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 发帖数: 1667 | 1 什么叫战果没那么好?真时战果是苏联损失80万,德国损失50万,如果是你那个不那
么好的战果,那估计就是德军损失40万,苏联损失100万了,然后推进的距离也不到基
辅,就按200公里算吧,苏联100万人换200公里,哈尔科夫到柏林有1600公里,照这个
打法,苏联打的起码? |
|
G*****0 发帖数: 1667 | 2 当然有区别,后期苏军摧枯拉朽是因为士气起来了,第聂伯河会战苏军减员高达128
万人,但是德军减员更多,如果是你的那个不那么好的战果,苏军发现死了100万人,
才杀敌40万,只往前推了100-200公里,苏联士气还起得来吗? |
|
s**********e 发帖数: 33562 | 3 呵呵,按照你的数字,苏军比实际的结果多损失20万,少歼灭德军10万。问题是库尔斯
克战役之后苏军一直在主动进攻,第聂伯河会战的损失高达128万,苏军也没有崩溃啊
。按照苏军多损失这20万少歼灭这10万,就能改变战争进程? |
|
s**********e 发帖数: 33562 | 4 请注意100万是减员,不是死亡。
难道苏军减员80万就士气高涨,减员100万就士气低落?这中间20万的差距就有那么大
的魔力?
至于第聂伯河会战,拜托你去随便找本书看看。谁告诉你德军减员更多的?
128 |
|
G*****0 发帖数: 1667 | 5 而且苏军每次伟大成就的大进攻都是在局部战场上集中了3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
而库尔斯克战役前线苏联兵力只是略多于德国,如果这个时候主动进攻,取得的效果难
得说 |
|
G*****0 发帖数: 1667 | 6 要看相对,哈尔科夫苏联虽然只损失了5万人,但是德国损失更小,苏联全军上下觉
得这仗打的很窝嚷,然后斯大林格勒攒的高昂士气一下就谢了,而且库尔斯克会战斯大
林只知道对面的德国人攒了很多兵,但这不能成其为判断德国人必然进攻的理由,斯大
林调兵多只是为了防御希特勒可能的进攻,但没人敢在事前绝对预言德军一定进攻,苏
联一定防守反击,一定在几月几日怎么样 |
|
s***i 发帖数: 10182 | 7 第二次哈尔科夫就是苏军糟糕的补给水平的集中体现,曼施坦因元帅也最擅长抓住苏军
的这个弱点
但是到后期苏军大纵深如鱼得水的时候,十次打击粉碎中央集团军群,苏军的绝对病员
损失再多,建制没有被消灭,很容易补充上来,德军是成建制的部队被灭团,怎么补充
也没有用了 |
|
s**********e 发帖数: 33562 | 8 你看见的苏军全军上下都觉得很窝囊所以高昂士气一下就谢了?
苏军前面损失几十万人的战役多的是,现在损失个几万就能谢了?
苏军方面当然不可能完全知道德国人的计划,但是事实就是,朱可夫对德国人的进攻计
划的判断非常准确。而越到战役爆发,德国人进攻的迹象就越多。到最后德国人进攻之
前,苏军已经准确地掌握了德军的进攻时间,以至于苏军能够在德国发动进攻前突然进
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打乱了德国的进攻计划。 |
|
|
s**********e 发帖数: 33562 | 10 第二次哈尔科夫应该是苏军野心过大,超越了自己的作战能力,因为此时苏军连续进攻
已经很长时间了,是强弩之末。 |
|
j****t 发帖数: 2996 | 11 这种战略纵深超大的国家,惹了就是死,历史上从没有意外 |
|
|
|
|
s***i 发帖数: 10182 | 15 苏军指挥部直到44年才意识到的问题
一个是自己糟糕的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装甲集团军的推进速度
第二是自己糟糕的步兵素质,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赶上德国 |
|
s**********e 发帖数: 33562 | 16 苏军步兵素质糟糕,一方面是因为苏军把更多的资源投给精锐的装甲部队,另一方面是
前期损失太大,后来步兵的训练时间严重不够,形成恶性循环。 |
|
|
I******I 发帖数: 14241 | 18 苏联暴兵能力是德国的若干倍。而且德国的菊花也被人捅了。 |
|
s***i 发帖数: 10182 | 19 很多人不知道,苏军在42,43年确实出现过人力将要枯竭的情况,苏军的胜利虽然是必
然的,但是远远要比想象中艰难
但是德国全国动员太晚,已经被战略轰炸炸成鬼了,才想起来要人力总动员,那时候已
经不是人力的问题了,是工业生产力,装备,后勤,运输,石油等等全面跟不上了 |
|
s**********e 发帖数: 33562 | 20 经过良好的训练和战斗考验,可以补救文化程度的问题。
就好比经过长征后的红军,那单兵战斗力都是相当的强,他们能有多少文化素质呢? |
|
G*****0 发帖数: 1667 | 21 那看和谁比,和蒋军比当然是的,但是和日军比单兵战斗力还是渣 |
|
G*****0 发帖数: 1667 | 22 苏统区包括哈萨克蒙古各族也就人口2亿多,德统区日耳曼人口1亿多,不要乱打嘴炮 |
|
z******i 发帖数: 1292 | 23 满都海哈屯,哈屯就是皇后的意思,她就是达延汗的老婆,也是把达延汗抚养长大的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满都海哈屯
满都海在汉文史籍中完全不见其人。而在蒙文史籍中是大书特书的对象。
造成这个现象的大概是一来明朝人轻视妇女,把满都海的功绩都算成了她先后两个
丈夫的,二来我估计一段时间内她仍然延用满都古勒汗的名号,所以在汉文史籍中只知
道有满都古勒汗而不知道有满都海。另外,满都海和满都古勒汗发音相近,明朝史官误
为一人也不一定。
她生于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是蒙古汪古部人,父亲名绰罗克特穆尔丞相。满
都海初嫁蒙古大汗满都鲁,为小哈屯(夫人),与满都鲁生有二女,长名博罗克沁公主
,次名伊克锡公主。博罗克沁公主嫁癿加思兰太师,伊克锡公主嫁给了火筛。癿加思兰
与火筛都是当时的蒙古大部领主,癿加思兰统应绍不部,火筛统满官嗔部。满都海是满
都古勒的侧室。汪古部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世代姻亲。满都海自小武艺高强,政治军
事才能出众。当时蒙古本部共六万户,大汗直辖一万户。她继承的大汗直属部众还包括
了当初兼并孛罗忽的部分部众。蒙古历来有继承人收取死者侧室的习俗。由于... 阅读全帖 |
|
z******4 发帖数: 4716 | 24 李新峰
原载《明史研究》第六辑,转自象牙塔国史探微
正统十四年秋,明军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土木镇)大败于瓦剌,英宗被俘,导致
严重的军事危机,这已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这次战役的记载颇
多歧异与疑点,尚需条梳史料以澄清事实;明军参战人数、瓦剌军行进路线、明军回军
策略以及明边镇在土木之战中的作用等诸多问题仍需探讨;以此为例,并可初步认识明
代中期京营、边镇的规模和有关明代前中期史实记载的可信程度。
关于土木之战中明军参战人数,最早的记载见于刘定之《否泰录》:“官军私属
共五十余万人。”[1]嘉靖后期以来,几乎所有言及出征人数的明代史家均沿袭此说,[
2]直至谈迁犹于“官军私属”强调甚明,[3]而清人自谷应泰以下均不提“私属”,径
作“官军五十万”乃至“五十余万”, [4]数字之差,语意全非。刘定之在《否泰录》
末说道:“臣因取目击耳闻,参以杨善、李实所述《奉使录》,钱溥所撰《袁彬传》,
约其繁复,著为此录。”李实《李侍郎使北录》未记出征人数,[5]杨善《奉使录》今
不传,估计亦不及此。钱溥《袁彬传》今亦不见,其内容应为袁彬于塞外侍奉英宗的事
迹,也不太可能提到明军人数...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4631 | 25 土人俺本来在leisuretime版回了些帖,觉得可以总结起来,另外开一个贴了。发在这
儿。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LeisureTime/1735253_0_1.html
*******分割线********
找点乐子借本帖积攒一下各个名字的来历?
我先贡献两个。
Hermione 这个名字来自古希腊神话,是斯巴达的公主,传说她妈海伦跟特洛伊的王子
Paris私奔了,他爹纠集了一帮英雄好汉渡海去围攻特洛伊,双方大战十年死伤无数,
最后放木马焚城……然后hermione她爹妈和好如初……好像跑题了。
Minerva这个名字来自罗马的知识,魔法,医药,商业和防御女神,和希腊的雅典娜是
一个神。如下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Minerva画像。
Minerva或者athena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只“猫头鹰”,一根长矛,一个头盔,Aegis(包
括一个用蛇发女妖的头装饰的盾牌和(或)一个用蛇发女妖的头装饰的兽皮甲)和胜利女
神Nike。实际上Minerva这个名字一出现,结局就已经暴漏了。
土人俺来分析一下Harry Potter, Ron Weasley和...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4631 | 26 哈利波特里面人名的一些历史痕迹
Harry Potter
Harry来自古代德语名字Haimric, Haim对应英语里Home,ric对应英语里的Reich和rich
,这个词是“一家之主,说话算数的人”的意思。Harry还有可能是来自维京人的名字
Harold,是“一军之主”的意思,反正也是“说话算数的人”。
当年维京人拿下了不列颠半壁江山,大致如下图。
除了给不列颠留下大量的维京人名字和地名外,这些维京人还烧毁了大量的古英语的文
字。导致我们现在说的英语用的是经济发达的伦敦地区的发音,写的英文用的是起源于
没被维京人占领的Wessex的拼写……
有个说法说Potter是一个诺曼底名字,当年来自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姆征服英格兰的时
候手下有个姓Potter的人因为战功卓著而被封了一块地,从此英国有了Potter这个姓。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Harry Potter应该是诺曼底人后裔。
诺曼底人也是来自北欧的维京人。有一年维京海盗围攻巴黎,法国国王为了解围把不列
塔尼(Britannia)旁边的一片地皮给了维京人,被称为Normandy->north-man-dy。
Britannia的人...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181 | 27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181 | 28 明、日议和[编辑]
1593年6月,日本因海战失利补给无法送至,加上朝鲜破坏过度,造成瘟疫流行,当地
征发粮食不易,以及急于保全占据朝鲜南部四道的战果,遂派使节随同明使沈惟敬由釜
山至北京城议和。7月,明廷宣诏退兵以进行日本封贡事宜,于是李如松大军撤退,只
留刘綎及游击吴惟忠共七千六百人分别扼守要口。但兵部尚书石星一意主和,再撤吴惟
忠部,结果只留刘綎部防守。9月,朝鲜国王李昖虽上表答谢朝廷援救及助其复国,但
是暗中对明、日议和却排除朝鲜有所不满——此时日军仍然占据朝鲜南部四道,并控制
釜山城。12月,明廷命蓟辽总督顾养谦兼责打理朝鲜事宜,并召回宋应昌、李如松;明
帝虽下旨撤军,但认为“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
1593年5月8日,丰臣秀吉在名护屋会见了到达日本的明朝使团。由于语言不通,双方的
会谈仍就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长间进行。丰臣秀吉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条件”七条如
下:
1.迎明帝公主为日本天皇后;
2.发展勘合贸易;
3.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4.京城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于日本;
5.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6.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7.朝鲜...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21039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femrenla (Light be with y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6 00:30:24 2014, 美东)
先要说到战争起因和战争性质了,这两个是一致的,不可脱离的 。战争的起因如下:
1、削减马价,
2、拘留使臣,
3、谎诺婚约,
4、剪断布帛、
5、谎诺戏班子、
6、其他不能满足的索求,朝廷不与。
1、2、3、6、是 朝廷和王振干的,3、5、是明朝使臣马青、马云干的,4、是蒙古
使臣干的,一匹布剪断成两匹。弄虚作假者。在婚约上也先想为他的儿子娶明朝公主,
二马应承下来,也先高兴,夸示诸虏,发现是骗他的之后,大为恼怒。6个因素加在一
起便以寇边发起边衅。先期目标在独石马营,明朝抗击,战事扩大。
土木之战的过程
明朝根本没有意识到瓦剌的进攻,正月初,还在给瓦剌的使臣任命官职,可见当时
并无异常,最起码是明庭没有意识。明庭(尤其是兵部)没有做好提前的预防和准备工
作,导致各地纷纷告急。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带...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10466 | 30 你可以这么说。
不过那时候谁知道要亡国啊!咱们现在看,当然知道1643年时大明马上就完蛋了,但当
时人说不定还以为流寇很快平,后金很快退兵呢! |
|
kx 发帖数: 16384 | 31 看来你果然不是蒙古人
如果真是蒙古人的话,就会说也先根本没打算攻打北京
前段不是才有个帖子说,于谦坑了明英宗,才导致的土木堡事件,
然后也先到北京来不是想攻城而是因为想归还明英宗,结果于谦不让,也先才不得不退兵 |
|
K**********n 发帖数: 10466 | 32 你错了,游牧战法就是来去如风,围则围之,不克也正常。
也先趁势围北京没什么错误的,而且也可以趁机掠夺京城周围。我觉得他的思路是看明
会不会内乱或是吓得转进出北京。
于谦不过是趁机夺权的权臣而已,守住北京是因为人多城池艰深,实际上是很正常的。
退兵 |
|
h******n 发帖数: 3599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3599 | 34 十全武功[编辑]
平定准噶尔[编辑]
主条目:平定准噶尔
清军进入伊犁
乾隆十九年(175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内乱。阿睦尔撒纳率部两万余归降清廷,乾隆帝
封阿睦尔撒纳亲王爵,双亲王俸,又命其为定边左副将军,从定边将军班第进攻准噶尔
。清军最终生擒达瓦齐汗,准噶尔汗国灭亡。
再平准噶尔[编辑]
主条目:阿睦尔撒纳之乱
乾隆二十二(1757年)阿睦尔撒纳叛乱,清廷派兵征讨。阿睦尔撒纳逃亡,病卒于俄罗
斯。两次准噶尔前后花费二千三百万两。[1]
平定回部[编辑]
主条目:大小和卓之乱
兆惠在黑水突围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和卓后裔霍集占、波罗尼都在新疆回部举兵叛乱,史称大小
和卓之乱。清廷派兵出剿,占领叶尔羌、喀什噶尔。将军兆惠曾上奏:“我兵杀贼虽多
,阵亡亦百余,总兵高天喜、原任前锋统领侍卫鄂实、原任副都统三格、侍卫特通额,
俱殁于阵。”
平缅甸[编辑]
主条目:清缅战争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爆发清缅战争;乾隆帝派云贵总督明瑞进攻缅甸首都阿瓦。清
缅战争从1765年到1769年历时四年,前后四次出兵,耗费一千三百多万两[2],清兵多
死于疫病,统帅明瑞亦阵亡。最后一次战争中,清...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540 | 35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
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
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
、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
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
“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
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
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
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36 放弃东三省给日本侵略者,这是蒋介石唾骂的一大主要罪状。但如果倒退回那个时代再分析这个问题则可以看出这是蒋介石迫不得已的选择。
从这些年透露出来的历史记录和历史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出蒋介石不得不弃东北的苦衷。
原因一:打不过。和现在的盛世不同,当年的中国积贫积弱,和日本国力的对比绝对的敌强我弱,相差悬殊,张学良的东北军就算装备好点,也只是和国内比,跟日本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就连7年后经过德国化的国民党中央军也不能和日军打平手,中国的国民素质又不是蒋介石振臂一呼就能提高的。你说硬拼抗敌能有胜算吗?胜利基本无望,损兵折将顶多留个悲壮,要是再引起日寇兽性大发,来个屠城什么的,中国合算吗?
原因二:中国需要喘息时间。中国当时刚打完中原大战,名义上完成统一,正是百废待兴需要赶紧发奋恢复国力的时期,这时和日本全面开战,国家体制必然转为战时状态,经济荒废,人心不齐,没钱没枪,那真的要亡国了。
顺便说一句,日本就怕中国统一,日寇很明白,只要中国统一,再发展一段时间,日本就没任何亡中国的机会了,现在的中日关系就是证明。所以日寇必须立即动手,避免中国缓过气来。
愤青和青年学生以为只要中国人齐心奋战就... 阅读全帖 |
|
l**h 发帖数: 998 | 37 这个结论恐怕要定量推算了. 假如秋收之后粮食够吃半年, 那还可以从长计议. 假如就
够吃两个月的, 趁着还能吃饱肚子组织打一仗, 总比饿瘪了肚子再想打都没力气好些吧?
不过此时, 秦赵对峙, 赵军还没有被包围, 挺不下去为什么不退兵, 不割地求和, 而是
铤而走险把底裤输掉, 这是很令人不解. |
|
w*********4 发帖数: 1769 | 38 挺不下去就退兵么?然后被秦军一路追着打到邯郸?两军对峙,一旦一方扛不住撤兵,
对方猛追,那就是兵败如山倒啊。别说什么 那总比打了败仗全军覆没强。
吧? |
|
D******n 发帖数: 2965 | 39 这是个好问题。
韩赵本一家,上党郡这么想是为自己利益也为百姓利益。但赵王这个猪头就为眼前利益
所动,从一开始就在大局上输了,后面不停犯弱智也就不奇怪了,譬如前面有人讲派人
入秦议和而不是联合魏楚让秦退兵。
要说赵括背黑锅,其实背的是赵王的黑锅,那么多人都反对,就是因为赵王自己觉得不
要在浪费资源,可以马上打赢于是就用了个嘴上没毛的。不过反过来说,这个赵王还不
是最二的。 |
|
b**********7 发帖数: 814 | 40 “战神”一词由来已久,主要指古代历史或神话故事中掌管军事战争的英雄人物。后来
泛指在战场上嗜杀且勇猛顽强的将军。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杀戮和鲜血;他们的名气是
用累累白骨堆积而成。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位将军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战神”,比如:白起、项羽、霍去病、吕
布、关羽等。他们是后人公认的“战神”,可他们与本文所讲的这位将军却相差甚远。
陈庆之,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资治通鉴》、《梁书》、《魏书》《南史》都
记载了陈庆之的事迹。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在解放后日理万机的国事操劳中,对正史
《陈庆之传》一读再读,对传内许多处又圈又点,划满着重线,并充满深情地批注:“
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张贻玖《毛泽东读史》)。
陈庆之出身庶族读书人的儿子。两晋南北朝时期,庶族(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和士族
(高级地主或者读书人)之间的分界相当严格,庶族不太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
他的武艺很差:“射不穿札,马非所便”,因此从青少年至中年都以宫廷侍从的身份度
过。但他有胆略,善筹谋。在42岁那年获得了领兵作战的机会,从此迈向了大器晚成的
人生巅峰。
525年,陈庆之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萧综...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41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
是明太祖。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
,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
,太祖其季也。母陈氏。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应天孝陵”到明毅宗:“绍天绎道
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母贤妃刘氏。年号崇祯(1628
年-1644年)昭陵。”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
十三陵
大多史学家都认为明朝是16皇帝(从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认为是17帝(加上安宗)。
有的人认为:“如果承认南宋最后两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赵昰(景炎帝)和在崖
山即位的宋末帝赵昺(祥兴帝),就应该承认明朝最后几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
,昭宗三位)。”
明朝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
间阉党专政...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814 | 4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归西不复返,那些故事中的英雄,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创造了历史,开创了盛世,却未必得到最好的结局。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
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
则必为千古遗憾!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
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
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
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
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
(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
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540 | 43 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
意。史料称,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的大军并没
有攻进印度境内,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
《元史·耶律楚材》记载,当年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队在攻到印度河时,
遥见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
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
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遂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怪兽发出响声,
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
种怪兽名叫甪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顺
应天意,没有行进。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立即率军返回了蒙古国。
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这也不足为
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估计应该是耶律楚材的牵强附会之辞
,耶律楚材本有劝主早归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借题发挥,假借怪兽的叫声
来规劝成吉思汗班师。
耶律楚... 阅读全帖 |
|
x********n 发帖数: 398 | 44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
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
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是真
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
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煞一
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
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
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划师
,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基本
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1077 | 45 金国让高宗干嘛就干嘛?
金国干脆让高宗自己也来跟父兄团聚最好了。
如果高宗听金国的,正好说明战场上是金国优势嘛!
只有劣势状态下,才会接受对方条件议和。比如岳飞就类似清水宗治,议和、退兵,然
后自己切腹。
所以说你这逻辑根本都不通。
再说,岳飞完全可以自己单骑回报,一日夜能行800里,让手下大奖带着人慢慢撤回来
就行了。带一堆人回家,不怕吓得赵构再跑海上?
大理寺的那个也是胡扯淡。类似于审薄熙来,真正罪名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能说,怕影
响政局和军心,显得书记多么“善于言辞辩论”。刘光世的人都跑到齐国去了,赵构再
来一次,那就真GG了。 |
|
v*****s 发帖数: 20290 | 46 这就是当时的现实。金内部刚刚完成政治清洗,胜利方对宋是强硬派。赵九对金胆寒,
在秦桧的蒙骗之下,对本朝的军事实力没有清楚认知,一味事大。
其实你们都只知道十二道金牌,压根不知道赵九在看到岳飞的捷奏以后,立即下令停止
退兵吧。 |
|
v*****s 发帖数: 20290 | 47 十二道金牌当然是真的,金牌就是驿传系统的最高优先级凭证。。。。。。
所以说你对宋史啥都不懂嘛。
事实就是金兵当时屡战屡败,但是金兀术就是要强硬。历史上什么吊诡的事情都可能发
生。中法战争不也不败而败了。
赵九不昏啊,所以看到捷奏以后知道果然大胜,就立即下令停止退兵,而且还派出自己
最亲信的杨家殿前军,并且命令韩家军也受岳飞节制。但是岳飞当时已经撤军了,士气
崩坏,根本不可能重整。 |
|
|
h******i 发帖数: 21077 | 49 这个属实。
不过金朝实力如何,是很影响结果的。
其实我觉得杀岳飞跟备中高松城之战很像。
就是临时达成和平协议,双方都不想打了,但南宋更不想打,于是就让主战者谢罪。
所以岳飞剖腹自尽,类似于清水宗治剖腹自尽。
虽然毛利家觉得自己亏了(因为羽柴秀吉退兵是因为有事儿),但是毕竟还是自己弱势
,吉川元春悲愤也没有用啊! |
|
h******i 发帖数: 21077 | 50 但当时如果羽柴军老老实实退兵,还不会破不会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