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虚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R*****d
发帖数: 1148
1
个人感觉,这个“夫”貌似变化最大,呵呵
j******n
发帖数: 21641
2
这象绳头的活结
估计古代人什么文章,也就是绳子都以夫做第一个字
不过原文说这是甲字,乌龟每次被敲一句号点,就知道自己要被用来吐槽了
b*s
发帖数: 82482
3
jung后面那位看成了piglet……
R*****d
发帖数: 1148
4
这个看法有意思。。。芬特,必须要走了。。。明天再来和所老弟认真讨论一下。。。
w***s
发帖数: 15642
5
快去wiki一下,这个也不是小牛是大牛
b*s
发帖数: 82482
6
不是小猪吗?
w***s
发帖数: 15642
7
收了欢欢喜喜的双黄包,寝食难安,只好赶紧写出来还债。
《小学常识》是民国年间一套国学常识书中的第一本,全套共十本,有小学、音韵、经
学、理学、史学、子学、文学、诗学、词学和说部(小说传奇等)十种。这套丛书的作
者徐敬修,生平难考。给这套书题词写序的人却史上有名:民盟黄炎培,和太祖有过著
名的“周期率”对话;政要张一麐,同盟会早期会员,当过云南讲武堂总办,任过教育
总长;文人金天翮,和曾朴一起写作《孽海花》,还写过《女界钟》。金天翮是徐敬修
的授业师,从他的序来看,徐敬修很年轻,说他“学成而志益高,学益专,慨然叹国学
之将沦替,暇辄从事于四部之搜讨,寒暑昕夕不倦,今年(1924)乃成国学常识十种”。
此时金天翮五十一岁,由此推测书成时徐敬修最多不到三十岁。
以上满足一下我的八卦心,下面说书。《小学常识》主要介绍文字常识,讲文字的源流
,介绍六书,最后还有一点字形正伪,并且讲了训诂学的发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文字
源流,讲了很多那时或是常识而今日很少学到的东西。比如说文字的写法起源于结绳记
事,所以上古文字很多结构都是单线条或者双线条,而组合字就是线条的组合。古文的
上字为“二”,即“一”在...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神游八荒]:芝加哥一瞥(1)
语气助词,也可看作虚词,做感叹状
j*****x
发帖数: 18139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今夜情为证
嗯,通常三字经之类的虚词比较了解:)
T*****n
发帖数: 2456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李约瑟问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Reader
标 题: 余英时:李约瑟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7 17:57:47 2013, 美东)
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
“假问题”。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但事实上,中、西
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也就是“
incommensurable”的。
余英时
我的老朋友陈方正兄费了多年功夫,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继承与叛逆——现
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即将出版)。早在撰写期间方正便已约我为此书写
序。虽然我是一个十足的科学门外汉(“ignoramus”),当时却一诺无辞,大胆地接
受了这任务。这不仅仅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半个世纪的友谊,更因为本书的主旨涉及了
我所关怀的中西文化异同问题。
我最初打算就本书的主题作点独立研究,如稍有所得,则可以和方正的基本论点互
相印证。这是我为友人学术著作写序的习惯,虽然比较费力,却也颇有切磋之乐。但...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872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发文
再试一次,我在俱乐部试分段发都不行,见鬼了。-_-#
我弹古琴还不到十年,最早学琴就只是为了读古琴谱,后来才慢慢发现很多东西是原来
学乐器,学理论都没有机会认识到或是认真思考的,通过学古琴还确是受益匪浅。
我在北京学琴时的陈长林老师很大程度上受吴景略的影响(他早年也随张子谦、查阜西
学琴),在教我们弹琴时,常常强调的是乐句中的歌唱性(虽然他自己演奏中的意趣比
他讲的要丰富得多)——这一点,我个人觉得正是管吴两位老先生风格上比较明显的区
别。管先生的演奏音色古朴,节奏稳健,气象庄严,即便流水中的七十二滚拂,也如水
行风云之变幻,波映日月之光辉。吴老先生的演奏极富歌唱性,除了很多装饰音的旋律
化处理以外,在对一些不确切指位的谱本采纳,在吟猱撞逗这些指法涉及的音程处理上
,他的录音所表现出的也都是同民歌戏曲中五声音阶宫徵羽调式的切合。有趣的是,尽
管这一风格几乎是晚明到民初的琴谱沿变主流(在晚清琴谱中尤为突出),在古琴理论
上所遵崇的,却一直是溪山琴况所标榜那种文人音乐美学,强调和、静、清、远、古、
澹、恬、逸等。这些虚词的意境,显然与戏曲民歌相去甚远。冒昧地讲,二十四况中,
吴老先生的演奏...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12
(五)
一见张虎,朱仝和雷横吃了一惊。才刚一个多时辰,这少年竟已经憔悴非常。紫黑色
的面膛上全无血色,眼泡红肿,嘴唇干裂,全没有初见时的英气。一旁的罗赞和方亚男
也是两眼泛红,脸颊上泪痕未干,满面悲戚之色。
朱仝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几位少侠,亲人遇害,悲痛难免,按说此时不该相扰,
但为尽快捉拿凶手,替张龙镖头报仇,确有一些问题需要问明。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张虎闻言垂泪不语,方亚男在旁相劝,罗赞急忙起身拱手施礼,“大人言重了,两位
都头为侦破案件,不辞劳苦,小民等万分感谢。大人有事请问,只要能有助于破案擒凶
,我等必然如实相告。”
朱仝拱手回了一礼,道:“好,那就不虚词客套了。据你等了解,张龙平日是否常去
葫芦峪一带呢?”
“我大哥除了外出行镖,回到郓城就是帮师傅打理日常事务,略有闲暇还要指点一些
伙计们的武艺,根本没什么时间游玩,他又不好行猎,绝少进山的,这次他是外出办事
,说是今日才会回来,怎会提前呢?......他.....他......“张虎伏在桌边的身体猛
然坐直,大声回答着,话到最后一句已是浑身颤抖,嘶声哭语说不下去了。
方亚男、罗赞连忙一左一右...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4793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谭复生诗文笔记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这两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比“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显然好些。
向天笑比仰天笑用语自然
”仰天"多跟着"长叹 ","仰天笑"就别扭些
“手掷欧刀”也累赘。掷当然是手掷,难道还能是脚掷么? 这里须改成一虚词,“且
”,“宁”, “却”之类
d*****d
发帖数: 10658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也灌一篇:寡妇的爱情(1)
文笔很好,比现在有些能出版的小说还好。有民国小说家的气质。
开头的文字再推敲一下比较好,毕竟是第一印象。“是也有可和“豆腐西施”相比拟的
”之中的“是也有可和”虚词太多,读着比较别扭一些。
wh
发帖数: 141625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萧红》台词小议,以及小小八卦
感谢desmond的推荐和链接,看了霍建起导演的这部新片。感觉编导在剧本上花了不少
功夫,但似乎内力稍有不及。说几处我觉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指点。
电影开始时,病榻上的萧红摸索床头的药瓶。照料她的骆宾基急趋前问找什么,她放下
手闭着眼睛赌气似地说:不找什么。这个镜头立刻让我想起《The Hours》的开头,
Virginia Woolf从楼梯上走下,丈夫问她how is sleep,她无精打采地回答uneventful
。两位病中的女作家都以独特、忧郁的亮相先声夺人。Woolf更为自然真实,用词精彩
有力;萧红面对非亲非故舍命照顾的朋友则显得不很合常理,有点使小性子和小家子气
了。
骆宾基随后表白他为什么愿意舍命陪君子:“您的文字开阔,浩荡,舒缓,流动着无尽
的忧伤,我崇拜您……”这样的文学评论是抒情美丽的,这样的电影对白是虚假无力的
。而萧红听着自抚脸庞而笑,这抚摸显得很自恋。后来当萧红面对好友阿虚和丈夫萧军
私通时愤愤地说“我们像演戏一样”,严重感觉编剧心虚词穷。结尾时骆宾基又来夸示
他对萧红数度被弃的人生悲剧的深刻理解:
“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她用...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2453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Re: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Re: 长周末前灌水一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3 19:00:09 2013, 美东)
明清时空: 儒林外史虽为清时作,书背景时代设定明朝,而其中人物故事也常给人宛
然明朝的感觉,吴敬梓这位雍乾时人在我想象中也恍惚是方巾直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
略里说,其时(雍乾)距明未远,故尚有明代遗气。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全椒吴氏自
明末以来是累世读书人家,科第鼎盛,书中杜少卿慎卿的天长杜氏,就是吴家的影子。
晚清金和有跋外史一篇,金和的母亲是吴敬梓哥哥的孙女,有此关系,典故应该相当可
靠。跋中说
书中杜少卿乃先生自况,杜慎卿为青然先生。其生平所至敬服者,惟江宁府学教授吴蒙
泉先生一人,故书中表为上上人物。其次则上元程绵庄、全椒冯萃中、句容樊南仲、上
元程文,皆先生至交。书中之庄征君者程绵庄,马纯上者冯萃中,迟衡山者樊南仲,武
正字者程文也。他如平少保之为年羹尧,凤四老爹之为甘凤池,牛布衣之为朱草衣,权
勿用之为...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请小伙伴们推荐下录歌工具
俩 是虚词,鄙视语文不及格的//run
l*****k
发帖数: 5933
18
多谢东老师指教~~~
我要是郭老就说这个三其实还是个虚词,其实它代表很多重的意思~~~
这在晚唐的成分至少是地主,肯定要分家产了
x*******a
发帖数: 11067
19
估摸拿了唐诗三百首,按主谓宾名词短语动词虚词人名地名分开,按韵分类,整点相关
性,再摇骰子吧。总有撞上凑巧的那一回。
wh
发帖数: 141625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听歌:时间都去哪儿了(霍尊)
听白话京剧也有点不适应,尤其“吗”“了”这些虚词,有点踩空的感觉。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画》和《一个歌手的情书》
nice. 有点想起张楚哎。是不是有的虚词跑到强拍上了?第一句的“了”好像是个强拍
,感觉词和节奏没配上似的。我门外汉,说错了别见怪。
s**l
发帖数: 11983
22
又google了一下,还有用数学方法分析后40回是否是同一个作者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c49450100rs5y.html
如果你认为数学在文学表演中,只能是来个偶然的浪漫邂逅,或是对联中的随
便客串,那就大错特错了。拿《红楼梦》来说吧,研究红学的人很多,但是胆敢想到用
数学研究红学的第一人,恐怕也是会被人称之为异想天开之辈的吧。
1980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华裔学
者陈炳藻宣读了论文“从词汇统计论《红楼梦》的作者问题”。此后这种方法被成功地
应用于文学研究。现在,文章的句型风格,被称为文学的“指纹”。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否为曹雪芹一个人,这始终是红学界
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不管结果如何,这种“指纹”方法的出现
也不妨为研究红学的开辟了新的路径。对于《红楼梦》的电脑分析有以下三例:
一、陈炳藻先生推断作者均为曹雪芹
1980年6月,在美国梦斗湖畔的威斯康星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678
23
来自主题: Movie版 - <合伙人>故事讲得不错
这片子略显商业,但也因此得益,各方面都很流畅。
比较赞的是故事的核心是基于真事的而且很有力量,那些时代变迁的东西因此有所附着
,不会成为为怀旧而怀旧的符号。幽默穿插得不错,对窝里横等顺带斥责了一下,好象
还是电影里第一次看到。三个人人物性格定位很清晰。
比较败笔的是一定要以意见的最终统一作为友情的见证,这个编剧思维比较旧式。
我觉得这部片子我们这些上过新东方并且在海外的华人看到和国内观众看到的东西和感
受不会太一样。我觉得我们更能产生共鸣但会对某些情节上简化和夸张挑剔(比如大部
分出国留学生没混到经济上那么惨,但是作为第一代移民处于文化上的外围到确实如此
。)
合伙人这个题材真的很开拓。虽然片子更多的立足于合伙人和友谊,我觉得也折射了我
们国家发展这几十年的某种精神和经历。从中国式的死用功死磕开始,一点一点啃下发
展的骨
头,这其中也不乏屈辱,也有手段种种,但是从某个角度看也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韧性。
我原以为邓超会演得最好,但其实他演得最不好。黄晓明虽然有表演痕迹但是这次确实
有突破。佟大伟比较放松。杜鹃还挺会演戏。气质很棒。有点遗憾的是个台湾导演。
最后感叹一下:我这辈子听到的最鼓舞...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4
哈哈,你搞笑。为啥l和a都小写呢?反而把虚词的o大写,好生蹊跷。你和文学版的气
龙有一拼,都是自以为万人迷,是law of attraction的具体化身……哈哈。
你有最后那支歌的mp3吗?看你说都是自己库存里找来的。
z**********8
发帖数: 2049
25
无言,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歌,也唱过不少次。不过,那都是n年以前的事情了。最近
,听好声音有两个歌手,重新演绎了这首歌,基本没有跳出原唱-中国原唱的范围。觉
得还是非常对胃口的。也许,张烟嗓,主唱,台湾高音配唱,会更完美。男人的感情,
撕吼,胸怀,负重,都出来了。
张3,这个无言,一个亮点,一个进步,一个期待,一个不足。
1。 亮点,最后的高潮,一如既往的亮,几乎完美,再夸张一点,天籁。最亮的地方在
于,那个高音,你的声线,竟然可以不变细。不知道版上还有哪位能出来亮一嗓子。这
个基本上已经成了你的原子弹了。 独一份。遮百丑。
2。 进步,整套来看,渐趋平衡。没有太不入耳的地方,方言音,大幅度听不到了。起
评分,明显提高,加上高难度,总分上去了。
3。 期待,这是一首男人的歌,听到了一个男人在吼叫,但是,这也是一首情歌,几乎
听不到一个男人在倾诉,听不到男人也有一颗滴血的心。也有柔的一面。表现在抑扬顿
挫上,还可以一个音节,一个音节抠一下。有虚有实,有扬有抑。这样,也许听的人,
就更容易产生更多的共鸣,流下眼泪。--你在唱的时候,有没有委屈,郁闷,压抑,抗
争,发泄,理解,欣慰等等的感觉?...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26
这个ID很厉害了,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
张赫宣卓义峰的我认为是最好的版本。
1。 亮点,“竟然可以不变细”,我也想说来着。
3。 》 期待,这是一首男人的歌,听到了一个男人在吼叫,但是,这也是一首情歌,
几乎听不到一个男人在倾诉,听不到男人也有一颗滴血的心。也有柔的一面。表现在抑
扬顿挫上,还可以一个音节,一个音节抠一下。有虚有实,有扬有抑。这样,也许听的
人,就更容易产生更多的共鸣,流下眼泪。--你在唱的时候,有没有委屈,郁闷,压抑
,抗争,发泄,理解,欣慰等等的感觉?
这个我的感觉正好相反,我觉得已经十分催人泪下了。
4。 》不足,发声上, 感觉都使用一般的力气。包括很多虚词,过渡音节。这样主要音
节就被淡化了。 比如,的,地,得,的发声,是不是可以弱化一点,有些音节尝试用
一下 “气”声。主要音节吐字一定要清晰完全,不是大声啊。
这一点,我跟你一样。不过楼主是跟孙国庆学的,孙国庆就这么唱的。不过楼主的“的
,地,得”的发声确实还应该轻一些,而且整个歌曲刚开始有个“着”也太强了。比如
梁博,那种空灵的感觉就是在这些字上非常的轻盈!
p**p
发帖数: 10318
27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我的新歌
这两天,看你msn上来下去,终于动起来了,赞,鼓励的话,不多说。
歌词,我抛个砖,听着你的歌, 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 咋说呢,比如,
想字没什么必要,而且不利于听众随着音乐进入你的鬼魅迷幻世界,俗里说,想啊,想
的,会让听众跟着您原地踏步,冲动或者共鸣刚要起,又被一个“想”字拉回来,继续
等你进入你音乐的提示, 这样,远不如,上来一把就把读者推进你想要表达的心境和
世界。
而且歌词不必要,跟散文或者小学生作文一样,文字逻辑结构这么紧密,因为怎么着,
所以怎么做,我先怎么着,又怎么着, 容易失掉诗词感的美,做音乐的人思维是要跳
跃的。
简单的改:
穿越这浮躁
触摸你心跳
“这”啊“那”的,都是虚词, 如果不是添地方,可以去掉,
穿越浮躁
触摸你心跳
“却”字,还有“只好” 多余。
改后前面这些,
穿越这浮躁
触摸你心跳
闻到你离去的味道
屏息寻找
在高楼林立的天际线
在岁月斑驳的石墙边
你面容难以辨别
当然可以加点更具体的,或加点花儿。“闻到”多余,而“味道”又太不具体
比如,“闻到你离去的味道,屏息寻找”这句,改成, “空寂的城 有涩的味道
迷路的~寻找”
改成:
穿越这浮躁
触摸你心
K******t
发帖数: 17377
28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猜相机猜中奔兮若全脸照!
就是这两句!
洛神赋中形容洛神的美丽用词何其华丽
但是我们家兮若的美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形容不了!
兮 和 若只是文中两个不起眼没有任何关联的虚词,
兮若以此为名正好能衬托她的超凡脱俗!!哈哈哈
低头。。。对手指。。。反正我是这么想的。。。
n*****s
发帖数: 10232
29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关于小豆和兮若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ets 讨论区 】
发信人: KittyKat (兮若妞儿她娘), 信区: pets
标 题: 关于小豆和兮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22:48:21 2011, 美东)
昨晚器材版一场闹剧引来烽火连天硝烟弥漫,我就在想,这风口浪尖是断然不能去的,
定要做一个平和知足的女子,谁料到今日就被推上这风口浪尖,真是感慨万千。
我的确就是当年的小豆妈。我从未掩饰什么,无论是IP还是照片,掩埋ID不过是想走出
丧女之痛重新开始。而我也本打算在小豆离世半年之际,于此攥文哀悼。没想到未曾等
及那天,我提笔忆及小豆竟是为在满城风雨之中求个清白。
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就从小豆进门说起吧。难以忘怀她那双温柔而清澈的眼睛,
和这卑劣而肮脏的网络实在是对比鲜明。小豆是LD于去年生日前夕送给我的。她不是一
件礼物。我很早以前就希望养猫,但是LD仍在异地我也与人合住实在诸多不便,无奈之
下只能经常去朋友家摸摸猫以解心中残念。后来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异地苦尽甘来,LD也
顺利在周边城市找到工作我们搬进新居。养猫之事也终于能够提上日程。可是LD似乎心
不在焉都没...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41892
30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帮看看细节,S95震撼吗,震撼吗
莱卡在你论证中属于没意义的虚词啊
R***a
发帖数: 41892
31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帮看看细节,S95震撼吗,震撼吗
那莱卡胶片机vs莱卡数码机呢?
莱卡数码机也是一坨屎?如果是的话说明莱卡这里是虚词啊
c**i
发帖数: 13113
32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纽约版美女版副 Vesper8 (转载)
现在美女二字只要记住重点是女字就行了,美是虚词
p*********3
发帖数: 2039
33
我个人意见不同!我觉得中文填字减字其实挺方便,只不过有时候可能不太容易接受,
比如把一个词断开唱,或者是把一些字含糊带过去。
而且现代汉语语法挺灵活的,很多虚词可以随便加。
像“你的脸上”和“你脸上”就没啥区别,只不过后者听上去更粗俗一点。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今年要开拍有可能会爆的古装剧
:))))我被招黑说吓一哆嗦......
反思确实说话随便了些,咖位啥的,都是词到嘴边就说了,这里又不是粉圈,咋也不能
随便说话。
其实咖位在我眼里一钱不值哈,纯粹虚词。但是貌似各个粉圈都看得很重,总要比一比
,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但是到我这普通观众眼里,赶脚好的就是“咖位”高的,和名利
圈里的“咖位”没一毛钱关系
所以也不要给我扣帽子了,太沉戴不起
N**k
发帖数: 3584
35
我只对“代笔质疑”一事中的网民心理和判断感兴趣。大众判断能力不提高,法庭出个
结果,没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p8d.html
昨晚我放话说要就韩方之争写文章,一些朋友留言说期待大作、佳作、高作。这让
我很为难,吵起架来,嘴脸都是很难看的,不外乎是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论据,无视对自
己不利的证据,然后想方设法地拉拢旁观者。顶多风度、策略有好坏而已。期待高人吵
架,就跟看完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争斗后,到了现实里,发现大家打架时也就是挖眼抠鼻
。所以本文肯定是一篇不咋地的文章,请大家抱着轻松娱乐的心情观看。
对于质疑,我的看法是:韩寒是否代笔这个话题,属于公众人物的公域事件,无论
方舟子,还是任何人,毫无疑问都有合理和无理质疑的权利。韩寒肯定很不乐意,但这
是出名的代价。打诽谤官司的话,此案在美国恐怕赢面不大,因为需要证明质疑者心怀
恶意,很困难。至于中国这方面法律如何我就更不清楚了。
那么,质疑在边界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质疑会属于诽谤或者名誉侵权?我觉得这
是一个如何看待言论自由权利,和名誉权,之间的冲... 阅读全帖
U********S
发帖数: 1896
36
90%直接copy paste,10%原创的内容基本上是虚词和连接词,这都不算抄袭世界上就没有抄袭了。教主以往打得所谓的抄袭比这个论文要干净的多了,如果明说给教主献过菊花的抄袭再多也可以豁免就没事了。
h*******y
发帖数: 304
37
因为不是方教主想要的,所以肯定被脑残教徒们华丽的无视。其他有脑子的看看吧。教
徒们继续拥抱教主的傻逼伪文本分析吧。
《三重门》作者身份的语言学分析
苏 杰
韩寒被质疑有人代笔,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其间断断续续,我大致看了两方的主要
论辩文字。方舟子是我一直很敬佩的人。与方舟子一起质疑韩寒的麦田、彭晓芸等人,
他们的理性和克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质疑者有不少分析论证,有相当强的说
服力。相比之下,韩寒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手头的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时间看
韩寒父子的相关作品,不过,我心中的天平,已经向质疑者一方倾斜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有一门课是“西方校勘学概论”。“校勘学”英语是
textual criticism,也可以译为“文本鉴别学”。我打算把质疑韩寒事件作为一个个
案与同学们分析讨论,于是找来《三重门》和韩仁均的有关作品,从质疑者的立场出发
,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向韩寒一方倾斜。
谁都无法证明?
面对代笔质疑,韩寒晒出手稿。质疑方说,手稿太干净了,不像创作稿;所以,即使笔
迹是韩寒的,也不能证明文字是他撰写的。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1465
38
韩寒被质疑有人代笔,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其间断断续续,我大致看了两方的主要
论辩文字。方舟子是我一直很敬佩的人。与方舟子一起质疑韩寒的麦田、彭晓芸等人,
他们的理性和克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质疑者有不少分析论证,有相当强的说
服力。相比之下,韩寒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手头的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时间看
韩寒父子的相关作品,不过,我心中的天平,已经向质疑者一方倾斜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有一门课是“西方校勘学概论”。“校勘学”英语是
textual criticism,也可以译为“文本鉴别学”。我打算把质疑韩寒事件作为一个个
案与同学们分析讨论,于是找来《三重门》和韩仁均的有关作品,从质疑者的立场出发
,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向韩寒一方倾斜。
谁都无法证明?
面对代笔质疑,韩寒晒出手稿。质疑方说,手稿太干净了,不像创作稿;所以,即使笔
迹是韩寒的,也不能证明文字是他撰写的。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近,韩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是“谁都无法证明的东西”,“如果
这个事情可以成立的话,那这就意味着,全中国只要看哪个作家不顺眼,然后就可... 阅读全帖
q****3
发帖数: 215
39
苏杰:《三重门》作者身份的语言学分析(代笔门终于可以了结了) 来源: 杨昉的日志
《三重门》作者身份的语言学分析
苏杰
韩寒被质疑有人代笔,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其间断断续续,我大致看了两方的主要
论辩文字。方舟子是我一直很敬佩的人。与方舟子一起质疑韩寒的麦田、彭晓芸等人,
他们的理性和克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质疑者有不少分析论证,有相当强的说
服力。相比之下,韩寒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手头的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时间看
韩寒父子的相关作品,不过,我心中的天平,已经向质疑者一方倾斜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有一门课是“西方校勘学概论”。“校勘学”英语是
textual criticism,也可以译为“文本鉴别学”。我打算把质疑韩寒事件作为一个个
案与同学们分析讨论,于是找来《三重门》和韩仁均的有关作品,从质疑者的立场出发
,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向韩寒一方倾斜。
谁都无法证明?
面对代笔质疑,韩寒晒出手稿。质疑方说,手稿太干净了,不像创作稿;所以,即使笔
迹是韩寒的,也不能证明文字是他撰写的。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近,韩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536
4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简体字VS繁体字
在1989年上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267页的页下注内容如下:
根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定语的标志和状语的标志都用“的”,不再
分用“的”和“地”。
这部分内容是《语文》第二册附录的《汉语知识》中的,讲到虚词中的助词时提到的。
我又查阅《语言文字应用手册》(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一版),查知《中学教
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是在1984年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制定的。
《提要》中讲到结构助词“的”的时候,做了注解。如下:
这里不区分“的”“地”,都用“的”,过去曾经不分,并未引起混乱,而通行的分写
办法在教学上不无困难,事实上也确有疑难情况,所以根据许多教师的建议,提倡不分
。但是目前报刊文章和许多著作中大都是分写的(虽然分得不妥当的屡见不鲜),因此
不作硬性规定,愿意分写的尽管分写,只要分得对就行(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
在《提要》的后记部分有一句说明:
这个《提要》是一个试用方案,对各级学校的教师来说,带有参考性质,没有绝对的强
制性。
从法律视角来分析,这个由出版机构制定的《提要》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此类问
题如果由国家语言文字...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41
☆─────────────────────────────────────☆
Nuuk (Luffy) 于 (Mon Jan 30 15:30:49 2012, 美东) 提到:
“我只对“代笔质疑”一事中的网民心理和判断感兴趣。大众判断能力不提高,法庭出个
结果,没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p8d.html
昨晚我放话说要就韩方之争写文章,一些朋友留言说期待大作、佳作、高作。这让
我很为难,吵起架来,嘴脸都是很难看的,不外乎是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论据,无视对自
己不利的证据,然后想方设法地拉拢旁观者。顶多风度、策略有好坏而已。期待高人吵
架,就跟看完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争斗后,到了现实里,发现大家打架时也就是挖眼抠鼻
。所以本文肯定是一篇不咋地的文章,请大家抱着轻松娱乐的心情观看。
对于质疑,我的看法是:韩寒是否代笔这个话题,属于公众人物的公域事件,无论
方舟子,还是任何人,毫无疑问都有合理和无理质疑的权利。韩寒肯定很不乐意,但这
是出名的代价。打诽谤官司的话,此案在美国恐怕赢面不大,因为需要证明... 阅读全帖
h**z
发帖数: 2013
4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女人35岁后就不要生孩子了
请看陈后黄金屋
用来心破发如丝
肉眼不识天上书
包含万象藏心里
子虚词赋动君王
打窗深夜雪兼风
我知尔游心无穷
h*****i
发帖数: 9112
43
我用了虚词“几”
应该比top七大学还安全吧。。。
x**********g
发帖数: 3276
44
旁白:
声音太轻了,越到后来越轻, 音量都最大了,还听不清。这个 旁白应该就是第3期那
个,还是一样的问题:声音时高时低,而且速度过快。这个旁白似乎有过一定的专业训
练,但是属于半瓶水那种。声音有点像电台正式播音员。但是语速过快,有些词听不清
,虚词声音太低。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腔调太娘了。这个旁白在现有的4个旁白中
效果最差。一身的骨头就像散了一样: 散应该是4声,动词。第
旁白是最重要的,建议以后不要用这个声音。
龙长官:
不错。
薯片猫:
“你醒了?”一个清脆的声音问道。 你醒了,一点都不清脆, 就像口里含着痰。
道姑:
很好!
娜娜小姐:
很好。
果子:
太好了。
兰师叔:
凑合。
萧大帅:
缺乏大帅应有威猛。
R*********y
发帖数: 141
45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读书笔记之《孙犁选集》
大概是因为汪曾祺说过孙犁是他佩服的写小说的三个半人当中的半个,几年前从国内回
来的时候特地买了本《孙犁选集》。在此之前只读过中学课本里选的《白洋淀》,非常
喜欢,但是那也是唯一一篇印象深刻的孙犁作品。
买回来以后就常常翻看,豆瓣上有人把孙犁称为革命时代的白莲花,有点调侃,但还算
贴切 -- 孙犁的作品和人的确是有和那个时代以及他所属政治阵营不相符的散淡气质,
安静,温和,几乎贯穿我读过的他所有小说和散文。
选集里面的小说和白洋淀差别不大,从情节到叙事风格,还有行文中孙犁独特的浅淡的
忧伤谦卑,风格都很一致。追求新奇和变化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无聊,我倒是喜欢这样风
格一致的集子,读起来波澜不惊,很享受。
看这本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他的散文,所以相对与小说,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他的散文。看散文是读文字也是读人生,孙犁的人生比起他同时代的知名文化人来既没
有多少波澜壮阔,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几乎可以说是普通到平淡,也许正因为如此,
哪怕中间隔着半个世纪,哪怕我跟他的经历完全不同,从他的散文,我居然能读出不少
共鸣来。
孙犁写农村写农民,但他很少自称农民,我觉得他是一个认真的人,半点虚词都没...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436
46
来自主题: Banquet版 - 网络订餐陷阱多 留凭证多心眼
到了饭点,拿出手机,点开送餐App下单;马路上,“外卖哥”骑着电动车,后备厢里
放满了外卖……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坐等美食上门,不少场所有限的餐馆也瞅准
这一商机,瞄准网络订餐市场。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这些食物到底靠谱吗?我们
在利用网络订餐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近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网络订餐消费警示》提醒市民,在选择网络订
餐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选择合法正规的供餐单位。同时,保留好相关消费凭证,
如发生纠纷,可以拨打消费者保护维权电话12315;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拨打食品
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1现象篇
网络订餐受年轻人追捧
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国家高级烹饪师唐宇表示,目前,网络订餐行业已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主要经营方式有三种:入驻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借助微博或微信平台互动直销、自
建品牌网站。
时下,网上提供订餐服务的第三方平台种类繁多,如“美团”、“百度外卖”、“饿了
么”、“外卖网”等,里面有各式餐厅和小店,点开店面主页,各式精美菜品图片清晰
可见,甚是勾人味蕾。
小超是一家公司职员,因为工作繁忙,公司又没有食堂,中餐就经常和同事在外面...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