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老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e
发帖数: 958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huchihaisai (hu),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美国人的苦闷 【老舍。人民日报 1950-2-5】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0 02:14:28 2011, 美东)
发信人: huchihaisai (h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人的苦闷 【老舍。人民日报 1950-2-5】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0 02:12:43 2011, 美东)
老舍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座教授,1950年收周恩来感召海归回国,作此文。
=================
当初在欧洲人下决心离弃故乡,迁往北美去成家立业的时候,他们必是在故国受着宗教
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压迫,而想去到一块新土地上,建设一个信教自由,思想自由,
劳作自由的国家。
他们也真的建设起一个新国家,而且是以当时所了解的自由,平等为立国精神的国家。
按道理说,这样的一个国家应当会变成地上的乐园,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人人快活。
可是,那些为争取信教自由而移往北美的...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跟老舍先生学教子
拜托。会不会举例了?
老舍但有一个教育好的儿子就不会自杀了。
那母子洗地这么多年, 是不是以为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了?
真当知道的人都死了?

: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一位敬业豁达的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至今仍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z********n
发帖数: 35
3
评论家、读者里面南方人可不少,但是认为沈从文的语言造诣超过老舍的,南方籍评论
家,读者里面有多少?
这个怎么算法。没法回答的问题。
换个角度说,老舍王朔只是北方方言语言大师。
z********n
发帖数: 35
4
沈从文和老舍都是汉语语言大师。
老舍的汉语容易被说北方方言的人群接受;沈从文的汉语湘西人或南方人容易欣赏。
你之前还提到王朔,王朔的语言北方味道太浓,南方人不容易接受。如果说南方人评论
他是语言大师,那很可能是因为“王朔的语言让南方人也体会到了北方的味道和风格。
”就和尝鲜一样。
R*****d
发帖数: 1148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胡舒立狐鼠狸是老舍女儿
老舍的老婆姓胡
再说,老舍想,我这个舒其实也是汉姓,不是老姓,反正是胡人,姓胡正好。
h***i
发帖数: 8903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舍的伤痕以及老将的扯淡
你个老将,非要等到老舍的老婆儿子跟你争夺什么文学馆长的时候
才会跳出来说真相,老舍是让老婆逼死的
h***i
发帖数: 8903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舍这个毛轮死得其所,但
扯淡
老毛让老舍吧祥子改的光明一点,老舍就是下不去笔
g******n
发帖数: 53185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联批判老舍很给留面子了
老舍在正红旗下把信教的华人和洋人挖苦的要命。你说老舍是教会走狗?
。那些教堂既不象佛庙,又不象道观?而且跟两旁的建筑是那么不谐调,叫他觉得它们
里边必有洋枪洋炮,和什么洋秘密,洋怪物。赶上礼拜天,他更要多站一会儿,看看都
是谁去作礼拜。他认识不少去作礼拜的人,其中有的是很好的好人,也有他平素不大看
得起的人。这叫他心里更弄不清楚了:为什么那些好人要信洋教呢?为什么教堂收容那
些不三不四的人呢?
牛牧师在国内就传过道,因为干别的都不行。他听说地球上有个中国,可是与他毫无关
联,因而也就不在话下。自从他的舅舅从中国回来,他开始对中国发生了兴趣。他的舅
舅在年轻的时候偷过人家的牲口,被人家削去了一只耳朵,所以逃到中国去,卖卖鸦片
什么的,发了不小的财。发财还乡之后,亲友们,就是原来管他叫流氓的亲友们,不约
而同地称他为中国通。在他的面前,他们一致地避免说“耳朵”这个词儿,并且都得到
了启发——混到山穷水尽,便上中国去发财,不必考虑有一只、还是两只耳朵。牛牧师
也非例外。他的生活相当困难,到圣诞节都不一定能够吃上一顿烤火鸡。舅舅指给他一
条明路:“该到中国去!在这儿,你连在圣诞节都吃不上烤火鸡...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联批判老舍很给留面子了
有用。
如果老舍真的把祥子改成战斗英雄,那将来的人们就可以从“解放”前后的版本对照中
看出老舍修改“解放后”版本时中国文坛的状况,以及当时那些拿共产党工资的“作家
”们的无耻程度。
郭沫若就是这么干的,你看他写的那些“歌颂”毛腊肉、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诗词”
,跟他解放前写的《女神》、《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对比,就能看出
他的真实目的——讽刺嘲弄这些没文化的盗匪奸贼!
别人看不出来,腊肉是何等的狡诈,早就看出他没安好心,可是迫害他没有理由,只好
迫害他的两个儿子。
h******i
发帖数: 21077
11
几个证据:
1. 海日出生跟老舍死亡是同一时间;
2. 海日坚称老舍是为情自杀,而不是公众认为的迫害致死,这个很可能是前世带来的
记忆;
3. 海日的文采精华和语言艺术精妙,应该是前世的记忆还残存一小部分;
h***i
发帖数: 89031
12
扯淡吧
老舍是让老婆骂的灰心丧气,要是有情妇家可以去。也不至于投壶
赵清个当时在上海,还是单身,如果在北京,老舍也可有个地方可以过夜
d******a
发帖数: 32122
13
转世的话,出生死亡肯定不是同一时间
没看出海日的贴子里有老舍的韵味来,我曾经背过老舍的几篇散文
l*****s
发帖数: 2109
14
老舍死的那几天,舒乙 和 胡絜青 同志 对老舍同志进行了灵魂深处的斗争。
舒乙 先生忘了吗?
s******r
发帖数: 1524
15
"没有一个人站在老爹这边"也就算了,算是老舍自己作孽。
回过头来吃老舍的血肉,一个个不甘人后。
比起周涵来,天上地下。
g***j
发帖数: 40861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老舍的武侠小说《断魂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7:52:00 2016, 美东)
断魂枪
老舍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
,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
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
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
多穗的镳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
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
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如今他身上放了
肉...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海日是老舍转世
靠,你奔个畜生的转世证,证明你不是老舍转世。
当然你或许说老舍就是畜生,那你赢了
k**********4
发帖数: 16092
18
除了老舍另外几个都没听说过,老舍也不一定是,基督徒禁止自杀
G*********e
发帖数: 209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会是寒春还是老舍
白皮含春小黄人老舍
[在 miIkswallow (喝) 的大作中提到:]
:会是寒春还是老舍?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和老舍都很伟大
老舍心理素质差点
都是牛逼人士
我觉得老将都是
冠晓荷


: 你不知道主席把老舍踢进湖里淹死了?

f******g
发帖数: 192
21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肯定是家庭因素或是情感因素。
"老舍先生不是从批斗现场直接去的太平湖,而是回到了家。到家后,不仅连口热乎饭
都没有,甚至连口热水都没有,所看到的,只有白眼和冷漠,不由地感到这个世界委实
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或牵挂的东西了。这种幻灭感,可能痛彻心肺。于是才走出家门,去
了太平湖。老舍到了太平湖,也不是去了就跳的,而是在岸边坐着。坐了整整一天,直
到后半夜。"
一个人理想破灭的时候并不是末日的到来,而导致他彻底绝望的是情感空间的坍塌。
wh
发帖数: 14162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7798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t*******3
发帖数: 691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贴一段老舍的《二马》
很典型的老舍的文风啊,当然如果是比较悲惨的故事呢,没有这么轻松,会有很多心酸
的幽默在里面。
以前看老舍写的离婚里描写的老李张大哥张大嫂也是这样,活灵活现的外貌描写加幽默
,好像单口相声在和你聊天一样。我常常看得笑出来,比如说老李见人就紧张,手足无
措,什么好像站起来接茶碗就是为了把茶泼出来烫你的手。。。见到人不知道说什么,
说不出话来,紧张得直出汗,有时看个朋友能治好自己的感冒。
张爱玲她妈妈那时刚从欧洲回来,大概正对中西文化的冲撞对比比较敏感,二马里还写
了很多西方人的习惯,什么吃饭不许出声,擤鼻子一定要使劲擤,都说得比较滑稽。
wh
发帖数: 141625
25
多谢。我应该转贴北京版是不,听听你这样的老北京说说家乡,比我更有味。
我去过欧洲几个王宫,也是挺堂皇的,走得脚断。倒没比较过,故宫我待得太短。就记
得军机处就一溜矮小的平房,简朴得让我吃惊,多少阴谋勾当杀人劫舍都是从这里出来
的。军机处对面的平房据说开了一阵星巴克,后来关了。
对的我们上景山俯瞰故宫全景了,但拍不好照片,景太宽,落日的光线太强。可能应该
上午去。brave不知道拍过全景没有,全景拍不拍得到,感觉非常宽。
老舍茶馆里的跑堂都是男的。长嘴壶是不是四川的?我记得笑傲江湖开头的四川茶博士
用的是长嘴壶。那三人表演的倒是茶艺、茶道,手势婉转做作,哈哈,搞得我很想去看
看日本的真正的茶道究竟如何。对了我在王府井某个饭店门口还拍了个小儿的塑像照片
,一看就想起你们叫kzeng小二。要不我回头去贴古典版,就是有点唐突。
地坛庙会是哪天?冬天么?地坛里有很多儿童乐园,但都关着,冷冷清清。古迹整修恢
复得不如天坛好。据说日坛月坛也整修了,并按从前的礼制举行祭日祭月祭天祭地,以
飨游者。我回头去找新闻,里面提到的那些古乐器,我连字都认不全。有个埙。
对的雍和宫用的是满蒙汉藏四种文字,给你看个...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老舍的武侠小说《断魂枪》
老舍1933年写的《黑白李》倒是讽刺共产党的,不过很温和,充满那种典型老舍的人道
主义(美好而必死的传统)和大势所趋(凉薄而激进的革命)的矛盾。他这种关注个体
的作家,再怎么捧共产党也捧不到郭沫若的高度,被我党鄙弃也在情理之中……
h*********i
发帖数: 260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chihaisai (h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人的苦闷 【老舍。人民日报 1950-2-5】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0 02:12:43 2011, 美东)
老舍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座教授,1950年收周恩来感召海归回国,作此文。
=================
当初在欧洲人下决心离弃故乡,迁往北美去成家立业的时候,他们必是在故国受着宗教
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压迫,而想去到一块新土地上,建设一个信教自由,思想自由,
劳作自由的国家。
他们也真的建设起一个新国家,而且是以当时所了解的自由,平等为立国精神的国家。
按道理说,这样的一个国家应当会变成地上的乐园,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人人快活。
可是,那些为争取信教自由而移往北美的人们,刚一登岸,便排斥别人的宗教。他们的
确得到顺着自己的心意去礼拜上帝的自由,可是他们不许别人也有这同样的自由。于是
,从美国开国直到今天,信教自由始终是个问题与纠纷,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在今天,
一个总统或议员竞选人,还可以因为宗教信仰而落选——...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18555
28
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學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導英國人學習
中國的官話和中國古典文學。业余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在
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9年夏季,离英,途经新加坡并
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创作以新加坡为背景的小说《小坡的生日》。1930年春季
,返回到北京。1930年至1937年間,老舍先后任教于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的山东大学
。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家状况,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
为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
形象。1936年写出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
a**u
发帖数: 7128
29
看來老舍比較幼稚, 胡適就比較深刻了。 人家跑都來不及, 老舍還回來。 呵呵
除非你回來做原子彈,導彈。 TG不需要嘴巴。
d*********2
发帖数: 48111
3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记得N年前, HH大骂老舍文笔差
然后又出来说他把老舍和巴金弄混了。
然后又说其实他巴金和老舍的东西都没有看过。
我就再没serious的看过他。
除了看看他和小徐调情。
这次才知道,泥玛, 有这么多的韩粉。
代沟啊代沟啊。
我们那个信息贫乏的年代, 反而可能会去读点有深度的东西。
d*********2
发帖数: 48111
3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记得N年前, HH大骂老舍文笔差
大多数时候, 勇敢的站出来证明其他人是SB的, 最后只证明了自己是SB.
除了少数例外, 布鲁诺, 哥白尼之类的。
老舍的文字传世如此之久如此之广, 甚至诺贝尔文学奖都排川端康成前面。
美国稍微大点的图书馆里都能找到老舍作品的中文,英文版。
到底谁是SB呢?
x******i
发帖数: 1436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二马》创作于1924年老舍留学英国期间,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马》主要描写在伦敦生活的中国人父子的生活状况,围绕马威父子在英国伦敦经营
叔叔留下的古玩店期间发生的故事展开叙述。父子两个人都是基督徒,所以被一位伊牧
师介绍到寡妇温都太太家寄居。
英国人在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对中国人是极度偏见的。伦敦大部分人认为中国人“很坏”
,无恶不作,中国文化是下等文化,不可沾染。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认为中国人都很封建,就知道做官很好。所以他们对中国人从根源处瞧不起。
马威父子同时恋上了朝夕相处的温都太太和女儿,但是因为种族的隔离,互相倾慕的马
父和温都太太还是走不到一起,在最后一刻婚事吹了灯。年轻女儿玛力更是从没有正眼
瞧一下爱她爱得魂不守舍、尝尽相思之苦的中国小伙马威。英国人说“种族比阶级更厉
害”,社会偏见分分钟能杀人,英国妇女不肯嫁给外国人。最后马威愤然放弃爱情回到
了中国,使人在扼腕叹息的背后是深思。
小说中有一句话特别戳人心脏:
“二十世纪的‘人’与‘国家’是相对待的: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呢?狗!”
老舍说自己在留学期间亲身经历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创作...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3
3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老舍小说
偶也非常崇拜老舍, 喜欢<<离婚>>,他们说老舍的代表作是骆驼箱子,偶认为<<离婚>>
比<<骆驼箱子>>更能代表偶的偶像。



































wh
发帖数: 141625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37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老舍:春来忆广州
春来忆广州
老舍
名家笔下的广州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我爱花。因气候、水土等关系,在北京养花,颇为不易。冬天冷,院里无法摆花,
只好都搬到屋里来。每到冬季,我的屋里总是花比人多。形势逼人!屋中养花,有如笼
中养鸟,即使用心调护,也养不出个样子来。除非特建花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我的
小院里,又无隙地可建花室!
一看到屋中那些半病的花草,我就立刻想起美丽的广州来。去年春节后,我不是到
广州住了一个月吗?哎呀,真是了不起的好地方!人极热情,花似乎也热情!大街小巷
,院里墙头,百花齐放,欢迎客人,真是“交友看花在广州”啊!
在广州,对着我的屋门便是一株象牙红,高与楼齐,盛开着一丛丛红艳夺目的花儿
,而且经常有些很小的小鸟,钻进那朱红的小“象牙”里,如蜂采蜜。真美!只要一有
空儿,我便坐在阶前,看那些花与小鸟。在家里,我也有一棵象牙红,可是高不及三尺
,而且是种在盆子里。它入秋即放假休息,入冬便睡大觉,且久久不醒,直到端阳左右
,它才开几朵先天不足的小花,绝对没有那种秀气的小鸟做伴!现在,它正在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8 13:31:54 2011, 美东)
去北京本来是给孩子长点见识,结果自己也颇有收获。
正值开春,先发现北京的柳枝比江南的黄。去年春天在北方的小城市也有此感,以为是
当地灰尘多引起的,出门一圈衣领就落一层灰。北京的大马路都很干净,柳条却也绿中
泛黄,想是水土的缘故了。
我好几个在北京定居的朋友都未去过故宫,畏其名声之大。我原也没抱希望,没想到却
看得津津有味。本以为尽是雕栏玉砌、富贵华丽,触目的却是彩绘剥落、肌理毕露的朽
梁旧柱,很有历史的本真。毕竟是那么多人住过的地方,充满人的痕迹。匾额楹联诸多
名家手笔,最让我一见心喜的却是慈禧,“体顺堂”三字很宽正敦厚。皇宫浩荡,只是
现在好荒凉,即使游人如织,也只能在各屋外面徘徊,屋里都是冷清清空荡荡的。
Yeats写过一个诗剧叫《The Words Upon the Window Pane》,在他的爱尔兰同胞作家
S...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39
以前是从来不知道老舍的感情和婚姻经历
这样的经历难免家庭生活不太幸福,最后万念俱灰才会投湖吧
老舍太重感情了,神经太纤细敏感,初恋这样的遭遇对他的刺激太大了,真是一场悲剧
l*******r
发帖数: 39279
40
以前是从来不知道老舍的感情和婚姻经历
这样的经历难免家庭生活不太幸福,最后万念俱灰才会投湖吧
老舍太重感情了,神经太纤细敏感,初恋这样的遭遇对他的刺激太大了,真是一场悲剧
m********y
发帖数: 21909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nkeylady (MonkeyQuee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北京游:故旧之宫,雍和欢喜,老舍茶馆,天坛地坛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 12:46:14 2011, 美东)
给文豪助威,写写我看到和感受到的故宫。
故宫我去过很多次,印象中没有花过钱,我老爸的中学同学在里面工作,我都是用招待
票进去玩。说进去玩,就是因为啥也不懂, 知道这是皇帝的家,其它就是看那熙熙攘
攘的游人了。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也是触动心灵的一次,不是去逛故宫,而是到故宫西北角的“明清
档案馆”找朋友玩。去的时候从东华门进去,右拐不久就看见了一个部队,据说那就是
著名的8341部队,部队营房前面有个高大的仿古建筑,是建国以后建的,据说因为从北
京饭店可以直接看见中南海,而且看得很清楚,为了挡住视线,于是就修了这个建筑,
仿古的。同时修的还有中国历史档案馆,也就是明清馆。
那天在明清馆里和朋友闲聊,等她男朋友来一起回她的那个在绝对是皇城根下的小破家
。等他男朋友等不来,天渐晚,我们俩就先走...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42
评论家、读者里面南方人可不少,但是认为沈从文的语言造诣超过老舍的,南方籍评论
家,读者里面有多少?
我们是中国人,也不能昧着心说哈金的语言强过那些美国土生土长的文学家吧(哈金有
他的特色和优势,不过不在英语掌握上。)
h*******r
发帖数: 1083
43
沈从文是什么语言的大师?湘西话?可是他的书基本不出现湘西方言呀,除了某些对话。
如果你说沈从文也是北方方言语言大师,那么他肯定比不上老舍了。
我不是说沈从文能力不行,只是说,他的方言底子让他在语言上有缺陷。我指的是他用
来写作的语言,基本上相当于普通话。
a****t
发帖数: 7049
44
又tmd胡说八道。王朔老舍这些京片子之所以能成为所谓的“大师”,早有人分析过了
,就是因为占了方言的便宜,一些对话之生动只有用方言(北京土话)才表达得出来。
同样的其他方言文学照样可以写得生动。你逼迫其他方言区的人用第二语言写生活中不
存在的语境,怎么可能是好文学?普通话推广中,强制消灭方言的生存空间,隔离方言
语法词汇,把原本是全国人的普通话打造成京片子的普通话,这才是消灭了中国几千年
语言文化底蕴的傻逼做法。只有北方傻逼才想得出来。
C***l
发帖数: 2625
45
臭贫几句也能成大师了?王朔配跟老舍摆一块儿么?轮到死去的几位相声演员都轮不到
他。
p******n
发帖数: 633
46
芬特。看一群文盲在討論文學大師。俺實在忍不住了。
中國20世紀文學大師:林語堂,魯迅,等等數不過來。
老舍算其中一個而已。王朔就免了。確實是痞子文學。除了北京土人,基本上沒什麽人
欣賞。
俺老人家就很不欣賞。嘿嘿。打住了。你丫最近發貼太搞笑了。自從你丫閙了醜聞,復
出后,苦大仇深的樣子。
f******t
发帖数: 179
47
你难道觉得方言跟普通话的差异有汉语和英语大吗?你刚才拿外国人再怎么样用英语写
作也不能达到native speaker的水准来证明方言使用者写白话文对于“语言”的拿捏怎
么也比不过北方人好像说不通吧?不说别的,就说我们生活在国外的,虽然也会方言,
但是普通话也进入到血液中了,渐渐的连思维也是用普通话在进行了。
再说说张爱玲吧,你好好体会过她小说中的那些篇章意境吗?有些真是字字珠玑,那些
就不是优秀的白话文了?
语言的运用无非是用汉语的语法把词汇穿起来,加上各种修辞手段,使要表达的意思更
加生动,语言体现了思维,为什么南方人的白话文怎么写就不如北方人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不同的方言使用者却能认识相同的字,也能同等娴
熟的驾驭白话文。至于您的观点,我觉得应该改成北方人能够写出更好的北方风格的白
话文。的确,王朔老舍那些文章,我们一看那些用词也知道是北方人写的,您觉得更生
动是因为更贴近北方人的生活背景,人都是对自己从小熟悉的东西有亲切感的嘛,我读
起来却不觉得享受,感受不到我读张爱玲文章体会到的灵动。我很讨厌北京味太重的文
章,当然这纯属个人观点。我喜欢张爱玲钱钟书远甚于老
C******n
发帖数: 284
48
楼主逻辑混乱,知识方面破绽百出。
北京话就是一种方言,什么叫“他们只说北京话,不说方言”?记得在首师大上普通话
考试规则培训的时候,那位老师(北京人)说,北京人考普通话往往比外地人还难拿高
分,因为北京人意识不到自己说的北京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
什么叫近现代?
楼主说的两个人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当代的,没有一个是近代的。
若论近代大师,老舍也就是“之一”吧,差不多时期的林语堂、王国维等南方人不胜枚
举;
王朔靠边站吧,充其量一个北京痞话“大湿”。
什么是语言大师?楼主想说的是语言学大师、文学大师、文字学大师、还是像王朔这样
以卖弄方言文字为生的WSN?其中不管哪种大师,南方人都不在少数。
楼主是理工科的吧?总觉得文科都是些谁都懂的东西,殊不知自己对这些定义概念逻辑
完全没搞清楚。比较好奇的是,楼主对方言怎么如此苦大仇深,想必有啥小故事可以分
享分享吧:)
C******n
发帖数: 284
49
去稍微调查一下过去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的销量,以及相关的电影(且不说电视
剧)的票房
过去30年,在文化上,以销量票房论,能把王朔比下去的多了去了
我买过老舍的书,没买过王朔的
中学时,咬牙凑出200块钱买了套金庸全集
第一次知道王朔是听说有个叫“王朔”的为了博出位,公开骂金庸来着
别人跟我说起这个什么王朔是个著名作家,北京的
我说,不可能吧,就这骂人的水平,该不会是外蒙古来的吧
对了,我是南方的,在北京发端的东西,从来没在俺们那儿成为主流
小说看的是金古梁倪温
女孩子还得加上个琼瑶奶奶
小时候电影看的是张彻、吴宇森、李小龙(自导自演)、成龙(自导自演)、吴思远、
谭家明,后来加进、许鞍华、银河映像铁三角、陈果、陈可辛、刘伟强
音乐听的是四大天王(尤其是学友哥)、Beyond、草蜢、小虎队
崔健是哪个?当初只晓得初中同班同学有个叫崔健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