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苏轼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u
发帖数: 1272
1
苏轼出川:一个四川人和他改写的中国性格
自古即有,川人北不跨秦岭,东不出夔门,终不成大器。少不入川,老不出川,
川人的自信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觉知。古代环境的封闭,从内来讲,反而造成了川人一
种激烈的反弹,一种义无返顾的跨越,一种渴望了解并接受新事物的心理;从外来讲,
只有在中原王朝最为强大的时候,它们的影响才能真正穿透古蜀大地,使得四川所吸收
到的往往是最为浩荡充沛的元气。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与自觉,使得出川名士大气中透着
飘逸,俊朗里更有扎实的担当。

——引子
唯蜀有才
即便不论苏家的诗书传统,历史上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等这些“奇瑰
磊落”的人物,也都是从那块隐藏于西南一隅的神奇土地上走出去的。这些走出四川的
学人,所取得的成就,在每一个时代都是最顶尖的:司马相如是汉赋写得最好的,扬雄
是汉代最为博学多才的作家学者,慷慨高蹈的陈子...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苏轼之殇 东坡之辉
驻足凝视着夜空,回首望一眼那造福百姓的苏堤,苏轼胸中的悲苦淡然而释……
官场之殇
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从来没有胜者,同僚倾轧,挚友倒戈,小人诬陷,苏大学士虽备
受磨难,身心俱疲,但总算是离开了这肮脏的斗争漩涡中心。王安石、司马光与及所有
在变法和反对变法活动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地方为官之时,试问有谁能如苏轼那般受
百姓爱戴?古今又有几人能让治下百姓自发的焚香列队欢迎?
出众的人总是免不了被平庸的人嫉妒,被人嫉妒总免不了被人诬陷,苏轼也是如此
,为了百姓,他反对王安石急于求利的变法;之后,还是为了百姓,他又反对司马光近
乎疯狂的废止变法。正因如此,那些嫉妒他的人开始寻机陷害这位忧国忧民的大文豪。
王安石得势后,苏轼被调任到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二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
月,有一天,他的家中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
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
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一代文豪就这样锒铛入狱,可笑更可悲的是,苏轼在押送路途中,竟然被那些甚至
一字不识的押送士兵...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苏轼诗文有多处错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人道是,一首文章绝唱,妙句穿
空,惊心拍案,惹人千古诵。嗯,不错不错。
真不错吗?错。错。苏轼连连错。全词两处实写,两处皆错。故垒西边,是周郎赤
壁吗?“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
”苏轼所游黄州之赤壁,是赤壁矶,非三国古战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或曰”对不?也是“非也”。《三国志·周瑜传》云:建安三年,“瑜年二十四,吴
中皆呼周郎……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那才是当年呢。
到了赤壁之战时节,已是建安十三年,小乔出嫁十年了呢,不说一年生(崽),就说两年
生,也是“儿女忽成行”了,不是乔大妈,也是乔大嫂了,老阿嫂啦,何搞说还是初嫁
呢?
清人张尔岐著《蒿庵闲话》,对东坡先生不太客气,批东坡文章常常乱写一气:“
东坡文字,亦有信笔乱写处。...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苏轼的美食养生文化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颠沛流离,命
运坎坷,却依然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
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苏轼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习性,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他在《东坡杂记》里,
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延寿的轶事。话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到净慈寺去游玩,
并拜见了方丈。这位方丈年逾八十,仍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苏轼十分好奇,问他有
何妙方可以延年益寿。方丈微笑着说:“老衲每日用带皮嫩姜切片,温开水送服,已食
四十余年矣。”原来这老和尚有服食姜片的嗜好。随后,苏轼在文章里多次提到自己“
食姜”或“食姜粥”,并赞叹说“甚美”。这是因为生姜可益脾胃,散风寒,预防心肌
梗死,均有特殊作用。
苏轼在《东坡志林》里,记载了一则关于芋头的趣事。他说有一天他儿子苏迈突发
奇想,用山芋做了一碗玉糁羮,他尝过以后,觉得“色香味皆奇绝”“人间绝无此味也
”。从此他对芋头推崇备至。芋头除了味道鲜美外,还有药用的价值。芋头用于食疗,
可治中气不足,久服能补肝胃,添精益髓,丰润肌肤。除了芋头,苏轼还喜... 阅读全帖
g****z
发帖数: 1135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笔短趣长话苏轼
苏轼的书法是很能引起我玩味的,主要是因为许多网友对他推崇倍至,
而我却觉得如此推崇对苏轼而言有些过头了。网上的不同意见往往在
无形之中把双方推向了对立面,陷入非好即坏的二元境地。
这,显然违背了我的本意。苏轼能否位列顶级书家之列,当然能。
不但能,而且能!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分跟谁比,拿他与二王,智永,
赵孟頫比,他还是有差距的。如果把那些人列入历代书家之第一梯队,
那么苏轼就排不上号了。
苏轼的书法是有他鲜明特点的。字迹偏方扁,娟秀拘谨,笔画功力很深。
在我看来,能写得一手方扁字是很有特点的,也是很困难的。在同时期
的苏黄米蔡中,我认为除了“米”外,苏轼可算是在其他两人之上的。
前几天bsmajia网友所帖苏轼《新岁展庆帖》,我觉得是苏轼非常好的
一幅作品。仅凭此帖便足以使苏轼昂首迈入顶级书家之列。
然而,我之所以觉得苏轼有些言过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
《黄州寒食寺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在我看来,《黄》帖即便在
苏轼自己的作品中也算不得老大。所以能尊得天下第三,很大成分是
仰苏轼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而使人们爱屋及乌。
上个《黄》帖分析一下:
第一行“自我黄州已過三寒”,其中“自我...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5032
6
来自主题: Joke版 - 中国历史10大名菜 第一毫 无疑问堪称世界一绝!(组图) 游侠网 隔壁小王 9小时6分钟前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主体是各地方风菜。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10大代表菜。 10、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特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e0c35d3160.jpg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所产的鱼中以樊口蝙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3ad4aa4ace.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4/f7a11cdeb9.jpg 9、北京烤鸭 http://web.popo8.com/201707/13/7/55aac279f1.jpg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7f036c2aa6.jpg 1864年,京城名气最大的“全聚德”烤鸭店也挂牌开业,烤鸭技术又发展到了“挂炉”时代。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并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仅使烤鸭香飘万里而且还使得“北京烤鸭”取代了“南京烤鸭”,而“金陵片皮鸭”只能在港澳、深圳、广州等南方几个大城市的菜单上才能见到。 http://web.popo8.com/201707/13/7/4ff14bb34e.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7/7b8d9795ec.jpg 8、西湖醋鱼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a1c042b0fc.jpg “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传统风味名菜。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 肉滋别具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0/499d193b99.jpg 古代有人吃了这道菜,诗兴大发,在菜馆墙壁上写了一首诗:裙屐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归寻张翰鲈(誉西湖醋鱼胜过味美适口的松江鲈鱼),鱼美风味说西湖,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诗的最后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鱼”创制传说。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801a3ceee8.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b9e20990f2.jpg 7、东安子鸡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373fc4cc5.jpg 东安子鸡,因用刚开鸣的小公鸡烹制而成,故名。本菜特色是特点:用嫩母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d6d7e15ba2.jpg 东安子鸡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它始于唐代,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3个老年妇女开的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提来两只活鸡,马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鸡的香味扑鼻,吃口鲜嫩,客官吃后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宣扬,小店声名远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守县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临该店品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著名的菜肴。 http://web.popo8.com/201707/13/8/fe082eda34.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5/2f27f063fd.jpg 6、麻婆豆腐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7ae6f6ccdd.jpg 麻婆豆腐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2/3a994ed45b.jpg 色泽淡黄,豆腐嫩白而有光泽。有人用“麻、辣、烫、鲜、嫩、香、酥、活”等八个字来形容这道菜,颇为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点。现在国内外的川菜馆都以经营此菜来招揽顾客。据说近年来,日本有家食品公司还将麻婆豆腐制成罐头远销世界各地。 http://web.popo8.com/201707/13/4/5cf8000e91.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9/290b9d901b.jpg 5、无为熏鸭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9cbfc9ddaa.jpg 无为熏鸭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誉中外的徽菜传统名菜。它又名无为板鸭,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当地还留传著这样的风俗。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5/0e1fe3dc17.jpg 无为熏鸭,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传,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无为县厨师采用先熏后卤的独特方法烹制鸭子,成菜色泽金黄油亮,滋味鲜美可口,其制法与口味均独具一格,因而全县闻名,故称“无为熏鸭”。后来传至各地,到清末已闻名全省,销往各地,成为安徽省人们最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 用肥鸭熏制而成。成菜色泽金黄,皮脂厚润,肉质鲜嫩,气味芳香,别有风味。 http://web.popo8.com/201707/13/5/98890b10fb.jpg 菜肴简介无为熏鸭名贯古今、盛誉不衰的原因为二:一是鸭好,无为县地处长江沿岸,乃半丘陵半圩之地势,鸭以在野外放养,多食小鱼、小虾等活食,收稻后,鸭于水稻田里觅食,故鸭成长快、体服壮、肉嫩、脂厚;二是制法精良,操作细,成品体形完美,色泽金黄油亮,皮酥肉嫩,味鲜醇,并有烟熏幽香。若醮醋食用,风味尤佳。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550dda763.jpg 4、飞龙汤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c2de4d4834.jpg 飞龙又名榛鸡,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042c9415aa.jpg 飞龙(榛鸡)是盛产于兴安岭山林中的一种较小的飞禽。鄂伦春人用飞龙氽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洗净剁成小块的飞龙肉放进已加盐的沸水中煮,约二分钟就须将汤从吊锅子里倒出来,再放上一点'俄欧特'-野葱末后即可食用。另一种是先将盐末撒在飞龙肉上,待吊锅子水滚开时,一手拿着飞龙,另一只手不停地用勺子将吊锅子里的沸水掏出来浇在飞龙肉上,边浇边转,烫至六分熟时,再将整个飞龙连同野葱末一块放进锅里,在沸水中煮十来秒钟就可倒出食用。无论是那一种氽法,事前都必须把吊锅子擦洗干净,使其不沾一点油性。为了使飞龙汤保持原有的鲜味,不得加入任何调料或酱油。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e8cf15c99f.jpg “飞龙汤”是东北的“食中珍品”。在东北民间,曾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所谓龙肉,指飞龙肉而言。相传,飞龙是曾受过封的一种专给皇帝进贡的山珍,世上罕见,其肉细嫩,味鲜美,早在14世纪就闻名于世。 3、腊味合蒸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1/1ed8ee584c.jpg 腊味合蒸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是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徐睿称,腊味是湖南特产,主要有猪、牛、鸡、鱼、鸭等品种,将三种腊味一同蒸熟即为“腊味合蒸”,吃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是用来送饭的首选。 http://web.popo8.com/201707/13/8/26e33e0f5b.jpg '腊味合蒸'以各种腊熏制品同蒸,风味独特,是湘菜中传统风味名菜。 此菜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各尽其妙。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0/62b5bb0753.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2/6f27ab2621.jpg 2、水晶肴肉 http://web.popo8.com/201707/13/3/87c0000998.jpg 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http://web.popo8.com/201707/13/5/e3494b0487.jpg 肴肉传说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3/55e7ea897f.jpg http://web.popo8.com/201707/13/8/755aab22db.jpg 1、东坡肉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2/89031e2ee6.jpg 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2f67e9a8c2.jpg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http://web.popo8.com/201707/13/16/b4cefd6ae3.jpg “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http://web.popo8.com/201707/13/3/608faf5e14.jpg
中国历史10大名菜 第一毫
无疑问堪称世界一绝!(组图)
游侠网
隔壁小王
9小时6分钟前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
主体是各地方风菜。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一起来看
看中国历史上10大代表菜。
10、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
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
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
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
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特点:肉质鲜
嫩,营养丰富。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
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
。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
所产的鱼中以樊口蝙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历代名流...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7
最近看到有段相关评论很不错,转一下,link在这里,enjoy~:)
http://www.dic123.com/A/5/53/530_57480.html
苏轼的中国画理论,大多反映在他的画跋中,并且主要表现在对“传神”的阐
述。苏轼“传神论”的主要精华就在于如何对传神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在形、神的关系
上,他将诗画的传神、写意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些论述,不仅来自于社会原因,还有其
主观的因素,苏轼的仕途失意,促使他到老庄和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
人们对苏轼“传神论”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一
诗上。其实,《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苏轼同时写了两首,人们往往只论其一,
少论其二。第一首是:“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1](P526)第二首是:“瘦竹
如幽人,幽花如处女……”[2](P1526)“瘦竹如幽”是苏轼对画作主题人物品格比拟,
从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情感移注于外物之上的震撼。接着苏轼赞扬王主簿善
于“写真”,能够将自然界的春色无边传布纸幅之上。

苏轼的第一首诗认为,评诗、论画或写诗、作画,如果只追求...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96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苏轼位列宋四家俺心里不服
宋朝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他几个我都比较认可,但苏轼我觉得不应该位居此列。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作品结体均有较明显的法度,横竖都见功底,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美感。但是苏轼的书法,我个人觉得没有其他三人的好,而且算不上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他的字有人评价为是蟾蜍,像个窝着的癞蛤蟆,有点扁,看上去有点小气,虽然他的文学作品显得很大气。米芾的字畅达诡谲,蔡襄的字圆润有二王的气息,黄庭坚那是自成一派,创造了内紧外松的独特书体,老练成熟。唯有苏轼的字不怎么样,至少我是这样感觉。在宋四家里面,如果把苏轼算进去,他的书法应该是排在最后面的,有时间大家可以比对一下。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整体美感上,苏轼的书法都比不上其他三人。当时,苏轼是百年不遇的文学天才,也是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就是放眼中国文学史,那苏轼也是和李白能旗鼓相当的文学大牛。但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而同样在书法界也给他冠以宋四家之一的名号,我觉的不妥,因为他的书法和其他三位相差太远。
c***s
发帖数: 70028
9
研究人员称“轼”字钩不像自然运笔(细节图翻拍自苏富比拍卖图册)。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大图)对比《功甫帖》钩摹本(小图)。
今年9月,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中拍回苏轼《功甫帖》,并计划明年公开展出。但前日媒体报道,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相关研究人员经过鉴定与考证认为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对此昨日刘益谦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也刚从媒体上得知这事,目前是上博一家之言,如果所有专家都认同,会与苏富比进行交涉甚至退货。据悉,苏富比已经联系刘益谦,承诺找世界一流专家鉴定。
上海博物馆
“伪《功甫帖》”作于晚清
9月,纽约苏富比推出的“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苏轼的《功甫帖》经过6位电话委托者的激烈角逐后,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拍下了这件《功甫帖》,该作品最初估价为30多万美元。而除了高价之外,此件作品的回流所涉关税问题曾引起国内关注。然而,关于苏轼《功甫帖》的真伪也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前日媒体报道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员对利用“双钩廓填”之法制造赝品的画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看法,在他的诗词中,最喜欢写的就是人生如梦
。除了大家熟悉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还有很多写人生如梦的词。读东坡的
这些词,你才能了解东坡对于人生的复杂感情,这绝不是一个超脱与旷达就能概括的。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评云:“东坡升沉去住,一生莫定,故开口说梦。如云‘人间如
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
,今古虚名’,屡读之胸中鄙吝自然消去。”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时写的,一说是谪居黄州时所写,一说是谪居儋州时所写。不管是黄
州时还是儋州时,都是苏轼最悲惨的岁月。所以这首词中,我们熟悉的那个旷达的超脱
的苏东坡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愤懑的苏东坡。
世事一声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酒贱常愁客,月明多被云妨。一个“秋凉”,一个“客
少”,道尽了人生的凄凉之感。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789
11
来自主题: Singapore版 - 苏轼《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
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
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
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
“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
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
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2
来自主题: Fishing版 - 苏轼《前赤壁赋》欣赏zz
http://www.bdlrl.com/ship/_private/07_yhsb/016_mpxs/qcbf.html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
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Travel版 - 我游苏轼笔下的黄州
苏轼笔下的黄州其实还不错。那种磅礴的气势还有念奴娇赤壁的那些都特别美,所以就
想走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时间去的不对,感觉整个黄州是一片的萧条。都是那种懒散散的人在
芥边上揽客,要问住不住那种小民房的特色游,要不就是那种小船一个个的在叫人上去
。说是可以去看赤壁之战的地方。其实我记得有历史学家说了赤壁之战的地方根本不在
这里,是在临近的一个县城。
不过总体来说苏轼笔下的那个赤壁黄州是苏轼那年最低落的时候,可以说是走麦城的时
候写的。我还以为是那种天然的景观让苏轼觉得自己心胸开阔了。没想到是苏轼美化了
黄州的一草一木,只是内心的强大而已。反正我去了之后就觉得不过尔尔。要说风景桂
林最好,要说小道不如威尼斯,所以黄州反而不伦不类的很,让人摸不着黄州的真正美。
苏轼是我喜欢的诗人,我喜欢这个人的气势还有诗文力度阿故事。但是这感觉去了之后
就有种真是诗词歌赋美,真的未必有那么好。
提醒一下大家,黄州最好的旅游时段是6-7月,其他时间都是惨淡经营的感觉,建议考
虑6,7月去会好些。
但是要想画速写什么的还是不错的。风格很好,小船谈好一天也可以在江边跟着你走。
y********8
发帖数: 3587
14
这是我翻的《但愿人长久》,请欣赏这个唯美视频,里面还有好友小得写的现代小诗一
首。
但愿人长久【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
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
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
《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但愿人长久【作品赏析】
此词,写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
山东诸城)。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
念。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词诘》),其实通篇风调又
何尝不是这样。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
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提
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5
李白和苏轼头像相同
26日上午,市民刘女士打来电话,称合肥学院图书馆一楼的墙壁上贴有名人简介,可是其中李白和苏轼的头像竟然“撞脸”了。
记者核复
根据刘女士的指引,在该学校图书馆一楼,记者找到了这两幅名人简介。据观察,简介上除了名人的姓名、描述和主要作品,还有该人的头像,可是让人意外的是,这两个名人的头像竟然相同,只不过“苏轼”头像稍胖。
旁边一位同学表示,虽然这些名人的头像,应该是后人根据文献描绘出来的,可能不是本人原样,但是两个不同的人也不会一模一样,“这里是图书馆,也算是文学气息比较浓的地方,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也有同学称,工作人员即便分不出哪个是李白哪个是苏轼,但是看到一样的头像,就应该知道有问题了。根据参考资料显示,这两个头像都是李白,而不是苏轼。
随后记者联系上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图书馆发生这样的错误,他们也感觉不好意思,“这些简介都是我们委托外面的公司制作,可能是制作过程中公司搞混了。”工作人员称,他们张贴的时候也没有仔细查看,目前已经进行了更换。
l*****l
发帖数: 4170
16
先生说:“末尾这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有个解释,即谁在多情而
笑?我认为,这个
人,是周瑜。是周瑜的鬼魂在笑苏轼早生华发。为什么这样说呢?苏轼词中所游之处是
当年周瑜拥兵坐镇
的地方,是吴国的属地。所以,故国,是周瑜的故国。即吴国,而不是苏轼的故国。‘
故国神游’指周瑜
的鬼魂于吴地漂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指周瑜赤壁破曹时正值青壮年,雄姿英
发,风流飘逸,人
号‘周郎’。而‘我’,即苏轼,此时也值壮年,却‘早生华发’。两相对比,想周郎
若多情,是要笑我这未
老先衰的样子,所以下面才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这个讲法还从来没人讲
过。为什么呢?因为
被人讥为‘活见鬼’!苏轼瞧见周瑜的鬼魂了,这还不是活见鬼!虽然没人敢说,可我敢
说,因为我觉得就
是这么回事。”
诗本身就是个让人神游古今的媒介。启功先生解释偶很赞同。
x**b
发帖数: 290
17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120回《水浒传》结束,108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
高俅(?—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远。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浒传》中说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帝)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
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刀,就问王诜借篦子刀修...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祖的文学造诣直逼苏轼杜甫
你是人家肚子里面蛔虫?你咋知道人家要表达怨恨?这是你的想法还是苏轼辛弃疾的想
法?你强加给人家苏轼辛弃疾的想法人家还没办法呢。我强加给你什么想法了?到了现
在了还人家想要表达的,你说的那位,那是先天问题,我还理解他说什么。他说的和你
没什么关系。你以为你说的内容是和那位先天问题的人士有反讽意味么?苏轼能和先天
问题人士一样么?苏轼辛弃疾从头到尾就没有想要表达怨恨,举例就有错误,这个和你
本意不能互相抵消,多谢。说白了,说了这么多,我是把你当做正常人在讨论你用错例
子的问题,而不是说那位先天问题人士到底怎么表达问题。你如果愿意和先天问题人士
放到同一个档次上去,那么没人回复你这么长的内容。
S******8
发帖数: 24594
19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
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
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
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120回《水浒传》结束,108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
谋陷害几近死绝。
高俅(?—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
远。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
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
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
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王
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浒传》中说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
帝)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
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
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5174
20
来自主题: Love版 - 江城子 苏轼 (ZZ)
http://baike.baidu.com/view/74009.htm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
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
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
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忘”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
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
)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
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
w********h
发帖数: 12367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苏轼
From x*[email protected] Mon Apr 17 12:42:13 EDT 1995
Subject: 苏轼《浪淘沙·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From x*[email protected] Mon Apr 17 12:42:13 EDT 1995
Subject: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From x*[email protected] Mon Apr 17 12:42:13 EDT 1995
Subject: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From x*[email protected] Mon Apr 17 12:42:13 EDT 1995
Subject: 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没有苏轼就没有高俅
高俅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坏蛋,说他是凭着踢得一脚好蹴鞠而得到宋词徽宗赏识,从而平步青云,走到权贵的巅峰。
可是高俅除了精通蹴鞠,还会吹拉弹唱,刺枪使棒,还能诗书词赋。这些你又知道吗?
当年穷小子高俅到京城里混,被熟人推荐给一个开药铺的董将士家。但董将士家不缺人手,就把他转荐给了苏轼。但当时苏轼正处在政治风云的旋涡里自顾不暇。可他又很欣赏高俅的文章风采。为了不连累高俅,他在去他乡赴任之前,把高俅推荐给了附马都尉王晋卿。高俅这才有机会接触到宋微宗。
可以说,没有苏轼的举荐,就没有后来的高俅。
高俅虽然在历史上名声很臭,但人家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在苏轼因政治风波而受牵连,最终落魄而逝后,高俅却用他手中的权力保护了他的子孙,照顾他子孙的生活。
这怎么看都应该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啊。所以有时候也不能总是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亲自去了解真想才是。
p****t
发帖数: 4256
23
既然本版名就是苏轼题的,我就顺带灌点水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pppttt (who),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听说苏轼曾来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4 20:09:59 2012, 美东)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best known as 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坎坷,虽然年少成名,年纪轻轻就是当年榜眼 (据说本来是状元,结果被
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徒弟的文章而改成了第二名),却因政见跟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
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都不同,所以甭管谁上台,都没他好果子吃,反复被贬,飘零各地
。不过国家不幸诗家幸,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20多个州县,很多著名诗词都是他流落
各地时的作品,比如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就是他在担任湖北黄州城
管队副队长时写的。
当然很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苏东坡是个吃货,遍尝各地美食,而且自己也很会做菜,
比如东坡肉,做的也不是川菜风格
下面有个不完全的表,看看苏东坡有无去过你家乡?我家乡也 忝列其中。
A, 眉山(四川,出生地,他川娃子哎):
B, 汴京(河南开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近日,浙江省写作学会在杭高举办30周年庆典,邀请了全省会员听课评课,提高教学和写作水平。写作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建新,做了十多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他上了一节公开课,主讲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的代表性问题,其中“套话”问题最严重。考生常事先准备些材料,以屈原、苏轼和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写得最多,被称为“套话三巨头”。
陈教授还透露,高考作文里,议论文的地位越来越重,写得好容易拿高分,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例子。以下是部分讲座内容。
套话作文三巨头 屈原、陶渊明、苏轼
高考是应试作文,不少学生会事先准备材料,碰到相关题材,就随意套用,从而形成“套话作文”,这也是现在高考作文中的大问题。
一般来说,套话作文有几个特点:
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
二、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做文章主体,再加个开头和结尾;
三、作文主题局限在浅显的平面上,不做深入开拓。
也就是说,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是“套话作文”的三要素。
根据近几年来阅卷的不完全统计,这类“套话”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屈原、陶渊明、苏轼。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近日四川连续降雨,岷江和金沙江流量持续增大,两江在宜宾合江门交汇受此影响,宜
宾水位从15日开始持续上涨,今日上午11时左右,宜宾合江门迎来今年最大洪峰。
水位上涨20余米。
岷江边上刚刚安装不久的苏轼、黄庭坚雕像都被网友玩坏了……
就在网友乐此不疲地给两位诗人做表情包之时许多当地的朋友发现:其中的苏轼雕像竟
然被洪峰冲起跑了!
跑了……
了……只剩“黄庭坚”水中凌乱:我是谁?我在哪?
苏师兄是不是喝够了宜宾的五粮液,想去下游喝泸州老窖了???
据了解,此雕塑名为《文脉律动》,刻画的是当年苏轼、黄庭坚师生相会于思坡饮酒作
诗的故事。
此次洪峰宜宾6年来遭遇的最大洪峰, 长江“0公里地标”广场处,“龙头”伸向长江
的小广场已被淹完,水面距离地标仅1米左右。城区滨江路下江辅道有未及时驶离的汽
车被淹。
江面停航封渡,海事提醒下游群众注意安全,亲水步道的人行步道阶梯口,已经被警戒
线封锁,还立起了警示牌,提示大家不要在洪水期去踩水、游泳!
然而还是有人并没有把洪峰当回事。在宜宾合江门广场,宜宾地标龙头游泳队30多名队
员在洪峰中跳水。
游泳队员们毫无惧色,爬上一米多高的水泥拦杆,往江水中跳水...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3828
2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你们居然听明白hh评苏轼了?
有网友质疑为什么韩寒排名在苏轼前。韩寒表示他就是比苏轼强。什么经典都是吹出来
的。古代史大家没什么娱乐,所以差不多的就被捧为经典了。100年后他韩寒也是经典
,比什么红楼梦,苏轼之流的还要经典100倍。
b**z
发帖数: 1351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单凭‘韩寒’发表的文章,其水平可排在苏轼之后1000名左右
也算是可以入流了
但凭人格,只怕会侮辱了苏门一土一木,这点,连进苏轼家的门的资格都全无。
Z*l
发帖数: 88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轼真是大才子
苏轼要是生在西方,保不住就是牛顿,伽利略式的人物。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研究声音原理。这也平常,最厉害的是"飞镜无根谁系,恒娥不嫁谁留"。万有引力的初
步研究啊,甚至比牛顿的课题‘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还强。盖后者只是研究重力,范
围还稍逊于前者。如果当时中国有研究科学的风气,保不住苏轼就是中国的牛顿。因为
选定研究方向,发现问题是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
Z*l
发帖数: 88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轼真是大才子
那是,苏轼要是碰见您,非自卑的一头撞死不可。要说得亏苏轼生的早,不然有您在,他算老
几呀?
f****i
发帖数: 9419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祖的文学造诣直逼苏轼杜甫
凭你对李白的几个诗句评价,和老毛,曹操诗词的欣赏水准,你还是歇歇,继续加深点
文学修养再说吧。虽然我也同意老毛文学造诣比不上苏轼杜甫。可是你连“直逼”这个
词是啥意思都不知道,同时,连中文阅读都太迷糊,这里哪里说得是李杜?说得是苏轼
杜甫。举例了半天,是自己竖空把子自己YY玩。谁和你评价李白了?
f****i
发帖数: 9419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祖的文学造诣直逼苏轼杜甫
苏轼和北伐有个毛毛关系?苏轼北宋人好不好?和辛弃疾的环境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
辛弃疾也能这么说,那么岳飞也可以说嘴巴上豪放,心里“那个恨阿”。这个靠谱么?
s*****V
发帖数: 21731
32
丫说苏轼比他名气大是因为更古老。
不说有代笔的问题,就是全部自己写的,三重门这种东西能跟苏轼诗词,文章,书法三
栖巨头相比么? 老苏当年差点状元,欧阳修以为是曾巩,怕人家说他包庇同乡,取了
个第二名。 老苏做官做到杭州太守,修了苏堤,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首,当官也当
得不错。
z******i
发帖数: 1292
33
陆游打过老虎,辛弃疾28骑冲击过敌营,苏轼有什么像样的武略呢?
喔,苏轼养了个会踢球的高俅!
s*****e
发帖数: 16824
34
这两人大概是张伯伦对乔丹这样的,拿科比比苏轼太侮辱苏轼了。
v********d
发帖数: 4413
35
靠,不是说档次吗,诗人是泛称,李白只写诗,苏轼写诗写词写文,要跟李白放在一起
归档,那咋办呢?只好都说诗人了。
再说了就诗而言,苏轼作为宋诗元佑代表人物当然可称为最伟大诗人。
d*******3
发帖数: 8598
36
虎肉教授表示,李白只写诗,苏轼写诗写词写文,苏轼大于李白
b**e
发帖数: 3199
37
据8月30日消息,香港佳士得30日宣布,经其鉴定,由日本收藏家向其提供的一幅作品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真迹。该作品将领衔香港佳士得
2018年秋季拍卖,预计成交价格将超过4亿港币。
《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
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画面笔墨不多,唯枯木一株,干偃枝曲,逆顺有势;周匝缀以坡石
,丛竹。石不作皴,暑微着墨,颇具腴润之感;丛竹蔓衍,倚石起伏,野趣横生。
w******a
发帖数: 30
38
来自主题: Gowest版 - 源之源 ---- 苏轼诗何来?
自己说了又要吃回去,祝你好胃口.你不是说了半天都是要体会么,怎么又要亲眼所见了?是
你硬要把你自己的话往苏轼嘴里塞.我可是"亲眼所见"人家是"明日黄花".是你在这卖弄什
么"体会意境",苏轼化出"明日",你化出"昨日",要是"明日"好,你不是自打耳光吗..你学问
人品都差我很远呢.至少我尊重人家的原创.至于眼神,你哪只眼看见"昨
日黄花"了,还不是在这大言不惭.




t*****u
发帖数: 55
39
来自主题: Gowest版 - 源之源 ---- 苏轼诗何来?
苏轼诗从郑谷来,意境更进一层。“昨日黄花”又从苏轼诗再化而来。赞苏诗你给看成
贬苏诗,是你真不懂,还是故意要骂人?
从“蝶不知”到“明日黄花蝶也愁”,蝴蝶明日再访,所叹必是昨日黄花,这不是很自然
么。

自己说了又要吃回去,祝你好胃口.你不是说了半天都是要体会么,怎么又要亲眼所见了?是





t*****u
发帖数: 55
40
来自主题: Gowest版 - 源之源 ---- 苏轼诗何来?
只有我想到么?嗬嗬,我倒很想要这个首创荣誉呢,可惜不知几千几万人在我之前了。



自己说了又要吃回去,祝你好胃口.你不是说了半天都是要体会么,怎么又要亲眼所见了?是

么"体会意境",苏轼化出"明日",你化出"昨日",要是"明日"好,你不是自打耳光吗..你


你要是认你比苏轼会"化"诗,那大家也就知道问题的所在了.只是你说了半天,"明
t*****u
发帖数: 55
41
来自主题: Gowest版 - 源之源 ---- 苏轼诗何来?
不要扯上“大家”壮胆。你有见解就说你自己的见解好了。



自己说了又要吃回去,祝你好胃口.你不是说了半天都是要体会么,怎么又要亲眼所见了?是

么"体会意境",苏轼化出"明日",你化出"昨日",要是"明日"好,你不是自打耳光吗..你


你要是认你比苏轼会"化"诗,那大家也就知道问题的所在了.只是你说了半天,"明
t*****u
发帖数: 55
42
来自主题: Gowest版 - 源之源 ---- 苏轼诗何来?
哪点不尊重原文了?郑谷诗“蝶不知”,苏轼说“蝶也愁”,难道苏轼不尊重原文了?
字面相反,意理却连贯相通。



自己说了又要吃回去,祝你好胃口.你不是说了半天都是要体会么,怎么又要亲眼所见了?是


y********8
发帖数: 3587
43
作词:苏轼
作曲:梁弘志
原唱:邓丽君
翻唱:园园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
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
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
《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作品赏析】
此词,写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5016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uxuxin (开水泡妞),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苏轼是如何知道周瑜死因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1 09:33:27 2012, 美东)
从考证"强撸灰飞烟灭"大家都明白了周瑜的死因。但问题是苏轼是如何知道这个秘密
的?

发帖数: 1
45
作为一个饮食正常的人,每次听到苏轼的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就无比纠结。
一天吃三百颗荔枝,还感觉很爽?
我不信,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嘛,多热气上火啊!
后来,接触了粤语,再加上搜集点资料,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是苏轼误听了
他把广东老人家的“一啖荔枝三把火”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人家是让他少吃点荔枝,别上火了。
他倒好,四处宣传,让人家一天吃上三百颗荔枝,傻不傻?
反正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笑啪了,千古笑话啊!
R*****g
发帖数: 682
4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苏轼也凡人
这个秘密是我高中发现的。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苏轼的《定风波》,大家都很熟悉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有一篇《游兰溪》,好像是在初中语文课本的单元小结之类的东西里面,可能很多人
不记得了: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 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
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
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
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大概就是说他前两天因为去一个叫沙湖的地方看自己买的地,得病了,然后找了个聋哑
人看病如何如何,这件事发生于元丰五年三月。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想起来了,《定风波》前面有一句说明: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怀念苏轼
陶渊明太淡泊,他那份“心远地自偏”的超然心境非我等俗人能体验;
李白太飘逸,他那份“手可摘星辰”的豪气让人心生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
杜甫太沉重,他的“路有冻死骨”让人心生敬畏,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
欧阳修太高贵,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后学晚辈,还敢有几人忝列其中?
所以,我喜欢苏东坡——
不仅仅因为他抱负不凡、身具天纵之才、制科考试百年第一;
他一生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政见不同的王安石、司马光;
金榜题名时,主考欧阳修误以为他的考卷是弟子曾巩的,为避嫌,将他由状元改为榜眼
,他却因此名满天下;
他曾被政敌王安石称为“不知几百年才出如此人物”。
不仅仅因为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一身;
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
药,都于史可证;
他上可交皇亲贵胄,下能与黎民苍生同席而坐闲话家常;
泛舟西湖、举盏谈笑间已处理繁冗公文无数;
他“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挽弓搭箭,“西北望,射天狼”;
他裣衽微张,全然忘却鬓角的银丝,将忠心与道义一肩挑起!
不仅仅因为他学贯儒、释、道三家,且诗、词...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15642
48
唔,很不好意思,请你来写海南,然后我就回国了,回来以后忙,我又很贪玩,一直没
有回你的帖子,勿怪!
你说的这几个人物我都很感兴趣,从小就多少耳闻,我也来说说感想。先说海瑞。《海
公大红袍全传》我是十几岁看的,当时觉得真了不起啊,海南有这样耿直的清官,死后
又极尽荣耀,作为海南人我觉得非常与有荣焉。但是后来在别处看到的海瑞形象,和我
后来重读《海公大红袍全传》得到的感觉,似乎把这种光辉磨淡了。现在的我觉得海瑞
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道德完善的追求高于一切。有这样的人在旁,就像一
面镜子,什么样的皇帝看起来都难免像昏君,什么样的官员看起来都难免像贪官,难怪
他仕途坎坷。虽然还是很景仰,但是内心也多了些批评。我对他的看法变化正是我自己
从黑白分明到随波逐流的变化,想来也有些唏嘘。
《海瑞罢官》引起的风波,固然跟这部剧强调斗争有关系,但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它是一
个很好的诱因和借口。统治者内心隐秘的忧虑和谋划,不是我这样老百姓能揣测的,几
百年前历史人物的解读,不过是个幌子。
黄道婆中学课本上语焉不详,我也没看到过很详细的记载,但是黄道婆从黎族人那里学
习纺织,如今想来非常可信。小的时候,...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106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hangjiang (待富者),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苏轼和陈道明有没有血缘关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8 12:37:18 2012, 美东)
看图。苏轼和陈道明有没有血缘关系?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词文章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初,苏轼接到“移知密州”的诰命,离杭前“王朝云来归
”。
苏轼写了第一首咏朝云的词,题曰《南乡子·有感》1: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着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
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