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谛实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

凭藉著中国文化旧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会用一个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
这个字,把“住”这个字把它解释成执著的意思。这里面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所谓的“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那这句话形容的是说,当我们非常喜欢,比方说一段音乐
的时候,我们可能连续三天,这个音乐都不断的好像在耳朵里面都不断的在播放一样,
用这种状况来形容所谓执著的感觉。也就是,当我们的感官机制接触到外面环境的时候
,那里面一旦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种种的反应,面对著这个的反应,如果我们的反应是
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余音绕梁三日都不绝于耳,心里面一直把这个音
乐连续放了三天都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就把它想像成《金刚经》里面的住的意思,也就
是执著。
当然在这个样子讲之下,这样子理解之下,我们对于《金刚经》里面所谓的“应无
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它解释成说,心里面碰到了外面的环境的时候,哪
怕有种种的反应,但心中不会受到影响,不牵不挂犹如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
没有任何的罣碍,当然因为没有罣碍,自然也就没有烦恼,这个就是依照著“不执著”
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真如是什么?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
其实、究竟的真如,是常恒不变;智慧与无边功德,也是不离于真实而本有此功德
胜能的,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如来藏(即佛性)。如来藏即一切法
空性,即一灭谛;而为功德胜能的所依因。人人有如来藏,因而人人都可成佛。1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如不变,这真实不变的法性,说名真如。2
真如即是如来藏,如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如来藏’,约自性说。如,
即真如,即一切法自性。”3
释印顺又于《大乘起信论讲记》说:尽十方,穷三世,一切的一切,无不以真如为
体。众生的心体,即此真如“平等”性。真如是大的,心体当然也是大的。“不增减”
,是平等的解说。真如法性,在众生分中并没有缺少,成了佛也不会增多。大,有圆满
的意义,不多也不少。不增不减,无欠无余的法性,是生佛平等的,迷悟一如的。4
注1 印顺主讲,演培?续明记录,《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县),1998.
1 初版,页7。
注2 印顺主讲,演培?妙钦?文慧记录,《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
,1992.2 修订一版,页269。
注3 同注 1,页248。...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3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十)
卷十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
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
。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
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
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
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
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
人坠入二无因论。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
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
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
。堕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
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
从八万劫。无复改移。...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调心的过程
转自慈诚罗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nwlu.html
此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个麦彭仁波切的窍诀:调服心的过程。为什么要了解调服心的过
程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修行上的困难。如果不了解修行途中的路况,不
知道如何应对,就会有挫败感,以致失望、懈怠甚至退失。麦彭仁波切的这个窍诀虽然
文字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详尽。
一、总述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
,以及内在的各种感受,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
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天界、非天等善趣,地狱、饿鬼等
恶趣,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第二,精神自己的本
体,也是空性。虽然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并
没有明显地讲外在的世界是内心的现象,但龙树、月称菩萨的弟子们后来写的有些关于
中观实修过程的论典中,却承认了一切外境都是心的现象。因为修行的时候必须这样,
平时可以去观察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抉择一切都是空性。...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6
第六十五回(下)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6)绕不开的修心(7)铙(8)包(9)衣钵(10)耍不得诈
第六十五回(6)绕不开的修心
眼见得那边厢的唐僧,穿了如来袈裟,真的以拜佛的心态来拜自己,那妖魔就放心的开
始装如来佛祖了,是呀,你要拜我,我不好拒绝远方来的客人嘛。你当我是你的佛,我
就只好拌作你的佛咯,又不是我强迫你。
那妖怪便气定神闲的吼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脚丫子
刚刚踏入一道门的三藏闻言,心脏激动得砰砰砰直跳,还没看清说话的佛在哪,就扑倒
在地。那八戒沙僧一看师父都跪了,一样的想都没想就跟着磕头。慌慌张张的人儿,哪
是走到修行终点的状态嘛。
等磕头完毕,哥儿仨一抬头,还没如来的影子呢。进入二道门,方见那如来大殿。可是
一瞄门内两侧,满满的占据了神仙们: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 萨、比丘
尼、优婆塞、无数的圣僧、道者。登时三藏的气节,又矮了三分,一直紧张得大气不敢
喘一口的他,憋不住还是吸了口气,这一吸气不打紧,发现这进口进 鼻的是花香,抬
眼再一看,瑞气缤纷。我滴神呦,你看看这阵仗,不是西天雷音寺就活见鬼了,一想明
白这一点,...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智者大师论修禅的发心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鬼神心。
三为眷属故。发心修禅。多属发畜生心。
四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修罗心。
五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人心。
六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六欲天心。
七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魔罗心。
八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外道心。
九为生梵天处故修禅。此属发色无色界心。
十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发心修禅。此属发二乘心。
就此十种行人。善恶虽殊。缚脱有异。既并无大悲正观。发心邪僻。皆堕二边。不趣中
道。若住此心。修行禅定。终不得与禅波罗蜜法门相应。
云何名菩萨发心之相。所谓发菩提心。
菩提心者。即是菩萨以中道正观。以诸法实相。怜愍一切。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者。一未度者令度。亦云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未解者令解。亦云烦恼无数誓愿断。
三未安者令安。亦云法门无尽誓愿知。
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亦云无上佛道誓愿成。
此之四法。即对四谛。
故缨络经云。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
S**U
发帖数: 7025
8
杂阿含9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闍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佛告婆罗门∶
「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划),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具足]。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们的修行Zz
泉边林下
前不久,一位禅修朋友来访,他以前曾得过大病,现在对修道的用功比以前精进
很多,他开始关注密宗,但对禅宗仍着极大的热情。这次,他突然问道我,“一切法其
实是无碍的,但禅宗究竟该如何修?”这个问题从他嘴里我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修习禅
宗很久了,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这个问题之前,我突然想起德山禅师,那个以呵佛骂祖出名的和尚,这
好像和我的根基很不接近,但从感情的习气上,我非常喜欢他,在我的上师对境里,他
有时会做到我上师的左边,他骂人的语录很多,甚至包括喝佛骂祖。在安住见解的情况
下,他这样教育有着非常厉害的加持力,能让一些根基很高的道友瞬间袒露心性,但是
我们必须要注意,这种情况只能出现高明的师父和高明的徒弟之间,现在有很多人喜欢
模拟这种风格,这会存在极大的过失,很显然,因为没有悟道,这些人的心整天都被贪
嗔痴慢的烦恼所粘连,这些人也学喝佛骂祖,除了表现自己的一些个性之外,没有任何
利益,只会落下极重的因果。就象很多人认为禅是一种哲学思想一样,有很多把禅同佛
教割裂,很多自称修禅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是佛弟子,甚至不相信轮回和因果,那么学
禅除了消磨...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1392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z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lvn5.html
-慈诚罗珠
佛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为其中包含了哲学、天文、地理、科学等丰富的学科
知识。不仅如此,佛教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此处要介绍的,就是佛教
三观当中的世界观。
世界观首先是一个知识,然后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将这些知识变成一种方式方法,
并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一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还要利益更多的人、更多的生命
,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健康、愉快。本来,这也是佛教的目的与宗旨。
有些学佛或学其他宗教的人,总喜欢神神叨叨,讲神通、讲境界,这并不是佛教的初衷
。佛教虽不排斥神通,但也不追求神通。佛教最倡导的,是怎么样培养爱心,怎么样增
长智慧,怎么样学会奉献等等。
如今的每个人,尤其是很多企业家的压力都相当大。很多物质不能解决的精神层面的问
题,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经济发达以后,很多有钱人却发现,金钱并不
是自己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万能。过去以为,有钱一定会很幸福,但实际上金钱不但不能
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调心的过程
转自慈诚罗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nwlu.html
此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个麦彭仁波切的窍诀:调服心的过程。为什么要了解调服心的过
程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修行上的困难。如果不了解修行途中的路况,不
知道如何应对,就会有挫败感,以致失望、懈怠甚至退失。麦彭仁波切的这个窍诀虽然
文字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详尽。
一、总述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
,以及内在的各种感受,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
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天界、非天等善趣,地狱、饿鬼等
恶趣,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第二,精神自己的本
体,也是空性。虽然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并
没有明显地讲外在的世界是内心的现象,但龙树、月称菩萨的弟子们后来写的有些关于
中观实修过程的论典中,却承认了一切外境都是心的现象。因为修行的时候必须这样,
平时可以去观察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抉择一切都是空性。...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1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神马与浮云
2011-1-5(19 小时前)神马与浮云从 牛博国际 作者:黄集伟for 北京晚报|2010流
行语文回顾展
【2010流行字】
2010年,在小范围内逐渐流行积攒而来的单字逐渐成为民间语文中常见的表述格式。这
让我想起网络熟字“顶”(表赞成、用拥护或拥戴)。以常规论,单字在汉语表述描述
或陈述过程中,本因其身单力薄而劣势多于优势,但在今天,与日渐逼仄的生存空间近
似,单字亦可最为俭省直接地被用来表达意见,一逞胸怀——前提是,生活在此时此地
,你我都晓得流行单字里的那位“娘”不是俺娘,同理,大名鼎鼎的那位“保罗哥”不
过是一条章鱼,而且,它也没有可能等同于那位历经沧桑的“犀利哥”。
★ 拆
2010维权伤心字。2010年9月10日,江西抚州宜黄强拆民房导致3人以自焚抗拆。这一事
件震惊天下,引发持续热议。紧随其后,以“抗拆”为诉求主题的网络游戏《钉子户大
战拆迁队》跟进推出,网络风传,这一突发新闻一娱乐游戏实虚两种完全不同的事件却
写出了同一个汉字:拆。
汉字“拆”为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裂开”,其异体字“坼”被收入《说文-土部》
。多年来,汉字“拆”一直以一个圆圈加一个手写行书图形...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3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老梵 317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作者:老梵
最近论坛上出现了萧平实的弟子(刀笔吏――这个可怜的小伙子或者大姑娘),于
此大谈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并且将萧平实一贯的作风继承的似模似样:喜欢引经据典,
但却断章取义,惯于依文解字,混淆经论圣言,将圆融博大的佛法,弄的面目全非,迷
惑初学,诽谤大德,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萧平实和其弟子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引用排列经典中的词句,洋洋洒洒,很能让人
不知所以然,排列经典词句本来很好,说明博学多知嘛,但他们却又不能将其中深邃的
涵义领悟清楚,领悟不清楚也并无多大罪过,可以继续领悟嘛,但他们又喜欢冒充领悟
,于是妄解经论,分别圣意,邪见如山,悖论重重。
他们谈的最多的,应该是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了,但却将这两个名词和其中的含义弄
的似是而非,让一些少以接触唯识学说的同修们不明就里;至于如何从修行中认知阿赖
耶识和如来藏,这帮人不是避而不谈,就是妄言胡说。老梵不才,学了一点点唯识,学
的不好,但还可以搞清楚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异同,修...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4
信仰与人生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演讲
(2010年6月24日下午)
(视频: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9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很高兴与北京大学禅学社、耕读社、医学社等许多社团的师生们一起交流。
我们集聚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一种因缘,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佛缘。按照佛经的观
点,若没有各种因缘聚合,万法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我和你们能在这里共同探讨、
沟通,确实是彼此之间的一种缘分。
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信仰与人生”的问题。那什么是信仰呢?略而言之,就是对
某种主张、宗教或某人极度仰慕,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它分物质信仰、
伦理信仰、宗教信仰等许多种。正确的信仰,对整个社会来讲不可缺少,有了它,人们
才会有道德的行为、良好的心态,否则,就会产生种种负面现象。所以,在当今时代,
关心信仰问题十分有必要。
一、信仰≠迷信
信仰的内容虽有很多,但我个人是一名佛教徒,所以今天所讲的,主要是宗教信仰。
如今全世界有无数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各自的教义,但你不管信仰哪一个,都需要有理
性的智慧。现在很多人的信仰,常...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15
☆─────────────────────────────────────☆
boldhead (光头司令) 于 (Mon Apr 25 13:24:36 2011, 美东) 提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这后面两句从来没听说过哈。看来真是被阉割了。这个校庆也是。我一直觉得参加这次
校庆对于一般校
友来说是自取其辱。如果你不是位高权重,或者是黄金万两,还是不要去了。这校友也
是要看看含金量
的。记得有个朋友参加一个所谓清华校友聚会,发现参加的都是各大公司的CEO之类,
都是在清华MBA班
认识的,他自己就是一个普通校友,根本没人理会,只好灰溜溜的回来。
☆─────────────────────────────────────☆
hillhong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于 (Mon Apr 25 13:26:38 2011, 美东) 提到:
从来不是十六字,看新竹清华的就知道了

☆─────────────────────────────────────☆
piyaoke (辟谣客-睡教大师) 于 (Mon Apr 25 14:23:...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zt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那里可以找到心经的全本注解啊?
《般若波罗密心经》(上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
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
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
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
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心经》(中卷)
尔时,如来在大雷音宫,遥闻菩萨演说上经,即舍涅磐相,腾身虚空,来投菩萨所
在,化一长老,杂大众中,手持优钵曲云,视花微笑。
长老于大众中起,合掌白言:菩萨,佛何以得空五蕴。曰:以照故,以依般若波罗
蜜多故,以行深观故,以自在观故,故得涅磐,得开一切微妙门,一切救苦难,一切真
实不虚。
G********l
发帖数: 574
1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浅谈我的信仰
以前我一直在求索,用那个年代的话讲,就是奋斗和追求。
现在的这个年代,奋斗和追求这样的用词也不过时,现在人也都在求索、奋斗和追
求,只是目标和内容已经有所不同。那个年代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譬如理想、信
仰、觉醒、进步、革新、不附加任何物质条件的爱情;那个年代,我们站在百废待兴的
土地上,在一条据说是通往社会转型、经济腾飞的道路上勾勒心中的美好理想。那个时
候我们单纯、傻气、空灵和高蹈。
现在不了,现在社会已经成功转型,经济腾飞物质丰富的时期已经来到,好像所有
的求索、奋斗和追求,都围绕着经济这个中心。金钱、物质、地位、名利,都很实际。
实际、现实,这是成熟和进步的表现。只是,坐在温饱或富足的地面上,有一件东西横
在空中,那就是精神的迷惘与空虚。
这世上总有一些止不住思考的、有思想的人,我不只一次听到他们中的人说,这个
年代我们不缺什么,缺少的是信仰。我深以为是,如果人们在温饱之余只有贪欲没有信
仰,这会是件可怕的事情。全民都贪欲,世界就会丑陋;全民有信仰,世界才会善良和
美好。只是,信仰什么,除了一根经济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指引,人们便好任贪欲泛滥
。美善犹存的,是人性之中本在的良知...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什么是佛教,佛教徒相信什么?
问题:什么是佛教,佛教徒相信什么?
回答: 就拥护者、地域分布以及社会文化影响而言,佛教是全球主要宗教之一。虽然
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东方”宗教,在西方世界也日渐流行。佛教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宗
教,但它与印度教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教导“业”(因果报应),虚无(世界的虚幻性
),轮回(再生的循环)。佛教相信生命的最终目的是“彻悟”。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00年左右生于印度皇族。据
传说,他生活奢侈,很少接触外界。他的父母不愿其受宗教影响,不让他吃苦。但不久
这庇护所就被打破了;他先后看到老人、病人和死尸;最后看见一个平和禁欲的和尚(
不要奢侈和舒适)。看到和尚的平和,释迦牟尼决定禁欲。他放弃了富足优裕的生活,
在苦行中求悟。他擅长于节制和苦思冥想。在同龄人中他是领导者。最终,他的努力达
到了顶峰。在“放纵”自己吃了一碗米饭后,他坐在一颗无花果树下(也叫菩提树)开
始冥思苦想;要么“大彻大悟”,要么死去。虽然吃尽苦受尽试探,第二天,他终于彻
悟。因此,他被叫做“觉者”或“佛”。 他开始把新悟到的东西教给已深受其影响的
和尚们,其中五个成为他最早的徒弟。
释迦牟尼... 阅读全帖
S******0
发帖数: 22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有外道朋友说坛经不谈四圣谛,吾实不信也。兹录坛经如下: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集谛)
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苦谛)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道谛)
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
有一体五用之名? (灭谛)
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 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 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 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 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 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 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 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 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 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 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 许汝知少分
S******0
发帖数: 227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有外道朋友说坛经不谈四圣谛,吾实不信也。兹录坛经如下: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集谛)
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苦谛)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道谛)
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
有一体五用之名? (灭谛)
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 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 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 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 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 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 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 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 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 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 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 许汝知少分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识《正见经》
依上文对《正见经》的架构有一认识后,本文将以表格方式摘要《正见经》的主要内容,俾使读者对此部经内容有一整体概念。(见下表)
本经主旨是在探讨拥有什么样的正见,可以使圣弟子对法具足正信(得四不坏信)而证悟涅盘。经文接著详细分析获得正见的方法。
经文以问答的方式逐一深入,探索获得正见的方法。经中所提的十六个方法可分为∶善/不善(根)、食、苦(四谛)、缘起(十二支和漏)等四类,对于每一个方法加以详细分析,先解释它是什么,再探讨它是如何生起的,什么情况可以消灭它,用什么方法来消灭。
《正见经》一开始先建立对世间善恶、业报的正见了解,再更进一步切入四谛、缘起的出世间正见。掌握「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缘起法则所建立的正见,即是在正观因缘法上更深刻体悟一切法的因缘有与因缘灭,生是老死的根源,生灭则老死灭,依此追溯即可了解缘起缘灭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到息苦的下手处。
正见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的真相,即是对四圣谛的苦谛当知当解,集谛当知当断,灭谛当知当证,道谛当知当修。而《正见经》中食、苦、缘起与漏的断灭之道,即是以正见为前导的八正道。由此可知,观察生命的实相与解脱生命的方法以正见为始,亦以正见为终,此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理解“自净其意”
《清净道论》
一切行无常,若以慧观见,
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定慧兼有者,彼实近涅盘。
诸比丘,有情的清净……作证涅盘的一乘之道,即四念住。
《清净道论》就是依中阿含《七车经》,说明清净的七阶段∶
一∶戒清净就是戒学,
二∶心清净就是定学,接下来五清净就是修慧的次第。
三∶见清净-现观名、色是无常,确定苦谛
四∶度疑清净-现观名色的缘起,确定集谛。证初果向。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确定道谛
六∶行道智见清净、
七∶智见清净 - 现观灭谛,证初果到四果
“自净其意”是第二到第七阶段。
Y**u
发帖数: 5466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 中 庸 》- 道不远人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疗治痛苦的佛法(ZT)
我们打七,这么十多天来啊,想必大家有很多感受。我想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痛。是不
是?脚痛,痛得受不了了。痛的时候怎么办呢?有办法吗?没办法。硬熬呗,那还有啥
办法。能熬下来也算是个英雄啊。所以我们看到啊,痛,对人不无好处。不知道人生有
痛苦,他就不会来学佛。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认识不到人生有痛苦,他绝对不会来学
佛。这不,北俱泸洲,寿命一千岁,无病、无苦、无痛,他就不学佛;南赡部洲,多灾
多难,南赡部洲的佛法就盛行。所以佛法就是除苦的方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越是痛苦,佛法在你身上所起的作用就越明显。如果你现在觉得没有苦,我们想办法
也要去观想人生是苦,硬观想、硬装模作样也要看出自己人生真的很苦。跪在佛前痛哭
流涕,想到人生真的是苦。你越想越苦、越想越苦,这个佛法对你就有用。你要是感受
不到佛法、人生,感受不到人生是苦,佛法有什么用啊?本来就是除苦的方法。你不苦
了,没有用。所以打七,为什么功夫进展那么快?就是因为打七需要苦,需要受苦。在
座的有没有打开的?如果没有打开,就是一个原因,就是你苦还受得不够,所有的身心
一切病痛,一切痛苦,都能够在如法打七、如法用功的情况下,爆炸掉。...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唵嘛呢叭咪吽" 的含义
是表音,是音译, 也有意思。 许多法师讲咒时,都告诉这咒在梵文中翻译过来是什么
意思, 如大悲咒等等。 借此机会, 我顺便把心经中的“咒语” 的意思写下来: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翻译过来就是: 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速疾成就。
----下面的话摘自:
http://xm.city.ifeng.com/fojiao/xiamen_2011_10/28/98436_0.shtml
《心经》中将般若法门比喻为咒语。修习般若法门成就般若,通常是通过闻思经教,即
从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从而成就实相般若。但这种方式对于根机钝的人来说,无疑
是很困难的,于是本经又为钝根人提出另一条成就般若的途径,那就是通过诵咒语,专
心的诵咒,能远离分别,使心灵进入禅定状态,从定中引发般若。 咒语,一般都以为
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是因为我们对咒语无法理解造成的。咒语,是梵语的音译,我们
不懂梵语,自然无法从咒语中望文生义,然而我们倘若将咒语进行义译,那也是有意思
的。《心经》咒语的综合含义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速疾
成就。
w****g
发帖数: 570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论之观四谛
问: 如果说一切都是空, 一切都是不生不减的,这样, 就没有四圣谛的教法,如果
没有见苦和断集,证灭和修道, 那就没有四沙门果,没有四果, 就没有四得和四向,
没有僧宝, 没有法宝, 没有佛宝。 所以说一切皆空,那就是破坏了三宝。
另外, 空法破坏了因果,破坏了罪福报应,和世间一切事物。这些都是种种的过失。
答: 你今天不能如实了解空相和说空的因缘,所以会有这些疑问。。诸佛依据二谛,
为有情众生说法,第一以世俗谛, 第二以第一义谛。一切事物, 其性本空, 但是世
间之人由于颠倒错误的认识,产生虚妄之法, 以其为实, 这就是俗义谛。
假如不依靠俗义谛,你就没有办法得到第一义谛, 所以只讲第一义, 而不讲俗义是不
对的。而且第一义谛有言说而有,言说是世俗的言说。
假如主张第一义而否定世俗罪福, 那就落去偏空。偏空不能得到第一谛。 因为第一谛
而否定世俗是很大的过失, 也是对第一谛的偏离。这就好像有人会咒语, 却不知道正
确地去使用, 最后反害了自己。。
而且正因为有空义, 一切才可以成立。 原因如下:
如果一切法本性不空, 就是说有自性,那么一切法的生灭就不需要因和缘,这是破坏了
因缘法。...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1
谢谢提点, 我也是初学佛法,说说我的观点,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明心见性,离苦,得大自在,修证涅槃。
不能同意更多, 没错!!
--修行者拜佛外在是动的, 内心是静的,为的是要"信心清静,则生实相"。
× 内心已经静了, 自然见得实相, 那你还求什么, 如果内心没有静, 你觉得仅仅
是求佛
有用吗?靠地还是修行, 不是吗?
--普通人求佛拜菩萨,是有福报的,参见了凡四训。甚至是一点清静愿力,也可以增加
福报。
× 我去求佛希望可以中乐透, 后有豪宅香车宝马美人, 我这样去求有福报吗?
应该是没有, 但是如果我求父母平安, 免祸消灾, 你可能会说这样是有福报的, 但是
如果你想着有福报了, 那也是心动了, 就是为自己了, 而且个人认为求父母平安,
免祸消灾,
归根结底还是为自己求, 为什么, 为自己心安理得, 看不得自己爱的人受痛苦,多
和自己的亲人
交流交流, 和气的说说心理话, 比求佛好一些, 个人愚见
当然, 我也没说不要求佛, 之时求佛不能是表面文章,如何求, 我也不知道
只不过我知道用我10年阳寿换我爱的人免入“地狱”, 这种求, 应该是没有效果的
--故事里讲的天人,要...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侣与科学家》
第四章 一沙一宇宙
现象的相依性与非分离性
相依性是佛教实相本质观的中心思想,攸关佛教对世人应如何过自己的生活甚巨。
这相依性和量子物理学的非分离性极为相似。两者都在引信我们沉思一个既简单又根本
的问题:“物”或“象”能否自主存在?如果不能,宇宙万象相互连系的方式与程度为
何?物若非自主存在,对生命又应做何种推动?
郑:我们已在上一章得知,佛教否定创生原理和极端的平行宇宙概念(虽然可能与
多重宇宙观念相符)。在佛教看来,物理常数和初始条件出奇地调和,使得宇宙创出生
命和意识,可以从“现象相依性”来解释。我想,现在该稍微解释一下这个观念了。
马:谈论之前,应先回到“相对真理”的概念。在佛教里,我们对个别现象的认知
若是源于孤立的成因和条件,就称为“相对真理”或“妄见”。日常经验使我们认为事
物必有个真实、客观的独立性,仿佛它们的存在全靠自己,且有内在的实体。殊不知这
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只是心理构念。这种实相观虽符合觉悟,却是经不起分析。
佛教采取的是万物只存在于他物的相对关系,亦即互为因果的概念。事件所以会发
生,只因它仰赖其他因素。佛教把世界看做是个浩大的事件流程,相互关连,彼此涉入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观精要 二
有些人认为,当我们的心理产生「此瓶存在」的意识活动时,随之也会产生「此瓶真实
有」的执着心理。并认为意识活动与执着心理两者很难区别开来。
那么,理性与实执,一个被认为是成佛的首要条件,另一个则被认为是所有过患的
母胎。但此二者彼此相似,几近乱真,如同形影相随,很难分辨去舍。故此,没有必要
为之分野划界,统统否定破除便就是了。
如果说,认为「天亮了」的心是正量心,那么,「该整装系带」的念头,也应该是
正量心。同样,「喝茶」,「吃糌巴」等等所有心思念头,都是地地道道的正量心。所
以一天到晚,在我们的意念活动中,没有一个念头是应该被否认,被破除的。试问,那
个被称为「实执」,应予破除否认的心,是从何而生的呢?从无始生命起,我们业已深
知熟悉的这个「实执心」,如果在一天时间内,在我们心里仅仅产生一两次,实属离奇
稀有的了。 我们对那些习惯了的事情,往往会产生第一个反映。譬如说,当你在
路上遇见自己的父亲------一个婆罗门大师走过来时。你的第一反映一定会是「噢!我
父亲来了」。而不会是什么「婆罗门来了」,「大师来了」之类的了。这些在《因明学
》(11)的著作中已详细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方术纪异》 王亭之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http://www.yxjs.org/wenji/02_wxlasl/01_wxljsqj/06_yjjjy/01_yjjj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
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
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佛说法四十九年,只说圆觉二字,但始终无法说圆,因圆觉无相,乃生佛平等共具
之心德,非可言说。觉是本性,圆乃德义,性非觉不显,觉非修不圆,圆不圆,在汝自
己,不在佛,不在法,何况文字?惟依文释义,用资印证,如镜照鉴,考证自己觉地如
何,遂假名圆觉。圆觉者,一总持法门也,由此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妙用恒沙,无不
从此流出,所以达体启用也,故曰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觉相无相,此相乃指觉体,
亦即如实知自心之体相,至打成一片时,方名曰圆。但必以起照为用,至事障断,则烦
恼尽,理障断,所知尽,人法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Light be with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北美寺庙及禅修中心总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13:27:08 2012, 美东)
当代直贡噶举的大成就者噶千仁波切,在Chino Valley, AZ 的道场:
www.garchen.net
噶千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三大活佛,是指历史上,当止贡法王的转世灵童尚未寻获或年
幼时,有资格担任摄政法王的噶千、洛千与尼宗赤千三大仁波切,如果加上现任止贡法
王幼年的摄政─赤扎仁波切,就成为止贡噶举四大活佛。
其中,又以噶千仁波切的转世世系最为久远,第一世噶千仁波切是止贡噶举创教祖
师─吉天颂恭的心子─噶当巴,此后诸世皆与历代止贡法王互为师徒。此生─第八世噶
千仁波切(1937- ),系由第三十四任止贡法王滇津喜威罗卓(持教和慧,1874-1943) 所
指认。并以洛千、洛锺楚为主等上师处,领受全部止贡派灌顶与教法。十九岁闭关修持
《大印五支》与普巴金刚圆满,随即因时局变化,被以莫须有的...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4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载)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comments (New Comments),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载)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4 03:12:41 2017, 美东)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937.htm
素食主义

海涛法师选辑

一.前言
二.世界名人素食观
三.世界名人素食小故事
四.美国素食主义
五.怎么吃才聪明?健康新主张
六.现代人吃什么才好?
七.饮食新概念
八.世界冠军的秘密
九.基督教的素食观
十.佛教的素食观
十一.结论

一.前言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
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
,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值的饮食,而且没有肉食中一切
有害的物质。素食是远离恶疾、保持健康、美容养身的大自然良药。

回顾历史上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有许多都是提倡素食非常卖力的,像佛教的释迦
牟尼佛、基督教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朱清时院士的佛教物理学(ZT)
跳梁小丑罢了。
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
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资料图 图源网络)
空性与量子理论的当代对话
作者王萌(1965-)男,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与其他
文化的相关研究。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对话是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类文化
寻求自我融合的一个必要途径。佛教文化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之一,在与科学的对
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
跃局面。认识和揭示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
现代文化的融合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革命
佛教以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佛教的空性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一古老的理
论超越巨大的时空跨度与当代科学的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思维
的深刻统一性。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宗教含义
空性(suny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
而显之实性,它是一切法(dharma,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在此意义上,“
空性”与“空”(sunya)的概念具有...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56
4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载)海涛法师-素食主义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937.htm
素食主义

海涛法师选辑

一.前言
二.世界名人素食观
三.世界名人素食小故事
四.美国素食主义
五.怎么吃才聪明?健康新主张
六.现代人吃什么才好?
七.饮食新概念
八.世界冠军的秘密
九.基督教的素食观
十.佛教的素食观
十一.结论

一.前言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
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
,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值的饮食,而且没有肉食中一切
有害的物质。素食是远离恶疾、保持健康、美容养身的大自然良药。

回顾历史上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有许多都是提倡素食非常卖力的,像佛教的释迦
牟尼佛、基督教的耶稣、回教的穆罕默德、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印度耆那
教教主、中国的国父 孙中山、印度国父甘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天才科学家牛颐和
爱因斯坦、英国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和萧伯纳、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印度大诗人泰戈
尔、德国大慈善家史怀哲、法国大政治家卢梭、希腊大...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766
4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孙中山先生的信仰 zz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的开国元勋,是辛亥革命的首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
制政体,创立了中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运动背
后,乃有一个超凡神圣的力量一直支持着他,孙中山先生自己见证道:“革命的成功,
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中山先生不但是中国"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他同时也是
中华民族"心灵革命"、"宗教革命"和"思想革命"的领袖。
少年慕道
中山先生自幼即好追求真理,当他入学读书时,就已令私塾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他常向母亲杨太夫人问及宇宙人生的奥秘,尤其对天地的创造,死后的问题,十分好奇
,常使杨太夫人惊异辞穷。十三岁时随母亲前往檀香山,据其自传里说:“始见轮船之
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十四岁时,进入当地一间基督教学
校就读,校长韦理思先生(AlfredWillis)对他尤其关爱,中山先生十分勤于参加每日
早晚的祈祷会及主日的崇拜,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十七岁时,转学圣路易
学院,当时他已决志归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愿,不料长兄得知十分震怒,命令他辍学
返国。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4
随著近些年来南传内观禅法的不断推广,七清净、十六观智的教法,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汉传佛弟子所熟知。《清净道论》的结构虽说是依戒定慧展开,但实际上也就是依七清净展开。这七清净分别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而北传《瑜伽师地论》所传的七清净和南传七清净的名称几乎一样,只是最后两个清净分别是行智见清净和行断智见清净[ii],不过,除了戒清净和心
清净意思大致相同外,其他慧品所摄的五种清净意思则大相迳庭。现列表如下∶
南传《清净道论》   北传《瑜伽师地论》
戒清净: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   戒清净∶安住具足尸罗,守护别解脱律
仪等
心清净:与近行定相共的等至   心清净∶心得正定,渐次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
度疑清净:把握名色之缘及越度了关于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   度疑清净∶于一
切苦集灭道,及佛法僧,永断疑惑
道非道智见清净:由知道道与非道所建立的智,这里的非道主要指光明等十种观的染
道非道智见清净∶于正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正道,由此能断见所断后修
所断惑。又于邪见前行非道,如实了知,是为邪道...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漫谈自性zz
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136

漫谈自性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
,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
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
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蕴
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
》;“一身”是《大毘婆沙论》,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
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
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
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
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北美寺庙及禅修中心总汇
当代直贡噶举的大成就者噶千仁波切,在Chino Valley, AZ 的道场:
www.garchen.net
噶千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三大活佛,是指历史上,当止贡法王的转世灵童尚未寻获或年
幼时,有资格担任摄政法王的噶千、洛千与尼宗赤千三大仁波切,如果加上现任止贡法
王幼年的摄政─赤扎仁波切,就成为止贡噶举四大活佛。
其中,又以噶千仁波切的转世世系最为久远,第一世噶千仁波切是止贡噶举创教祖
师─吉天颂恭的心子─噶当巴,此后诸世皆与历代止贡法王互为师徒。此生─第八世噶
千仁波切(1937- ),系由第三十四任止贡法王滇津喜威罗卓(持教和慧,1874-1943) 所
指认。并以洛千、洛锺楚为主等上师处,领受全部止贡派灌顶与教法。十九岁闭关修持
《大印五支》与普巴金刚圆满,随即因时局变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静修二十年,
在狱中受教于大圆满成就者堪布明色(1913 -1993),成为其心子。一九八零年代,在止
贡替寺受巴琼仁波切嘱咐,成为当代止贡噶举教法最重要的持有者. 并不畏辛劳挑起复
兴青海地区止贡噶举寺院的责任,殷勤给予传承教法,其身心教化连当地中共干部亦深...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北美寺庙及禅修中心总汇
当代直贡噶举的大成就者噶千仁波切,在Chino Valley, AZ 的道场:
www.garchen.net
噶千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三大活佛,是指历史上,当止贡法王的转世灵童尚未寻获或年
幼时,有资格担任摄政法王的噶千、洛千与尼宗赤千三大仁波切,如果加上现任止贡法
王幼年的摄政─赤扎仁波切,就成为止贡噶举四大活佛。
其中,又以噶千仁波切的转世世系最为久远,第一世噶千仁波切是止贡噶举创教祖
师─吉天颂恭的心子─噶当巴,此后诸世皆与历代止贡法王互为师徒。此生─第八世噶
千仁波切(1937- ),系由第三十四任止贡法王滇津喜威罗卓(持教和慧,1874-1943) 所
指认。并以洛千、洛锺楚为主等上师处,领受全部止贡派灌顶与教法。十九岁闭关修持
《大印五支》与普巴金刚圆满,随即因时局变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静修二十年,
在狱中受教于大圆满成就者堪布明色(1913 -1993),成为其心子。一九八零年代,在止
贡替寺受巴琼仁波切嘱咐,成为当代止贡噶举教法最重要的持有者. 并不畏辛劳挑起复
兴青海地区止贡噶举寺院的责任,殷勤给予传承教法,其身心教化连当地中共干部亦深...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观精要》 五
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所有宗派,包括佛教与非佛教,都在极力地寻求一种与世不同的思想。但是,
被认为宗派最高形式的中观应成派,其思想就怎么会接近世间一般的思潮呢?所谓「绝
对,从绝对意义上是真实的;而相对,在相对意义上是真实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即
是:「石坚硬,水潮湿」。但是,根据「坚硬」与「潮湿」彼此相融不违的观点,石头
在水中,可以保持干燥;水在石头上面,也经常可以保持潮湿。此即「相互不违」之原
则。但是,如果我们按照这种原则的话,充斥于我们思想中的「愚昧无知」,与人所具
有的佛性智慧,平等无二,永远在一起的了。而中观应成派的基本逻辑,则认为眼睛所
看到的事物之外形,与耳朵所听到的声音,是两个不同的现象;鼻子所嗅到的气,与舌
头所尝到的味儿,也是两个不同的现象;最后,连我们心中的每一个想法,也是前后自
相矛盾。在所有意识之外,似乎另外有一条通向解脱的道路。但是,只因为在眼耳,以
及其它意识活动之间,没有相互的影响,就把概念知识奉为衡量真理之标准的话。我们
就没有必要分辨虱子、耗子,猫、狗,以及人类之间的思想区别。因为,他们的感受与
思想,从各自相对的意义来讲,都...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