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 发帖数: 503 | 1 对于反右和文革不要轻易否定
老毛用战争和革命, 但是他们都不是能够建设新社会的能手。 马克思对取代资本主
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语焉不详,有时候自己也不知所云, 可见他对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也是心里没底的;鲁迅的小说里由于太现实
或者太专注于历史, 基本上看不到未来的理想世界是怎样,很难说如果让鲁迅来领导
建设一个新国家, 他会提供如何有建设性的建议;老毛斗争了一辈子, 前半生的斗争
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 后半生的反右和文革几乎革了: 泄说拿<堑盟先思
业蹦晔と谖沾游靼仄陆本┏亲煜率彼到本┦墙└峡迹 考什么, 考的是建
设一个新中国, 可惜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几乎在文革中毁灭干净,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
个题目上老毛是失败的。 无论是主义文学和革命, 打破旧秩序是很容易的, 好比中
国历史上几十上百次的农民起义, 但是, 打破旧秩序, 能否建立一个新秩序, 却很
难很难, 难在哪里, 难在创新和实践, 难在总结历史教训, 难在制度建设, 法律
建设, 科技文化的发展。 古往今来, 多少英雄豪杰, 前半生闹革命, 为打破旧秩
序抛头颅洒热血;当旧秩序: 被打破后 |
|
h*r 发帖数: 243 | 2 精辟的论断!虽然会让某些人感到不舒服而喋喋不休。
老毛用战争和革命, 但是他们都不是能够建设新社会的能手。 马克思对取代资本主
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语焉不详,有时候自己也不知所云, 可见他对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也是心里没底的;鲁迅的小说里由于太现实
或者太专注于历史, 基本上看不到未来的理想世界是怎样,很难说如果让鲁迅来领导
建设一个新国家, 他会提供如何有建设性的建议;老毛斗争了一辈子, 前半生的斗争
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 后半生的反右和文革几乎革了: 泄说拿<堑盟先思
业蹦晔と谖沾游靼仄陆本┏亲煜率彼到本┦墙└峡迹 考什么, 考的是建
设一个新中国, 可惜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几乎在文革中毁灭干净,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
个题目上老毛是失败的。 无论是主义文学和革命, 打破旧秩序是很容易的, 好比中
国历史上几十上百次的农民起义, 但是, 打破旧秩序, 能否建立一个新秩序, 却很
难很难, 难在哪里, 难在创新和实践, 难在总结历史教训, 难在制度建设, 法律
建设, 科技文化的发展。 古往今来, 多少英雄豪杰, 前半生闹革命, 为打破旧秩
序抛头颅洒热血 |
|
w****2 发帖数: 12072 | 3 “几乎革了全中国人的命”,请问证据,出处,比如革了百分之几的人的命.
老毛用战争和革命, 但是他们都不是能够建设新社会的能手。 马克思对取代资本主
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语焉不详,有时候自己也不知所云, 可见他对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也是心里没底的;鲁迅的小说里由于太现实
或者太专注于历史, 基本上看不到未来的理想世界是怎样,很难说如果让鲁迅来领导
建设一个新国家, 他会提供如何有建设性的建议;老毛斗争了一辈子, 前半生的斗争
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 后半生的反右和文革几乎革了: 泄说拿<堑盟先思
业蹦晔と谖沾游靼仄陆本┏亲煜率彼到本┦墙└峡迹 考什么, 考的是建
设一个新中国, 可惜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几乎在文革中毁灭干净,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
个题目上老毛是失败的。 无论是主义文学和革命, 打破旧秩序是很容易的, 好比中
国历史上几十上百次的农民起义, 但是, 打破旧秩序, 能否建立一个新秩序, 却很
难很难, 难在哪里, 难在创新和实践, 难在总结历史教训, 难在制度建设, 法律
建设, 科技文化的发展。 古往今来, 多少英雄豪杰, 前半生闹革命, 为打破 |
|
R*****G 发帖数: 1665 | 4 袁同学做了什么? 说起来都是语焉不详。-----------我看是崇祯成全了他,一杀他,
他忽然名垂青史了。卢象升这样得铮铮好汉,反而不如他出名。-----------不过,
我相信,人卢先生也不在意这个。 |
|
p*****e 发帖数: 7299 | 5 语焉不详?
“帝自二十五岁征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 |
|
F*****o 发帖数: 1261 | 6 呵呵 我有史料。
熊蕾 摘自2008年10月《炎黄春秋》)
曾经有一篇文章讲了华国锋和叶帅沟通的过程,但是根本就没有抓捕四人帮是叶帅的主
意的说法。
这件事不但叶帅办不出来,小平也办不出来。
没有华国锋和叶剑英的联手,就不可能有粉碎“四人帮”的历史举动。记述当年这一过
程的文章有很多,然而对华、叶是如何走到一起来的,却都语焉不详。其实,促成这段
历史的是我的父亲熊向晖。此外还有叶帅的侄子叶选基和女婿刘诗昆。而我和家兄也是
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华国锋是谁?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在人们为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去世
而悲痛的时候,心中也压着巨石般沉重的未知:谁来接替总理的位置?本来,这个问题
很明了:当时众望所归的邓小平。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从1975年秋开始,邓小平已
经再次地位不稳。他在一些重要场合的讲话中毫不隐讳地否定文革,引起了毛主席的不
满,并招来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这些党内极左派头面人物的批判。
这次批判的势头很猛。宣传机器本来就掌握在极左派手里,加上他们善于造势,评
《水浒》批宋江的运动很快就将矛头直指“党内那个最 |
|
r******t 发帖数: 8967 | 7 他第二个老婆是被张国焘搞死的,难道张真想抓徐?抓了他谁来打仗?
第三个网上都语焉不详,有的资料干脆就略过,是谁啊? |
|
m*d 发帖数: 7658 | 8 现在官修的历史书讲得语焉不详,前后矛盾
哪里有能信得过一点的史书记载? |
|
r******j 发帖数: 780 | 9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墓,淄博市临淄区山王村兵马俑坑,也有陶猪圈出土
。这几个墓也都是大墓,王侯级别。
湖北均县发掘了不明墓主大墓,冢高约6至7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达50米。经过发掘
,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陶器有瓮 |
|
G*****7 发帖数: 1759 | 10 得道多助。共军接受得国际援助不仅限于soviet bloc,
美帝和第三世界国家都有枪出枪,没枪出人。
附件1:吴化文将军麾下的时空穿梭部队战斗在南京街头。战史上对攻入南京的部队番
号语焉不详,就是
为了对这支特种部队保密。
附件2:广州军区黑纵发挥皮黑的夜战优势,在山上向下射击,阻击进犯敌。这场战役
在战史被称作黑山
阻击战。 |
|
r*****y 发帖数: 53800 | 11 证据一个是我好友私下告诉我的,这个怎么个提供法?另一个是战沙网上也有过部分举
证,但是这个网站目前已经down了很久,也不是我有意不提供证据。能提供的目前为止
也只有关家垴一个。
你恶意选取数据时,没有想到今后那么多。同一页上两个数字,而且2200数字是明确注
明5昼夜战斗的战果,3000-3500则语焉不详,没有明确给出时间段范围,你说哪个更适
合用来和志愿军五昼夜伤亡数字直接比对?你却故意选择性引用相对不适合的3000数字
而故意隐瞒了2200数字也在同一页上存在的事实。要是我不穷追猛打到底或者和你一样
读文不细,岂不是又被你蒙混过关了?你当初的189师师史,也不是在根本没看过189师
师史的情况下企图蒙混过关? |
|
a**i 发帖数: 5846 | 12 今天进去看了看,看到这篇不禁喷了
发信人: ridgway (ridgwa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关于关家垴一战的讨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6 13:56:11 2010, 美东)
证据一个是我好友私下告诉我的,这个怎么个提供法?另一个是战沙网上也有过部分举
证,但是这个网站目前已经down了很久,也不是我有意不提供证据。能提供的目前为止
也只有关家垴一个。
你恶意选取数据时,没有想到今后那么多。同一页上两个数字,而且2200数字是明确注
明5昼夜战斗的战果,3000-3500则语焉不详,没有明确给出时间段范围,你说哪个更适
合用来和志愿军五昼夜伤亡数字直接比对?你却故意选择性引用相对不适合的3000数字
而故意隐瞒了2200数字也在同一页上存在的事实。要是我不穷追猛打到底或者和你一样
读文不细,岂不是又被你蒙混过关了?你当初的189师师史,也不是在根本没看过189师
师史的情况下企图蒙混过关? |
|
g********e 发帖数: 6425 | 13 大家那时候都说财帝要向左转,具体怎么转d好像语焉不详,财帝干了什么事情太宗不
乐意了? |
|
c**********r 发帖数: 199 | 14 “9.13”事件中一个最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是,以中共精锐强悍的“8341”警卫部队竟
然未能阻止林彪一家的外逃出走,而作为林彪贴身保镖的警卫处副处长李文普不仅没有
善尽职守,反而临阵逃脱。这里蕴藏着一个未被人们深入揭示的巨大问号?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情况,其背后又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以前曾有人对这个问题作过论述,但是本
人一直未见令人满意的答案。笔者试图根据已披露的有关资料,对这一事件,特别是李
文普的角色作一深入的分析。
一、李文普回忆中的疑点
李文普在“9.13”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极其复杂。一个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如果不
是林彪的死党,他却一手促成了林彪的逃跑;如果是林彪的死党,他却半途跳车,还被
林彪儿子林立果“击伤”。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不是他当机立断、果断跳车,几个
小时后就会变成游荡在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纵观其在“9.13”中的行为表现,可谓深
沉诡秘、高深莫测。
作为警卫处长,李文普的职责就是保卫林彪的安全。“9.13”事件发生之前林彪
的女儿林立衡已经预感山雨欲来,对李文普千叮咛万嘱咐,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李文普
在林家工作了近20年,林立衡没有...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15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8811 | 16 直接引发郭反叛奉系的冲突,还是二次直奉前后的那些事情。开战时候,奉军重新编组
为六个军,二六两旅扩为第一和第三两军,仍是合并一处,组联合司令部,称“一三联
军”,张学良郭松龄担任第三军正副军长,实际上指挥第三军作战的还是郭松龄。但这
个一三联军,本来就是二六旅的班底,全是少帅挂名茂宸一手组织训练出来的人马,结
果老帅非要空降姜登选韩麟春到第一军当正副军长。然后张学良郭松龄第三军打山海关
,韩麟春率第一军打九门口。山海关是块硬骨头,郭松龄啃得很艰苦,也没啃下来(闲
言一句:也有奉军人物认为是步炮协同不够好)。张学良说,死的人可多了,有一个团
差不多整个全完了。直军在九门口的防守却没有那么强,韩麟春就打开了一角。这个时
候,就商定郭部除留一个旅正面继续保持佯攻外,主力三个旅(一说八个团)全调九门
口,扩大突破口并插入敌纵深,迂回山海关敌主力背后。
郭松龄就带队去了,结果就和姜韩吵翻了。吵翻的原因张学良语焉不详,只说为了小事
儿,其它人的回忆也是说什么的都有。郭松龄后来在反奉回师途中,曾有一封致张学良
信(此信背景复杂,容后述),里面说得具体些,就是韩麟春空降掌管第一军后,彼此
撤去或者闲挂...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240 | 17 正史上对长子李弘之死语焉不详(暴卒),但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他妈干的。比较有力
的佐证是二子李贤的诗: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这里面的"一摘"显然是指媚娘已经做掉一个了。潘迎紫版,冯宝宝版,刘晓庆版,都
演了媚娘杀长子。 |
|
j****e 发帖数: 12067 | 18 http://zhujingchun.blog.163.com/blog/static/1398592272010234342625/
成功男人背后有几个好女人-------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民国时期,社会还不是很“开化”。娶妻纳妾是正常的婚姻现象,前文(两房妻
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漫谈民国人物风月史(2)-----一代天才学人梁启超的
婚恋故事)提到的梁启超就是一例。娶八个十个偏房小老婆的也大有人在。享有“齐人
之福”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凯,一生正式迎娶的有1妻9妾,子女32人,其中儿
子17人,女儿15人;段祺瑞先后有过妻妾7人;张作霖有6房妻妾;曹锟4房妻妾,那算
是少的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又号称“三不知将军”,其中一项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姨
太太,后来别人帮他数数,最多的统计到40位。
在八卦史上,外交家顾维钧是民国美男子之一。“民国几大美男”有诸多版本,
每榜都有汪精卫,小顾的上榜率也蛮高的,从来不乏女性的追求。他虽然没纳过妾,但
是比起那些号称享受齐人之福的男人来说,从婚...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彪迷好消息,彪哥要翻案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4 19:30:34 2010, 美东)
原副总长之子:林彪的三大罪状都是历史误会(图) 北京晨报
核心提示:是的,你可以看看“一号号令”的内容,都是很普通的东西,在备战过程中
,类似指令林彪下过很多条,怎么是“政变”呢?至于另两条“罪状”,更站不住脚了
, “北兵南调”是苏联劝蒋介石趁机出兵,有情报说蒋将在福州空降,周总理亲自部
署,要广州军区配合福建军区,调部队去协防,这与林彪有什么关系?至于“零号工程
”,是汪东兴交办的,在靠水的风景区修了一些豪华别墅,有毛主席、周恩来等的,偏
偏没有林彪的,众所周知,林怕水,根本不可能住那里。林彪不喜排场,到广州住在小
公馆里,离军营近,能看到战士训练,他很喜欢。
阎明简介: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阎仲川之子,参过军,做过工,现为作家、文化艺术出
版社副社长。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2010年12月14日C04版 作者:陈辉 原题为:...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20 ☆─────────────────────────────────────☆
ratnaraj (洪炉点雪) 于 (Mon Jun 14 08:51:32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II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II
标 题: 厚黑传习录之孔夫子的锯箭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5 22:58:56 2011, 美东)
厚黑传习录之孔夫子的锯箭术
在厚黑学学说里,列举了办事二妙法:锯箭法与补锅法。此二法包罗万象,精妙非
常。
何谓锯箭法、补锅法?厚黑教教主李宗吾做传习录载之曰:“有人中了箭,请外科
医生治疗,医生将箭干锯下,即索谢礼。问他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
事,你去寻内科好了”,此即为锯箭法。而补锅法则不同:“做饭的锅漏了,请补锅匠
来补。补锅匠一面用铁片刮锅底煤烟,一面对主人说:“请点火来我烧烟。”他乘着主
人转背的时候,用铁锤在锅上轻轻的敲几下,那裂痕就增长了许多,及主人转来,就指
与他看,说道:“你这锅裂痕很长,上面油腻了,看不见,我把锅烟刮开,就现出来了
,非多补几个钉子不可。”主人埋头一看,很惊异的说:“不错!不错!今天不遇着你
,这个锅子恐怕不能用了!”及至补好,主人与补锅匠,皆大欢喜而散”。...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U 讨论区 】
发信人: htd (孩儿她爹), 信区: THU
标 题: 王彬彬:谁是“反动教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1 11:27:18 2011, 美东)
王彬彬:谁是“反动教授”
在旧书店购得一册《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2
月第一版。随便翻阅中,觉得隐约其辞、语焉不详之处颇多。例如,对“西安事变”爆
发后的校内情况,《清华大学校史稿》有这样的叙述:“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一二’示
威游行的同一天,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将蒋介石扣留,要求停
止内战,团结抗日。消息传来,人心大快。校内一部分反动教授和右派学生则垂头丧气
,如丧考妣,有的破口大骂,以至变态似地发狂,四处寻衅。”①(下引此书只注明页
码)这种表现的“右派学生”,当然已难一一确认姓甚名谁。但这种表现的“反动教授
”,要弄清楚却并不困难。不过,我们不忙着揭开谜底。还是先从“一二九”学生运动
后,清华大学的师生关系说起。
一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的学生运动是特别有声有色的。清华不但成为北平学生
运动的中心,甚至也...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23 兼听则明
冯敬兰: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
仔细阅读了《记忆》48期关于“师大女附中文革专辑”的“编续往来”,很高兴
能通过这个渠道听到各种意见。对于几位读者的质疑和批评,更要表示特别感谢。有
质疑就会有新的发现,有批评才会碰撞出新的思想。写这篇文章,谨为再做说明。
我是原北京师大女附中1966届初中生, 1968年6月13日离校去北大荒,1991年调
回北京,一直供职于国企,2005年退休。
我就读师大女附中期间,是一个不起眼的初中学生,从未进入校领导的视野,甚
至不记得和卞校长打过照面,可是她的惨死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1996年文革30年
,我发表过一篇散文,题目叫《记忆的疮疤》(全文附后),想起校长在烈日下躺在
小推车上的情景,反复追问自己:那些出身好、教养好、革命感情深的同学,为什么
竟在光天化日下殴打、折磨女校长至死?是什么让她们如此残忍和冷血?
有批评者认为,从《记忆的疮疤》到我主持的五人“访谈”,十四年间我的立场
发生了改变,与宋彬彬站到了一起。那么,我就先从这个话题说起。
一、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
近年看到高一3班校友王友琴的著名文章《卞仲耘之死》,明确提到8月5日红...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24 710年3月1日,“最后的哥特王”罗德里格即位成为西哥特王国国王。
罗德里格的知名之处在于它在仅仅一至两年后就在瓜达莱特战役中被塔里可·伊本·齐
亚德率领的倭马亚王朝阿拉伯远征军所击败,本人战死,西哥特王国随之瓦解,西班牙
开始进入近8个世纪的伊斯兰占领时期。
然而,罗德里格的生平其实是一团迷雾,各种关于他的历史记载互相矛盾或者语焉不详
。大体上,我们认为他是一个靠着暴力手段推翻前代国王维提扎而上位的篡位者。由于
其得位不正,在西班牙境内有很多他的反对者。他只控制着以托雷多为中心的半岛西南
部地区。国家的分裂和人心的涣散也是导致罗德里格在对阿拉伯的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
因。
无疑,罗德里格在西班牙人心目中是一个既令人怜悯又令人失望的悲情英雄。 |
|
w****j 发帖数: 5581 | 25 这个类比不完全恰当,中国印度隔着喜马拉雅山呢,画佛像,画师也只能按中国人形象
来了。罗马人对努米底亚人还是很熟悉的。硬币头像做旁证也是没办法,实在是流传下
来的东西太少了。连硬币本身的信息,比如何时铸造,流通地区也都缺乏啊。
语言学方面,我不熟悉,向你老兄学习了。
另外,我查过了老Pliny的Natural History,里面对Numidia人也是语焉不详。我查到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Geography里面提到,Numidia各部落的特征不尽相同
。有白人(whites)也有肤色较深的人(blacks but not negroes).这个好像有近代考
古支持,但原始文献没找到。
Sallust关于Numidia人来源的说法抄写如下。他的来源是译自Hiempsal II用布匿语写
的著作。而Hiempsal的来源恐怕就只能是口头传说了。
In the beginning Africa was inhabited by the Gaetulians and Libyans, rude
and uncivilized folk, who fed l...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16 | 26 http://www.yzhg.org.cn/text.php?artid=155&keyword=
关于一战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著作宏多,史家已有定论。但该战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中外学界少有涉及。且歧见杂存。误解甚深。本文作者近年来广访美,德,法,英
,中(包括台湾)多种档案,力求正本清源,拨误归真。现谨将一得之见,求教同人。
得失与否,尚请方家指正1。
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战的爆发
不仅标志着旧世界体系的崩溃,它的爆发正值当时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承前启后,天
命维新之时。因此为学贯中西,深谙国际事务的新一代中国人如顾维钧,王正廷,梁启
超,梁士诒等提供了在世界舞台是折冲樽俎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中国人寻求新的国家
认同及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一战期间,国人在思想,学术上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放眼世界,在政治上大胆探索,不具一格,在外交上大胆进取,灵活多变,书写了不
仅中国甚至世界外交上壮丽的篇章。同时也正式宣告中国人也彻底走出“天朝大国”天
下唯我独尊的封闭心态,以穷则变,变则通的认识角逐世界,寻找一个新的国家认同及
形象。
哈佛大学著名...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27 看徐向前回忆录,先从鄂豫皖翻过秦岭进入关中,
还在关中打了一仗,然后从汉中进入川北的.
到底如何决策的,徐的回忆录语焉不详.
从结果看,冤枉路走了不少,秦岭都过了两次,比直沿汉水进入汉中,
再进入川北麻烦了许多. |
|
C********g 发帖数: 9656 | 28 舒云
http://blog.sina.com.cn/sy2222196
《邱会作回忆录》无论思想认识的深刻度抑或史料的准确度诸方面,均较《吴法宪回忆
录》为优
作者:余汝信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来说,邱会作并非一个陌生的名字。文革前,他是军委办
公会议成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文革中,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层,为第九届中央
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九一三事件后身陷
囹圄,又被指称为“林彪反党集团(后上升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上月
底,文革中的经历占其篇幅二分之一强的《邱会作回忆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世,
这应该是文革研究领域中一件十分值得关注的大事。
笔者近日阅读了这部倾注了邱会作二十年心血的著作,受益匪浅。前几年《吴法宪回忆
录》出版,对文革史的研究是一个突破,但对史实的把握和认识尚有探讨之处。近日笔
者将《邱会作回忆录》与当年地位与其不相上下的吴法宪的回忆录作了若干比对,觉得
它无论在思想认识的深刻度抑或史料的准确度诸方面,均较《吴法宪回忆录》为优。以
下数例,仅为一己之见,尚请识者不吝赐教。
一、关于罗瑞卿问题
1965年1...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29 老徐在山东怎么回事,一直语焉不详。有段时间好像也是一把手,但还是没搞好,调回
总部了,最后还是得靠圣人去了才解决问题。
山东那边抗战也挺怪的,一开始打了几仗,后来感觉就悄然无息了,和冀中冀南,太行
山这些地方比起来也没什么大仗,光听说军政矛盾啦,湖西肃反啦,但最后成了模范根
据地,还是tg输出兵员钱粮的大户。 |
|
r******j 发帖数: 780 | 30 回复如下:
查资料戈登是赫德邀请去中国的(不知道是不是李鸿章,或者其他人请托结果),不料
反目。这个事情可能是由戈登出言不慎,赫德规劝而反目。“各国洋人猜忌”与“洋人
新闻纸谣言纷纷”未必是戈登与赫德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有关和俄国谈判有关,戈登
发言不慎,又被有心人注意,也可能这是赫德与他矛盾的原因。
正和我意,的我,是戈登自述
戈登所起作用颇不了解,他的自传也只是说他去调节,但是语焉不详。
巴使是巴夏礼 |
|
m*****y 发帖数: 40 | 31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81
杜正胜院士《编户齐民》从他所观察的从春秋到秦汉的的社会社会的基础由贵族转为法
律身分平等的
齐民社会为出发点,分析引起这一世变的政治社会因素、因此世变对政权结构、法律的
影响、这一社
会基础的状况如何影响各国国运。
第一章先叙述“编户齐民的出现”,引证考古文献与史料,对比“名籍”与“户籍”区
别,指出“国家设置
户籍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广泛,更有效地掌握人力资源”,被编入户籍的齐民主要从赋税
与兵源上来支撑
列国的扩张活动,而促使这一社会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春秋两百余年内兼并战争造成贵族
的扩张、沦
亡、国野界限的消除,君主得以在没有贵族为障碍的条件下更直接地对人民进行控制,
人民在法律上
的身分渐趋平等。
第二章 全国皆兵的新军制,作者主要从步兵成为主力这一做战方式的转变来佐证他的
第一章的观点
“独立步兵是春秋晚期以下的新兵制,是“编户”以后的结果,也可说是“编户齐民”
的军队,与车战以
前之徒座的历史意义截然不同。如果附属于车乘的徒座比例增加表示人民身分逐渐齐等
,独立步兵之
形成则显示齐民已是历史的重心啦。”
第三章 地方行政...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739 | 32 过分们都太JB懒了,有空的话挑挑这里的刺吧:
中国抗战击毙日军将领考
3、毙命与中国无关或不是中国直接击毙的:9人
▲可信程度,流水号,姓名 ,日文写法,军衔,职务,死亡日期,死亡地点,
死亡情况,将其击毙的单位[日方资料或子乔按语]
▲怀疑 ,No.096,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大将(追元帅),联合舰队司令长
官,1943-4-18,布干维尔岛,战死,美军与军统合作[子乔按:《毙命全记录》第83号
;资料一:“昭和18戦死者”;据《毙命全记录》称:山本五十六和高田六郎之死,先
是国民党从八路军处获得了日军的三种密码本,然后军统破译了日军电报,通知了美军
,由美军将其击毙,但是此说有不少人表示怀疑。我觉得,即使确有其事,算作中国的
战绩也非常勉强,因为这只是提供情报,属于援助的性质,不是直接参战,否则美苏对
中国抗战援助了那么多,战绩又怎么算?]
▲怀疑 ,No.045,高田六郎,高田六郎,少将(追中将),吴镇守府病院第1部
部长,1943-4-18,布干维尔岛,战死,美军与军统合作[子乔按:《毙命全记录》第84
号;资料一:“昭和17年11月10日聯合艦隊軍医長,昭和 18年...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14/c_121415162.htm
2011年05月14日 09:16:47 来源: 《北京日报》
《党史细节》,罗平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而化之的党史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谈到细处,人们则往往语焉不详。然而,
历史是由细节串成的,只有知道了细节,才算是知道了历史。这正是人民出版社推出《
党史细节》一书的价值所在。
原有的党史存在的记忆误差
著名党史学者罗平汉教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读者展开了一幅鲜活而生动的
党史画卷。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1914年9月8日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后,也经常不去
上课,只不过他不去上课是去参加了留日学生的反袁斗争。由于他总不上课,1916年2
月2日被校方以“长期欠席”为由予以除名。另一位创始人陈独秀,为自己兼任校长的
预科大学争取到了一笔款子修建校舍,担心一旦离开广州,款子就可能泡汤,因此放弃
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陈公博倒是参加了一大,而且还带去了新婚的妻子,后旅社隔壁
房间发生了枪杀案,他竟不待大会闭幕便落荒而走……这些细微之处生动地再现了这些
党史人物的性...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34 张学良口述:西安事变策划者是共产党员王炳南
2008年12月12日 08:26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相关标签: [西安事变]
核心提示:现在我已晓得,中共的重要干部,他的“伪大使”王炳南,当时是在杨的幕
中。我在洛阳归返西安之后,同杨虎城相谈之下,彼此大发牢骚。某一日,又谈这个问
题时,我问计于他,他沉吟了一下说:“我那些小家伙们(这是指他的智囊团)倒有一个
计策,等待蒋委员长来西安时,我们不使他离去,我们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请
注意,他一开口就说“那些小家伙们”,那证明他背后已有人鼓动他,是利用他来推动
我、试探我。
1946年,周恩来、王炳南(右二)、龚澎与外国记者。
1939年8月,叶剑英(右一)、王炳南(左一)与国际友人尼赫鲁(右二)、王安娜(
左二)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合影。
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是张学良的亲密合作者。我在美国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相关
档案资料时,杨虎城是注意的重点之一。结果,发现部分新资料,有助于西安事变研究
的进一步深入。
一:陪衬?主角?
1956年12月,蒋命张学良回忆西安事变时,曾特别指问杨的情况。当时...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5 李淑一回忆:柳直荀判死刑时已被拷打至残废 仍被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368 | 36 去年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做了一个主要展出元代书画(主要是画)的大型展,The Yuan Revolution: Art and Dynastic Change
http://www.metmuseum.org/special/yuan_revolution/images.asp
里面的藏品不乏赵孟頫和“元四家”中吴镇、倪瓒、王蒙(仅缺“富春山居图”的作者、“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画作。大部分是MET所藏,不过也有不少是私人收藏家或者从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或 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借来的展品。私人藏品中每件都非常珍贵,频繁出现的三个华人家族尤其引人注意:C. C. Wang Family,P. Y. and Kinmay W. Tang Family 和 Oscar L. Tang Family。Wikipedia 对于 Oscar L. Tang Family 有一个不甚详尽的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Oscar_Tang
Princ...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221 | 37 可以问一下bu的白谦慎
展,The Yuan Revolution: Art and Dynastic Change
者、“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画作。大部分是MET所藏,不过也有不少是私人收藏家
或者从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或 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借来的
展品。私人藏品中每件都非常
Family 的专门网页,不过对于藏品由来语焉不详:
件是即便有亿万家财也未必能够买到的稀世珍宝(某几个画家作品国内博物馆所藏也只
有寥寥数件,今年偶见王蒙《葛稚川移居图》拍卖价格高达4.025亿元),诸如 Oscar
L. Tang Family 和 C. C. |
|
R*****d 发帖数: 1148 | 38 ☆─────────────────────────────────────☆
mistory (Michelle) 于 (Sun Apr 24 14:32:35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81
杜正胜院士《编户齐民》从他所观察的从春秋到秦汉的的社会社会的基础由贵族转为法
律身分平等的
齐民社会为出发点,分析引起这一世变的政治社会因素、因此世变对政权结构、法律的
影响、这一社
会基础的状况如何影响各国国运。
第一章先叙述“编户齐民的出现”,引证考古文献与史料,对比“名籍”与“户籍”区
别,指出“国家设置
户籍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广泛,更有效地掌握人力资源”,被编入户籍的齐民主要从赋税
与兵源上来支撑
列国的扩张活动,而促使这一社会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春秋两百余年内兼并战争造成贵族
的扩张、沦
亡、国野界限的消除,君主得以在没有贵族为障碍的条件下更直接地对人民进行控制,
人民在法律上
的身分渐趋平等。
第二章 全国皆兵的新军制,作者主要从步兵成为主力这一做战方式的转变来佐证他的
第一章的观点
“独立步兵是春秋晚期以下的新兵制,是“...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39 经西方和海外中文媒体的广泛宣传,三年大饥荒“至少饿死三千万人”似乎已经成为主
流共识,甚至得到一些中国官方媒体和机构非正式的认可。本文通过对《大饥荒档案》
登录的所有七篇研究论文的分析说明,这个流行甚广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和逻辑合理性
,是不可信的。
金小丁:“饿死三千万”质疑
http://www.wyzxsx.com
1959-1961年间发生在中国的饥荒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多年以来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1964年中国政府进行了建国后第二次人口普查,但结果没有公布。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
普查之后,两次普查结果和历年户籍统计资料一起在国家统计局1983年出版的《中国统
计年鉴》里公布。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根据户口统计,中国人口总数在1960年减少了
整整一千万。
《年鉴》公布以后,中外学者以此为主要依据,对三年饥荒期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作出
了各种估计。与此有关的比较重要的数据和中外专家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都
被收录在海外《新观察》中文网站主办的《大饥荒档案》里(见http://xgc.bbsindex.com/wh/famine/或https://3dlabes.game-h...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888 | 40 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来源 :博讯网
一、 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祸
一九八四年,有几位学者在英文《人口与发展通讯》上著文指出:“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馑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1)对这一点,当代严肃
的学者、历史学家都已予以肯定。问题是,它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跃进期间中国饿死了多少人?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2)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
党造成的。”(3)另一位中共党内有识之士、一九五九年时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
则评述道:“高举‘三面红旗’,高指标,瞎指挥,一平二调,造成国民经济大破坏,
饿死成千万人,这是中外古今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4)
由于毛泽东在世时,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41 http://zone.haiguinet.com/chairwolf/zone_digest.php?id=27919 Hb;#aXHSd
TnqspS2;R
大陆版《中华民国史》中苏联给中共的军援 l(@UpV-
/K"koV;
作者:论语1972.2 n%]1p36
TC4W7}}
须知史学原料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档案、文献,2、日记和信件,3、当事人回
忆录;以上三者,其取信效力是递减的,也就是对于同一件史实的考据,用 3(回忆录
)是不可能反驳1(档案文献)的真实性的,但反过来,有时候一条1(档案文献)可以
反驳多条3(回忆录)。如果用当事人回忆录来反驳档案文献(也就是原始单据),那
是相当缺乏史学训练的做法,这在专业人员眼中会显得十分可笑。当然,极权主义国家
的档案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可以接触到的,那与其说是档案,不如说是剧本;另
一种档案往往绝密封存,或仅仅在十几个人手中流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真实档案的话
,那它的行政管理和政治考察往往无以维系,因此他们不会用灌输百姓的迷魂汤来喂养
自己。对于我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而言,...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42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0052310028_
纵观对日领土收复方案的演变,拟收复领土依被侵占时间之先后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
1931年“九一八”后沦陷的东北;二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割让的台湾;三是1879年被日
本吞并的曾是中国藩属国的琉球。前两类已有很多研究,本文着重考察琉球问题。
战后是否应提出收复琉球的问题,在历次有关的设想中并不一致,有时提出,有时
避而不提。相比于前两类,提出收回琉球的要求在时间上也要晚一些。在前述蒋介石
1942年11月8日的日记中,蒋提出了琉球“归还中国”的问题。但在1943年1月的日记中
,蒋又写道:“战后能收复台湾、东三省、外蒙,则其他外来虚荣皆可不以为意也。”
②「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5上册,第270页」琉球问题并未纳入
。可见,收回琉球似乎不是中国始终如一的要求,其收回的迫切性不仅不及台湾和东北
,也不及外蒙古。
中国政府公开提出收回琉球问题,据笔者目前所见最早的史料,应是1942年11月3
日外交部长宋子文在重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有记者...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3 跟在日军后面西征的新四军师长彭雪枫牺牲真相
二○一○年九月三日,《解放军报》推出八个版面的「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特刊」
,目的当然是为宣传中 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但是,特刊里「缅怀为
国捐躯的英烈」专题中的一个事迹,却似有造假、起码是误导之嫌。
问 题出在对彭雪枫烈士的介绍。该介绍非常简单,不到一百一十字(笔者摘要):「
日军大举进攻河南腹地。八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奉命率部出征……屡战屡 胜
……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不了解新四军抗战史的读者读到这个事迹,自然而
然地会认为彭部出征乃是讨伐进犯的日军,所以彭的牺牲也当然是在与日军 的战斗中。
可是,史实却大相径庭。彭雪枫其实是在率部进攻「顽军」(抗战时共X产X党对国共斗
争中国军一方的称谓)时阵亡的,该「顽军」 是国军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部苏
北挺进军李光明支队。这在中 共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彭的战友、当年新四军第四师参
谋长张震将军的回忆文章中可以证实(参阅《张震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43 年,彭雪枫与邓子恢等在山子头战役中,自称全歼“来犯”顽军。请注意,不是
日军。也就是毛 泽 东在1939年...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5 人民网
按照官方叙事,华国锋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相关材料和著述,大多
也是讲的汪东兴,涉及华国锋往往语焉不详。
许多材料显示,汪东兴的确是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是华国锋与汪东
兴不同,充其量是不积极,现有的材料很难看出他“压制”了这场讨论。这恐怕与华历
来对意识形态问题谨慎有关。从地方到中央,华长期从事政府工作,分管过文教、农业
、财贸、科技,事务性特点突出而意识形态色彩较淡。1970年代,毛泽东曾提醒华:“
你满脑子是农业,我满脑子是路线斗争,两个司令部的问题。要抓路线。路线不对,抓
了农业也不行,脑袋掉了还不知为什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一
九四九—一九七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595页)毛的批评
可以算是一个佐证。
1978年,理论界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议论蜂起。中宣部的官员顾虑甚多,希望华
国锋能出面讲讲理论问题,以统一思想。华的看法是:现在议论多,思想活泼,知识分
子从“臭老九”变成了“香老三”,又一步登天了,成了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至于
理论问题,诸如“资产阶级法权”、“按劳分配”,华认为讲早了不好。他还...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cewind (ier),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某些为文革辩护者引用资料真有技巧性。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1 12:47:19 2011, 美东)
发信人: cityant (cityan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某些为文革辩护者引用资料真有技巧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1 00:43:56 2011, 美东)
最近版上为文革辩护的人,引用资料的技巧性越来越强了。我举例给大家说明。
请看如下范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6563967.html
提到姚桐斌先生的去世,范文中说:“姚在七机部工作,死于68年。是被人打死的。具
体的说,是被保守派组织915 打死的。915 呢,性质和联动一样,是由那些当权派的高
干子弟组成的保皇派组织。陈毅的大儿子陈昊苏就是915 成员。”
有趣之处在于:同作者在发范文之前还不到30分钟,刚信誓旦旦地说道:“姚被联动打
...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3406 | 47 这个youtube comment说的好啊,一针见血
== copy from youtube comment ===
叶企孙到底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赵元任杨振宁等人回国时提出要探望叶企孙均被拒绝?
反右到文革快20年,叶是如何遭受巨大精神压力和肉体折磨的?
这些都语焉不详一笔带过,
更为本质的问题是, 为什么叶企孙在中国战乱时期尚能作出这
么巨大的贡献,培养这么多学生, 49年共产党建政之后叶企孙不仅
培养不出一个大师,而且连当个一个普通老师都不得好死?
这种片子表面上煽情纪念叶先生,实际上对最本质问题,关键问题避而不谈,
毛还挂在天安门,TG有什么资格去纪念叶企孙? 纳粹政府有资格悼念犹太人么?
日军军国政府有资格悼念南京大屠杀么? 一个沾满鲜血的杀人凶手,改变
了路线但还是要说自己伟大光荣正确,假惺惺反思自己当年错误,来“悼念”当
年受害者了。 |
|
g*****g 发帖数: 6798 | 48 小同志,你看过几本书啊?
http://news.sohu.com/20061212/n246969084.shtml
张学良:杨虎城是西安事变主角
(扬天石)
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是张学良的亲密合作者。我在美国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
相关档案资料时,杨虎城是注意的重点之一。结果,发现部分新资料,有助于西安事变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陪衬?主角?
1956年12月,蒋命张学良回忆西安事变时,曾特别指问杨的情况。当时,张学良的
回答是:“平心而论,西安之变,杨虎城乃受良之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但是,到
了上一世纪90年代,在回答张之丙姐妹的访谈时,张学良却说:“西安事变就是杨虎城
,当然我们两个人,那是杨虎城不平啊。”又说:“那西安事变……那可以说他是主角
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从“陪衬”到“主角”,反映出
张学良晚年对杨虎城在事变中的作用有新的估计。
根据张学良所写《西安事变反省录》,在事变前,杨虎城曾两次向张学良进言,希
望张对蒋介石有所行动。
第一次在1935年。当年10月初,东北军第六十七军一一师何立中部自延安回防甘
泉途中,在大小崂山受到红军第十五军团...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49 ☆─────────────────────────────────────☆
alwayswet (总湿) 于 (Thu Oct 27 21:51:45 2011, 美东) 提到:
想想“疏不间亲”真是铁律
杨虎城力主的扣留常凯申,结果张学良这个不中用的公子哥排名一直在他前面;
张学良在杨虎城面前,跟前来的宋子文、宋美龄用英文交谈;
张学良吸毒泡妞,寿终正寝于夏威夷,杨虎城连同子女、卫士、秘书一家被人先用匕首
痛死,再强酸毁尸。。。。。。
☆─────────────────────────────────────☆
duiwu (不好带) 于 (Thu Oct 27 22:00:17 2011, 美东) 提到:
所以小张没脸回大陆了.
TG 倒台后,小张毫无疑问要钉到历史耻辱拄上.
☆─────────────────────────────────────☆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于 (Thu Oct 27 23:18:46 2011, 美东) 提到:
张学良的出发点是"谏",
做的也是"谏" 在老蒋面前哭诉了好半天,
杨虎城的... 阅读全帖 |
|
b********h 发帖数: 2481 | 50 三、为什么毛最终选择的是华?
伴随着林倒下的同时,正是华的上升崛起,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那么华又是何
许人也?为什么毛会选择能力既不出众资历也不服众的华来作接班人?华和毛究竟是怎
样的关系?这些都是一个谜。而只有解开围绕在华身上的一个个谜团,我们才能够进一
步解读和找到“九一三事件”产生形成的原因真相。
华**不姓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华究竟姓什么?为什么改姓华?其真实
身世又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官方的说法,华原名苏*铸,字成*九,1921年出生于山西
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家庭。七七事变后,为了表达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
1938年他改名为华**。当然,大家都知道,官方的话往往是靠不住的。首先,华真是本
姓苏吗?为什么其父母及祖辈等情况语焉不详无据可考?再次,华为什么要改名并改姓
?就算如官方所说的是“为了表达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那么改成“苏国
锋”完全就可以了,为什么连姓也一起改掉?需知,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家庭观
念意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以前,一个人当官了或发达了,则视为光宗耀祖并会进
行祭告。因此,一个人改名是可以的(但人们多数改的是字和号,因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