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发帖数: 7558 | 1 你来地球原来是有原因的
由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与其他中外天文学家联合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明确,
太阳系外的一颗巨大行星正在被它的中央恒星扭曲和摧毁——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这颗
名为WASP-12b的行星体形为何会异常庞大。
这一发现不仅可以解释WASP-12b上发生了什么,还意味着科学家获得了绝无仅有的
一次良机,来观测一颗行星如何步入它生命的最终阶段。这项研究的合作者之一、北京
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
s)所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林潮教授说:“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见证
一颗行星正在发生的瓦解和死亡过程。”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是北京大学新成
立的一个研究机构,在这项研究中承担了主要工作。他们在2010年2月25日出版的《自然
》杂志上公布了这些发现。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李抒璘当时仍在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她和
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这颗行星的观测数据,证明其主星的引力如何一边使这颗行星“浮
肿”,一边加快了它的迅速 |
|
b*******2 发帖数: 2121 |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任研究员
意思是不是在哪个老板手下做technician?做了好多年?
学? |
|
d**e 发帖数: 2420 | 3 这个真假本版应当最权威,评论一下吧。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
晒晒中国生态学口的假全职千人
作者:亦言
新语丝上不断有反映两面(甚至多面)通吃的千人计划教授的文章,如上期
说的华北电力大学的千人潘伟平、浙江大学的千人仇旻、北师大的梁顺林等。这
里也说一说我国生态学口的假全职千人。
(注:1.排名不分先后 2.这些人是入选的以千人A类全职回国工作的形式而
不是B类短期回国工作的形式,A类入选者要求全职回国或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
少于6个月)。
1.骆亦其:美国Oklahoma大学植物与微生物系全职教授
(http://ecolab.ou.edu/?member_info&id=52),2010年复旦大学千人计划教
授、复旦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
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教授。
2.何芳良:加拿大阿尔伯塔(Alberta)大学全职教授
(http://www.ualberta.ca/~fhe/),2010年... 阅读全帖 |
|
l**********1 发帖数: 5204 | 4 en 搞出个伟姐先把O8的那位M 办成北美的妲己后 再说
诺贝尔奖得主路易斯·伊格纳罗访问嘉兴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共嘉兴市委
时间:2012-9-10 17:17:53
1998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伊格纳罗(Louis J.Ignarro)先
生于近日到中国考察,并应邀首站访问嘉兴。7月9日下午,在市侨办、市“创新嘉兴·
精英引领计划”专项办公室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伊格纳罗先生等一行6人下榻南湖之畔
的南湖国际俱乐部。
伊格纳罗先生1966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多家研究机构任
职并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辛勤耕耘,成果斐然,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医学院分子与医学药理学教授,药学院院长。他凭借在心血管领域内的突出贡献屡次获
得政府及学术界颁发的奖项,而让他荣膺诺贝奖的成果,则是发现了“一氧化氮可以在
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一种信号分子”。=Viagra
http://www.jxtzb.org/content/?91.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uis_Ignarro
20
...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7 | 5 早在十多年前,荧光蛋白质便已点亮了生物学实验室——它们通过发光作为对每件事物
的响应,包括细胞内部基因表达、炭疽和其他生物战介质的存在。然而最有用的荧光蛋
白质却可能是你无法看见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合成出了一种能够释放红外线的荧
光蛋白质。由于同可见光相比,红外线能够更加容易地穿过肌体组织,因此这一优势可
以让研究人员追踪贯穿小鼠和其他小型活体动物身体的单个分子。
新的荧光蛋白质是在耐辐射球菌——因在大剂量辐射下仍能存活而为人熟知——中发现
的一种蛋白质的改良版本。科学家们之前发现,该细菌中的一种蛋白质——即光敏色素
——能够吸收处于可见光谱远端的深红光。它可以用这些能量来发出信号,从而让细胞
开启某些特定的基因。
那么这种能量能够转而用来产生红外线吗?刚刚在去年因为荧光蛋白质的工作而分享了
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化学家Roger Tsien(钱永健
)和他的同事决定找出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改写了这种蛋白质的遗传编码,砍掉了负
责完成生物化学信号发送的部分。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出了一类红外线荧光蛋白质,但这
些蛋白质仅能够发出微弱的红外线。因此研究人员又对经 |
|
y***e 发帖数: 6082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ueke (小鱼儿~2008BB竞猜王),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UCLA治艾研究突破:中药黄芪可成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9 23:01:42 2008), 转信
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中药黄芪中含有一种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细胞分裂的
化学物质----TAT2,对治疗艾滋病有非凡的功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协会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药黄
芪中包含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TAT2,研究人员发现 TAT2是对付艾滋病主要元凶---
-“淋巴细胞杀手”的有效手段。黄芪有望取代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式----抗逆转录病
毒疗法,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式。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最近,德国一名医生在南非和
其他一些国家报纸上发表文章,提出抗逆转录治疗具有毒副作用。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还指出,黄芪还可以治疗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对病毒性感染和慢
性病有奇效。
http://www.naturalnews.co |
|
b**s 发帖数: 589 | 7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塑料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给人以庞大、笨重和昂贵的印象,它们至多出现在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生活中
你也能遇到一些太阳能电池,但是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仍然不现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科学家在3月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研制的一种新型“塑料”太阳能电池
。
借助于纳米技术和聚合物,他们制造出了这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整个电池就像一块三
明治。两侧的电极之间夹着几百纳米厚的特殊塑料P3HT,最关键的是塑料中的硒化镉(Cd
Se)纳米棒,这种纳米棒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之后就能产生电子和空穴,这样就产生了
电势差。现在这种电池能把1.9%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科学家认为,如果把转换效率提高
10倍,那么这种电池组将能够替代现有昂贵的硅太阳能电池。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95/5564/2425 |
|
c*s 发帖数: 2145 | 8 发信人: matrice (迎接十六大,走进新时代),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转载]美国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引用论文时经常不读原文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2年12月16日12:10:1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hitonlee 所发表 】
新华网伦敦12月14日电(记者 王艳红)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统计表明,科研论文后
列出的参考文献,有许多可能是论文作者根本没有读过,是直接从其他论文中抄来的。
据14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的两名科学家无意中发现的。他们在研究信息在不同网络里的传递方式时,注意到一个
科研论文引用文献数据库里有不少印刷错误,其中有很多错误是完全一样的。这表明,
可能有些科学家并没有读过他们所引用的原始论文,只是照抄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分析这种情况有多常见,科学家选取了一篇发表于1973年
的、关于二维晶体结构的著名论文。这篇文章被别的论文引用了4300次,其中有1
96次引用时存在卷数、页数或年份的错误。理论上讲,可能的错误方式数以 |
|
w********h 发帖数: 12367 | 9 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
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
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1983
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
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2000年10月10日,白川英树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J-黑格、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的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因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 |
|
w********h 发帖数: 12367 | 10 艾伦·G·麦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
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
大学任教。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
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这种技术的
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他曾发表过六百
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2000年10月10日,艾伦·G·麦克迪尔米德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J·黑格、
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英树因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
|
w********h 发帖数: 12367 | 11 导电聚合物创造发明过程研究
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化学最高荣誉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
Alan I.Heeger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家 Alan G.Macdiarmid 和日本筑波大学化学家
Hideki shirakawA(白川英树),以表彰他们研究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杰出成就[1]。
材料科学与信息、能源和生命一起被称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支柱。材料又是各
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有机高分妇材料自1856年第一个塑料专利产品——硝化纤维问
世,到20世纪60年代,已有许多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相继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
于其产品应用各个方面渗透各个学科领域,所以人类开始进入高分子时代[2]。人们非常
希望易加工、耐腐蚀、密度小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能成为导体,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为此3
位教授也获得世界上科技界的最高殊荣。这里从导电聚合物创造发明过程进行研究,让人
能从这些巨人艰辛历程中得到更大的启迪。早在1862年,英国伦敦医学专科学校HLetheby
在硫酸中电解苯胺而得到少量导电性物质(可能是聚苯胺)。从此,高分子科学家从大分
子主链上 |
|
H****h 发帖数: 1037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ii 所发表 】
当地时间10月10日11:45(北京时间17:45),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约
飞物理技术学院的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伯
特-克勒默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S-基尔比。以表彰他们为现代信息
技术的所作出的基础性贡献,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
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
他们三人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91万6千美元)的奖金。阿尔
费罗夫和克勒默将得到其中的一半,他们根据分层半导体结构发明并
发展了快速光电和微电子部件,称为半导体异质结构。使用半导体异
质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技术被应用在广播卫星和手机基站上。使用相同
技术的激光二极管将信息流驱入互联网光缆,还应用于光驱、条形码
识别器和激光头。有了异质结构技术,就能制造用于刹车灯、红绿灯
等警示光源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将来可能取代电灯。
而来自德州仪器电子部门的基尔比由于发明并发展了集成电路技
术而获得另一半奖金。通过这项发明,微电子学成为了所有现代技术
的基础。 |
|
f*******d 发帖数: 339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xmo (weird),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zz:[转载]美国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引用论文时经常不读原文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Dec 16 18:41:32 2002),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 原文由 cds 所发表 】
发信人: matrice (迎接十六大,走进新时代),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转载]美国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引用论文时经常不读原文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2年12月16日12:10:1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新华网伦敦12月14日电(记者 王艳红)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统计表明,科研论文后
列出的参考文献,有许多可能是论文作者根本没有读过,是直接从其他论文中抄来的。
据14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的两名科学家无意中发现的。他们在研究信息在不同网络里的传递方式时,注意到一个
科研论文引用文献数据库里有不少印刷错误,其中有很多错误 |
|
i*****s 发帖数: 15215 | 14 神奇双面猫维纳斯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日,一只名
叫维纳斯的神奇双面猫成为了世界上最火的猫咪,它不仅在facebook上拥有自己的主页
,而且它在YouTube上的视频短片也被人们点击了数百万次。看到这只三岁黄褐色小猫
的第一眼你就会立马明白它为什么如此火爆:它一半脸是纯黑色、有着绿色的眼睛,而
另一半脸却有着典型的橙色虎斑条纹和蓝色的眼睛。
一只猫怎么会长成如此神奇的样子?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猫科遗
传学专家莱斯利-莱昂斯表示,她从未见过长得跟维纳斯一样的猫。莱昂斯说,“她确
实非常非常的稀有,但是这件事情也能解释的通。”
维纳斯是一个嵌合体吗?
许多关于维纳斯的报道都把这只猫称作“凯米拉”。在神话故事中,凯米拉是由各
种动物部位组成的一个大杂烩怪物。猫科动物嵌合体是因包含两种DNA细胞的猫体内的
两种胚胎融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莱昂斯解释说,“在猫类中,嵌合体并不十分罕见。事实上,大多数褐色花猫都可
以算作嵌合体。独特的斑驳的橙色和黑色毛发表明这种猫细胞内含有一个额外的X染色
体。但是母猫体内本身就有两个染色体,这意味着它们即...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15215 | 15 罕见的冻尸:这具在俄罗斯发现的非常罕见的小长毛象冻尸距今已有42 000年,包
含大量有用的信息。不过,想要了解这种动物曾经赖以生存的生物机能的精确细节,只
能依靠DNA。
生物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重新构建灭绝动物的古基因,并进而研究古生物机体活
着的时候如何运转。利用这种方法,科学家揭开了史前巨兽长毛象如何适应冰河时代严
酷环境的谜题。
撰文 凯文•L•坎贝尔(Kevin L. Campbell) 迈克尔•霍夫瑞特(
Michael Hofreiter)翻译 黄修远 李辉
150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主要依靠骨骼和牙齿化石,来重塑史前生物。骨架能够
告诉科学家这些古生物的体型大小和身体形态;骨骼上的肌肉附着点显示了这些生物究
竟有多么强壮,以及它们可能的移动方式;牙齿形状和磨损程度则揭示了它们的食物种
类。总而言之,研究者们必须想方设法从这些坚硬的化石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在某些偶
然的情况下,他们会有机会获得保存完好的干尸或者冻尸。这使得研究者们能够得到更
多细节用以重塑,例如毛发的长度、耳朵的形状、动物最后一顿晚餐所吃的东西等等。
尽管科学家已经能够...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15215 | 16 中新社多伦多20日电 加拿大和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要想探索人类的催眠化
学物质对海豹半睡半醒的睡眠模式所进行的研究或有参考价值。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共同合作研究发现,
海豹大脑一种生物现象,或可重新界定其他哺乳类的睡眠因素研究。
他们的报告本月在《神经科学期刊》发表,报告合撰人、多伦多大学生物学副教授
皮弗说,研究人员发现海豹能维持半睡半醒状态。
皮弗解释说,海豹在水下休息时大脑一半入眠另一半保持清醒与警觉。海豹在陆地
的时候整个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皮弗说这个现象大抵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海豹在水底要防范敌人攻击。
“大脑一半注视水底,即监视外敌的半边,眼睛望向天空。哪个方向没有敌害,哪
一半就在睡觉。”皮弗说道。
这类行为并非海豹独有,一些鲸鱼也有一样的能力。但皮弗指出,小哺乳类的睡眠
模式或有参考价值,或能解开人类睡眠的迷团。
他说,海豹和人都是脑部颇大的哺乳类动物,适合比对。一种动物的睡眠调节化学
物质对其他物种或有一样大的影响力。
研究人员比较海豹大脑两边,发现睡眠与清醒两半的血清素浓度几乎相同。
皮弗表示这个发现考验一般人接受的理论那就是...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15215 | 17 数学专家利用从野生动物那里学来的几何方程,已经预测了敌对帮派之间发生暴力冲突
的位置,准确度高达将近99%
非洲豺狗正在捕猎。从狮子到土狼,美国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洛特卡和意大利数
学家维托-沃尔泰拉观察了体型类似的敌对群体,他们声称,每个群体的领地的分界线
在各自栖身处(兽穴或者蜂巢)的中间形成正交线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数学专家利用从野生动物那
里学到的几何方程,已经预测了敌对帮派之间发生暴力冲突的位置,准确度高达将近99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类学家杰弗里-布兰廷汉姆借助统计学研究犯
罪行为,他已经采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洛特卡和意大利数学家维
托-沃尔泰拉提出的一种理论。从狮子到土狼,这二人观察了体型类似的敌对群体,他
们声称,每个群体的领地的分界线在各自栖身处(兽穴或者蜂巢)的中间形成正交线。他
们的发现被称之为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这个方程一直被视为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理
论。
布兰廷汉姆把该方程应用到来自洛杉矶贫民区附近的布尔岗的13个大小相当的犯罪
团伙上。他和他的科研组在警方的协助下,确定一个区域或称“...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18873 | 18 科学家注意到,斑马头上的条纹非常细,它们在吃草时这个部位需要靠近地面,因此极
易受到蚊虫叮咬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科学家现在终于了斑马身上的斑纹的用途,答案并非黑和白那么
简单。他们表示,尽管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通常被认为是用来伪装的,但是这些斑纹的
进化是为了让携带疾病的苍蝇远离它们的可能性更大。
这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研究显示,苍蝇发现自己很难降落在这些斑纹上,斑马身
上这种大小的条纹对驱赶这些小飞虫特别有效果。斑马小腿上的条纹非常细,苍蝇在吸
取母牛等其他动物的血液时,特别喜欢选择这个部位。而且斑马头上的条纹也很细,因
为在吃草时,它们的脑袋需要靠近地面。这种理论是由美国研究人员提出的,他们寻找
证据,用来支持有关斑马是如何获得它们的斑纹的各种解释。
科学家很快不再考虑斑马的斑纹只是作为伪装,让这种动物在不断变化的林地光线
下更难被发现的想法,这是因为斑马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开阔地度过的。另一种非
常受欢迎的理论认为,斑马身上的斑纹令食肉动物感觉眼花缭乱,因此导致它们更难判
断眼前猎物的大小和速度。然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调查发现,狮子对捕捉斑马特别
擅长。其他一些理论,例如这...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c829930102w1cp.html
炎黄世界杂志 http://blog.sina.com.cn/yhsjzz 2015-07-13 00:08:42
中国以前有许多大学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会创办,可以说是当时的世界级大学。不过,
在1952年中国院校大调整中,这些教会大学也集体消失了。
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
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
、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创办于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长,曾与哈佛大学合作
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在国内外名声大噪。
在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国民党政府迁台后,燕京大学在
香港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在中国大陆,其资产由政府接管后被整并,文科
、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
中国政法大学)。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现在其建筑仍为燕京大学古迹。
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1925年由罗马... 阅读全帖 |
|
h****u 发帖数: 368 | 20 当圣子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班里进行火山实验。将发酵粉放到一个火山模型中,然后加
入醋,混合后产生的泡沫顺着出口喷薄而出,这就是酸(醋)和碱(发酵粉)混合产生的化
学反应。这个实验的景象一直深深印刻在圣子的记忆中,因此,她最后选择了火山学研
究作为自己的职业。
后来,圣子于东京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虽然她的家乡日本有非常多的火山供其研究,
但圣子还是渴望能有所突破走出去看看。因为不能确定去哪里,圣子决定让天意来帮她
决定,于是她将几所有最好的火山学研究的学校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到帽子里,然后抽取
了其中的一个作为她的目的地。
圣子的最终选择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她非常享受美国这种和她原本完
全不同的生活。虽然她是一个非常内向安静的女孩,但交朋友并不是件难事。后来,圣
子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历史系的研究生杰森,一个非常英俊的美国男生。因为小时候的
车祸在下巴上留下了一道疤,杰森对自己的相貌非常敏感。圣子第一次发现居然还有比
她还内向羞涩的人,她尽最大的努力不让杰森觉得紧张,很多历史学上的交流使得两人
相处融洽。
2006年3月5日,相识两年之后,圣子和杰森结婚并同居了。他们在美国进行了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