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发帖数: 6929 | 1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唐山地震节录,这是官方文件,
以前民间更多,后来全被封禁:
7月28日,唐山人首先面对的是死亡,是伤痛。然而,当死亡的危险刚刚过去,当滴血
的伤口刚刚包上,他们面对的便是饥渴,便是寒冷。有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正赤身裸体,
有人突然感到喉咙在冒烟,肠胃在痉挛。倾塌的商店,在大地震颤时抛出了零星的罐头
、衣物,有人拾回了它们,这使人们意识到,在废墟下有着那么多维持生命急需的物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事情似乎就是这样开始的。他们犹疑不决地走向那些废墟:埋着
糕点的食品店,压着衣服的百货店,堆着被褥的旅馆……他们起初并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借!”一些人千方百计寻找商店等处的工作人员,他们从废墟中找来破纸断笔,
要签字画押,留下借据。而工作人员起初还像震前一样照章办事:不行!这是国家财产
!”但这种规范很快被突破了。瓢泼大雨中,被浇得湿透的人们无处藏身,他们发紫的
嘴唇在不停的颤抖。同样在雨中颤抖着的商店工作人员喊道:把雨衣雨鞋扒出来用!”
寻找雨具的人们拥上了废墟。淌血的脚穿上一双双新鞋,路边的防震棚有了塑料布的棚
顶……他们又听到呼喊:可以拿点吃的。”于是,一切就从这演变了。
...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2262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jia (DingDO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李先念在新疆新兵营的日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0 03:04:00 2014, 美东)
1937年4月29日,率领西路军左支队经历了49个日夜的艰苦征程后,李先念等人顺利抵达
新疆关口——星星峡,开始了在新疆的学习生活。
星星峡位于甘肃和新疆的交界处,这里群山耸峙,人烟稀少,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在此处
设有边防站;此时的盛世才独揽军政大权,并打出亲苏、反帝的旗号,同时出于与国民政
府抗衡、独立新疆的打算,响应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愿与中共交
好。李先念等人抵达星星峡后,受到边防站负责人王效典等有关人员的热情接待。随后,
先期到达的杨秀坤(红八十九师副师长兼二六八团团长)、刘庆南(二六八团政委)、饶子
健(二六八团参谋长)等向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汇报了他们突围的经过。
杨秀坤这一路人马进抵星星峡后,正赶上驻哈密的警备司令尧乐博斯率部发动叛乱。尧
与马步芳早就暗中勾结;反对盛世才。叛军抢了哈密的商店、银行后,分出一...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3 高官”特供“——从延安到中南海(图) 清廉的很呀
特供的起源
“如果一方面害病的同志喝不到一口面汤,青年学生一天只得到两餐稀粥,另一方面有
些颇为健康的‘大人物’,作非常不必要不合理的‘享受’,以致下对上感觉他们是异
类,对他们不惟没有爱,而且——这是叫人想来不能不有些‘不安’的。”
这是1942年3月,在延安从事马列著作翻译的高级知识分子王实味,在目睹了延安“衣
分三色、食分九等”的等级供给制度后,写下的文字。(王实味也因为《野百合花》被
打入冷宫,胡宗南进攻延安时,王实味被组织大刀砍头。)
列宁时期苏联设立的“疗养食堂”,可视作特供制度的最早起源。斯大林时期扩展建立
的小白桦商店,苏共中央干部可以凭“特殊配给卡”,以低廉价格购买国内稀缺的食品
和进口货。
1941年9月,从苏联回来的任弼时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按照苏联体制健全了严格的等
级供给制,同时完善了机关食堂的管理制度。比如,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工作人员伙食
分为“大中斜三“灶”,其中,小灶仅面向部长级别及以上的干部或十年以上党龄者。
建国后,各式各样的“特供”有增无减,从政府出资运营的“菜篮子”,到依口味定制
的香烟,到只为领... 阅读全帖 |
|
C***J 发帖数: 7594 | 4 核心提示:“里面只有13个普通人。”范国荣老人扳着手指头数着:除了我们三个人,
还有一个保安、一个厨师、一个开车的、两个烧锅炉的、一个书记,外带四个学徒。
四川什邡是有近200多年种烟历史的晒烟之乡,毛主席的雪茄烟就是由来自这里的特供
烟生产组制造的。笔者拜访了当年生产组的一位老人,揭开了一段历史之谜。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做雪茄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什邡烟厂就给贺龙元帅卷制雪茄烟。今年82岁高龄的范国荣老
人当年因为技术好被选派出来为贺龙造烟。
“1964年秋天,有一天厂里的书记通知我们几个人,明天休息一天。然后到仓库里带些
最好的烟叶,带上洗漱用品,不用带铺盖卷到成都去完成政治任务。”老人说,当时他
们入选的一共四个人,都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有经验的工人。“开始我们也不知道
是干什么,到了成都的罗锅巷烟麻局,才知道是要给贺老总造烟。在成都大概呆了四个
月左右,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人每天要生产100-200支。”
老人回忆道:“上头有人告诉我们,当时毛主席抽的是纸烟,犯了咳嗽病,然后有人建
议拿些雪茄试试,主席试过之后感觉不错。我们从成都返回到厂里开始给主席制作雪茄
。”
毛... 阅读全帖 |
|
s*******2 发帖数: 2898 | 5 忘情
近年来,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充斥银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
神剧”里,我方军民如神兵天降,杀鬼子如同割韭菜,看似“过瘾”, 貌似“宏扬正
能量”,其实是在侮辱我抗战军民。试问,如果侵华日军当真如此不堪一击,全民抗战
为何要打八年之久?为争取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为何要付出数千 万人的高昂代价。罔
顾历史事实,毫无底线和起码常识的“艺术加工”,实际上却抹杀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卓
绝的努力和牺牲。
当年的侵华日军,虽然经历了一个战斗力由强转弱的衰退过程,但即使到战争结束时,
其战斗力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抗战初期,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的侵华 日军,战斗力
相当惊人。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
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像掷弹筒这种概略射击的曲射武器,在 日军士兵操纵下,可
以达到90%的命中率。即使是遭到中国军队伏击,日军掷弹筒手也可在1分钟内开火,准
确命中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拼刺刀时,两个日军士 兵背靠背,就可以对抗一个班的
中国士兵。
抗战初期的侵华日军不仅军事技术过硬,而且战斗意志极为顽强,即便是部队伤亡惨重
,失去军官指挥的情况下,... 阅读全帖 |
|
z*****8 发帖数: 132 | 6 日本的天津驻屯军和29军一起联欢???
一、中南海怀仁堂之宴
(该文作者李致远,当时是29军38师独立第26旅旅长)
1936年,第29军官兵的爱国热情是高涨的,与驻北平的日本华北驻屯军时有摩擦
,战争随时都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日军曾在喜峰口、罗文峪几次和第29军交过锋,尝
过被大刀队砍杀的滋味,也不敢过分压迫我们,只是得寸进尺地多方面作试探性的进攻
。在政治上则更是采用软硬兼施的阴谋手法。第29军的官兵虽在当局的压制下,个个仍
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宋哲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秉承蒋介石的意旨,尽量压抑我们
的爱国热情,不敢和日本人过早演成僵局。因此以请客联欢等形式表示“中日亲善”,
缓和当时的紧张局势。
六月的一天,冀察绥靖公署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日本华北驻
屯军驻北平部队连长以上的军官,由第29军驻北平部队团长以上的军官作陪。还邀请当
时在北平的北洋军阀余孽和所谓社会名流如吴佩孚、张怀芝等人参加。日方出席的有驻
北平部队的边村旅团长等三十多人。筵席间每桌上有三四个日本人。宋哲元和边村、松
岛、樱井、秦德纯、冯治安等与那些社会名流共坐两席...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脚盆,灯泡,板凳,肥皂,饼干,电池,纸烟,葵扇,食盐,都须凭票,过的是什么
日子? |
|
发帖数: 1 | 8 为毛泽东秘制雪茄烟
□李小娟
(摘自:《真相》,陈明洋 等著,南方日报出版社,ISBN 7806520023
本书是“《南方周末》精华本”之一种。《南方周末》“真相”一栏多登载一些不为人
们所
知的历史事件内幕和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的深度报道。从“肖力”走上神坛、邓拓自
杀之
谜、林昭不屈灵魂到四十万慰安妇的噩梦、秘访滇西艾滋病村、三峡移民资金流失、大
学生
性爱调查等等,真实的力量往往震撼人心,渴望了解真相,并不仅仅因为好奇。
在很多关于毛泽东主席的录像或照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手中夹着一支烟身棕黑
、烟
灰雪白、形状粗实的雪茄。这雪茄曾是主席的爱好之一,陪伴了主席5年之久。这里所
说的
正是在北京卷制这种雪茄烟的“132小组”。
初识什邡雪茄
1965年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贺龙向主席夸赞起自己手中的那种雪茄烟味道如何好
,主
席好奇地点燃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立即对其清凉香醇的味道产生了兴趣,从此也便认准
了这种四川什邡烟厂的雪茄。
40年代末,四川省什邡县民间开始出现并流行用手工卷制雪茄,几乎家家户户都掌
握这
种...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9 http://hx.cnd.org/?p=130469
今年(2011年)5月29日,是共产党员宋庆龄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我的父亲马海德和
宋庆龄有着半个世纪的友谊,我作为宋庆龄晚年的摄影师,陪伴了她老人家的最后十年
。宋庆龄是我最敬重的人。特撰文以此纪念。
上个世纪30年代的共产党员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的共产国际就把宋庆龄发展成为共产党员。此后的几年
里,她不仅为共产国际服务,也为中国共产党服务,其中包括做情报工作。根据已解密
的档案推断,宋庆龄加入共产党的日期应该在1931年7月至1933年5月之间。
据廖承志在1981年回忆,1933年5月的一天,宋庆龄来到何香凝家。在只有他们二人在
场时,宋庆龄明确告诉廖承志说:“我是代表最高方面来的。”廖承志惊奇地望着她:
“最高方面?”宋只说了两个字:“国际。”随后又补充道:“共产国际。”廖承志听
后十分吃惊。宋庆龄说:“只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上海的秘密工作还能否坚持下去?
第二,你所知道的叛徒名单。”廖承志回答说:“第一,恐怕困难,我自己打算进苏区
。第二,这容易,我马上写给你。”宋说:“好,只有十分钟。”她打开手里的皮包...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10 有时遇到的蓝眼珠洋鬼子们突然跟哥跩一句中文,比如:“腻耗” “蝎蟹” “窄纸烟
”,哥一开始都蒙圈了,说啥捏?等哥整明白之后真是哭笑不得,还得跟他竖起指头夸
他的中文“高,实在是高!”。尼玛这些老外基本就会这三句中文,别的不会。 |
|
R*********j 发帖数: 1957 | 11 从延安到中南海,看看“首长”们的特供
2017-01-17 金融圈
▲王实味
这是1942年3月,在延安从事马列著作翻译的高级知识分子王实味。
列宁时期苏联设立的“疗养食堂”,可视作特供制度的最早起源。斯大林时期扩展建立
的小白桦商店,苏共中央干部可以凭“特殊配给卡”,以低廉价格购买国内稀缺的食品
和进口货。
首长特供香烟
1941年9月,从苏联回来的任弼时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按照苏联体制健全了严格的等
级供给制,同时完善了机关食堂的管理制度。比如,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工作人员伙食
分为“大中小”三“灶”,其中,小灶仅面向部长级别及以上的干部或十年以上党龄者。
建国后,各式各样的“特供”有增无减,从政府出资运营的“菜篮子”,到依口味定制
的香烟,到只为领导人制衣的裁缝,60多年来特供制度未曾间断。而对于很多人来说,
“特供”,神秘而遥不可及。
“34号”供应部
1972年2月21日,一场秘密国宴正在人民大会堂进行。
为确保万无一失,宴会的菜谱和菜单设计等事务都由周恩来逐一安排核准并亲自圈定。
此前,他还亲自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再强调准备工作要做好做细。负责食品采购工作
的张涛参加了那次筹...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2 原订七点开船,九点钟了还在朝天门码头等雾散。江面上飘浮着各种秽物,有没有
人注意到污染问题?
渡长江,过三峡,偿平生愿。瞿塘峡雄伟、巫峡幽深、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整个
就是一条曲折的画廊,时而峰回江转。江山如此多娇,入眼都是美景,心里早胀得饱饱
地。
解放后整治长江航运,花费达逾十七亿。夜航已有照明,远比以前安全方便。可是
泊岸、起锚、上货下货,还是竹钩撑竿、肩挑背扛的。进港时,口哨喇叭和大喉咙交替
开道:“的,的的……让一下,让一下……”长江航运要机械化、快速化起来,还需要
一段日子。
出游租用的浅绿色小汽车被围得密不透风,一大堆人排队要跟汽车合照,一条领带
,几个人轮番使用,有的嘴角还故意吊个纸烟,我迟疑了好一阵子,不好意思上前认车
,又想代车子收一笔陪照费。
吃中饭的时候,近邻三桌都是洋人,三个女服务员穿梭不停地为他们上菜下菜。好
高的一叠盘子刚收走,又大盘大盘地端新菜。偌大的餐厅,就为这几个人川流不息。
洋大人还都很有礼貌地每样菜品尝一下,在美国哪里见过这种吃中饭的局面?总统
元首的国宴也不过如此吧?当然,别人花钱和我不相干,但总觉得屈意承欢讨好,让别
人当笑料,真犯不着。看到...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3 2016-09-18全球热点时讯
红军南泥湾种卖鸦片记实:三十年代,中共红军南泥湾种卖鸦片,此事中共高官谢觉哉
的日记里有。塔斯社记者、莫斯科驻延安的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在他的《延安
日记》里对它有彻底的揭露。专门的研究文章可看陈永发教授的《红太阳下的罂粟花:
鸦片贸易与延安模式》。其实鸦片交易更早前就开始了,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
-前所未闻的故事〉里讲过“有的红军战士回忆说,他们曾用鸦片当作货币去购买生活
必需品。”摘录一些:
彼得在他的《延安日记》里这样写道:“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远
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政
治局已经任命任弼时为鸦片问题专员。因为当尤任问及毛泽东特区的农民往往由于非法
买卖鸦片受到惩办,而现在甚至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机关也在公开地生产鸦片--这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毛泽东没有吭声。邓发代毛泽东回答说:“从前特区只是把盐和碱运往国统区。我们一
挂挂大车满载著盐出去,带回来的钱袋却是瘪的,而且还只有一个钱袋!现在我们送出
去一袋鸦片,就能够带回满满的一车钱。我们就用这些钱向国民党买武器...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4960 | 14 丁玲写这个《梦珂》的时候才20出头。大概看看,才华是相当好。
梦珂
这是九月初的一天,几个女学生在操坪里打网球。
“看,鼻子!”其中一个这样急促的叫,脸朝着她的同伴。同伴慌了,跳过一边,
从荷包里掏出小手绢,使劲的往鼻子上去擦。
网那边正发过一个球来,恰恰打在那喊叫者的腿上。大家都瞅着她那弯着腰两手抱
住右腿直哼的样儿发笑。
“笑什么,看呀,看红鼻子先生的鼻子!”
原来那边走廊上正走来一个矮胖胖的教员。新学生进校没多久,对于教员还认识不
清。不过这一个教员,他那红得象熟透了的樱桃的鼻子却很惹人注意,于是自自然然把
他那特点代替了他的姓名。其实他不同别人的地方还够多:如同眼呢,是一个钝角的三
角形,紧紧的挤在那很浮肿的眼皮里,走起路来,常常把一只大手放到头上不住的搔那
稀稀的几根黄发,还有那咳嗽,永远的,痰是翻上翻下的在喉管里打滚,却总不见他吐
出一口或两口来的。
这时他是从第八教室出来,满脸绯红,汗珠拥挤的在xxxx中用力的榨出,右手在秃
头上使劲的乱搔,皮鞋也便在那石板上大声的响,这似乎是警告,又象是叹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5 故纸中的故事
作者: 孙陇
近日收到了一份1963年河北省涿县粮食局、商业局、供销社联合发出的一个《通知》,
《通知》的内容是关于当年中秋季几项食品供应指标的问题,内容虽然普通,但却能让
人回忆起计划经济时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时由于社会物资匮乏,几乎所有的日用
品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也就是说有钱没有票的话你也买不到东西。大家最为熟悉的票
证莫过于粮票了,出门在外身上都要记得带上粮票,要不然就要饿肚子。现在的人不能
想象那时的人每个月半斤肉、二两油的日子是个什么样的日子。而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
人,小时候对过年的记忆就是吃肉再加上几分钱至几毛钱的压岁钱的记忆,过年过节因
为肉而成为真正的节日。
计划经济时代,每逢过年过节,政府会在计划供应之外再计划出一部分食品供应给百姓
,不过为了把不多的计划外食品“合理”地分配下去,政府会再制定出一个计划,这份
《通知》就是这样一个“计划”的结果:
【涿县粮食局、涿县商业局、涿县供销社
关于明确中秋节日几项食品供应指标的通知
各基层供销社、粮店、食品合营:
为了作好历史传统节日物资供应,鼓舞广大社员劳动热情,在受灾的情况下,经县各有
关部门研究对几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草。
美沙酮不照样是毒品。
利益集团用的不是很带劲。
关键是利益集团没挣上钱。
和电子烟如出一辙,传统烟商恨不得电子烟立马就死。
尽管电子烟比纸烟安全的多。 |
|
t*********e 发帖数: 630 | 17 嘿嘿,请听下文分解
--------------------------
站在一旁的李银桥被吓得不得了,除了彭德怀,还没见谁敢跟毛主席这么说话!
周恩来却神情自若、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再看看此时此刻的毛泽东,见到
陈赓窘迫成这个样子,反倒哈哈大笑起来:“陈赓呀陈赓,说了一句笑话、吓了你个半
死!”
毛泽东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吸了半截子的纸烟,戳着陈赓的鼻子尖说:“你怕么子嘛
!”跟你说句心里话,你同中央想到一起啰!“
周恩来这时才拉陈赓重新坐下:“主席就是要你把话全讲出来,告诉你吧---中央已经
改变计划了。”
陈赓长长出了一口气,坐下后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毛泽东丢掉手上的烟头,语气深沉地对陈赓说:“告诉你,现在,豫西一带是个空子,
你若南渡黄河、乘虚而入,在西至潼关到郑州的800里战场上,打他个昏天黑地---向东
,可以支援刘邓和陈粟的两路大军;向西,可以配合陕北作战、从背后抽胡宗南一鞭子
,他的800里秦川便在风雨飘摇之中啰!陈赓呀陈赓,你没有错!”
第二天,李银桥跟随周恩来,陪着毛泽东去给陈赓送行。
临分手,毛泽东又风趣地问陈赓:“有个典故叫做‘破釜... 阅读全帖 |
|
b*****y 发帖数: 846 | 18 我觉得正常的中国人看了这个都应该恶心。
http://history.sina.com.cn/bk/ds/2014-02-24/142183359.shtml
“保障人格不受侮辱,保障生活条件,保障身体健康”,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抚顺
管理所对战犯严格实行“三个保障”政策,充分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
虽然罪行深重,但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他们享受到的各项待遇却令人惊讶——每人
每天最低菜金标准0.42元,高出当时普通中国百姓好几倍;会吸烟者,每人每月提供黄
烟半斤或纸烟一条;每周洗一次热水澡、每月理一次发、定期授受体检,开展丰富多彩
的文体活动,每年春秋季各召开一次运动会,每逢节日还要搞会餐。
当时中国内战刚刚结束,粮食供应短缺,管教人员每天只有两餐,主食多为“窝窝
头”,战犯们却是一日三餐、顿顿细粮。一次在地里劳动时,战犯们以为管教的午餐一
定不错,过去一看,发现竟是玉米面做的“菜团子”,顿时感慨万千。
部分战犯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管理所为他们全部安装了假肢。一次,医务室内科专
家温久达,照例背着残疾战犯去检查身体,正气喘吁吁爬楼梯时,突觉脖子一湿,原来
是背上战犯掉落的眼泪。“你是不是疼了?...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前新华社记者揭大饥荒年代中共高层“特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7 07:41:49 2016, 美东)
近日,杨继绳揭秘中共高层在大饥荒年代仍享有“特供”的文章网络热传。杨继绳是前
新华社记者,其揭露中共制造的大饥荒《墓碑》一书多次获国际大奖。
杨继绳关于中共高层在大饥荒年代享有“特供”的文章来自于其《墓碑》一书。文章称
,大饥荒年代,和农村基层干部多吃多占不同,城市里的高级干部和著名高级知识分子
有特殊照顾。能受到照顾的高级知识分子只是知识分子中的极少数,受惠最多的还是高
级干部。高级干部在照顾高级知识分子的名义下享受特需供应。
196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转发了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当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对
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中共中央在档
中表示,报告中提出的方案和意见,原则上适用于全国各地区,希望各地参照执行。
中共中央在转发时,把齐燕铭报告中的“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照顾”几...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中共内部文件:三年饥荒期间的高干特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3 18:44:19 2016, 美东)
1959-1961年期间,在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饥荒,中共官方称之为“三年
自然灾害”,而在粮食短缺,广大人民挨饿的情况下,中共高级干部是如何与群众同甘
共苦,发扬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共产主义风格的呢?在1960年11月9日发表的《中共
中央转发齐燕铭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特需供应的报告的指示》中,我们
可以找到答案。
大跃进期间的中国农村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
齐燕铭同志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
,已经中央批准,发给在京各单位遵照执行〔1〕。中央认为,这个报告中提出的方案
和意见,原则上也适用于全国各地区,现在把它摘要转发,希各地参照执行。
各地的副食品特需供应,原来没有统一规定的,应当通过这次整顿,在一个省(市)区
范围内把它统一起来。原来有...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394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yi (yuany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近代清华、北大是中国焚烧、抵制日货最早起始地之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7 12:14:06 2012, 美东)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焚烧日货,主要烧的是
供应学生的校内商店存储的日货,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算是公家的东西吧。见下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地出现反日、抵制日货的高潮。抵制日货成为那个
激情年代的独特印记,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1915年的中国正处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前夜,年初,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为
了换取日本的支持,5月9日,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亲往日使馆递交复文,对日
本最后通牒予以承认,接受“二十一条”。这一卖国行为激起了中国各界的普遍反抗,
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反日、
抵制日货的高潮。
姚怀玉的事件表明北京也有抵制日货的暗流在涌动,只是京师重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伦村,一个几乎从无外人造访的边境傣族小村,两个多
月前因为陨石坠落,名声大噪——人们叫它“陨石村”。
村主任岩光依旧记得那几日的疯狂: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钻进甘蔗地和茶叶地里捡
陨石;村道上有外地人拿着一摞现金,抢着买。岩光家牛棚被陨石砸穿,水泥地上还有
坑,这石、这棚、这地都有人出高价。岩光不卖,便有各路人马进他的牛棚拉起横幅直
播、拍照,上书“云南目击陨石坠落地”。他们找岩光谈合作,希望在这牛棚办陨石展
,并掏出各色石头托岩光卖。岩光一一回绝。
疯狂中带着荒诞。6月1日晚陨石坠落,可至今仍有外来人在坚守。岩光在村里遇见一位
外乡人,已在镇上宾馆住了2个多月,买了摩托车,日日进村上山。岩光忍不住打招呼
:“还在找?投入很大哟。”对方自信地回:“等我找到陨石的主体,至少炒到1千万
元。”“圈内”确有传言:按测算的飞行轨迹,陨石主体在深山某处……
实际上,早在7月9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去勐遮镇的专家组调查检测,勐海陨石是来
自天外流星体的普通石陨石,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价值,仅作为一般陨石保存。 图片云
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伦村,村主任岩光家的牛场顶棚被...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3742 | 23 四川什邡种烟历史近200年,以质地优良的什邡烟叶为原料制成的什邡雪茄,被誉为世
界三大
名牌雪茄之一。什邡卷烟厂于1918年创办,从50年代末期开始,贺龙元帅抽的雪茄烟,
就是该
厂工人范国荣等人卷制的。
由什邡烟厂给中央领导生产特供烟,便是由贺龙元帅提议,经中央办公厅和
四川省
委书记李井泉研究以后决定下来的。1964年秋季的一天,什邡卷烟厂的党委书记通知几
个技术
好的师傅:“明天休息一天。到仓库里带些最好的烟叶,带上洗漱用品,不用带铺盖卷
,到成
都去完成政治任务。”
当天入选的成员是刘宗贵、姜跃秀、黄炳福、范国荣4位师傅,都是政治合格、技术过
硬、经
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此行是干什么,到成都后才知道是要给贺龙造
烟。他
们在成都待了4个月左右,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人每天要生产100至200支雪茄烟。
终于忙完了,4名师傅又返回什邡卷烟厂。不久,厂里的党委书记通知他们:
“毛主
席平常抽的是纸烟,现在犯了咳嗽病,贺龙元帅建议毛主席抽雪茄。毛主席试过之后感
觉不
错。现在,咱们厂开始给毛主席制作雪茄。”
|
|
T*********s 发帖数: 20444 | 24 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如纸烟、小眼镜、洋伞、洋袜,必杀
无赦。曾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
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被搜出,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
|
y****i 发帖数: 394 | 25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焚烧日货,主要烧的是
供应学生的校内商店存储的日货,都不是学生自己的,算是公家的东西吧,见下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地出现反日、抵制日货的高潮。抵制日货成为那个
激情年代的独特印记,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1915年的中国正处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前夜,年初,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为
了换取日本的支持,5月9日,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亲往日使馆递交复文,对日
本最后通牒予以承认,接受“二十一条”。这一卖国行为激起了中国各界的普遍反抗,
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反日、
抵制日货的高潮。
姚怀玉的事件表明北京也有抵制日货的暗流在涌动,只是京师重地,警政严苛,抵
制日货还好似闪烁的星火。但令警察们想不到的是,四年之后的1919年,这点点星火却
在一夜之间燃成燎原之势,警察们不仅未能绝其根株,就连违警律也只能抛诸脑后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立即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 阅读全帖 |
|
m*******m 发帖数: 80 | 26 对于在美国的福州人来说,纽约就象是第二故乡.(转帖 )
在纽约唐人街,冷不防就象置身于福州台江的中亭街一样,耳边听到的,几乎都是节奏
快得要命的福州话.福州人凑在一起时,那说话的语气就象是在吵架,音量高,唾沫飞
溅,一会儿头脸凑在一起,唧唧咕咕的,一会儿又手舞足蹈,嘎嘎地笑得乐不可支.而
且福州人聊起天来都喜欢半伸出中指戳戳点点着,既是为了让谈话内容更加生动,有时
也有对谈论中某人或某事的不屑.他们的神态往往让路人侧目.其实,福州人说话时越
象吵架,就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深,朋友相见,先是互相对骂上几句,然后又损一下
对方,这是正常的事.这对于外地人是很难理解的.这种现象可以算是纽约唐人街的一
景.
这个世纪第二个农历七月十五的前一天,我从南方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市来到纽约.这
是我第三次到纽约唐人街.我发现这里的福州人越发多了.记得95年我历尽千辛万苦
,九死一生偷渡到美国,从潮湿温润的西海岸来到纽约时,这里的语言还是以广东话为
主.广东人,马来亚华人,台湾人,福州人,韩国华人等,大家相聚在一起,互相依存
,又互相间瞧不起.尤其是福州人的地位最不被人看好.那时在街头上乍一听到福州话
还... 阅读全帖 |
|
|
|
x*****i 发帖数: 1329 | 29 http://view.news.qq.com/a/20140430/005523.htm
王国维之女解读乃父投湖自杀之谜
[摘要]罗振玉为何仿写伪造王国维“遗折”?
投湖之前
父亲为什么要到颐和园鱼藻轩跳昆明湖自杀呢?
关于这件遗憾事,讨论的人很多,关于原因,也各有不同的见解,包括“罗振玉先生逼
债说”、“罗振玉先生带回女儿说”、“殉清说”、“时局逼迫说”等。东明回想起来
,可能是各种因素促成的,导火线则是大哥潜明突然病逝,大哥的妻子罗孝纯却被其父
罗振玉带回去自己照顾,父亲受到很大的刺激。
1918年,大哥19岁在上海结婚,大嫂即罗振玉之次女。父亲与罗振玉先生初为师生,继
为朋友,终为儿女亲家,关系实不同寻常。
然而好景不长。1926年9月,潜明哥在上海突染伤寒症,本已好转,但实际并未痊愈。
这类病在恢复期忌吃生硬之物。大哥喜欢吃硬饭,后来又发作了。父亲听闻大哥病危,
即由北京清华园乘车赴上海,其病已无救。父亲在上海为他主持丧事。罗振玉也到上海
慰问,并安慰自己的女儿曼华(字孝纯)。丧事办完,罗振玉就带着女儿回到天津罗家
去了,当时称之为“大归”。
父亲个性刚直。他最爱大哥,大哥病...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394 | 30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焚烧日货,主要烧的是
供应学生的校内商店存储的日货,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算是公家的东西吧。见下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地出现反日、抵制日货的高潮。抵制日货成为那个
激情年代的独特印记,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1915年的中国正处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前夜,年初,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为
了换取日本的支持,5月9日,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亲往日使馆递交复文,对日
本最后通牒予以承认,接受“二十一条”。这一卖国行为激起了中国各界的普遍反抗,
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反日、
抵制日货的高潮。
姚怀玉的事件表明北京也有抵制日货的暗流在涌动,只是京师重地,警政严苛,抵
制日货还好似闪烁的星火。但令警察们想不到的是,四年之后的1919年,这点点星火却
在一夜之间燃成燎原之势,警察们不仅未能绝其根株,就连违警律也只能抛诸脑后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立即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 阅读全帖 |
|
f*****a 发帖数: 496 | 31 摘录《光荣与梦想》(威廉·曼彻斯特著)
从股票市场崩溃到1932年(大萧条时期最惨的一年),经济一直在螺旋式下降,而这个下
降趋 势又因为采取了某些措施的缘故而更加速了。按老规矩说,这些措施本该使经济
复兴的,可 是事实恰好相反。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物价是不能降的,于是销售量
下降了。销售量一 减,只好用解雇工人的办法来降低商品成本。这个工业部门的工人
失业了,哪里有钱去买别 的工业部门的产品呢?这样,销售额越下降,被解雇的工人就
越多,引起购买力的全面萎缩 ,结果是:产业工人穷了下来,连累农民也穷;而农民
的穷,又回头加深了产业工人的穷。 “谁也没钱买对方的东西,”这是一个俄克拉何
马州人在国会的小组委员会上作证时说的话 ,这把恶性循环这个现象说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 ,又是消费不足。”
穷人家为了省钱度 日想出的种种妙法,说来真了不起。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
自己动 手卷纸烟,要不就抽“翅膀”牌(一角钱一包);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孩
子们捡汽 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旧被
单剪开再把两边 缝接起来 |
|
g****r 发帖数: 306 | 32 1929年:那时的美国人“像畜生一样生活”
那时的美国人
“像畜生一样生活”
前车之鉴之二
前事不忘
1929年大萧条
本报综合报道 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中曾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
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这一情景描述的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民生状况。
1932年,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25万以上是在16~21岁之间。这些被当时
媒体称为大萧条时期的“漂泊无依的人”中,有两手空空的佃农;有因为大旱三年、离
乡背井的农场主;有一大批刚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还有忽然失业的愁眉苦
脸的中年汉子带着生病的婴儿——这些人天天奔波,居无定所。
而这些人当中不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或者曾在著名报纸上发
表评论的名作家,如今却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人群里。
这是自1929年“黑色星期二”开启的大萧条以来,美国人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据1932
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
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
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9471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htchen (妖魔), 信区: Joke
标 题: 花果山装逼指南 各种欢乐装逼款 总有一款适合你(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14:34:35 2012, 美东)
手机装逼指南
最近贺岁大片《亲密敌人》热映,看得出徐导深谙装B之道,但也有硬伤,你怎能
想象一个做投行业务的Banker用乐凤!要装商务B,手机首选黑莓,光有机器还不行,
必须开通BES+BIS服务。如果装B主场在国内,还不能用最新款,只能用运营商定制的死
贵Bold 9788。无他,商务B绝不买水货,就算被宰也有公司买单。买行货好处是定制版
经过优化,据说没有断网毛病,这就足以在水货用家面前扬眉吐气了。如果想更到位地
学黄力行,就用SmarTone(已和Vodafone分家)、3 Hong Kong或PCCW签约机,然后在
内地漫游。号码方面,+8529XXXXXXX要比+8526XXXXXXX更装,因为6字头放号更晚。你
必须经常抱怨有收不完的英文邮件,讲电话时要像内地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操一口港普
,顺带夹几个merge、host...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6371 | 34 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一个熏烧摊子。“熏烧”就是卤味
。他下午来,上午在家里。
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
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一共三间。正中是堂屋,在“天地君亲师”的下面便
是一具石磨。一边是厨房,也就是作坊。一边是卧房,住着王二的一家。他上无父母,
嫡亲的只有四口人,一个媳妇,一儿一女。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到什么声音
。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男人揪着头发打老婆,女人拿火叉打孩子,老太婆用菜
刀剁着砧板诅咒偷了她的下蛋鸡的贼。王家从来没有这些声音。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
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王二的熏烧摊每天
要卖出很多回卤豆腐干,这豆腐干是自家做的。磨得了豆腐,就帮王二烧火。火光照得
她的圆盘脸红红的。(附近的空气里弥漫着王二家飘出的五香味。)后来王二喂了一头
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只要把小驴牵上磨,不时往磨眼里倒半碗豆子,注一
点水就行了。省出时间,好做针线。一家四口,大裁小剪,很费功夫。两个孩子,大儿
子长得像妈... 阅读全帖 |
|
i***a 发帖数: 11095 | 35 彻夜不眠的开车,雨中的呐喊与热泪,强打精神再把大伙平安地拉回东京。24小
时的不眠,激动与疲惫让我终生难忘。
然而冷漠偏见的日本人骨子里就是看中国不顺眼,百般挑剔。好比一个人,你讨厌
另一个人的时候,他做任何事情你都会不屑一顾,骨子里的厌恶半分都不会减。
日本人看不到万人留学生和华人的努力,没有给长野留下片纸烟头。然后电视上极
尽渲染的是路边的矮灌木难免的被折。
日本人看不到在五星红旗的海洋中照样有太阳旗出现,电视里也不会告诉日本人中
日友好的标语也被我们高举着。对在日中国人,为国为家为自己,中日友好的大环境是
大家心底的声音。
日本人看不到我们被圣火感动的泪水,故做恶心的恐怖状批判中国万人的迅速集结。
日本人不会分析我们为什么这么激动,刻意丑化我们的爱国热情是排他的狭隘民族
主义。
日本人不去约束自己国民的言行,礼节行地列队迎接圣火,欢舞奥运旗帜难道不是
最起码的礼仪?
日本人从不会倾听中国人的心声,电视上可曾客观地传达下中国人内心的想法?稍
微正面宣传半点,我也不至于要在同学面前费力地解释中国旅游是安全的,更不至于要
跟最好的日本朋友解释西藏的历史,朝鲜战争,达赖喇嘛真实的面目等一 |
|
m****a 发帖数: 2216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hesai 所发表 】
cchere.com ◆萨苏 发于:8/9/2004 2:02:35 AM
科学院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各异,简直可以编一部“个性”大百科了,其实,没有性格的
人物,却也往往其深似海。 cchere 萨苏
在数学所平房住的时候,俞师傅就是这样一位没有性格的人物。“俞师傅”是院子里知识
分子们的称呼,此人方面大耳,身材肥胖而略有行动不便,对邻居性子随和,有求必应,
满院的自行车差不多都是他包了修理。
老俞的级别不低,资格很老,七十年代后期就是正处,他一家住了院子里最靠外头的两间
平房,却行事低调,常关了房门,少与邻居们交往。后来的数学所所长龙瑞麟先生当时才
住一间半,可见俞师傅在科学院的地位。
夏天炎热,平时道貌岸然的研究员们便会光了膀子,在院子前面的松林里摆开茶几,点燃
纸烟高谈阔论,孩子们在人从中钻来钻去,一不留神把弹球儿扔进所长大人的茶杯里并不
稀奇。俞师傅从来不凑这个热闹,最多在大伙儿边儿上憨憨一站,一边儿听新鲜,一边儿
作自己编的体操 – 其实只有一式,就是站直了不断往后甩手,能甩一个钟头。 cc |
|
J********e 发帖数: 2284 | 37 佩服佩服!尤其是3,一般而言是google不到的- 正是Duke香烟公司的香烟卡(那种放
在纸烟包装里面的硬纸卡)。这是James Duke发明的促销手段 - 出一系列的彩绘香烟
卡,收集齐一套的人,可以用这一套换免费香烟。他进而把香烟卡引导成收藏品,就象
集邮、集火柴盒等等。
这张是“世界50国”系列里的中国。可以看到当时洋鬼子对中国的半吊子认识:画中
气宇轩昂的“满大人”,却是一身元代时蒙古贵族的打扮。 |
|
g*******a 发帖数: 31586 | 38 一些患了癌症的人经常会问,为什么癌症偏偏就让我遇上了,难道是我天生倒霉么?其
实,癌症除了跟某些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外,很大程度让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
导致的。以下几个易患癌的怀习惯,看看你占了几样?
吸烟减压→肺癌
一个人吸烟时,他所影响的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健康,因为研究表明,吸二手烟对
人体的危害堪比直接吸烟,而儿童被动接受“二手烟”后的危害更大。
除了吸烟是近年来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外,北京市卫生局表示
,空气污染也是引发肺癌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已知的大气中存在的主要致癌成分
是苯并芘等,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中,居民每天吸入苯并芘的量可超过20支纸烟的含量。
熬夜工作→乳腺癌、前列腺癌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在通宵上班的女性和男性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
日常上班人群。
女性连续3年定期上夜班,会比上班正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出40%;如果连续3
年以上定期上夜班,患病的概率会高出60%。由于值班期间灯光 明亮,使人体体内产生
褪黑激素的自然周期发生改变,夜间的灯光减少了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阅读全帖 |
|
w********o 发帖数: 107 | 39 邹思聪按:我毫不怀疑,这些“爱国”的留学生们既无知得可怕,又脆弱得可笑,我在
网络上试图和一些张悬的粉转黑们讨论,这两个特点也再一次暴露,声音比谁都大,但
无一例外都是战五渣,被人质疑之后又都喜欢表达“我就是不知道这些但张悬她这么做
就是伤害了我,所以就是不对”。当然,也有人指出,这也不能怪他们,是中学课本造
成的,是宣传造成的,好吧,那么今天的文章就是反宣传的。一篇文章来自张耕维同学
,一篇文章来自推倒柏林墙同学(无关台湾,关于海外留学生),都出自于20多岁的年
轻人手笔,年龄差不多,思想差距咋这么大呢。
作者/推倒柏林墙
去年有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说是一个加拿大野鸡大学,里面几个国家的留学生联合
起来欺负一个中国人,后来愤怒的中国留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披着国旗,唱着国歌,
搞起了和平示威,结果被一群外国人打了。有一个同学还被打得满嘴是血,大家很愤慨
,很心碎,回国内论坛哭诉他们的遭遇,接着说:祖国要强大,一定要强大,不然我们
在外面没尊严啊!国内粪众,纷纷响应,山呼口号,或慷慨激昂,或声泪俱下,其状甚
是感人。
后来我看了那一长串的敌国名单,欧美传统列强不见踪影,都是这么些国家:... 阅读全帖 |
|
d**********t 发帖数: 1821 | 40 当小礼品送人那种。多谢。
自己不抽烟,完全没有概念去哪里买,去vons烟柜只有普通纸烟。 |
|
b******y 发帖数: 2729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miejuemom (灭绝),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福州人在纽约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15 14:15:56 2013, 美东)
对于在美国的福州人来说,纽约就象是第二故乡.(转帖 )
在纽约唐人街,冷不防就象置身于福州台江的中亭街一样,耳边听到的,几乎都是节奏
快得要命的福州话.福州人凑在一起时,那说话的语气就象是在吵架,音量高,唾沫飞
溅,一会儿头脸凑在一起,唧唧咕咕的,一会儿又手舞足蹈,嘎嘎地笑得乐不可支.而
且福州人聊起天来都喜欢半伸出中指戳戳点点着,既是为了让谈话内容更加生动,有时
也有对谈论中某人或某事的不屑.他们的神态往往让路人侧目.其实,福州人说话时越
象吵架,就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深,朋友相见,先是互相对骂上几句,然后又损一下
对方,这是正常的事.这对于外地人是很难理解的.这种现象可以算是纽约唐人街的一
景.
这个世纪第二个农历七月十五的前一天,我从南方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市来到纽约.这
是我第三次到纽约唐人街.我发现这里的福州人越发多了.记得95年我...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34098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opp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yi (yuanyi), 信区: shopping
标 题: 近代清华、北大是中国焚烧、抵制日货最早起始地之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7 12:14:29 2012, 美东)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焚烧日货,主要烧的是
供应学生的校内商店存储的日货,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算是公家的东西吧。见下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地出现反日、抵制日货的高潮。抵制日货成为那个
激情年代的独特印记,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成为参与人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之一.
1915年的中国正处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前夜,年初,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为
了换取日本的支持,5月9日,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亲往日使馆递交复文,对日
本最后通牒予以承认,接受“二十一条”。这一卖国行为激起了中国各界的普遍反抗,
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反日、
抵制日货的高潮。
姚怀玉的事件表明北京也有抵制日货的暗流在涌动,只是京师重地,警政严...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o (p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在女车主苦苦哀求下车还是被砸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16 18:25:00 2012, 美东)
@作家陈岚:历史常识:义和团起因,清王室的四亲王要另立大阿哥,借民间反洋之力
,引义和团入京津。文革起因,毛要打倒刘少奇,夺回绝对权力。手法亘古未变:煽动
民族情绪、暴力组织化,让恐怖和暴力席卷震慑社会,而后火中取栗,给狐狸们当分饼
的大婶儿。
@法号野合:查了下史料,关于义和团:1.由被洗脑的教徒和乘机作乱的暴徒组成。2.义
和团不灭洋更灭不了洋,口号都是假的。3.义和团对社会和民众造成的破坏极大。4.义
和团掩盖了清政府御敌不力的现实同时转移了人们对朝廷腐朽的注意力。5.义和团的背
后是朝廷的默许甚至支持
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
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
,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646 | 44 可以download。。。真的超级好看啊。。。周日9点有新的。。。现在纸烟了五级。
真的佩服HBO. |
|
n****b 发帖数: 744 | 45 我开了个头,也结个尾。统一一下思想,分清主次。
梁启超家族纵横百年:国家民族命运的投影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
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
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清末民初,帝国的衰亡,极权的崩溃,从政治到社会,从生活到心态,从思想到学术,
都显现出一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又互渗互动的状态。梁启超半个世纪中的所有追求与
惶惑,困境与出路,误解和洞见,皆因时代而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的概述: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
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
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
》,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
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
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
以...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37 | 46 这是高中时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散文。今天又读了一篇。感觉非常清新。文中说到种菜
的乐趣,我现在深有体会。文中说到的各种花,我现在可以想象出描述的画面,因
为自己种过。以前这些花我基本上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所以也想象不出那种繁盛。
还有文中说到种菜的时令和方法,对我们这些菜农还是很有帮助的。我把这篇文章
贴这儿。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的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的好,嫩
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那园里桃树杏树好多,还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红
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艳丽的海棠化,很热闹。果实成熟的时候,杏上水杏,桃
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园也是花园。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
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花草虽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的两边
,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密密从从地到处都是。花草里边长得最繁茂的是波斯
菊。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4637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 俱乐部 】
发信人: mdcai (玫瑰之名:英雄儿女), 信区: Lei
标 题: 木心的几句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2 19:09:22 2013, 美东)
0. 其实是好多句,有些听起来像风儿。序码是 我mdcai 加上去的。
这两句好可爱:
93. 雨后,总像有谁离去了。
116. 十月小阳春,走访旧情人的天气。
*****
1. 中国只有零零碎碎的莎士比亚。
2.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主要和重要的文人都未受累。明朝文字狱才叫厉害,让文人不
敢写,故晚明尽出小品。
3. 艺术家知道什么该留下,什么该带走,死了算了。
4. 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
4. 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是信心,信心就是快乐。
5. 成也好,败也好,我们的阵地在书斋。
6. 中国的公园,许多人在那里弄气功,抱住树,晃头。那是怕死,没有别的意思,穷
凶极恶地怕死。
7. 说到底,还是贵族出身有骨气。小市民一得势,如狼似虎,一倒霉,猫狗不如。
8. 诽谤我的人,拔了我一根羽毛,插头上也不是,插尾巴上也不是,原来那是一根天
鹅羽毛。...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3219 | 48 我们太太的客厅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所谓太太
的客厅,当然指着我们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厅,不过客人们少在那里聚会,从略。
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
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
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
们谈笑,便不须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
。在这里,各人都能够得到他们所想望的一切。
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
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
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鲛
觚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窗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
,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己画的花鸟。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笔筒插着几管笔,
旁边放着几卷白纸。
墙上疏疏落落的挂着几个镜框子,大多数的倒都是我们太太自己的画像和照片...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 | 49 等你
用
一盏酒
一支刚点燃的纸烟
一束蓝色的鸢尾花
等你
把温柔
包裹得晶莹 |
|
wh 发帖数: 141625 | 50 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一 要认真阅读
文艺鉴赏不是一桩特别了不起的事,不是只属于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事。
我们苏州地方流行着一首儿歌:
咿呀咿呀踏水车。水车沟里一条蛇,游来游去捉虾蟆。虾蟆躲(原音“伴”,意义和“
躲”相当,可是写不出这个字来)在青草里,青草开花结牡丹。牡丹娘子要嫁人,石榴
姊姊做媒人。桃花园里铺“行家”(嫁装),梅花园里结成亲。……
儿童唱着这个歌,仿佛看见春天田野的景物,一切都活泼而有生趣:水车转动了,蛇游
来游去了,青草开花了,牡丹做新娘子了。因而自己也觉得活泼而有生趣,蹦蹦跳跳,
宛如郊野中一匹快乐的小绵羊。这就是文艺鉴赏的初步。
另外有一首民歌,流行的区域大概很广,在一百年前已经有人记录在笔记中间了,产生
的时间当然更早。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唱着这个歌,即使并无离别之感的人,也会感到在同
样的月光之下,人心的欢乐和哀愁全不一致。如果是独居家中的妇人,孤栖在外的男子
,感动当然更深.回想同居的欢乐,更见离别的难堪,虽然头顶上不一定有弯弯的月儿
,总不免簌簌地掉下泪来。这些人的感动也可以说是从文艺鉴赏而来的。
可见...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