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评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j
发帖数: 40861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dioBook 讨论区 】
发信人: Cpow3 (牧野鹰扬), 信区: AudioBook
标 题: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7 11:05:08 2014, 美东)
最近有机会把姜存瑞先生的评书三国听了几十回,难免会有一些感想。在百度的评书吧
里看到一个帖子,说是2010年的时候,天津电台播出了姜存瑞的三百回评书三国,为何
现在网上流行的“姜三国”,只有二百零八回呢?
查“姜三国”的九十六回与下一回衔接不上,短少部分约相当于原著的十九回到三十六
回。“姜三国”的最后一回,也只到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处,所以“姜三国”只是一个
残本。
我觉得“姜三国”是现存的几家三国中,保留传统特色最多的一种,也就是评的成分最
多。
可惜老人家文化水平过低,不少地方词不能够达意,有些话讲得也不合语法。但他借同
门魏存发之力,对这部书下了大功夫,能说到这个程度,实在是超(文化)水平发挥。
其中最为独到的,倒不是老先生常使的斩颜良等小段,而是三顾茅庐这段。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评书有个完全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概括了这门艺术的两个组
成...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2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最近有机会把姜存瑞先生的评书三国听了几十回,难免会有一些感想。在百度的评书吧
里看到一个帖子,说是2010年的时候,天津电台播出了姜存瑞的三百回评书三国,为何
现在网上流行的“姜三国”,只有二百零八回呢?
查“姜三国”的九十六回与下一回衔接不上,短少部分约相当于原著的十九回到三十六
回。“姜三国”的最后一回,也只到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处,所以“姜三国”只是一个
残本。
我觉得“姜三国”是现存的几家三国中,保留传统特色最多的一种,也就是评的成分最
多。
可惜老人家文化水平过低,不少地方词不能够达意,有些话讲得也不合语法。但他借同
门魏存发之力,对这部书下了大功夫,能说到这个程度,实在是超(文化)水平发挥。
其中最为独到的,倒不是老先生常使的斩颜良等小段,而是三顾茅庐这段。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评书有个完全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概括了这门艺术的两个组
成部分。“书”就是讲故事;“评”就是对故事的理解评论。
仅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不是评书,而是说书;全是对故事的理解和评论,也不叫评书
,而是评论。
我们都明白,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必须要有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色。评书艺
术出现的一个反常现...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2226
3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最近有机会把姜存瑞先生的评书三国听了几十回,难免会有一些感想。在百度的评书吧
里看到一个帖子,说是2010年的时候,天津电台播出了姜存瑞的三百回评书三国,为何
现在网上流行的“姜三国”,只有二百零八回呢?
查“姜三国”的九十六回与下一回衔接不上,短少部分约相当于原著的十九回到三十六
回。“姜三国”的最后一回,也只到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处,所以“姜三国”只是一个
残本。
我觉得“姜三国”是现存的几家三国中,保留传统特色最多的一种,也就是评的成分最
多。
可惜老人家文化水平过低,不少地方词不能够达意,有些话讲得也不合语法。但他借同
门魏存发之力,对这部书下了大功夫,能说到这个程度,实在是超(文化)水平发挥。
其中最为独到的,倒不是老先生常使的斩颜良等小段,而是三顾茅庐这段。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评书有个完全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概括了这门艺术的两个组
成部分。“书”就是讲故事;“评”就是对故事的理解评论。
仅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不是评书,而是说书;全是对故事的理解和评论,也不叫评书
,而是评论。
我们都明白,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必须要有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色。评书艺
术出现的一个反常现...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233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评书:8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评书
徐江
每天中午回到家,第一件事当然是吃午饭。然后呢,很快就12点半了。12点半不用午睡
。少年人是没
有午睡习惯的,也不喜欢午睡。而是打开收音机,在交流电的嘈杂声中小心翼翼地调到
中波的某个波
段(这时中国的广播还没有“调频”这一说呢),等候评书的准时开播。有时学校下午
没课,那就一面
做作业,一面听评书……这是我中学时代在中午的生活,也不光是我,全中国至少有50
%左右的中学
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过着这样的中午,这集体记忆直到我们今天所说的“80后”一
代开始,才有所
改变。
评书这种传统曲艺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复苏,是1979年的事。各地的电台都纷纷播出
来自鞍山的女
演员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第一部),受到广泛欢迎。不久,电台又推出了刘兰芳
演播的《岳飞
传》第二部和《杨家将》,同样引起了巨大反响。多年后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资料里,
曾有上下班的
高峰时众人驻足,聚在路边高音喇叭下(红色恐怖年代在人们生活中的又一个遗留物)
收听刘兰芳评
书的画面,可以作为佐证。
作为评书回归当代生活的里程碑式人物,刘兰芳在1980年代中期前所受到的瞩目超过了
任何一个同
行。生于1944... 阅读全帖
l***c
发帖数: 9
5
几年前就曾经下载过袁阔成的评书版《三国演义》,觉得实在是评书中的阳春白雪+下
里巴人的混合体,适合各种层次、各种文化水平和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听。对于我们穷人
来说,小时候都是听着评书长大的,当时最主要的评书就是刘兰芳的《岳飞传》、《杨
家将》,然后后来渐渐多起来了,尤其是单田芳讲了很多评书,像是《白眉大侠》、《
童林传》、《三侠五义》等等等等。不过,我觉得单田芳的评书模式化的痕迹太重,人
物尤其是反面人物,有点千篇一律,比如像《白眉大侠》,里面的每一个反面人物当出
来的时候都是绝世高手,不可一世、超凡脱俗的高人,然后被人家打败之后,马上就变
成了穷凶极恶、歇斯底里的小人,哭着喊着要找师父、找前辈,然后再来报仇;而前辈
出来之后,又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被打败之后,又哭着喊着去找师父……,这种情
节从开始一直延续到《白眉大侠》的最后,所以实在是不好,模式化太严重了。可能也
主要是原来的小说本来就内容不够丰富,让评书没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三国演义》则就不同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三国》在评书届被誉为“才子书”,
三国本身就是一部不得了的名著,所以,对讲三国的演员的要求也就更高。比如说,像
...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6
夏子莉老师正用讲评书的方式给同学们上课
今年39岁的夏子莉,是大渡口百花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同时还是一名评书爱好者。在学校里,她名气很大,因为她将评书带入课堂,并穿插进数学教学中,让原本枯燥的课堂瞬间生动幽默,听她的课,学生绝对不会想睡觉。“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上夏老师的课,听夏老师讲的故事,能学到很多东西。”昨日,夏子莉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表示。
引西游记内容
教学生求圆锥体积
昨天上午,记者在大渡口百花小学见到了夏子莉,她正准备用评书的方式来教学生求圆锥体积。
“啪”,随着一声响亮的醒木,身着旗袍的夏子莉将手里的折扇顺势展开,“且道唐僧师徒走到了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郡侯上官张贴告示,凤仙郡连年抗旱,累岁干荒”……
“孙行者上天行至披香殿里看时,见有一座米山,十丈高下;一座面山,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拳大之鸡,嗛那米吃。面山边有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舔那面吃……”正当同学们听得兴起之时,夏子莉突然收扇,小声神秘地问道:“面山那么大,哈巴狗要什么时候才能吃完?”
这一下,原本安静沉闷的课堂瞬间炸开了锅,“米山是个圆锥型的,这个体积怎么算?”课堂上同学互相询问,此时夏子莉又将醒木拍下,一声响后课...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7299
7
单田芳推出立体评书 成中国评书史上新突破(图) 中国新闻网
由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的电视立体评书《羊神》15日在北京举行杀青仪式。
由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的电视立体评书《羊神》 15日在北京举行杀青仪式,此前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广播的形式呈现给书迷,此次《羊神》无疑达成了单老久违的
心愿。
《羊神》是通过百年老字号恒源祥的发展展现中国品牌的发展轨迹。这部电视评书
作品,是单田芳大病初愈后的荧屏首次开讲,他以75岁高龄去演绎现代立体评书,据导
演史艳芳 介绍,这部电视立体评书与传统的一椅加一人说书的形式不同,播放过程中
将穿插大量视频素材、充分调动现代电视艺术手法。这对于中国评书界有着开创性的意
义。
从传统书馆的一桌、一人、一醒木加一折扇,到电台只闻其声的无限想象,再到仅
一椅加一人的荧屏再现,单田芳的每次转型都给单迷们带来惊喜。但这次转型确是跨度
太大了,加之身体原因,让单老感觉很吃力。他说,讲五部传统评书的时间加在一块才
勉强凑够录制一部现代商业题材的评书。因为,讲一回书就得背上6遍,而传统评书的
手势都是熟悉的,现代评书要全部重新设计,再加上各种表情也是全新的,自然对体力
、心力
c***s
发帖数: 70028
8
由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的电视立体评书《羊神》15日在北京举行杀青仪式,此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广播的形式呈现给书迷,此次《羊神》无疑达成了单老久违的心愿。
由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的电视立体评书《羊神》15日在北京举行杀青仪式
《羊神》是通过百年老字号恒源祥的发展展现中国品牌的发展轨迹。这部电视评书作品,是单田芳大病初愈后的荧屏首次开讲,他以75岁高龄去演绎现代立体评书,据导演史艳芳 介绍,这部电视立体评书与传统的一椅加一人说书的形式不同,播放过程中将穿插大量视频素材、充分调动现代电视艺术手法。这对于中国评书界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从传统书馆的一桌、一人、一醒木加一折扇,到电台只闻其声的无限想象,再到仅一椅加一人的荧屏再现,单田芳的每次转型都给单迷们带来惊喜。但这次转型确是跨度太大了,加之身体原因,让单老感觉很吃力。他说,讲五部传统评书的时间加在一块才勉强凑够录制一部现代商业题材的评书。因为,讲一回书就得背上6遍,而传统评书的手势都是熟悉的,现代评书要全部重新设计,再加上各种表情也是全新的,自然对体力、心力的要求极高。
他坦言,自己尽管已是夕阳西照,仍希望通过不断的大胆尝试来给现代评书艺术注
w*z
发帖数: 88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评书为什么长盛不衰
有段不知出处的话对评书进行了这样的形象描述:
“世上行当甚多,
惟有评书难习,
装文装武我自己,
好像一台大戏。”
说起评书,对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流传民间的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据说是
起源于唐朝或是更早,兴盛于宋朝,原以为什么东西只要一跟这“古老”二字沾上边,
就准是衰落快到了“抢救”的份儿上了,可评书却是个例外。老百姓最早是在茶社里听
书,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听书更多的是通过广播和电视。
这种古老的曲艺艺术形式非但没有衰落,而且如今还有点走俏的趋势。这究竟是为什么
呢?
评书为什么长盛不衰
1说书的有了公司
最近,记者在乘坐出租车的时候,突然发现听评书的司机还挺多,有的司机中午为了听
评书,特意把车停在路边,趁着这点儿工夫吃口饭歇歇脚,怕的就是听评书太入神了开
车不安全。早上,遛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们人手一个收音机,边走边听,有的时候还听
得摇头晃脑,凑近了一听,原来是在听评书呢。
记者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书栏目负责人王大胜处了解到,从2月1日开始,电台将原
来每天半小时的评书节目时间做了调整,增加了评书联播的节目时间。这样延长评书的
播出时间,是根据
h*******u
发帖数: 15326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评书版中国革命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shisanyifu (), 信区: Joke
标 题: 评书版中国革命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00:45:22 2017, 美东)
发信人: shisanyifu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评书版中国革命史
关键字: 评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00:32:20 2017, 美东)
中午听评书是小学记忆里的几件大事之一 。
班主任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总选在上午第四节课以后拖堂,因为她知道今天是岳云将
要大战金单子或者高宠准备挑第十二辆滑车的日子。她不紧不慢如数家珍般地指出谁谁
谁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啦,谁谁谁在课间追跑打闹啦,谁谁谁的座位底下有铅笔屑啦。看
着男生们抓耳挠腮憋不住要尿裤子的模样,她心里一定无限满足。
回家半路上评书就开始了,只能趴在人家窗跟儿底下把评书听完。那时候,整条胡同里
都回荡着刘兰芳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的声音,我也融入了书中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吊死
鬼儿(槐蚕)落在肩膀上都不知不觉。
后来在收音机里搜到一个河北台,每天一点钟播单田芳...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2486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piyaoke (辟谣客-睡教大师), 信区: Joke
标 题: 单田芳推出立体评书 成中国评书史上新突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7 14:39:38 2010, 美东)
单田芳推出立体评书 成中国评书史上新突破(图) 中国新闻网
由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的电视立体评书《羊神》15日在北京举行杀青仪式。
由评书大师单田芳播讲的电视立体评书《羊神》 15日在北京举行杀青仪式,此前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广播的形式呈现给书迷,此次《羊神》无疑达成了单老久违的
心愿。
《羊神》是通过百年老字号恒源祥的发展展现中国品牌的发展轨迹。这部电视评书
作品,是单田芳大病初愈后的荧屏首次开讲,他以75岁高龄去演绎现代立体评书,据导
演史艳芳 介绍,这部电视立体评书与传统的一椅加一人说书的形式不同,播放过程中
将穿插大量视频素材、充分调动现代电视艺术手法。这对于中国评书界有着开创性的意
义。
从传统书馆的一桌、一人、一醒木加一折扇,到电台只闻其声的无限想象,再到仅
一椅加一人的荧屏再现,单田芳的每次转型都给单迷们带来惊喜。但这
s**l
发帖数: 11983
12
剧名:
罗成别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4vwaNV-rt8
主演:
田连元
内容简介:
2010年出产。《罗成别传》,动画评书,共10集,《隋唐英雄别传系列》之一,由评书
大师田连元先生创作,曾在央视CCTV3《快乐驿站》播出。改编自田连元先生的评书《
隋唐演义》。
 01北平府求援
02妙计出王府
03罗成拜义父
04巧语诱秘籍
05双枪王授艺
06一字长蛇阵
07帅府堂点将
08单枪破双抢
09战败靠山王
10父子投瓦冈
田连元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现任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1941年出生于长春。田连
元自幼聪明好学,17岁登台开始说长篇书,1965年在辽宁省新曲艺汇演时,以一段自己
创作并演出的评书《追车回电》而被人们认可,后来以说《杨家将》、《刘秀传》、《
水浒传》等闻名海内外。1985年以《杨家将》首开电视评书连播先河。 田园元的评书
在技法上力求新意、讲究文学性、风趣幽默,表演大方潇洒,自成一家。他明书理、讲
书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继承评书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致力于评书艺术的
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一家的风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Joke版 - 评书版中国革命史
发信人: shisanyifu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评书版中国革命史
关键字: 评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00:32:20 2017, 美东)
中午听评书是小学记忆里的几件大事之一 。
班主任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总选在上午第四节课以后拖堂,因为她知道今天是岳云将
要大战金单子或者高宠准备挑第十二辆滑车的日子。她不紧不慢如数家珍般地指出谁谁
谁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啦,谁谁谁在课间追跑打闹啦,谁谁谁的座位底下有铅笔屑啦。看
着男生们抓耳挠腮憋不住要尿裤子的模样,她心里一定无限满足。
回家半路上评书就开始了,只能趴在人家窗跟儿底下把评书听完。那时候,整条胡同里
都回荡着刘兰芳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的声音,我也融入了书中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吊死
鬼儿(槐蚕)落在肩膀上都不知不觉。
后来在收音机里搜到一个河北台,每天一点钟播单田芳说的《隋唐演义》。听惯了刘兰
芳的东北口音,开始对这副卖耗子药的嗓子颇有些不适应,不过后来还是被故事情节深
深吸引了,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马踏黄河两岸鐗打三州六府,手使八百斤的大锤把
同一路队的小猪头打得抱鞍吐血,看他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书版中国革命史
中午听评书是小学记忆里的几件大事之一 。
班主任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总选在上午第四节课以后拖堂,因为她知道今天是岳云将
要大战金单子或者高宠准备挑第十二辆滑车的日子。她不紧不慢如数家珍般地指出谁谁
谁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啦,谁谁谁在课间追跑打闹啦,谁谁谁的座位底下有铅笔屑啦。看
着男生们抓耳挠腮憋不住要尿裤子的模样,她心里一定无限满足。
回家半路上评书就开始了,只能趴在人家窗跟儿底下把评书听完。那时候,整条胡同里
都回荡着刘兰芳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的声音,我也融入了书中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吊死
鬼儿(槐蚕)落在肩膀上都不知不觉。
后来在收音机里搜到一个河北台,每天一点钟播单田芳说的《隋唐演义》。听惯了刘兰
芳的东北口音,开始对这副卖耗子药的嗓子颇有些不适应,不过后来还是被故事情节深
深吸引了,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马踏黄河两岸鐗打三州六府,手使八百斤的大锤把
同一路队的小猪头打得抱鞍吐血,看他再敢抢我的拔根儿。
评书听多了,发现打天下几乎是一个套路。
时代背景
时逢百年不遇的水旱蝗灾,当局者依然横征暴敛,最终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大清朝亡
了以后,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
主公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这几天每天都是听1小时的单田芳的经典评书,突然觉得有些小说,还不如听评书呢,
看电视剧反而是毁了这种感觉,真的还不如评书更有味道。
评书虽然只是讲故事,也看不见人,但是电视剧里那拙劣的演技,和雷人的造型,还不
如没有这样的人,单田芳好歹是可以说的抑扬顿挫的,叫人听着这样的说书方式,也觉
得挺享受的,尤其是《新七侠五义》单田芳说的确实不错。
《水浒传》和《白眉大侠》这两部也说的很不错,不过这两部的经典电视剧拍的也不错
,倒是可以又听评书,又看电视剧。
哦对啦,还有个说秦琼的评书段子也不错,应该是《隋唐演义》吧,我之前没有记住带
有秦琼的那段评书的名字,就记住秦琼了,每次跟朋友聊起来就是,秦琼的那段评书,
哈哈哈,这部确实评书比电视剧强。
d*****n
发帖数: 754
16
受小说原著限制,套路太多重复。拓宽范围会好很多,比如太平洋大海战
[在 qhsl (qhsl) 的大作中提到:]
:这几天每天都是听1小时的单田芳的经典评书,突然觉得有些小说,还不如听评书呢,
:看电视剧反而是毁了这种感觉,真的还不如评书更有味道。
:评书虽然只是讲故事,也看不见人,但是电视剧里那拙劣的演技,和雷人的造型,还
不如没有这样的人,单田芳好歹是可以说的抑扬顿挫的,叫人听着这样的说书方式,也
觉得挺享受的,尤其是《新七侠五义》单田芳说的确实不错。
:《水浒传》和《白眉大侠》这两部也说的很不错,不过这两部的经典电视剧拍的也不
错,倒是可以又听评书,又看电视剧。
:哦对啦,还有个说秦琼的评书段子也不错,应该是《隋唐演义》吧,我之前没有记住
带有秦琼的那段评书的名字,就记住秦琼了,每次跟朋友聊起来就是,秦琼的那段评书
,哈哈哈,这部确实评书比电视剧强。

发帖数: 1
17
来段评述版中国革命史
中午听评书是小学记忆里的几件大事之一 。
班主任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总选在上午第四节课以后拖堂,因为她知道今天是岳云将
要大战金单子或者高宠准备挑第十二辆滑车的日子。她不紧不慢如数家珍般地指出谁谁
谁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啦,谁谁谁在课间追跑打闹啦,谁谁谁的座位底下有铅笔屑啦。看
着男生们抓耳挠腮憋不住要尿裤子的模样,她心里一定无限满足。
回家半路上评书就开始了,只能趴在人家窗跟儿底下把评书听完。那时候,整条胡同里
都回荡着刘兰芳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的声音,我也融入了书中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吊死
鬼儿(槐蚕)落在肩膀上都不知不觉。
后来在收音机里搜到一个河北台,每天一点钟播单田芳说的《隋唐演义》。听惯了刘兰
芳的东北口音,开始对这副卖耗子药的嗓子颇有些不适应,不过后来还是被故事情节深
深吸引了,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马踏黄河两岸鐗打三州六府,手使八百斤的大锤把
同一路队的小猪头打得抱鞍吐血,看他再敢抢我的拔根儿。
评书听多了,发现打天下几乎是一个套路。
时代背景
时逢百年不遇的水旱蝗灾,当局者依然横征暴敛,最终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大清朝亡
了以后,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正是英... 阅读全帖
z*m
发帖数: 3227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评书大师单田芳病逝 享年84岁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宗泳杉)9月11日15时30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在中日友
好医院病逝,享年84岁。从1954年单田芳走上评书舞台开始,从艺50多年来单田芳已表
演录制完成了111部共1.5万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开创了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
1934年12月17日,单田芳生于营口市一个曲艺世家,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
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
大鼓和评书演员。受到曲艺世家的耳濡目染,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就学会了一些
传统书目,十三四岁时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
,单田芳重返书坛。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
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
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2年,单田芳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
成就奖。
在众多评书表演艺术家里,单田芳以以大众化语言的鲜明特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口
中的故事宛转惊险,又寻常可亲,阅尽人间苦乐。著名文学评论家孙郁曾评论单田芳...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9
事发现场
演出照
昨晚,因《杨家将》《水浒传》等评书深受观众喜爱的评书大家田连元在沈阳遭遇车祸,驾驶汽车的儿子不幸当场死亡。据了解,深受重伤的田连元事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截至发稿时,田连元意识较为清醒,因外伤造成了少量出血,颈椎一个椎体爆裂性骨折。
昨晚9点多,沈阳网友“小狼-小羚羊”在微博上发消息:“评书演员田连元刚刚在青年大街出了车祸,司机当场死亡!田连元受伤!求证实!”随后,该消息被沈阳多家当地媒体所证实。据赶往现场的辽沈晚报记者透露,昨晚9点多,在沈阳青年大街浑河桥北侧,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黑色越野车撞开护栏,将对向三车不同程度撞坏,其中田连元儿子驾驶的黄色名爵车为被撞的其中一辆车。
在车祸中,驾驶汽车的田连元儿子当场遇难,田连元身受重伤送医急救。据了解,田连元一直在北京生活,这次回沈阳不到两天时间,其子在本溪生活。当晚的肇事车辆为吉林牌照的黑色现代,下高速进市区,在浑河桥加油站附近失控,刹车痕30多米长,最终撞入反向车道,先与两辆车相撞,之后第三辆被撞车辆是田连元的本溪牌照汽车。
田连元随后被送往沈阳陆军总院一楼的急诊区治疗,据医护人员介绍,田先生目前意识尚清晰,但说话声音微弱,...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279
20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去世
新浪娱乐讯 今日有微博爆料,称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于2015年3月2日凌晨
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袁五爷走好!
记者从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处获悉,今日凌晨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心
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
袁阔成,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他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
之长,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袁先生的评书语言生动幽默,
人物形象鲜明,说表并重,形神兼备,绘声绘色,以形传神,讲究气、音、字、节、手
、眼、身、步的全身艺术,具有“漂、俏、快、脆”的艺术特色。袁先生的现代评书,
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代表作品:《三国
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等。
h**********n
发帖数: 279
21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去世
新浪娱乐讯 今日有微博爆料,称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于2015年3月2日凌晨
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袁五爷走好!
记者从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处获悉,今日凌晨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心
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
袁阔成,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他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
之长,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袁先生的评书语言生动幽默,
人物形象鲜明,说表并重,形神兼备,绘声绘色,以形传神,讲究气、音、字、节、手
、眼、身、步的全身艺术,具有“漂、俏、快、脆”的艺术特色。袁先生的现代评书,
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代表作品:《三国
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等。
C***3
发帖数: 2226
22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上旧的手法还可能变得时尚,现在的评书演员都认为应该改变老
一辈评书艺人“座谈今古”的方法,多来点形体表演,实际上也只能说说而已,评书还
是主要看你说得怎么样。
现在的艺术形式多了,水平高了。要是讲视觉享受,评书怎么也赶不上人家。如果在形
体动作上有训练有条件,不必藏着掖着;如果没有,也不必过分追求。
当然也不能象僵尸成精那样,一动不动。应有的手势、姿式,少一个说书的效果也会变
差。评书表演的形体动作,要讲究自然传神。不能象现在这样,照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
的动作。两者的艺术风格不同。戏曲要夸张,评书要生活化。
一场书下来,在动作设计上,有没有烘托书情、提神醒场的点睛之笔,才是评书艺人应
该追求的。
C***3
发帖数: 2226
23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上旧的手法还可能变得时尚,现在的评书演员都认为应该改变老
一辈评书艺人“座谈今古”的方法,多来点形体表演,实际上也只能说说而已,评书还
是主要看你说得怎么样。
现在的艺术形式多了,水平高了。要是讲视觉享受,评书怎么也赶不上人家。如果在形
体动作上有训练有条件,不必藏着掖着;如果没有,也不必过分追求。
当然也不能象僵尸成精那样,一动不动。应有的手势、姿式,少一个说书的效果也会变
差。评书表演的形体动作,要讲究自然传神。不能象现在这样,照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
的动作。两者的艺术风格不同。戏曲要夸张,评书要生活化。
一场书下来,在动作设计上,有没有烘托书情、提神醒场的点睛之笔,才是评书艺人应
该追求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onocle (monocle),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怀念袁阔成老师,说说听过的评书和小说连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 23:35:15 2015, 美东)
听评书和小说连播
我最早听袁阔成的评书是《暴风骤雨》,我觉得他像是评书和话剧演员为主的(曹灿、
金乃千、张家声等)小说连续广播之间的一个中介,那之后我就开始不听小说只听评书
了。那些说评书的人中最喜欢他,因他最文雅,比照本宣科的广播小说生动又没有那么
多江湖气。
曹灿在文革中间就很有名,电台里经常有曹灿叔叔讲故事的节目,他讲过什么小说我具
体想不起来了,小石柱、向阳院之类的吧?金乃千有《万山红遍》,张家声是《月亮宝
石》。大概因为播的是外国小说,觉得张家声的声音比较洋气,猜想他是个高高瘦瘦的
中年人。后来看过他一次话剧演出,原来是个矮矮胖胖的小老头。
没听过袁阔成的三国。我记得听过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没播完,电台就改播《隋
唐演义》了。里面的英雄一个比一个厉害,煞是吸引人。播讲人的名字忘记了,是沈阳
曲艺团的,声...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31446
25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北京评书王玥波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ij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ngiton (我喜欢闹的, 你有点文静), 信区: Beijing
标 题: 北京评书王玥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3 20:31:15 2014, 美东)
听评书,要想听地道北京味儿的评书,现在就得说王玥波了。
最早知道王玥波是听郭德纲的相声,有时候郭德纲逗玥波捧,有时候玥波也逗,
捧的人不一定。玥波的柳活,嗓子明显比郭差远了,但感觉他的幽默感要比郭
强,而且很多活儿是真有传授的,比如他说的黄鹤楼。
后来王玥波拜了连丽如当干妈,专心在书馆儿里说评书了,现在可以算是这一
辈中的翘楚。作艺的人玩意儿出来,好坏高低跟人的素养和心胸有很大关系。
郭德纲就很明显,老先生那些段子都说完了,名也出了,相声就越说越下作了。
王玥波这方面就很好,毕竟是北京孩子,家教在那摆着呢。
我小时候就喜欢听评书,那时候最迷单田芳,之后是田连元。虽然爱听岳飞传
的故事,但不爱听刘兰芳说。听王玥波说书是从蒸骨三验开始,之后是三盗九
龙杯,宋金刚押宝,大隋唐,聊斋,雍正剑侠图。最喜欢他说书之间跑题的瞎
聊天,很多是只有北京土...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26
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长篇宫廷评话 S2第120回(一百三十九)
(2013-09-05 02:07:29)
第二季120回《公检法黑幕重重,薄熙来当庭翻供》
开篇不庄重声明:本系列评书乃是娱乐作品,纯属杜撰,评书中有任何情节或者人名与
现实重合,纯属偶然,看官不要对号入座,凡是因看官牵强对号入座,由此引发蛮烦或
者烦恼的,说书人绝不承担任何法律或者非法律上的责任。本评书乃饭后茶余之游戏作
品,无版权,无专利,可以任意改编,修改。说书人保留任何不追究的权利,请看官自
重。本评书共有四季,不定时出品,看官切勿以为定时说书。评书内容偶有涉及成人内
容,故18岁以下读者请自免,成人听书时注意周围不得有未成年人围观,切切!
============================================================================
=====
话说中华大地,历来群雄辈出,奸佞不绝,五千年中,精彩不断。而其中多少事似曾相
识,多少人重蹈覆辙,令后人掩卷叹息啊。就是这最近三十年,也是纠纷不断,情丝绵
绵,男权女色,桃红梨黄;有权势者,杀人如蚁;无背景...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1907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xuyaoyork (霄汉居士), 信区: OnStage
标 题: 这里有人听评书吗?推荐一套王玥波的大隋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0 18:45:51 2008)
青年评书演员王玥波在北京宣南书馆开说评书传统书目《隋唐》,从2007年10月3日第
一回“程咬金出世“始,至2008年11月15日“秦琼染面涂须诈登州”止,共计五十回。
演出每周六还在继续。
这版《隋唐》与电台的评书节目不同,是面对百余观众的现场表演,评书演员不仅要声
情并茂,还要带动引领观众的情绪,更加考验说书人的功底。
王早年学艺于马增琨先生,其书深得马派隋唐的精髓,在实际演说中又借鉴了陈荫荣《
兴唐传》和其他隋唐的故事版本。王的表演说理摹情细腻,风格“守正出奇”,京口儿
京味儿,颇具老先生风范。
所有录音是宣南书馆的热心观众录制,在相声水寨上传的。感谢这些录制者(后面附有
列表),更应该感谢宣南书馆和王玥波先生,使我们在今时今日还有机会现场欣赏评书
艺术。
在打包发布前,我做了简单的音效处理,剪去了头尾的冗余,统一了音量。每回书
C***3
发帖数: 2226
28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评书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北方的评书和南方的评话虽然同属于评书门下,可评话不
仅有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而且更为注重对原作的编和评。所以虽然流行的区域比评书
小得多,但取得的艺术成就至少不在北方评书之下。
可惜它由于使用方言,限制了观众对它的接受。不知什么时候能把评话配上字幕播出,
肯定会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对于评书的发展也会大有好处。
我想来想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实行起来很困难的办法,也肯定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对于外国电影不早就这么办了吗?
C***3
发帖数: 2226
29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评书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北方的评书和南方的评话虽然同属于评书门下,可评话不
仅有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而且更为注重对原作的编和评。所以虽然流行的区域比评书
小得多,但取得的艺术成就至少不在北方评书之下。
可惜它由于使用方言,限制了观众对它的接受。不知什么时候能把评话配上字幕播出,
肯定会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对于评书的发展也会大有好处。
我想来想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实行起来很困难的办法,也肯定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对于外国电影不早就这么办了吗?
P********p
发帖数: 1429
30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最是难忘] 评书连播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ebRadio 讨论区 】
发信人: Penmanship (pencil),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最是难忘] 评书连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7 00:51:01 2014, 美东)
[最是难忘] 评书连播
(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各位听众,长篇评书《三国演义》今天就播送到这里。请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收听。
滴。。。。
(二)
长波静音过后,弄堂街坊里似乎得了个号令,生龙活虎起来。尤其在夏季,锅碗瓢盆,
打嗝放屁,家长里短,落子摸牌,连树上的知了也在歇了半小时后,玩命儿地叫起来。
独有那痴迷的少年,盯着收音机发呆,心里琢磨着赵子龙有没有从陷马坑里跳出来,黄
汉升有没有刀劈了夏侯渊,魏文长射掉了曹阿瞒几颗门牙,陆伯言烧掉了刘玄德多少连
营?
然后就是外公的催促:上学去了!
于是背上书包,一路狂奔。
于是童年就这样向前狂奔着:如同吕奉先的箭,射了辕门的戟;关云长的刀,劈了颜良
的头;张文远的马,震了逍遥津;甘兴霸的骑,袭了曹家营。
可是时间就这样向前狂奔着呢。张翼德的吼,倒流了长板河,倒流不了岁月的蹉跎。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85
31
来自主题: Beijing版 - 北京评书王玥波
听评书,要想听地道北京味儿的评书,现在就得说王玥波了。
最早知道王玥波是听郭德纲的相声,有时候郭德纲逗玥波捧,有时候玥波也逗,
捧的人不一定。玥波的柳活,嗓子明显比郭差远了,但感觉他的幽默感要比郭
强,而且很多活儿是真有传授的,比如他说的黄鹤楼。
后来王玥波拜了连丽如当干妈,专心在书馆儿里说评书了,现在可以算是这一
辈中的翘楚。作艺的人玩意儿出来,好坏高低跟人的素养和心胸有很大关系。
郭德纲就很明显,老先生那些段子都说完了,名也出了,相声就越说越下作了。
王玥波这方面就很好,毕竟是北京孩子,家教在那摆着呢。
我小时候就喜欢听评书,那时候最迷单田芳,之后是田连元。虽然爱听岳飞传
的故事,但不爱听刘兰芳说。听王玥波说书是从蒸骨三验开始,之后是三盗九
龙杯,宋金刚押宝,大隋唐,聊斋,雍正剑侠图。最喜欢他说书之间跑题的瞎
聊天,很多是只有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才有的共鸣,估计去书馆儿听书的至少
一半儿是奔着这些书外的瞎聊天儿去听的,特有意思。
回头再听单田芳,田连元这些西河大鼓门出身的评书演员就没意思了,说书基本
上都是跑梁子。现在再听评书,水平高低那真是听得出来,象袁阔成,那绝对是
大家。象天津...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91
32
听评书和小说连播
我最早听袁阔成的评书是《暴风骤雨》,我觉得他像是评书和话剧演员为主的(曹灿、
金乃千、张家声等)小说连续广播之间的一个中介,那之后我就开始不听小说只听评书
了。那些说评书的人中最喜欢他,因他最文雅,比照本宣科的广播小说生动又没有那么
多江湖气。
曹灿在文革中间就很有名,电台里经常有曹灿叔叔讲故事的节目,他讲过什么小说我具
体想不起来了,小石柱、向阳院之类的吧?金乃千有《万山红遍》,张家声是《月亮宝
石》。大概因为播的是外国小说,觉得张家声的声音比较洋气,猜想他是个高高瘦瘦的
中年人。后来看过他一次话剧演出,原来是个矮矮胖胖的小老头。
没听过袁阔成的三国。我记得听过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没播完,电台就改播《隋
唐演义》了。里面的英雄一个比一个厉害,煞是吸引人。播讲人的名字忘记了,是沈阳
曲艺团的,声线比较温,后来大概也没出名。然后是陈清远的《肖飞买药》,好多天也
没买来药,气人。后来是田连元的《杨家将》。
《杨家将》好像还没听完,刘兰芳的《岳飞传》就开始了,这是第一次听女人说书。正
值文革后的平反潮流,岳飞蒙冤的故事非常引人共鸣,大人小孩都在听,在学校里还议
论。如今...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91
33
听评书和小说连播
我最早听袁阔成的评书是《暴风骤雨》,我觉得他像是评书和话剧演员为主的(曹灿、
金乃千、张家声等)小说连续广播之间的一个中介,那之后我就开始不听小说只听评书
了。那些说评书的人中最喜欢他,因他最文雅,比照本宣科的广播小说生动又没有那么
多江湖气。
曹灿在文革中间就很有名,电台里经常有曹灿叔叔讲故事的节目,他讲过什么小说我具
体想不起来了,小石柱、向阳院之类的吧?金乃千有《万山红遍》,张家声是《月亮宝
石》。大概因为播的是外国小说,觉得张家声的声音比较洋气,猜想他是个高高瘦瘦的
中年人。后来看过他一次话剧演出,原来是个矮矮胖胖的小老头。
没听过袁阔成的三国。我记得听过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没播完,电台就改播《隋
唐演义》了。里面的英雄一个比一个厉害,煞是吸引人。播讲人的名字忘记了,是沈阳
曲艺团的,声线比较温,后来大概也没出名。然后是陈清远的《肖飞买药》,好多天也
没买来药,气人。后来是田连元的《杨家将》。
《杨家将》好像还没听完,刘兰芳的《岳飞传》就开始了,这是第一次听女人说书。正
值文革后的平反潮流,岳飞蒙冤的故事非常引人共鸣,大人小孩都在听,在学校里还议
论。如今...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1907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xuyaoyork (霄汉居士), 信区: OnStage
标 题: 这里有人听评书吗?推荐一套王玥波的大隋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0 18:45:51 2008)
青年评书演员王玥波在北京宣南书馆开说评书传统书目《隋唐》,从2007年10月3日第
一回“程咬金出世“始,至2008年11月15日“秦琼染面涂须诈登州”止,共计五十回。
演出每周六还在继续。
这版《隋唐》与电台的评书节目不同,是面对百余观众的现场表演,评书演员不仅要声
情并茂,还要带动引领观众的情绪,更加考验说书人的功底。
王早年学艺于马增琨先生,其书深得马派隋唐的精髓,在实际演说中又借鉴了陈荫荣《
兴唐传》和其他隋唐的故事版本。王的表演说理摹情细腻,风格“守正出奇”,京口儿
京味儿,颇具老先生风范。
所有录音是宣南书馆的热心观众录制,在相声水寨上传的。感谢这些录制者(后面附有
列表),更应该感谢宣南书馆和王玥波先生,使我们在今时今日还有机会现场欣赏评书
艺术。
在打包发布前,我做了简单的音效处理,剪去了头尾的冗余,统一了音量。每回书
n*******w
发帖数: 6708
35
昨天,评书大师单田芳的长篇历史小说《乱世枭雄》第一部在京举行首发签售仪式。单
田芳表示,他很喜欢张作霖这个人物,“经常性地‘耍无赖’,耍得日本人团团转,让
人觉得非常的可笑。”
长篇历史小说《乱世枭雄》的第一部名为《风起云涌》,单田芳在评书底本的基础上加
以丰富,全面讲述了东北王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传奇故事,揭秘了张作霖不为人知的
发迹史。此外,书中还塑造了汤二虎、冯麟阁、张作相、张景惠、孙烈臣等一大批特色
鲜明的人物形象。
单田芳表示,这部书是他花费心血最大的著作,他说:“我说了100多部书,对《乱世
枭雄》尤其喜爱,前后总共花费了十年的心血来收集资料,尽量能够靠近历史原貌。”
问及为何钟爱此书,单老称直到今天,在东北提起张作霖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他本人
也十分喜欢这个人物,“张作霖既是一个大军阀,同时也有一定的爱国情怀。他其实没
有跟日本人签一个割地赔款的条款,耍得日本人团团转,让人觉得非常的可笑。”
对于评书艺术的发展,单老认为,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听故事,评书有它生存的土壤。接
下来将和儿子一起,把说过的100多部评书中的精华拍摄成电视剧。另据中国工人出版
社介绍,这套《乱世枭雄》...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6
昨天,评书大师单田芳的长篇历史小说《乱世枭雄》第一部在京举行首发签售仪式。单
田芳表示,他很喜欢张作霖这个人物,“经常性地‘耍无赖’,耍得日本人团团转,让
人觉得非常的可笑。”
长篇历史小说《乱世枭雄》的第一部名为《风起云涌》,单田芳在评书底本的基础上加
以丰富,全面讲述了东北王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传奇故事,揭秘了张作霖不为人知的
发迹史。此外,书中还塑造了汤二虎、冯麟阁、张作相、张景惠、孙烈臣等一大批特色
鲜明的人物形象。
单田芳表示,这部书是他花费心血最大的著作,他说:“我说了100多部书,对《乱世
枭雄》尤其喜爱,前后总共花费了十年的心血来收集资料,尽量能够靠近历史原貌。”
问及为何钟爱此书,单老称直到今天,在东北提起张作霖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他本人
也十分喜欢这个人物,“张作霖既是一个大军阀,同时也有一定的爱国情怀。他其实没
有跟日本人签一个割地赔款的条款,耍得日本人团团转,让人觉得非常的可笑。”
对于评书艺术的发展,单老认为,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听故事,评书有它生存的土壤。接
下来将和儿子一起,把说过的100多部评书中的精华拍摄成电视剧。另据中国工人出版
社介绍,这套《乱世枭雄》... 阅读全帖
P********p
发帖数: 1429
37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最是难忘] 评书连播
[最是难忘] 评书连播
(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各位听众,长篇评书《三国演义》今天就播送到这里。请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收听。
滴。。。。
(二)
长波静音过后,弄堂街坊里似乎得了个号令,生龙活虎起来。尤其在夏季,锅碗瓢盆,
打嗝放屁,家长里短,落子摸牌,连树上的知了也在歇了半小时后,玩命儿地叫起来。
独有那痴迷的少年,盯着收音机发呆,心里琢磨着赵子龙有没有从陷马坑里跳出来,黄
汉升有没有刀劈了夏侯渊,魏文长射掉了曹阿瞒几颗门牙,陆伯言烧掉了刘玄德多少连
营?
然后就是外公的催促:上学去了!
于是背上书包,一路狂奔。
于是童年就这样向前狂奔着:如同吕奉先的箭,射了辕门的戟;关云长的刀,劈了颜良
的头;张文远的马,震了逍遥津;甘兴霸的骑,袭了曹家营。
可是时间就这样向前狂奔着呢。张翼德的吼,倒流了长板河,倒流不了岁月的蹉跎。
(三)
不知道国内的电台现在是否还有评书连播。反正我是听不到了。车子里已经备足了三百
六十五回的袁阔成,随时放着。
可是心情却越来越浮躁。不必再每天耐心地等候,动一动手指,八百里连营就呼啦啦地
烧过去了,大抵是“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了。
浮躁的人,却偏偏怪... 阅读全帖
x*******k
发帖数: 68
38
青年评书演员王玥波在北京宣南书馆开说评书传统书目《隋唐》,从2007年10月3日第
一回“程咬金出世“始,至2008年11月15日“秦琼染面涂须诈登州”止,共计五十回。
演出每周六还在继续。
这版《隋唐》与电台的评书节目不同,是面对百余观众的现场表演,评书演员不仅要声
情并茂,还要带动引领观众的情绪,更加考验说书人的功底。
王早年学艺于马增琨先生,其书深得马派隋唐的精髓,在实际演说中又借鉴了陈荫荣《
兴唐传》和其他隋唐的故事版本。王的表演说理摹情细腻,风格“守正出奇”,京口儿
京味儿,颇具老先生风范。
所有录音是宣南书馆的热心观众录制,在相声水寨上传的。感谢这些录制者(后面附有
列表),更应该感谢宣南书馆和王玥波先生,使我们在今时今日还有机会现场欣赏评书
艺术。
在打包发布前,我做了简单的音效处理,剪去了头尾的冗余,统一了音量。每回书有多
个版本的时候,我选取了最清晰的使用。这些录音是开放发布的,欢迎其他形式的再发
布,唯希望转用者也有一样的开放态度,并不得以此谋利。
其他信息:
1,宣南书馆网址:http://blog.sina.com.cn/qingpingke
2,水寨书馆版块:
x*******k
发帖数: 68
39
青年评书演员王玥波在北京宣南书馆开说评书传统书目《隋唐》,从2007年10月3日第
一回“程咬金出世“始,至2008年11月15日“秦琼染面涂须诈登州”止,共计五十回。
演出每周六还在继续。
这版《隋唐》与电台的评书节目不同,是面对百余观众的现场表演,评书演员不仅要声
情并茂,还要带动引领观众的情绪,更加考验说书人的功底。
王早年学艺于马增琨先生,其书深得马派隋唐的精髓,在实际演说中又借鉴了陈荫荣《
兴唐传》和其他隋唐的故事版本。王的表演说理摹情细腻,风格“守正出奇”,京口儿
京味儿,颇具老先生风范。
所有录音是宣南书馆的热心观众录制,在相声水寨上传的。感谢这些录制者(后面附有
列表),更应该感谢宣南书馆和王玥波先生,使我们在今时今日还有机会现场欣赏评书
艺术。
在打包发布前,我做了简单的音效处理,剪去了头尾的冗余,统一了音量。每回书有多
个版本的时候,我选取了最清晰的使用。这些录音是开放发布的,欢迎其他形式的再发
布,唯希望转用者也有一样的开放态度,并不得以此谋利。
其他信息:
1,宣南书馆网址:http://blog.sina.com.cn/qingpingke
2,水寨书馆版块:
d*****r
发帖数: 5934
40
来自主题: Hebei版 - 评书
流行在河北省的评书,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话”艺术演化而来的。一般由一人
表演,只说不唱。演出时坐在案前,以一块醒木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叙述,也
有琅琅的朗诵。传统书目大都是长篇,内容以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为主。其中又分为以
金戈铁马、争缰夺土为内容的“大件袍带书”(如《三国》、《东周列国》),以绿林
侠义为内容的“小件短打书”(如《水浒》),以驰骋沙场为内容的“长枪书”(如《
精忠岳传》、《英烈》)等。此外,还有说神魔鬼怪的“神魔书”,如《西游》等。评
书也有一些较短的段子,如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劳山道士》、《画皮》等。解放
后,河北省的评书艺人编演了一些新内容的评书,如《林海雪原》、《烈火金钢》、《
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
曾长期在冀鲁豫边界地区活动的评书艺人“赵四花鞋”,是河北省临西县人,他出
身于评书世家,说书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手、眼、身、法、步并用,在群众中享有盛
名,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话:“收了秋,卖了豆,往赵四花鞋书场凑。”
a******e
发帖数: 1036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普及一下中国四大评书艺术家
单田芳(1935年12月6日-),出生于辽宁营口市西市区,著名评书大师。
刘兰芳(1944年1月11日-),辽宁省辽阳市人,满洲族,著名评书大师。
袁阔成(1929年-),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评书表演艺术家,其伯父袁杰亭、袁
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评书界“袁氏三杰”。
最后一位:
田连元(1941年12月16日-),出身说书世家。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文革时到桓
仁县插队,1972年调回本溪市歌舞团。1985年,在辽宁电视台录制《杨家将》,成为把
评书引入电视的第一人。1990年代,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录长书《水浒》、《小八义》、
《镜花缘》、《包公案》等。2007年9月1日,田连元收台湾演员叶怡均为徒。现为辽宁
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本溪市副局级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
本溪市歌舞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a****r
发帖数: 12375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普及一下中国四大评书艺术家
为啥都是辽宁人?大茬子味也太重了点

单田芳(1935年12月6日-),出生于辽宁营口市西市区,著名评书大师。
刘兰芳(1944年1月11日-),辽宁省辽阳市人,满洲族,著名评书大师。
袁阔成(1929年-),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评书表演艺术家,其伯父袁杰亭、袁
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评书界“袁氏三杰”。
最后一位:
田连元(1941年12月16日-),出身说书世家。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文革时到桓
仁县插队,1972年调回本溪市歌舞团。1985年,在辽宁电视台录制《杨家将》,成为把
评书引入电视的第一人。1990年代,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录长书《水浒》、《小八义》、
《镜花缘》、《包公案》等。2007年9月1日,田连元收台湾演员叶怡均为徒。现为辽宁
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本溪市副局级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
本溪市歌舞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M*P
发帖数: 6456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评书大师单田芳病逝 享年84岁
大师善终。不容易。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宗泳杉)9月11日15时30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在中日友
:好医院病逝,享年84岁。从1954年单田芳走上评书舞台开始,从艺50多年来单田芳已
表演录制完成了111部共1.5万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开创了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
y****i
发帖数: 12114
44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三国听完了,求推荐别的评书
对于在这里长大的华人孩子,能流利地说中文、学会手写三千个常用汉字就算不错了,
就暂且不要奢谈什么中国文化传统了。
听评书或许能够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但评书能实现“超出周围社会的特别要求
/希望”?我谨慎地怀疑。当然,要是孩子能够说全本的《三国演义》,也算是练成了
一门绝活。
至于靠听评书增进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我还是认为严重不靠谱。评书就是一个消遣的东
西,当了真就没意思了。
a*e
发帖数: 24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withu1 (flywithu1), 信区: paladin
标 题: 听了单田芳的评书真搞笑,说几个笑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3 02:21:52 2018, 美东)
光是别人说单田芳的评书多好多好的,我竟然活了三十多年了,都没有怎么听过,小时
候在别人车上的时候,别人车里开着收音机,倒是听过,但是那时候还小,也不走心,
所以除了单田芳评书的那个调子,说话的感觉,对于内容,我就压根儿不了解。
但是最近没什么好玩的可看的,我就想起来了单田芳,于是乎就去听听吧,看看到底有
什么好的,结果听了几部单田芳的段子,给我笑的,别的不说,搞笑是真有几个点。
1、单田芳的评书,有些段子应该就是他自己写的对吧,可是里面的人物外号为什么都
巨长无比呢,这特么的出来一个人物,光是前面的外号形容词,就很长一段,哦买噶的!
2、《白眉大侠》里的房书安,还有一个是郭长达是另外一个角色,这俩人太逗比了吧
,郭长达的师父是个昆仑僧,超级爆笑,房书安对阵郭长达,想想就有乐子。
大家还记得房书安那个小曲儿吧,河里有水蛤蟆叫,...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219
46
来自主题: Canada版 - 评书
听评书一个缺欠就是有些名号说法等搞不清楚是怎么写的.
老早以前听过单田芳的我就一直期待着有一位
武功高强的红胳膊的大猴出现, 结果评书都播完了, 这位大猴大侠也
没出现, 后来大学都快毕业了, 说起这个评书, 一个同学哈哈大笑,说
那里啊, 是 宏碧缘, 不是 红臂猿
另外一个评书, 是7侠5义,也可能是白眉大侠, 也是单田芳讲的.讲
到欧阳普忠, 外号叫mu4 lan3 shi2 fang1, 我想, cool, "木揽石方",
又是木头又是石头又是揽的, 肯定是很有把子力气...好多年过去了
,直到最近, 记忆的沉渣泛起, 忽然明白了, 是"目览十方"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评书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讲真,评书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要知道,焦恩俊版的《小李飞刀》,可是我迷古龙大大的入坑之作哇(暴露年龄系列)
!由电视剧到原著,由古龙到金庸,再到后来的温瑞安、梁羽生,甚至80后的步非烟……
想当年我年少无知,觉得Hold得住泡面头的男神简直不能更“洋气”!林诗音头顶个扇
子、惊鸿仙子飞来飞去、孙小红嘟嘟嘴一脸胶原蛋白,我都觉得美爆了!
Sei知道!过年的时候我好心帮老爸下载了评书版的《小李飞刀》,一切都幻!灭!了!
男神萎了,女神颓了,妥妥滴《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的既视感!
还有青雪版的《盗墓笔记》,那装神弄鬼的样儿,确定不是cos《张震讲故事》?!后
者可是我的童年阴影啊艾玛!
评书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很多儿童的启蒙,也是不少中老年人的福音。
本来,是不容我这种小辈儿置喙的。
我爱着记忆里的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刘兰芳,也总忘不了那些年听过的《隋唐演
义》、《三国演义》、《白眉大侠》……
可但是,但可是,咱能好好儿滴说英雄、讲好汉不?
别把所有的武侠小说、热门IP都搬来讲。
试想一下,若是有一天真出了评书味儿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啥滋味儿?酸爽!
v*******e
发帖数: 3714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评书为什么长盛不衰
hehe 扬州话虽恐怖得厉害,扬州评书却别有神韵,
本来方言和用方言说的地方特色剧就是两回事嘛。
记得偶然听见扬州评书的时候,我们都给逗坏了,
听得懂扬州话的,这评书也不易听懂,不约而同
都想起韦小宝的“辣块妈妈”“乖乖龙的东”云云,
hehe,确很传神的说。总的说扬州评书是很有趣
很有“个性”的一样地方剧。评弹是完全相反的调调
了就,秀气到了极点,我总觉得那有点虚伪,hehe
不够痛快的说。

发帖数: 1
49
这个是很多评书的特色,尤其是单田芳的。
啪!一拍桌子!然后说的很精彩的时候,突然来一句,就在这时,楼道里响起了脚步声
。。。
且听下回分解!啪!
然后就会给人遐想,以为是什么大人物或者牛逼人物再或者是杀手以及刺客之类的来了
,结果到了下回分解的时候,是店小二端着茶水上来了。。。
还有一种隐藏身份,比如月黑杀人夜,嗖嗖两道寒光闪过!一白衣少年翩然而至,黑衣
人应声倒地,面露痛苦深色,艰难的惊愕道:怎么是你?
结果也不说是谁,卖个关子,半天给你揭晓谜底了,有时候谜底也会让人失望。
再有就是恐怖悬疑法,说的很吓人跟鬼故事似的,比如客栈的墙上出现鬼影,最后原来
是对面房顶有人故意投影吓人,还有用反光镜制造这些恐怖灵异事件的,但是最后明白
是怎么回事了就一点也不吓人了,都是科学道理能解释通的,而且是人为的。
有时候听评书,过瘾的不只是剧情,还有那个声音,单田芳的这种范儿,听着就觉得很
带劲,有时候也会一惊一乍的,但是挺有意思,现在听评书大都是在开车的时候,闲的
没事就放评书听。
s**l
发帖数: 11983
50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为老乡评书大师田连元深深祝福
为咱们东北老乡,评书大师田连元深深祝福!
从小就听田连元的评书。那时候,家里只有一个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每当晚上快吃饭的
时候,准时打开电视机,听田连元的《杨家将》,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悲愤大骂,无论
嬉笑怒骂,都为田连元的评书所深深的吸引。
儿时的岁月,令人难忘。田连元的评书是儿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