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发帖数: 11593 | 1 我承认自己是个很别扭的人。一般而言,我看书不爱看让自己郁闷的书,但是很多时候
,HE又让我觉得不够深沉。
这种心境,最明显就是体现在读池莉的书上头。
第一次看池莉的小说还是上中学的时候了,她的《小姐您早》当时在我们家订的一份报
纸上连载。中学生的心境其实并不能完全体会成年人的世界,包括女主角被丈夫背叛的
愤怒,发现自己与外界脱节的无措,以及里面那三个女人的极其微妙的交流。不过过程
到结局看得我都很痛快。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两段,一段是艾月惊艳的出场,一段是最后
结局的交代。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她别的小说。结果,很悲催地,看了其他的小说之后掉过头来再看《
小姐您早》,却有了太过毛糙和一厢情愿的感觉,似乎失去了她那种一贯不疾不徐抽丝
剥茧娓娓道来的风格,结局也显得不太合理。比较之后我开始觉得虐一点的更好看,最
喜欢的中篇是《你是一条河》,短篇则是《细腰》。两篇风格不太一样,《你是一条河
》比较浓墨重彩,大起大落,众多人物一丝不乱,你随她的笔锋看去,宛如工笔的山水
;《细腰》却极淡雅,仿佛写意画的雾林里,大片留白,一角露出的那一枝树枝,人物
不过两个,一切都只是暗示。两篇读完掩卷,都能有些淡淡的回...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4358 | 2 ☆─────────────────────────────────────☆
wh (wh) 于 (Sun Dec 18 14:47:26 2011, 美东) 提到:
有人看过这个中篇小说没有,很好看,一个女人,老公偷情,她恨得通报警察,结果老
公含恨自杀。她一个中年下岗女工,没有文凭没有一技之长,硬是起早贪黑挑扁担,养
活对她冷眼敌视的公婆和儿子。书里说汉正街很窄,车辆无法通行,所以有一批扁担们
给商人挑货。男人多,女人很少,称女扁担。都是家里经济条件很差的,出来卖苦力赚
现钱。街上有个叫一块五的旅店,给这些男女扁担提供住宿,每晚一块五,男的十几个
人睡一间,女的七八个一间。汉正街靠江靠码头是吧?现在还那么窄吗?现在还有这样
的“扁担”吗?这篇小说最早发表于2007年,只是五年之前的事,感觉却像十几年前似
的。挑一次担就几块钱,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挑,赶早船早市。撑死一天也就三十来块
钱。这些人都很有生活的韧性,方方反复强调“乱七八糟、嚣声嘈杂而又丰富多彩、活
力十足的汉正街”,“哪里都有李宝莉”这样的女人。再抄一段长一点的:
“汉正街以它的喧嚣和热闹再一次欢迎李宝莉。李宝...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 HZLZ 于 2009/12/25 11:07:0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 > 猫眼看人
著名女作家池莉面对敲诈时的态度
----还猪龙主
昨天,偶然发现了一本著名女作家池莉写的一本类似亲子教育的书,书名叫《来
吧,孩子》。书中介绍了女儿成长、成才的艰辛而又幸福的经历。作为一个母亲,
池莉女士在书中展现了伟大的母爱,并最大程度地赞美了女儿,这当然没有什么,
这是一个母亲幸福而骄傲的权利。但其中提到的一件事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今天
把它写出来。
池莉女士的女儿中考时考进一所叫“外校”的武汉市重点中学。在报到的前几天,突
然从女儿同学的家长那得到一个通知:所有学生在报到时除了要交规定的学杂费
外,还要额外带500元现金,没有说明用途,而且说这个通知只能学生家长之间互
相传达,不公开发布书面通知。虽然对这个要求百思不得其解而且气不忿儿,但是
池莉女士仍和其他所有的学生家长一样乖乖地拿着钱去报到了。交钱的时候,收费
的老师连眼皮都没抬,接过那500块钱直接装进口袋里了,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任
何收据。总之,所有学生家长的500块钱就这样毫无声息地、不留痕...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5317 | 4 对于为人父母来说,人生最困难最重大和最幸福的莫过于抚养子女。当然,你可以不同
意我的说法,但是同意我的人一定不会少。
匆匆看完了池莉的《来吧孩子》。这本书是大学时代的好友孕中看完推荐给我的。她说
是池莉抚养孩子经历的书,我马上庸俗的问,她孩子后来怎样了。答曰到英国读大学了
。我立刻更庸俗的想,不过如此啊。同学说,你看看吧,很多做母亲的体会,不错的。
父母写孩子的书,我翻过一本著名的哈佛女孩,还有周国平的妞妞。这两本算是经验和
感受的两极。第一本当时有些争议,主要是说孩子太小,还没有资格成为成功典范;第
二本感动得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稀里哗啦,同时心里也感叹什么样的父亲忍心记录这样
伤痛的经历。
池莉这本书算是两者之间吧。有些经验体会,主要是从个人感受的角度出发;情感流露
不少,但都是契合着女儿成长写的。大约因为自己也做母亲了,看这本书比看前两本想
得多。
1.子女教育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池莉称得上是一位有智慧的母亲。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她不随
大流,以自己认真的思考来对抗社会的压力,始终将孩子的快乐保证在第一位,而不是
将孩子往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推;2.引导孩子做出她独立的选择,并 |
|
c********d 发帖数: 11593 | 5 报告:我今天看了《生活秀》。
感想:开头还有那么一点点池莉的感觉,越往后越粗糙,文笔和情节和人物刻划全方面
故事会化。看作者是池莉和张欣两个人,估计池莉一开始还参与了一点,后期基本上是
张欣执笔了。
表示这篇完全够不上池莉的水准。虽然还没有烂到看不下去的地步,但是不值得当作池
莉的小说看。 |
|
s***c 发帖数: 1926 | 6 作为一位作家、曾经的流行病防治医生、一个普通的武汉市民,2月19日,池莉接受了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这是一场“战争”
不允许延误时间
长江日报-长江网:为了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武汉暂时关闭出城通道,并加
强了小区封闭管理,您怎么看待这场战“疫”,您觉得目前最该做的是什么?
池莉:这一次我们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搏斗,你死我活,就是一场“战争”,疫情不允许
我们延误作战时间。
可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少数市民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危险性和急迫性,还枉顾小区封
闭规定,跑到外面购物、溜达、聚集。钟南山院士曾说,“武汉还没有阻断人传人”,
这真的叫人很焦心。
目前,省市防控疫情的各项举措已经出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社区物资配送都在进行
,为了阻断人传人,大家都是冒着自己生命危险在工作,在为每一位市民工作,更不用
说那些在医疗一线正在救治病患的医护人员何等辛苦,并且已经有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而你,仅仅只需要呆在自己家里!大家将心比心,要知道你的每一次轻视和侥幸心理
都有可能直接危及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
我曾经做过3年的流行病防治医生。我清楚地知道传染病对人类生命的吞噬是实实在在
的...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25533 | 7
我也觉得张欣很言情。她的文风说不出的别扭。
看样子我猜得没错,就是往电视剧本那方向改的也。
“当代两大最当红的女作家”这个远远说不上吧。
http://ent.163.com/edit/011122/011122_107971.html
张欣执笔《生活秀》电视剧本
2001年11月22日14:59:19 网易报道
著名女作家张欣,乃广州市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岁月无敌》、《浮世缘》、《沉
星档案》、《浮华背后》、《致命邂逅》,《张欣文集》(四卷),《沉星档案》曾获
2000年《十月》文学奖。
池莉因对根据自己前几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不满意,所以这次特意把电视剧《生活
秀》的改编权交给好友张欣。对此池莉称: “让张欣改,我一切都满意。”张欣坦言:
“不致于改糟,而且我会很认真地去做这件事。”
池莉与张欣的私交很好,如姐妹一般。 当初,制片人黄诚坚与池莉在京签订版权
一事时,他就向池莉提出,希望由张欣来改编这部小说,池莉说,自己只能把张欣的电
话给他,其他的就看黄诚坚自己了。当黄诚坚与张欣通话后,立即赶到广州,力劝她改
编这部小说,可能是真诚打动了张欣,再加之她与池莉的关系,终于答应下来 |
|
p**o 发帖数: 11 | 8 你好池莉
张波
古人说过“人无痴者不可交。”我和一个女友的友谊,就是通过池莉小说建立起来的。女
友晓星是一位地道的“池迷”,我们热衷于购买、借阅池莉的书籍,然后凑到一起热烈讨
论。
我们对池莉也有世俗的关注。四处搜集她的书籍、照片,以及报刊上所有关于池莉 的文
字,就象狂热的追星族。我们谈论池莉怎样秀丽,如何喜欢照相、旅游和看球赛,她30岁
剖腹产下的女儿亦池多么可爱,她的丈夫尤其幸运得让人妒忌。她随和质朴,厌恶奢华,
远离一切珠光宝气。她做过结肠手术,烹饪爱整洁能吃苦,她首先是贤妻良母,其次才是
女作家。她在事业和爱情中游刃有余,把一切打理得舒服熨贴。她崇尚“无为而治”,既
随俗又清高,入世出世分寸把握得极好,唯痴迷于写作,自己从不主动去申报评奖,对作
品的功名利禄超然淡泊,因而错过了好多奖项,别人觉得可惜 |
|
D******6 发帖数: 6211 | 9 我看到池莉和方方的小说,大约是同一时期,我看的池莉的第一个小说大约烦恼人生,
方方的大约是风景。其实,他们除了都是以武汉为背景外,风格还是不同的。池莉的小
说包括很多生活具体真实的细节,而方方的一般大约不写那么具体的。比如池莉的烦恼
人生里一个工人家庭的奖金如果拿了具体到几毛钱如何分配,太阳出世里小孩出生前要
领大约10种证明才能生,琐碎中见到人间烟火的人生。方方的是另外一种风格,也是武
汉的市民和平民生活,风景里二哥的浪漫恋爱,七哥和够够的友谊,七哥和后来的七嫂
,都还是有着传奇色彩的普通人。而池莉,似乎极力写每个人都是普通的,没有传奇色
彩。
不论什么风格,这2个作家的作品我都很喜欢。 |
|
a**********u 发帖数: 28450 | 10 她是医生转作家,类似鲁迅余华。后两者笔锋阴冷跟以前职业绝对有关系。
而池莉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关注于男女之间的情事,粗俗地说就是裤裆里的事情。婚后
几年再看那些作品跟青瓜蛋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池莉其实是非常黄的。比如六六
,窜红之前是比较有名的黄色写手。
从池莉作品中推测,伊是床第高手的可能性非常大,据她说小时候看过相说是狐狸精转
世,我是挺相信的。来来往往里面的康伟业和林竹之间的描写,黄而不淫,但是给你无
限的想象空间,这个就比那些一看就想撸管的更有嚼头。
又想起了狐狸,她好像澄清过,说当斑竹的时候所说的都是从书本上看的,网上查的,
这个我是有些怀疑的。主席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这个经历,很难活灵活现的。
当然,蒙一些小/老处男是可能的,但是我仔细研究过她的发言,感觉不是那么简单。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1 哇我翻以前的笔记居然发现我看过这篇。是在一本《池莉近作精选》里。我当时的笔记
说这是最没劲的一篇。呵呵。我看那本书的笔记是“大部分的故事情节精彩,节奏拖沓
,沉迷于心理分析或各种各样的分析,以辞害意”。呵呵。doha很喜欢池莉和方方。我
很喜欢方方;池莉只在以前读过,现在没有印象。 |
|
s***s 发帖数: 26 | 12 沈浩波
刚刚看了评论家王干的一篇文章,看得我有些郁闷。在这篇名为《作女与淑女》的评
论文章中,王干把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张抗抗的《作女》、张者的《桃李》和虹影
的《阿难》并称为2002年文坛的“四大花旦”。
我不知道王干是根据什么标准作出如此判断的,我也不知道,王干的“文坛”到底有
多大。但从王干的眼光和口气来看,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顺从市场和权力话语的花旦评论
家,而不像一个真正严肃的文学评论者。
在我看来,王干的“四大花旦”中,前三者在文学上是豪无价值的,或者说是代表着
腐朽落后的文学价值。在《作女与淑女》中,王干也同样遵循着池莉和张抗抗的那种腐朽
和落后——小说写了一个什么什么故事,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什么什么。这种可笑的评论方
式与池莉们小说天然吻合,都代表着同样的文学趣味。
我从来都认为,一个好的小说家必须会讲故事,但如果她(他)讲的故事并不是为了
抵达个人的灵魂,而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那么我就有理由认为,你所写的不是文学
作品,而是《故事会》的增长版。现实正是如此,一大批作家在写着《故事会》或者《法
制文学报》品位的小说,而评论家们依然在为之津津乐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3 我还没看主帖。你说的好像是池莉的,平常人的故事更像是池莉的风格。不过我不记得
你说的故事情节了。你要不开个帖子问问,看别人有没有知道的。doha看池莉看得不少,说不定她知道。 |
|
R*******e 发帖数: 25533 | 14 海岩我只读过玉观音,据说那个是真人真事?张欣确实很“小说”,最早读的是她的《
无雪的冬季》,很好的故事,我现在还能清楚得记得故事情节和一些细节,但是写得就
有点像琼瑶。后来我看琼瑶的小说还真发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句子,不知道是谁copy谁
,还是她们巾帼所见略同。以前很喜欢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欣有一篇《爱又
如何》一直没看,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和张洁那篇应该一个水准,还喜欢把这两个小说
的题目连贯成句。后来看了之后很郁闷。酒妹觉得池莉太看得起张欣,连我也觉得我太
看得起她了。
池莉写的小说都很贴近生活吧,至少我读过的是这样。《来来往往》里你对谁心有戚戚
?:) 那个电视剧是吕丽萍演的,我没看,不过读小说的时候读到段丽娜就像到吕丽萍
的样子。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5 嗯嗯,我后来想起国企工人下岗啊什么的,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现在好
像都不流行下岗这个说法了。
她俩都写武汉,写法不太一样,池莉写平民小市民生活多一些,更现实,稍有点琐碎。
方方比较英雄浪漫主义,写东西比较理想化,也有不少写小市民的,但更突出他们的英
雄气质似的。池莉我看得不多,只看过早期的看麦娘几篇。夏天回国在机场书店看到她
的好几本作品全集,她好像最近写了些长篇。池莉是武汉市作协主席,方方是湖北省作
协主席,哈哈。 |
|
e*******y 发帖数: 5613 | 16 跟楼下的池莉粉合个影
高中的时候开始看池莉,然后也是把她的作品看了个遍。对武汉的印象几乎都是从池莉
的小说里来的。 |
|
k***e 发帖数: 15 | 17 池莉近期的作品,比如来来往往,小姐你好
,都不是以普通百姓为题材的呀。包括她最
近的那本,看完了把名字忘了,什么看麦娘
还是什么的。:P主角是研究人员,老公可以
借到奔驰宝马等等名车,养女在北京闯。
也非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吧。
我不否认池莉曾经很有地域性,很贴近芸芸众生,
,每一篇故事都围绕武汉市民生活来写。可是最
近这些故事让我怀疑或者她已经开始闭门造车,
或者是她出名了以后生活圈子改变了?物质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这也不一定 |
|
p*********3 发帖数: 2039 | 1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85452/answer/64739178
littles
沈立、陈澈、萨司亚 等人赞同
沈从文是典型的江郎才尽,共产党来了正好找个借口。
沈从文解放后他自己曾经试着写过,胡乔木还给他联系过创作假,写了点东西,大概十
来万字,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死了这个心。
回头看一下沈从文解放前的创作,整个四十年代已经没有像样的作品了,那总不能怨共
产党吧。结果正青黄不接的时候共产党来了,那真是人民救星啊。于是从此写不出东西
就算在共产党头上,沈从文真是会耍无赖。
很多跟沈从文同时代的作家都是把自己的江郎才尽赖在共产党头上。怎么判断呢?简单
,看他们四十年代有作品没有,没有就是江郎才尽就是耍无赖。
另外一个典型就是曹禺,四十年代就没什么作品了。
然后,在作协会议上沈从文和曹禺互相揭发对方是美国特务,呵呵,有意思,一对江郎
才尽的活宝。
--------
前面有人大讲斯大林体制,那是因为他压根就不懂什么斯大林体制,斯大林对知识分子
就是两个字,收买。咱们国家五十年代就是学苏联的,稿酬高的不得了。
在钱面前,知识分子是没什么节操的。巴金...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119 | 19 初看<风景>是在大学里, 看完以后的感觉就是很震撼,
好象被闪电击中似的感觉,有点象当初看‘平凡的世界”,
但是又不完全一样,整个人呆呆的坐在床上想了一个下午,
脑子里面不时闪现的就是老二临死时的那句话 “不是死,是爱”
。从那部作品起开始爱上方方,喜欢她的沉稳大气,行云流水
觉得她很擅长这种全景式的描写
而且,她是女作家里少有的不为现代潮流所左右的几个之一。
铁凝的转变曾让我痛心疾首,尤其是看她的玫瑰门,
让我恶心了很久,池莉和王安忆也不能免俗。
张欣的简洁厉练是我欣赏的,然而题材过于雷同
说故事。
流于表面化脸谱化,大约是写熟了手以后就不再动脑子了。 早期的《烦恼人生》,《太
阳出世》是她的顶峰,的确很好; 从〈来来往往〉开始就越来越没法看了。 |
|
a**********u 发帖数: 28450 | 20 池莉在她的组品就提到
“为李进同志题”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看你怎么解读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1 doha也说过太阳出世的。我没看过这篇。我看的都是中篇,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拔高。那
你来写个池莉,哈哈。
好像毕淑敏也写过一个太阳什么的,doha也提过。或者是高原什么。
好。 |
|
R*******e 发帖数: 25533 | 22
咦,这个小说都渗透到北方了?
生活秀我看了两个版本,一个比较短的,像池莉的文风,故事味道出来了就嘎然而止。
另一个是张欣改写的,比较长,故事都发展过了很是八卦,比如卓雄洲居然和来双扬的
妹妹搞到了一起。很有电视连续剧的意思——据说也要拍电视剧来的。你看的是那个版
本? |
|
c***x 发帖数: 32 | 23 初读池莉是大学时代,和宿舍的女友们一起,从她写她自己怀孕生孩子的历程开始,好
像书名是“怎么爱你也不够”,觉得她坦白有趣。接着看了一系列她当时的文集,包括
楼主提到的不少,看多了之后,字里行间发现她颇为自恋,尤其是第一人称的作品里面
。另外就是年轻时候觉得她的故事常常有颇为痛快的情景,就像楼主开始在“小姐你早
”里面感到的,年纪大点以后发觉,那种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设计,给人自以为是的感觉
。不过她的作品还是很有可读性的,而且也包括一些风格迥异的东西,比如那个细腰和
青奴,各有风情。至于她的汉味作品就更不用说了,还是很有特色的,所谓贴近生活。
又及,感慨啊,当年“怎么爱你也不够”里面主要写的是孩子,侧面也描述了一些她当
初和她前夫的生活细节,那么年轻,那么相爱,多美好。可惜啊。聪明如她,也有无法
把握的东西。 |
|
a*****e 发帖数: 1700 | 24 渐渐有树叶开始红了,又回到我当片看片的季节。过去一个礼拜看了四部近
几年国内的片子,如下
生活秀 霍建起, 2002
这是霍建起在《暖》之前的片子,根据池莉的小说改编,陶红主演,在某年
上海国际电影节卷走了好几个奖项。池莉的原小说我没读过,但是霍建起把
这个故事从武汉的背景搬到了重庆,与他后来的《暖》一样放弃了地方方言,
让我这样的观众倍感痛心。除开那渡江的缆车和下面黑压压的旧房子,就不
剩多少地方特色了。像这么个里弄排档的故事,给漂白了背景,还能剩下什
么??于是乎,同样的欲言又止,同样的无关痛痒,同样的是那个让人失望
的霍建起,尽管陶红很卖力,但是一个演员是无法撑起整部片子的。
陈默和美婷 刘浩, 2002
又是一部 DV 的片子,纯地下制作,曾在柏林影展有所斩获。故事讲一个进
城的打工仔和一个城里的洗头妹组成临时家庭,一三五我是你爸,二四六你
做我妈。听起来奇特的情节,要讲的只是亲情而不是爱情。这似乎有点导演
的一厢情愿在里面,DV 粗糙的质感给影片又添了几分写实的味道。关心边缘
和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已经是第六代贴在脑门上的标签了,从扁担姑娘到
小武 |
|
p****n 发帖数: 9263 | 25 瞎扯吧,池莉的书俺年轻时候常看,一点没觉得有那方面的嚼头
毕淑敏也是医生转作家,黄吗? |
|
|
j*****p 发帖数: 24000 | 27 池莉的小说我大学时代经常看
不觉得黄啊
小说月报,当代这些杂志上面发表的小说
连遐想的空间都有限
倒是地摊上面有一些蛮好的民间文学,yy无极限
那时候没有网络
很多写手还没冒出来 |
|
j*****p 发帖数: 24000 | 28 池莉的小说我也蛮爱看的
我最喜欢看接地气的小说,里面最好有一些小市民干那事的描写 |
|
l*******g 发帖数: 28502 | 29 ☆─────────────────────────────────────☆
wildsun (拉拉拉) 于 (Thu Aug 26 19:11:50 2004) 提到:
咱们没有什么好的城市小说了,都变成了作家自己的梦呓了。。。。
废都还是不错的,呵呵。
在90年代早期把知识分子和社会风气的腐化写得那么深刻,
还是很好的。
☆─────────────────────────────────────☆
fuffus (lalibird) 于 (Thu Aug 26 21:45:26 2004) 提到:
喜欢看池莉关于城市底层人物的小说,虽然避免不了女作家特有的矫揉造作,但是
还是很好看的。虽然我不是武汉人,但是很能感受到她营造的那种气氛。说起城市
小说的理想化,觉得还是有一本都市风流,绝对算得上是都市童话,因为里面的人
物都太天真了。虽然挺好看,但是不真实。平凡世界的确很好看,总是觉得有一些
能够真正触动心底的东西,不过写到后来也太像童话了。童话的东西,很美,但却
太虚幻了。每一个人都有好的结局。李向前断腿很悲惨,但却换来了妻子,田晓霞
死了,但却换来了读者...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5317 | 30 让梦穿越你的心呀。
比较浪漫,但我觉得池莉还是写俗写得更好
我对这段印象很深:
燕华说了今天她车上售票员小包和乘客相骂的事。说是两个北方男人坐过了站,小包要
罚款。北方人不肯掏钱,还诉了一通委屈。小包就说:“赖儿叭叽的,亏了裆里还长了
一坨肉。”
北方人看着小乜是个年轻姑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声问:嘛?
小乜也大声告诉他们:鸡巴。不懂吗?
北方人面红耳赤,赶快掏出了钱。
四个姑娘笑得一塌糊涂。燕华顶快活。说:“个婊子养的,家里一个老头子,一个男朋
友,想讲给人听又不讲不出口,憋死我了。”
很符合我对武汉的印象。。。 |
|
D******6 发帖数: 6211 | 31 呵呵,我也是看了池莉和方方的小说,对武汉平生好感,虽然从没有去过。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2 我也觉得池莉好像近期没什么新作?看过预谋杀人和云破处,还有看麦娘、有了快感你
就喊。她的故事情节很精彩,节奏好像有点拖,好像喜欢给人物做心理和各种分析。 |
|
c********d 发帖数: 11593 | 33 看小说的时候我就很同情正房。她挺旺夫的,几次重大关头都做了正确的抉择,又肯贴
补小家。是个相当不错的老婆。男主角和她渐行渐远,自己该负上相当大的责任。小三
你是说林珠还是时雨蓬?林珠是个挺现实的女人,恨不相逢未娶时这话并不适用于她;
我相信年轻时的男主是绝对无法吸引她的。后来的时雨蓬几乎算不上小三吧,她对正房
从来都不构成威胁。
池莉描写正房时确是刻薄,但是结尾的那句话的感伤,让我觉得她也还是同情正房的。 |
|
r**********y 发帖数: 1632 | 34 是林珠,我看小说的时候,觉得池莉把她写的独立,知性,有智慧,懂进退,头脑清醒
知道自己要什么。。。
后来被许晴一演绎,完全变成风情万种只会色诱男人的尤物。立刻形象崩塌。反而吕丽
萍的大婆,有理有据有节,完全不是小说里的泼妇形象。于是立刻改Fan原配。 呵。 |
|
D******6 发帖数: 6211 | 35 我看到知识分子男方去小市井女方家里相亲,想到的是池莉的《不谈爱情》。知识分子
家出身的大夫庄建非去小市民家出身的书店店员吉铃家里突访。那个故事写得也挺好的
。不过庄建非家不是普通知识分子,是住独座洋楼的大知识分子家。
池莉的小说很多也很好,太阳出世也写得很好,写不懂事的小夫妻如何经历一个baby的
怀孕到出生的琐碎人生。我觉得尤其感动的是,后来小孩出生以后,一个不暗世事的小
母亲也为了培养小孩,而把自己的趣味和对生活对世界的感觉有了升华。 |
|
d********n 发帖数: 9 | 36 nod//
《风景》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喜欢方方那种冷峻的,不动声色的文风,远不只是说故事。
相对来说, 池莉的文笔俗一些,喜欢渲染,描绘武汉小市民的风貌有时生动, 有时却流于表面化脸谱化,大约是写熟了手以后就不再动脑子了。 早期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是她的顶峰,的确很好; 从〈来来往往〉开始就越来越没法看了。 |
|
g***t 发帖数: 5 | 37 第一辑出版时,我大概大学刚毕业, 留在学校工作, 因此还有闲情逸致读读文学. 我的同
学也留校, 他买了一套, 我们看了后都觉得不错. 印象深的有池莉的太阳出世,方方的桃
花灿烂,风景;陈染的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还有我余华的? (好象没有收入细雨与呼喊). |
|
w*r 发帖数: 2421 | 38 又是一个春天的到来,二十几个春天就这一般在繁忙或是闲适中渡过,没有什么特
殊的感受了。几周前第一场春雨浸润枝头时,同样在这个小屋里,心境竟出奇的平静,
没有什么波动,那一份听雨的感受已不知消逝在何方。
清晨漫步于家前的那条小街,毛茸茸的,很清洌心脾的一种味道忽地扑入眼里。那
一排杨柳经过一个寒冬,不知何时竟长出一层新绿来。很难形容的感受“是一种毛茸茸
的质感”忽然想起池莉散文中的一句话,蓦地明白作家为何会如此喜爱这种毛茸茸的感
觉,如此真实,如此有朝气……小心地用手拂那一层新绿,毛酥酥的,很舒服。
也不知为什么特别偏爱池莉的文章,也许只为那一份真实的毛茸茸的质感吧。记得
有一篇《怎么爱你也不够——献给我的女儿》的纪实斯文,写着一个女人的成长,对女
儿的爱如何改变着作者本人的人生观的描写特别让人感动,每一个字都击打在心是最柔
软的部位。虽然我不是女人,可,那一份女人天生的柔情和质地被文字清清楚楚刻在眼
前之时,忽然找到了一个可心沟通的渠道,泪水不知不觉流淌而出,是欢喜?是感伤?
分不清楚。只为那一份真实的爱,那种有着毛茸茸质感的爱,让我和作者找到了情感的
共通之处 |
|
j*****i 发帖数: 1292 | 39 喜欢方方多过池莉, 觉得池莉的文有点更主观自我的味道. |
|
y*****8 发帖数: 18140 | 40 我来八卦一个,池莉是个小三,她的前夫是她插足得来的,池莉成名后婚姻就维持不下
去了,他们有个女儿名叫吕亦池 |
|
D*V 发帖数: 564 | 41 为为从一岁零三四个月就开始喜欢看书,他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便拿起一本图画
书从前翻到后(虽然还不认字)。我小时候也十分爱看书,但是为为和我小时候的读书风
格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从小看书就是不求慎解, 以看情节为乐, 而为为看书很仔细,
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还能做到举一反三, 而我更是从小就不爱看任何科普类的书。
书是我的人生中是最亲密的朋友。从小到大,我不学无术,和文化人边都沾不上, 但是
却不可一日无书读。那我到底读过些什么呢? 我一直想把它们记录下来,也算是给自己
逝去的青春一个交代。
学龄前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如果没有记错, 我人生中第一本有印象的picture book是关于江青
的,画面上的她妖怪一样的形象在教唆青年人抽烟喝酒。画面那么清晰,到现在还留在
我的脑海里。没有人告诉我这丑化的人是江青,那我是怎么figure out出来的呢?我也
不知道。
上学前我有印象的书,有一本叫做《太阳, 月亮, 星》,封面上有太阳公公慈祥的笑脸
。还有一本是《小鸡住大楼》,讲的是小鸡们都离开爸爸妈妈住进高科技养鸡场里面了
,现在我都还能记得鸡爸爸和鸡妈妈向被技术员带走的小鸡挥手的插图。现...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36 | 42 但是如果老谋子的确电影拍的不好了,难道还不能说吗?
我觉得一方面认识到毛病才可以改正。当然这里的情况究竟是不是毛病还不能说,但是非
要把别人嘴堵上也不好吧。至于心酸啦什么,不是还有fan在吗,和和,当然我理解fan的
心情。
不跑题了,就这篇说点,我觉得看了,是还很好的,白描手法,感情刻划细腻。但是还是
脱不出以前的作品的影子。人物性格,结构框架,都和一叶知秋很类似。当然这种描写手
法一贯是ying的长处,从当年在科大bbs看他的文章,到现在,除了背景从合肥到北京到
纽约,故事从一人到两人到三人,其他的似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就象我初中第一次
看琼瑶,觉得写的真是好啊真是好,还哭了,又看了第二本,嗯,觉得怎么这么象,后来
一口气浏览了剩下的40几本,看完后没有一点印象,留在脑子里的还是那第一本。当然我
们也不能要求太多,一生中能有一部作品是好了,就算成功了,对吧。
另一点想说的,就是希望ying能够在故事中加入多点背景的东西。很多好的作品,长于它
们刻划的风土人情,泥巴色彩,一字一句都带着乡土气息,就象我们看池莉的前期的烦恼
人生, 太阳出世,武汉的气候,武汉人的暴躁性格,方言等等, |
|
t*****e 发帖数: 725 | 43 看麦娘实际就是狗尾巴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喜欢称呼为看麦娘,更加诗意
小说反应了在浮华的社会中,一个中年妈妈扎实的,沉静的,细腻的心理活动。
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读这篇《看麦娘》,读者的心会慢慢地沉静,脱离
功利。与讲究实效,凡事追求结果相反,小说的主人公更注重心灵的感知,所以别人认
为她是比较‘憨’的。适合睡前阅读。 |
|
s***q 发帖数: 10585 | 44 文风就是外F文啊,而且还是刚出国的外F。
严格说,去看三四名争夺就已经意味回国已经开始启程:
7月10号:离开乔治镇,赶赴伊丽莎白港城,前往曼德拉球场,照例晚上8:30开赛。德
乌争夺三四
名,伊港地处偏僻,到场观众较少,但正如我期望的那样两队都放开了踢,踏得可嗨,
好看!散场
却等待近两小时,所有球迷淋雨,却毫无怨言与焦躁,皆欢喜排队,南非政府的免费公
交车马不停
蹄赶来。警察与义工们皆忙碌与认真还一概面带笑容,不是装佯,南非人就是好脾气,
人家就是不
急不躁。回到酒店吃两口再写点围脖再洗漱,上床已经天亮。
7月11号:天亮不久,走廊人声响动,起床推窗看海,这是印度洋了!拍摄几图,收拾
启程。伊丽
莎白港机场飞约堡。飞行两小时到达约堡。约堡名叫体育城的体育场开幕式与决赛,下
午j早早就交
管,便带行李直奔赛场。开幕式非常好看,时尚又现代,豪华又简约,夏其娜再次演唱
开幕式的
歌,动感超人,性感之极,魅力四射。然后是决赛。散场回到驻地,又是东方既白,几
乎看球一次
就是一个通宵。
7月12号:深夜由约堡起飞飞向荷兰阿姆斯特丹。飞行整夜到达。又在阿机场候机6小时
。只好把阿
机场当家,散 |
|
T********N 发帖数: 2680 | 45 张大民写得很一般其实
看市民生活就要看池莉
都是小人物被生活日得狗血淋头。
当然池大妈也江郎才尽,
现在也没啥可读性了
一地鸡毛也可以看看
刘震云的
话说这都是上世纪的小说了
最近十年我只看鸡汤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