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胡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u
发帖数: 341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zhu (打打油), 信区: Poetry
标 题: 胡适:从蛹到蝴蝶,中国新诗的缔造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8 09:28:06 2009, 美东)
(摘自《胡适与周氏兄弟》 作者: 陈濑渝,宋娜)
1916年7月8日,《留美学生季刊》在纽约开会,会后任叔永、陈衡哲、梅光迪、杨杏佛
等人在康乃尔大学附近的恺游迦湖划船。不料中途遇上大雨,船也在靠岸时翻了。为此
,任叔永写了一首《泛湖即事》,并寄给了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胡适。当时,留学生
之间这种诗词书信往来颇密。
谁也没有想到,这首诗居然在朋友圈子内引发了一场白话是否可以入诗的争论。
当然,也造就了中国白话诗的第一人--胡适。胡适接到信后,遂在同年7月16日回
信说,诗中"言槕轻楫"的"言"字,"载笑载言" 的"载"字,皆死字。另外,"猜谜赌胜,
载笑载言"一句中,上句为20世纪的活字,下句为三千年前的死句,两句不相匹配。没
想到梅光迪看到了胡适给任叔永的回信,对胡适大加批判:足下所自矜为"文学革命"真
谛者,不外乎用"活字"以入文,于叔
S*****4
发帖数: 514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悟空是哪种猴 胡适:进口的
“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随着动画电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热映,孙悟空又回来了。
小时候,每个暑假都在电视台轮番播放《西游记》的热闹中度过(说这话暴露了年龄),
第一次看到《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时,感到深深的不适,与六小龄童的美猴王相比,
也太原生态了吧。到了《西游降魔篇》,孙悟空的形象简直称得上惊悚,不怎么像猴,
倒近似于猩猩了。这次的良心巨制《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脸怎么那么长,完全是山
魈(Xiāo)了。(不爱攀爬,树上睡觉,猴科。)
看来,深入人心的孙悟空形象一直在被重新想象和塑造。只是没事儿喜欢瞎琢磨的武汉
晚报记者忽然很想知道,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品种的猴子。悟空是哪种猴 胡适:进口的
长江网-武汉晚报2015-07-27 08:28我要分享 0
[摘要]山魈、狒狒、金丝猴、类人猿、猩猩、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
猴?有人说是猕猴,胡适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
进口的。
“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随着动画电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热映,孙悟空又回来了。
小...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
殷海光的那篇如下:
胡适思想与中国前途
——殷海光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很是复杂。虽然如此,最具广泛影响力的思想,在
基本上大致可分三个类型:第一是社会主义;第二是保守主义;第三是自由主义。当然,
在这三个类型之中,每一个类型又可以作次级的划分。例如,同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有
温和与激进之分。温和的社会主义思想接近自由主义;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想则演变成
极权主义。同是保守主义,有国粹派与玄学派之别。至于自由主义的思想,更是多形
多样。
作者在此并不准备讨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思想之演变史,因而也就不预备
替这些思想做分类的工作。作者在此所要着重指出的,是保守主义与极权主义二者对
自由主义构成的联合打击。"胡适思想"是中国自由主义的核心。所以,前述二者对自
由主义的联合打击,在实际上就是对胡适思想的打击。可不是吗?来自左方的势力,
对于"胡适思想",清算洗脑,迫害之不遗馀力,必欲铲除尽净而后快。来自右方的
势力,提起"胡适思想"就消化不良,想尽种种方法把"胡适思想"从人们的记忆里勾销。
照这些光景看来,若干中国人的思想已经倒退五十年,与倭仁徐桐之流为伍了。
许多人对于左右这两种势力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忽然觉得胡适这个人挺有意思
说到胡适,估计全中国的人对他能叫得上名字,却具体有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关于他知
道最多的身份就是中国推广白话第一人。
其实胡适活了七十几年,并没有在各领域里取得什么重大的建树,各方面都挺庸庸碌碌
,也就是说很多东西他都知道一点,但了解的都不深。
他的有意思主要是他是一个特别有个性的人,在政治上他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他不拥
护蒋介石,也不与毛泽东来往。
他反对五四运动,认为学生就该专注学业,少参与这些有的没的。他不赞成在没有作战
能力的时候就直接对抗日本,要悄悄积蓄力量再来反抗。这有点像旧派的保守主义思想。
胡适从来都把自己独立于各种主义之外,胡适自己都曾经说:狮子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
,只有狐狸才会成群结队。
以此看来,胡适想做的是那头狮子,把独立思考看的很重,生怕一不小心被利用。他把
自己孤立的位置看的很重,并不想像谁靠拢,也生怕自己向谁靠拢,他追求的是一种不
偏不倚。胡适还崇尚科学,喜欢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问题。
这样一看,胡适很像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但与其说是夹缝里的人,不如说是第三
派,最终谁是谁非,谁对谁错,就交给时间来证明吧
e***e
发帖数: 387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oyxy (oyxy),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 (读后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7 05:52:51 2009)
最近在读胡适的一些文章,特别是还在大陆时期的那个胡适。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国
家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居然有如此富有智慧如此循循善诱的一位思想家。很多人以为胡适
和鲁迅是上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两个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折射的是中国知识分子毫不妥
协,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是一种非常状态;而胡适体现的则是一种
平常心,一种更为温和的智慧,重在实施和可操作性,用渐进而理性的坚韧推动整个社
会的进步。
更为详细的来说,例如鲁迅擅长于点破中国人的劣根性,善于塑造如同阿Q孔乙己这样
的典型形象来代表他心目中所需要被改造的中国人的形象,鲁迅的文章的重点就在于点
破,发人深思反省,期望唤醒中国人的良知勇气,来改造整个民族性,鲁迅通常会“地
上本没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详细情况到此点破为止。相比起来,胡适的风格
则是更具有实用性,胡适的不少
w*********e
发帖数: 5286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胡适预言
胡适先生的人品和眼光都非常值得人敬佩。
49年国民党崩溃大势已去,共产党用了极其优厚的条件招降胡适,
还大打亲情牌学生牌,胡适要是留在北京,位置待遇比在国民党
那边要高的多。
结果胡适不仅不领情,反而更坚决的站在老蒋这边,写了篇文章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老蒋得势的时候,胡适没少骂
老蒋,老蒋众叛亲离的时候,胡适更坚决支持老蒋,不畏权贵,
不落井下石,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而反观清华冯友兰等人,当听话文人还不够,没两年就被逼着彻底
否定自己批臭自己,承认“我過去的著作都是沒有價值的”,
“都是反毛泽东思想”
更可笑的是被批判完了还要向主子献诗
“懷仁堂后百花香,浩蕩春風感衆芳”,
文革被人当枪使,成了梁效写作班子的枪手,
真是可悲的奴才。
c***s
发帖数: 70028
7
近日,由百余件近现代名家信札及手稿原件构成的《朴庐藏珍—近现代学人手迹原件展》,在吉林省图书馆展出,字里行间传递着民国时期名家们的真实情感及其背后的人物关联。
展览中全部藏品的拥有者,是30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书画家、收藏家赵胥。昨天下午,他在省图的文化吉林讲坛上,讲起了书信里的民国朋友圈。透过书信的内容,你或许能读出,未曾听说过的民国名人圈里圈外那些事儿。
胡适:劝小芳不可太用功
胡适在信中问候小芳:“你现在已经上课了吗?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随后他还抒发了颇为“叛逆”的教育观念:“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
今人解读
如此深情而直接的表述,不难看出,胡适对小芳的喜爱。不少在展览中看到这封信的人,都好奇小芳是谁。这些藏品的收藏者赵胥给出了答案:小芳原名陶维正,是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与翻译家沈性仁的女儿。胡适写这封信的日期为“十八,三,二”,赵胥推断,时间是1929年3月2日,小芳当时还是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对陶孟和之女如此宠爱,足以看出胡适与陶孟和夫妇的深厚友谊。由此,又牵出了另一个朋友圈。
梁思成:教陶孟...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8
胡适在蒋介石与汪精卫之间进行投机。蒋介石对于胡适也是有很多不满的。
1941年10月1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胡适使美四年除谋得十余个名誉博士之外,对
国家和事一无贡献。
周佛海、顾祝同、熊式辉、梅思平、陶希圣、胡适、高宗武等人组成的“低调俱乐部”
,主张和平救国。“低调俱乐部”是胡适起的“雅号”,以区别于那些唱抗战高调的人。
得知汪精卫死讯,胡适在日记里记下他的心情,不但无只字谴责汪叛国当汉奸之罪,相
反大动怜悯之心,他写道:“汪精卫死在日本病院里,可怜。精卫一生吃亏在他以‘烈
士’出名,终身不免有‘烈士’情结,他总觉得‘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
?’”
b*****s
发帖数: 1124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胡适大家都不要争了
丫就是一个早了70 年的唐骏, 假冒洋博士回国行骗。
胡适明知自己博士考试的“法定程序”尚未走完,却回国就自称博士,把“洋翰林”的
声威预支了十年之久。
唐德刚称胡适以候选博士的身份回国自称博士,是“‘夜行吹口哨’,壮胆吓鬼”。彼
时洋博士相当拉风,足以震国中要看他好戏的人。何况胡适回来就到了北大——这个当
时中国的最高学府,有学问的老师与学生所在多有,在未站稳脚以前,他先把博士之名
用来壮胆实在也“可以理解”。
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出版,蔡元培不明胡适的家世,在序言里把胡
适乱捧一番,胡适对此“默不作声”
x****o
发帖数: 29677
10
老毛显然比你认识高
刚解放那会拼命要把胡适留下来,结果留不下
后面要统一思想,就得拿胡适开刀,把胡适批臭,让他彻底消失,然后把胡适的学生都
拎出来让他们写文章批自己老师,把胡适中国文化界第一人的形象彻底摧毁,这样后面
老毛才为所欲为的搞
50年以前视胡适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
s*****V
发帖数: 21731
11
http://www.guokr.com/post/46860/
鲁迅
从“中医是骗子”到收藏中医典籍
鲁迅是中国文坛的泰斗。对于中医,他起先是认可的,以其少年时多次请中医大夫为父
亲诊疗即可看出。其后由于父亲不幸病故,鲁迅开始反对中医,个中原因比较复杂。他
曾在《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中,写到自己早先对中医不满的特殊因由,“其中大半是
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很携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鲁迅曾经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明确地表达了对中医的不满:“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
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
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也正是由于基于对中医的失
望,鲁迅萌生了到日本学习西医的想法,于1902年赴日本在仙台学医。
纵观鲁迅的一生,他对于中医的态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其人生前后期发生过很大的
思想转变。从日本回国后,鲁迅先生改变了自己对于中医的态度,逐渐扭转了自己偏激
的观念。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先生不断整理收集中国古代的医药典籍,二是他
在日记中不断记录自己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经历。他...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12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毛泽东对胡适的争取和批判
http://wengewang.org/read.php?tid=21087
毛泽东对胡适的争取和批判
文武428
引言一
一九一九年,为了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毛泽东率湖南各界驱张代表团赴京,在北京停
留了三个多月。期间,毛泽东专门拜访了胡适,“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胡适
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以后,两位中国二十世纪文化巨擘开始了四十年的交往。
引言二
当时已经是中国新文化旗手的胡适给予了毛泽东热情洋溢的赞许;然而,当毛泽东从实
验主义哲学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时候,胡适仍然顽固地紧抱英美式民主的信条,
俩人因 “主义”之争而疏远,直至分道扬镳;最后,在解放了的中国,一场文化批判
运动如狂飙骤然而起。但是,在文化战线的烽烟弥漫之时,毛泽东却说:到二十一世纪
,替胡适恢复名誉。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乞降诏书》,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十四年的
抗日战争终于赢得最后的胜利。十四日、二十日、二十三日,蒋介石连续给毛泽东发电
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用谈判和武力两种手段消灭共产党的武
装力量,进而彻底消灭共产党。为了揭穿蒋介石的和平阴谋,尽可能维护人民利益,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胡适也赞美过汽车
不知道大家看过胡适的文章没有,他曾写过一篇赞美汽车的文章,他说这个汽车可真
是好东西,那好在哪里啊,就是只要你一开车,你的两只手、两只脚、两只眼睛、两只
耳朵都要协同运作,开一次车,就好像是练武术一样。
可能很多人就觉得纳闷了。开车可是一个辛苦的活,胡适怎么把它说得那么好呢?
但是,只要你换位思考,回到胡适那个还没有汽车的时代,你就可以理解他那那种心情
了。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汽车是为数不多需要调动身体所有器官协同运作的一个机器
,开车的人,需要根据外部的信息变化即使调整自己的身体运作,因此完全不要亚于武
术对于反应和预判能力的需求。
因此胡适也在文中说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他说,“基本上所有的愚蠢错误,都是
因为我们摆脱了原本现实的世界,把自己局限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而基本上所有的成
功,都是因为我们自己,能持续的接受外界的反馈,并且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改变自己
。”这就胡适在末的结尾,他赞美了汽车,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当时中国人思维的一种
判断。
胡适在写完此文两天以后,迁移至台湾,从此再未回过大陆。
g*******e
发帖数: 2453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 胡适一品锅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你们慢慢看 我是真好这一口
http://www.douban.com/note/253599462/
胡适一品锅
2012-12-20 08:53:21
上次不知道听谁说的上海菜的祖宗是徽州菜。他拍着手对我说:“浓油赤酱嘛!论油大
什么地方菜有徽州府菜油大?论色谁有徽州府的菜色重”说到徽州菜油大,我是有切身
体会的。九十年代初我初到皖南,第一餐简直被食堂大师傅的烧菜用油惊呆了。他烧的
红烧鸡简直就象浸在油中,鸡在黄黄的油中露出冰山一角。我看看别的同事捞完鸡块后
,用油把饭拌拌很香的吃了下去。下巴都是淋淋漓漓的油,然后用手一抹。我一阵恶心
就捧着饭合去找食堂师傅,我说:“师傅,菜味道是很好呀!”。他叼着香烟,一说话
烟灰往下直落。他说:“有什么事嘛!”。我说;“菜里油大了点,能不能少放点油呀
!”。他把眼睛一横说:“不爱吃滚蛋,自己上外面买着吃去”。“操你妈!”。话音
未落,我从卖菜窗口钻进半个身子就要够炒勺往他头上打。后面人拖住两条腿把我从窗
子里面拽了出来,我说:“怎么啦!不就跟你说油大点吗?那来那么大火气”。旁边七
嘴八舌说:“我们都吃得挺好的,不油!不油。等...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2453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 胡适一品锅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你们慢慢看 我是真好这一口
http://www.douban.com/note/253599462/
胡适一品锅
2012-12-20 08:53:21
上次不知道听谁说的上海菜的祖宗是徽州菜。他拍着手对我说:“浓油赤酱嘛!论油大
什么地方菜有徽州府菜油大?论色谁有徽州府的菜色重”说到徽州菜油大,我是有切身
体会的。九十年代初我初到皖南,第一餐简直被食堂大师傅的烧菜用油惊呆了。他烧的
红烧鸡简直就象浸在油中,鸡在黄黄的油中露出冰山一角。我看看别的同事捞完鸡块后
,用油把饭拌拌很香的吃了下去。下巴都是淋淋漓漓的油,然后用手一抹。我一阵恶心
就捧着饭合去找食堂师傅,我说:“师傅,菜味道是很好呀!”。他叼着香烟,一说话
烟灰往下直落。他说:“有什么事嘛!”。我说;“菜里油大了点,能不能少放点油呀
!”。他把眼睛一横说:“不爱吃滚蛋,自己上外面买着吃去”。“操你妈!”。话音
未落,我从卖菜窗口钻进半个身子就要够炒勺往他头上打。后面人拖住两条腿把我从窗
子里面拽了出来,我说:“怎么啦!不就跟你说油大点吗?那来那么大火气”。旁边七
嘴八舌说:“我们都吃得挺好的,不油!不油。等...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一直要到十年以后,胡适才会知道他这些报告新婚燕尔的信,是如何咬啮着韦莲司的心
。因为韦莲司已经爱上了胡适。
1927

3
月,胡适在访问英国、美国以后,到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住几天。
4

17

,是韦莲司的生日,当时胡适已经在横渡太平洋返国的轮船上。韦莲司在当天写的、但
显然没寄出的信里,石破天惊地,娓娓道出她十年前收到胡适来信时的心情:“我今天
重读旧信,读到那封宣布你即将结婚的信【即胡适
1917

11

21
日的信】,又再次地让我体会到,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割舍。我想,我当时
完全没有想跟你结婚的念头。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在精神上】根本老早就已
经结了婚了。因此,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韦莲司在这句话的旁边,加
了一句眉批:“自从接到你
1917

11
月的那封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重读你的旧信了。”
s*******w
发帖数: 2257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一直要到十年以后,胡适才会知道他这些报告新婚燕尔的信,是如何咬啮着韦莲司的心
。因为韦莲司已经爱上了胡适。
1927

3
月,胡适在访问英国、美国以后,到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住几天。
4

17

,是韦莲司的生日,当时胡适已经在横渡太平洋返国的轮船上。韦莲司在当天写的、但
显然没寄出的信里,石破天惊地,娓娓道出她十年前收到胡适来信时的心情:“我今天
重读旧信,读到那封宣布你即将结婚的信【即胡适
1917

11

21
日的信】,又再次地让我体会到,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割舍。我想,我当时
完全没有想跟你结婚的念头。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在精神上】根本老早就已
经结了婚了。因此,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韦莲司在这句话的旁边,加
了一句眉批:“自从接到你
1917

11
月的那封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重读你的旧信了。”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讯与胡适有区别
【鲁讯与胡适有区别:鲁迅只找人性的毛病,从不找制度的毛病。胡适只找制度的毛病
,从不找中国人性的毛病。这就是区别。换哪国是丛林法则社会,人性也会被带坏的;
换哪国是平等社会,人性也会带好的,这个胡适比鲁迅明白,中国的问题其实是制度的
问题,表面上看是人性问题,胡适只找制度的毛病,鲁迅只找人性的问题。所以,鲁迅
是浅薄的,胡适是深远的。应该抛弃鲁迅的愚昧,迎接胡适的英明。---网友 苍海一su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单说胡适在文学史上的贡献ZZ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的成就,在考据派上的成就,在白话文发展上的成就都是影响力很大
的。
胡适的著述很多,《胡适文存》、《胡适文选》等等,都收录了很多,尤其《胡适文存
》,销量很高,影响很大,胡适的同辈、晚辈,都受到了很多影响,这里不复赘言。。。
以专著而论,我提两个:《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前者开中国现代哲学研
究的先河,后者直接给到现在为止的古代文学史定了调子;以文章而论,我提一个《文
学改良刍议》,这个就不用说了,鄙专业劝退专用;以文学作品而论,我提一个《尝试
集》,今人知道《狂人日记》者多,知道《尝试集》的人少,大约是《尝试集》确乎是
有些尝试了,但若要讨论新文学、讨论新诗,讨论白话文,讨论现代文学三十年,此书
却绕不过去。。
b*****s
发帖数: 1124
20
各先在,方舟子就可以把它搞死
胡适明知自己博士考试的“法定程序”尚未走完,却回国就自称博士,把“洋翰林”的
声威预支了十年之久。
唐德刚称胡适以候选博士的身份回国自称博士,是“‘夜行吹口哨’,壮胆鬼”。彼时
洋博士相当拉风,足以震国中要看他好戏的人。何况胡适回来就到了北大——这个当时
中国的最高学府,有学问的老师与学生所在多有,在未站稳脚以前,他先把博士之名用
来壮胆实在也“可以理解”。
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出版,蔡元培不明胡适的家世,在序言里把胡
适乱捧一番,胡适对此“默不作声”
c*c
发帖数: 2397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胡适先生的儒生面目zz
作者:崇拜摩罗 回复日期:2007-1-18 09:00:08 
谢谢友情顶之,将修改后的草稿发上来。
掀开胡适先生的儒生真面目
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有这样两句诗:“鲁南黄鹞绩溪胡适,独为神
州惜大儒。”胡先生是主张“打倒孔家店”的,为何将王国维这样的儒生推荐到清华国
学院呢?如此,则孔家店如何关门?
今天,说胡适、鲁迅等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声音还不绝如缕,我
想,这是误解前贤了。近读胡适先生的相关传记,越发觉得,我们的老胡适其可爱的面
孔,恰恰是属于儒生的。1916年7月29日,胡适先生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亦“不知老之将至”,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
可废。
我想,这则日记里最关键的还是“真孔丘”三个字。先谈一下笔者的“真孔丘”,
我主要还是从《论语》中发现孔子的可爱可敬之处的。在和弟子的对话中,孔子首先是
一个活人,活灵活现的人,有血有肉的人。孔子并不教条,他承认人之所欲,而且有激
动的时候,子见南子,出来的时候,被弟子逼急了,就曾经指天而誓,当然他还有幽默
、尴尬的时候。总之,孔子首先是人,一个很真实的人。其次,孔子确实
d********o
发帖数: 1738
2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融合观——谈胡适思想
胡适是聪明人,49年TG力邀胡适留在大陆,胡适不从;老蒋要求胡适前往台湾,胡适也
不听。胡适直接飞到美国,等老蒋死了之后,才回台湾!
x*****u
发帖数: 3419
23
(摘自《胡适与周氏兄弟》 作者: 陈濑渝,宋娜)
1916年7月8日,《留美学生季刊》在纽约开会,会后任叔永、陈衡哲、梅光迪、杨杏佛
等人在康乃尔大学附近的恺游迦湖划船。不料中途遇上大雨,船也在靠岸时翻了。为此
,任叔永写了一首《泛湖即事》,并寄给了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胡适。当时,留学生
之间这种诗词书信往来颇密。
谁也没有想到,这首诗居然在朋友圈子内引发了一场白话是否可以入诗的争论。
当然,也造就了中国白话诗的第一人--胡适。胡适接到信后,遂在同年7月16日回
信说,诗中"言槕轻楫"的"言"字,"载笑载言" 的"载"字,皆死字。另外,"猜谜赌胜,
载笑载言"一句中,上句为20世纪的活字,下句为三千年前的死句,两句不相匹配。没
想到梅光迪看到了胡适给任叔永的回信,对胡适大加批判:足下所自矜为"文学革命"真
谛者,不外乎用"活字"以入文,于叔永诗中稍古之字,皆所不取。以为非"二十世纪之
活字"。……夫文学革新须洗去旧日腔套。务去陈言,固也。然此非尽屏古人所用之字
,而另以俗语白话代之之谓也。……足下以为俗语白话为向来文学上不用之字,骤以入
文,似觉新奇而美,实则无永久价值。因其向未经美
r****y
发帖数: 26819
24
胡适为蒋介石祝寿
雷颐
1956年10月是蒋介石的70大寿,蒋氏谕示“总统府”函知各方“婉谢祝寿,以六事咨询於
同人,均盼海内外同胞,直率抒陈所见,俾政府洞察舆情,集纳众议,虚心研讨,分别缓
急,采择实施。”由雷震主办、一向争取政治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专政的《自由中国》便
决定出“祝寿专号”,以响应蒋氏“直率抒陈所见”的号召。同时,身居美国的胡适收到
国民党要员胡健中的电报,要他写一短文为蒋祝寿,并专门提到蒋氏“婉辞祝寿,提示问
题,虚怀纳言”、希望胡适“坦直发表意见”
的意思。胡适本来就参与了《自由中国》的创办,并曾任该杂志“发行人”,与雷震关系
素来密切,这次更是一拍即合,便匆匆写就《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一
文,在当月的《自由中国》(第15卷第9期)发表。
在这篇文章中,胡适讲了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一译艾森豪威尔)的两个故事。
一是二战结束不久,艾森豪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副校长安排他分头听有关部门汇报工
作。考虑到系主任一级人员太多,副校长只安排他会见各学院的院长和相关学科的联合部
(Division)主任,每天见两三位,每位谈半个钟头。在听了十几位先生的汇报之后,
W******r
发帖数: 87
25
版上的一篇文章提到了曹诚英和胡适的一段情。google了一下,二人的关系不是一般的
密切 - 曹曾经为胡适堕过胎(http://yexueli.bokewu.com/blog168840.htm)。二人有短暂的同居,曹怀孕后胡适向原配江冬秀提出离婚,未果,曹堕胎,被胡适推荐到康奈尔读农学,曹后来成为遗传学的教授。
胡适在当时的知识分子里面,应当算是对西方文明了解甚多的一位了。为什么,即便是
他,也会一面提倡西方文明,一面在已有妻室的情况下做出既不容于中式的传统道德也
不合乎西方道德标准的通奸行为?
推而广之,西方文明中的家庭观,婚姻观,以及其他的伦理道德,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
物到底领会了多少,又亲身实践了多少?
五四运动的一个后果就是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纷纷抛弃原配转而拥抱所谓的“新女性”
,美其名曰“挣脱礼教的束缚”。表面上是新旧思潮不相融合,实际上走的还是“农夫
遇到丰年,尚会寻思纳妾”这种旧式思路。然而,大大小小号称要学西方要变革风气的
知识分子们,如果连自己的发妻都无力改造,又怎么可能对社会做有效的改造?
胡适一干人所推崇的英美模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渐进改良 - 如果婚姻
b*****l
发帖数: 9499
26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融合观——谈胡适思想
这个说法,俺有异议啊。
语文课文毕竟还是要以文字本身的水平为主要的考校,兼顾其它。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角
色中不少人,并不以文学见长,但是主要的倡导者。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
,都类此。他们的地位,是在历史课本中体现的。语文课本体现的,是某篇文章的背景
介绍提一下这些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合理。
胡适的文学水准颇为有限。以他的文学水平,入选一两篇进语文书,稍嫌过分。再基于
政治考量,当年没有入选,既也不为怪,也不可惜。现在基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照
顾他一两篇文章入选,也可理解。
要是语文课文里不选胡适,则说以人废文;选了胡适,则说以人取文 -- 那就是 8 区
的手法了。不少人喜欢胡适,但是当炒作胡适的思想时,就非要用语文课本来说事,这
岂不是跟过去编选教材的政治挂帅的思路大同小异了么?
周作人没有入选,倒是因为政治原因:毕竟是汉奸么。
其实刘半农可以入选的。他的诗倒是入选了音乐课本。
鲁迅毕竟是新文化运动中少有的在文学史上可以作为里程碑的人物。当然了,他的文章
入选得偏多了些,是有政治原因的。但还真找不出鲁迅哪篇入选的文章在语文课文的平
均线以下的。倒是杨朔啊,朱
r****y
发帖数: 26819
2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融合观——谈胡适思想
纳闷了半天。。。还得问zy是啥?
一边“特认同”延安讲话,一边“极喜欢”胡适的宽容和自由,这有点矛盾吧?
坦率说,胡适说宽容和自由,也是有立场的,比如胡适跟那个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分离,
当然里面有地下党用他胡适的名义做假信的技术细节,也有个人的好恶,“我更看不起
他,因为他太爱说谎,太不择手段。”“他”指杨杏佛。但分离的根本原因还是胡适
维护政府的立场,和那几个人相差太大。胡适的改良差不多类似成龙A计划续集里烂熟的
那段话。
不过,延安讲话那个指挥棒立场,跟宽容和马如龙的警察立场都格格不入吧。再坦率说,
这个宽容立场,跟儒家的立场也格格不入。儒家和指挥棒立场一样,都不是多元的,也
都是要格杀多元的。儒家喜欢不由分说、推己及人,指挥棒就更是成大事的风范了。
A计划续集:
革命党人吕良伟:加入我们革命行列,挽救中华民族。如果我们同志里面能有像你这样
身手的人,那我们成功的机会就大多了。
警察马如龙:我不会参加你们的。
革命党人关之琳:你是不是还在生我们栽赃嫁祸你的气啊?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为了要是革命成功,就是我自己也随时准备牺牲。
马:这就是我不愿意参加你们的原因。我是一个很拘小节的
c****e
发帖数: 1464
28
来自主题: WHU版 - 周鲠生与胡适轶事
周鲠生与胡适轶事


作者:曾昆吾 王孔旭  发布日期:2006-4-11 

1947年夏天,当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对新闻界发表了关于挑选和办好重点大学的
谈话。他建议在10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几所重点大学办成世界第一流
的大学,像英国的剑桥、牛津那样。他具体提到首先办好北大、清华、武大、浙大、中大
等。他这次谈话先在《大公报》刊出,很快就传开了。这个问题的提出虽系一家之言,但
在当时看来出自胡适之口却事关重大,引起了全国不少关心大学教育的专家们参与一场持
续大半年的论争。当时的“武大人”对此事的关注不言而喻。1948年初夏,武汉大学校长
周鲠生邀请了几位校外学者到武大讲学,其中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胡博士。第一天讲座的
主讲人是胡适和李济两位。李济先生是中央研究院的考古学家,当时武大没有考古专业,
大多数同学对李先生比较陌生,不少人主要是慕胡适的名而来。当胡适、李济两人同时出
现在讲坛上时,挤满了大礼堂的听众眼巴巴地望着周校长,看他怎样安排这两位客人“亮
相”。周鲠生校长站在讲台正中,环视全场听众之后微笑着说道:“我们今天请来了两
x****o
发帖数: 29677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胡适大家都不要争了

鲁迅照胡适差多了,只不过后来鲁迅写进课本,胡适彻底消失,你说现在中国人当然觉
得鲁迅熟悉胡适陌生,当时却不是那样,不然老毛批胡适干什么,还要发动胡适的学生
也批
f*******5
发帖数: 1815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胡适 1948年
1949年后,胡适几近穷困潦倒,没有秘书,出外挤公车,却因为不满英国承认中共
政权,放弃赴英教书机会。胡适在美寓居八年零八个月,只有在普林斯顿葛思德东方图
书馆工作的一段时间有固定收入,其余只能靠稿费、版税、储蓄勉强度日,加上妻子江
冬秀坚持到美国同住,生活更捉襟见肘,但胡适仍不肯自贬身价,申请美国绿卡。唐德
刚以史记里“孔子适郑”的故事形容胡适这段在美失意的日子。他回忆,这段时间常用
打工用的破汽车接送胡适,“记得有一次我开车去接他,但是电话内我们未说清楚,他
等错了街口。最后我总算把他找到了。可是当我在车内已看到他,他还未看到我之时,
他在街上东张西望的样子,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
i*****s
发帖数: 4596
31
我个人认为胡适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是当时他们那批人里最准确的。鲁迅的把握就不如胡
适。
其实胡适后来什么考证红楼梦,并不是要对一本书有重视(实际上胡适本人对红楼梦评
价不甚高),出发点在于以此为例来说明科学方法在人文领域里的应用。可惜,中国人
一窝蜂去关注红书本身,没有领会胡适的意思。
胡适自己说过“只开风气不为师”,只是开风气也不容易啊。
l*s
发帖数: 6372
32
德先生掩面泪奔。
青年时代的胡适在行动上颇为“大胆”。据胡适《藏晖室札记》记载,1910年二三
月间,因家庭婚姻上的种种愁怨,事业前途渺茫,胡适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喝酒,与戏子
往来,或者逛妓院,有时从这家妓院出来又进了另一家妓院。胡适留学回国后威名远播
,风度翩翩。他上课的时候看到女生坐在窗边,寒风吹进来,就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她
把窗户关上。与女孩子们在一起,他总是有说有笑,温厚机敏,幽默风趣。许多女孩子
苦苦追求他,送来许多神魂颠倒的情书。
才子向来多情,这在人间不足为奇。我们来盘点一下胡适一生经历的六段婚外情,
或许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学者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zz
l*s
发帖数: 637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胡适也就是个民诛精蝇
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
胡适,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
想。
现代科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都不是胡适开风气之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
图志》《天演论》德先生赛先生早就开始传播了。
要说学术,胡适不及钱钟书。要说文才,胡适不及徐志摩。要说科学方法在中国生根发
芽,把魏源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等置于何地?
l*s
发帖数: 6372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胡适也就是个民诛精蝇
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
胡适,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
想。
现代科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都不是胡适开风气之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
图志》《天演论》德先生赛先生早就开始传播了。
要说学术,胡适不及钱钟书。要说文才,胡适不及徐志摩。要说科学方法在中国生根发
芽,把魏源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等置于何地?
l**2
发帖数: 47
35
胡适儿子的悲剧自杀说明了一个道理:
他认为自己跟胡适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别人认为他们有血缘关系!
胡适儿子真是个笨蛋。
C********w
发帖数: 1724
36
"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
义”》一文。文章说: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
今日的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同年8月,中共早期领导人、与胡适同为北京大学
教授的李大钊《每周评论》35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主张进行反驳。这
个争论其思想实质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与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认识论上的分歧。"
=========================================================================
就凭上面这篇 paper,就能看出 胡适 的敏锐眼光.
当代中国所以 改革开放成功,靠的不就是这个么 ??
老邓的 黑猫,白猫, 说的不也是这个理儿么..
-------------
m*********w
发帖数: 376
37
胡思杜(1921—1957),胡适先生幼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生性好玩,喜交朋友,
因不好读书,在美国八年转了两所大学也未毕业,1948年回国后被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工
作;北平和平解放后胡思杜被派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研究
院去学习,学习会上他踊跃发言,表示要与父亲划清思想界线;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
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言辞尖锐,锋芒直指胡适
;此后,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文史,1957年“反右”期间,被定为“
右派”分子,他不甘受辱,自杀身亡。
胡祖望,胡适先生的儿子。1919年出生,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光宗耀
祖的意思,2005年3月12日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胡祖望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后入
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后担任中国航空
公司的工程师、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职。一九八0年胡祖望退休。
b********n
发帖数: 38600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eijingren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胡适的腰斩中国历史和北大的疑古学派到今天还流毒深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9 22:21:11 2018, 美东)
在YouTube上看见有中国人给洋人普及三皇五帝,夏商周,立马就有深受胡适和北大疑
古学派的中国变态自贬者说中国商代以前全是传说。
看看远在商朝以前的石卯古城的宏大规模,就连西方都广泛报道了,如此高度文明的大
城怎么可能是北大疑古学派的“部落,酋长”所能概括的。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6096439/amp/Remains-4-000-
year-old-lost-city-230ft-pyramid-pits-filled-SKULLS-China.html
想想胡适当年可笑的主张中国历史从周召共和算起,说到底都是为他的全盘西化服务的
。贬低中国鼓吹西方,是胡适的用意。
北大把持中国历史学的疑古...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977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胡适在1920年和1922年两次发表关于国文教育的的演说。收录在三联出版的《读书与治
学》里面。这里的国文教育大概专指中学国文教学。
那个时候虽然白话文运动方兴,但是胡适谈的比较多的还是古文教育。在第二次演讲里
面,胡适感叹他的计划不能实现的一个障碍是当时几乎一切古典,都没有一个整理过的
适合普通读者的善本。
这些善本,大多数倒是在1949之后出现了。这些本子经过校勘,吸收了清代古学大师的
成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易读多了。二十四史都整理了不止一遍。又比如胡适感叹老子
的版本太老,现在有了陈鼓应很好的整理本,几乎完全符合他在90年前的期望。
但是,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古文教育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了。胡适开出的药方,药终
于备齐了,但是病已经变了,有点历史的讽刺
C******y
发帖数: 2007
40
几个支持胡适的无非是说他是胡适哎,你们有什么资格骂胡适。这种对人不对事的崇拜
态度,和把毛泽东捧上神坛的态度没什么不同。就诗论诗,这几首确实臭,让人抓小辫
子没什么可说的。
话说回来,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行者,这几首应该看做有探索性质的试验性作品,并
不能完全反映胡适的文学功底。试验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很正常。在一个领域的开
创期,不成功的试验的价值未必比后来成功的作品价值低。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Joke版 - 鲁迅与胡适 (转载)
我相信鲁迅这样的很快会被清除历史。。胡适的光环会再照耀华人世界。。
胡适哲学的问题就是忽略了道德论。。他在本体论,认知论上是可以的。。
胡适有一点很特别,其实他是反对参政的,他是思想家。我现在对文科生不那么歧视了
。说到底,胡适本来是出来学农的,他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文科生。。我很佩服胡适这样
自己公平考上的精英。
u****e
发帖数: 118
4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欧阳健:重评胡适的《水浒》考证
胡适传
用历史演进法考证小说
胡适整理国故,一个重要的,有突出成绩的方面,是考证小说。①
在中国,小说是向来不算文学的;研究小说也向来不算学问。在轻视与鄙夷的目光下,
尽管小说创作也曲曲折折地生长,出现过许多无愧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优秀作品,而小说
研究却长期无人问津。明清之际,以序跋、评点为主要形式的小说批评有长足的发展,
而李贽、金圣叹诸人,仍被统治者及正统文人目为异端。晚清梁启超辈重视小说,多有
专论,把小说
的地位抬高,视为“文学之最上乘”;
②但他们主要着眼于用小说为改良政治服务。只是从胡适开始,才真正把小说的考证和
研究,当作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当作整理国故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提到了与传统的
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地位。
文学革命初期,胡适便突出强调几部传统的白话小说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
位,指出它们受大众的欢迎,畅销了好几百年,对于普及白话有重大的贡献。为了推进
白话文运动,胡适又敦促和协助上海的亚东图书馆,出版他们“整理过的”几种中国传
统小说名著。这种“整理过的本子”,就是有名的亚东版新式标点本白话小说。有平装
、精装两种,一律32开,封面上印着一把火炬的装饰图案
C***r
发帖数: 759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载] 陈衡哲与胡适的毕生情谊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meric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amer (铁划银钩), 信区: America
标 题: 陈衡哲与胡适的毕生情谊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ue Jul 30 12:44:51 2002) WWW-POST
陈衡哲与胡适的毕生情谊
陈伍莲
1
陈衡哲1893-1976,又名莎菲,湖南衡山人。
1914年陈衡哲成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的女学生。那年她24岁。
陈衡哲赴美国留学,就读于瓦萨女子学院VassrCollege,取
英文名字Sophia莎菲。任叔永和胡适本是上海中国公学时的好友,当时
都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同为《留美学生季报》的编辑。1916年10月,
胡适通过任叔永与陈衡哲建立了通信联系。在此后的半年中,两人通信40余次,几
乎每三天就有一封。
胡适与陈衡哲的相互敬慕,始于1916年的11
r****y
发帖数: 26819
4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错过胡适一百年ZZ (转载)
胡适对佛教的主观感受可能是不喜欢,但是客观行为都是求实考证。事实上胡适对佛教
写的介绍文字是引导我对佛教有兴趣的一个原因呢。他对有关佛教历史人物的考证无法
用不宽容来形容,比如他考证某个和尚撒了谎,某本经是伪经,如果这是不宽容,那
宽容的做法怎么搞?不去考证?考证了然后说假话?
对古文,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态度。陈独秀不是还说十八妖魔嘛。胡适这种口号喊得少,
这是他的宽容。狭隘不狭隘,要联系时情看吧。
对新诗,我不明白你所指。
宽不宽容,本来也是各人所见。胡适也不是一开始就明白宽容比自由重要的。说他宽容
也是和其它人比起来他要算比较宽容的。当然后人可以做得比他更宽容,那就先对胡适
宽容一下吧。我自觉远不如他宽容。
h*******i
发帖数: 270
45
胡适先生在中国,一直是个政治头痛人物,因此在语境中被贬抑。如同晏阳初先生之于台海两岸,宛如不曾存在过一样,消失无踪。这些处境,都相同基于政治正确,也是被扭曲下的各种事实。而这种荒谬仍会持续,没有人可以知道,这些哈哈镜式投射的荒诞会延续到什么时候。
至于胡适是不是文人呢,我想骨子哩,胡适是不会把自己定位在文人这一块,他许多著作都有相当浓厚的目的性。比如他写《尝试集》,建立新诗(白话)基础,写《终身大事》垫立了现代话剧新的形态,更不用说他石破天惊《文学改良刍议》,开启中国文学革命性的变革。举例来说,胡适向来看不起《红楼梦》,认为其文学价值并不大。他在给高阳的信上说:「《红楼梦》在思想见地上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术上比不上《海上花》、《老残游记》...」他之所以考证红楼梦,只是为了打破王梦阮、徐柳泉、蔡孑民等穿凿附会说红楼梦是影射什么明珠、顺治帝、董小宛的种种谬论;要证明红楼梦不过是曹雪芹一家的私事而已;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证而后信」的「思想学问的方法」。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胡适的“理想”与“堕落”
如火六月。
天象正常,没有飞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也基本正常。
至少对于中国千千万万的花季少男少女们算是如此——因为在这如火的六月里,他
们大多应该走读着正常的人生道路轨迹。他们中的一些人要么刚参加完高考考上大学,
而另外一些人要么刚刚大学毕业。
这些天来,各地高考分数刚刚公布,大家都在关注着与高考相关的事。而我却更多
地关注了这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
谁都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荣耀,中国的读书人已经享受了两千多
年。而这荣耀,竟然就在这最近的短短十年间荡然无存。
大学生们早就不再是天之骄子,而不过是读了几天书,拿到了个并不值多少钱的文
凭,面临着谋生的压力,生存的困境。正如有句流行语描述了他们的基本状况:毕业即
失业。
而现实也正是如此。这些天来,身边就有好几个家有毕业生的熟人朋友在忙着为自
己的孩子的工作问题忧心不已。这与他们当初在孩子考上大学时的喜悦对照分明。
而此时又恰好读到一篇胡适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写的一篇名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几
条路,以及两类堕落方式》的文章,心中感慨更是无法言表。
...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4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胡适和钱穆,两个人治学风格迥然,很多观点差异甚大,见面就吵架。当然两个人都是
学术巨匠。就对中国古文学看法而言,两个人很多看法几乎相对。但是对于诗歌却有一
些共同观点,也有一些不同观点,摘抄下来。或许有一些启发。
胡适认为唐代以前的诗,包括《诗经》,就是大白话。既无章法,也不押韵。例如大风
歌,又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钱穆有稍微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诗经》虽出自民间,但是是经过官方
雅化过了,其文字音节均已经过改动。我比较倾向钱穆的观点。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汉代有没有诗?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古诗十九首》
是汉末的,有人说不对,《古诗十九首》是后人所作。这存疑,我现在也没搞清楚。但
是按照钱穆的观点,汉代的韵文,应该算是诗,至少算是诗体散文。胡适把汉代韵文更
是贬的一钱不值,什么虚伪僵硬,阿谀奉承,空洞无味都用上了。还用了王充的评价“
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至建安新文化运动,五言和乐府的兴起,民间文学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文风直白朴
素,多变亦有活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暮,去日苦多。”这个时候...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48
再说自由主义的传统
谢泳
今年以来,学界对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开始有一些批评。其中一个主要理由是说
有研究者对他们这批人过于偏爱,而且有美化他们的倾向。因为美化他们,连带涉及到了
美化他们最终跟上走了的那个政府。这些批评者最后的结论是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根
本就没有什么自由主义传统。为这个问题,我曾给湖南的《书屋》杂志写了一篇文章《我
们有没有自由主义的传统》(今年第四期)。我认为中国三四十年代那一批自由主义知识
分子身上还是有自由主义传统的。我在那篇文章中没有讲什么道理,而只是说了一些他们
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我主要举了胡适、储安平等人的几件事。我在近
年的一些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过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特别是胡适和傅斯年在其
中的一些作法。我常举的两个例子是那时对国民党批评最厉害的郭沫若和马寅初最后都当
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而许多和胡适、傅斯年关系很好、在学术上也极有成就的人却没有
当选。我以为这就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胡适日记中曾留下了一份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文组部分拟提名单(《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5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哲 学:吴
r****y
发帖数: 26819
49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孙郁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
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
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
这一语境,我们多少有些尴尬。
其实撇开这一概念,我们将视线投向同一所指的内容,就会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复
杂。我以为“被近代”与“被现代”这一表述似乎更能描述这100年的历史。中国的荣辱
、兴衰,以及知识阶层的优劣,均可在这个话题下延伸出来。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开化和不断被推向奴役关系生成的历史。对这一悖
论的深切体味者,应当说是“五四”那一代人。我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谈及过这
一点。周氏兄弟对现代进程中的人的渐次丧失自我的警觉,被后一代人所证实了。但实际
上,对这一历史话题最具有参照价值的,或许不是周氏兄弟两人,而是鲁迅与胡适。他们
的由合而分,由近而远的不同精神选择,似乎更能说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冲突。
鲁迅与胡适的分道扬镳始于1925年。那时鲁迅开始由官场退向民间,而胡适则由书斋
走向议政之路。这种对
r****y
发帖数: 26819
50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孙郁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
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
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
这一语境,我们多少有些尴尬。
其实撇开这一概念,我们将视线投向同一所指的内容,就会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复
杂。我以为“被近代”与“被现代”这一表述似乎更能描述这100年的历史。中国的荣辱
、兴衰,以及知识阶层的优劣,均可在这个话题下延伸出来。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开化和不断被推向奴役关系生成的历史。对这一悖
论的深切体味者,应当说是“五四”那一代人。我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谈及过这
一点。周氏兄弟对现代进程中的人的渐次丧失自我的警觉,被后一代人所证实了。但实际
上,对这一历史话题最具有参照价值的,或许不是周氏兄弟两人,而是鲁迅与胡适。他们
的由合而分,由近而远的不同精神选择,似乎更能说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冲突。
鲁迅与胡适的分道扬镳始于1925年。那时鲁迅开始由官场退向民间,而胡适则由书斋
走向议政之路。这种对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