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芒克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在顾城和谢烨20周年的忌日,共识网转载若干有关这两个诗人的旧文。顾城的生和死有
很多争议,好在对他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句们,没什么
争的。一般读者还是读他的“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和用直觉和印象式咏唱的童
话般的”诗吧。
顾城是个非常特殊的个体,对他本人的任何评论都不会成为具有教诲意义的弟子规,甚
至不会加深对他的诗句的理解。许纪霖一定要整合顾城截然相反的形象,找出内在的逻
辑关联,从中窥见普遍的人性隐密,并施以人文关怀;够牛。他那篇《顾城——在诗意
与残忍之间》的文章是否达标不谈,至少是善意的尝试,既没有不择手段,攻击故人的
恶语,也没有标榜自己,扬名立万的心术。
顾城肯定是个怪人,平日戴个特殊的帽子。只要他不犯人,尊重他或随他去。芒克的
《顾城二三事》中记载着 “几个黑人,抢下顾城的帽子,互相扔着,开心地戏耍。而
顾城则被吓得抱头鼠窜,扎进了人堆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接着英雄出现“我
真觉得他太丢人了,上前帮他要回帽子。”联系上下文,就可以读出,芒克借着那几个
黑人,大出了一口他心中的鸟气。这并没有耽误他做好人,小小地打抱不平一番。区区
几个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5892
2
继10年前资助多伦多大学建立芒克国际研究中心后,加拿大Barrick Gold公司创始人芒克夫妇(Peter and Melanie Munk)再次捐出3500万元,使原中心扩大成芒克全球事务学院(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将可提供从本科至博士的各级学位。
该捐赠成为多大史上最大的个人捐赠,并使芒克夫妇对多大的捐赠总数达到5090万元。芒克先生(上图)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952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电子工程系。芒克夫妇拥有全球名列前茅的黄金生产公司。
新闻链接
加拿大总理哈珀将参加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葬礼
加拿大总理哈珀表示,他会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一道,在这个周末前往参加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和他的妻子的葬礼。哈珀表示,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他希望带去加拿大人对波兰人民的支持。
波兰总统以及其他的97人在上个星期六前往俄国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结果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f**g
发帖数: 2452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最近还在某个场合见过芒克
芒克就是资格老,多多就老说一开始写诗是我跟芒克的事儿,没有北岛什么事儿
但其实芒克的诗不行,也始终和诗歌圈保持距离
S*********e
发帖数: 3006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芒克的《向日葵》对我影响很大(虽然现在看起来也就那么回事)。他不如顾城高产,
但是作为诗人两人基本在一个层次。
我也没觉得芒克的文章在踩乎谁拔高谁。说芒克需要踩顾城来拔高自己,实在是个笑话
。芒克文章里写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某些方面比较普通的人,如此而已。
作为一个特定职业的人,言行会被放大。例如一个教授说“CNM”,学生就接受不了。
其实教授也是学生长起来的。同理,诗人杀人,观众就接受不了,其实诗人就是观众长
起来的。
中国诗人不利的一点是中国现代诗歌局面太小。人在孤单的环境里容易出事,出了事也
容易吸引眼球。西方国家写诗写歌词的多了(按人口比例是中国的10倍以上),没见几
个杀人的。好比少年班,以前稀罕的时候连出了几个反例,后来烂大街了,也就无所谓
了。
l*********1
发帖数: 290
5
发信人: shot (野水横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5 18:04:47 2013, 美东)
芒克对我几乎没影响,对后面的人影响估计更小。《向日葵》有很强的时代性,过了那
个时代,就没感觉了。现在小孩看这诗,会觉得怪,没事干嘛和太阳这么拧巴?他们已
不知道毛当年的覆盖性影响了。
我读芒克的诗,就像看他抽大麻,是外在的,没有切入感,爽的不是我。他的诗总让人
明确感觉到旁观者的存在,不能代入,不能溶解,就隔了,就没有魅惑力。从技术上讲
,就是他不会使用暗示手法,不能催眠读者。好的诗是要让读者抽大麻的。
讲到暗示,我是这方面的绝对高手,我的某些诗,可以直接渗透到读者的骨髓里去,只
要他的生命是敞开的,只要他愿意接受奇迹。
打个比方,一首好的风景诗,要比真正的风景更入人的血液。为什么?因为风景是外面
的,不能被人带走,不能被人拥有。一个人旅游一趟回来,用不了两天,景色就忘得差
不多了。而我写的风景是内在的,像梦一样,虽虚幻,但感觉上却更真切。这内在的风
景可被消化,可被占有,只...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某人的回帖
很多年前, 我参加过一个介绍顾城的座谈会。 他看上去清秀瘦小, 妻子美丽而温和
。他发言时, 她坐在旁边笑容嫣然。 她也说了几句话, 声音柔和好听。 顾城背诵自
己的诗歌时, 完全进入一种忘我、超越现实的境界。 我当时就想, 自己永远也不会
成为一个诗人。
顾城的诗很单纯, 也很富于想象力。 灵智的星火会飞迸, 但并没有很多深远的启悟
。深远的东西人人可以营造, 心灵里流淌出的月光之水却是无法仅仅通过努力而出现
的。试想, 如果顾城能拿到诺贝尔奖或某个含金量十足的大奖, 他的生命旅途就会完
全不同了。 但提名都还轮不到他。 而是北岛, 靠几首政治诗以及阐述外国诗人而名
扬海内外的诗人。 虽然北岛很杰出, 他并没有拿诺贝尔奖的真正实力。他在诗歌语言
上的贡献, 在顾城之下。谷歌翻译, 都把“顾城”这个单词翻译成“诗人”。
我这样说北岛, 心里多少也有点歉疚。 和他有过一次简短的交谈, 对他印象很好,
觉得他自然朴实而友善。 那么就和瑞典的Tomas Transtromer比较一下吧。当然, 这
位桂冠诗人确实写了一些意象很凝聚的诗。 但实在没有多少让人读了特别出神的作品
。 ...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芒克对我几乎没影响,对后面的人影响估计更小。《向日葵》有很强的时代性,过了那
个时代,就没感觉了。现在小孩看这诗,会觉得怪,没事干嘛和太阳这么拧巴?他们已
不知道毛当年的覆盖性影响了。
我读芒克的诗,就像看他抽大麻,是外在的,没有切入感,爽的不是我。他的诗总让人
明确感觉到旁观者的存在,不能代入,不能溶解,就隔了,就没有魅惑力。从技术上讲
,就是他不会使用暗示手法,不能催眠读者。好的诗是要让读者抽大麻的。
讲到暗示,我是这方面的绝对高手,我的某些诗,可以直接渗透到读者的骨髓里去,只
要他的生命是敞开的,只要他愿意接受奇迹。
打个比方,一首好的风景诗,要比真正的风景更入人的血液。为什么?因为风景是外面
的,不能被人带走,不能被人拥有。一个人旅游一趟回来,用不了两天,景色就忘得差
不多了。而我写的风景是内在的,像梦一样,虽虚幻,但感觉上却更真切。这内在的风
景可被消化,可被占有,只要记得这些句子,人走到哪儿,风景就跟到哪儿。
t******l
发帖数: 3060
8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印度巴肥啊,
现在狂困。
芒克好象生气了,
躲起来了。
t******l
发帖数: 3060
9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芒克,我觉得你应该奔啊,
你看东东奔了以后,我每次挖他得坑,总有年轻小妹妹往里跳,
换成你得坑,只剩下wsn往里奔了。
t******l
发帖数: 3060
10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大家加油阿,
不要让芒克失望。
t******l
发帖数: 3060
11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这年头,连芒克都不管用了。
m******n
发帖数: 462
12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芒克能当包子吃吗
t******l
发帖数: 3060
13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芒克总比切片的黄瓜强吧。
b*********n
发帖数: 2975
14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both strong, hehe

芒克总比切片的黄瓜强吧。
d******n
发帖数: 12850
15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芒克
不切片了芒克就没人家强了
a******e
发帖数: 6689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没怎么读前边,扫了一遍这个芒克的文,真是恶心。这人品还真不怎么样。
g**n
发帖数: 25142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我怎么没觉得芒克说得很过分阿?
可能不够为死者讳隐恶扬善
但也没抹黑太多吧
btw,顾城的诗我蛮喜欢的
记得大概是93年的时候吧
一个诗人告诉我顾城在新西兰的岛上追鸭子的事
当时好生羡慕那种生活
没想到没过多久就传来噩耗。。。
g**s
发帖数: 512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geon妹妹可能跟wh一样太善良了,不愿意以恶意揣度别人。顾的故事太复杂,很难说其
人怎么样,如果芒克确实认为顾不好,自然算不上什么抹黑。问题在于那篇文章很有借
贬顾抬高自己之嫌,这样吃人血馒头,而且吃相很难看就未免让人觉得有些恶心了。
e***d
发帖数: 8248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模仿《今世缘(二)》和《自画像》,练习一下哈。
《致雷版(一)》
爱上了
一颗黑洞
从此便不再
漫行
《无题》
汗珠
密密地渗出
汇成了
细流 无声入泥
而我
恍惚间化作佛陀心中那颗
孤悬的泪滴
《无题》(改)
汗珠
密密地渗出
汇成了
细流 无声入泥
而我
就是佛陀心中那颗
孤悬的泪滴
《无题》(再改)
泪珠
汩汩而出
汇成了
串 无声入泥
而我
就是佛陀心中那颗
孤悬的泪滴
发信人: shot (野水横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3 12:51:19 2013, 美东)
我前面提到的范式,不是指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手法,而是指对世界对人类的一种顿悟性
洞察,这洞察所带有的穿透力和概括力,使得这些句子永远地被凝结下来,不可再被更
改。说范式,是因为这些诗所带有的很强的普遍性。极容易被模仿,但却不可能被复制
或者超越。
比如上面用马和马车的关系来同构激情和生命的关系。这首诗不算典型。用我最近的另
一首诗来举例说明。
《今世缘(二)》
爱上了一只船
从此便不再靠岸
这首小诗出来后...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512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那你说芒克干嘛写这么一篇文章?他自己说“但顾城其人确实曾是我的朋友。我们有过
多年的交往,这让我还不得不去说些什么。”可是换做你的话,你愿意你朋友这么背后
八卦你么?另外你的类比有一点不合理啊,观众杀人难道就能被接受了?按预期值的话
,我觉得诗人自杀、杀人什么的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啊?
m*******u
发帖数: 6052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念研究生的时候被要求读了芒克的《野事》,实在不敢恭维。
l*********1
发帖数: 290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 (野水横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费明:说说芒克的《顾城二三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3 12:51:19 2013, 美东)
我前面提到的范式,不是指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手法,而是指对世界对人类的一种顿悟性
洞察,这洞察所带有的穿透力和概括力,使得这些句子永远地被凝结下来,不可再被更
改。说范式,是因为这些诗所带有的很强的普遍性。极容易被模仿,但却不可能被复制
或者超越。
比如上面用马和马车的关系来同构激情和生命的关系。这首诗不算典型。用我最近的另
一首诗来举例说明。
《今世缘(二)》
爱上了一只船
从此便不再靠岸
这首小诗出来后,一些网友模仿,比如“爱上了一只飞鸟,从此便不再歇息”,“爱上
了一匹马,从此便寄居从原”,“捡到一只贝壳,从此再不去海边”。这些模仿带有原
诗的特征,却没有一个能达到原诗的效果。
原诗是那种一锤定音式的顿悟,短短的两句诗探讨的却是人最基本的三种本能的冲突。
第一本能,安全感,对应于“靠岸”。第二本能,灵魂的结合,对应于“爱... 阅读全帖
j*a
发帖数: 14423
23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是不是斑竹有包子机阿
我只看到11个啊
> 46 dongxie May 5. Re: 芒克
47 mengshan May 5. Re: 芒克
> 49 aizaza May 5. Re: 芒克
53 Miaoyu May 5. Re: 芒克
55 singa May 5. Re: 芒克
62 bearJhonson May 5. Re: 芒克
68 Attitude May 5. Re: 芒克
69 dreamsun May 5. Re: 芒克
71 monk May 5. Re: 芒克
75 BabyRyan May 5. Re: 芒克
76 mangosteen May 5. Re: 芒克
l****r
发帖数: 5317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年轻、漂亮、会思想 zz
诗人芒克:我完好无损地活到现在
吴虹飞 陈琛
芒克喜欢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他们常去的据点是北京三环边上,他们叫作“食堂”的
一家餐馆。那天,艾未未端坐着,与大家低声聊天;艾丹有点喝高了,脸涨得红红的,
正在痛斥一个来自浙江的文学青年的品味;一个中戏的女学生导演正在热情邀请别人去
东方新天地观看她和男友新排的,据说和佘祥林冤案有关的话剧;一个交响乐团的首席
小提琴、某人的前女友,沉默地坐着;40岁的肌肉美男宝琦,据说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做
过模特的,以前是西安美院的学生,现在是MBA的解说员,业余客串画家,穿着短袖T恤
正在高谈阔论一些有关艺术的话题。他刚刚给芒克的少妻潘无依画了一幅肖像:画面上
的美人儿娇俏动人,胸前挂着一颗蓝色石头,众人看了,都喝彩道,画得真像!
芒克朋友多,来来往往一茬一茬的。过去一起办杂志的那些人,北岛、黄锐,现在基本
上已经没有来往。“跟我喝酒的都不是那拨人。”
2003年,他写过一本回忆录性质的《瞧,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写他的朋友,克制和
谨慎地写他们的逸事。比如他写陈凯歌嘴皮子利索,“差不多能用嘴奏出交响乐”;写
北岛,“眼珠子微突,就像两颗石头子随时都可
g****o
发帖数: 44
2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摘要
未经北岛先生审阅
一.老<<今天>>和新<<今天>>
老<<今天>>:1978年底到1980年底
创始人诗人芒克,北岛和画家黄锐等
1998年12月在日本东京办了一个二十年纪念朗诵会
笔名的由来:
筹备第一期<<今天>>的时候,为防止突发事件,决定互相取笔名.
芒克外号猴子,北岛遂为其取名芒克(Monkey);
芒克则给北岛取此名,北方的岛,"象岛一样沉默"
新<<今天>>:1990年挪威奥斯陆开始
二.中国的灾难
文化上的灾难始于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的讲话
文学"为工农兵服务",工具化
"话语危机",不会说自己的话
连情书都不会写,"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地下文学始于六十年代初,如郭沫若之子郭世英,后被处死
三.老<<今天>>
食指(郭路生)当是新诗运动开创者,老红卫兵,在运动的高潮开始反思进行创作
北岛在河北建筑工地工作,1971年(短暂)回京,与朋友们在颐和园划船,第一次听到
食指的诗,"感到震动"
当时的人们除了创作以外,
O****X
发帖数: 24292
26
这场辩论谁赢了?
2010年芒克辩论会:宗教是否有益于世界
芒克辩论,2010年11月26日,多伦多
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与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金斯在多伦多就宗教问题的社会影响展
开辩论。
主持人(拉迪亚德·格里菲斯):欢迎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参加由BBC和Intelligence
Squared联合举办的关于宗教话题的芒克辩论会。我是拉迪亚德·格里菲斯,很荣幸能
在今晚成为你们的主持人。首先,我要欢迎英国广播公司来自全世界的听众——大约有
2.4亿人将通过BBC世界服务、BBC在线新闻和BBC世界新闻观看这次辩论。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将这次辩论带给全球忠实的听众。同时也欢迎那些通过登陆
munkdebates.com网站来观看实况及录像的数以千万计的观众们,非常高兴他们也能成
为这次对话交流的一部分。
让我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壮观大厅,以及有幸聆听今晚这次辩论的2700名现场观众。今
天我们要感谢的还有Peter Munk 和Melanie Munk的慷慨赞助,以及加拿大及其最大的
城市多伦多,这里确实是全球会话的中心。
现在,我们所等待的时刻即将来临。我们今天的议题是——“宗教是否是有...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年轻、漂亮、会思想 zz
一年多前,国内的朋友来信求证一个消息:彭刚自杀了。可无人知其行踪。只知道,他
八二年来美,就读于匹茨堡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再无下文。他自杀,我是信其有的,
为此难过了好几天。  七三年年初,彭刚和芒克在北京街头,花一毛钱分享了个冻柿
子后,宣布成立“先锋派”团体。彭刚家和北京火车站仅一墙之隔。他俩心血来潮,翻
墙,跳上一辆南行的列车。头天晚上,彭刚去图书馆偷书,摔坏了胳膊。第二天芒克和
父亲吵翻来找他,他扯掉绷带,上路。他们在信阳和武汉两度被赶下火车。钱花光了,
只好变卖随身衣物。彭刚让芒克用仅剩的五分钱去洗把脸,然后找个漂亮姑娘乞讨。最
后还是个好心的女干部帮他们安排回家。  我是那年秋天认识彭刚的。从彭刚家的后
窗能看见那堵灰色的砖墙。火车驶过,震得玻璃哗哗响。我得承认,那是一种诱惑。后
来我的免费旅行也是从那儿开始的。  彭刚的画让我震惊。我当时就我有限的人生经
验判断:此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他的画中,能看到那次旅行的印记:表情冷漠的乘
客、阳光下燃烧的田野和东倒西歪的房屋。他很大方,让我随便挑选,我卷了几幅,回
家悄悄藏在床下。  彭刚长相怪,有点像毕加索蓝色时期中的人物。他
w*********g
发帖数: 30882
28
李世默:美国还想主宰21世纪?请便!
来源: nWAY 于 2011-12-09 16:24:5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 本文已被阅读:640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
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http://www.guancha.cn/html/49646/2011/12/07/62799.shtml
美国还想主宰21世纪?请便!
李世默特稿 观察者网
赫芬顿邮报近日发表了李世默先生文章,就今年6月基辛格、弗格森与李稻葵等人之间
关于中、美大势的辩论发表明确观点——如果美国坚持将“美国世纪”从20世纪延续到
21世纪?中国的回答似乎是:那就请便!文章引起激烈争议。
中译版:
近三年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芒克辩论会,已经成为讨论当代全球化问题的重要
论坛。最近一次芒克辩论会在2011年6月举行,辩题是“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这次
辩论会的内容,已经汇编成一本同样冠名的书出版。辩论会的参与者,都是卓越的知名
人士,反方有亨利•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法里德•扎卡里亚(... 阅读全帖
O****X
发帖数: 24292
29
女士们先生们,这是你们的两位辩论人。
在辩论开始前,我先简要说明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辩论时间安排。两位辩论者各有7分
钟的时间作为开场陈词,阐述正方或反方观点。接下来,希钦斯先生和布莱尔先生将展
开两个回合争锋相对的辩论。另外,现场观众可以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来参与到这场辩
论中。每位观众手中有一张提问卡片,可以在辩论过程中随时把问题写在卡片上,并放
到过道中的卡片收集箱中。我也会从坐在台上的年轻观众中收集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
交由希钦斯先生和布莱尔先生回答。我们也会接收在线听众的提问。辩论将以五分钟简
短总结和第二轮投票来作为结束。
在两位辩论人进行开场陈述之前,我们先看一下2700名听众进场时的投票结果。请看大
屏幕上的数字:22%的人同意正方观点,57%反对,21%持保留意见。现在我向你们提出
今晚的第二个问题:你们是否会根据今晚辩论中听到的内容来改变自己的投票?让我们
看看这些数字——哇!75%!也就是四分之三的听众会改变投票,这取决于接下来一个
半小时的辩论中他们听到的内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很清楚辩论的结果将由我们来决定,同时记住,在辩论结束时我们
将再度让听众投票,看看两位...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顾城明显不如破熊
顾城肯定是个怪人,平日戴个特殊的帽子。只要他不犯人,尊重他或随他去。芒克的
《顾城二三事》中记载着 “几个黑人,抢下顾城的帽子,互相扔着,开心地戏耍。而
顾城则被吓得抱头鼠窜,扎进了人堆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接着英雄出现“我
真觉得他太丢人了,上前帮他要回帽子。”联系上下文,就可以读出,芒克借着那几个
黑人,大出了一口他心中的鸟气。
d*********o
发帖数: 6388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中国女画家与外交官同居被捉 法总统求邓小平特赦(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9 21:12:13 2014, 美东)
编者按:4月9日,凤凰网刊载了一组照片,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跨国婚恋第一人“
李爽”的恋爱经历。李爽现年52岁,是一名画家,1984年她与法国外交官白天祥在巴黎
结婚,并一直定居在那里。两人的恋爱经历跌宕起伏。
1979年,李爽与白天祥在北京结识交往,此后李爽直接搬进了建国门外的外交公寓里,
与白天祥开始了同居生涯。但彼时中国的社会风气较为保守,对于李爽的举动,周围人
都持反对意见。终于,在1982年年底,李爽因与外国人“未婚非法同居”,被北京市公
安局判处2年劳动教养。事件的另一主角白天祥也被驱逐出境。
回到法国之后的白天祥没有放弃李爽。他四处奔走相告,希望法国政府能够帮助自己达
成夙愿。1983年5月,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在访问中国时,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请求,希望
中国能“允许这位小姑娘赴巴黎与其...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j.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7:47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六八年人:思想史上的开先河者
自1968年下半年起,一场当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青年的下放/流放运动在毛
泽东的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名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自至1978年底,
大约1623万人被下放到农村,农场和基层,其中包括“老三届”(66,67,68届)中学毕
业生近460万人和“老五届”大学毕业生近67,5万多人。【21】不管目下学界如何解释
这场运动的最终动因,但曾被毛泽东器重与信赖的红卫兵此时已被划为应当接收改造的
“知识分子”范畴和应当“接收再教育”的革命对象已是路人皆知的事实。因此,不管
主观愿望如何,在客观上,“上山下乡”的发动都是毛收回给青年学生的结社自由权并
企图从组织上作为一个整体彻底打散他们的运动。然而,事与愿违。这场运动使所有的
青年学生的地位直降到水平线下,从而使他们抛弃前嫌,消弭派性,如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高中的血腥枪案仍在发酵,特朗普总统责令司法部调研相关控枪政
策,然而全民皆知风声过后,都会归于平静,直至下一次惨烈枪案发生。当持枪文化挟
持政治,一些人命变得无关紧要。联邦政府的反复停摆预示共和、民主两党将继续厮杀
,着眼于今年的中期选举,重大的政策妥协在国会绝无可能。
哈佛大学的政治学者雅思查·芒克出生于德国,基于对当前美国的另眼观察,他最近撰
文《美国还是民主的吗?》,认为美国政治沉疴在加重,很多问题显而易见却被熟视无
睹。比如变质的国会议员,很多人没有信仰,不讲原则,一切都为选票,只为自己留在
国会;民粹主义大行其道,并以政治正确的面貌散播反智的思潮。芒克认为,这同白宫
现在的政治文化直接相关,白宫主人反复宣称他要打破传统,不会遵从过往的政策、机
制甚至法律,与此同时他宣称为民代言,与腐败且无视人民呼声的政治精英集团坚决斗
争,这是他进入白宫的法宝之一。在总统就职讲话中,他宣告权力不是从一届政府转移
到下一届政府,而是“交回到你们,人民的手中”。一年多过去,“权力回到人民手中
”的美国有了哪些变化?枪案继续发生,起初白宫将责任推给上届政府,如今则王顾左
右;移民... 阅读全帖
n***p
发帖数: 156
34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记高强度腐败的一天
牛泽西的父老乡亲,连同一小撮扭腰村民,通过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巴戎巴赤,带三个表的
伟大理论,哦,对不起,是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认识到了腐败活动对于繁荣资本主义市
场经济,丰富哈德逊河两岸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极其非常的重要。于是在埃克雅常委的
提议下,在芒克主席的支持下,在皇上同志的亲自过问下,党中央决定在7月2日举行一次
大型腐败活动。
各路英雄9点半在芒克家集合后,分头向腐败现场三弟胡克海滩进发。到达的时候很多停

场已经满员,只好把车趴在了一个较远的地方,结果部分同志盲从大流,偏离了既定的革
命路线北海滩,把革命队伍引向了著名的三弟胡克天体海滩。到现在偏离革命航向究竟是
因为有人蓄谋已久,还是意外事故,或者是命中注定仍然是个谜。(据说有人据此拍摄了
电影 牛泽西密码, 敬请关注)
在离天体区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之后, 腐败活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我和东邪, 烩面
, 埃克雅gg等,都被世界杯撩拨得脚痒痒, 迫不及待在沙滩上摆门开踢, 经过了很多中场

息, 多名球员加入退出之后, 足球场上迎来女队员们矫健的身影. 简乐同学和埃克雅同学
各自把守一方大门, 身手矫健, 多次将毕竟
M******a
发帖数: 6723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6 00:10:58 2016,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j.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7:47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六八年人:思想史上的开先河者
自1968年下半年起,一场当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青年的下放/流放运动在毛
泽东的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名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自至1978年底,
大约1623万人被下放到农村,农场和基层,其中包括“老三届”(66,67,68届)中学毕
业生近460万人和“老五届”大学毕业生近67,5万多人。【21】不管目下学界如何解释
这场运动的最终动因,但曾被毛泽东器重与信赖的红卫兵此时已被划为应当接收改造的
“知识分子”范畴和应当“接...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从毛泽东的拥护者到他的反对派
http://www.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Details.aspx?id=4826
从毛泽东的拥护者到他的反对派──“文革”中年青一代觉醒的心路历程的本质与毛泽
东的集权思想
宋永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衫矶分校
原载《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4期(总第91期)]
从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产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
加快了毛式极权制度的没落,并激发了中国独特的民主运动。“文革”的结果无疑是灾
难性的,但它也使许多年轻人对共产党政府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幻灭感,激励了他们为
中国的未来推动政治改革的热情。
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初衷之一,无疑是想通过党内外不断进行的残酷无情的政治
清洗,更全面而严密地控制人民的头脑,为他本人树立起中国新帝王的权威。然而,在
整个动乱时期,在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中间,始终存在着对毛泽东体制的怀疑与抵制
。在这场大灾难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判决了一大批“反革命案件”,公开批判过
30到50株“大毒草”(即赞成异端思想的作品)[1],如遇罗克的“出身论”(1966)
和“李一哲”的“关...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3522
37
来自主题: _innervision版 - 年轻、漂亮、会思想 zz (转载)
芒克有好的,但这首不行。
总的来说,他的诗人资质不是很够,属于资历较久,人称“老芒克”。
顺便回复一下酒妹,北岛的诗是男人诗。顾城的诗是孩子诗。舒婷的诗是口水诗。
中国有新诗以来,最好的不敢说,不过,最纯净最有诗味的,当属顾城。
s*****n
发帖数: 1636
38
据美国媒体报道,每逢星期三,家住美国加州北部温特斯镇的华莱士就会起个大早,来
到《温特斯快报》总部,领取当天最新出版的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
在出发前,华莱士(右图)会在报纸上贴上地址标签,然后把几十份报纸塞进一个
斜挎包里,整理一下头上的棒球帽,然后开始步行送报。
温特斯是加州北部一个拥有6600人口的小镇。《温特斯快报》每周出版一期,发行
量在2300份左右。从1947年开始,华莱士便和小镇另外7名送报员一起,每周风雨不改
地沿着相同路线给小镇居民送上新鲜出版的报纸。
“我不喜欢打猎,或者打高尔夫球,我就是喜欢送报纸。送报纸的时候我可以见到
我认识的人。”华莱士说。
谈送报如谈初恋
华莱士现在还能记得1930年,在俄克拉荷马州马斯克吉市的街头,那激动人心的报
童吆喝声:“号外!号外!请看报纸内容。”那是当时那些没有收音机的居民了解新闻
的主要渠道。1931年,华莱士12岁时,他就开始帮忙投递《马斯克吉民主时报》。
华莱士本人曾是《温特斯快报》的出版人。1946年,华莱士26岁时从军队退役,花
1.35万美元买下报纸版权和厂房。他在1983年退休,把报纸业务交给自己的儿子查理打
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特鲁多访华提人权问题 加中油菜籽危机缓解 [复制链接]

(加拿大总理Twitter)
【大纪元2016年09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综合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
华第二天,加拿大向中国出口油菜籽的危机获得缓解;加拿大提出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
施投资银行,此外加、中双方将研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特鲁多周三称,在北
京向中方提出人权问题。
特鲁多周二在北京曾说,希望与北京有更多机会“在善政、人权和法治等方面做经常和
坦诚的对话”。周三被媒体问及在与中方会谈时是否提出了相关问题后,特鲁多称,他
提出了人权问题,也提出了加拿大人在中国被监禁的问题。
被提及的个案包括在中国被控间谍罪,已被关押了超过2年的加拿大人高凯文(Kevin
Garratt)。加方认为,中方没就此指控提出足够的证据。
特鲁多说,良好关系的基础,是能够坦诚、公开地在有关问题上合作。每次他有机会与
中方官员会面,都提出了这些相关的“领事案件”。
中方认为,来自加拿大的油菜籽含有杂草、其它谷物及碎屑过多,要求加方出口商在9
月1日前,将这些异物减少一半,并威胁称,中国可以在其它地方购买类似的产品。对
于这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5892
40
周一,加拿大自由党领袖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在大选中失利,现回归他最初喜爱的行业—学术领域,被任命为多伦多大学梅西学院(University of Toronto's Massey College)的高级学者(senior resident)。
叶礼庭将在多伦多大学法学院和政治科学系授课,同时,在多大芒克国际事务学院和国家政策与管理学院授课。
据悉,叶礼庭曾经就读多伦多大学,并且是一名受到国际赞扬的学者和作家。
五年前,叶礼庭在哈佛大学也享有声望,并且当时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授课。之后开始其政治生涯。
梅西学院的负责人John Fraser表示,传统上,学院的高级学者(senior resident)通常是为那些退出政治领域的人提供的。过去,担任高级学者的还有前总理Pierre Trudeau、前革新党领袖Preston Manning和Bob Rae等。
c*********2
发帖数: 340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单民主墙 维基百科
西单民主墙主要指的是1970年代北京西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交会处,西单体育场的约2
米高、100米长(也有一说是200米左右)的宽阔围墙,上面张贴着许多不同政见的大字
报。民主墙被视为中国民主运动的开端。其发挥宣传政治自由与民主化的短暂自由时期
被称为“北京之春”。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民主墙的形成
■1.2 结社、民间刊物、游行
■1.3 取缔
■1.4 被逮捕的各地民主墙骨干
■1.5 胡耀邦态度
■2 民主墙的主要活跃人物和组织
■3 评价
■4 参考文献
■5 参见
历史民主墙的形成
“民主墙”的形式源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即民众在公众场所张贴文章,表述某种政治
主张或心声。1977年,周恩来逝世一周年时,在天安门广场的“毛泽东纪念堂”工地围
墙上出现一些悼念周恩来的大字报,和一些民间上访状的大字报。后来该围墙因工程竣
工被拆除,人们就把大字报转移到北京市西单东北角的墙上。
1978年9月11日,“文革”中被停刊多年的《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但复刊后的第一期
便被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下令查禁。查禁的理由是:1.刊物中登载
了一些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郎郎这人够可以的
张郎郎 在死刑号的日子
监狱里的颜色很单调,回来这一路上,看四周的环境真是眼花缭乱。我妈就说:“
郎郎,要是眼睛累,你就闭上。”我说:“没事儿,挺好看的。”
本刊记者 吴虹飞 实习记者 覃宪秋 发自北京
2月,共和国国徽设计者张仃辞世,儿子张郎郎从普林斯顿大学飞回奔丧。谈论生
死,共话往事,原来这个还有些英俊的、喜欢说笑话讲故事的老头儿,曾经是诗人郭路
生(即食指)的引路人、遇罗克在死刑号的狱友、陈丹青的教员,并与国内地下诗歌运
动渊源深切。
1943年11月,张郎郎出生于延安,在“马背摇篮”里长大,是名副其实、根红苗正
的“红二代”。他跟着一路打仗的部队进了北京,在像“育才”、“一○一”、“四中
”这样干部子弟成堆的学校上学。那个饥饿而又狂热的年代,无数少年被压抑住的光芒
,他却轻轻巧巧、活活泼泼地如数绽放出来了。
1962年,还是中学生的张郎郎在母亲陈布文(曾为周恩来秘书、国务院秘书,当时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文学)支持下创办“太阳纵队”地下诗社。
诗社成员多半出身于干部家庭或艺术家庭,对社会上的残酷和严峻“不甚了解,至
少觉得与我们无关”。而他们享有的书籍、画册、电影等“精神资源...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6729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基辛格唱衰中国
基辛格:中国问题太多自顾不暇 本世纪难称霸 多维新闻
南海主权争议的多方角力,与西方流传的中国崛起论不无关系,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指,中国内部包括政治体制和经济改革等问题太多,未来几十年都可能自顾不暇,本世
纪内难以在国际上称霸。
综合媒体6月19日报道,基辛格是17日在参加加拿大多伦多芒克辩论会时发表这一看法
的。共有四个人就21世纪是否将属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进行了辩论。记者兼作家扎
卡里亚支持基辛格的观点;历史学家弗格森和中国学者李稻葵则持反对意见。
基辛格指出,中国在未来十年要忙于处理的内部问题,包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
何配合政改。他指一胎化政策和中国人日渐长寿,三十年后在职工人与退休者的比例是
二比一,社会养老负担将十分沉重,“我怀疑一个国家面临如此多根本性的变化,是否
还会有时间当超级大国。”
基辛格指中美两国谁也没能稳占上风,两国在这世界新秩序下如何调整策略,才是真正
的挑战。他又指,中国会强大起来,但在维护自身利益时,须学懂自我克制,否则可能
会激怒其他国家。
基辛格认为,美国应该小心地选择绝不应允许中国跨越的“红线”。他强调,美国在全
球海洋“航行自...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4
2011年,在加拿大芒克,举行了一场极为引人注目的辩论会:21世纪是不是中国的世纪
。正方有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哈佛经济师专家尼尔·弗格森,反方则是美国资深
外交家基辛格、曾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100位顶尖思想家”和《时代》杂志
撰稿人的法里德·扎卡利亚。反方最主要的理由是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不可
避免地走向民主化。但“这些转型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而是充满着血腥与混乱”、“中
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且国情非常复杂的国家,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发生
了这种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将会是什么样子?”
应该说西方这个质疑十分有力,而且总体上也符合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发展。但这个质
疑的缺陷在于它没有看到任何理论都有例外。比如,美国由于没有传统重负,完全由移
民组成,因此它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直接建立了民主制度。再比如,欧洲的经济发展导
致了世俗化,宗教的影响日益衰微。而在美国则恰恰相反。
如果以史为鉴,中国如果想避免民主悲剧,避免国家的停滞、全面动荡甚至解体的命运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走自己的路,开创一条人类代价更小、进步更快、成效更大的模式
。这实际上已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45
异见打压持续,编辑徐晓莫名被拘(转)
来源: 溪边愚人 于 2014-12-11 17:12:01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
已被阅读:153 次 (6398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尽管中国正不断强化对公民社会和权利活动人士的打压力度,但在得知举止谦和的财新
传媒文化和图书编辑徐晓上周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而被北京警方带走时,许多记者
和作家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几天过去了,目前仍不清楚,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位年逾花甲、身材瘦弱的编辑遭此灾祸
。自从11月26日被拘留之后,没有人能够探视她。不过,最近突然失踪的并非只有徐晓
一个人。据28岁的非政府组织雇员、电影爱好者柳建树的妻子赵思乐周三说,她的丈夫
也于同一天“失踪了”。
赵思乐说,五天后的12月1日,她收到了警方的信件通知,称柳建树被拘留是因为涉嫌
“非法经营”。柳建树目前的状况仍然不得而知,他的妻子说,一直无法见到他,也无
法与警方讨论他的案子,但可以把衣服和钱送到关押他的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徐晓、柳建树等人最近被拘的消息...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8525
46
个人认为是海子
但现在北岛混得最好
不能不服。
a******9
发帖数: 20431
47
顾城发来贺电
m**d
发帖数: 21441
48
诗人如何挣钱?
U**s
发帖数: 3390
49
现代湿人的也读?
C****o
发帖数: 1549
50
不需要
有女文青倒贴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