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钱端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y
发帖数: 46
1
漏了钱三强,钱玄同,- 湖州钱
钱其琛,钱宇平, 钱端升- 上海钱。
还有钱氏最有名的:钱笃召 - 苏州钱。
至今碰到姓钱的,几乎全是苏南和浙北的。
w****2
发帖数: 12072
2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从几个例子看反右的动力来源
对于1957年反右运动扩大化问题,... 这两种解释方法中间,有着共同的不足:把
反右扩大化这样的重大政治运动,仅仅从最高决策和执行层次给出解释。
温铁军根据自己的经历指出:“1978-1979年我参与平反改正落实政策工作,主要
任务是写右派平反报告,由此就有机会详细看了158份右派档案,发现当年的很多右派
其实是左派,很多打击右派的人却是极右派。”【温铁军:《全球资本化与制度性致贫
》,转引自三农中国网站
需要仔细观察反右运动的发动及其在当权派主导下的实际执行过程,才能够看到反
右运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间的不同层次的推动作用来源。从几个人被打成右派的具体
事例,可以看到热衷于“扩大化”反右背后的动力机制。
1957年朱镕基是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的秘书,在当时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处长级”
干部,他之所以被打成右派,并不是因为他本人有什么右派言论,而是因为他触犯了计
委主任、副总理李某的逆鳞。朱镕基作为秘书知道一些李主任与女秘书的色情往来,还
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这些事情,由此遭到李主任的嫉恨。反右运动定案时期,朱镕基所
在的党小组张书记认为他没有什么右派言论,按照政策不能划成右派,李...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转型中国1934:民主与独裁论战
http://news.qq.com/zt2012/zxzg/1934.htm
年度事件:民主与独裁论战
1933 年《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论战”,所讨论的是经济层面中国该走资本主义
道路(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道路(计划经济)的问题;稍后一些时间启动的“民主
与独裁论战”,所讨论的则是政治层面,中国该走民主救国之路还是独裁救国之路的问
题……
被遗忘的“民主与独裁论战”
“民主与独裁论战”,实际上是1933年《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讨论”深化的结果
。胡适说得很清楚:《申报月刊》的讨论,产生的效果是“您说了,我更糊涂了”。怎
样才能不糊涂呢?胡适的意见,是抛开一切主义,去思考实际的现实问题。
实际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呢?胡适说:“今日当前的大问题依旧是建立国家的问题:国家
有了生存的能力,政府有了捍卫国家的能力,其他的社会经济问题也许有渐渐救济解决
的办法;国家若陷入了不能自存的地步,外患侵入之后,一切社会革命的试验也只能和
现存的一切政制同受敌人铁蹄的蹂躏,决不会有中国亡了或残破了,而某地的赤色策命
区域可以幸免的。……我们当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怎样建起一个可以生存于世间的国家
的...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4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63
5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 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命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
中,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
国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
留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 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
不保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
风的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 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
前后,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
组)。他们,除了那 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
不堪忍受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
基本介绍,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 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78
7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
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中
,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
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留
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不保
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风的
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前后,
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组)。
他们,除了那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不堪忍受
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基本介绍
,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 阅读全帖
d*********p
发帖数: 1531
8
令人扼腕的命运:20位民国精英留在大陆以后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02-08 08:
19:52)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史常识
陈寅恪(1890-1969)
一代大师陈寅恪,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被
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盖,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兵
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革命者”见效
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
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
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
出门,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
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
说不出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身处困厄绝望的陈寅恪自知将不久
于人世,但面对几次被登门的 “革命者”乱拳打倒,心脏病日趋严重几乎瘫痪的唐筼
,陈认为爱妻可能将先于自己...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9
陈寅恪(1890-1969)
一代大师陈寅恪,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被
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盖,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兵
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革命者”见效
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
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
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
出门,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
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
说不出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身处困厄绝望的陈寅恪自知将不久
于人世,但面对几次被登门的 “革命者”乱拳打倒,心脏病日趋严重几乎瘫痪的唐筼
,陈认为爱妻可能将先于自己命赴黄泉,悲凉无助中,夫妻相对而泣。奄奄一息的陈寅
恪怜夫人之悲苦,叹命运之不公,心怀无尽的怨愤与痛楚,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曲挽歌
《挽晓莹》:
涕泣对牛衣,卌载...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0
陈寅恪(1890-1969)
一代大师陈寅恪,他学贯中西,通晓十余种语言,甚至包括梵文、西夏文和突厥文,被
称为“中国最博学之人”。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盖,远望如白色棺材。红卫兵
还把几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革命者”见效
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
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
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
出门,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
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
说不出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身处困厄绝望的陈寅恪自知将不久
于人世,但面对几次被登门的 “革命者”乱拳打倒,心脏病日趋严重几乎瘫痪的唐筼
,陈认为爱妻可能将先于自己命赴黄泉,悲凉无助中,夫妻相对而泣。奄奄一息的陈寅
恪怜夫人之悲苦,叹命运之不公,心怀无尽的怨愤与痛楚,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曲挽歌
《挽晓莹》:
涕泣对牛衣,卌载...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870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发:反右运动的真相
这篇文章,讲了反右运动的真相,包括朱镕基等人是如何打成右派的。资料可信。
-----------------------------
http://www.wyzxsx.com/zazhi/no.151.htm#_Toc316325067
老 田:
“反右扩大化”与“政治机会主义同盟”的形成——谈谈“党史造谣学”的方法论基础
在党史国史研究中间,存在着一种支持“党史造谣学”的特殊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中
间,对于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分析,仅仅关注最高决策层的偏好与社会政治现实之间的“
因果链条”,而刻意地把当权派出于自身利益和意愿形成的“政策过滤机制”和社会结
构的作用排斥在观察视野之外。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产生的所谓研究成果,无一例外地
告诉人们:所有的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原因都唯一地与最高领导人的偏好和政策相关。正
是排斥了当权派的过滤机制和社会结构这两个重要观察层次之后,才会有所谓的“总设
计师”这样的概念产生,这个诡异的概念浓缩了一种畸形的政治历史观——所有的历史
政治事件背后只存在着唯一的推动者(往往是某个高官的偏好和意愿)。
要对党史造谣学进行拨乱反正,需要立体地扩大观察视野,研究不仅...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在“民主与独裁”论战中的胡适
在“民主与独裁”论战中的胡适
文章作者:范泓

1932年5月,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出版第一期。
这一年,胡适42岁,身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独立评论》是一本同人性质的政
论刊物,若从近代思想史的角度看,在二十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政论刊物中具有 “承前
启后”的作用,与之前的《努力周报》、《新月》杂志及之后的《观察》、《自由中国
》半月刊,在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正好可构成那个时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的价值谱系,胡适则是这个“价值谱系”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时期的胡适,坚
守民主政治、渐进改革的理念,在其民主思想、外交问题、教育理念、社会思想、中西
文化观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发生在1933年12月至1935年2月期间,前后二个回合的有关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实为胡适在《独立评论》五余年中最重要的思想表征,“尽管
这种讨论是学术性的,但其含义却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讨论中反映了整个国家知识分
子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价值观。”(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第177页)
引发这场论战的是胡适的朋友蒋廷黻,1933年12月,他在八十号《独立评论》上... 阅读全帖
n****b
发帖数: 744
13
我开了个头,也结个尾。统一一下思想,分清主次。
梁启超家族纵横百年:国家民族命运的投影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
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
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清末民初,帝国的衰亡,极权的崩溃,从政治到社会,从生活到心态,从思想到学术,
都显现出一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又互渗互动的状态。梁启超半个世纪中的所有追求与
惶惑,困境与出路,误解和洞见,皆因时代而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的概述: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
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
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
》,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
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
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
以...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368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实的汪精卫 (ZT 超长 慎入)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公安工作“大跃进”》
作者:尹曙生    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
《公安工作“大跃进”》
(一)
笔者在公安机关工作了一辈子,对公安工作很有感情。写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目的是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犯历史错误。公安工作的基本经验就是党的领导、群众路线
和依法办事。但是,对党的领导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那就是严格按照在党的领导下制
定的宪法和法律办事,树立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任何人、任何一级组织,都必须在
宪法和法律的范围活动,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不能把公安、政法部门
变成自己的附庸,来推行违反宪法和法律的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最好
的接受党的领导,因为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党的根本利益
、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维护
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为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很多人牺牲了自己宝
贵的生命,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改革开放30年来,公安工作没有犯大的
、方向性的错误,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排除各种...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合集] 《公安工作“大跃进”》
☆─────────────────────────────────────☆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于 (Thu Jul 7 14:45:11 2011, 美东) 提到:
作者:尹曙生    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
《公安工作“大跃进”》
(一)
笔者在公安机关工作了一辈子,对公安工作很有感情。写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目的是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犯历史错误。公安工作的基本经验就是党的领导、群众路线
和依法办事。但是,对党的领导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那就是严格按照在党的领导下制
定的宪法和法律办事,树立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任何人、任何一级组织,都必须在
宪法和法律的范围活动,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不能把公安、政法部门
变成自己的附庸,来推行违反宪法和法律的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最好
的接受党的领导,因为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党的根本利益
、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维护
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勇往直前,不...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7
大跃进期间,公、检、法三家变成一家,被逮捕的人就一定会判刑。由于被捕的人太多
,而法院审判员很少,许多案件在判决时并不开庭,而是事先将判决书印好,直接在判
决书上填上姓名和刑期即可。当时在玉树州法院有一张判决书竟判了183人。判决书这
样写他们的“罪行”:“被告×××,解放前后一贯不务正业,品质极端恶劣,曾先后
奸污有夫之妇607人,强奸妇女51人,鸡奸305人,互相鸡奸30人。”……本文摘自2010
年第1期《炎黄春秋》,作者尹曙生,原题为《公安工作“大跃进”》。
1958年大跃进中毛泽东在李井泉陪同下视察亩产4万斤的郫县(图源:维基百科公
有领域)
笔者生来有幸,赶上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能够亲身体会到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
,明白很多道理。尽管在这些政治运动中,我也曾险象环生,但每次都能安然度过。比
起那些遭到灭顶之灾的无辜的同时代人,我是很幸运的。
1952年暑假,我还是一个上中学的少年,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安徽省在芜湖
市举办的中学教师思想改造运动,任务是帮助老师交代自己的政治历史问题,为期三个
月。因为我政治觉悟太低,什么也不懂,对老师毕恭毕敬,说话有时还脸红,帮助老师
更...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18

鱼妈,偶尔狗下啊
=======================================
1姜立夫1890-1978数学
2许宝马录1910-1970数学
3陈省身1911-数学
4华罗庚1910-1985数学
5苏步青1902-2003数学
6吴大猷1907-2000物理学
7吴有训1897-1977物理学
8李书华1889-1978物理学
9叶企孙1898-1977物理学
10赵忠尧1902-1998物理学
11严济慈1900-1996物理学
12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
13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
14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
15庄长恭1894-1962化学
16曾昭抡1899-1967化学
17朱家骅1893-1963地质学
18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
19翁文灏1889-1971地质学
20黄汲清1904-1995地质学
21杨钟健1897-1979地质学、古生物学
22谢家荣1898-1966地质学、矿床学
23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地理学
24周仁1892-1973钢铁冶金学、陶瓷学
25侯德榜1890-1974化学... 阅读全帖
k******0
发帖数: 1073
19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解放前有滋有味的海归教授生活
“(林徽因)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
当做仇敌。”李健吾还加以举例说明:“我记起她(林)亲口讲起一个得意的趣事。冰
心写了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讽刺她,因为每星期六下午,便有若干朋友以她为中心
谈论时代应有种种现象和问题。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
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点






梁、林从海外归国时,家中已为他们准备了新房,即梁启超在东四十四条北沟沿胡同的
住宅(南按:即今北沟沿胡同23号),但这对新婚的小夫妻在此住了不长时间即赴东北
大学任教。当他们从沈阳回来后,全家搬入地安门内米粮库2号居住。当时米粮库胡同
一带住着大批清华、北大的学术界名流,如陈垣、傅斯年住在米粮库胡同1号,胡适住
在4号等。后来,梁、林认为米粮库胡同住宅过于狭窄,又搬到北总布胡同3号。同米粮
库胡同相比,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四合院,宽敞明亮,安静适宜,确是难得的佳处。
自搬到北总布胡同3号的四合院,梁、林夫妇所具有的人格与学识魅力,很快吸引了一
批当时中国知识界文化精英围聚而来,如当年在英国狂...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20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偶购存的法律书
(美)约翰·麦·赞恩:
法律的故事
(英)沃尔特·白芝浩:
英国宪法
(法)拿破仑/雅克·马里旦:
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人民和国家
(美)R.M.昂格尔: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德)康德: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下)
(英)蒂莫西·希利尔:
国际公法原理(第二版)
(美)E.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美)鲍勃·伍德沃德 斯科特·阿姆斯特朗:
美国最高法院内幕
(美)艾伦·德肖微茨:
最好的辩护
(荷)亨利·范·马尔赛文 格尔·范·德·唐:
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
(美)萨伯:
洞穴奇案
(美)欧文·斯通:
舌战大师丹诺辩护实录
(奥)凯尔森: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德)马克斯·韦伯: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英)哈特:
法律的概念
(法)迭朗善 译 马香雪 转译:
摩奴法典
(美)哈罗德·J·伯尔曼: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英)S.F.C.密尔松:
普通法的历史基础
(英)詹宁斯 瓦茨 修订:
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二分册)
(英)F.H.劳森 B.拉登:
财产法(第二版)
(美)德沃金:
法律帝国
(英)A....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
说来复杂,但总而言之一句话:蒋介石的连襟和亲信孔祥熙善于理财、敛财,切实保障了国民党官僚资本集团的经济利益。
抗日战争初期,敌强我弱,日本侵略者处于战略攻势,华北、东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占战前国民政府财政总收入90%以上的...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3812
22
国民党权贵资产一览:蒋介石6639万 宋美龄3094万
2011年11月20日00:40:59 [新闻大杂烩]

文化人议政、参政,本来是我国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的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
与科学”精神感召下,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而且赋予了现代政治意义。抗日期间,
文化人反腐败斗争的事迹很多,本书仅举出反对孔祥熙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案例。
Mitbbs.com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孔祥熙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
国银行总裁,实际主持日常工作。迁都重庆以后,1938年3月国民政府改组战时机构,
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仍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不久又兼四行联合办事处副
主席,成为抗战时期主管大后方财政经济的首脑。Mitbbs.com
由于宋美龄的裙带关系,连蒋介石本人对大姐夫孔祥熙都有点奈何不得。孔祥熙担任财
政部长之后,独揽中国财政金融大权达11年之久,其间连蒋介石本人都无从确切得知真
正的财政运行状况,孔氏真可谓权倾一时。Mitbbs.com
为何蒋介石长期重用孔祥熙主管财政?Mitbbs.com
蒋介石究竟为什么如此重用并纵容孔祥熙呢?Mitb...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23
一、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八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黄城
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
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 “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
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
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
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二十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
样一段交谈:
罗隆基知道我是学文的,他的话题就从学文开始。问我:“现在文科教材里面,有没有
现代文学史?”又问:“在现代文学史里面,有没有新月派?”再问:“新月派里面,
有没有罗隆基?”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学戏剧文学,不开现代文学史课,而在我自己所读的现
代文学史里,新月派宗旨已不是从“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给“社会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时代生命添厚一些光辉”的文学流派。官方认定的文学
史上,说新月派在政治上是既反对国民党、又与共产党作对的第三种力量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4
图穷匕见,狗急跳墙—评《我对政治改革的十三点看法》编辑本段回目录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10/270934.html
作者:崔武年
首发民声网http://www.mshw.org/
是 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崔武年
或者是,
崔武年,汉族,1948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是罕见的一位曾被接纳到体制中的四五运
动参与者,担任过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二处的副处长、处长,1989年“风波”前
内定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后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稽查特派员总署工作,2000
年4月退休。他退休后即开始撰写回忆录,依据自己的日记和笔记,向读者比较完整地
展现了青年干部局这一系统生死兴衰的全貌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喜怒悲欢。
近日看到一篇题目为《我对政治改革的十三点看法》的奇文,是一篇赤裸裸的反共仇共
的图穷匕见之文。该文作者曾担任过中组部青年干部局二处副处长、处长。该文以一个
共产党员的身份公开的把当今中国的社会问题归责于社会主义制度,有恃无恐的攻击社
会主义制度,主张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把因为违背社
会主义制...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angfance (f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毛泽东和魏璧、劳君展是不是有一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6 03:44:36 2014, 美东)
强烈怀疑毛泽东跟魏璧、劳君展都有一腿.
周炳琳的夫人魏璧女士和毛泽东的关系尤为密切,她是新民学会早期会员。1919年11月
16日毛泽东同新民学会会员魏璧、劳君展等人在长沙周南女校有合影。
魏璧、劳君展早年在湖南长沙还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
哪位有更详细的资料来八一八.
周炳琳夫妇在恩来的保护名单上,估计还是恩来揣摩老毛心思揣摩的准,老毛不打算死
整他们夫妇.
什么周总理保护知识分子,就是个弥天大谎,周恩来周公公什么都是揣摩圣意的.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
周炳琳夫妇和毛泽东——张友仁
发布日期:2014-07-01
周炳琳和毛泽东都有北京大学的学术背景。周炳琳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经济
门,历任北京大学...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26
强烈怀疑毛泽东跟魏璧、劳君展都有一腿.
周炳琳的夫人魏璧女士和毛泽东的关系尤为密切,她是新民学会早期会员。1919年11月
16日毛泽东同新民学会会员魏璧、劳君展等人在长沙周南女校有合影。
魏璧、劳君展早年在湖南长沙还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
哪位有更详细的资料来八一八.
周炳琳夫妇在恩来的保护名单上,估计还是恩来揣摩老毛心思揣摩的准,老毛不打算死
整他们夫妇.
什么周总理保护知识分子,就是个弥天大谎,周恩来周公公什么都是揣摩圣意的.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
周炳琳夫妇和毛泽东——张友仁
发布日期:2014-07-01
周炳琳和毛泽东都有北京大学的学术背景。周炳琳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经济
门,历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法学院(下辖法律、政治、经济三系)院长。毛泽东
1920年时任北京大学书记(抄写员),主管新闻阅览室。
1920年周炳琳等五人,经蔡元培校长的推荐,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欧等国留学,当
时号称学界的“五大臣出洋”。1949年春,毛泽东在北京饭店门口迎接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3 11:25:59 2018, 美东)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复制链接]
东方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黄河清博客
兼论1949年后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科学大师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成立,中科院学部于1955年成立,学部委员233人, 1993年改
称院士。本文一律称院士。从1958年至1979年,二十一年间,中科院没有增加一名院士
。为什么?折腾阶级斗争了。1949年前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留在大陆和从海
外回归59人,59位院士续选为中科院院士者46人。有中研院院士翁文灏,1951年从法国
回大陆,系以战犯身份而非科学家受到中共事先承诺的宽待。故中研院院士留在大陆和
从海外归来者是59人,非现行资料中所说的包括翁在内的60人。
说明:本表根据中科院档案处藏知识分子...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3 11:25:59 2018, 美东)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复制链接]
东方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黄河清博客
兼论1949年后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科学大师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成立,中科院学部于1955年成立,学部委员233人, 1993年改
称院士。本文一律称院士。从1958年至1979年,二十一年间,中科院没有增加一名院士
。为什么?折腾阶级斗争了。1949年前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留在大陆和从海
外回归59人,59位院士续选为中科院院士者46人。有中研院院士翁文灏,1951年从法国
回大陆,系以战犯身份而非科学家受到中共事先承诺的宽待。故中研院院士留在大陆和
从海外归来者是59人,非现行资料中所说的包括翁在内的60人。
说明:本表根据中科院档案处藏知识分子...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9
金岳霖养了一只母鸡,最近反常地连续三天不下一个蛋。老金担心鸡难产,赶紧请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博士毕业的杨步伟过来看一看。杨步伟听了之后又好气又好笑,把鸡抓来一看,原来老金经常给鸡喂鱼肝油,以至于这只鸡营养过剩,鸡蛋卡在屁股眼出不来。杨步伟伸手一掏,问题马上解决。金岳霖一见,欣喜不已。为表感谢,他特地邀请杨步伟一家去吃烤鸭。
金岳霖档案:
名号:名岳霖,字龙荪
生卒年:1895-1984
籍贯:浙江诸暨
出生地:湖南长沙
家世:出身封建官僚家庭,父亲金聘之为秀才,曾是盛宣怀部属,后追随张之洞投身洋务运动,曾任湖南省铁路总办和黑龙江漠河金矿局总办。
学历: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1921)
传道生涯:清华大学(1926-1937),西南联大(1938-1945),清华大学(1945-1952),北京大学(1952-1984)
研究领域:哲学,逻辑学
主要著述:《逻辑》、《论道》、《知识论》
经典名言: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上唱歌
特殊嗜好:养鸡、收集大号水果
评价: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张申府)
赤子之心
王小波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思维的乐趣》,事实...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329
30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zz
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链接里有图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920/n468811315.shtml
**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
人文大师。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建设: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
数量和实力,双双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双一流”目标,很难,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联大长征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
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
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
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1
名人故居强拆风波不断:拆的是房子 痛的是文化
梁思成夫妇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故居,是1930年代北平文化界人士重要聚会场所
,如今被迁除已成废墟。
文/本刊特约撰稿 沙可
名人故居,在世界各国都是一种文化标志和宝贵遗产。日前北京东城区总布胡同内的“
梁林故居”突遭拆除,几成瓦砾,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据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
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
物总量为536001处,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已消失,在经济利益的背后,在推土机的
轰鸣声中,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灵魂的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内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日前突遭拆除,几成瓦砾,引起社会各
界的强烈反响。没想到当年林徽因竭尽全力保护北京城墙时所说的话,无意中却成为了
“梁林故居”今日惨遭“维修性拆除”命运的注脚:“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
,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太太的客厅”随风而逝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中国建筑
设计的国家奖就被命名为“梁思成奖”。
1931年到...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32
来自主题: _Kindle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z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33
http://news.qq.com/zt2012/zxzg/1932.htm
关键词:法西斯主义 一党独裁 国民党 知识分子 独裁与民主
年度事件:中华复兴社
“打倒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政治口号。口号虽然简单粗
暴,但也并非捕风捉影凭空捏造。1930年代,蒋介石确实一度认为“法西斯模式”是拯
救中国危亡的最有效的办法;同时怀有这种看法的,还包括诸多的青年国民党人和大批
著名知识分子。在1930年代的中国,“法西斯”不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贬义词,相反,它
承载着许多人沉重的强国之梦……
蒋介石与国人的“法西斯主义救中国”之梦
1932年3月,以贺衷寒、桂永清、肖赞育、滕杰、康泽、戴笠、郑介民等人为首的一批
国民党青壮骨干,在南京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华复兴社”的秘密团体。多年之后,这个
组织在历史留下了一个“法西斯特务”的标签,其政治理想——在中国推行“法西斯主
义”,以“法西斯主义”救中国——则随着“法西斯”一词在40年代的臭名昭著,而湮
没无闻。
回溯“中华复兴社”的成立,实是蒋介石的意思。骨干成员康泽后来回忆,复兴社成立
前,蒋氏多次召集他们谈话,其中语多痛切,...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9期 作者:计秋枫
内容提要:英国虽 然一直是欧洲的一个重要国家,但只是从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
才开始真正崛起,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国方成为无可撼动的世界性强国。促成近代
英国崛 起的要素包括: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国家决策程序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的整体
利益,从而激发了英国的潜能;运行良好的国债体系使英国政府得以聚集对外进取所需
的巨额资金;不断壮大的海军力量及其“蓝水”政策使英国拥有了保障国家安全和进
行海外开拓的有力工具;既面向欧洲大陆又面向海外贸易及殖民地的双向战略使 英国
在维持欧陆均势的同时全力拓展海外战略空间。
关 键 词:英国 崛起 大战略 海权 国际关系史
作者简介:计秋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长期以来,国内外史学界对近代英国的崛起给予了很多关注,相关的论著可谓汗
牛充栋。其中的一些著述强调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以致给人一种印象,即近 代
英国的崛起主要归因于在英国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这其实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觉。因
为,所谓“崛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特指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在它所处 国际体系
内力量排位的快速提升,成为该体系内的一流大...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568
3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人民无罪?
lz有些话过头了。tg虽然现在问题很大,但是当年的国府更是烂泥扶不上墙。给你看看
第一届中研院院士49年后的去留。
数理组 (27位)
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
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杨
钟建、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
赴美:陈省身,李书华,吴宪
去台:吴大猷,朱家骅,凌鸿勋
病逝:萨本栋
生物组(25位)
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驌、段宏章、张景钺、钱崇澍、
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
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
赴美:陈克恢,汪敬熙,林可胜
去台:袁贻瑾,李先闻
人文组(28位)
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
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
、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
赴美:李方桂,赵元任,萧公权
去台:吴敬恒,胡适,傅斯年,李济,
t*******y
发帖数: 21396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山东关键还是不重视人才
和我党没关系,解放前就靠南方输送。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江西省萍乡县 物理化学
庄长恭 福建省晋江县 有机化学
曾昭抡 湖南省湘乡县 化学
朱家骅 浙江省吴兴县 地质学
李四光 湖北省黄冈县 地质学 宣统三年工科进士
翁文灏 浙江省鄞县 地质学
黄汲清 四川省仁寿...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7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江西省萍乡县 物理化学
庄长恭 福建省晋江县 有机化学
曾昭抡 湖南省湘乡县 化学
朱家骅 浙江省吴兴县 地质学
李四光 湖北省黄冈县 地质学 宣统三年工科进士
翁文灏 浙江省鄞县 地质学
黄汲清 四川省仁寿县 地质学
杨钟健 陕西...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38
你苏你浙人才最多,你可以出来跟我辩论一下。
你苏你浙,未来什么时候还能重新占院士的总数的80%?
放个话吧。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苏我浙我沪真心牛啊,北方实在是不太产读书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0 19:13:26 2014, 美东)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9
文革中自杀的精英人才名单(部分105名)
最近转贴了文革中悲惨自杀的案例,我进一步去了解和思考这方面的情况。于是,就有
了下面这个名录。所谓知识精英,是指知识分子中比较有影响有成就的部分,他们是文
教、科研、艺术、医学、体育等领域的中坚和骨干。限于条件,我们还无力做全体受害
者的名录,那就先从这些人做起。这个名录是我对网上查找到的材料所作的初步梳理(
包括核实、筛选、补充),目的是让自己、也让周围的朋友,对当年运动的真相、对我
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更多的回忆和思考。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 阅读全帖
g*q
发帖数: 26623
40
48年81个院士里面
清华学堂留美的有萨本栋,叶企孙,赵忠尧,吴宪,曾昭抡,周仁,侯德榜,茅以升,陈桢,殷
宏章,张景钺,戴芳澜,陈克恢,汤佩松,李先闻,邓叔群,金岳霖,汤用彤,李方桂,李济,梁
思永,梁思成,钱端升,萧公权,陈达
清华本科毕业的有许宝騄
清华硕士有陈省身,殷宏章
清华自学成材的有华罗庚
北大毕业的杨锺健,秉志,汪敬熙,冯友兰,傅斯年,顾颉刚,董作宾(研究生)
南开的有陈省身,吴大猷(毕业前出国),殷宏章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有吴学周,严济慈,吴有训,王家楫,伍献文,吴
定良
交大系的有竺可桢(预科),钱崇澍,茅以升(预科),凌鸿勋,
复旦系的包括复旦公学的话也不少,另外北洋的也有几个.
T****t
发帖数: 11162
41
1948年选出的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名单,与他们在1949年后的去和留
(根据网上相关资料整理、编辑)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1890.7.1-1978.2.3),数学家。
许宝騄(1910.9.1-1970.12.18),数学家。“抢救”1
陈省身(1911.10.28-2004.12.3),数学家。去美国 1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
苏步青(1902.9.23-2003.3.17),数学家。
吴大猷(1907.9.29-2000.3.4)物理学家。去美国 2后去台湾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物理学家。
李书华(1889-1979.7.5),物理学家。“抢救”2 去美国 3
叶企孙 (1898.7.16-1977.1.13) ,物理学家。“抢救”3
赵忠尧 (1902.6.27-1998.5.28),核物理学家。
严济慈 (1900.12.4-1996.11.2),物理学家。“抢救”4
饶毓泰(1891.12.1-1968.10.16),物理学家。“抢救”5
吴宪(1893.11.24-1959.8.8)...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42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江西省萍乡县 物理化学
庄长恭 福建省晋江县 有机化学
曾昭抡 湖南省湘乡县 化学
朱家骅 浙江省吴兴县 地质学
李四光 湖北省黄冈县 地质学 宣统三年工科进士
翁文灏 浙江省鄞县 地质学
黄汲清 四川省仁寿县 地质学
杨钟健 陕西省华县 地质学、古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学
谢家荣 江苏省上海县 地质学
竺可桢 浙江省绍兴县 气象学
周 仁 江苏省江宁县 冶金学
侯德榜 福建省侯官县 化学工业
茅以升 江苏省镇江县 桥梁工程
凌鸿勋 广东省番禺县 铁路工程
萨本栋 福建省闽县 电机工程
生物组院士25人
王家楫 江苏省奉贤县 生物学
伍献文 浙江省瑞安县 动物学
贝时璋 浙江省镇海县 细胞学、胚胎学...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322
43
来自主题: Joke版 - 肘子再砍复旦一刀
不要胡说,复旦历史上是很有底蕴的,有很好的人才培养传统。
复旦大学,始建于新旧交替的晚清末年(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
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之一,“复旦”二字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
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
办学、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建校初期,规模虽不大,但颇有特色,在生物,商科,新闻
等领域实力强劲。奠定了复旦现在在生物医学,新闻,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势地位。当时
内无朝中权贵,外无洋人做靠山的复旦,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培养了诸多大师级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民国时期的复旦不逊于当时的诸多名校。比如说,1948年,中华民国
中央研究院院士首届院士评选,共选出81位院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院士。民国
政府虽腐败无能,但学术风气清廉,当选的这些人均为学术届鼻祖级人物。当时的复旦
一鸣惊人,有四位校友当选:冯德培(生物)、童第周(生物), 陈寅恪, 竺可桢。
根据童第周早年留学的故事改编的“一定要争气”,被选为小学教材的爱国文章,想必
很多人应该记得。竺可桢后来成为浙江大学校长,为浙大的发展做出不可磨...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322
44
来自主题: FDU版 - 民国时期的复旦
复旦大学,始建于新旧交替的晚清末年(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
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之一,“复旦”二字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
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
办学、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建校初期,规模虽不大,但颇有特色,在生物,商科,新闻
等领域实力强劲。奠定了复旦现在在生物医学,新闻,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势地位。当时
内无朝中权贵,外无洋人做靠山的复旦,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培养了诸多大师级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民国时期的复旦不逊于当时的诸多名校。比如说,1948年,中华民国
中央研究院院士首届院士评选,共选出81位院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院士。民国
政府虽腐败无能,但学术风气清廉,当选的这些人均为学术届鼻祖级人物。当时的复旦
一鸣惊人,有四位校友当选:冯德培(生物)、童第周(生物), 陈寅恪, 竺可桢。
根据童第周早年留学的故事改编的“一定要争气”,被选为小学教材的爱国文章,想必
很多人应该记得。竺可桢后来成为浙江大学校长,为浙大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此看来,解放前未合并的复旦,便有很强的人才培...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48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山东关键还是不重视人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0 19:12:35 2014, 美东)
和我党没关系,解放前就靠南方输送。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江西省萍乡县 物理化学
庄... 阅读全帖
k*******d
发帖数: 500
46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周其凤的北大新梦 (转载)
你个猪头查查哪个人资历不比张龙翔更老,科学界的那几个,华罗庚,赵忠尧,
苏步青,王淦昌那是什么人物,张龙翔能比过他们?
===================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83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1983年6
月~1988年4月)
委员长:彭 真
副委员长:陈丕显、韦国清(壮族)、耿 飚、胡厥文、许德珩、彭 冲、王任重
、史 良(女)、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 (藏族)、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藏
族)、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周谷城、严济慈、胡愈之、荣毅仁、叶 飞、廖
汉生、韩先楚、黄 华
楚图南(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选举产生)
秘书长:王汉斌(1983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出)
委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光训 马 璧 马木托夫·库尔班(维吾尔族) 王兆国 王 甫
王国权 王炳南 王淦昌
扎喜旺徐(藏族) 区棠亮(女)   贝时璋 牛荫冠 孔从洲
邓...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007
回到1957年,正是二战后欧洲、日本,乃至苏联从战后复兴,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
候,也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军用转移到民用的时候,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已经崭
露头角。日本、德国由战败国一跃成为经济强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成了发展
经济的“四小龙”。这时,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得也还比较顺利。国民政府在抗
战爆发前夕,就筹划了中国的大学以及大量研究机关,全部内迁,以为战后复兴储备人
才、培养人才。这时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在若干学科方面,在世界上还处在前沿地带
或接近前沿地带。中国进行了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是国民党为共产党准备了储备了培
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如果毛泽东善待知识分子,那么,全心全意搞建设,即使是按照计
划经济模式搞,中国的复兴还是会比较快的,甚至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毛泽东太嫉恨知识分子了。他只有中学水平,上学时绝对不是一个学习好的好学
生。他自己是这样陈述的:“从前我在学校里是不守规矩的,只是以不开除为原则的。
考试嘛,五六十分以上,八十分...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9
章诒和: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转载)
2015-06-17 00:11:00
加州花坊
加州花坊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由於第二次婚姻,我得以结识许多毕业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北大人。如今他们
都在七十开外,不少人已为黄泉客,其中包括我的丈夫马克郁。人走了,人情在,我与
他的同学始终保持着联系。
有人说:1949年后的北大中文系最有出息的一拨,是(一九)五五届的学生。我的
先生恰恰就毕业於1955年。他们这一班分别来自北大、清华和燕京。1949年后,大陆政
权为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从教育下手的第一招就是所谓的院系调整。於是,他们
一齐来到了北大。
在这个班里,我的先生算得上最没出息。没出息到把自己的生活彻底变成一个玩儿
。玩法也别致:能把《离骚》从第一句背到最末一句。能唱京戏,既演金玉奴,又扮赵
高。婚后,我俩去逛河北承德。到了外八庙,我第一次听说“密宗”,啥也不懂,就一
个劲儿追问讲解员。他朝我使个眼色,意思是叫我“闭嘴”。回到“避暑山庄”的招待
所,他沏上一杯花茶,就开讲了。他讲解的“密宗”,听得我一愣一愣的。他的没出息
,还表现在不能“与时...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