對黨立委還表示要向美國
國稅局告李慶安逃稅。
很多中國留學生「海歸」。他們是中國公民,擁有綠卡,但回中國工作。因為中國是美
國的所得稅合約國,只要他們一年在中國停留超過半年,就可以選擇以非居民身分報稅
,中國的收入就不必在美國繳稅。美國公民就不能做這種選擇,他們的中國收入還是要
在美國報稅。
放棄綠卡和公民 去國棄國皆要報稅
李慶安和馬英九放棄綠卡或公民權後還要不要在美國報稅繳稅,要看他們是在那一
年失去綠卡或公民權。美國對失去綠卡或公民權的人的課稅辦法修改了很多次,而且越
改越嚴。
在1995年2月5日以前︰只有放棄公民權的人要繳「棄國稅」,放棄綠卡的人不必繳
「棄國稅」。
從 1995年2月6日到2004 |
|
B*G 发帖数: 13438 | 8 我觉得方舟子不应该扯这一点,首先这本来就是八卦,李开复出版自传或者做演讲并没
有举起手take oath,他吹点牛又怎么样?其次这个事情没法证伪,开腹和巴马在一个
学校同一级,两个人无论是上课还是听讲座有某一次坐在一个教室里了,这事情说有就
有。方舟子老师一个人基本想说啥说啥,尤其现在有了微博,对别人的攻击经常跑偏,
他还是集中攻击开腹的学术和履历比较好,扯太多别的容易引人反感。
了。 |
|
c*l 发帖数: 1433 | 9 鸦片战争确实不能全怪外国。那时候鸦片是合法贸易品。林采取强行没收的办法,英国
人当然以为你不守贸易规则,以强力解决问题。既然如此,那就比拳头吧。那时中国吃
的亏大部分是搞不懂洋人到底啥想法,鸡同鸭讲,结果老被暴揍。洋人(除了日俄)真
是没想占中国的地,只是想做生意有保障,不然就凭大清的军队,中国早被灭了。李鸿
章是官僚体系里唯一懂洋人想法的,洋人也愿意跟他谈。
那时的政府跟现在很多北美wsn一样,英语沟通不灵,结果老觉得别人欺负自己,实在
气不过,就来点过激行为,结果还打不过人家。 |
|
|
|
|
d****n 发帖数: 10034 | 13 我们都知道现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的速度很快,我们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
使”医生护士们都在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他们不仅仅没有假期,而且还不怕危险困
难,他们艰难而上,努力研制解药出来。而且我们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白衣天
使医护人员们都在一线奋斗,他们尽职尽责、赫赫业业地做事,这些人都值得我们一辈
子去尊敬。
由于武汉疫情的出现,前往一线的基本上都是我们的白衣天使医生护士们,他们是我们
的英雄,时代的伟人。除了医生护士之外,还有很多学术大佬也在这次事件中纷纷走红
了网络。先是因“双黄连事件”走红的王延轶所长,再接着“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武汉
大学副校长舒红兵,然后是同年一起候选院士的施一公和饶毅,最后是施一公的得意弟
子颜宁。
他们都是学术界的大佬,在此笔者主要讲的是王延轶所长和颜宁院士,两人都是清华北
大校友,颜宁是清华毕业的,王延轶是北大毕业的,而且两人的经历非常类似。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普集博平村,1996年考进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而王延轶出生于1981年,比颜宁小了4岁,在2000年颜宁刚刚清华毕业的时候,王延轶
刚好考上了北京大学,两人刚好差...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7190 | 14 小嫂子???
原來這是貴圈對於被同夥潛規則的女學生的稱呼
貴亂 |
|
p***n 发帖数: 17190 | 15 得講禮貌
同輩當面還是應該叫嫂子 頂多有嫡庶之分 |
|
c********g 发帖数: 4587 | 16 都这样了还往死里整你,好了能饶了你,开啥玩笑。 |
|
b**********D 发帖数: 145 | 17 如果有人要说题目这句话,我肯定是其中之一。
我不爱好体育,做学生的时候体育常常翘课(还有一门政治无法翘课,只能开
小差看其他的书);不好运动,可以坐上几天不动,逼自己运动时选最偷懒的偶尔旱冰
,等到勘察北大哪里有地并请求学校解决生物发展的必需空间后,旱冰也减少到只在小
区里转;还有落后愚昧的偏见,当儿子小时候立志要做奥林匹克击剑运动员的时候,我
没多吭气,等他不要做的时候,我暗自松了一口气;不看体育比赛,出国前看一点电视
上的足球,在美国统共看过一次美式足球(斯坦福大学对加州伯克利)、一次棒球(忘
记了谁对谁,只记得一位买冷饮的特别有趣的吆喝声);对奥运也兴趣不大,在国外的
时候都没收看,某年华人批美国播音员歧视中国,我毫不知情了,回国后的两次奥运,
我看了开幕式。
虽然对运动无兴趣,不过,体育运动所相关的一个问题:群体互动,却与我近
年的科学研究相关。我们迄今主要研究动物的社会关系,对人的研究不多,不过需有所
了解。
以国家、地区的代表队参加奥运,彰显了人类社会性的一个方面:组群性(这
是我对parochialism的粗糙翻译)...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2153 | 18 浙版西游记 悟空上了断背山:有人理解“孙悟空与哪吒同性恋”
http://www.aibai.com/info/open.php?id=20320
大公网
2010-02-21
据《新民晚报》报道,由陈冲、刘晓庆、陈司翰、唐国强等主演的浙版电视剧《西
游记》春节期间在上海娱乐频道和浙、皖、闽、鲁四省卫视播出后,因其从剧情到人物
,从台词和场景无不「雷人」,尤其是孙悟空、唐僧和妖精们说出的话语大有「语不雷
人死不休」的气势,不少观众被其「雷倒」,有网友甚至称它为「虎年第一雷剧」。
....
更有什者,孙猴子竟然还和哪吒有一腿。孙悟空和哪吒之间「眉来眼去」的暧昧情
感令不少网友不爽,甚至理解成这是「断背情」。面对这样的改编,不少网友直呼:「
浙版《西游记》的编剧还是回家吃饭去吧!」
浙版《西游记》的人物角色语言充满了现代台词,这与古代的神话故事氛围完全不
相符合。如银角大王指着八戒对金角大王说:「猪八戒不讲卫生,随地吐痰。」听了令
人捧腹。唐僧对悟空说:「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就饶了八戒吧。」这话使人哭笑不得。
....
令人忧虑的是,「雷人」如今已成了影视圈夺人眼球的一大法宝,只要能提高收视 |
|
s**********e 发帖数: 33562 | 19 所以做faculty不容易阿,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吧,被骂成忽悠人;不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吧,又成了小农思想。
至于学生选择职业生涯,学生不自己负责难道是导师负责?莫非学生选择了错误的职业
生涯导师还要有罪?这跟《围城》里学生犯罪导师同罪太相似了吧。 |
|
s******y 发帖数: 28562 | 20 我作为一个和里面任何一方都不认识的局外人冷眼来评价一下吧。
首先,这个文章,是不是真的龙晓阳自己写的是有疑问的。
第二,如果真的是她写的话,那么她应该是隐瞒了很多对她不利的细节。她文章里的说
法很容易误导人以为她苦苦的在这个项目上做了很久。但是在网上众多暴料来看,这个
文章的主体工作是其他实验室的另外两个研究生做的,包括里面的关键仪器(磁诱
导仪器)都是别的实验室提供的。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她(龙晓阳)是8月中旬才
转到张生家实验室的,而这个文章在8月底就递交出去了。文章作者里面根本不包括另
外两个学生。她这种说法很轻巧的就把所有工作都说成是她做的有可能是为了解释作者
名单的问题,但是这个其实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她在8月份之前是另外一个实验室的
研究生,绝无可能在转到张生家的实验室之后几天之内就把那么多试验都做完了。如果
那些实验都是她做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她在8月份之前做的,那么她是如何瞒过当时的
老板的?她到底又是用了谁的资源来做那些工作的?这些问题,是不是后来被要求检查
计算机的原因?
当然,她应该也没有大度到把对自己不利的细节都说出来的地步。我就是想提醒一下同
行们,所谓的兼听则...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21 呵呵。
我明白为什么H团队会失败了,有猪一样的队友啊。不能实事求是的面对现实,不愿意
听哪怕一点点和自己意见相左的话,总以为自己伟大、光荣、正确,别人都愚蠢。有这
些问题存在,无论你原来的政治观点是否真的代表先进力量、社会进步的方向,都极有
可能失败。看选举的过程,比尔克林顿这个人真是人中龙凤,生子当如此人。
我个人希望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美国,这对美国华人是好事情,对中国也是一个鞭策和
督促。有这样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才能大踏步的前进。“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
2000年以后的人类(如果人类还存在的话)看今天的世界,也许就如我们看春秋战国一
样,吴起变法、河西之战、商鞅变法、又一次河西之战、马陵道上、长平之战、车同轨
、书同文......
的? |
|
s****e 发帖数: 720 | 22 有的人,只选择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即使你举出反例,也会视而不见的。。。
accomplishments/
次追
同,
可以
种合 |
|
h*********1 发帖数: 477 | 23 还有抱孩子,会抱孩子的当然一个手抱就可以了,我也常这样。不会抱的给你3只手你
也抱不好。举个例子吧,看过大多数美国人织毛衣和中国人的不同吗? 大多数美国人
织完一针要有整个右手去饶先,而中国人只需要有一个手指一挑就好了。这就是用一只
手和用2只手抱孩子的区别。还有 用热水袋,管用,特别是刚开始奶出不来,很涨痛,
一敷就好多了,容易出来。同样道理,在热水澡的时候,就特别会滴奶。 |
|
d********a 发帖数: 1852 | 24 ......
■ 低职称起步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界这20年的基本情况是:在国外做过博士后的,回国立即做正教授(有的比国
外的导师职称还高),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
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他们的科学程度(不是所有人)大致到此为止。
这样,在国际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就可以做院士。而在中国做了院士以后,
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尽管不少
人做院士后资源增加,文章数量增多,但真正质量和高度有提高的极少。
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国外好的大学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
么,虽然中国科学界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其学术往更高、更深发展的可能
性就大为减少。在科学水平本来就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如果研究的活跃期比国外教
授还短,那么中国科学就只能在中、低层面追赶。
因为职称高、没有评审的后顾之忧,许多人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
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
家的报告,却为了当选院士的选票而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上世纪...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1852 | 25 。。。。。
■ 降低职称的可行性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上世纪90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
遇比较低,难以吸引国际市场的人才,所以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这是一个不得已的
措施。
现在,对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而言,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已不是问题,不该再
固守成规,继续给予廉价高职称。目前不仅在发达国家,就是在台湾和香港,博士后的
职位也是从助理教授做起。
低职称起步能否实行,关键在于单位领导。在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继续给高职称有利于
与国内其他单位“竞争”,短期“政绩”会很好看,而从严要求、给低职称的效果10年
、20年后才能显出。有些单位怕得罪人,不敢或者不愿负责任,继续送高职称,表面上
“皆大欢喜”,其代价是今后该单位不能淘汰不称职的人,而积累的问题只能留给后任
领导。后任所长或系主任即使一上任就恨不得开除无能无德的教授或高级研究员,但因
为人家“身居高位”多年,也难以实行。如果他们负责任的话,会不得不想办法改革;
否则就是萧规曹随,继续把问题留给后任。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已有单位开始低职称改革。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从2004年建立起,一直以“助理... 阅读全帖 |
|
g*****o 发帖数: 210 | 26 Yaoyi利用他的位置,还有话语权,给年轻人"injustice"的时候,那么理直气壮。你看
他自己说的,
“NIBS现在可谓“价廉物美”,有几位研究者的水平甚至超过国内同领域的院士。他们
之所以不浮躁、水平高,职称起步低、要求严格是重要原因。”
到他自己受这点的委屈就不行了,一跳三丈高。我看不出他的dignity和所谓decency在
哪里。 |
|
c*****n 发帖数: 14445 | 27 基本同意你前面说的,但最后一句“你说你好好美国人不做,真是活该。"实在不敢苟
同。
我相信在外国的华人大都是爱国的。我想很多即使是在国内不那么爱国的人,出国之后
反倒变的爱国了。
当然,国内大环境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都看得到,所以很多海外的华人对中国
可以说是既爱又恨。
正如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相信不管是愤青也好,五毛也好,大都是希望祖国越来
越好的。
如果你是强人牛人,或是理想主义者,可以回去身体力行,尽力往好里影响身边的人和
事,甚至是改变,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是个普通平凡的人,就可以安心留在国外,
过一份安定稳定的生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但就算留下来了,哪怕决心一辈子不回去了,内心深处就真的觉得做美国人高人一等了
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国下坡,中国上坡,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前,还没
什么人考虑海归,觉得留下天经地义。才几年之后,就越来越多的人回去了。回去了生
活不一定比在这里差,哪怕物质赶不上,其他方面,比如家庭,比如理想,比如自我价
值,也许是更容易得到的。 |
|
p****y 发帖数: 23737 | 28 人家批评中国经费分配不公,难道说的不是事实?
北大清华,这两个学校拿的经费比其他学校多,很正常啊。
支持北清两个牛人同进同退,互相支持,不跟中国那些
腐败的人同流合污。
他们
可的
,跟 |
|
|
m*d 发帖数: 7658 | 30 这个不大宁同学长得怪怪的,笑都跟哭似的
倒是那个张钰菡长得还不错 |
|
B****i 发帖数: 466 | 31 ZT:
送交者: 飞度 于 2011-08-26 21:28:54
方舟子的伪科普实在是误人害人,其中青报所曝学术水平叫人“三笑”
方舟子自称是“生物化学家”,在新语丝“打假菜园”摆弄学问,因不满海归蛋白质晶
体结构专家施一公名利双收,而自己只能在中青报发科普文章为生,讥笑施一公不会养
细胞却在报上摆出看显微镜的照片是借别人实验室的仪器作假。不巧此话正好暴露了方
大生物化学家居然不知道结构生物学者每天都要用显微镜看晶体生长的生物化学基本常
识。所谓的“洋生物化学博士”居然不懂生物化学,不知方的洋州立大学博士是如何毕
业的。这种学术打假的水平真是笑掉每一个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的大牙。
方舟子常自称是“生物医学专家”,自称其生物学知识足以延展到医学知识,每每在中
青报上普及医学常识。方讥笑中医放血疗法过久会导致静脉“放出更红的动脉血”,必
然导致身体损害。一个连基本医学知识都不懂的”生物医学专家”竟然异想天开地创最
新人体解剖学,信口开河,胡说一气。在报纸上到处打假,还在报上及博客上指导医学
疑难,图财害人的打假除了暴露专家的水平,中青报编辑的无知,真要笑掉每一个稍懂
大众医学知识群众的大牙...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32 他岳父太亏了,女儿都给人家睡了,现在又要饶上老婆。 |
|
w******y 发帖数: 584 | 33 同问...
他不就灌了篇水,批评一下么? 还干什么不招人待见的事儿了? |
|
a********k 发帖数: 2273 | 34 就算是那个时候,饶子和实验室还有牛津毕业的博后呢。。。 |
|
p*****m 发帖数: 7030 | 35 。。。千人计划这才开始几天?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
学。不要说别的 5年前的中国吸引得到晓东这样的人回国么?10年前的中国吸引得
到能在美国top school拿到AP的人回国么?进步是很明显的 看不看得到那时你自己
的事情 |
|
|
s******s 发帖数: 13035 | 37 同意。
按老蒲所说,让海外教授回国拿国内教授工资,又不保证
他们可以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还要和国内关系网复杂的
教授同起点申请经费,哪个NC教授会回来? |
|
x*****a 发帖数: 972 | 38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Harvard招生中,GRE就是狗屁。
今早上我们实验室的小本(大三)和我说,他一个同届的同学,在一个chemical
biology的实验室
混,已经发了5篇文章了,2篇一作。这效率,赶上PhD了;他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打算
明年申请PhD/MD
program,上赶着发文章,估计年底前他也可以发一篇。
而且他上大学后,从来没有一个月放过假(可能就圣诞节休息几天),其他时间不是上
课就是混实验
室;暑假都去做REU,攒人脉。
这种背景的人,GRE算个P啊~ |
|
p*****m 发帖数: 7030 | 39 你搞错rotation的目的了 rotation提供给学生的信息 是这个lab的方向你喜不喜欢觉得
有没有前途 这个老板你合不合得来 这个实验室的技术你有没有兴趣掌握 这个lab的同
事让你舒服不舒服 目的就是让一个对实际研究还不太了解的学生知道大概对什么有兴趣
也知道哪个老板值得跟 是对学生利益的保护。而不是让你去几个实验室学一堆东西出
来
对于已经有明确方向的学生 rotation反过来更多的是让老板看看这个学生是不是自己想
要的类型 |
|
s*********t 发帖数: 600 | 40 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知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不时地肯定化学和生物交叉的工作,比较常见的是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工作,有时也给分子生物学。
从2003到2009之间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5年给生物学研究:2003年钾通道的结构和水通道,2004年蛋白质降解,2006年基因转录的结构生物学研究,2008年绿色荧光蛋白,2009年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结构。
结构生物学占了很大比重(2003、2006、2009)。
我们也知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经常犯错误,不该给的他们给了、该给的他们没给,两种错误都犯过。
2003年,不应该奖水通道的发现,因为并不足够突出:不是第一个通道(是第几十个通道)、也无特殊性。
2006年,化学家们只重视自己懂的,而忽略了同一科学领域中偏生物、但更重要的工作。基因转录领域,有两项工作的重要性毫无疑问高于解出转录因子的X线晶体结构:发现第一个转录因子(Mark Ptashne)、发现RNA多聚酶(Robert Roeder)。但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过分强调结构而忽略了转录领域中更重要的生物学工作。
基本可以放心:化学奖委员会一如既往地跨界出现错误,既不是第一次,...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600 | 41 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知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不时地肯定化学和生物交叉的工作,比较常见的是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工作,有时也给分子生物学。
从2003到2009之间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5年给生物学研究:2003年钾通道的结构和水通道,2004年蛋白质降解,2006年基因转录的结构生物学研究,2008年绿色荧光蛋白,2009年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结构。
结构生物学占了很大比重(2003、2006、2009)。
我们也知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经常犯错误,不该给的他们给了、该给的他们没给,两种错误都犯过。
2003年,不应该奖水通道的发现,因为并不足够突出:不是第一个通道(是第几十个通道)、也无特殊性。
2006年,化学家们只重视自己懂的,而忽略了同一科学领域中偏生物、但更重要的工作。基因转录领域,有两项工作的重要性毫无疑问高于解出转录因子的X线晶体结构:发现第一个转录因子(Mark Ptashne)、发现RNA多聚酶(Robert Roeder)。但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过分强调结构而忽略了转录领域中更重要的生物学工作。
基本可以放心:化学奖委员会一如既往地跨界出现错误,既不是第一次,...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600 | 42 科学朝代的兴衰:哈佛一个系科的故事
回顾科学史上一个学科、一个系科、一个团队的兴衰,不仅有趣、也引人思考:未来的
发展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生物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支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创了分子生
物学、发明了广泛应用的单克隆
抗体、出现1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如此灿烂的科学朝代,也有消长:有时是自然消长,有时是外界变化,有时是自大顽固
,有时是杰出的科学家行政能力
很糟糕,有时是经验总结错误(把成功过程发生过的都误认为是成功的原因)…
我自己的专业神经生物学,西班牙的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 1852-1934,
诺贝尔1906)公认为现代神经
生物学之父;英国的伦敦、剑桥、牛津等大学对神经生物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有突出
贡献;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华
盛顿大学长期有很强的神经生物学传统,其中华盛顿大学1920到1930年代在神经传导的
工作为美国获得第一次神经生
物学诺贝尔奖(1944)、1950到1960年代发现神经生长因子的工作(1986获得迄今唯一
的神经发育的诺贝尔奖)奠
定其长期在神经发育研究方面领先世界、1980年代领... 阅读全帖 |
|
t****p 发帖数: 1504 | 43 【说明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
的评... 阅读全帖 |
|
j*****d 发帖数: 787 | 44 interesting story .hahaha
旧案: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解聘
已有 1110 次阅读 2011-4-3 16:27 |个人分类:另眼看中国|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近日在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史国力(Adam
Segal)博士的新著《优势:美国创新如何战胜亚洲的挑战》(Advantage: How
American Innovation Can Overcome the Asian Challenge, New York: Norton, 2011
)。书里在讲述海归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贡献时,提到了中国科学院神经所的一桩旧
案。
记得曾从《科学时报》上读到过“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但求慈航心中渡”
的专访,蒲慕明提到:“一位资深研究员因为不肯接受国际专家的学术评估,我们不得
不终止他的聘书。”
“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但求慈航心中渡”的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542.shtm?id=227542
究竟哪个“资深研究员”被“终... 阅读全帖 |
|
q****2 发帖数: 208 | 45 Mark
interesting story .hahaha
旧案: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解聘
已有 1110 次阅读 2011-4-3 16:27 |个人分类:另眼看中国|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近日在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史国力(Adam
Segal)博士的新著《优势:美国创新如何战胜亚洲的挑战》(Advantage: How
American Innovation Can Overcome the Asian Challenge, New York: Norton, 2011
)。书里在讲述海归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贡献时,提到了中国科学院神经所的一桩旧
案。
记得曾从《科学时报》上读到过“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但求慈航心中渡”
的专访,蒲慕明提到:“一位资深研究员因为不肯接受国际专家的学术评估,我们不得
不终止他的聘书。”
“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但求慈航心中渡”的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542.shtm?id=227542
究竟哪个“资深研...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71 | 46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
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
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
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
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
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
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
、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
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
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
,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
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
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59 | 47 学生物苦熬N年, 才有1/N可能成为生物教授或者公司里的研究人员, 一年拿着10-15万
美元, 如果换成RMB, 也就税后60多万, 如果能毅然决定放弃生物, 在自己还比较年轻
的时候, 还是有非常大可能比做生物轻松很多就能拿到这个数的. 北京的2200万人口中
, 至少有30万可以拿到这个数. 无数的做IT, 媒体, 公关, 市场, 销售, 培训, 咨询,
金融, 财务, 文化发展, 科技, 矿业, 珠宝, 零售, 批发, 人力, 行政的从业人员都能
拿到这个数. 如果按照购买力比较计算, 美国的10-15万美元最多相当于北京的30万RMB
, 那么至少150万人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
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10-20年前的先辈就在纠结, 生物是否能好起来, 可惜
时光流逝, 它只变得越来越烂. 我老离开这一行已经有N年了, 现在发现, 离开的那一
天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至于什么兴趣, 成就, 奉献, 如果你不是十一公, 饶一, 都是浮云, 只有装在口袋里能
拿给老婆孩子用的CASH是王道. |
|
h*****n 发帖数: 924 | 48 赞同,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事情搞得这么复杂,竟然把诸多体制、定义、头衔都
找出来分析。
中英文里什么是副教授,什么是助理教授,查字典就够了。助理教授在不同国家定义不
同,这完全是另一回事。比如,英国体制下,很少有人成为full professor,这不等于
他们很优秀的associate professor可以在简历里称呼自己full professor。
这个事件无关任何文化差异、体制差异。方完全占在理上。这跟有人热爱引领青年也无
关。跟方肘子是不是jerk也无关。period。 |
|
d****h 发帖数: 4291 | 49 开复忽悠的太过了
除开那个副教授不说
把个部门vp 翻译成神马全球副总,国人看着球看着总就鸡冻,搞得好像他是微软的核
心人物,天天和盖茨面谈工作一样。实际上有人批了,这种vp一抓一大把,不下百人
还有现在上演的和奥巴马同个学,一起在课堂上睡觉之类的扯犊子的杜撰,也是他转出政治系的时候,人家奥黑才去,时间没有重叠。很难想象政治学不下去转系的人会回政治系蹭课,难不成奥黑去修cs课程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应该出现俩人一起坐后排睡觉啊。非强制性的课,去睡觉,讲不通啊
还有那个在jobs身边成长,也有人批了,老李在苹果的时候,正好是老乔淡出苹果的时候,时间根本没有重叠,成长个啥啊
总之那个自传写的太狗血了,严重误导青年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