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航天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a
发帖数: 3698
1
毛泽东时代中国的歼星舰计划
终于终于找到遗失的歼星舰计划,网上公布两张纸,据说来自《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一
书。两张纸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久旱逢甘霖,干柴遇烈火哇。
1968年,国防科委五院成立,负责空间技术研究抓总工作,拟定国家空间研制规划,组
织航天器战术、技术论证,组织实施和协调,负责卫星、飞船研制。两张纸披露了五院
的研制规划,应该从1966年5月制定的《发展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十年规划》充实而来

《规划》卫星分为侦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和载人飞船,史称“三星一船”规划
,今日得以窥其全貌。另有作战飞船,终极目标50吨级航天飞机和150吨级空间站,并
考虑登月,这群傻大胆们果然一个都没放过。
侦察卫星代号红卫兵。红卫兵一号,可见光照相卫星,1971年发射。红卫兵二号,红外
光照相卫星,1972年发射。红卫兵三号,电子传输型卫星。1973-1974年发射。
导航卫星代号灯塔。灯塔一号,核潜艇导航,超短波导航。灯塔二号,水下导航,超长
波导航。1971年初步研制成功可用于全球导航的卫星。
通信卫星代号红讯兵。红讯兵一号,中轨道海军通信卫星。红讯兵二号,同步轨道战略
通信卫星。红...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1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天宫对接分8步需10分钟
对接过程分为8个步骤:
第一步“相撞”。在惯性作用下,8吨重的“神舟八号”与8.6吨重的“天宫一号”
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进行相撞,当“神舟八号”上的主动对接机构碰撞上“天宫一
号”上的被动对接机构,对接过程正式开始。
第二步“捕获”。当“神舟八号”主动对接机构上的对接环,接到失衡传感器发出
对接指令信号后,6根滚珠丝杆就会向外推出200多毫米,对接环上安装的3对捕获锁,
撞到“天宫一号”被动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卡板器,就会被牢牢卡住。
第三步“缓冲”。“神舟八号”对接环受到撞击后,将会通过一套传动机构,联向
对接机构上的摩擦自动器和电磁阻尼器,分别吸收纵向和横向的撞击能量,进行缓冲。
碰撞、捕获、缓冲3个步骤共需要大约60秒时间。
第四步“校正”。当“神舟八号”成功捕获“天宫一号”并实施缓冲后,“神舟八
号”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继续往外推至300毫米,同时对两个航天器的姿态、位置和偏
差等进行强行校准,校准时间约需80秒。
第五步“拉近”。校准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缓缓收缩,将两个
飞行器“拉近”,这一过程约需240秒。
第六步“拉紧”。“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481
3
中国计划发射“百千瓦级核反应堆试验星”,进行在轨演示验证,掌握超大功率空间核
反应堆电源技术
揭秘火星探测车用核电池
2012-08-10
北京时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2011年年底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
面,“降落”时长7分钟。并开始了在火星为期两年的任务。“好奇”号项目总投资为
25亿美元,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顶级科学顾问约翰·霍尔
德伦(John Holdren)认为,“这是行星探索迈出的巨大的一步。以前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类似的事情。这次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这个重量达1吨的火星探测车使用的是六轮核动力,据报道称,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宇
航局迄今最为先进的火星车,大小与一辆小汽车接近,以核电池作为动力,至少可以保
证14年的供能。据了解,在外行星探测中,由于空间探测器远离太阳,难以利用太阳电
池发电,必须采用核电源。美国在“海盗”号探测器,“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
“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木星和土星探测器中,都使用了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作为电
源。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动力呢?
核动力原理简介
核动力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4
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2-08/3015366.html
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3号”将装载核动力装置2012-08-11 09:29 文汇报
本周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探测器此刻正在遥远的红色土地上张望。对“非专业航
天爱好者”来说,要从外形上区分“好奇号”和它的前辈、比如“勇气号”“机遇号”
,其实远比想象来得简单:
“好奇号”身上,那对早已被视为太空飞行器标志的“翅膀”——太阳能电池翼片
——消失了。
收起惯常的“翅膀”,正是为了飞得更远。“好奇号”是人类建造的首辆核动力火
星车。而且,随着人类不断走向深空,航天器对核能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
-
事实上,将于明年随“嫦娥三号”登月的我国首辆月球车,也将装载核动力装置。
这将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核能利用也可以“微型化”
普通人也许惯于将核能与核电站、核潜艇等“大家伙”联系在一起,但中国探月工
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告诉记者,在航天器上,核能是以另一种“微
型化”的方式被利用的。“好奇号”上搭载的核动力装置,是一枚重约45公斤、发电功
率140...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400
5
欧阳自远越看越像活宝
老实哗众取宠。不踏实的干活。

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2-08/3015366.html
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3号”将装载核动力装置2012-08-11 09:29 文汇报
本周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探测器此刻正在遥远的红色土地上张望。对“非专业航
天爱好者”来说,要从外形上区分“好奇号”和它的前辈、比如“勇气号”“机遇号”
,其实远比想象来得简单:
“好奇号”身上,那对早已被视为太空飞行器标志的“翅膀”——太阳能电池翼片
——消失了。
收起惯常的“翅膀”,正是为了飞得更远。“好奇号”是人类建造的首辆核动力火
星车。而且,随着人类不断走向深空,航天器对核能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
-
事实上,将于明年随“嫦娥三号”登月的我国首辆月球车,也将装载核动力装置。
这将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核能利用也可以“微型化”
普通人也许惯于将核能与核电站、核潜艇等“大家伙”联系在一起,但中国探月工
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告诉记者,在航天器上,核能是以另一种“微
型化”的方式被利用的。“好奇号”上...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6
自研月球车迈出大步:将装载核动力装置
来源: tttw 于 2012-08-12 18:12:11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
话] 本文已被阅读:63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自研月球车迈出大步:将装载核动力装置
论坛出处:西陆中国军事
作者:猛禽之痕
时间:2012-08-12 09:52:12
本周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探测器此刻正在遥远的红色土地上张望。对“非专业航天爱
好者”来说,要从外形上区分“好奇号”和它的前辈、比如“勇气号”“机遇号”,其
实远比想象来得简单:
“好奇号”身上,那对早已被视为太空飞行器标志的“翅膀”——太阳能电池翼片——
消失了。
收起惯常的“翅膀”,正是为了飞得更远。“好奇号”是人类建造的首辆核动力火星车
。而且,随着人类不断走向深空,航天器对核能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将于明年随“嫦娥三号”登月的我国首辆月球车,也将装载核动力装置。这将
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核能利用也可以“微型化”
普通人也许惯于将核...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中国的反导工程/反导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9 17:48:54 2012, 美东)
中国的反导工程/反导计划
(直接从网页上拷贝粘贴的,一些网页上不可见字符也贴进来了,地方太多不能一一删
除,不好意思)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我们国家就进行过多次反导反卫星研究和试验了.
以下内容来源于网易某位版主的博客,现在那位版主的博客不知为何被关闭了,幸好我截
留下了这些资料,
现在在此发上来让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过去毛泽东时代的反导反卫星计划.
中国的导弹防御计划与卫星战计划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
; t  d5 Z; p0 [" E
1.60年代的640工程。
2.80年代的863计划,主要进行基础技术的可行性论与技术储备。
3.面对美国的TMD与NMD的威胁,现阶段主要进行对抗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可行性论
与方案规划。显然,当时的中国力有不济,一个原子弹估计已经用掉
200亿人民币,国家的资源配置捉襟见肘,但是考虑到当时...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8
欧洲航天局希望欧洲航天员可以搭乘中国飞船进入太空。
来源: xwu622 于 2013-02-28 19:56:22[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295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打印|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不顾美反对,欧洲支持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
新军事编译文章为新军事网翻译且首发,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洲航天局(ESA)某高级官员日前表示,他们希望在未来10年内,欧洲航天员可以搭
乘中国飞船进入太空。
欧洲航天局载人航天和行动部门主管表示,他们正在探讨与中国联合开展航天任务的
可能性,并将此作为扩展双方合作的一部分。2003年,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托马斯•莱特在参加柏林航展时向美联社透露称:“我希望欧洲航天员能搭乘中
国飞船飞行。”这位前德国飞行员称,ESA正计划深化与中国航天局的合作,并在未来
10年的后5年内联合开展航天任务。莱特说:“事实上,一些飞行员已经在接受中文培
训,”。
虽然欧洲航天局是国际空间站项目的一员...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9
http://it.sohu.com/20130301/n367507563.shtml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印度第一家商业太空公司的创立者苏蜜塔•
莫汉蒂(Susmita Mohanty)希望印度能在未来的太空商业化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
展望了未来太空发射商业化的美好前景。
苏蜜塔•莫汉蒂希望能够对印度的太空探索能力进行商业化,尤其在极地卫
星发射方面。她还希望能够为国际卫星制造商提供地球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发射
活动。印度有能力每年发射六颗卫星,但目前仅做到了发射两颗。印度航天发射的商业
化或许能弥补官方发射能力上的不足。苏蜜塔•莫汉蒂认为,印度应该致力于占
据未来四分之一的全球商业太空发射市场。
苏蜜塔•莫汉蒂说:“进入地球近地轨道仅需10分钟,这比大多数人上班的
时间都要短。我希望未来进入太空,能像打出租车出行一样方便!。第一代私营航天器
能把付费乘客送入地球近地轨道,第二代私营航天器能够在地球和月球、地球和火星之
间摆渡穿梭。(双螺旋)
W******i
发帖数: 2001
10
中国技术人员正在努力研发800吨有效载荷的轨道航天器,这是中国最大型的运载
火箭,其难度可想而知。技术人员代表着中国航天的未来,运送大型空间站、侦察卫星
等一系列大型航天器都迫切需要“长征5号”火箭,中国为此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
中国为国际市场研发的下一代商业通信卫星也将通过“长征5号”火箭发射。中国表示
,长征5号火箭发射是中国空间事业的支柱,虽然不能马上投入发射,但是却是中国航
天运载家族最具技术难度的一员,预计可以在2015年成功发射。中国官方透露,中国也
在设计适于军用卫星的“长征11号”固体燃料运载火箭,预计在2016年发射,同时也在
研发大型登月火箭。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30401/17756572.html
m********5
发帖数: 17667
11
2013年3月25日,美国“航空周刊”杂志刊登文章《中国将在2015年发射长征5号(China
’s Long March 5 Will Not Launch Until 2015)》,文章赞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较快且型号多样,介绍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系列、东方红宇宙飞船系列和中国的登月计
划,认为中国的航空加工工艺仍需提高。
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技术人员正在努力研发800吨有效载荷的轨道航天器,这是中国最大型的运载火箭
,其难度可想而知。技术人员代表着中国航天的未来,运送大型空间站、侦察卫星等一
系列大型航天器都迫切需要“长征5号”火箭,中国为此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中国
为国际市场研发的下一代商业通信卫星也将通过“长征5号”火箭发射。中国表示,长
征5号火箭发射是中国空间事业的支柱,虽然不能马上投入发射,但是却是中国航天运
载家族最具技术难度的一员,预计可以在2015年成功发射。中国官方透露,中国也在设
计适于军用卫星的“长征11号”固体燃料运载火箭,预计在2016年发射,同时也在研发
大型登月火箭。
中国“长征5号”火箭第一阶段采用氢燃料,比得上美国的“德尔塔4”型...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12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3_04/03/23845190_0.shtml
http://www.deccanherald.com/content/319627/isro-may-launch-spac
India’s efforts to send a spacecraft to Mars will take a huge leap by the
end of March, when the payloads are expected to be finalised and the 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Isro) is looking at November, 2013 for the
launch of the satellite.
原标题:印度为火星探测器集成有效载荷 预计11月发射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随着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为“火星
轨道器任务”(MOM)探测器集成有效载荷,印度向火星发射航天器的计划正在逐步实现。
“火星轨道器任务”探测器将由... 阅读全帖
i*****9
发帖数: 698
13
从现场直播的镜头看,中国发射火箭的水平之高令人不敢想象。你看那火箭升空时同步
播出的舱内场景,连一丝颤动都没有,如此平稳。还有火箭外部摄像头捕捉的火箭离地
过程,更是纹丝不动,连渐渐远去的发射场都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看出中国发射航天器
所用的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人(除了中国人)。一是,燃料燃烧时把巨大的火箭和
航天器推向天空时不产生一丝颤动;二是,燃料燃烧向下喷射时几乎不产生热浪,远去
的发射场图像没有一丝干扰。大家一定看过电影中的镜头,地面升起的热气流产生的干
扰效果,使得远处的物体看上去不断抖动和变形。而我们使用的航天燃料能够在产生巨
大推力的同时,一是不产生除了推进方向以外的干扰力,所以没有颤动;二是不产生巨
大的热气流,说明燃料的能量不浪费在产热上。这样的技术,美俄50年都追赶不上。难
怪,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合作航天开发呢?正如官方人士表示,人家十几个国家一起做
的事情,我们一个国家就能干了。还要加上一句,我们干得更好!
x*********0
发帖数: 65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的照相机和胶卷问题
转载。谢绝谩骂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article.php?date=201109&postID=5
美国的阿波罗等月项目一共试图等月7次,成功等月6次!阿波罗13虽然等月没成功也安
全返回!阿波罗13的故事还拍了个好莱坞大片电影哪!
阿波罗等月项目一共发表了5771等月照片,当然应该还有大量没发表的,因为阿波罗宇
航员不仅不是专业摄影师更不是月亮上的专业摄影师,尤其是考虑到宇航员是用挂在胸
前(参考下面的图)的照相机拍照的,所以成功率应该不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应该有
拍的不够发表标准的照片,所以阿波罗宇航员拍的等月照片的总数应该大大超过5771张。
还有就是阿波罗等月项目宇航员都是用传说中的用胶卷的照相机拍照片的,因为那时还
没有数码相机,所以宇航员还必须换胶卷,而换胶卷也是需要时间的,胶卷还是重量,
嘿嘿
这里是阿波罗宇航员拍的够发表标准的照片的数据:
阿波罗11出仓1次(共151分钟)拍照121张(平均每75秒一张够发表标准的照片)
阿波罗12出仓2次(共470分钟)拍照504张(平均每56秒一张够发表标准的照片)
阿波罗14出仓2次(共...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15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xinhua/taikong.txt
太空育种能有多神奇?
  ·方舟子·
中国航天技术总体水平还比不上美国、俄罗斯、欧盟,但有一项航天技术绝
对位于世界前茅,因为世界上就没有其他国家在搞,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之
一,那就是太空育种(也叫航天育种)。中国太空育种不仅产生了很多项“科技
成果”,而且早已商业化走向市场,甚至走进千家万户。所谓“太空种子”可以
轻而易举地很便宜地买到。在淘宝店输入“太空种子”,有近三百个结果,其中
有蔬菜,有水果,有花卉,包括太空椒、太空白菜、太空韭菜、太空芹菜、太空
番茄、太空茄子、太空无架豆、太空芸豆、太空豆角、太空南瓜、太空葫芦瓜、
太空黄瓜、太空丝瓜、太空冬瓜、太空苦瓜、太空草莓、太空莲、太空郁金香、
太空薰衣草……五花八门,共同特点是“超大”,号称这些种子是搭载飞船或卫
星到过太空的种子的后代,有优良的变异基因,具有“祛斑、瘦身、提高人体免
疫力、增强儿童智力发育”等神奇功效。这些种子的祖先是否真的有过天路历程,
并...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16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完成总装 正进行飞天前测试
来源: ccvip_usa 于 2013-11-03 20:01:1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
文已被阅读:335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贴内容已被 [ccvip_usa] 在 2013-11-03 20:02:0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
或论坛管理删除.
央广网北京11月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承担中国
探月工程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经完成总装,正在进行飞天前的测试,标志
着嫦娥三号任务全面展开。
嫦娥三号将于今年年底择期发射,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软着陆。执行发
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于1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相关测试工作,这也
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全面展开。
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测试包括一些标定的单机的测试,精度标定的测试,测试完进行
系统状态的连试,还要和整个大系统之间的实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航天器进行地外天体软着陆,首先需要飞行40万公
里到达...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7
中国月球车中华号样机首次亮相工博会 为探测火星奠定基础
字号:小中大2013-11-05 20:59:40
更多
21
关键字 >> 月球车中国月球车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样机中国航天航空航天嫦娥三
号嫦娥奔月探月工程科技月球车探月登月头条观察者头条
11月5日,即将在2013年12月随嫦娥三号发射到月球表面的“中华”号月球车原理样机
在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这款原理样机由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下称上海宇航所)主要负责研制,在技术上
突破了月面移动和轮壤作用技术,掌握了自主导航和地面实验技术,其展开状态尺寸为
“1800毫米X2180毫米X1535毫米”,重量为120公斤,爬坡能力30度,越障高度20厘米
,最大速度200米/小时。
展出的“中华”号月球车原理样机
展出的“中华”号月球车原理样机
月球车全名为“月面巡视探测器”,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
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而在下个月发射嫦娥三号这一我
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中,“中华”号月球车也将伴随升空,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
与月球的零距离接触。据悉,“中华”号月球车...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嫦娥3号变轨成功 即将登陆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成功完成最后变轨 登月将经历"黑色750秒"
字号:小中大2013-12-11 06:27:13
更多
144
关键字 >> 嫦娥嫦娥三号嫦娥三号最新消息嫦娥奔月登月变轨着陆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昨晚成功完成登陆月球前的最后一次变轨,从
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
。按照计划,3天后嫦娥三号将携“玉兔”从近月点尝试月面软着陆。着陆过程中,嫦
娥三号将完全依靠程序导航,不受地面控制,被称为“黑色750秒”。
嫦娥三号变轨示意图
嫦娥三号变轨示意图
变轨至着陆准备轨道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
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
面着陆准备轨道。
据悉,此次轨道机动是在月球背面实施的。18时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三号
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20时37分,嫦娥三号进入月球背面区域。21时20分,嫦娥三号发
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21时24分,嫦娥三号重新回到月球正面,根据地面...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嫦娥三号着陆在即
嫦娥三号“落月”在即 解密如何实现月球软着陆
2013年12月12日 0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25)
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面
着陆准备轨道。图为嫦娥三号进入预定月面着陆准备轨道示意图。中新社发 张骁祺 摄

视频:嫦娥三号进入绕月椭圆轨道:将在虹湾软着陆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12月12日电(记者 姚培硕) 根据计划,嫦娥三号将在北京时间12月14号在月
球表面实施软着陆。嫦娥三号如何实现软着陆以及能否成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目前,
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北京时间12月10日晚,嫦娥三号已经成功降轨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这是
嫦娥三号“落月”前最后一次轨道调整。在实施软着陆之前,嫦娥三号还将在这条近月
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继续飞行。期间,将稳定飞行姿
态,对着陆敏感器、着陆数据等再次确认,并对软着陆的起始高度、速度、时间点做最
后准备。
“发射、近月制动、变轨和月面降落比较起来,后者更为关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
个全新的,也是一个...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0
月面软着陆:中国1次成功 前苏联11次失败,美国3次失败
来源: 天天喝茶 于 2013-12-15 04:59:02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
已被阅读:49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专家谈月面软着陆:中国1次成功 前苏联11次失败,美国3次失败
专家谈月面软着陆内幕:中国1次成功 前苏联11次失败
2013年12月15日 15:15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月面着陆而发起首波冲击的是前苏联“月球”号和美国“
徘徊者”号系列探测器,但在它们递交的初始成绩单上却是一连串“失败”。 ■月面
软着陆是最关键、最惊心动魄的一个环节:前苏联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月面着陆而发起首波冲击的是前苏联“月球”号和美国“
徘徊者”号系列探测器,但在它们递交的初始成绩单上却是一连串“失败”。
■月面软着陆是最关键、最惊心动魄的一个环节:前苏联直到第12次尝试才首获成功,
美国也在品尝了3次失败苦果后方平安着陆。
嫦娥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
这也是人类第130次探月...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嫦娥五号2017年前后发射
嫦娥五号2017年前后发射
来源: ych2000 于 2013-12-16 22:12:55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
已被阅读:543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贴内容已被 [ych2000] 在 2013-12-17 04:32: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
论坛管理删除.
嫦娥五号2017年前后发射
[人民日报] 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有关
情况,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实现了我国航天领域的“七大创新
”,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他说,探月工程将转入三期,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嫦娥五号将于2017年
前后完成研制并择机发射。
嫦娥三号80%是新技术、新产品
吴志坚介绍说,12月15日嫦娥三号探测器进行了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成功传回五星红
旗的图片,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任务整个过程做到了“准时发射、精确入
轨、安全着陆、可靠分离、成功巡视”。
...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2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着陆器和月球车八台设备全部开机
字号:小中大2013-12-23 20:31:55
更多
154
关键字 >>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设备开机探测器天文雷达月基天文望远镜嫦娥奔月头条观
察者头条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今天(12月23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八台科
学探测设备全部开机。探测器正在争分夺秒对月球开展探测活动。除了昨天观察者报道
提到的X谱仪探头和红外成像光谱仪之外,其他设备还包括月基天文望远镜和天文雷达。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着陆器和月球车八台设备全部开机
嫦娥三号着陆器
绕月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本月初接受采访时说,着陆器上有一台天文望远
镜。“在月亮上观测天文,这是史无前例的。它有什好处?地球上刮风下雨,云遮雾罩
,电离层搅着,又有污染,限制很多。月球上真空,可以观察得更清楚,这是天文学家
观测天文梦寐以求的环境。” 欧阳自远说。
另外,据欧阳自远介绍,着陆器上还放了一台极紫外望远镜,用于观测地球的等离子体
层的密度、结构的变化,它反映了地球空间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欧阳自远说:“阿波罗
16曾经放置过一台极子相机在月亮上,但它的波段、观测的... 阅读全帖
e*****m
发帖数: 722
23
美国国会分管太空事务的两党领导人说,中国2007年实施的反卫星军事试验造成的太空
垃圾对人类太空事业造成了长远的危害。五角大楼官员说,美中两国正努力就太空准则
进行磋商。
中国为了展示自己的太空打击能力,在2007年1月11号向太空发射一枚弹道导弹,
击毁了自己一颗已经报废的气象卫星。中国的那次太空军事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
反弹和对中国承诺和平利用太空的质疑。
*布鲁克斯:中国反卫星试验造成太空垃圾规模全所未有*
在5月9号星期五的一场听证会上说,美国国会众议院太空事务小组副主席、共和党
人布鲁克斯 (Rep. Mo Brooks)引用最新数据再次证明中国那次太空行动对人类太空事
业的危害。
布鲁克斯:“中国2007年的反卫星试验显示了太空环境有多么不稳定。这次试验是
有史以来造成最多太空垃圾的一次事件。迄今为止,那次事件造成的大约3400件物体已
经记录在案。”
太空事务小组的首席民主党人爱德华兹(Donna Edwards)说,中国的行为对太空环
境的危害将持续久远。
爱德华兹: “中国2007年反卫星试验的后果使太空垃圾的危害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这次事件据信造成了15万件...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4
中国率先研制出“烯合金” 或将带来革命性变革
2014年05月29日 08:12
来源:环球时报
12419人参与 608评论
石墨烯或许将对未来航空航天器带来革命性变革
石墨烯,这个让大部分公众感到陌生的名字,却是全球多国科学家都在竞相研究的课题
。这种在2004年才正式被发现的新材料,不仅让两名英国发现者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更有望让“薄得像纸一样的透明手机”、“一分钟充完电的电池”、“像衬衣一
样的防弹衣”等“科幻产品”变成现实。中航工业航材院(以下简称航材院)相关人士27
日向《环球时报》透露,他们成功利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烯合金”,
宣布新一代具备特殊性能的系列材料问世,或许将对未来航空航天器带来革命性变革。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它只有一个碳原子那么厚,是已
知、能看得见的最薄纳米级材料。这种特殊结构让它从被发现之初,就获得多个世界之
最:有史以来最结实的材料,其强度是钢的100多倍;电子传导率最快的材料,比硅材料
快140倍;它还是最轻的固体物质、室温下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具有97.7%的透光率…
…各国科学家竞相投入对这...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5
可发射重型火箭 将填补航天空白
文昌建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
据报道,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具备投入使用条件,这将
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基地建成后,中
国发射自己的火箭空间站、载人登月乃至于火星探测已是指日可待。
全面提升我深空探测能力
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
发射任务需要,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2009年9月,中国在海南文昌建设首个低纬
度滨海发射基地,在历经五年的艰辛建设之后,这一宏伟项目目前基本竣工,正式投入
使用也近在咫尺。
作为中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目前国内最大、发射条件最好的卫星发射基地
,文昌航天发射基地未来可用于发射正在研制中的重型“长征五号”以及正在预研制中
的其他系列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
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此前曾表示,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输火箭
“长征五号”计划2015年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据介绍,作为一种系列化
、通用化、组合化的新型运载火箭,...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6
文昌建成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 登月探火星指日可待
2014年10月1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具备投入使用条件,这将是中国首
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基地建成后,中国发射自
己的火箭空间站、载人登月乃至于火星探测已是指日可待。
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
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
全面提升我深空探测能力
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
发射任务需要,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2009年9月,中国在海南文昌建设首个低纬
度滨海发射基地,在历经五年的艰辛建设之后,这一宏伟项目目前基本竣工,正式投入
使用也近在咫尺。
作为中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目前国内最大、发射条件最好的卫星发射基地
,文昌航天发射基地未来可用于发射正在研制中的重型“长征五号”以及正在预研制中
的其他系列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
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1489
27
http://news.qq.com/a/20141101/006959.htm?tu_biz=1.114.1.0
11月1日,经过漫长而充满艰险的返回征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
返回器成功在着陆区预定区域降落。新华社记者任军川 摄
新华网内蒙古四子王旗11月1日电(记者余晓洁 王聪王春燕)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中国
成为了成功回收绕月飞行器的第三个国家。
1日晨,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中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降落。
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在绕月飞行后再入返回地球。
它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
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务成功,非常完美。”着陆场站气象台教导员齐华第一时间给父亲齐收金发送了一
条信息。父子二人分别是气象台建站43年来第一任和第四任站长。
“小飞”是网友给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昵称。这次试验的目的是通
过真实飞行,获取试验数据,验证未来探月三期主任务星嫦娥五号再入返回地球的关键
技术。
10月24日凌晨,“小飞”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8
再入返回飞行返回器顺利着路,标志着兔子两小时打遍全球不是梦!
楼主:老家河南1 时间:2014-11-01 09:52:00 点击:55828 回复:730
上页 1 2 3 4 … 8 下页 到页
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了!哈哈哈~~
今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有专家称,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
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这也是否说明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MIRV全导弹头再入突防的关键技术,是为新一
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研制任务顺利实施和长城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呢?
现在一个抗灼烧技术,一个是水漂理论,一个制导技术,已经是世界最高前沿技术
了!
只要解决了发动机,那么两小时打遍全球不是梦。
美国几次水漂都失败了,而中国连续两次打水漂成功之后,马上开始绕,落,回,
一次成功。
说明技术理论扎实靠谱,只要空天发动机一突破。
美国渲染的两小时打遍全球的霸权宣传全都给他妈给中国做了。
全面突破和掌握!这个值得骄傲和自豪!
1月、7月...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9
嫦娥5号T1”试验:又一次“111” 式的打击 zt
来源: dfh 于 2014-11-02 11:54:21 [档案]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652 次 (6294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前面有朋友说返回器不是HTV2和WU14,其实说的没错。
HTV2和WU14都是以飞的远为目标,所以气动外形都是“高升阻比”,返回器小飞是以减
速为目的,是“低升阻比”,就是尽量的能做到减速。高升阻比主要是利用“扁片形”
外形产生高效的升力,又能不损失太多的速度,这样才能“漂”的远。
返回器小飞以2点五度的再入角进入大气层,因为以减速为目的,她的下压和上弹幅度
都不大。应该说,下压是减速,上弹也是减速,在大气层内滑行的时间(黑障段)要比
高升阻比的HTV2和WU14都长的多。
美国的HTV2虽然以20马赫在黑障段时间短,还是烧毁了,小飞却是以35马赫的速度比
THV2长的多的时间在黑障中滑行,如果安全返回,美国的脸就丢大了。 这次水漂,看
做导弹她就是导弹,看做航天器她就是航天器。猎枪也是枪...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0
最近,长征7号火箭已经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即将进行首次全系统合练,这是明年该
火箭首次发射前的重要试验。中国载人航天网发布了长征7号火箭矗立在新型移动发射
平台上的照片。这是该型火箭与发射系统的首次完整亮相。据悉,长征7号火箭可能在
2016年进行首次发射,该型火箭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并采用模块化
设计,可以用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组合成适应不同航天器的发射工具,近地轨道
载荷最大为13.5吨以上,同步转移轨道载荷最大7吨,太阳同步轨道最大5.5吨。
据悉,中国长征-7号火箭最初的代号是CZ-2F/H(长征2号F换发型),采用煤油为燃
料,无毒无害,且推力更大,造价更低廉,2009年改名为长征7。该火箭的主要特点是
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火箭一、二级芯级发动机数量和类型;助推器数量和类型的不同
,有十余种不同的构型。目前进行测试并将在2016年首飞的“长征7号”火箭是其中最
基本的型号,厂方的型号代号为CZ-724型。其第一级火箭为2台YF-100发动机,还有4个
各安装一台同型发动机的液体燃料助推器,单台推力1200千牛;第二级火箭安装4台YF-
75发动机,单台推力...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首用“龙芯”发射北斗新星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3/31/c_127642296.htm
夜晚的微风习习吹过,为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吹走了白天烈日的燥热,送来丝丝
的清凉。离发射场不足五公里的山坡上,一抬头,满眼的星空尽收眼底,与挺着小小“
啤酒肚”的月亮交相辉映,形成有趣的互动画面;山坡下面,灯火通明,时不时传来被
春风吹淡了的喊话声,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倒计时准备工
作。
2分钟后,轰鸣声起,地面微震,橘红色的火焰喷薄而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腾
空而起,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亮星”随即划过天际,奔赴其工作轨道
。与以往的卫星在发射后依靠自行变轨、几经“曲折”才能进入工作轨道不同的是,这
次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享受到了“送上家门”的服务——运载火箭上新增加的一级独
立飞行器,充当“太空摆渡车”,可将卫星直接送到高轨道的工作轨道。
基础级分离、点火、调姿、星箭分离……今天3时34分,经历了5小时42分钟的飞行
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响起掌声——星箭分离成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成功。以往卫星需要跋涉几天的漫...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2
中国在轨卫星数量2014年反超俄罗斯5颗 未来10年差距将继续拉大
发表时间:2015-04-27 08:58:02
字号:A-AA+
关键字: 俄罗斯中国航空航天火箭火箭发射卫星中国卫星俄罗斯卫星在轨卫星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最近几年无疑是伟大而辉煌的时代,中国在轨的卫星已经基本构成
了中国空间基础设施,并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受困于经济
危机和设备老化的俄罗斯,卫星轨道集群却不在最好状态,根据俄联邦航天署的统计数
据,俄罗斯在轨卫星数量2014年为134颗,被中国(139颗)反超5颗。对此俄联邦航天
署署长科马罗夫表示,在未来10年俄在轨卫星群数量将增加到181颗,可谓雄心勃勃。
但俄国即便能按时保量完成数量增长计划,中国在轨卫星数量的对俄优势还将进一步拉
大,2020年左右可能将扩大到20颗。
近年来,国家对气象、资源、探测、减灾等航天方面的需求激增,因此中国航天也迎来
了黄金时代。2010年,我国火箭发射数目到达了标记性的100发,前50发用了21年,第
二个50发是用了9年,到了2014年,中国火箭累计发射总数目已经超过了200发。
2014年12月... 阅读全帖
t****f
发帖数: 376
33
路透社报道,美国周五新出炉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拥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太空项目,同时继续研发激光、卫星干扰器和其他针对敌方太空装置的武器。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年度《中国军力和安全发展报告》称,中国还建造了巨大的地面基础设施,建造、发射和控制卫星。
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0月,中国已经发射了16艘宇宙飞船,扩大了其卫星通讯和监控能力,包括中国首个提供高分辨率图像的卫星。报告对中国所谓的“反太空”技术提供了新的细节。报告称,2014年7月的一次发射让外界对中国发展破坏性太空技术的担忧重燃,尽管中国公开声明出于和平目的利用太空。
“美国政府提供的中国反太空行动细节比之前多,”非盈利组织Secure World Foundation的Brian Weeden说道。“五角大楼显然对中国太空能力和反太空能力的增长越发担忧。”
2014年7月的发射并没有摧毁卫星或制造太空残骸,但报告援引的证据显示这是2007年1月发射的后续行动,2007年的那次发射摧毁了一个已经失效的气象卫星,制造出数百片太空残骸。
报告指出,中国在2013年5月发射一个物体进入最高飞行高度超过3万公里的飞行轨道,接近地球同步轨道,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阳模拟器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进入了新的黎明,这要多亏
上月底开始在北京投入使用的一个先进太阳模拟器。
据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3日报道,这个模拟器占地与一个起居室差不多,上
有模拟太阳的配特殊透镜的强大光源,另外还有真空环境,墙壁冷却到接近绝对零 度
,这都是为了模拟太空中的极端环境,以便开发出更好更可靠的技术和硬件。模拟器由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自主研发。
报道称,太阳能为航天器提供能源,同时也会带来危险。比如,太空环境中,太阳
能电池板面向太阳的那一面会非常热,而另一面则非常冷。这样的冷热不平衡会导致许
多问题,比如电子元件失灵和机械断裂等。
低估太空中极冷极热条件对材料的破坏性让中国早期的太空探索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一个月球车“玉兔”在展开月球探索任务不久之后就出了故障,因为它的电动机在月
球极热的白天和极冷的夜晚交替时发生损坏无法修复。
报道称,模拟器在6月28日完成验收试验,目前已经在开展一系列任务。
该模拟器比美国航天局的VF-6太阳模拟器略小。
不过207所称,其最大辐照度可达到1.3个太阳常数,而美国航天局的模拟器只能达
到1....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3497
35
英媒称,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
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3日报道,这个重达1300磅(约合590千克)的航天器中,含
有一块能够产生纠缠光子对的晶体,这些光子对将被发射到中国和奥地利的地面卫星接
收站中,从而形成一个“密钥”。
据《自然》杂志报道,该卫星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如果
这一为期两年的研究任务的初期实验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可能很快就会再发射多颗卫星。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证明粒子即使相距极远——该研究的实验距离约为750英里(约合
1200公里)——也能保持纠缠。
此前为证明量子通信所做的研究显示,这一距离最长为180英里出头。现在科学家们希
望,太空中的光子传播能够将这一距离变得更长。
《自然》杂志解释道,通过空气和光纤时,光子会被分散或吸收,这给脆弱的量子态的
保持带来了挑战。但光子在太空中的传播却更平顺。
实现此等距离的量子通信将使建立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成为可能,通信双方能够使用一
个共享的密钥进行交流。
在量子物理学中,纠缠粒子即使相隔极远,也会保持相互连接。因此,其中一个粒子的
...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天宫二号发射直播地址!
关于空间实验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基本概念是:空间实验室是为发展空间站
,从载人飞船过渡到载人航天基础设施的试验性航天器;而空间站的概念是:可供多名
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空间实验室与空间站在概念上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功能,可能是一种空间站,也可能
作为空间站附属,或航天飞机搭载的空间设备。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研制空间实验室是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可
对空间站的关键技术进行试验,获取经验,降低风险,为建造空间站打基础。
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在任务目标、功能规模、技术指标、资
金投入和研制周期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同。对此,要有明确的界定,否则会走弯路。

发帖数: 1
37
2016-10-01 07:34:31腾讯太空
播放
00:00/04:21 全屏
15.4M
到目前为止,SpaceX只是帮助美国航天局以及其它客户发射无人航天器,使用的则是公
司自研的猎鹰9型火箭和龙式太空舱
腾讯太空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周二(9月27日),亿万身家的企业家ElonMusk为我们
展示了一个让数百人登上火星的计划,但这个计划真的靠谱吗?Musk是私有航天企业
SpaceX的创始人,以及现任首席执行官。在他周二提出的计划中,SpaceX将着手建造每
趟能将100人送上火星的飞船。这一计划还包括研发新式巨型火箭,以及帮助人们抵达
火星(或是更远的地方)的维生系统。Musk的雄心还不止于此,他的更长期目标则希望
能通过改变火星的大气层和环境,让这颗星球变得宜居。
从各种意义上,这个计划都十分激进。不光是Musk给出的的时间表,还有完成整个计划
所需的巨量资金。尽管如此,专家仍然表示,这个计划看起来并非毫无可能或是无法达
到。太空政策专家JohnLogsdon认为,这个计划在执行上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实际上我
们不需要为此发明许多新技术,而SpaceX拥有很好的工程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第一件事:澳大利亚不是掺合南海仲裁的事么,然后就被东帝汶正手一个大嘴巴子
,反手一个大嘴巴子。至于说什么中国指使的,中国给出的主意,中国在背后撑腰,那
都是对人畜无害的中国的污蔑!
第二件事:中国长征七号火箭第2级重新进入大气层,刚好经过美国加利福利亚附
近,然后美国中西部的犹他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利亚州,数千人被划过夜空的神秘火
球吓到。你说中国也是,你应该告诉他们这颗是火箭没带核弹头啊?看把人家美国人吓
的...
第三件事: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派人到中国催货。好几年前定的货,钱都付了,到现
在也不给送来!你们卖军火的有没有点职业道德?中国表示我们错啦,马上发货!
美国你要是认为这事是中国找个借口军援叙利亚那你就错了。合同日期看到没?好
几年以前的。如果你认为是伪造的,那也是你自己的事。叙利亚方面和中国方面都认为
没问题。
第四件事:中国最近开了一堆船上黄岩岛了,菲律宾的老杜你不要怕,中国的船可
能是去打渔的吧。
第五件事:中国派了8000维和部队去叙利亚。不知道前几天刚把叙利亚政府军炸了
的美国人敢不敢跟解放军动手。至于政府军里边有没有中国派去的教官或者军事观察员
什么的,我也不知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19日晨,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相继进驻天宫二号,中国人朝着建设空间站的梦想
又迈进了一步。俄罗斯航天集团载人航天计划执行主任谢尔盖·克里卡廖夫代表俄航天
集团所有宇航员向中国航天员发去贺信,表示期待与中国航天员一起探索太空。
克里卡廖夫自己就是一位资深宇航员,曾创造太空累计停留世界纪录并荣获“俄罗斯英
雄”称号。他在贺信中表示:“我相信,俄罗斯宇航员和中国航天员将来一定会进入彼
此的载人航天器内,一同在太空飞翔,俄罗斯航天集团愿意为此而尽力。祝愿中国航天
员此次太空飞行成功,希望不久后我们能在地面和太空中相见!”
克里卡廖夫说:“尊敬的中国航天员及各位同仁,我们是俄罗斯航天集团的宇航员,祝
贺你们进入太空并祝愿你们顺利完成太空飞行计划,平安返回地球。中国航天员将在近
地轨道度过30多天,这是一项重要考验。我们相信,出色的训练和精确的理论知识将
帮助中国航天员应对各种考验。”
作为曾6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在贺信中分享了自己在太空的切身体会。他
说:“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在适应太空环境时航天员需处理很多复杂
问题,例如学会在封闭空间和失重条件下生活。为了适应这种生...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40
一箭五星:中国成功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
央视新闻消息,今天(11月10日)7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
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该星主要用于验证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
环境适应性,积累在轨试验数据,为脉冲星探测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脉冲星被称作
宇宙中的灯塔,它们特征明显、易于辨识,在宇宙中的定位位置比较精准。
另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博报道,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后
,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在轨
实测脉冲星数据,为脉冲星探测及技术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
此次发射还搭载了4颗微纳卫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发
射纪录。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这是它继2015年9月
首飞之后,第二次执行发射任务。
用于此次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和长十一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和一院
研制。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9次飞行。
什么是脉冲星?
“脉冲星”其实是死亡恒星的一种遗骸。它的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的脉冲星质量高达
10亿吨,同时它又...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8441
4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288132/answer/130094296
1.1 本次航天发射的有效载荷
实践17号科学应用卫星,主要用来验证纯电推进、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轨服务、通讯等
高大上功能,都是中国卫星工程技术重大突破。跑个题先,看到实践就想起老祖宗很早
就教育我们一个道理,
而又有伟人告诉我们了
所以实践系列卫星一直都是中国秘而不宣的卫星系列,你懂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本次火箭只有一级和二级,上面级带了一个远征二号,有双发
动机拥有多次点火能力,所以可以执行复杂入轨程序,也可以做多个大型卫星的多次入
轨,非常高大上,比常规火箭第三级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这次火箭发射,无论是从测试新型火箭、测试新型上面级、测试崭新的发射场(重
型任务)、测试新型卫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把远征二号和实践17都算作有
效载荷的话,他们的总重大约在12吨,也有说14吨级别的(没有官方数据),刚好是长
征五号的极限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马上介绍)。
1.2 本次涉及到的轨道类型
目前地球附近航天发射最主流的轨道是两种(其他的就不介绍了)...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2026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016中国答卷
中国不会去充当全球领袖。但是,中国的发展肯定会成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靠经济封锁,军事讹诈维持自己全球老大的国家真的应该好好想想,
是抗拒还是拥抱中国的进步。
全文转载:了不起 这6张“中国名片”震撼世界
中国新能源、中国桥梁、中国航天、中国电商、中国交通、中国超算,一个个打上了中
国标记的基础设施、科技成果、行业成就,正在不断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中国经
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以铿锵的脚步迈向世界。厉害了,
我的“中国名片”!
名片一:中国航天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22次发射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新型火箭首发成功
首个海滨航天发射场建成使用
多颗卫星发射升空
2016年,中国航天人交出的成绩单,格外耀眼:新型火箭首发成功、首个海滨航天
发射场建成使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多颗卫星发射升空…
…中国航天事业用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新成就,掀起阵阵航天热潮。
2016年成绩单
2016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22次发射,将近40个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全
年发射次数首次突破20次,创造了中国航天历史上年发射量最高纪录...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1554
43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近日,美国航天局发布声明称,将在月球轨道上打造太空港作为
“深空门户”的新计划,以实现送人往返火星。上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批准了
美国航天局(NASA)2017财年195亿美元的预算方案,要求其研究载人去火星的可能性
,并在180天向国会提交相关报告。
特朗普签署通过美国航天局预算方案,并获赠NASA T恤
据新华社报道,这个月球轨道太空港将类似一个小型国际空间站,但里面不会有人常驻
,且能升降轨道,以完成不同性质的任务。
太空港建设完成后将由一个小型居住舱、气压过渡舱、大功率电力推进系统以及一个可
开展研究的后勤舱组成,具备对接能力,从而作为通往月球表面和深空目的地的门户。
“我设想的是,多个不同的国际和商业合作伙伴参与建设这个门户,”美国航天局副局
长威廉·格斯登美尔在声明中说,“它既能移动去支持在月球表面执行的机器人或伙伴
任务,也能进入月球的高轨道去支持前往太阳系其他目的地的任务。”
建设这个太空港将需要使用尚在研制中的大推力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飞
船。按照目前的进度安排,2023年至2026年间,“太空发射系统”每年搭载载人的“猎
户座...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serfjbs(欣欣), 信区: Military
标题: 美日欧抗议无效,这次中国说了算!(转载)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09:33:36 2017,GMT)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军事科技研发能力正在爆发,中国已经开始渐渐的掌握
了众多核心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前列。很久以来,西方一直以来都进行着严
密的封锁,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大型挖泥船、火箭振动台、
大型龙门吊等等,终于等到了,美日欧抗议无效,这次中国说了算。
大型火箭的震颤问题通常是制约大型火箭发射的致瓶颈性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
题那么就必须有大型振动台,振动台不够大,大型的装备就不能试验。如果航天器不经
历振动台模拟震颤的考验,航天器上天就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最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严
格限制9吨以上的振动台出口中国,不过,现在中国已经自主研制出了70吨级的世界上
最大的振动台,可是美国现在只能生产20吨左右的振动台。这一次美国为了确保航天发
射安全,美国打算引进中国50吨级的振动台。
中国爽快的答应了美国要求,但是同时也提出了5个方面的苛刻条件。1.所有的... 阅读全帖
y*j
发帖数: 313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吹吧吹吧,上次龙门吊倒塌,砸死一众同济的专家,

:发信人: iserfjbs(欣欣), 信区: Military
:标题: 美日欧抗议无效,这次中国说了算!(转载)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09:33:36 2017,GMT)
: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军事科技研发能力正在爆发,中国已经开始渐渐的掌
握了众多核心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前列。很久以来,西方一直以来都进行着
严密的封锁,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大型挖泥船、火箭振动台
、大型龙门吊等等,终于等到了,美日欧抗议无效,这次中国说了算。
:  大型火箭的震颤问题通常是制约大型火箭发射的致瓶颈性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
问题那么就必须有大型振动台,振动台不够大,大型的装备就不能试验。如果航天器不
经历振动台模拟震颤的考验,航天器上天就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最初,美国等西方国家
严格限制9吨以上的振动台出口中国,不过,现在中国已经自主研制出了70吨级的世界上
:最大的振动台,可是美国现在只能生产20吨左右的振动台。这一次美国为了确保航天
发射安全,美国打算引进中国50吨级的振动台。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北斗全球组网为何让欧美恨得牙痒?近日传出更大猛料
据媒体报道称,美国麦克斯韦空军基地空军大学校长史蒂夫•夸斯特认为,
美国恐将失去在空间进步中的长期领先地位。至少就目前而言就比中国落后了至少2年
。夸斯特还推测中国将在十年内开展太空运作,而美国则需要50年,这让美国在未来又
落后中国40年。
近来不断传出中国在太空领域获得新突破的消息,不仅在高超音速飞行器和低成本
航天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连卫星导航定位也开始打破欧美西方国家垄断的局面。
今年11月5号,随着我国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正式开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时代,将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服务。
和资深的美国GPS相比,我国北斗有两大绝活让其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脱颖而出
,连俄罗斯都急忙跑过来寻求合作。
首先是最复杂的星座系统。目前全球其他国家的导航卫星使用的是中轨轨道,中国
北斗则是世界唯一一个使用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地球静止轨道和地球倾斜同步轨,这能使
北斗长期覆盖指定区域,还可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
其次是短报文系统。全球其他定位系统只可接收太空信号,却不能与通信卫星进行
任何交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由私人公司发射火箭
由私人公司发射火箭,标志着人类离太空又近了一步。
李潮文 彭新 饶文怡 2018/02/07 09:21浏览 74.0W来源:界面新闻字体:宋
今天早晨,一枚新火箭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空中心成功发射上天。此次使用的发射坪
,恰好是当年NASA向月球发射阿波罗11号所用的场地,但与几十年前不同的是,这次的
火箭是伊隆·马斯克的私人创业公司Space X制造的。火箭升空后,现场所有人都开始
鼓掌、欢呼,仿佛这是一场硅谷常见的party。
在这枚代号为“猎鹰”的重型火箭上,马斯克放了一辆他自己的特斯拉Roadster跑车。
跑车的电路板上刻着一句话:“来自地球,人类制造”,代表了这个被称为“钢铁侠”
的创业者对于地球之外的领域和生命的探索。
由私人公司发射火箭,标志着人类离太空又近了一步。《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的标题
中直接用了“太棒了”、“纪念碑式的”、“难以置信的”三个形容词。
与此同时,也有人感到惊慌。《大西洋月刊》称,“随着私人公司在这个领域一点一点
地占据地盘,太空飞行不再像以往那样是全人类的事情,而变得更为私人了。”
在发射火箭的前一天,有记者问马斯克,把自己的特斯拉放在火箭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作为一种能够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行器,航天飞机毫无疑问有很多优点,但是为什么中国
航天近年来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器,却没有研制一款航天飞机呢?航天专家表示,中国事
实上也有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之所以没有将其变为现实,原因非常简单就三个字:太
贵了。
航天飞机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其对于材料、动力、电子系统的要求要比传统
火箭要高得多,按照美国航天局的估计,美国一共造出了5架航天飞机,每架的造价为
20亿美元,每次发射费用高达5亿美元,整个项目的花费约合现在的2000亿美元,而且
航天飞安全系数太低,5架飞机摔了2架,事故率40%,在新一代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后
,航天飞机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对于中国这个能造出航母和歼-20五代机的国家来说,造出一架航天飞机并不艰难,只
是从成本考虑完全没有必要,其维护费用和成本实在太高,有这样的资源还不如投入到
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可重复利用火箭上,甚至可以研制类似美国X-37B的空天飞机,这种
尺寸更小但更使用更灵活的太空飞行器更符合未来探索太空的需求,根本没必要将宝贵
的资金投入到大而无用的航天飞机上。
g**1
发帖数: 10330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空天飞机“燃爆”互联网
中国空天飞机“燃爆”互联网 让X37B黯然失色
2018-03-08 08:19:00环球时报 张亦驰 分享 47参与
【环球网军事-航空3月8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环球时报记者 刘 扬】
国内媒体近日报道了一款工业部门在研的空天飞机方案,引发境外媒体集体关注。专家
表示,这一技术方案的先进性远远领先于美国目前天地运输系统以及轨道飞行器,在理
念上看和英国“云霄塔”空天飞机类似。但其技术复杂程度也是空前的,正如航天三院
院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现在主要是在初期的技术研发阶段。
中国研制革命性“空天飞机”
央视报道称,航天三院目前正在研制一种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并可重复使用的“空天
飞机”,这种“空天飞机”既能够载人、也能把卫星等航天器送到太空。正在研制的“
空天飞机”被称为“腾云工程”,它是一种可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并多次重复使用的新一
代天地往返飞行器,可在地面机场水平起飞。
航天科工集团三院院长张红文称,它不同于现在火箭再回收的方式,是一种能从普
通机场起飞,把航天器运送到轨道上的方式,能够带来航天运输方式的革命。空天飞行
器既可载人也可货运。载人时,可用于太空旅游、航天员运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两年前失控就不管了
@NASA爱好者:弗劳恩霍夫高频物理和雷达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FHR)的科学家拍摄
到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图一,图二),当时处于失控状的天宫一号的时速约为2.8
万千米。详见:http://t.cn/Rn0Ky3T
根据欧洲空间局空间碎片办公室最新预报,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预计将在3月30日至4月
2日期间坠入地球大气层,这个时间变化极大,另外也不能准确预测坠入的地点,预估
坠入地点在北纬43度与南纬43度之间(图三,图四)。
随着天宫一号坠入地球的时间越来越近(图五),欧空局现在每一到两天预报一次。详
见:http://t.cn/RQj18NI[/cp]
@Tin_Eclipse: 航天狗来科普下:大型航天器再入大气层通常不能完全烧毁,所以一般
会控制落区在无人地带。天宫一号按计划也是要受控坠毁,由于失误燃料提前耗尽,只
能听天由命,存在一丢丢的风险,所以才有国外同行的轨道预报。讲道理,我们自己做
好落区预警是比较负责任的做法,由于我们的面子文化,这一点做得不好。
@新华视点:【再见!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即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它2011年9月29日发...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