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行蕴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n
发帖数: 825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五蕴和五取蕴的讨论

涅磐不是一直在那里的一个东西。
而是五蕴名色灭尽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存在。
阿罗汉色身没灭时,可以体验它。但因为色身关系,他只能短暂的,间断的体验涅磐界。
唉,这是佛教基本常识
名法=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法=色蕴。
名色=五蕴。
名色灭尽=五蕴灭尽
你翘首期盼waichi,为什么不自己去学习学习佛教基本常识。
t******g
发帖数: 17520
2
有三处乱码, 不好意思, 原文就是如此
也没有作者和其背景, 正在“学习”五蕴,觉得有意思就转一下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百度文库
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关系摘要: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理论的“五蕴”说
和“十二因缘”说之间是具有逻辑结构的对应关联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
应。五蕴是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础。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
因缘更原始的理论。从五蕴到十二因缘的传承不是一种直线的发展,而是发生了从朴素
存在论向精致人生论的根本视角转换。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And its Philosophical MeaningsKey words: Buddhism, philosophy, Pa?caskandha
,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Relation Abstract: There is some
corresponding link of logical structure, but no...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何谓名色?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Sep 28 05:44:13 2012, 美东) 提到:
何谓名色?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请举个例子。
(且为何不说五蕴就好,要说名色?)
☆─────────────────────────────────────☆
lila (不要昵称) 于 (Fri Sep 28 10:22:31 2012, 美东) 提到:
我理解,色就是物质.所以其特性就是应该有生有灭的.
名么,就是概念.所以特性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借助精神存在的.
☆─────────────────────────────────────☆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于 (Fri Sep 28 10:58:46 2012, 美东) 提到:
色,就是有质碍的东西,名,就是涵盖其它东西(心中有名称而无实体的东西),“心
但有字,故曰名也”。
名、色,合起来,就包括了一切法。打个比喻,如我们说精神和物质,就包含了所有的
东西。但这里的物质,不是只指色(有质碍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ul 7 12:32:38 2011, 美东) 提到:
http://bbs.foyuan.net/thread-113372-7-1.html
解悟:
五蕴不=五取蕴你对于它有“取“时,才是“五取蕴”,没有“取“时,才是“五蕴”。
===============================
如觉:
马哈希尊者在这方面和你所说的确实不一样,他说的比你更准确,更清晰,而你是错的
马哈希尊者在书中对五取蕴的定义是
會引生「我見取」或「我所取」的「名、色蘊」,被叫作「取蘊」;不會引起欲取或見
取的,則稱作「蘊」而已,不叫「取蘊」;至於屬於出世間法的名法,即構成「四道、
四果」的受、想、行、識等四名蘊,它們只是「蘊」,不是「取蘊」。
上述一再提及的,屬於世間法的色、受、想、行、識,會激起執著,所以名為「取蘊」
@@@@@@@@@@@@@@@@@@
按照这个定义,通常的名法色法,全部是取蕴,因为它们都可以引发贪爱执取,也是贪
爱执取而造成的结果。同样,贪...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6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死无常
我们要探讨《广论》的下士道。三士道的第一类下士之人,是指在生死当中只追
求自身利乐的人,也就是人天乘。宗喀巴的下士是指能够修行十善业,然而以后世安乐
为目的的修道人;下士道的课程设计,是教导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为目标,也就是要下士
追求未来世人天的安乐,作为他们修学佛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可是这个阶
段性的目标,却是因为对无常法的错误执著而有所损害,根本无法到达《广论》上说: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宗喀巴认为在我们有暇的身心当中,执藏有常乐我净四种
颠倒,其中将无常的世间,错执为常住不灭——这个常倒,是第一个损害之门;因为第
一个错误的常倒执著,后面就跟著乐倒、我倒、净倒,一一跟著发生。
宗喀巴的无常有粗跟细两种分别,在下士道他只讨论了粗的部分;《广论》说:【
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
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若不作意此执
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其中有二,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无常...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8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3 11:30:31 2012, 美东) 提到:
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
: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
: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法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法生起。因此佛陀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这段是禅师自己的理解,大概是根据论来说的,但是如果他能从经文来解释就很有看头。
而且从这段看,基本上说色法是由心生起,很像唯识的理论。
而心如何生起?没有交代。(下一段写识/心如何生起,但是下一段的识,他已经给了
另外的定义,说的是不同的事情,不能用来解释,这一段的心如何生起。)(显然他自
己不知道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下一段的识是另外的事情,这一段的识就会变无因生)
然而经文里面芦的譬喻就是要说明,没有办法说是先有识再有名色,或者先有名色才有识
那个比喻的重点就在这里。
:当你能照见心生...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0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1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受蕴是利刃(焰摩迦的故事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31 01:24:31 2014, 美东)
话说焰摩迦得法眼净后,舍利弗又对焰摩迦说了一个故事。舍利弗说,我说这个故事作
为一个比喻,有智慧的人听了这个比喻以后,就会了解到背后的含义,进而有机会获得
解脱。
故事是这样的。过去,有一个家族里的长者,是大富之家,有用不完的钱财。为了要保
护好这些钱财,他就广发告示,想要招一些仆从来帮忙看家护院。这时,他的一个仇家
恶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心生一计。这个恶人就假装对这个长者非常友好的样子,
前来应聘仆从。果然,他顺利地被长者选中了,成为家里的仆从之一。这个恶人于是就
常常伺候在长者的身边,表现的尽心尽责,晚上很晚才睡觉,第二天又很早地起床,说
话非常谦卑,做事非常谨慎、恭敬。长者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
孩子一样看待,对他没有丝毫的戒备与怀疑。这时,这个恶人看到机会来了,于是偷偷
准备好了一把锋利的匕首,藏在身边。一日,乘着长者不注意的时候,迅猛地将利刃刺...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2
☆─────────────────────────────────────☆
arthury (和而不同) 于 (Sun May 16 09:36:37 2010, 美东) 提到:
The first of these self-evident truths is Descartes' proof of existence
turned on its head:
“But what then am I? A thinking thing. And what is that? Something that
doubts, understands, affirms, denies, wills, refuses, and also senses and
has mental images. (Descartes, Meditation II: O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 Which Is Better Known Than the Body).”
...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4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1 04:22:03 2011, 美东) 提到:
附件的图,是一个简单的佛法关于五蕴生灭的一个演示,如果能真正理解这个图,那么
起码无我,无常,以及五蕴生灭以及轮回的核心问题,就会全部了解,也会知道为什么
要修四念住,以及禅那应该怎么修。这是佛法核心原理的部分。是佛法对身心现象的洞见。
尽管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能够理解它的,非常稀少。
这个图如果做成动画,会更直观一些。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21 04:46:55 2011, 美东) 提到:
简单的注解一下上面的图。
上部的蓝色的圆,代表的是每个刹那的被观察对象,这个被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的色
法,比如苹果,房子,山河大地,也可以是任何的名法,即意识现象,比如自我的感觉
,痛苦,快乐,种种意识状态。这些都是被观察者,佛法称为所缘。这些所缘,可以是
任何的五蕴,包括自我...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231
15
生西法师答:什么是“五蕴”?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6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131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什么是“五蕴”?
生西法师:“众生身陷名色泥”,名色是什么?名色就是五蕴。
色就是色蕴,从内在来讲是我们的肉身,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物质,它就是色法。
外在的色蕴就是山河大地,色、声、香、味、触等外境,内在就是我们的眼、耳、鼻、
舌、身,这都属于色法的自性。
名是什么?名就是心法,在五蕴当中叫受、想、行、识四名蕴。这四个蕴都是心法
。其中受蕴、想蕴属于心所,从行蕴中单独拿出来安立为受蕴和想蕴。行蕴基本都属于
心所法,但是有些地方说行蕴还包括不相应行,不相应行都是假立的。真正起作用的就
是心所法,比如有贪欲的心所、嗔恚的心所、信心的心所等等,这些心所法都包括在行
蕴当中,也是心识的自性。受、想、行、识四名蕴当中第四个蕴是识蕴,识蕴就是心王
,所以前三者都是心所,第四个叫心王。不管心王也好,心所也好都属于心法,心法就
叫做名蕴。
名蕴不像色蕴一样有质碍,只是通过名称来表示,比如说这是心的状态,心的状态
能不能指示呢?比如这个话筒就在这儿,可以触摸,有...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6
☆─────────────────────────────────────☆
TheMatrix (TheMatrix) 于 (Wed Apr 22 15:17:32 2009) 提到:
通过WaiChi和runsun对六识以及七识八识的讨论,
结合我自己用西方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认识的过程,
(我认为)我看到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本质区别:
小乘是科学,大乘是宗教。
我论述如下:
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感觉器官。
我们用“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来统指所有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后要送入大脑,
由大脑处理产生概念。
用佛教的语言,这相当于六识:
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识。大脑(的状态)就是第六识。
这接近于小乘佛法:小乘佛法没有七识和八识,就六识。
从科学来看,大脑只能认识物体,而不能主动的创造物体。
所以小乘的缘起法就不能主动的创造物体,而只能是“此有则彼有”。
什么叫主动的创造物体?我举一个例子:
现在假设地上没有一支铅笔。能不能“生”出一支铅笔来呢?
小乘佛法说“能”,但怎么个“生”法呢?是这样的:
桌子上有一支铅笔,我用手一推,就掉到地上了,
现在地上就有了一支铅笔...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116
17
邪师萧平实独创魔法名词“入胎识”(之十三)
——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瞎扯“十因缘”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释迦佛陀
拣魔辨异X32:
对《杂阿含·二八七经》解释时,★邪师萧平实:“‘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
能过
彼,谓缘识名色……如是纯大苦聚集。(这里只作十因缘的逆观而推知名色由本识生…
…)
’”(《阿含概论》P187)悲智注:括号中的话是邪师萧平实特意加注的。
★邪师萧平实:“本识入胎识(如来藏)”(《阿含概论》P139)
邪师萧平实擅于穿凿附会,只要见到“识”字,就肆意曲解,努力往其独创的魔法
名词
“入胎识”上靠,历数已经扒下的十二张“入胎识”画皮:外识、识界、识神、本识、
本心
、不系识、取阴俱识、阿赖耶识、第八识、真我、如来藏、第一因等等,皆非子虚乌有
的不
坏“我”。
近两千年来,魔王使化身伪菩萨,大肆编造邪说,极尽惑乱、践踏真大乘法之能事
,可
谓无所不用其极。邪师萧平实亦复如是,仅其魔子一人十数年间所独创魔词与邪说就已
数不
胜数,像法以降又何止千年,万千魔使所篡造的相似伪经谬论真可谓浩若烟海。
邪师萧平实瞎扯之“十因缘”,又可...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给基扫盲:佛教
佛陀的根本教义
何谓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
这样的思想,佛教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
这个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着
此一道理的轨迹,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最初说出的教法,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
教义。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他遇
到了各色各样的个人和群众,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为了
适应各种不同的对象,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然而,宣说的角度
和方式虽有不同,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站在同一个基础,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
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
,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舍族,由足
上生出奴隶贱民阶级的首陀罗族。此系出于四吠陀中最早出现的梨...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名色?

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
: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
: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法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法生起。因此佛陀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这段是禅师自己的理解,大概是根据论来说的,但是如果他能从经文来解释就很有看头。
而且从这段看,基本上说色法是由心生起,很像唯识的理论。
而心如何生起?没有交代。(下一段写识/心如何生起,但是下一段的识,他已经给了
另外的定义,说的是不同的事情,不能用来解释,这一段的心如何生起。)(显然他自
己不知道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下一段的识是另外的事情,这一段的识就会变无因生)
然而经文里面芦的譬喻就是要说明,没有办法说是先有识再有名色,或者先有名色才有识
那个比喻的重点就在这里。
:当你能照见心生色法时,你就能够清楚地了知这一点。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
: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
:这里的‘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法,而不是指心生色法。
为什么说这个“名色”和上一句“识缘名色”中的“名色”...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20
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
: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
: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法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法生起。因此佛陀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这段是禅师自己的理解,大概是根据论来说的,但是如果他能从经文来解释就很有看头。
而且从这段看,基本上说色法是由心生起,很像唯识的理论。
而心如何生起?没有交代。(下一段写识/心如何生起,但是下一段的识,他已经给了
另外的定义,说的是不同的事情,不能用来解释,这一段的心如何生起。)(显然他自
己不知道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下一段的识是另外的事情,这一段的识就会变无因生)
然而经文里面芦的譬喻就是要说明,没有办法说是先有识再有名色,或者先有名色才有识
那个比喻的重点就在这里。
:当你能照见心生色法时,你就能够清楚地了知这一点。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
: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
:这里的‘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法,而不是指心生色法。
为什么说这个“名色”和上一句“识缘名色”中的“色”不是...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21
郭正鈴
其他佛教及佛学界人士为何无法正式回应萧平实的评论?
我是学佛之人,从小就对修行非常有兴趣。特别是「开悟」这一件事,从我高中的时候
就非常向往能让人开悟的修行。然而,由於当时对於何谓开悟连个基本的认识都没有,
被他人所误导,以致浪费了十年的光阴;而後在一个机缘之下,经由友人的介绍接触了
萧平实的书籍,才对「开悟」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才开始正确的佛法修行。
「开悟」从表面的语言文字上来看,似乎是简单的两个字,然而却有相当大的涵义。一
者开悟是进入佛法内门修行的重大关卡,二者要如何开(亦即方法丶程序为何)?三者
悟的标的为何?这三个主要意涵在萧平实的书上可以轻易地找到,在此我不一一详述。
纵观近代的台湾丶中国地区甚至全世界的佛教界,只有萧平实能对「开悟」做正确以及
全方位的诠释。有鉴於当初自己被误导而浪费了十年的青春,今日因此特别写了这一篇
文章;除了要告诉大家若想要开悟可以先从萧平实的书籍入手,另外还要告诉大家,其
实我们从经典之中就可以轻易搜寻到 释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告诉我们的,开
悟之标的即是「如来藏」。而文章之所以立这个题目,主要是在彰显无法出书正式回应
萧平实评论的佛...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名色?
你看看,人家帕奥禅师讲的是这样:确实南传是这样说,
===================================================
问: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里提到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应作何解释?
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
: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
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法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法生起。因此佛陀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当你能照见心生色法时,你就能够清楚地了知这一点。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
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
这里的‘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法,而不是指心生色法。
依处色法有六种,即: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色。
就五蕴世间的有情众生而言,如果没有这六种依处色,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这六种识就不能生起。所以,依处色是识的因。
再者,心与心所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没有心所,识(心)就不能生起。所以,心所也是
识的因。
在依照因果关系,来...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24
贴原文,也有可能是我理解错误,请大家指正:
你看看,人家帕奥禅师讲的是这样:确实南传是这样说,
===================================================
问: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里提到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应作何解释?
帕奥禅师答: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
: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
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法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法生起。因此佛陀说:“由于识
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当你能照见心生色法时,你就能够清楚地了知这一点。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
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
这里的‘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法,而不是指心生色法。
依处色法有六种,即: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色。
就五蕴世间的有情众生而言,如果没有这六种依处色,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这六种识就不能生起。所以,依处色是识的因。
再者,心与心所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没有心所,识(心)就不能生起。...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
利用大德的美文给俱乐部打个广告, 好像动机不纯, 嘿嘿
http://mitbbs.com/club_bbsdoc/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html
有空去发发文, 谢谢!!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俱乐部 】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Inspiration_from_
Nagarjuna
标 题: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7 20:02:46 2015, 美东)
http://www.dhammatalks.net/Chinese/Ajahn_Chah_Key_to_Liberation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英译] 美国无畏山寺
[中译] 良稹
The Key to Liberation
by Ajahn Chah
Translated from Thai by the Sangha of Abhayagiri Monastery
我们学习佛法的根本原因,是要找到超越苦、获得宁静的方法。无...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74
26

目瞪口呆。
你别侮辱我的禅宗师父了。
如果行蕴属7识是常识,那为什么百度和google两大搜索引擎仅仅能检索出说想蕴是6识,
满嘴放炮的所谓圣一法师。
另外,你根本就不懂行蕴,想蕴是什么
受蕴,想蕴,行蕴这三个全部是“心所”(意思是属于心的),是伴随着心识一起生起
的。他们负责协助心来全面的识知目标。这个心就是识,就是识蕴。
识是主人,是国王,叫做心王,也叫做心,而随从就是心所,其中任何的识生起,必然
伴随七个心所,受心所,想心所,触心所,思心所,作意心所。。。叫做遍一切心所,
有的识生起,还有其他心所,比如寻,伺心所。这些心所,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蕴,受
心所属于受蕴,想心所属于想蕴,作意心所,寻心所,伺心所属于行蕴。意思也就是任何
心识的升起,必然伴随着其他的受蕴,想蕴,行蕴,但绝对不能说识就是想蕴,想蕴就是识。
无论六识,七识,八识。
哦,对你来说,我又是背书了,我肯定不懂。
老大,哪怕我是背书,但能不能看看我这上面说的都是意思是什么,他们可是佛法的基
本常识啊。
了解上面你就知道把7识说成是行蕴,想蕴是多么荒唐可笑,就好像说国王就是大臣,
大臣就是国王,他们怎能是同一个东西?
w****g
发帖数: 570
27
索达吉堪布
十二、观苦品
上一品遮破了人我的所依——轮回,本品遮破人我的能依——痛苦。
外道及内道的有实宗认为痛苦实有,他们以自作等四边建立痛苦的存在。入宗派者尚且
如此,更何况世间人。世间人时常见到亲友叫苦连天,自己也不断感受身苦和意苦,对
于他们来讲还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呢?他们说:“你们佛教徒一再说万法皆空,其实这
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你们也空不了,学佛的人也很苦。虽然你们说出了家、学了佛后
一切都很快乐,但我们感觉并不是这样,其实你们心里也很苦,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这些被实执束缚的众生很难认同空性。
当然,中观宗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痛苦,大乘中观的创始人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就宣
说了六道的痛苦。比如地狱寒热的痛苦、饿鬼饥渴的痛苦、旁生被役使的痛苦、天人堕
落的痛苦、阿修罗战争的痛苦、人类生老死病的痛苦。
那龙猛菩萨承不承认痛苦有自性呢?不承认,本品就以理证抉择了痛苦的空性。痛苦本
是空性,只不过众生对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执著,《般若经》云:“苦以苦而空。”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8

经典确实没有真心就是行蕴的原话,连真心这个词都没有。不过我们却可以根据经典的
教义来分析你说的真心,或者我说的真心(真心要解脱的真心,一种决定)到底是什么。
在经藏当中,佛陀说,法只有有为法和无为法。
无为法,就是涅槃,而有为法,就是五蕴。
根据这个来分析,真心是涅槃吗?显然不是,涅槃是非生灭的,是没有名色的,是寂静
,是永乐,如果真心是涅槃,那么一个无明的人只要有了真心,就是涅槃了,就哪怕是
真心要杀人,它也是涅槃,这不荒唐吗,稍微对经典说的涅槃有点了解,就不可能认为
真心是涅槃。
所以真心显然是五蕴了,因为既然不是涅槃,剩下的就只有五蕴。
那么它是色蕴吗?不,色蕴是物质,真心不是物质。
它是识蕴吗,不,识蕴是识别了知,真心不是识别了知。
它是想蕴吗,不,想蕴是记录和回忆,真心不是记录和回忆
它是受蕴吗,不,受蕴是感受,真心不是感受。
然后剩下的只有行蕴了,也是最大的一类。包含几十个心所。
根据以上推论,真心必定是行蕴,那么它是哪个心所呢,我们根据对行蕴包含的心所的
分析,可以知道比如其中的作意心所,是一种“决定”,而真心很类似一个决定,强烈
的决定,当然,真心并非简简单单就是作意...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9
佛教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教义是讲「空」(sunya),并由此派生出许多佛教的重要教义
。佛教所讲的空,绝非如基督教旧约圣经《传道书》所讲的空(传一 2),亦非如一般
人所讲的「没有了」那种「无所有」的空(emptiness)。我们若能彻底了解佛教的「
空」,便可说是已摸到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对于我们向泰半信佛教的中国人传道时,会
有很大帮助的。
对抗婆罗门教的世界观
我们要先从释迦牟尼时代的婆罗门教信仰(BrahmaiSm)说起。婆罗门教相信梵天神(
Brahma)创造世界万物,并进入人的身体,而人成了梵天神的一部分,「梵即我,我即
梵」。人若能苦修并不停念梵语 OM 咒文,最后,人的「自我」(Atman)或人的灵魂
(Manas)便能与梵天神合而为一而得解脱,此称「梵我一如」,这有点像中国人所讲
的「天人合一」说。
婆罗门教信多神多鬼多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神教。他们信天神(Dyaus)、太阳神
(Surya)、雷神(Indra)、火神(Agni)、酒神(Soma)……,以及许多山川草木及
无数动物等为神。古代印度人拜神时能随心所悦,选择自己所喜欢拜的神。在「宗教学
」上称为「交换神教」(...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86
30
请GoLost同学指正下面对佛法所说的“空”的观点。
佛教只想强调的是:万物(或凡物)无「实体」(Reality),仅仅都只是一种因缘和
合而成的假存在而已。所以只是一种 Sunya 的存在。这个梵文 Sunya,中译「空」,
译得不好,容易使人误会。难怪最近有一位八十四岁的台湾佛教徒余绍坡先生大胆地提
出异议说:「……常发现凡讲『空』字,就容易出毛病。『空』字在直觉意识中,很容
易认为『空无,断灭』。用之则自误误他,不用则太太平平。」(见氏着「佛法义理中
不应沿用『空』字」,台湾佛教《海潮音月刊》,一九八五年四月)。这是笔者研究佛
教四十年来,第一次看到有中国佛教徒如此勇敢地向佛教﹁空﹂观开刀的文章。本文后
半段中还要引用他的反「空」文章。
关于万物(诸法)因缘生的教义,我们不得不引用佛经:「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
因缘离散即灭」(《增壹阿含经》第二「七邪聚品」)。对于「空」,佛经则说:「从
缘生势,无有是处。从缘生者,则是无我,则是空也。从缘生者,则是无来无去,从缘
生者,则非真实。」(《自在王菩萨经》卷上)经中之无我的「我」,乃指物的本体,
亦即婆罗门教所讲的「梵我一如」的那个...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74
31

如果你知道大乘或者唯识也有遍一切心所的概念,也有心王的概念
你就应该了解,所有的识,不管是六识,七识,八识,一定是属于心王,当这个心王生
起的时候,必定伴随着他的下属也就是心所。心识,只管识别,而真正执行办事的,比
如想,思,行则是心所,也就是行蕴,受蕴和想蕴。
心所才是行蕴,想蕴,和受蕴,而心识或者说心王绝无可能是想蕴,行蕴。
另外,任何心识都必然有识知的对象,也就是所缘,耳识的所缘是声音,那么七识的所
缘是什么?
你无论从一万个角度都绝无可能把行蕴说成是七识。
把行蕴说成是七识的,说明自己对佛法五蕴和识的概念是一塌糊涂。
waichi就是这种,你也是这种。
你这种一塌糊涂的人,让你背书你都背不对。随便给你出一个问题,你都乱套。
Y**u
发帖数: 546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莫哥西亚多
观察五蕴生灭的现象即涵盖整个四圣谛,
这种内观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
毗婆舍那禅修应该愈早做愈好。
我们应该记住,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
随时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机,
因此必须尽早做禅修的练习。
毗婆舍那是预防来世危机,
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导向解脱、得到涅盘,它的教法富有次第性;道德(戒)是这条道路
的第一阶段,
而道德的实践带给我们内心的快乐与宁静。专注(定)是第二个阶段,它带给我们更高
的喜乐,因为专注
所得到的内心纯净,可使人体验到天堂般的快乐、轻安、喜悦。然而,祇有专注仍是不
够的,仍缺乏将内
心的染着永远根除的力量,唯有再加上毗婆舍那的智能方可使我们得到解脱,导向最高
境界的涅盘,这是
第三阶段。
要得到解脱必须知道毗婆舍那,了解它的目的以及如何修学。佛陀说,行者须用毗婆舍
那来清除他对
自我及整个世界的错误观念。毗婆舍那使我们对世界看得更清楚,我们种种不正确的观
念造成我们在生死
苦恼中轮回,所以我们应该赶快修学毗婆舍那来摆脱轮回之苦,就像一个人头发着火或
者胸口被矛所刺中
般紧迫;有机会接受毗婆舍那的练习真是非常宝贵的啊!
当我们透过...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姜敦:法语微言Zz
1.以法对答
1979年12月18日,国王与王后陛下私下拜访了龙普。向他问候健康、与他对谈佛法之后
,国王发出一问: “在断弃杂染时,应当首先断弃那些?”
龙普答:
“种种杂染在内心成群升起。直接观心。哪个杂染先升起,就先断弃哪个。”
----------------------------------------------------------------------------
----
2.不违拒造作
每次两位陛下拜访龙普之后,告辞时,国王会说: “我们恳请您,继续维护您的诸蕴,
让它们活过百岁,让大众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您可以接受我们的恳请吗?”即使这只是
一种礼节,是国王祝福龙普的一种形式,龙普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不能违拒造作的本性
。因此他会如此答复:
“恐怕我不能够接受。这完全取决于造作的自然发展。”
----------------------------------------------------------------------------
----
3.四圣谛
1956年雨安居的第一天,一位林居禅修传统的比丘长老来拜见龙普。龙普对一些甚深主
题给予一番指教之...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4
☆─────────────────────────────────────☆
wuyu (wuyu) 于 (Fri Jun 15 14:49:43 2012, 美东) 提到:
还在修改中,未把参考文献加上。请大家批评
按照佛法讲,“心”“识”的定义是“能缘”,具有指向,观察“所缘”的作用。他依
附于“心所依处”位置在心脏的血液里。由“安般息念”和“慈心念”来练止禅,其目
的是培养定力,即觉察的纯净和持久的质量。包括“行禅”在内的“观禅”,其目的是
培养念力,即对当下身心现象觉察的的敏捷,精细,和全面。在十二缘起中,佛陀教诲
“识缘名色”。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物质都有波粒二重性,因被观察,波性塌方而呈
现粒性。这与佛学的解释很相近:能观察的“识”缘生物质(色)和意识(名)现象。
这个“能觉察”的“心”的是否有生物学基础呢?这是哲学和现代神经科学面对的一个
最基础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神经生物学认为意识现象基本上是大脑的功能。意识活动相当于佛法的“名”法,即五
蕴中的“ 受,想,行,识”。 其中,“想”蕴的定位最简单,由负责记忆中枢大脑海
马体实行。“受” 蕴则包括感觉外周刺激(...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5
怎么给删了?? 重贴。:-))
----------------
佛教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教义是讲「空」(sunya),并由此派生出许多佛教的重要教义
。佛教所讲的空,绝非如基督教旧约圣经《传道书》所讲的空(传一 2),亦非如一般
人所讲的「没有了」那种「无所有」的空(emptiness)。我们若能彻底了解佛教的「
空」,便可说是已摸到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对于我们向泰半信佛教的中国人传道时,会
有很大帮助的。
对抗婆罗门教的世界观
我们要先从释迦牟尼时代的婆罗门教信仰(BrahmaiSm)说起。婆罗门教相信梵天神(
Brahma)创造世界万物,并进入人的身体,而人成了梵天神的一部分,「梵即我,我即
梵」。人若能苦修并不停念梵语 OM 咒文,最后,人的「自我」(Atman)或人的灵魂
(Manas)便能与梵天神合而为一而得解脱,此称「梵我一如」,这有点像中国人所讲
的「天人合一」说。
婆罗门教信多神多鬼多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神教。他们信天神(Dyaus)、太阳神
(Surya)、雷神(Indra)、火神(Agni)、酒神(Soma)……,以及许多山川草木及
无数动物等为神。古代印度人拜神时能...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6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侮蔑佛陀为“鬼神”,佛法为“鬼神之法”的做法,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萧平实又说:“结手印,诵咒是鬼神所说法。”
“手印”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除了萧平实这样的无知的狂徒,谁也不会把“结手印”
当成密宗的特征。看来萧平实连汉传佛教的寺庙都未曾进入过。如果进过寺庙,不会看
不到寺庙中三世佛、八大菩萨等雕塑佛像,如果看到各种雕塑佛像,不会看不到,各种
佛像所结不同手印。萧平实如果长眼睛,不会看不到这个铁的事实。既然“结手印”是
鬼神所传的法,那么显宗佛教的佛像手印也是“鬼神所传”的法了。
又如凡是修定坐禅的人,都依毗卢七法的坐势打坐。在毗卢七法中就有双手结定印之法
。如果“结手印”是鬼神所传之法,那么毗卢七法中也有鬼神之法了?萧平实声称他们
也在习禅打座,肯定是不用毗卢法了,若依毗卢七法而坐,就会有习“鬼神之法”之嫌。
又“密咒”不仅密宗经典有,而且《般若》、《华严》、《阿含》各个经典中都有,如
《般若心经》中说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其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老毒龙金翅鸟等,恶象狮子虎豹
豺...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44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杨新宇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杨新宇
内容提要:外部世界对人来说就象一个黑箱,感觉通道相当于黑箱的输出窗口,人只能
通过感觉信息建构模型猜测外面有什么,而永远不能确知是否如此。用猜测建构的世界
模型来解释直接的经验,越解释离真实越远。佛学是阐述真实的理论,它不会以感官来
解释感觉,也不会以物质性的神经或净色来解释六根。那如何解释六根才符合佛教的路
线呢?应该落实到直观的、无可质疑的真实存在,也就是经验。
感觉象是黑箱的一幅幅输出,前五根就相当于黑箱的输出窗口,它们是感觉产生的背景
,是不同感觉得以相互区分的基础。多个可产生感觉的单元相互关联,形成类似空间的
结构,就是五根空间,五根上产生感觉则类似于空间中出现物体或形象。与此类似,意
根是思维形象和抽象概念活动的空间,也是多个单元相互关联形成的空间结构。六根空
间是相互独立的,意根中形象思维空间和抽象思维空间又是相互独立,而人的知觉到的
形象和想象出的形象又是在不同的空间。大脑和神经系统是扶根尘,与六根空间有同构
性,大脑各中枢的关系和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六根空间的关系和结构。
六根知觉空间是常人可知觉的全部范围,它象未知之海中的一个泡泡,人根据...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8
无论阿毗达摩还是唯实,都有一个基本常识,即识蕴是心王,行蕴,想蕴,受蕴是心所。
心王和心所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东西。
任何心识的升起,一定伴随着行蕴.
七识必然伴随有行蕴,但绝对不能说七识就是行蕴。因为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且眼耳鼻识等生起,也都伴有行蕴。
说七识是行蕴,是非常可笑的低级错误。这也是waichi是个大忽悠的佐证之一。
w**u
发帖数: 31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未完成的小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发信人: wuyu (wuyu),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未完成的小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2 16:09:28 2012, 美东)
呈经雄心勃勃跟SeeU说要写一篇关与现代神经神经生物学对禅修机制研究的综述。但发
现现代的科学研究总体还是在验证阶段,再加上自己也没时间完备的学好佛法,就觉得
写机制综述还是太早了。特向SeeU道个歉。
我把绌文的全稿贴在这儿了。也不想去投稿了。等到自己有新体会,再修改。
其中有很多部分是来自于SeeU,JeanIris,和 CPath 法友的意见。在此谢过。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一个神经生物学者的叩道之路
关键词:行禅,安般息念,慈心禅,神经生物学.
文摘:两千五百年以前,佛陀的证悟为人类身心的完全自由指明了一条实修实证的道路
。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的”的教诲中。佛法修行方法以戒清
静为基础,通过止观修行以增强“心”的定力和念力,最终培养其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洞
察力,即“慧”力。时迁世移,...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
一天贴一段
-----------------------------------------------------------------------
理论与实践
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学习心与心所之后对它们执着起来,他只是教我们了解它们是无常
、苦、非我。因此佛教修持的根本目的,是把它们放下、放到一边。你必须对心与升起
的心所确立和保持觉知。实际上心在过去早已习惯于远离觉知这个天然状态,习惯于产
生行蕴(sankhara),行蕴又作进一步的虚构与造作。因此心已经习惯于思维的不断繁殖
,再加上各种善恶概念的影响。佛陀教导我们把这一切放下,但是你能够放下之前,必
须学习与修行。
考虑八圣道,它是以智慧或者说正见为基础的。有了正见,接下来就有了正志、正语、
正行、正业等等。这些都需要心所,心所又从那个觉知升起。觉知好比一盏灯,有了正
确的觉知,会贯彻整个正道,产生正志、正语等等,好比灯光照亮你行走的路。无论心
经历什么,终究得从觉知中升起。如果这个心不存在,那么觉知也不存在。这些是心与
心所的根本特点。
这一切都是心的现象。佛陀教导说,心就是心,它不是一个活着的个体、一个人、一个
自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子新春共勉
普贤菩萨警众偈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哪个识?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六
识心吗?还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心呢?您想不想被误导呢?
我们从经教从正理来探讨:这个三界唯心的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否应该有不自在、有
断灭的过失呢?《华严经》中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
不造。” (《华严经》卷一)。
这是说有一个心,好像工笔精巧的师傅,祂能够画出一切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
。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
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生的,没有一法不是由祂所兴造变化的。一切世间的五蕴,
我们举例来说,就好像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间,有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等男男女
女的五蕴身;以及畜生道没有脚的、两只脚的、四只脚的、多只脚的,以及水中游的、
陆上走的、空中飞的,这些种种的畜生五蕴身;饿鬼道、地狱道种种五蕴身;欲界六天
的种种天人五蕴身;而色界中没有男女相...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2
简单的注解一下上面的图。
上部的蓝色的圆,代表的是每个刹那的被观察对象,这个被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的色
法,比如苹果,房子,山河大地,也可以是任何的名法,即意识现象,比如自我的感觉
,痛苦,快乐,种种意识状态。这些都是被观察者,佛法称为所缘。这些所缘,可以是
任何的五蕴,包括自我的精神意识现象(名法),身体现象外加外在的物质现象(色法)
下部的红色的圆,代表的是每个刹那的能观,能缘,即观察者。这个观察者,是由刹那
生起的心识,伴随者升起的心所而组成。黄色小圆,表示心识,它可以是六识当中的任
何一种,六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但绝对不是什么七识,八识。这个六识
,是识蕴,而伴随升起的心所,则属于想蕴,受蕴,和行蕴,而阿毗达摩和经典当中,
都有受想行伴随心的理论,所以不要认为想蕴和行蕴是单一的,阿毗达摩理论认为,每
个刹那,都有识蕴,想蕴(想心所),受蕴(受心所),行蕴(各种心所)
一个能缘加一个所缘,构成一组。这一组是五蕴生灭的一个最基本单位,我们有时候也
可以称呼起为一个念头,一个刹那。但实际上这个最短刹那的维持的时间极为短暂,短
暂到难以想象,根据阿毗达摩注释书,由于它认为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3
简单的注解一下上面的图。
上部的蓝色的圆,代表的是每个刹那的被观察对象,这个被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的色
法,比如苹果,房子,山河大地,也可以是任何的名法,即意识现象,比如自我的感觉
,痛苦,快乐,种种意识状态。这些都是被观察者,佛法称为所缘。这些所缘,可以是
任何的五蕴,包括自我的精神意识现象(名法),身体现象外加外在的物质现象(色法)
下部的红色的圆,代表的是每个刹那的能观,能缘,即观察者。这个观察者,是由刹那
生起的心识,伴随者升起的心所而组成。黄色小圆,表示心识,它可以是六识当中的任
何一种,六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但绝对不是什么七识,八识。这个六识
,是识蕴,而伴随升起的心所,则属于想蕴,受蕴,和行蕴,而阿毗达摩和经典当中,
都有受想行伴随心的理论,所以不要认为想蕴和行蕴是单一的,阿毗达摩理论认为,每
个刹那,都有识蕴,想蕴(想心所),受蕴(受心所),行蕴(各种心所)
一个能缘加一个所缘,构成一组。这一组是五蕴生灭的一个最基本单位,我们有时候也
可以称呼其为一个念头,一个刹那。但实际上这个最短刹那的维持的时间极为短暂,短
暂到难以想象,根据阿毗达摩注释书,由于它认为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的发展
创巴仁波切
因为我们是要从头到尾——从初修者之心到觉悟者之心——来看佛道,所以我想我
们首先最好是看非常具体和实际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要耕种的田地。在熟悉起点或“
我”性之前,就研究更高深的题目,是不智的。我们西藏有句格言说:“头未煮好,抢
舌没用。”任何修行都须对起点或使用的材料有基本的了解。
我们若不了解自己这块用以修行的材料,我们的研究即是白费,对目标的种种臆测
,到头来也只是空想:这些臆测可能表现为高深的理念和对修行经验的描述,但都只是
利用人性的弱点,利用我们想要看到、听到精彩非凡事物的心态。如果我们从这些梦想
中的非凡、“发悟”、戏剧性的经验开始研究,我们就会增强我们的期望和偏见,以致
当我们真正修道时,我们心里所想的主要是将会如何,而不是现在怎样。玩弄修行人的
弱点,玩弄他们的期望和梦想,而不谈他们目前的真相或实际的起点,这种作法对修行
人不仅有害,同时也不公平。
因此,我们必须先讲我们目前的真相,以及我们为何求道。一般而言,所有宗教传
统都讨论我们这块材料,或讲阿赖耶识、或讲原罪、或讲人类的堕落、或讲“我”之所
依。大部分的宗教都对这块材料有些轻蔑,但我不认为它...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97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再问waichi: 什么是"识"
哈哈!原来如此!
请看:
----------------------
【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
。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
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
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
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
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
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
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
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
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
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
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
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
’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
蕉,识为幻法。’
--------------
r****n
发帖数: 7315
46

的。
那我给你贴一段吧:
=================
杂阿含:
(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
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
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你自己想一想,佛陀,为啥各个指着,色,受,想,行,识,而教导‘非我’,而不是
只是指着‘识’教导‘非我’。
’我‘即‘7识’,若不是众生,在不同时期会把色,受,想,行,识(单个,或聚和
)惑为‘我’而成蕴,佛陀咋会这样说。
你runsun孤独,惑为‘我在孤独’时,即是认‘受蕴’为7识(我),7识在此就是’受
蕴‘。
你runsun想要骂人,并去骂人,惑为’我想骂人,我去骂人‘,正是,认‘想蕴’’行
蕴‘为7识(我),7识在此就是’想蕴‘,’行蕴‘。
色,识以此类推。
另,你若急着扯及骂人
J******s
发帖数: 7538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何我生如此 (2010校对-zz
为何我生如此
业果法则的开示
喜戒禅师
郭姿妤 译
为什麽人有富有贫穷、长寿短命,聪明愚钝的差别?
佛教的业果法则能够解释人类差异及不平等的问题,
了解业果法则能帮助我们改善、掌握自己的未来。
业解释人生的差异
这一次的主题是业。许多人并非一生下来就是佛教徒,但却为佛教中业的理则所吸引,
因为它解释了为
什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差异,以及明明是个好人为何却在这一生受尽苦难的原因。
我认识一名义大利人,他花了极大的精力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及差异性的问题,
他一直反覆思索
这些问题,也询问过许多人,却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桉。有一天,他拿到一本佛书,当
阅读到有关业的法
则时,他非常满意业的解释。于是,他决定更深入地研读佛学,并前往东方剃度出家,
成为佛教僧侣,直
到他八十岁往生为止,都维持着佛教僧人的身分。这一切都是源于他被业的法则所吸引
的关係。
业不是道德轨范,如果认为它是道德轨范,那将令人不禁联想到会有个人坐在那儿审判
人类。其实,没
有任何人会坐在那儿审视人们所做的一切,只有业的法则。业不是道德审判,没有所谓
的赏罚,根据业
的法则,假使你做了一些善行,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反之,你做恶...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58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如来藏思想

不是行蕴产生观智,更不是行蕴导致涅槃,我没有这种说法。
是利用行蕴的特性,最主要是行蕴当中的慧心所,正念心所而导致观智的产生,在观智
的基础上,导致涅槃。
行蕴的范围非常广,造成轮回的贪心所,嗔心所,痴心所是行蕴,而利于解脱的慧心所
,正念心所也是行蕴。
r****n
发帖数: 7315
49

我那个很牵强,我自己觉得像,不过:
【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
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
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
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
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
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
,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
,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
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
如芭蕉,识为幻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Y**u
发帖数: 5466
50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39:31 2012, 美东) 提到: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