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索尔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k
发帖数: 561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quarius923 (aquarius0205),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及获奖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0 14:53:55 2012, 美东)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
《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
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
》、《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2
虽然偶老绝不赞成一棍子打死周,但本文确实值得一读,。。。
===========================================================
周恩来弥留时露诡异微笑 做作表演直到生命最后(图)
文章来源: 北京之春 于 2016-01-10 10:11:37
976年元旦过后,周的病情继续恶化,已近弥留阶段,偶尔从昏迷中醒来,还要身边的
工作人员给他念毛泽东诗词,“当读到‘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甚至露出笑容
,还喃喃自语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啊。”本文摘自2003年8月23日《北京之春》
,作者胡平,原题为《解读晚年周恩来》。
[​IMG]
周恩来与毛泽东最后一次握手
一、评周最难
评周最难。评周之难,不仅在于我们对其行为难有全面的了解;评周之难,尤其在于我
们对其处境难有准确的把握。
相比之下,评毛要容易一些。毛晚年享有绝对权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在当年的中国
,唯有毛一人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其意志、思想和个性。所以,晚年毛泽东的形象是清
楚的,明确的。我们对之既不难解读,也不难评判。
晚年周恩来的情况就不同了。在文革中,周始终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返回讨论区]
[回复本文][原帖] 发信人: tulsi(蓝袜子),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葛岩: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9月03日08:52:35 星期一)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2637-1-1.html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从1960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
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
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
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中、“星星画派”的艺术家中,《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中和
参与改革设计的策士中,不少人是在地下读书活动时开始了其知识和文化的准备。对此,
坊间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回忆和评论。
不过,从1968年上山下乡开始至 1977年恢复高考,地下读书活动延续十年之久。
其间
,“老三届”中学毕业生,...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Most中文 微信号
2017-12-15 Most中文 微信号 mostzw
功能介绍
Most中文
和地处闹市的提篮桥或者半步桥监狱相比,秦城在保持神秘性的同时,像磁石一样不断
吸附和激化着人们的想象力。它和当代政治与思想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名字相联系,反射
了历次政治运动和时代主题的变迁。
2006年的一天,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重访秦城监狱。近半个世纪之前
,他曾作为胡风同案犯在这里被关押。重访没能再入秦城大门,同行者试图为他在监狱
大门前留影,引起执勤者千预,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被删除。
谢韬是少有的晚年重访秦城的当事人。对于多数曾经的秦城“住户”来说,由于在视线
受限的状态下到来和惶然离开,他们往往对于这座自己年栖身的监狱不辨方位。
外界对于秦城更知之甚少,没有能到达这里的公交车,纸质或网络地图上也没有标识,
它成为燕山脚下和人们心中的一处隐秘之地。
秦城是一座特殊的监狱。它是苏维埃体制与人民民主专政权威的共同产儿。在以后的岁
月中,它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座监所。和地处闹市的提篮桥或者半步桥监
狱相比,秦城在保持神秘性的同时,像磁石一样不断吸附和激化着人们的想象力。它和
当...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304
5
一 如果作家在世,又不存在署名权纠纷,代笔问题不能公开讨论
我阅读的《南方人物周刊》,是蒯乐昊从上海寄出的。所以,2月13日这期,今天才看
到。其中,谈“方韩之争”的有三篇:何三畏《“表面现象”看韩寒》,刘彦伟《方舟
子反对方舟子》,萧瀚《合理质疑还是围猎狂欢》,总标题《韩寒VS方舟子:对垒还是
自戕》,我称之为“南三篇”。
这“南三篇”,篇篇精彩。何三畏是喜欢韩寒的,至少曾经喜欢,却通篇批韩。刘彦伟
是方舟子的粉丝,至少曾经是,却通篇批方。萧瀚先生不偏不倚,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
。这当然会让某些人失望。因为他们最想看的不是道理,是谁输输赢。然而,我却看到
了最可贵的精神:媒体乃天下之公器,必须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也是我的追求。而且,跟萧瀚先生一样,我关心的也是“游戏规则”。比方
说,在哪个限度上,质疑是合理的?批评公众人物,是否可以不必考虑其基本人权?在
质疑和反质疑时,应该怎样讨论问题才理性?等等。可惜,我的文章没有萧瀚先生的好
,还是被认为“拉偏架”。
好吧,我认账。我可能确实是拉了“偏架”。但,如果方舟子被人质疑“代笔”,我也
会毫不犹豫地帮他拉。我至今仍坚持认为,没有过硬的证...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28450
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易中天:韩寒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我操,我真是佩服易老,人才啊
易中天:韩寒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方舟子值得尊敬,不宜效法。韩寒应该呵护,不必同情。出来混,是要还的,何况
他这回的表现还那么差(对此,芦笛先生和何三畏先生都有很漂亮的分析)。这个烂摊子
,当然得他自己收拾。而且,如果事实证明他确实有人代笔,那就更得他自己看着办了
。包括他过去的张狂、草率、漫不经心和花拳绣腿,其实都已经付出代价。

事实上,我每回参与公共事件,都是想借机建立“交规”,现在也不改初衷。因此
,如果有人愿意讨论言论自由的空间尺度和游戏规则,我一定奉陪到底。事实上,在我
看来,方韩之争,终将是过眼云烟;规则的建立和共识,则刚刚起步。

一 如果作家在世,又不存在署名权纠纷,代笔问题不能公开讨论

我阅读的《南方人物周刊》,是蒯乐昊从上海寄出的。所以,2月13日这期,今天
才看到。其中,谈“方韩之争”的有三篇:何三畏《“表面现象”看韩寒》,刘彦伟《
方舟子反对方舟子》,萧瀚《合理质疑还是围猎狂欢》,总标题《韩寒VS方舟子:对垒
还是自戕》,我称之为“南三篇”。
这“南三篇”,篇篇精彩。何三畏...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3:44:09 2016, 美东)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返回讨论区]
[回复本文][原帖] 发信人: tulsi(蓝袜子),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葛岩: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9月03日08:52:35 星期一)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2637-1-1.html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从1960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
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
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
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1257
9
这是极权到后极权的转变
一开始极权政权还是很有信心很强势的时候,比如支持的意识形态没有破产,铁腕领袖
还在,异议分子都是下狱,整死; 后来没有那么强势了,就改成软禁,比如日瓦戈医
生的作者就是这个待遇,再后来就是驱逐,比如索尔仁尼琴,这个时代驱逐是有“合法
”手续的,极权政权虽然信心不足以审判这些异议分子,却仍然能够正式签署驱逐的文
件。---再到后来,彻彻底底的后极权时代,像中国这样,连驱逐人的文件也不敢于出
示。
因为虽然极权延续了,但是这个政权的每一分子,每个官僚都知道意识形态已经破产,
极权不会永久延续下去,做坏事心里是没有底的,所以他们都不敢伸张。今天如果任何
一个官员签署了迫害意义分子的官方文件,最后就像东德的曝光档案一样,永远都记录
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h********u
发帖数: 107
1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活著,並且不撒謊
Live Not By Lies
活着,并且不撒谎
作者:[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
译者:阮一峰
原载1974年2月18日《华盛顿邮报》,A26版
At one time we dared not even to whisper. Now we write and read samizdat,
and sometimes when we gather in the smoking room at the Science Institute we
complain frankly to one another: What kind of tricks are they playing on us
, and where are they dragging us? gratuitous boasting of cosmic achievements
while there is poverty and destruction at home. Propping up remote,
uncivilized regimes. Fanning
t*****n
发帖数: 1667
1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索尔仁尼琴 活着并且不撒谎
好文,收藏了。

Lies
t*****n
发帖数: 1667
12
白痴成天只会造这种虚弱的谣言,看看历史吧,
70年代美苏冷战最激烈的时候,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被美国迫害了吗?
如果美帝要是和tg对抗,倒霉不会是普通中国老百姓,美帝拉拢中国老百姓
还来不及。
倒霉的正是你们这种土共贪官既得利益者的狗仔,那么好的祭旗牲口
正好用来增强别人推翻tg统治的合理性
当然,大家也理解你们这种的恐惧心态,由于恐惧而变成弱智。

生排华浪潮。
a*******e
发帖数: 3897
13
摘自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新切尔卡斯克!它可以说是俄国的一个注定会发生最大不幸的城市。好像内战时期给它
造成的伤痕还不够似的,它又一次钻到屠刀下面去了。新切尔卡斯克!整个城市,整个
城市的暴动被彻底干净地镇压下去,被完完全全地隐藏起来了!赫鲁晓夫时代也一如既
往,使一切消息都消失在一片漆黑中,使人们全都闭目塞听。因此,不仅国外关于新切
尔卡斯克事件一无所知,西方电台没有向我们作出解释,甚至那口头传闻的地火也被完
全踏灭在该市的周边上,没有蔓延开来。所以国内大部分同胞甚至连这个事件本身也没
有听说过。这就是一九六二年六月二日的新切尔卡斯克事件。
……也许普利耶夫将军并没有打算立即向群众开枪,但是事件却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开始
发展了:朝着群众头顶上射出的第一排枪弹飞向街心公园的树冠,打中了爬到树上看热
闹的孩子们,死伤的孩子纷纷从树上落下来。这时,自然,群众发出了愤怒的吼声。而
士兵们,不知是按照命令还是看见鲜血之后失去了理智,或者就是由于害怕,便朝着吼
叫的群众开始了密集射击,而且使用的是爆炸子弹。……
……六月三日,新切尔卡斯克广播电台播送了米高扬和科兹洛夫两人的讲话。科兹洛夫
a*******e
发帖数: 3897
14
可以学苏联嘛,索尔仁尼琴就被驱逐到美国了
p*****y
发帖数: 1049
15
新华网:俄媒体称诺贝尔和平奖沦为西方政治工具
2010-10-10 19:21:23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10月10日报道 俄新社10月8日发表该社政治观察家尼古拉 特洛伊茨基的署名文
章,认为诺贝尔和平奖沦为西方政治工具。以下为该篇文章的摘要:
颁发2010年诺贝尔奖的日子恰好赶上两个值得记忆的日子。35年前的10月9日,安德烈
萨哈罗夫院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20年前的10月15日,苏联的首任和最后一任总统戈
尔巴乔夫被授予同样奖项。
如同当年的萨哈罗夫,今年又一位持不同政见者受到褒奖,他就是中国的刘晓波。刘难
以领奖,因为他11年的徒刑刚刚开始,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可以说,历史正
在重演。萨哈罗夫当时也没有机会亲自到奥斯陆领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先是用15年走完了从褒奖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到褒奖苏共中央总书记这
段路,然后游遍世界各地,又回到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 “争取基本人权的
斗士”这个原点上,而这些国家并不总是赞同西方的民主概念。
这种看上去迂回曲折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反映了某种势力在遵循一个坚定的方针。大家可
以自己作判断。从奖励萨哈罗夫...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73
16
俄新社10月8日发表该社政治观察家尼古拉•特洛伊茨基的署名文章,认为诺贝尔
和平奖沦为西方政治工具。以下为该篇文章的摘要:
颁发2010年诺贝尔奖的日子恰好赶上两个值得记忆的日子。35年前的10月9日,安
德烈•萨哈罗夫院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20年前的10月15日,苏联的首任和最
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被授予同样奖项。
如同当年的萨哈罗夫,今年又一位持不同政见者受到褒奖,他就是中国的刘晓波。
刘难以领奖,因为他11年的徒刑刚刚开始,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可以说,历
史正在重演。萨哈罗夫当时也没有机会亲自到奥斯陆领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先是用15年走完了从褒奖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到褒奖苏共中央总书
记这段路,然后游遍世界各地,又回到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争取基本人权
的斗士”这个原点上,而这些国家并不总是赞同西方的民主概念。
这种看上去迂回曲折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反映了某种势力在遵循一个坚定的方针。大
家可以自己作判断。从奖励萨哈罗夫到奖励戈尔巴乔夫表明,并不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成员为人处世的态度变了,而是国际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从冷战中的竞争者和敌
人...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601
17
老将是鸵鸟只看自己想看的
俄新社10月8日发表该社政治观察家尼古拉·特洛伊茨基的署名文章,认为诺贝尔和平
奖沦为西方政治工具。以下为该篇文章的摘要:
颁发2010年诺贝尔奖的日子恰好赶上两个值得记忆的日子。35年前的10月9日,安
德烈·萨哈罗夫院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20年前的10月15日,苏联的首任和最后一任
总统戈尔巴乔夫被授予同样奖项。
如同当年的萨哈罗夫,今年又一位持不同政见者受到褒奖,他就是中国的刘晓波。
刘难以领奖,因为他11年的徒刑刚刚开始,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可以说,历
史正在重演。萨哈罗夫当时也没有机会亲自到奥斯陆领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先是用15年走完了从褒奖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到褒奖苏共中央总书
记这段路,然后游遍世界各地,又回到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争取基本人权
的斗士”这个原点上,而这些国家并不总是赞同西方的民主概念。
这种看上去迂回曲折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反映了某种势力在遵循一个坚定的方针。大
家可以自己作判断。从奖励萨哈罗夫到奖励戈尔巴乔夫表明,并不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成员为人处世的态度变了,而是国际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从冷战中的竞争者和敌
...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736
18
西班牙、印度和挪威等国媒体近日陆续发表文章,批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
平奖授予刘晓波。他们认为,诺贝尔奖评奖明显受到西方政治的左右,无视中国取得的
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刘晓波等人也完全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群众的利益。归根结底,这
一奖项已成为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
西班牙《起义报》10月14日刊登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理论政治家多梅尼科&#
8226;洛苏尔题为《诺贝尔战争奖授予“和平奖”的评委先生们》的文章,批评挪威诺
贝尔委员会授予刘晓波和平奖是在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找借口。文章主要内容如
下:
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的先生们无视诺贝尔博士的遗嘱,他们不但丧失了为和平而努
力的勇气,而且还利用媒体这个工具为帝国主义服务。历数近年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
一些人,他们无不是一些假借压制政策行战争之实的人物。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
一位中国的异见人士,这无非是在为美国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寻找借口。
华盛顿针对中国的战争思维建立在一种业已存在多年的思维基础上,这种思维为西
方以“民主”和“人权”的名义实施军事侵略和战争寻找到借口。
如今,诺贝尔和平奖...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667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范美忠:我的这两年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athanlee (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范美忠:我的这两年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9 12:06:52 2010, 美东)
范美忠:我的这两年
宋山寨 @ 2010-11-9 9:37 阅读(2361) 评论(11) 推荐值(115)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采访 整理 _ 阿Q 小Q(采访者为川大新闻系和历史系的大二学生) 来
源:天涯
2008年5月22日,一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的文章现身天涯
博客,其作者,便是范美忠。
随后的一周里,这篇文章的点击率高达14万余次。一夜之间,范美忠从一个毫
不起眼的中学
教师,变成全国热议的公众人物。他还得到了网友们的亲切冠名:“范跑跑”,成为
ABB式词新闻(其
他如楼脆脆、躲猫猫等)的开山祖师。
贬他的说他无耻至极,褒他的认为他无所畏惧,很多人直接称他是“真小人”
,也不知道算是
褒还是贬。
时过境迁,今天的范美忠已经远离了公众的视野。201...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786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猛一看,还以为是弃婴在说话
范美忠:我的这两年
采访 整理 _ 阿Q 小Q(采访者为川大新闻系和历史系的大二学生) 来源:天涯
2008年5月22日,一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的文章现身天涯博客,其作者,便是范美忠。
随后的一周里,这篇文章的点击率高达14万余次。一夜之间,范美忠从一个毫
不起眼的中学教师,变成全国热议的公众人物。他还得到了网友们的亲切冠名:“范跑
跑”,成为ABB式词新闻(其他如楼脆脆、躲猫猫等)的开山祖师。
贬他的说他无耻至极,褒他的认为他无所畏惧,很多人直接称他是“真小人”
,也不知道算是褒还是贬。
时过境迁,今天的范美忠已经远离了公众的视野。2010年5月23日,我们来到
了范美忠的家门口。整整两年的时间里,范跑跑有怎样的反思?今天的范美忠和昨天的
范跑跑又有什么不同?
范美忠亲自打开了门,他来了。
没有多少人够资格和我谈道德
Q:两年前的这几天,正是您处在风口浪尖的时候,当时怎么考虑要写那篇文
章的呢?
范:今天是5月23日,对,我的文章是5月22日发的。这个问题很多记者都问过
我,要说我的考虑的话,涉及到我对中国很多问题的看法,写这篇文章本身是有很多我...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21
主题: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新闻自由论坛] 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当中美贸易谈判之际,我留美经济学会的徐滇庆先生“爱国”心切,向国家领导人上一
奏折,主张中国应与美国对着干,哪怕引起双方互相制裁。徐先生慷慨宣称:虽然相互
制裁会使中国受到比美国更大的损失,但咱不怕
因为美国人若因相互制裁导致20万人失业,克林顿就得下台,而我们虽然会有1000万人
因此失业,但政府照样稳如泰山,因为“政府从来没有承诺”对他们的饭碗负责!好一
位爱国志士,好一番豪言壮语!美国人对我们不平等,我们当然要反击。但怎样反击?
徐先生的办法是宣布:中国老百姓比你们贱得多!你克林顿怕美国老百姓,而中国老百
姓在我眼里算什么,区区1000万人不过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家奴,谁个“可以说不”
?我“从来没有承诺”尊重这些人的意志,你克林顿其奈我何?
真是咄咄怪事: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这就是某些中国人的“爱
国主义”。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低人一等的。为了维护自己与亿万同胞的人
格尊严与公民权益,一雪中国人低人一等的国耻民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优秀代...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22
☆─────────────────────────────────────☆
aben (hehe) 于 (Sat Oct 16 23:52:21 2010, 美东) 提到:
前两年诺贝尔和平奖,不论是戈尔,还是obama,国际上各大媒体
都有非常明显的争议性。
只有这次刘晓波,国际上各大媒体,不论左右,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
一边倒的祝贺刘晓波骂TG,貌似从来没有那么一致过。
说老实话,我本来以为以TG这些年存的那么多外汇储备,收买一两
个所谓“国际友人”,一两个有点影响外国媒体骂骂诺贝尔委员会,
应该还是做得到的,但是到现在都一个多礼拜了,只有一个从来没有
听说过的什么“挪威教授”,还有个美国老年愤青在自己blog的博文
里面指责诺贝尔(人家即使指责诺贝,也没有说TG一个好字),TG喉舌
为了增强影响力,仍是造谣给人家戴了个“CNN VP”的头衔,贻笑大方
难怪啊,菌斑EUV等几个著名五毛这个礼拜都发疯了。
☆─────────────────────────────────────☆
mofia (Mofia) 于 (Sat Oct 16 ...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2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金雁:苏联解体20年祭zz
金雁:苏联解体20年祭zz
今年是苏联“剧变”20周年。20年前,这个具有93年历史、有1900万(占居民总数
近1/10)党员、执政74年的共产党超级大国寿终正寝了。
提到这次“剧变”,我们虽然已经有关于苏联解体的不同解说,但是“领导人因素
说”一直是最有影响的“主流”说法。我国许多论著习惯上总是说“苏联解体之痛、东
欧剧变之苦”,这个“历史悲剧”都是“叛徒戈尔巴乔夫”惹的祸。“万方有罪,罪在
朕躬”这句中国古代统治者装样子的“罪己诏”中常见的自责之语,常常被我们用在关
于苏联解体的“罪他诏”上:千怪万怪,都怪苏联前领导“挑选接班人”不慎,把个“
叛徒”扶上了宝座,于是苏联解体据说就“都是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和‘民主化’
惹的祸”。于是有些人就从反面接受教训,一切行动都是要与“民主化”反着来,逆“
公开性”而动,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对现存体制的“不利因素”,就可以保证“铁打的
江山万年长”了。
然而很少有人问,为什么苏联的这个体制这样脆弱,它自我标榜的“政治正确性”
与“合法性”为什么就这么经不起大众信息自由和“广场测试”(夏兰斯基:《“论民
主:自由战胜暴政与恐怖的威力》2004年...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2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还原历史的真实
众所周知,暴政与谎言是中共的两大特色,所谓立党之本。建政六十年以来,暴政了六
十年,撒谎了六十年。以谎言掩盖暴政,同时在暴政之下又会有更多的谎言,形成恶性
循环。
“欲灭其国,先否其史”。中共深谙此道,所以,自打非法夺取政权以来,中共在破坏
传统文化的同时,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篡改、歪曲和伪造中国历史。抗日战争时
期短暂存在两年多的中美合作所即是其中之一。
最近,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领衔的中美八人课题小组,历时两年多时间,
在遍访全部美方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中美合作所的课题研究工作。据他的研究,
中美合作所(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并非原来教科书所宣扬的那样,是“反共
反人民的法西斯集中营”,它是一个中美双方建立的共同合作的情报机构,主要用于指
导抗日、提供气象情报、训练部队(包括特工)、密码破译、提供装备器材和军需物品
等。它为中国抗日战争及美军太平洋战争提供情报等多项服务,并作出了自己应有的、
独特的贡献。“它与军统集中营并无任何的直接联系”。
这样一个应该说“抗日有功”的中美合作机构长期以来背负恶名,被中共冠以“集中营
”的称号,与“渣滓洞”、“白公馆”并列...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5251
2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有新的见地: 六四过后谈六四 (ZT)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330308.html
每年的64 过得都不平静,22年了,许多画面都像电影一样历历在目。感谢20世纪的科
技,让事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当然,袁木先生说的那些电视直播是美国人的高科技
手段,这话各人的智商有多少自然可以相信多少(成反比)。
22年了,每年我们都在纪念64,网上每到这个时候都吵得不可开交。22年了,还在为“
64是不是动乱”、“广场上有没有流血”、“该不该开枪”这样的问题争论,实在叫人
无奈。
22年了,难道我们的思维没有一点长进?
22年了,我们应该能平静地看待64,少一些无聊的争吵,多一点理性的分析。
首先,对于开枪没有任何争论的余地:任何国家,任何政府,任何时候对于手无寸铁的
平民动用坦克机枪大开杀戒都是地地道道的法西斯野蛮行径,不!甚至连法西斯比不上
,法西斯还没有对本族人民开枪吧?至于这枪声是在广场上还是在长安街上,是普通子
弹还是开花弹都无关重要了。
有人硬要坚持“杀得好”,那也是他/她的自由,相信这个“自由”是有代价的,如果
他/她没有退回野兽,没有精神错乱的话。其他人,如果你不是精神病专...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高铁时代的神话与谎言
杜君立
温州一直是一个关于财富的传说,从去年那个冬天开始,温州却成为一个灾难和罪恶的
背景。公民钱云会在耶诞节的下午被卡车轮子“活活轧死”。整整7个月后,和谐号将
数十名回家的人送上天堂。公民杨峰的岳母、妻姐、外甥女、妻子,还有他尚未出生的
孩子,在这次浩劫中全部丧生。从钱云会到杨峰,这是一场没有凶手的屠杀。当善良的
人们将凶手归于轮子或者闪电时,下一场屠杀又在酝酿中。在一个轮子时代,中国带给
我们一个接一个的轮子灾难,而这或许才刚刚开始。一个高铁时代的中国神话正以谎言
的形式出现,每一个无辜的中国人都将成为低廉的代价。
中国从来都是一个权力的国度。因为权力的劣根性,中国最为热衷的国家文化就是炫耀
和挥霍,而轮子成为最恰当的炫耀品和挥霍品。炫耀是为了面子,挥霍是为了GDP,这
一切都是为了编织一个神话和谎言,这种炫耀和挥霍与大多数人无关,虽然都是由大多
数人埋单。50年前,疯狂的红色中国掀起第一次轮子崇拜的高潮,齿轮和轴承成为一个
共产主义的神话。50年后,第二次轮子崇拜波澜再起,中国的高速铁路网不仅是全球最
快速的铁路网,也成为人类史上最烧钱的轮子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是空驶...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至今不敢解禁的书
──纪念一位伟大的反共先驱──重温吉拉斯的《新阶级》

喻智官
【人民报消息】今年是《新阶级──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分析》作者吉拉斯(一九一一 -
一九九五)诞辰一百周年。
吉拉斯是撩开共产主义面纱,揭示社会主义真相的先驱,也可说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
最早的掘墓人和民主化的奠基人。如果说,从一九五六年的匈牙利事件、一九六八年的
布拉格之春、一九八0年波兰团结工会、东欧人民为实现自由民主前仆后继,通过可歌
可泣的英勇抗争,最终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下走向民主化,那么,在此过程中,吉拉
斯用他的《新阶级》及一系列著作,已经在理论上宣告了社会主义的破产和终结。
在苏东民主化已经二十多年的今天,已故十多年的吉拉斯不会想到,自己的著作非但没
过时,中国共产党还在为《新阶级》增添新的注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状还在为《新阶
级》提供最典型最完整最鲜明的蓝本,《新阶级》将因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范例”而
显示其伟大和不朽。
正因为如此,中共对吉拉斯和他的《新阶级》讳莫如深,尽管早在一九六三年就以“
灰皮书”的形式内部出版发行《新阶级》(一九八零年翻印),供中央高干参阅,却迄
今不允许公开出版发行,当年上百种“...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3240
28
景凯旋(南京大学教授):坚守和超越
2012年01月02日 15:47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标签: 纪念高华
捍卫记忆,寻求真相。高华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史识,都是值得感佩的
我和高华认识有27年了,当时他刚刚进入南大历史系,我也进入南大中文系,读研
究生。那时他还住在上海路那个小房子里,厨房是公用的,我去他家的时候,孩子还很
小,他自己的书桌也非常小。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楼板上全是堆满了报纸,旧的
报纸和书籍。他在《红太阳》后记中谈到的一些经历,当时他就给我们谈了一些。
我觉得,我和他能走得近,可能就是价值观相同。我们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但都
有一个情结。这个情结就是虽然文革过去了,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远了,但是好像永
远都缠绕在我们心头。就是说这是一笔账,也是一个金矿,要把它挖出来。那个时候,
中国开始传进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我们有时候在一起谈,中国还没有出现这
样的东西,我们这代人对不起中国这段历史,也对不起中国十几亿人民。所以他一直做
这个,是令人感佩的。我后来心里也有一个感叹,就是古人说的“察见渊鱼者不祥”。
他做的这个工作,除了材料的问题,其实是研... 阅读全帖
z**h
发帖数: 294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ich (7up),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军全球强奸犯罪全纪录-----两条腿的禽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9 22:35:46 2012, 美东)
内容简介:
《柏林:一九四五年沦陷》,是根据俄罗斯、德国、美国、法国和瑞典的战争档案,以
及受害人的忆述而写成的。书中指出,苏联红军在差不多三年多期间,德国估计共有二
百万名妇女被强奸,轮奸。其中有一万人死亡
英国伦敦公共记录办公室最新解密文件显示,英国1939年到1945年出生的530万婴儿中
,有三分之一都是私生子,其中相当一大部分都是美国大兵留下的“孽债”。
美军性丑闻爆满全球,
美军在日本,越南,菲律宾,欧洲在全球留下966万私生子
美军性欲旺盛,伊拉克成泄欲之地
美国人好像都性饥渴,到哪里,哪里就传出性丑闻。在日本、在韩国类似消息不
断,当年美军强奸中国女大学生案更是轰动一时,也许这也是自由?
当年美军占领越南!战后,有70多万混血儿出生!那时候越南还并未全部占领!保守估计有
上百万越南妇女被强J
现在的伊拉克,被全部占...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0
中国司法的前世今生
制度设计尤其是一种精英行为
—Michael A. McFaul
一,从重庆说起
重庆打黑终于露出了它的本色,利用公权力摧残社会上的每一个阶层,无论是私
营企业级,警察,官员,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甚至是王立/ 军,只有一个人似乎是最
安全的。但是,他也是不安全的,这种人人自危的状态,就是因为没有法律。难道重庆
实施的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吗?所以,问题出在执行机构上,古人说,徒法不能自
行。说白了,没有执法机器的合理设计,法律的执行就会达不到立法的目的,乃至黑心
和尚念经。
钱穆先生说: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
必然先于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和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换言之,制度必须与
人事相配合(钱穆1955)。剖析我国的司法制度,不能不从源头开始。
二,北洋、民国的司法
截断众流,先从北洋开始。毕竟北洋是正式走向共和后的第一站。北洋政府强调
“司法不党”。1912年时任司法总长的徐世英饬令“凡未入党者,不得挂名党籍,已入
党者,即须宣告脱党,倘以党籍关系不愿脱党脱离,尽可据实呈明,将现充法官职务即
行辞职。[1]”1920年大...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3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行尸走肉的民族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然而,
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悲哀的莫过于一个民族的文学生命被暴力所摧残。它不单是禁止
舆论自由,而是强制性地桎梏一个民族的心灵,并根除其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民
族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索尔仁尼琴
s*******w
发帖数: 2257
32
六四前的方励之:和万里激辩 斗法邓小平(图)
文章来源: 余杰 撰文 于 2015-06-03 13:37: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5013 次)
1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六四事件”专题页面
《方励之自传》的书籍简介中,把方励之这位积极推动中国人权与民主改革的天体物理
学家,称为“邓小平一生中最头痛的人物”。方励之的经历与中国近代史纠缠在一起,
他热爱他的祖国,奉献一生,然而六四之后却终生不得返国,客死异乡,所幸留下的遗
稿《方励之自传》。作家余杰读罢《方励之自传》后撰文《中国的萨哈罗夫还在路上》
指出,出国之后的方励之,未能顺势成为海外反对运动的核心人物和道德象征。当海外
民主运动逐渐分崩离析、丑闻缠身之际,方励之回归天体物理学家的本行,远离是非、
洁身自好。早在八十年代,就有西方媒体将方励之与苏俄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相提并
论——他们都是物理学家,又都是人权斗士。然而,方励之最终未能成为“中国的萨哈
罗夫”。全文如下。
官方在电视发布方励之、李淑娴的通缉令
既然中国人的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都被情感化,因此,又会把“持不同政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余杰
《秦城国史》是一本险些被扼杀在抽屉中的著作。香港出版人鲍朴曾对媒体披露,他在
出版此书的过程中,合作多年的香港某印刷厂拒绝印刷,发行方面亦表示有困难。印刷
厂和书店都不跟他合作,他处于产业链中间,上面拒印、下面拒卖,香港的出版自由已
经崩坏。后来,鲍朴找到一家小型印刷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让此书问世。那么,共
产党当局为什么会害怕这本书呢?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中国作家写出一部堪与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相媲美的巨著
,这是让中国知识人感到羞愧的事实。然而,即便不能修建一座当代中国的哭墙,也可
以先冶炼出一块小小的马赛克。身在中国的作家、记者袁凌顶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完
成了《秦城国史:中共第一监狱史话》。这是一部另类的、微缩版的当代中国政治史,
倘若法国思想家福柯还在世,读到本书中的材料,其“监禁与规训”的理论或许会更加
丰富与深邃。记者及报道文学作家钱钢评论说:“在对秦城监狱本身考察的翔实度和准
确性上,现有的著述无出其右。”今天中国的读者,与其去读那些漏洞百出的盗墓和穿
越题材的小说,不如读这本以口述史和文献研究的方式、耗时十年写成的《秦城国史》。
中共是一个列宁式的政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诺贝尔和平奖是五个诺贝尔奖中的一个,评选工作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负责,在奥斯陆颁发。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截至2009年,已有97人和20个机构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博主经过核实,在这97人里,其中有三名当时还是共产党员。
1973年: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黎德寿
1973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和越南领导人黎德寿因越南停火谈判成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尽管黎认为越南尚在战乱中拒绝领奖,但黎德寿因此获得了一生最大的辉煌。当听到越南拒绝领奖的消息后,博主认为非黎德寿所愿,再有就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黎德寿是越南反华集团的二把手,用中国话形容就是以黎笋为首以黎德寿为副。黎德寿是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 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央军委副书记。1990年去世。
美国于1960年代早期开始介入越南战争,从1968年到1973年间基辛格和黎德寿曾举行多场公开及不公开的和平会谈,并于1973年签署了巴黎和平协议。
1975 年:前苏联共产党党员、院士萨哈罗夫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2008年5月22日,一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现身天涯博客,其作者,便是范美忠。
随后的一周里,这篇文章的点击率高达14万余次。一夜之间,范美忠从一个毫不起眼的中学教师,变成全国热议的公众人物。他还得到了网友们的亲切冠名:范跑跑,成为ABB式词新闻(其他如楼脆脆、躲猫猫等)的开山祖师。
贬他的说他无耻至极,褒他的认为他无所畏惧,很多人直接称他是真小人,也不知道算是褒还是贬。
时过境迁,今天的范美忠已经远离了公众的视野。2010年5月23日,我们来到了范美忠的家门口。整整两年的时间里,范跑跑有怎样的反思?今1000的范美忠和昨天的范跑跑又有什么不同?
范美忠亲自打开了门,他来了。
1:中国教育充满了太多虚假的东西
Q:两年前的这几天,正是您处在风口浪尖的时候,当时怎么考虑要写那篇文章的呢?
范:今天是5月23日,对,我的文章是5月22日发的。这个问题很多记者都问过我,要说我的考虑的话,涉及到我对中国很多问题的看法,写这篇文章本身是有很多我的看法在里面的。我当时可能有三种看法,但后来被诠释出很多东西。
我原来做过媒体,我在《广州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工作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6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国家拍摄了宣传片在纽约地标时代广场播放,每小时播放15次,接连四周将播放近万次,而《中国国家形象─人物篇》影片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诠释中国人形象,有份参与拍摄的演员甄子丹是归属“勇敢”类。他坦言收到国务院的邀请信即时答应拍摄,感到光荣和自豪!
甄子丹透露:“去年中,收到拍摄宣传片的邀请信,自己即时答应拍摄,当时都知道会大规模播放,但想不到会这么隆重。我记得拍摄是去年暑假过后,当时我同家里人去美国度假,为拍宣传片提早结束旅程,然后直飞去北京拍摄。”
甄子丹又说:“被安排为宣传片"Chinese Bravery"部分的代表,表示感到十分光荣,我觉得国务院邀请我拍呢条片,系因为《叶问》的英雄形象深入民心,当然我本人的形象都符合要求啦,可以有份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对我来讲是至高荣誉,我好荣幸可以代表中国人其中一分子。”
中国首度尝试在外国宣传自己形象的做法,出现不同的声音;子丹认为不同人有不同意见,但宣传片是可以令美国对中国更加了解的。他说:“宣传片可以宣传中国,令世界更加关注同埋了解中国,我自己以前在美国居住好多年,看到美国人对中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7
石光荣夫妇其实就是石敢当夫妇,不是谁都有资格姓石的。虽然我一度对石光荣也就是孙海英颇有微词,觉得这人很怪很神,经常公开说些喃喃自语特像话剧舞台上内心独白的话,忽而大笑忽而流泪,而吕丽萍敢于嫁给这样的人,说明她也有不同(正)常人之处,两人都非同凡响,庶几接近于神经侠侣。
但这次的举动让我大跌眼镜,进而准备竖起中指哦不大拇指由衷歌颂。石光荣夫妇公开申请要把户籍从北京转到钓鱼岛,以宣示主权。我在微博上甫一看到这条新闻,立时血往上涌,觉得两口子好爱国,而且这举动非常“公民”——为公为民,既然钓鱼岛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是祖国的领土,他俩,作为首都户籍所在地名人,作为京十五条所辖居民,完全有资格由上至下转籍钓鱼岛,这不是被人流放而是自我流放,吹不到索尔仁尼琴的高度,但石敢当的高度肯定是有了。我曾以蹩脚医生的角度看过“爱国病”,但石光荣夫妇这次绝不是病,而是爱国爱得漂亮,有技巧,既有IQ也有EQ。以泰山石敢当的气魄敢为天下先,直接跟日本数百人准备入籍钓鱼岛的阴谋相抗衡。想象一下,老牌军人石光荣夫妇手挽手以两人对数百日人,多像数十年前悲壮的狼牙山壮士。这情景对比得快让我掉泪了。
让我不解的是,网上留言却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网民反应热烈,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评论说,2010年,中国著名异议分子刘晓波获得诺内尔和平奖时,中国当局曾经封锁了消息,并且批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称为“小丑”。而中国网友对这些“小丑”评委颁发的奖项反应热烈。
中国墙内新浪微博上第一为发表评论的网写道:祝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琢磨先生:诺贝尔文学奖给了莫言后:1)罗玉凤会宣布爱上了莫言。2)韩国会宣布莫言有韩国血统。3)方舟子会声称找到了莫言的代笔铁证。4)鲁豫会约莫言做一期访谈:<莫言的诺贝尔之路>。5)民主人士会不断追问,还有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吗?6)作协召开座谈会: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理性看待诺贝尔。
财经网新浪机构认证:【莫言获诺奖意义重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
如果说墙内网民的反应一般比较正面的话,墙外推特网上的评论则仁者见仁。
@赵乐米 :莫言其实的确是第一个获得诺...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3723
39
那时,贝多芬已逝世150多年——七十年代世界范围的太多剧情,很久以后才知道,才
了解:当我在山溪冲洗那只无头死猫,巴黎五月W潮、美国嘻皮士运动、伍斯达克露天
摇滚乐大会、安迪·沃霍遇刺、毕加索逝世、萨特全瞎……这些人事均在1970年前后发
生,柯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斯柯西斯的《出租车司机》、帕索里尼的《天方夜谭》
、彼得·鲁奇的《1900年》等经典电影均摄于七十年代。索尔仁尼琴、米兰·昆德拉、
马尔克斯、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长串的名单,他们,都在七十年代完成了自己最
重要的作品。
JOKE,小平上台之后再也不管丫的了。 30多年了,他们写出了些什么东西?
t******t
发帖数: 15246
40
这个阵容跟进去的那个阵容也基本相当吧
读者心中威望最高的20位诺文得主 海明威、肖洛霍夫、马尔克斯、罗曼罗兰、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贝克特、福克纳、托马斯曼、川端康成、叶芝、加缪、罗素、泰戈尔、黑塞、艾略特、萧伯纳、索尔仁尼琴、聂鲁达、蒲宁。
m*******e
发帖数: 21667
41
我不懂文学,更不懂什么名著,碰到喜欢的书就认真看,不喜欢的扫两眼就完。

捷尔纳克、萨特、贝克特、福克纳、托马斯曼、川端康成、叶芝、加缪、罗素、泰戈尔
、黑塞、艾略特、萧伯纳、索尔仁尼琴、聂鲁达、蒲宁。
T*****y
发帖数: 18592
42
再闲说几句:美国拍的俄国作品,什么安·卡,还有日瓦戈之类的
真是没有啥俄国味儿了。美国人但凡拍外国题材,全都完蛋
也就是他们自吹自擂地给自己一个奥斯卡而已
文学音乐之外,油画也是很浓郁的。《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多棒啊。
还有那个《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的信》
苏联电影也是这种色彩的,苏联解体后拍的电影
跟中国80年代粗制滥造的一大批玩意儿一样,没法儿看
文学、艺术以外
苏联的历史更没有人关心了
中国人自以为很知道苏联史
其实中国人眼里的苏联史,就是仨玩意儿
第一,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写的历史
第二,索尔仁尼琴那帮子苏联民运写的历史
第三,苏德战争。
w****j
发帖数: 558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普列汉诺夫的遗嘱
苏联出的可疑的回忆录啊,遗嘱啊什么的多了。比如Shostakovich的回忆录,为啥每页
都要签字?就这样,还是很多质疑。再举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例子。我就引索尔仁尼琴
的古拉格群岛的第三章的一段,大家看看是不是靠谱:
“任何足以使受审问的人心慌意乱的方法。请看对莫斯科省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是怎样
审讯的。女侦查员在审讯过程中自己三下两下脱光了衣服(脱衣舞!),但一直继续进
行审讯,若无其事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并走近他的身边,力争他在供述中做出让步。
也许,这是她个人的一种需要,也可能是一种冷静的计算:受审问的人头脑一发昏就会
签名!而她则丝毫也受不到威胁:有手枪、电铃。 ”

2000
C********g
发帖数: 9656
44
内容来自胡平先生的文章《解读晚年周恩来》和田丰先生的文章《面具后面的周恩来初
探》
索尔仁尼琴在谈到斯大林1937年大清洗时讲过:要搞这样的清洗需要有斯大林,但也需
要有这样的党:大部分掌权的党员,直到自己被捕入狱的前一刻,还在毫无伶悯地把别
人关进去,遵照同样的指示消灭自己的同类。
把任何一个昨日的朋友或战友交出去送惩办。而且今天头顶上带上了受难者光环的所有
布尔什维克,都已经充当过杀害其他布尔什维克的刽子手(在此以前他们都曾是杀害非
党人士的刽子手,这就不用说了)。也许正是需要一个一九三七年,才能表明他们神气
活现地标榜的世界观原来是多么不值钱。他们依仗这种世界观把俄国搞得底朝天,摧毁
它的基石,践踏它的圣物,而在他们所搞乱的俄国,他们自己却从未受到过这种惩办的
威胁。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三六年间布尔什维克手下的牺牲品,从来没有像那些布尔什维
克领导干部自己挨整时表现得那么渺小。如果详细考察一九三六至三八年抓捕的历史,
那令人厌恶的不仅是斯大林及其帮手,也是那些既屈辱又丑恶的受审人--他们在丧失
了先前的杀害非党人士凶狠后,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卑贱实在令人作呕。
如高文谦所言,在中共党内...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5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1_05/10/62810
来源:南方报业网 作者:余一中
核心提示:在整个苏联时期被送进喀山监狱精神病院的人有数万人。赫鲁晓夫说过一句
名言:“只有精神病人才怀疑苏联光明美好的前途。”
赫鲁晓夫 资料图
本文摘自南方报业网 作者:余一中(作者系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
原题为:穿白大褂的罪犯:苏联“被精神病”恐怖背后的帮凶
在俄国,19世纪最著名的“精神病人”就是恰达耶夫,因为他在跟随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远征巴黎,以特殊方式“留学”法国后写了一本《哲学书简》(1836)。书中主张在俄国
建立“天国”,即西方已经存在的公平社会。赫尔岑称这本书是“漆黑的夜晚传出的一
声枪响”。认识恰达耶夫的人都认为,恰达耶夫“具有人人喜爱的美德:知识渊博,情
感优雅,心灵高尚”。而沙皇尼古拉一世却说:读完《哲学书简》后,“我发现,其内
容是放肆的无聊妄言和地道的精神失常的杂烩”。不久,莫斯科市警察局长传唤了恰达
耶夫,并告诉他,根据政府决定,他是一个疯子。
这种政府任意宣布异议人士为精神病人的做法后来被历届沙皇...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6
要是像苏联那样倒掉,哪能轮到小波上位留名,这得常委级别的反水。
小波最多也就是个索尔仁尼琴的地位,就这他还得和aww去抢抢呢。
C********g
发帖数: 9656
47
苏联崩溃已经二十年了。有关苏联崩溃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既有苏联人自己写的,也
有中国人和西方人写的。书有这么多,见解更是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苏联不
是亡于西方的“和平演变”,而是亡于其自身内部原因。但究竟什么是苏联崩溃的罪魁
祸首?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苏联崩溃的第一负责人,当然应该首推斯大林。他歪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与科
学社会主义风马牛不相及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马克思主义的
社会主义是为了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幸福,但斯大林模式呢,既没有给人民以面包,又没
有给人民以自由。社会主义应该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可是斯大林模式
却在很多方面名不符实。人类历史上,无论有多少逆流,最终要回到人间正道,正如大
江大河,无论有多少回转、险滩,终究要流入大海一样。所以说,最终使苏联灭亡的,
还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建立者。
不过,斯大林模式的错误不一定要以苏联的灭亡为代价来纠正。如果斯大林以后的历任
接班人能够走上改革之路,以渐进的方式来改变斯大林模式,那么苏共和苏联仍然可以
存活下去,而且活得更有活力、更好。人民对谁来领导、叫什么名字,并不在意,只关
心...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48
十分担心,会搞成苏联那个样子。苏联最后那下子,不就是民众都向往普世,最后发现
上当受骗了,什么都玩完了。连索尔仁尼琴这种老将都后悔了,但是国运就玩完了。毛
子想再回到那个位置,没有个500,1000年都没指望了。
不管哪个上台,红二代也好,团派也好,能顶住就行。
h**u
发帖数: 304
49
别瞎操心了。你去问问老毛子,有几个人愿意回到过去?土共这么搞下去,不亡是不可
能的。

十分担心,会搞成苏联那个样子。苏联最后那下子,不就是民众都向往普世,最后发现
上当受骗了,什么都玩完了。连索尔仁尼琴这种老将都后悔了,但是国运就玩完了。毛
子想再回到那个位置,没有........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20
g******6
发帖数: 772
50
有英文版的嘛?虽然那个时候应该很难有外国人能进入苏区,不过还是求一求。因为这
几天和国内一个朋友因为他认为红军时代有大规模强奸或者强占民女的事情发生,只是
被掩盖了。他
的原话如下
"苏联红军的光荣史,中国的呢?
1945年,27岁的索尔仁尼琴是苏联红军大尉炮兵连长,跟着部队进军攻打东普鲁士。红
军一路上对德国平民不断施暴,他在《普鲁士之夜》里痛苦的写道:“小小女孩儿躺在
床上,多少人上过她——一个排?一个连?小小女孩突然变成女人,然后女人变成尸体
…”1945年,仅柏林就有13万妇女被解放者XX。
我只能说,这与你的接触面有关。红军抢别人老婆,是常有的事。转变洗脑带来的思维
混乱,对了解历史真相是有助的"
所以必须是英文的,不然他不认可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