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统购统销
首页 3 4 5 6 7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面对销路不好的萝卜,在郑州城郊种地的“农场主”韩红刚,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让市民免费拔,顺带或可卖些红薯。
事情的发展不在预料,局面失控了。随后的两天,萝卜被哄抢。红薯、辣椒以及其他蔬菜也被“顺”走了不少。他觉得当时的场面,就像一场战争。
这场“萝卜大战”后,媒体报道了韩红刚的遭遇,人们又排队买他的红薯。
□本报记者崔木杨郑州报道
清晨,郑州市郊黄河滩区。
人群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树林里,壕沟中,脚步急促。
守在萝卜地里,韩红刚和他的父亲韩顺长心里清楚,局面失控了。
这个场面的出现,源于韩红刚两天前的一个决定。为了不让滞销的萝卜烂在地里,11月24日,韩红刚告诉媒体,请市民免费来地里拔萝卜。
之后的两天,城里人、乡下人,都冲进了韩红刚的菜地。他估计先后上万人。
结果出乎他的预料。40万斤萝卜被拔光后一地狼藉,而红薯和辣椒,也被“顺”走了很多。
“几万块钱的东西没了。”韩顺长哭了,那是他预备的来年的地租。
种子
韩顺长觉得,日子紧巴得让他犯了糊涂。他后来后悔买了最便宜的萝卜种子
韩红刚租种的60亩田,位于郑州市黄河大堤北侧。田是七年前租来的。
他说,这些地以前是附近村民免费种,后来管理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山东首富自建发电厂,而且电价比国家电网要低三分之一。
初夏时节,张士平掌舵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自建电厂并廉价发电的消息挑动了公众的神经。市场普遍期望电力由电网公司统购统销的体制能借此有所突破,有业内人士更是将其赋予了电力体制改革山东版“小岗村”的标签,希望“魏桥模式”能够成为继二滩水电站之后促成第三次电力体制改革的一大契机。
不过,官方对魏桥电(魏桥创业集团自备电厂发出的电)“不合法、不安全、不环保”的表态无疑给市场的乐观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同时,有媒体报道称,目前魏桥创业集团已经选择了一条对自己相对安全的解决之法:与国家电网达成和解共识,自备电厂的电力在满足下属企业及周边商户用电后将重新并入国家电网下属的山东电网。
那么,魏桥电是否已被国家电网“招安”?被业界赋予改革意义并寄予厚望的“魏桥模式”是否会就此夭折?
魏桥集团工作人员称“领导出差,需回来后层层审批方能答复”。截至法治周末记者发稿,魏桥创业集团仍未回复。
“逼上梁山”
我是被高电价和垄断逼上梁山的!我们是为了彻底摆脱不合理电价和电力部门的束缚
魏桥创业集团的电力系统始建于1998年。谈及为何要建自备电厂,魏桥创业集团的创始人张...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陈佩斯(资料图)
作为十多年前央视春晚上经典小品的主角,陈佩斯近些年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近日《娱乐现场》对陈佩斯进行了独家专访,陈佩斯畅聊了当年与央视的纠葛,以及后来经营影视公司失败的坎坷,并表示,当年拒上春晚对自己而言反而是解脱。
央视侵权导致陈佩斯无缘春晚 纠葛多年不知如何处理与央视关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历届春晚的舞台上留下了不少经典佳作。然而,因与导演组在创作理念上发生了很大分歧,最终陈佩斯和朱时茂缺席1999年的春晚。随后,1999年初,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擅自出版了《吃面条》、《拍电影》等8个小品的光盘,陈佩斯和朱时茂随即起诉了这一侵权行为。尽管最后赢了官司,但陈佩斯与央视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很多人认为陈佩斯的事业自此走了下坡路,但他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需要在那里头靠他来维系我的名,对我来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他甚至向《娱乐现场》表示,在那之后自己反而得到了更多机会,有了更长足的进步。对他而言,春晚节目太受关注,每次登台都需要花半年的时间去准备一个十分钟的小作品,压力太大,不上反而是解脱。如今,陈佩斯与央视的矛盾仍没化解,因为他...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
陈佩斯(资料图) 陆欣 摄
作为十多年前央视春晚上经典小品的主角,陈佩斯近些年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近日,某节目对陈佩斯进行了采访,陈佩斯畅聊了当年与央视的纠葛,以及后来经营影视公司失败的坎坷,并表示,当年拒上春晚对自己而言反而是解脱。
与央视侵权矛盾未化解不知如何处理与其关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历届春晚的舞台上留下了不少经典佳作。然而,因与导演组在创作理念上发生了很大分歧,最终陈佩斯和朱时茂缺席1999年的春晚。随后,1999年初,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擅自出版了《吃面条》、《拍电影》等8个小品的光盘,陈佩斯和朱时茂随即起诉了这一侵权行为。尽管最后赢了官司,但陈佩斯与央视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
很多人认为陈佩斯的事业自此走了下坡路,但他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需要在那里头靠它来维系我的名,对我来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他甚至向该节目表示,在那之后自己反而得到了更多机会,有了更长足的进步。对他而言,春晚节目太受关注,每次登台都需要花半年的时间去准备一个十分钟的小作品,压力太大,不上反而是解脱。
如今,陈佩斯与央视的矛盾仍没化解,因为他耿耿于怀的侵权...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媒体刊文:习仲勋“长葛调查”
习仲勋同志关于河南长葛县的调查报告
习仲勋率领中央工作组对长葛县和尚桥公社宗寨大队进行三包一奖调查的报告
1961年5月,习仲勋(前排左五)在河南省长葛县调研期间与当地干部群众合影。
长葛,蕞尔小县,在郑州之南,许昌以北。
就是这个小地方,1961年几乎成了“小紫光阁”: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国务院机关党委书记侯亢、国务院副秘书长曾一凡、国务院副秘书长赵守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孟夫、国务院人事局局长金树旺、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黄仁、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田方等12位中央人民政府官员组成中央工作组,于1961年4月10日至1961年8月22日,历时四个半月135天,展开调查研究。
责成成立工作组前往长葛调查者: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
今年4月10日,是习仲勋长驻长葛展开调查53年的日子。
大河报以此与大河儿女一起,共同感恩习仲勋与我们、与我们的父母、与我们的爷爷奶奶携手闯过的那段没齿难忘、艰难困苦的饥馑年月。
第一章 /风起长葛
宗寨村、宗寨乡、“五四”二社、宗寨生产管理区、宗寨大队、八七大队、八七村、八七居委会……
年年岁岁村相...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2014年初夏,位于成都一心桥南街24号的一家火锅店开始尝试转型:用餐后,顾客只要能背诵毛主席语录任意章节,即可全单7.8折。
火锅店老板廖老四称,想通过这样方式,让人们置身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艰苦环境,感受那个年代的奢侈品火锅,获得不一样的用餐体验。
廖老四:毛主席语录代表了那个时代
廖老四是遂宁安居区白马镇人,生于1975年,行四名邦志,自小听长辈讲述60年代的社会,人们崇拜毛泽东,背诵《毛主席语录》。
但长辈口中的艰苦终究不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得刻骨——廖老四童年在农村渡过,上学没鞋穿,冬天也光着脚。
贫困的生活在父亲瘫痪后雪上加霜,廖老四16岁就远赴北京的建筑工地做小工,每个月挣700元,给家里寄600元。
做了两三年建筑后,他觉得发展空间不大,离开北京。2001年,他来到成都,从火锅店的迎宾和传菜员做起,学习火锅配方和经营管理。
2002年,廖老四在红牌楼开了一家火锅店,从四张桌子开始,经过12年,发展到如今4家分店的规模。
从赤贫到富足,廖老四尝尽辛酸。他通过收集六七十年代的书籍和器物来铭记那段艰难的日子,在他看来,毛主席语录代表了那个时代。
经营策略:回到60年代来感受火锅...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7
宋小宝最近有点忙,“大牌引围殴”一波未平
“出轨女粉丝”一波又起
但爆料证据不足,无损他在粉丝心中的地位。毕竟,作为新一代笑星,他笑点十足
一时掀起模仿狂潮
对他的搞笑,粉丝给予了高度评价
虽然宋小宝在搞笑上很有一套,不过在樱落看来,他离大师这词还有点距离。真正的那个大师级,是完全可以和他师父--赵本山相提并论的人!这个人就是曾笑傲春晚,令人捧腹大笑难以忘怀的演员--陈佩斯!
对于很多95后来说,这个名字有点陌生。确实,他已经离开春晚18年了。但他离开越久,观众越想念。在一个知名论坛里,他的评价一直很高。
他和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曾经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和回忆。
他在春晚的成名,早于赵本山。1984年到1998年,他11次登上春晚舞台,承载了太多人回忆。
----我是搞笑小品王的分割线----
1984年,他和朱时茂凭借《吃面条》一战成名,火遍全国。
无实物表演却被他演绎得生动形象
一帅一丑,一个一本正经一个吊儿郎当,如此的反差搭配反而令人捧腹
之后,陈朱组合开启了无人竞争的三连霸。1985年春晚两人又一起表演小品 《拍电影》
1986年 《羊肉串》也是另外一个经典
他扮演的无证小贩和街...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41892
8
不一样,烟酒可以算奢侈品而不是必须品。盐是必须品。
要类比应该类比粮食统购统销的年代
g****t
发帖数: 31659
9
庐山会议,颇有些 文官集团vs军人的味道.
彭德怀的目的倒并非是反太祖.我觉得他的目的和高岗差不多.批的应该是修养.
土共历史上长期以来,刘周陈云彭真薄一波李富春高岗邓小平这些人,
势力非常强大.解放前进政治局的就是一大堆.
建国以后,太祖依靠治国的主要是他们这些人.
彭德怀庐山会议这一骂,其实抽得是他们的耳光.
农民活不下去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是陈云当初搞的统购统销.
彭德怀虽然不是搞经济的专业选手.但是
还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军方第一人加上张闻天这个意识形态专家.---
这就好比太祖训文艺工作者,直接在道德上把你放倒,你就废了.
所以到头来,太祖决定批彭之后,
是朱德林彪在彭一边
t******o
发帖数: 279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饥荒是人祸跑不掉
捡能答的答好了。
1. 农民生产出粮食以后,除了上交农业税(征收粮食)以外,农民留足了口粮、种子
和饲料以后就是余粮。统购统销以后,国家规定,余粮必须全部卖给国家(即收购)。
征收和收购两项加在一起,称为“征购”。
征购来的粮食,除出口外,肯定要供应城市吧,必要的战略储备也需要,别的就不清楚了。
2. 我知道的一个解释就是工业化的代价,当时中国别的没有,就靠农产品换了,工业产品半成品之类,那几年刚好是大宗进口。
3和4,59年进口2000吨,60年是6.6万吨,61年进口580万,出口153万,净进口400多万。我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83好了,中间把粮食和副食分得很开,但是没有列粮食的种类,按说应该大米小麦为主吧。
干脆贴几个年鉴中的图表好了。
g****t
发帖数: 31659
11
人民公社还真不一定是历史性的失败。
这个就跟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历史性的失败类似。
国民党虽然被赶出了大陆,但你土共今天不还是恢复了国民党的政策么?
哪天恢复人民公社也未可知。
太祖的错误这里面,我觉得统购统销是最匪夷所思的东西。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搞盐铁专
卖,
政府开始有计划地从民间盘剥。从没有哪个朝代敢把粮食给转卖专卖了---这个念头可
以说想都不敢想的。
道理很简单,一但搞了粮食专买转卖,低下的政绩派官员会无限制的盘剥农民。
农民不吃盐可以,不吃粮食就会大面积死人。

您老说的当然是对的,毛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搞,现在也没人说知道。
不过这个结论应该是,老毛搞人民公社属于决策失误,责任是有,不必悲愤(借海日的
名言)。不能说人民公社就搞对了呀。
a**i
发帖数: 5846
12
统购统销好像就是copy苏联的余粮收集,战时共产主义吧?不能说是老毛搞的发明。斯
大林同学在这之前就用这招搞死很多人了我记得。当年乌克兰的饥荒貌似就是这一招?
F********l
发帖数: 208
13
多印票子,提高粮价,只会使资金留在农村,和当时搜刮一切剩余价值用于工业化的目
标是背道相驰的,因此,统购统销才成了唯一的征粮手段,你想到的陈云早就想到了。

销。
解。
g****t
发帖数: 31659
14
资金怎么回留在农村?农民不要花钱的么?
农民不花钱的解决办法更简单,王安石搞过无数花样提高货币流通。

多印票子,提高粮价,只会使资金留在农村,和当时搜刮一切剩余价值用于工业化的目
标是背道相驰的,因此,统购统销才成了唯一的征粮手段,你想到的陈云早就想到了。
销。
解。
g****t
发帖数: 31659
15
你查查宋朝历史。
王安石变法前后,从农村收了多少货币出来。
让农民花钱,办法有的是。(就不说朱镕基那些茅招了)
自盐铁论联席会议以来,
粮食统购统销可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昏君都不敢搞的东西。

那时候还是小农经济占压倒优势,花钱也是在农村为主,等个体农民的积累到了可以投
资工业的时候,黄瓜菜都凉了。
g****t
发帖数: 31659
16
我记得粮食统购统销是52年就有了的,当时就是为了解决大批土共进城的粮荒问题。
而且那几年土改效果不好,没有粮食大幅增产。那时候做出了最坏选择。
15年赶上英国是后来的事儿了。

这个太慢了。
当时要15年赶上英国,显然会用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完成原始积累。
F********l
发帖数: 208
17
盐铁才能收多少钱上来,根本满足不了工业化需要。王安石那套和统购统销有多大区别
,不都是搜刮么。
g****t
发帖数: 31659
18
人民公社的出发点确实是后现代主义左派类似的东西。
两者都同源于欧州大陆哲学。
陈伯达从马克思书里面还有亚当斯米书里面凑了一段似是而非的话,
让大家觉得,通过改善生产关系,能大幅迅速提高生产力。换句话说,就是政治生活普
及化,(阶级斗争)可以革命化改变生产关系,提升生产效率,因此能大幅提高生产力。
陈伯达把包括老毛在内的人都镇住了。
然后老毛把这个牛X红红的理论据为己有,再也没办法回头。
这就是人民公社的起源。
老毛毕生两大误:粮食统购统销是陈云搞的。加上陈伯达这个集体化。
但从理论上来讲,不能单纯的成败论英雄。
就我看到的,陈伯达水平相当高。也许没有柯耶夫那个水准。但后来的马尔库塞萨特什
么的这些法国左派,其实也就是拼拼凑凑。我个人阅读经验,他们还不如老陈呢。
很遗憾的一件事儿是,研究老毛如何从新民主主义变成左倾社会主义的资料太少。
对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内在的历史逻辑,国内的毛派是永远成不了气候的。
g****t
发帖数: 31659
19
你别笑。这里面很多问题当初其实都是讨论过的。
少奇就坚持要先搞机械化再搞人民公社。
另外如果不是陈云的粮食统购统销,国家还有一块粮食市场的化,
大饥荒是出不来的,因为市场自己会有调节力量。
你还真不好说人民公社一定失败。

。。。不陪了。
p******y
发帖数: 3742
20
粮食统购统销当时有抗美援朝的特殊性,但估计是尝到甜头了不肯放弃。
人民公社一套东西主要是按马列那一套,中国的生产关系提高要经过资本
主义阶段。要从理论上证明中国搞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只好用其他理论来
解释了。这个也是没办法,否则难道要把权力还给资本家?
g****t
发帖数: 31659
21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9066
"
薄一波对1953年夏秋出现的严峻粮食购销形势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将粮食购销方面出现的紧张局势主要归因于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引起销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农民粮食消费量的提高两方面。另外,私营粮商同国家争夺粮源,也加剧了粮食购销方面的紧张局势
"
共同研究吧。
F********l
发帖数: 20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薄一波:《统购统销的实行》
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薄一波不是介绍了吗,“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
的开始”,当然要算在工业化积累里面哪。

700
243
F********l
发帖数: 20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薄一波:《统购统销的实行》
崔晓黎没算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吧。
g****t
发帖数: 31659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薄一波:《统购统销的实行》
多余人口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大政府。别什么都往工业化上面扯。
那时候有啥工业化?
49,50,51年全部增加的工业产值加起来能比今天富士康多么?
富士康60万人,占今天外贸额的5%.
g****t
发帖数: 31659
25
[这里头还真没有提高粮价,多印钞票这条。看来陈云比宋子文之流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比朱镕基水平也低很多。
]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82819/122120/122128/7208109.h
只配不征。即只在城市搞配售,农村不征购。这种办法所以不行,是因为农民看到
城市搞配售,他就会有粮不卖了。
只征不配。只在农村搞征购,城市不配售,还是自由市场。结果可能会边征边漏,
农民会拿交征购粮所得的钱,到城市里从粮食公司再把粮食买回农村。
原封不动。即继续自由买进,自由卖出。这样做,困难会日益加剧,结果必乱无疑

“临渴掘井”。先自由购买,实在买不到的时候,再去重点产粮区征购。这样办所
以不行,道理很简单:到实在买不到的时候,城市自由供应也就无法继续了。
动员认购。东北1951年实行过。就是层层下达控制数字,而控制数字不向农民露底
,由村支部动员农民认购,认购量达不到控制数字不散会。这是一种强迫而不命令的办
法。
合同预购。这是个好办法,1949年、1950年在东北、华北收购棉花时就试行过。19
51年对棉、麻、烟、甘蔗、茶叶等多种农产品全面实行合...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26
统购统销的决策是51年左右。就是为了解决土共进城搞大政府之后的粮食问题。
换句话说,商品粮人口比国民党时期大大增加,农民奉养不起。
这个我前面贴了文章,薄一波回忆录和后来的研究文章都有。
跟快速工业化,积累有毛的关系。

饿死人是快速工业化的必然代价,快速工业化则是为了不饿死更多人,这个是你的事
实吧
s******8
发帖数: 710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毛时代三次“大下岗”
不少人认为下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的产物,但是事实上中共早有下岗的传统。根据
我跟一些长辈的了解,在毛时代就有三次下岗高潮。
第一次大下岗就解放一两年后。这次大下岗主要对象是前国民党工作人员、城市的
失业人员以及转业军人。 由于重所周知的原因,中共对前国民党工作人员很不信任,
所以在接管政府完成以后就逐渐把前国民党的工作人员替换,高级工作换成低级工作,
低级工作直接解雇,变成失业人员。另外由于朝鲜战结束,不再需要大量军队,所以这
些军人也没事干了。除了这两类人之外,城市还有因为战乱、社会变更产生的大量无业
人员,所以中共无法安置这些人,只好把他们送到农村。我有两个亲戚,一个是军人,
另一个是失业人员都是此时送会农村种地的。
第二次就是大跃进结束后,中共经济、粮食都很紧张,所以就大规模裁剪人员。
第三次就是知青下乡,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这三次下岗的原因都因为经济不好或者是政治原因,其特点就是把大量城市人员送
到农村,给点安置费就不管了。至于这些人是否有农业技能、家族的支持帮助就不是中
共政府考虑的了。这些“下岗”人员总数多达几千万(见附件 《当代中国逆城市...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不要把蒋介石当伟人
毛泽东什么时候考了50分?你拍脑袋拍出来的?
他那是负50分还差不多.
前面我说了,毛泽东治国就是茅坑流.有没有李自成的水平都未可知.
历史上,盐茶酒马铁都有过政府专营.再昏庸的君主也没人敢搞粮食政府专营
(地方军阀不算)他老人家来个粮食统购统销,这是什么水平?

呵呵,从只考1分发展到可以考5分,就比考50分的强了?
g****t
发帖数: 31659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不要把蒋介石当伟人
哦.一五计划之后就不算毛泽东的"治国"了.
你就算比一五计划,
粮食统购统销就是那个阶段解决不了粮食问题出的茅坑流招数.

对不起,我在比较一五计划和黄金十年。
g****t
发帖数: 31659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不要把蒋介石当伟人
前8年也不及格.良个啥啊.
治国也要考虑对后来的影响.除了经济也要考虑政治.
前8年的各种政策对后面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粮食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等等都是那个阶段的事情.
新民主主主义(资本主义)转向所谓的"社会主义"就是那个时间完成的.
前8年也是毛泽东领袖化的关键阶段.
那以后灾难已经不可避免了.58年以后是问题总爆发.

老毛执政28年,
全部是和平时期,
前8年还算及格,甚至可以打个良。
后20年是扯淡中的扯淡,鸡巴中的鸡巴。
g****t
发帖数: 31659
31
后面的爷,实力不济阿。
政治家玩儿到最后就是拿到自己该拿的。这就是合格了。
别强搞自己不该的,那是茅坑流。
袁世凯称帝,茅坑流。
毛泽东搞粮食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全球领袖,茅坑流。
其实本来袁世凯是资本主义进展的主流人物。但称帝了,可能就是历史垃圾堆了。

说冤大头卖国,讲来讲去也就是个二十一条,还没有全部接受,最卖国的第五号顶住了
。再不济,至少还保有外蒙,国家领土还是完整的。
后面的爷,卖国都是真金白银往外卖。
g****t
发帖数: 31659
32
怎么不可能?
当年要不是江泽明到西方到处吹拉弹唱,唱歌梳头,就往党亡国了.
不做小弟要有不做小弟的实力才行.
就是今天,温总不是和美国心连心? 这才是政治家.政治家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拿自己该拿的.
毛泽东跟洪秀全类似.其实懂得东西很少.
我再举一例,历史上有过盐茶酒马铁政府专营,就是没有人敢搞粮食政府专营.
太祖的统购统销茅招一出,可以说光照千古了.
你想想,今天如果粮食被精英和太子党专营了,大饥荒是不是还是照样非常可能.

呵呵, 任何一个人坐在中国老大这个位置上,都不可能做别人小弟的。 老毛的问题是
权术一流, 但是国际经验太少, 搞的土共现在外交上还在为他还债。
二战后在中国问题上米国看只是一个非重点地区, 而毛子看是一个可以起死回生的大
妙手, 两边势力态度不同,就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了。
g****t
发帖数: 31659
33
收金子,比收粮食效果差远了.
陈云propose粮食统购统销,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昏君奸臣都牛x无数倍.

才10倍,这叫金圆券情何以堪啊。
p******y
发帖数: 3742
34
选择性失明是毛轮的特点:
从1955年至1957年安徽省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仍然不断发生。仅暗杀农村基层干部
事件就有100多起,被害者114人,而作案者大多数是普通农民。1955年4月6日到9日,
萧县发生5起大规模群体性聚众抢粮事件,哄抢粮食24万斤,打砸四个区、乡政府和粮
站,被殴打干部39人,其中14人伤势严重。公安厅给省委、公安部的报告说:“发生抢
粮的原因是:主要是粮食定产偏高,统购数字偏大,群众留粮过少,粮食供应先松后紧
,以及干部强迫命令,激起群众不满,反革命分子乘机煽动所致。事件发生后,省、地
、县委立即派出干部前去处理,调去公安干部、公安部队维持治安,运去大批粮食供应
急需。本着有问题要解决,有错误要承认;对参加抢粮的‘反坏分子’要逮捕,对罪大
恶极的要镇压;对参加抢粮的群众要批判的处理方针。首先解决存在的问题,至5月25
日止,除原订4400万斤粮食(返还)销售计划外,再赶运粮食1050万斤,以满足供应。
同时,逮捕参加抢粮的‘反坏分子’108人,对其中为首煽动闹事的4名‘反坏分子’,
于5月13日分别在该县四个抢粮点公审枪决;对干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实事求是地...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35
因抢粮而被枪毙,并没有阻止人们的反抗。1956年8月至1957年3月,安徽发生暴乱16起
,有3000多农民参加,公开反对农业合作化,反对统购统销政策,以县、乡政府为主要
攻击对象。暴乱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1957年2月22日,肥西、舒城两县
接壤地发生暴乱,暴乱者提出的口号是“要饭吃,要土地”,“现在的政府不是人民政
府”。暴乱者打死民警2人,打伤1人,抢去手枪3支,子弹70余发,参与者400多人,99
%是农民。两县公安干警和省公安厅派去的武装民警,将其包围,发生枪战,当场打死
49人,抓获34人,投案自首者10人,为首的农民程千发自杀,其余的人逃跑外地。
由于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农民收入大量减少,吃不饱饭,为了生存,不得不偷
盗、哄抢,那种“农民就是饿死也不偷不抢”的说法,完全是神话。1957年4月2日,安
徽省公安厅向省委、公安部《关于当前社会治安的情况报告》说:“本年1、2两个月,
我省无为、肥西、宿县、蒙城、枞阳等县,先后发生群众性闹事89起,哄抢粮食事件
271起,参与群众4.5万人,抢去粮食599654斤,柴草39.2万斤,被打干部169人。产生
...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大饥荒的学术研究
林那个文章比较早期,也只是顺带提了下死人,主要在研究产量问题
后来的重心转到分配上,也就是当时集权体制下统购统销,外加信息传递的问题。
回到了Amartya Sen的idea上。
g****t
发帖数: 31659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大饥荒的学术研究
总之,他认可大规模死人.

林那个文章比较早期,也只是顺带提了下死人,主要在研究产量问题
后来的重心转到分配上,也就是当时集权体制下统购统销,外加信息传递的问题。
回到了Amartya Sen的idea上。
g****t
发帖数: 31659
38
嗯,除了土改,是不是还要同时搞农业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
军队没了粮食,才可以更好的打仗?

抢地主的就有钱了,你以为土改就是分地啊
再怎么大炼钢铁,也比长工年产5万吨强
你觉得把毛泽东放到蒋介石28年的位置,
能出几万吨钢?
了。
g****t
发帖数: 31659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90年代初
军队经商这个太土了.历史上这么搞的也就是北宋吧!
当然,粮食统购统销更傻X,历史上盐茶酒马铁都有过专卖,统治阶级从来不敢想
粮食专卖的.
s**********e
发帖数: 2888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
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来源 :博讯网
一、 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祸
一九八四年,有几位学者在英文《人口与发展通讯》上著文指出:“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馑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1)对这一点,当代严肃
的学者、历史学家都已予以肯定。问题是,它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跃进期间中国饿死了多少人?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2)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
党造成的。”(3)另一位中共党内有识之士、一九五九年时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
则评述道:“高举‘三面红旗’,高指标,瞎指挥,一平二调,造成国民经济大破坏,
饿死成千万人,这是中外古今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4)
  由于毛泽东在世时,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1
粮食统购统销.市场被破坏.
必然导致饥荒.没有权力的人就拿不到粮食.

乌克兰是粮仓啊
c***h
发帖数: 1862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冯志轩:我所经历的土改运动
冯志轩:我所经历的土改运动
二十世纪之初,现在的长春市叫宽城子,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城镇。宽城子北边三十余华
里,有一个小集镇,现在和过去都叫和龙镇。镇子西边有一户大约在十九世纪之初从山
东逃荒来的人家,姓冯,人称“山东冯家”。因年代久远,又勤于持家,冯家家运亨通
,远近闻名。山东逃荒到这里的老乡都知道和龙镇有一家广行善事的“山东冯家”,陆
续来投奔落脚,每逢年节总有数十口老乡在冯家吃饭闲居,节后再各自谋生。
这个家族有弟兄四个,生了十几个儿女。弟兄中的老大就是我的祖父。祖父是中医,医
术高明,名闻遐迩。他尤其擅长针灸疗法,就医者络绎不绝。祖父还开了一家私人诊所
,名号叫“至善堂”,我看见过名章。诊所有三、四间房,十数排中药柜,一排排的抽
屉涂着米黄色的亮漆,药名是黑色楷字,药品充足,设施齐备。
在我记忆里,祖父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一米八以上的身材,蓄着很长的白胡须。他很有
文化修养,藏书甚多,有木版刻印的《梅花易数》、《算法九章》、《唐诗合解》、小
楷书写的应试赋体文集、四书五经和大量的医学专业书籍,如《金匮要略》、《黄帝内
经》、精刻插图的《本草纲目》等,此外还有新旧约全书。他信奉基督教...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3
1000年也出不了另一个治国同样无能的了.
不,5000年从来没人敢粮食统购统销.
今后5000年也不会有人敢.
从这个角度来看,
太祖这就是独一份了.

太祖没那么容易出吧,基本上500年一个。
g*******2
发帖数: 1184
44
你说的还真是核心,
没有粮食统购统销,就没有饿死2000万(我用了最保守估计了)
这个是毛的大罪孽.
C********g
发帖数: 9656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话说毛泽东——“开采”农民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634
·陈向阳·
毛泽东用来打败蒋介石的第二件法宝叫“武装斗争”。这四个字听久了淡而无味,但实
际内容却震撼又血腥,千百万生命灰飞烟灭。毛泽东虽然不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
唯一发明人,但在打败蒋介石的过程中他的作用却无人可比。毛泽东解决了两大难题,
头一个就是建立军队并且使其不断壮大,最终超出国民党军。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要打一场农民战争。农民占当时中国人口的90%以上,不用农民用谁
呢?但很多早期的中共领袖却不这样想,因为马克思和列宁都教导说革命要靠工人,那
才是最先进最有觉悟的阶级。所以他们一门心思发动工人,或直接去争取现成的军队,
总试着在城市里搞暴动,可惜屡战屡败。他们所以忽视农民也因为农民太难发动,都说
中国人像一盘散沙,这尤以农民为甚。不是被逼到活不下去了,中国的农民才不会丢下
老婆孩子热炕头去舍命打仗,更不要说还是造反。“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怎样
让还没有活不下去的农民当兵打仗呢?军阀们,包括蒋介石的队伍,常常靠抽壮丁,或
干脆抓兵,捆上就走。
...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46
国民党时期他就把共产党比作法西斯,后来共产党执政了他只好稍微收敛一点,于是表
现为第一篇文章的样子。我觉得用‘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评价他是符合实际的。
我觉得他这个情况有点类似于沙龙中新版的一些id。不一定说是每次言论都一定多错,
所以光一篇帖子未必看得出来。但是长期看就会知道其立场是偏颇的,对事实是选择性
的利用,最终目的不是建设性的讨论,于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斗争感。简单概括,那
就是‘专门挑刺’。
毛泽东出于其自身经历性格也好,出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也罢,反正最后选择了大反
攻。放到今天来看,可以不那么激烈,但是也确实难于处理。偏颇的意见不会有助于建
设,只会干扰,并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么简单。任何做过集体合作项目的人都会
知道,如果存在一个专门挑刺的人,是不会对项目的完成有帮助的。把他开除出团队,
他肯定会闹;不开除,其他真正想把事情办好的人就会闹心。很麻烦。一般只能是期望
自己的团队里不要有这种人。真遇上了就注定倒霉了。
这个事情的另一方面,就像上面说的,单纯看一篇文章,很难分清谁就是专门挑刺,谁
是真心提意见。这样的话,运动模式的反右派之中,标准难于掌握,很容易造成扩大...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7
开什么玩笑。
建国不到十年就有大饥荒,这还是苏联满血支援的情况下。这叫经济在行?
您是不是喝多了点阿?
思考题:
除了毛泽东,历史上再昏庸的皇帝也不敢搞粮食政府统购统销,为什么?

说起经济,老毛虽然也不是专家,不过还是比孙文在行多了。太祖当年在中央根据地,
可是亲手抓经济的,也搞的像模像样,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太祖当年就玩过发行政府债
券。
c*****1
发帖数: 3240
48
注意粮食统购统销来自列宁不是毛发明的,只有现代的政权才能贯彻这一制度
d*****g
发帖数: 1616
49
"陈云是20世纪50年代起(在中国)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提出者和设计者"
用官方语言讲,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呵呵。
c*****1
发帖数: 3240
50
。。。是陈云空想出来的?中共都拿余粮征集制到粮食税的转变来给打破统购统销背书
。。。
首页 3 4 5 6 7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