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 发帖数: 16949 | 1 我觉得还是认同感的问题。国内的人认牌子。豪华车牌子在国内德系的一直比日系响。
既然花了那么多钱,买一辆很多人没听过得怎么出去得色?然后卖得越少认同感越差,
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
|
n********r 发帖数: 153 | 2 在ebiz版的女ID,不管是在上学上班还是家庭主妇,搞ebiz说明其有上进心,smart,
懂得经济独立对女性的重要性,也懂得体谅老公的辛苦,会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所以
说她们都是好女人,好妻子。
相比之下,老在ebiz灌水的男ID,都是些loser,基本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上混得不好
的,找不到认同感,所以常要在板上bso来寻找认同感。要么就是工作不好或者没工作
,白天没啥鸟事那种。 |
|
d******i 发帖数: 1379 | 3 姓氏的意义有两重:对别人,对自己。
在中国
对别人来说,你的姓氏可以加分,除非是所谓的名门望族,或者少见听起来又很高贵的
,例如上官,独孤之类,其他的姓什么都没有区别。
对自己来说,有一种家族认同感,虽然大陆早就没有什么上百年的世家贵族了,但是还
是有不少家族有可以追溯到某个牛人的族谱的,虽然上面只有一本本的名字,但是心中
还会油然而生一种历史沉重感,往大里说还有对汉民族的认同感。
对你的后代北美ABC来说
对别人,也就是北美老白老黑老墨来说
这个后面带ng,en,i的奇怪单词拼起来奇怪,读起来更奇怪,有的就象一串钥匙掉在地
上,Ching ching chang chang, ding ding ting ting,让人想起了电视里的中国女孩
,有的姓他们永远也发不出一个接近的音,你就算卯足了劲让孩子姓一个汉语拼音的姓
,第二代也不会再给孩子写一个这样古怪的拼写,于是周ZHOU变成了CHOU(仇),
Huang 变成了 Wong (?),等等象老港老粤一样的拼法。除非你的这个稳定下来的姓成为
一个名门望族之姓,否则你的孩子带着这个姓出现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潜在尴尬,比和
他妈姓chen |
|
h********1 发帖数: 14 | 4 当过F2,有过这种在家复习考试的感受,说一些我的建议吧:
(1)让Lp和你一起去学校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在学校环境好,大家都在学习,有利于
提高效率。
〔2)多一些耐心,因为急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很多时候,女生在乎的不是你表
达的内容,而是你表达的方式。
(3)尽量创造一些机会带你老婆参加一些social的活动,比如和朋友一起玩,去教会
也好,鼓励她认识一些自己的朋友,说实在话,在美国,F2很容易丧失自己的生活圈子
,没有认同感,逐渐失去自信。多和朋友交往,能帮助她获得认同感和自信,我觉得这
点很重要。
(4)作为男生,也请分担家务,而不要全部推给F2的LP,这样你LP会在心里感激你,会
知道你在乎你们共同的家,逐渐的,她会更加努力,为你们共同的家而努力的。
你家LP可能英语基础差,但多给她一些时间和耐心,帮她建立真正的自信。
GOOD LUCK! |
|
h********1 发帖数: 14 | 5 当过F2,有过这种在家复习考试的感受,说一些我的建议吧:
(1)让Lp和你一起去学校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在学校环境好,大家都在学习,有利于
提高效率。
〔2)多一些耐心,因为急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很多时候,女生在乎的不是你表
达的内容,而是你表达的方式。
(3)尽量创造一些机会带你老婆参加一些social的活动,比如和朋友一起玩,去教会
也好,鼓励她认识一些自己的朋友,说实在话,在美国,F2很容易丧失自己的生活圈子
,没有认同感,逐渐失去自信。多和朋友交往,能帮助她获得认同感和自信,我觉得这
点很重要。
(4)作为男生,也请分担家务,而不要全部推给F2的LP,这样你LP会在心里感激你,会
知道你在乎你们共同的家,逐渐的,她会更加努力,为你们共同的家而努力的。
你家LP可能英语基础差,但多给她一些时间和耐心,帮她建立真正的自信。
GOOD LUCK! |
|
x*********0 发帖数: 49 | 6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332247/
- it has been 7 years since the flight from shanghai to RDU!
so I replied:
- Yeah, isn't time flying?
2003年8月12日,到今天正好来美7周年。对我来说,5年感觉挺短,10年就觉得很长,
数字7么,不长不短的,写点东西好像正好。
7年如果看做一个可以移动的框,放在人生的初始,是从襁褓到走进小学,再往后挪挪
,是从小姑娘变成大姑娘,再后面就是从离家一天都想家的宅女到只身去北京上学。而
现在的这个框是在异国他乡度过的22岁到29岁这段人生最美丽的时光。
在美国这7年,是一场游历,一场冒险,一场人生观的洗礼。从平凡到努力追求光环,
到回归平凡。从cultural shock,到适应这里的生活,到reverse cultural shock,到
能够在中国美国之间自如地穿行。
有那么多事情看着一头雾水,居然慢慢也能学会,然后做好。有那么坎好像真的过不去
了,却也终于安安稳稳全都跨过。也许没有了身边父母的指... 阅读全帖 |
|
p*******g 发帖数: 809 | 7 为什么“不如码工”?做biosignal的,年薪也在10w左右或者以上(我自己作为fresh
PHD的薪水就比去G的还多),做码工的,也无非多个几万
。生活上都不错。但是幸福感,对自身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都不是非要做码工才可
以达到的。
码工的工作,不少本科生也可以做的好,或者其他专业的PHD也可以专行来搞。搞信号
处理的,不是其他专业可以转得进来的。所以现在码工多如牛毛。市场已经快饱和了。
再来个经济危机或者市场泡沫破掉,就不好说了。再说了,版上不少人都说,码工到了
40,50多大多数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吧?做信号处理的,就没这点。
我一直觉得,码工争的钱,也就头10年比其他专业多一点点(如果不是进G,A,M,T这些
公司,拿得钱还未必比其他专业多),10年之后,谁多谁少就很难说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年薪10w以上,钱就不再决定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了。我不认为很多
专业的人都需要转到码工上去。当然,如果自己专业上因为懒惰实在做得太烂,毕业之
前看看计算机算法书,搞个半年的题海战术,然后再找个码工的工作也ok. |
|
s*****e 发帖数: 893 | 8 不忧虑,在我失去收入之前 赶快把那60 80万的房子原价卖掉,只要不要砸在我手里
,有人接盘,我不赔钱,就成了. 之后我也许去国内好好发展了,或者已经太迟了快60
岁了,干光了equity, 也许已经伤病符合handicapped,去申请排队政府的连租房 吃
food stamp了, 人生慢慢走向默默的尾声,哈哈. 某夜 失败悲惨的留洋生活终结在
Malden一个漆冷的小屋,外面下着雪,破败的马路上如同30年前一样没有变化,只有上
天知道一个人已经消失了。哈哈 人离开了群,成为海外孤雁是非常可怕的
哥们已经想通,回头去端一个60w的
竟然我把 原帖 topic
"收入18w买80w的房子好象不撑吧"
转变成了
“在一个社会中没有归属感好像就没有安全感吧”
让我想起小时候,生活区左邻右舍关系都很熟悉和睦,住在里边很踏实,从来不担心发
生什么事情,不管出了什么事情,大家都会互相照应,一家人的感觉,自家没了吃的,
出去朋友同学家只要有人就不会让我俄肚子; 现在亦然,哥们里面只要有一个有点能耐
的,就不会看着自己的朋友失业饿死,给朋友介绍个临时工干干肯定是没问题的,大家
在朋友圈子里...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50 | 9 我说为了梦想是不是太矫情了...是吃穿不愁之后想找一种认同感吧,想找到自己能够
做成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感觉,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
|
h********g 发帖数: 50 | 10 也谢谢泼冷水。我觉得是环境和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就好像把一个爱游泳的人扔到干旱
地带去,那边也有些河可以游,但是条件总是没有海边的好了。其实,我做的工作在别
人看来可能挺好的,我要折腾属于吃饱了撑得类型。但我一直找不到认同感,肯定也有
我能力的问题,就是想找个不那么难的环境,让我有限的能力得到发挥。
为什么真正感情好的就不能要求大致平等了呢?如果婚姻以一个人长期放弃自我为前提
,是会换来稳定呢还是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
说到牺牲孩子,我是真的想不清楚。在中国和在美国,到底哪一样对孩子更好。我知道
这个版上的妈妈绝大多数是喜欢美国的环境所以在这里养育儿女的,所以一开始没提起
这个话题。肯定地讲,在美国的孩子的童年条件更好更快乐;可我始终担心他长大以后
的文化认同感的问题。我上学时认识的本科ABC ,或者现在身边华人的小孩,都是
上藤校的了,但很多都对此困惑,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我觉得,人在自己是
minority的环境里成长,对社会归属感还是很有影响的。当然说起来美国的价值观本来
就是在乎个人感受,只不过在我看来会觉得孩子错过了一些东西。 |
|
m******l 发帖数: 2472 | 11 我在想,现在她们的生活,和中文脱离太多,硬逼中文可能会适得其反。
培养一些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比如看一些中文电视,书。
包括我们自己,如果不看中文书,不上中文网站,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会减弱。 |
|
p*******g 发帖数: 2682 | 12 汉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她成载着华夏5千年浩瀚渊源的中国文化,如果你不学汉语,
你不可能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你不可能有自己是中
国人这种民族认同感。所以学习汉语只是灌输孩子民族认同感的开始而已!你看这样论
证行不? |
|
DQ 发帖数: 1580 | 13 我曾在大学里当中文的助教,带过几个班,大半是ABC(或者小时候就移民来美的)
,还有一小部分是小白,小黑,小日本,小韩国等等非华裔的。同时我的专业也很注重
所谓的identity(文化认同感),所以对华裔小孩的认同感比较关注,聊得也多一点。
总体感觉就是华裔小孩对于中国的感觉主要还是取决与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整天说中
国这不好那不好——即使不是真正的觉得不好,只是恨铁不成钢,但在小孩听来就成了
仇视中国。如果父母是中立的态度,小孩对中国的态度也比较中立。如果父母比较认同
中国(比如经常带孩子回国,对小孩子的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比较抓的),小孩对中国的
态度就比较正面。 |
|
r******t 发帖数: 186 | 14 人需要认同感啊。
如果你周围的妈妈都是在家的,在一起谈的都是整天带娃这里那里玩的,职业方面
的一点不提,你一直在家全职也不觉得有什么。
如果周围大部分人都上班,你就感觉自己没经历过大部分人都经历的事,
有人说个办公室政治斗争的笑话你也觉得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知道哪里
好笑,有些喜欢追求认同感的人可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其实上班的妈妈对在家的妈妈做的一切也都明了,就是做的时间没那么长,因为
WEEKNDAY白天都在上班。但是上班妈妈的上班生活,在家的妈妈就会比较难理解。
对于那些有好奇心的人来说,没有机会去探一探头看个究竟总是心有不甘。 |
|
I*****e 发帖数: 7085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attle 讨论区 】
发信人: AngelW (AngelW), 信区: Seattle
标 题: Re: 田野上的鬼魂? ——由被消失的早期华州中国移民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 02:06:58 2013, 美东)
第一,是要告诉孩子们的民族认同与自豪感!
更要学好中文,“一个人忘记自己ancestors, 祖先,是没有根的,像没有根的大树一
样容易倒” --正如楼主说到的,我每一次在一个新的学校教中文,我第一课绝对是
告诉中国的孩子们,他们是中国人。但在我告诉他们之前,当我说:“我们是中国
人,一定要了解和学习自己的文字和文化。”小孩子们就会说:“老师,我是美国人。
”我就
说:“是的,你们都是美国人。但,应该是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我们的黄皮肤,黑
眼睛,黑头发---都告诉世界,我们是中国人。”孩子们作愕然状,他们感到惊奇和
疑惑--
这说明孩子的父母们从来没有告诉他们中国才是他们的根。
家长们是想让孩子全身心的融入美国。但,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正如在鸡毛秀中的那
个亚州人长相的女孩子,如果他就是中国人,却不知为自己...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14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otedcat (bootedcat),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复旦牛人创立英文注音系统 或成为美国万世师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8 22:36:50 2013, 美东)
(2013 年 12 月 25 日复旦校友供稿)近日,笔者欣闻好友兼复旦同学 Yao 开发的一
套“英文注音”软件在国际上屡获好评,甚至有望彻底改变美国儿童的识字方式,成为
美国的“万世师表”,笔者深感这真是我旦的光荣,复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近在咫尺了
。以下是笔者对 Yao 的专访。
导读
一、看到英文单词即知道发音,托福听力口语不再愁
二、媒体报道,专家好评,参加美国国家教育博览会
三、研究起步自复旦时光,复旦人的自豪感鼓舞探索
四、常州蕴育五位拼音设计者,江南文明激发自豪感
五、中国人或成为美国万世师表?当是全中国的光荣
六、更打造外语学习的战略武器,志在统一人类语言
一、看到英文单词即知道发音,托福听力口语不再愁
Speak, break, bread, idea, reality, create,...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4577 | 17 作为一个海归来说两句
ABC有很能认同中国文化的,我就有同学娶了ABC女的。
也有及其仇视中国人的,我上课的时候班上就有这样的学生就碰到过
从我的观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中文能力绝对是正相关的。
中文不好的,往往在家里一句话不说,和父母基本没有任何亲近感。
所以,这个话题不用讨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不是国家的,一定要让自
己的孩子学习中文。这个很难,但是应该坚持。
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父母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也影响和孩子的价值观。老留
们一般很崇拜美国文化的,生怕在任何场合张扬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所以做事情畏手畏
脚的。可以看看现在的小留门,奥迪跑车上面直接印着大大的中国国旗,人家和老美相
处的时候也不卑不亢。这个还需要老留们好好学习。 |
|
m*x 发帖数: 200 | 18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优良的传统和思想,不能把自己的文化传给下一代,那就是教育的失
败。失败就是失败了,还不承认,更加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三种:
一,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影响盖过了家庭教育。
三,孩子顽固不化。
第三种情况较少。大多数是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混合。而第二种情况能够发生,也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第一种问题的存在--也就是家长要么花太少的功夫在文化的传承教育上,
要么就是的确花了功夫,但是方法有问题。
很多情况下,孩子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差,主要还是家长花较少的功夫在中国文化的教育
上,而把精力放在其他课外活动的项目上,无非是不那么认同甚至讨厌中国文化,同时
觉得在美国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好,然后发展其他的课外兴趣:乐器、舞蹈、体育、艺
术等,觉得在美国的环境下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化是次要的。你有这样的想法,自然
在教育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会传达给孩子,结果就是孩子也不会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 |
|
a********3 发帖数: 238 | 19 说到肤色分类,想起了一本书上的例子很有意思Nurture 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给一群小孩子穿上不同颜色的 Tshirt,混在一起,什么都不和他们解释,不给他们讲
任何规则
,结果相同颜色衣服的孩子一会儿就跑一起去了。说明这中认同感是于生具来的。
所以当不同种族的孩子在一起,如果家长觉得装做没区别,就是看到肤色不同的孩子装
做没看到不同,以为他们就能平等的混在一起,其实恰恰相反,他们会本能的按肤色把
自己分别开。所以不仅要灌输孩子平等的观念,而且要在他们本能的把自己区分开之前
灌输。晚了再教育都是表面文章了,孩子的认同感已经定型了 |
|
ak 发帖数: 512 | 20 转载:
有了宝宝以后,家里不再是两人世界,不仅多了一个宝宝,为了照顾小宝宝,家里常常
会有老人相帮甚至有住家保姆的存在。所以,做爱这件事就多了很多顾虑,不再象以前
那样可以肆无忌惮。怎样能不妨碍家里其他人,又能尽享性爱的欢愉,是每对新手爸妈
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夫妻性爱对宝宝影响非常深远
经常有这种情况,孩子与父母同一个房间,或睡在一张床上,夫妻俩在亲热时孩子突然
醒来,惊讶地问父母:“你们在干嘛?”这时,父母感到非常尴尬,不知道如何回答孩
子的提问。
一位妈妈在送孩子到幼儿园后,对其他送孩子的家长讲起自己儿子的“趣事”:昨天晚
上夫妻做爱时,被孩子发现了,因为今天孩子起床后对我说:“妈妈,昨天爸爸把尿尿
在你的屁股里了。”这位妈妈讲这件事情时是以孩子的趣事来讲的,觉得孩子天真幼稚
,不懂事,其实这个妈妈才是真正的不懂事啊!
关于孩子与爸爸妈妈分开睡觉的问题,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有一个
原则就是:不论孩子多大,那怕是刚出生的婴儿,夫妻做爱一定是要回避孩子的。问题
是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具备这样的常识了。
在1-2岁前,孩子小,为了方便夜间的喂奶和换尿布,孩子可以和父母睡在一... 阅读全帖 |
|
k******b 发帖数: 4501 | 21 首先这句话就是个抹黑。一句话就把所有ABC包括了。
其次,把没有族裔认同感和成就生硬拉上关系。骆家辉,对中国很有认同感吗?设计越
战纪念碑的林璎,年轻时对中国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
|
b******r 发帖数: 86 | 22 看到一篇好文章,转过来给中文推爸推妈分享下。最后一段说得特别好,有时候家长们
教中文教得太累了,孩子大人都不高兴。其实换种思路,也许注意下方法效果真的会不
一样。
转自小枇杷公众号,微信id是pipamag
-------
1.多与孩子做有趣、有益、有用的交谈。
如果对于双语教育你只打算做这一件事,那么一定是这件!做好了,它的意义绝对不止
培养一名双语儿童;对于亲子关系、孩子的性格、人格培养都有极大帮助。也许大多数
的父母觉得这正是自己在做的,但是很可能,你没做到位!
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两个核心:足够的语言输入(exposure)和使用这门语言的需要
(need)。日常生活的口语,比如吃喝拉撒,对于双语教育远远不够。在孩子达到一定
年龄,开始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如果他对一门语言驾驭能力不足于让他
使用这门语言讨论政治、科学、社会等问题,他会越来越少地使用这门语言,只能勉强
听懂部分,而不能真正说(和读写)。这种情况被称为passive bilingualism(被动双
语者)。
说话,有很多技巧。
首先要有趣,让孩子乐意听。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的亲密程度是决定双语教育成败...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5417 | 23 认同感成就感有个P用,你叔叔怎么都得四五十岁了吧,那个年级干得累点,
空气水源脏点,很快健康就没了。
而且这个年纪正是孩子们需要他们的时候,扔掉孩子不管,去找认同感
成就感,最后可能就牺牲了孩子。 |
|
W*****e 发帖数: 7759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nyn (hamste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3 14:13:29 2011, 美东)
2011-3-22 23:5:44
春节过后,在美中国留学毕业生的职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或是全力寻求包括实习单
位在内的工作机会,或是动用一切关系,穿州过省地拜会所有可能供职的用人单位。尽
管技术过硬,好话说尽,但美国就业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光早已不再。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那里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与发展
机遇,吸引着不少留美学子的目光,而美国学位的珍罕度也随之降低,一度出现了“回
国要趁早”的呼声。
神话破灭 人心思变
三十年来,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平稳发展的80年代和克林顿政府的鼎盛时期,但在
“9·11”后经济开始下滑,并受战争和金融危机等的拖累,大量企业破产,部分政府
资不抵债,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也严重削减,在税费等财政收入来源上却全力增扩。多
家公私机构因应经济环境纷纷大幅裁员,不少...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3551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ck 讨论区 】
发信人: cfabull (slcbull), 信区: Stock
标 题: 国外留学归来爆料:金融精英们是怎么忽悠你们的 (长,慎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02:00:22 2012, 美东)
小可海外留学四年,刚拿到学位,就迫不及待,满腔热血的回到祖国,一头扎根于上海
陆家嘴。不求抛头颅洒热血的服务于祖国金融业,也求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打拼出
个小小的天地来。可就是怎么都没想到,国内的金融行业,居然跟传销差不多。拼的不
是知识,而是忽悠。靠的就是拉资源,靠的就是拉人脉,不管好的坏的,都往外卖。不
管有本事的,没本事的,都敢出来吆喝一嗓子。
炒股票的注定要套,买理财的注定要亏,搞评论的就得敢扯,做理财的就是NND是销售。
投资市场铁一般的2/8原则,真不是扯的,大多数人一头栽进去,就是血本无归的出来
。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自打你进去,就有太多人给你洗脑。洗脑基本是金融行业的专
业术语了。您还别觉得扯,好多人脑子都被洗的干干净净,亏了还觉得是自己没本事呢
,哪儿说理去!
实在是真心觉得这行业太TMD对不起... 阅读全帖 |
|
k***8 发帖数: 166 | 26 同意!我也无语了,我只是说下我的感受,就绿卡综合症了……也不知道谁偏激。
我没有攻击餐馆工,我觉得他们经济上更自由,但是我不了解他们 所以我这次帖子不
讨论他们。我父母都是清北,他们的同学不少来到美国,所以我讨论这部分名校留学生
。我想说他们的孩子都很优秀,一家兄弟姐妹都在harvard,他们比一代中国人进名校
、名企容易许多。但是他们的孩子只当我是个贫穷老家的远亲,避免接触的。
人都有自己所长,我不是最优秀的,无法在这里建立不了认同感,但我不觉得这是我的
错误,有多少留学生能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假设我留下来作为一代移民,优秀的孩子
值得我为了他们的成功,一辈子做技术工,生活在一个没有认同感的地方吗? |
|
p*****c 发帖数: 20445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xtGener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hesitating (what to do), 信区: NextGeneration
标 题: Re: [bssd] 家庭事业无法两全?一个人在北京带小孩究竟有多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0 16:09:51 2013, 美东)
我说为了梦想是不是太矫情了...是吃穿不愁之后想找一种认同感吧,想找到自己能够
做成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感觉,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
|
m**n 发帖数: 9010 | 28 关键是什么叫"对中国认同感"?
反正现在我看到的ABC的趋势就是:
1. ABC自己比较抱群.
2. ABC与同龄的中国留学生也能说得来玩得来.
你说这叫不叫对"中国有认同感"? |
|
m**n 发帖数: 9010 | 29 关键是什么叫"对中国认同感"?
反正现在我看到的ABC的趋势就是:
1. ABC自己比较抱群.
2. ABC与同龄的中国留学生也能说得来玩得来.
你说这叫不叫对"中国有认同感"? |
|
K**********n 发帖数: 10466 | 30 不是,你这是简单的二元思维。非黑即白。
认同和文化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假设0%到100%,0%为没有认同,100%是完全认同。
比如上海人北京人对中国的认同感肯定要强于小县城的人,经济发达地区的强于落后地
区的。
所以有些中国人认同中国可能是80%,对美国是30%,这种人当然回国爽;
不过比如俺,对美国认同大概在60%左右,对中国认同大概是75%左右。
所以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牺牲高薪工作剥蚀猴,和洋车洋房,来换取15%的认同感增
加呢??? |
|
K**********n 发帖数: 10466 | 31 肯定在纽约选8万啊!
第一,纽约论前景,肯定比上海强;
第二,纽约对我来说有认同感惩罚,但上海对我来说认同感惩罚也非常大,北方人、不
会上海话,非上海的大学毕业等;
第三,纽约烂区房子还是买的起的,上海就不要想了;
第四,纽约妹子多而且实惠,上海妹子不少但太难伺候; |
|
k********k 发帖数: 5617 | 32 发信人: sprucee (spruc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回国感受. 24 item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7 23:33:19 2015, 美东)
序言
名词:北京国,上海国,二线城市联合体,第四世界.
北京国再繁荣,和我到底有个什么关系?我又没北京国的户口,更买不起房子。我这种
来自第四世界de屌丝和北京国的国民自然没有话题,就好像非洲公民与芬兰公民一样没
有话题,没有相互认同感。
我觉得"中国"在经济地理和社会阶层 两个维度,都已经完全四分五裂了,已经不再是
一个统一的国家,“汉族”也不再是一个互相有认同感的集体。阶级分化,经济地理分
化,国家这个词听上去很陌生。北京国 上海国 日本欧美 对我而言都是遥远的外国。"
中国"更像一个地理位置的泛指名词,已经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上的凝聚力和集体归属
感。
我的故乡只有一个,并不大,十几平方公里而已。归国是个伪命题,归乡才是真。
正文 is followed:
最近几年经常回"中国那一片地理地区",感受:
1 城市里打车难,如果有小孩子,必须买车。地铁巴士公交看似方便,其实也不方便,...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33 发信人: sprucee (spruc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回国感受. 24 item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7 23:33:19 2015, 美东)
序言
名词:北京国,上海国,二线城市联合体,第四世界.
北京国再繁荣,和我到底有个什么关系?我又没北京国的户口,更买不起房子。我这种
来自第四世界de屌丝和北京国的国民自然没有话题,就好像非洲公民与芬兰公民一样没
有话题,没有相互认同感。
我觉得"中国"在经济地理和社会阶层 两个维度,都已经完全四分五裂了,已经不再是
一个统一的国家,“汉族”也不再是一个互相有认同感的集体。阶级分化,经济地理分
化,国家这个词听上去很陌生。北京国 上海国 日本欧美 对我而言都是遥远的外国。"
中国"更像一个地理位置的泛指名词,已经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上的凝聚力和集体归属
感。
我的故乡只有一个,并不大,十几平方公里而已。归国是个伪命题,归乡才是真。
正文 is followed:
最近几年经常回"中国那一片地理地区",感受:
1 城市里打车难,如果有小孩子,必须买车。地铁巴士公交看似方便,其实也不方便,...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173 | 34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加入文学城的论坛。作为一位在美国长大的中国男生,我想与大
家(特别是父母)分享一下早年移民美国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希望能鼓励将来考虑移民
的父母三思而再行,慎重思索来美国让孩子抛弃了中国背景会给他们产生什么长远问题。
不要光为了实现你的“梦想”而断送子女的未来。轻易移民美国的父母应该慎重考虑移
民会对孩子的具体利弊
多年以来,移民到美国是中国父母一生的梦想。这些父母认为美国空气好
,生活水平高,收入高,和最重要的,对孩子的未来比在中国好。所以尽早想不惜一切
地把孩子带到美国,或者直接来美国生更好。这样孩子直接能获得美国护照,从出生那
天就升华为梦寐以求的 “美国人”。无数的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因为年龄小而适应能力
强,在美国长大一定会享受无数的色彩和发展机会。 “为了孩子的未来” 被中国家
长当作最重要的移民原因之一。
但是通过多年的思索,尝试,和熏陶,我发现大部分中国父母决定把年幼
的子女带到美国的时候,实际上根本没弄清楚在美国文化(甚至西方文化)长大究竟对
华裔孩子到底有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搭建人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美国的网站Reddit上看到的,一位7岁随父母移民美国、毕业于常春藤大学的华裔二代
发帖称,中国父母口口声声“移民为了孩子,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移民梦,却断送了
孩子的未来。”
标题:不要光为了实现你的“梦想”而断送子女的未来。轻易移民美国的父母应该慎重
考虑移民会对孩子的具体利弊
作者:ArmorUSA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加入xxx的论坛。作为一位在美国长大的中国男生,我想与大家
(特别是父母)分享一下早年移民美国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希望能鼓励将来考虑移民的
父母三思而再行,慎重思索来美国让孩子抛弃了中国背景会给他们产生什么长远问题。
不要光为了实现你的“梦想”而断送子女的未来。轻易移民美国的父母应该慎重考虑移
民会对孩子的具体利弊
多年以来,移民到美国是中国父母一生的梦想。这些父母认为美国空气好,生活水平高
,收入高,和最重要的,对孩子的未来比在中国好。所以尽早想不惜一切地把孩子带到
美国,或者直接来美国生更好。这样孩子直接能获得美国护照,从出生那天就升华为梦
寐以求的 “美国人”。无数的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因为年龄小而适应能力强,在美国长
大一定会享受无数的色彩和发展机会。 “为了孩... 阅读全帖 |
|
p******z 发帖数: 232 | 36 看样子好像还有不少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那我再说两句
首先,在这个话题下我们讨论的不是对错问题,不是高低问题,不是说谁做了什么事就
对,或者就不对;谁做了什么事水平就高,或者就低
我们讨论的是对某现象的一种客观描述
对于去留问题,我们很直接的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早期移民愿意留下的人多(比例),越到近期愿意留下的人较以前少(比例)
性别女愿意留下的多(比例),男较女少(比例)。或者说男的有回国的想法比女的多
(比例)
国内家庭条件差的愿意留下的多(比例),家庭条件好的愿意留下的人少(比例)
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认同感低的人愿意留下的多(比例),认同感强的人愿意留下的少
(比例)
对于自身事业想法少的人愿意留下的多(比例),对于事业想法多的人愿意留下的少(
比例)
我们当然不否认,任何中国人想留美国都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而且不低。但是,是否
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人,正在减少(比例)。
人与人的初始状态千差万别,我们很难从逻辑上推得一个观点:愿意为某事付出代价的
人要优秀于不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的人
人们对于某件事情发表看法的时候都很难做到不掺杂主观因素。人们支持/反对某事,
往往是在为自身... 阅读全帖 |
|
b********y 发帖数: 5829 | 37 你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们对国家有认同感不等于对政府有认同感,国内的人还整天都骂共党呢,你有什么资
格说他们是奴
隶?
谁说我们回国就只是追求自身利益的?首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并没什么不对,但是我们
很多人回去,也
是在追求自己事业的同时,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这个社会,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总比你这种躲在
美国只知道对中国骂骂咧咧来获取一点可怜的优越感的loser要强。 |
|
c*****l 发帖数: 3551 | 38 小可海外留学四年,刚拿到学位,就迫不及待,满腔热血的回到祖国,一头扎根于上海
陆家嘴。不求抛头颅洒热血的服务于祖国金融业,也求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打拼出
个小小的天地来。可就是怎么都没想到,国内的金融行业,居然跟传销差不多。拼的不
是知识,而是忽悠。靠的就是拉资源,靠的就是拉人脉,不管好的坏的,都往外卖。不
管有本事的,没本事的,都敢出来吆喝一嗓子。
炒股票的注定要套,买理财的注定要亏,搞评论的就得敢扯,做理财的就是NND是销售。
投资市场铁一般的2/8原则,真不是扯的,大多数人一头栽进去,就是血本无归的出来
。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自打你进去,就有太多人给你洗脑。洗脑基本是金融行业的专
业术语了。您还别觉得扯,好多人脑子都被洗的干干净净,亏了还觉得是自己没本事呢
,哪儿说理去!
实在是真心觉得这行业太TMD对不起良心了,就此开贴,细说细说,金融产品和金融精
英们是怎么忽悠你们的。
先说说股票吧。要说股票就得开始说证券公司,小子我刚回国,非常有幸的在某证券公
司实习了一年,所得感慨良多。证券理财顾问,多好听的名字啊,证券分析师,多牛B
的称谓啊,证券高级分析师团队,看见没,还是挂上了团... 阅读全帖 |
|
J*******r 发帖数: 2945 | 39 锁男们蹲在美国,其实,精神上早已经外F了,过美国式的生活,生美国儿子,拿美国
绿卡。内心是沾沾自喜,有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国内出点啥事都上窜下跳的咒骂,你要让他放弃绿卡回国,把儿子改成中国籍,还不如
杀了他。
不论是骂外F还是骂国内的种种,都是一种loser心态。锁男在美国住大耗子,开宝马,
听黑人音乐,GYM玩命跑,银行存几百万,也是个完全边缘化的行尸走肉,时间久了,
心态就这个样子,因为缺乏群体的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请勿对号入座,就是感慨一下。 |
|
i*****d 发帖数: 790 | 40 说老印的商业眼光宏观眼光就太逗了。一堆老印去帮做的美国公司,好像还没哪个不废
掉的
老印强大的地方是在于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认同感让老印更团结。没
见哪个老印说起印度文化如何如何烂的。但中国猥琐男们嘛。。。 |
|
c*******e 发帖数: 193 | 41 2014年8月2日
经常看到有人讨论这个问题,说什么在美华人是香蕉人,两头不沾,边缘化等等。这是
极度没有自信的表现。
在美华人大致可分为持各种签证华人,持绿卡华人,美籍华人(包括ABC)。这里面有
困惑的是美籍华人(包括后来加入美国国籍的华人和ABC)。客观的说法是:美籍华人
从血统上说是中国人,从法律上说是美国人。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中国人和美国人的
称呼并不冲突。一个是从血统上说,一个是从法律上说。正如一块汉白玉,从颜色上说
是白石头,从硬度上说是硬石头。你不能问这块汉白玉是白石头还是硬石头,而且只给
答者一个选项。这块汉白玉既是白石头也是硬石头,白和硬是从不同角度去描述这块汉
白玉。同理,中国人和美国人是从不同角度描述美籍华人。美籍华人既是中国人,也是
美国人。这两个既是,并不意味着各占50%,而是从不同角度,各占100%。从血统上说
是100%的中国人(混血另论),从法律上说是100%的美国人。是美籍华人不能否定在血
统上自己是中国人,否定这个就是割裂自己和父母以及祖先的关系。当然美籍华人也不
能否定在法律上自己是美国人,原因不必说了。
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外,其...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42 发信人: xxxiong(灰尘), 信区: Chinese
标题: 【长文】为了孩子,不要移民这里!华裔二代真心话引人深思!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Jul 19 10:42:42 2017,GMT)
看到国内的移民公司,生意还是那么火爆;精英阶层到处打听如何移民,一听说某
人在外国定居或者工作,国人满脸还是艳羡之色,不由苦笑万分……
我7岁就和父母从老家山西移民到美国东岸,长在美国,深度了解美国文化,而成
年之后拼命补回中文的一个有事业野心和打拼精神的30岁小伙子,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
的看法:
多年以来,很多中国父母穷极一生做着一场移民到美国的梦。这些父母认为美国空
气质量高,生活富足,收入可观,孩子在美国也能取得比中国更好的未来。还有国内很
多企业家不惜污染故土,破坏环境,积累海量的财富,只为做梦有一天能移民美国,过
上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可惜,他们真的错了!
为了这个梦,他们不惜一切地把孩子带到美国,甚至直接来美国产子——这样孩子
直接能获得美国护照,从出生那天直接成为梦寐以求的 “美国人”。
无数的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因为年龄小而适应能力强,在美国长大一定会享受无数的...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2025 | 43 作者:帖木儿 提交日期:2005-4-2 20:36:00
锋晖
关羽,又称关公,字云长,河东俊解县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一员大将,他生活在
东汉末年,才兼文武,绝伦逸群,通经熟史,骁勇善战,为西蜀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建
安二十四年(219年),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杀害,终年59岁,蜀后主刘禅追谥其为“壮缪侯
”。为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名英雄人物。关羽集忠义仁勇于一身,气贯长虹,不但在汉民族当
中有着很高的声望,更被我国历代各民族所称道赞颂,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关羽文化现
象”,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定角度上推动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
共同的国家感,也激发了包括锡伯族在内的众多民族的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为国家的统
一和领土的完整发挥出重要作用。“关羽崇拜”和“关羽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较为
普遍。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依然能在各民族、海外华人看到众多关羽的
推崇者。使关羽成为儒家推崇的典范和华人共奉的神明,也成为了体现中华民族认同感的
标志之一。
一.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关公崇拜的具体表现
因各阶级、阶层、各民族或每人从事的职业不同,因而在信奉关羽,向其作 |
|
t*****e 发帖数: 3287 | 44 服务员只不过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尝试恭维你,只不过这种恭维水平低了点而已。
文化认同感就不必指望了,已经独立了几十年的国家,本就不可能对中国有什么认同感。
国人有时候形象不佳,也确是如此。
我个人感觉坡人最在意的倒不是这些东西,
而是很多学生借新加坡为跳板去美国,或者为了免服兵役想出的种种。 |
|
e***y 发帖数: 1198 | 45 2013年12月09日
游润恬 何惜薇 杨萌 杨丹旭 z*****[email protected]
种族和宗教依然是两股强大的力量,我国在扩大共同空间时,也面对个别族群争取各自
空间的对立情况。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李显龙总理昨天在该党大会上说,执政的行动党不
会强迫人民遵循单一文化,但也绝不会让一些其他国家的顽疾例如种族紧张关系和种族
政治,在新加坡出现。
他说,世界各地宗教热潮方兴未艾,在这个背景下,国人的宗教意识也比过去更强。与
其他国家一样,新加坡的不同族群也希望本身的诉求被制度化,或者受到肯定。
他举例说,华人族群要求开办更多特选学校,希望公共指示牌和地铁广播等都能使用华
语;马来和回教族群希望信奉回教的妇女在更多必须穿上制服的工作场所能戴上头巾,
并且要求政府给予回教学校更多支援;印度族则争取飞机场等公共场所的指示牌可包括
淡米尔文,或者要求政府更大力支持淡米尔文以外的其他印度语文,提高它们的地位等
等。
李总理说:“情况许可的话,我们希望人们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并满足他们的要求。不
过,随着社会的演变,我们必须作出调整、相互迁就,而在调适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时
刻确保新加坡仍是个所有种族能...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2158 | 46 来到新加坡两年了,一直想写一点关于新加坡的东西,只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尤其是看
到一些网友辱骂新加坡的文章,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中国人了解一下这个长悬海外的“华
人孤岛”。就新加坡华人社会有关问题拜访一位受人敬重的前辈,以下是根据他的谈话
整理的内容。由于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不方便提及他的名字,希望老人家谅解。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的岛国,远不如中国的洞庭湖、太湖大,刚好能填满
滇池。400多万人口中,76%是华人,15%是马来人,7%是印度人,2%左右为欧亚混血人
种。
新加坡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是除中国之外华人在国民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香港和
台湾都是中国的领土,所以不能算国家。新加坡小而富,怎么富法呢?中国外汇储备1
万亿美元,可是人口基数太大了,被13亿人一分,每个能合到多少?新加坡400万人,
外汇储备达到1000亿美元,每人又合多少?但在东南亚,新加坡是处在马来人海洋包围
中的一个华人孤岛。马来西亚有2000万人口,马来人占到70%多,华人只占27%,华人在
各个方面都受到限制。就这样,马来政府还要从印尼“进口”马来人,不管合法非法,
只要是马来人,来到那里生活几年... 阅读全帖 |
|
j********r 发帖数: 31 | 47 对于国台办主任王毅近日宣布多项惠台新举措,曾在台湾大学教授过马英九的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胡佛却在日前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谨慎指出,“近年来大陆对台
再三释善意,但仍未能根本改变两岸关系‘症结’,岛内对大陆的认同度依旧逐年下降
。”同时,对马英九执政百日的“左右摇摆”,胡佛作为师者,告诫他的门生道:“英
九,你是一个中国人。”
“外省第二代”恐被绿化
大公报报道,“马英九把自己定义为‘外省第二代’。”胡佛说在台湾所谓的“外省第
二代”都有一个共性:对大陆认同感的疏离。这也正是胡佛真正担心的,怕生长在台湾
的第三代、第四代……成长为真正对大陆丧失认同感的“台湾人”。值得注意的是,早
在竞选台北市长期间,马英九就曾打出“新台湾人”的招牌。
胡佛告诉记者,“本土化已经在岛内形成气候,甚至已经上升到有成为一个体系的‘台
湾主义’。”胡佛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在京奥期间,台湾媒体但凡遇到赛场上响起《
义勇军进行曲》,必是要插播广告。难怪陈水扁在下台时曾不无得意地说:“民进党在
台湾执政八年,虽然经济发展未令民众满意,但却将台湾变成了‘绿色’,这就是民进
党的成就。”
胡佛曾在台作过两次民调, |
|
t****g 发帖数: 343 | 48 转自豆瓣,这里没看到。这个简直是我们北卡的超人阿,我当时怎么不认识?DUke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332247/
==========================================
summary: 2003年来北卡,3年零10个月读了一个PHD,一个外系的MS,修了80几个学分
的课,做
了一年中国学生会主席,三年研究生院代表,之后得到10几个law firm的offer,全职
工作同时
part time读law school。
==========================================
2003年8月12日,到今天正好来美7周年。对我来说,5年感觉挺短,10年就觉得很长, 数字7么,
不 长不短的,写点东西好像正好。
7年如果看做一个可以移动的框,放在人生的初始,是从襁褓到走进小学,再往后挪挪 ,是从小姑娘
变 成大姑娘,再后面就是从离家一天都想家的宅女到只身去北京上学。而现在的这个框是 在异国他
乡度 过的22岁到29岁这段人生最美丽的时光。
在美国这7年,是一场游历,一场冒险,...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24532 | 49 这个其实挺让我感到心酸的。 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感尽然和世界对我们的认同感
差距如此之大。 sigh |
|
b********8 发帖数: 346 | 50 我是什么人
作者:李春燕博士
(原载于http://www.weidb.com/t2537.html)
最近读了些如何做美国人的文章,有些想振聋发聩,有些要传播自己的ideology。我自
己认为我既是Chinese, 也是American. 我的华人的认同感不是指和其他华人在微信聊
天,以及只交华人朋友,而是文化上的认同。我既读英文作品和报纸杂志,也读中国美
文哲学。对中国时事不太了解。我们在美国应该进入美国社会,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细胞
,而不是边缘人。 具体如何作,我的“生活中没有遥控器” (见下链接)一文中有很
多自己参与社区的经历。
需要重申的是,参与是长期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心态上,轻重缓急上调
整,set the priority straight。如果对美国事情一概不关心,确实没法投入。我更
注重的是孩子成长,即使孩子们长成一句中文也不说的“美国人”,因为没从父母和身
边老中那儿学到参与社会,也不过是个会说英文的边缘人罢了,再学业有成也不会对华
人整体地位提高有太多贡献。有些观点认为应忘了中国,但我不认为那是融入的前提。
二代三代忘了(不知)中国的还少吗?可在J...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