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甲午战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8
发帖数: 1683
1
光有学说并不能把日本变成一个强国。日本的智囊们的谋略得到了日本国家的重视采纳
和认真的实施,以上几位战略家都被日本政府和人民奉若圣贤,在精神上享有崇高的地
位,他们的思想深入民心,他们的见解在过去和今天在日本都是同样的得到采用。过去
日本吞朝鲜,占台湾,战胜沙俄,割取库页,进占中国乃至亚洲大部,杀人越货,巧取
豪夺,今日日本以昔日掠夺的资本起家生产“精巧奇器”大发其财,岂非正是按日本“
先知”的教诲,循序渐进地实现其野心抱负?!

本多利明之后的日本战略家更进一步的充实发挥。1823年佐藤信渊在《宇内混同秘
策》中宣称为使“全世界悉为皇国之郡县,万国君主皆为臣仆”,日本要“奉天意,正
万国之无道”,“实行天惩”。该书论道,“当今于世界万国之中最易为皇国攻取之地
莫如中国之满州”,“皇国欲开拓他国,比先以吞并中国开始”。在侵略部署上,他认
为应当先攻占黑龙江,然后进入关内,由北向南,“通平满清,无南顾之患”,一旦“
将中国纳入日本版图,其他如西亚、暹罗、印度诸国必慕我之德,畏我之威,叩首匍匐
,甘为臣仆”。这里,佐藤明确提出了征服亚洲的次序,即循元灭宋的路径,由北向南
消灭...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104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冲绳人民要起来!
人民日报:不仅钓鱼岛要回归 琉球也可以再议了
2013年5月8日05:09 人民日报
原标题: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
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表《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基本见解》,声称:“该列岛向来构成我
国领土西南诸岛的一部分,而根据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马关条约》第二条,该列
岛并不在清朝割让给我国的台湾、澎湖诸岛内。”这成为日本所谓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
据之一。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关于《马关条约》及其第二款
《马关条约》第二款第一项、第三项对同时让与的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的地理范围有明
确的界定,为什么仅对“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进行了模糊表述?从日方公开的
有关《马关条约》交涉议事录的记载,我们可见日本政府在条约中模糊处理台湾附属岛
屿的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签署《交接台湾文据》前,关于台湾附属各岛屿包括哪些岛屿,成为
双方讨论的焦点。当时日本公使水野弁理和清政府全权委员李经方之间讨论的纪要收录
于日本公文书馆,并见于日本学者滨川今日子所著《尖閣諸島之領有論点》一文中。在
会谈中,李经方担心日本在日后将散落于福州附近的岛屿也视为台湾附属岛屿而对中国
提出岛屿主权...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人民在侵略战争中的作用
周建高(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在中国人编撰的日本史著作和教科书中,常把日本人民同所谓“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区
分开,把日本人民也描绘成侵略战争的受害者,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日本人民一贯与政府
对立、反对日本对外扩张侵略。以此为制造“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舆论奠定基础
。然而历史并不如此简单。
一八九四年日本和中国开战后,三井、岩崎、涉泽等实业家组成了报国会,积极筹集军
费。妇女们则从事恤兵运动。与政府严重对立的议会,在开战后也通过了巨额预算,作
出了协助战争的决议。原计划募集三千万元的公债,实际募集到七千七百万元。佛教各
宗和***随军布教,慰问军队。《雪的进军l《妇人从军歌》等军歌在国民中广为流传,
使军队斗志昂扬。《国民之友》杂志和《国民新闻》报的主编德富苏峰,把日本挑起的
侵略战争说成是日本开国以来“所淤积的磅礴活力的发泄”,是“与维新革命一脉相连
的一次喷火”,大肆称赞天皇的战争行为,认为皇室与国民上下一心,“发扬三千年以
来世界无与伦比之大日本国体”(德富苏峰:《大日本扩张论·序言》)。福泽谕吉,
这位近代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在战争打响后,不但在报上发表文章积极支持政...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
国耻勿忘 警钟长鸣 ——《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祭
120年前的今天,即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权谈判代表李鸿章,在日本政府代表
的咄咄逼视下,用颤抖的双手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至此,历时9个月的中日甲午
战争以清政府的完败而告终。战胜国日本将巨额赔款、割地、通商特权等战利品收入囊
中,并凭此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而中华民族则背负屈辱,进一步被推向苦难的深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反思历史的
特殊年份,回顾《马关条约》签署的那段屈辱历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之殇:战败求和受尽凌辱
自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内部就一直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围绕战事
争论不休。随着清军的节节败退,倾向光绪帝的翁同龢等主战派逐渐受到排挤,追随慈
禧太后的奕劻等主和派日益占据上风。清政府开始谋求对日和谈的可能性,希望由英、
法、德、俄等国出面调停,停战言和。
伴随日军进军的脚步,日本方面瓜分压榨中国的欲望与日俱增,各色人物纷纷谋划
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勒索清政府。负责财政的大藏相希望“巨额之偿金”,目标是让清
政府赔偿白银10亿两。日...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5
原文在后。 但是我警告一下,
日本人那个“敬重”大家表太当真啊。
比如说日本人特“敬重”MCARTHUR将军,
本来人家杀气腾腾,被日本人舔捧几年;
然后就“日本人OK,CHINAMAN BAD”,
自我膨胀然后轻飘飘地发言想要打下中国了。
又比如说日本人特“敬重”很多中国留学生,
好心好意的教育他们满蒙大大的坏,是
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等等等等。
然后很多中国人就去搞革命,刺杀满清
大员,被砍得七零八落(不乏名士才子),
等到好不容易光复了汉人中国,呵呵,
日本人又来扶持满蒙遗老,准备干掉日本人
深爱的”汉族“。 那些受日本教育的学生们很多
后来支持伪政府。 查查汪精卫的故事。
日本人无愧偷袭欺骗挑拨离间之宗师。
老中不应该学习,但至少应该肃然起敬啊。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bjn (兰博基尼),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日本人敬重的中国将领都有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9 01:25:33 2015, 美东)
甲午战争清朝惨败,总体来说,清军将士的忠勇度、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完全被日军
压制。时至今日...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2539
6
做梦,职业军人由谁指挥,能动员多少力量,到了日本怎么协同,怎么和本土联络?骚
扰?怎么骚扰?他们认得路吗?去骚扰认得怎么走?还是去骚扰农民伯伯收水稻?打散
以后彼此之间怎么通讯协作?你送多少人上岸,送1000给日本警察送人头,送10000你
怎么运过去?最基本的,带多少吃的?到了日本一个月以后吃观音土?能够在本土外激
烈战区登陆后独立战斗的“职业军人”,如果当时清国真拿得出这样10000人,那你以
为甲午战争还会输?宋育仁这种货色说纸上谈兵都是恭维了。
再说甲午战争,实际上甲午战争的局在主战的前提下根本就无解。当时中日根本就不是
一个世代的国家,一个是古代臃肿帝国,一个是开化近代国,日本人口地盘虽少,但是
国民有国家认同,可以有效动员力量,整个民族处于勃发的上升期,清国地盘虽大,但
是没有组织动员能力,可以说从鸦片战争直到清国灭亡清国都没有展现出哪怕是接近甲
午日本的动员力,这个基础上打个鸡巴打?李鸿章的策略才是真正正确的,日本当然是
主动找中国麻烦,因为很简单日本的动员力强过中国,刚正面中国根本没有机会可言,
反复重复了一句话,近代军队vs地方团练?清国正确的策略当然是避其锋芒避免一...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7
“九一八事变”的教训:朝鲜失,东北危
分享到:
时间:2017-09-19 09:21
•来源: 察网
•作者: 郭松民
•浏览:379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梳理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相互关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朝鲜安,则东北安,
朝鲜失,则东北危,从无例外。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最重要的不是找一个机会伤
感唏嘘,抒发人文情怀,或者一吐对日本的痛恨,而是要努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但在
今天朝鲜半岛局势面临丕变情况下,居然没有一篇文章指出“九一八事变”正是中国失
去朝鲜半岛的结果,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叹,中国的精英、肉食者很可能是过于健忘了。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
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6周年纪念日,浏览了一下各主流媒体纪念这个日子的主题,无
非是民国味极强的“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以及暗示侵略合理性的“落后就要挨打”
一类的说辞,感觉均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国耻日发生快一个世纪了,精英阶层还是不能领悟国...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2116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家站着看。电影完了之后
大陆知道甲午战争结果的多,还是不清楚的多?
哪个年级的历史课本讲甲午战争?
历史课本里讲的甲午战争结果是什么?
大陆有没有描述甲午战争的影视作品和书籍?
影视作品和书籍里怎么描述的结果?
s*******n
发帖数: 10426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这样一套难得的大清版画作品
有这样一套难得的大清版画作品,为大英图书馆在1895年收购并珍藏至今,题材很震撼
:甲午战争全过程!
作者均是清末文人画师,有的出自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
,有的出自上海的知名年画店铺。
这批清人创作的时事画报,在当年就是名符其实的新闻作品,内容震撼之处,在于你今
天看了后绝对会恍惚——
原来,甲午战争是一场中国百战百胜、水陆两军完爆小日本的战争啊!大清王师威武!
图一:《高丽月夜大战牛阵得胜图》。我们都知道,甲午战争首先在朝鲜打响,但我们
不知道的是,清军巧用火牛阵首战击溃日军。
图二:《牙山捷报》。谁说牙山清军大败?明明是清军盾牌挡住了子弹,接着用长矛大
刀大破日军。
图三:《捉拿倭遂审问正法》。大清营帐威风凛凛,将被俘日军斩首示众。
图四:《月夜大战高丽平壤城》。勇猛善战的叶志超军门,平壤大战中率军杀死日军无
数,才主动撤离。
图五:《朝鲜水战得胜捷图》。陆战大胜,水战清军也大胜!
图六:《叶军门水陆连捷图》。再也没想到,叶志超军门竟然水陆两栖,如此威武!
图七:《恢复朝鲜》。朝鲜在清军一连串大捷之后,终于赶走了日军,恢复了国土。
图八:《鸭绿江帅水捷图》...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甲午海战:装备先进的日军击败素质更高的清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1 20:47:02 2013, 美东)
编者按:5月26日,《上海书评》刊载了《马幼垣谈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一文。美国夏威夷大学中文教授马幼垣不仅熟知中国当代甲午战争史学的发展水平,也对上世纪因为治学态度和研究手段错误而造成的海军史学研究深恶痛绝。
言谈之中,教授一直试图紧扣着近代海军的技术发展,从技术角度而非传统文人所注重的体制、政治、社会、文化入手分析中日甲午的形式,显出迥于常人的眼界和学识。尽管我认为在许多问题,诸如对“新学派”(马幼垣称“少学派”)的理解、以及19世纪末期舰船技术的认知上,教授的一些见解有不少偏颇,但如此水平的战史分析,对于非军事专业类刊物而言,已然是难能可贵。
而《上海书评》采访的最后一问:“如果将中日的海军指挥官互换,北洋舰队是否能取胜?”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原本可以比枯燥的装备讲解更具看点,可惜碍于文稿篇幅,未能细说...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有人能看懂这个逻辑吗?
将军你还没有搞明白你错在什么地方?
你的逻辑是(A)小于3000吨的商船不会武装,(B)西京丸被武装了,(A)+(B)可
以得出西京丸大于3000吨的结论。可是(A)是日鹅战争时的情况,(B)是甲午战争时
的情况,(A)和(B)加起来根本得不到你的结论!
这么简单的逻辑将军都搞不明白,是真傻还是装傻阿?
PS:该文作者的逻辑是:西京丸在日鹅战争时没有被武装,所以西京丸在日鹅战争时小
于3000吨,加上西京丸出厂时也不到3000吨,由此推出甲午战争时吨位亦小于3000吨。
这里面有一个隐含的逻辑,就是西京丸在甲午战争时吨位被猛增大(增加了1/3的吨位
),甲午战争结束后吨位又被猛减回出厂时的数量。作者没有证明这个前提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前提的确是合理的,因为这样把吨位改来改去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J*V
发帖数: 3150
12
周建高(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在中国人编撰的日本史著作和教科书中,常把日本人民同所谓“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区
分开,把日本人民也描绘成侵略战争的受害者,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日本人民一贯与政府
对立、反对日本对外扩张侵略。以此为制造“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舆论奠定基础
。然而历史并不如此简单。
一八九四年日本和中国开战后,三井、岩崎、涉泽等实业家组成了报国会,积极筹集军
费。妇女们则从事恤兵运动。与政府严重对立的议会,在开战后也通过了巨额预算,作
出了协助战争的决议。原计划募集三千万元的公债,实际募集到七千七百万元。佛教各
宗和***随军布教,慰问军队。《雪的进军l《妇人从军歌》等军歌在国民中广为流传,
使军队斗志昂扬。《国民之友》杂志和《国民新闻》报的主编德富苏峰,把日本挑起的
侵略战争说成是日本开国以来“所淤积的磅礴活力的发泄”,是“与维新革命一脉相连
的一次喷火”,大肆称赞天皇的战争行为,认为皇室与国民上下一心,“发扬三千年以
来世界无与伦比之大日本国体”(德富苏峰:《大日本扩张论·序言》)。福泽谕吉,
这位近代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在战争打响后,不但在报上发表文章积极支持政... 阅读全帖
y*******8
发帖数: 1693
13
走在颐和园这座优雅的东方园林中,百年前灭亡的那个王朝的影子依然时时闪现。古殿
,佛塔,铜牛,长廊,苏州的园,扬州的桥,把中国古典文明的一处处断面,如同剪影
般传递给来去匆匆的游人。可是,就在这座东方的精美园林中,细心的人却可以看到一
件迥异于那个时代的东西,那,就是今天停放在昆明湖水师学堂的“永和号”轮船。
永和号是我国可考清代保存最为完整的近代化汽船,两座雕花的明轮推进器,似乎随时
等待着带它再次踏上航程。
这艘蒸汽铁壳的火轮船,如今已经成了研究那个时代舰船构造的活化石,当时,在点缀
着肩舆和太监的这座东方宫廷,却是开化的象征。
1908年,日本政府将永和号赠与清王朝的最高执政者慈禧太后,于是这艘造型优雅的小
轮船就成为从未见过大海的老佛爷一生唯一的“御舰”。在四个拟定的名字中,慈禧太
后自行选定了“永和”的名字,似乎昭示着两个邻国永远和平的融融之情。
大约,当时在场的双方都忘掉了,在中国海军学校的图书馆门前,此时正立着一块木牌
,那上面的四个字是“雪甲午耻”。
这块木牌,自从1895年甲午战争失利开始,就立在那里,而且将一直留在那里,它将一
直留到1945年,直到中国海军代表钟汉波...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甲午战后日本如何从敌人成了座上宾
茅海建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始终在紧张与缓和中交织轮替,甲午战争是一个关键性的开
端。历史学家茅海建日前在第22届北京论坛史学分论坛上发言,指出甲午之后的中日关
系深受俄、德、英、法等国的亚洲战略影响。例如,甲午战败后第三年,战争发动者、
曾经的敌人伊藤博文就在中国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原因即在于清政府忌惮俄、德而提
出的“联英联日”政策。
在这组以“从战乱到和平的近代东亚道路”为主题的讨论中,大部分学者聚焦抗
日战争,而茅教授的报告从甲午战后的远东国际关系谈起,为观察中日关系演变提供了
另一种视角。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部分发言内容与读者分享。
今年是抗日战争结束70周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中日关系会走到这一步?今天
讲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我在这方面有特别的研究,我研究的是清朝的历史,而不是1945
年以后的历史。我是想说,一个历史学家在思考问题时,会从最远的地方开始考虑,从
远端思考可能会有新想法。
首先要讲甲午战争。这是一场发生在1894年的战争,最初的原因是朝鲜半岛发生
东学党起义,朝鲜王国作为清朝藩属向清朝发出救援请求,清朝派出军队进入朝鲜半岛
。这时日本根...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gogoout(走走停停), 信区: Mod_CHN_Hist
标题: 九一八事变”的教训:朝鲜失,东北危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19 07:43:38 2017,GMT)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6周年纪念日,浏览了一下各主流媒体纪念这个日子的主题,无
非是民国味极强的“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以及暗示侵略合理性的“落后就要挨打”
一类的说辞,感觉均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国耻日发生快一个世纪了,精英阶层还是不能领悟国耻之所以发生的原因,这真是记吃
不记打,是比国耻更甚的国耻。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军之所以能够轻取东北,奴役三千万同胞,就中国国内政治
而言,是由于把持国民政府的蒋介石集团只代表东南买办的利益,不仅不能动员、团结
全国人民共同抗日,甚至暗中视非自己势力范围的东北为累赘,以需要时间准备为借口
,推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将东北拱手想让。
就地缘政治的原因而言,则是由于朝鲜已沦为日本完全控制的殖民地,朝鲜既失,东北
的丢失就是时间问题。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座桥梁
。虽然从逻辑上说,这样的地缘政治...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25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
今天下午不知为何不能登陆MITBBS。
书归正传。
清朝末年,中国几千年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思想的冲击不仅仅是剧烈的,而且是伴随着
与来自海外各国多种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冲突中,甲午战争的失败
在中国文化的转变史上成为一个枢纽一样的机会。
在甲午战争前,清王朝已经输掉了好几场战争了。在此之前,所谓的丧权辱国,大部分
其实是清王朝皇帝的权威被侵犯,皇帝的面子被损害。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
中国的官员和一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接受中国相对于英法等强国来说是一个“弱国”
。所谓的弱国,并不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制度的落后,而是中国相对于西方那些被称为“
奇技淫巧”的科技落后。以中华之地大物博,加以时日,西方列强当甘拜下风。这样的
论调,至今还在不少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呢。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于日本这样一
个不仅仅比中国穷,并且比中国开放更晚的国家,真正刺痛了很多知识分子的自尊心。
一个成年人如果被一个壮汉打败,自尊心不会受到多大创伤。但是如果被一个少年打败
,那就是奇耻大辱。
当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比较一下中日的差距后,开始意识到,中国不是在“奇技淫巧”上
输给了日本;也不是在金钱...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872
17
台湾人的雄文:中日工业近代化过程比较。(转贴,不看可惜)
送交者: 李白 [巡抚★★] 于 March 06, 2011 00:47:14 已读 356次 天天养生堂
数百种美国名厂保健品,超低价直销全球!
PANLI 代购
海外华人最新省钱生活从Panli代购开始!
免费越洋短信
覆盖国内全部手机小灵通,即时快捷方便!
ECward代购
上淘宝网,买国货!省60% | 5天送达
小游戏
幻想三国 德州扑克
弹弹堂 魔力学堂
地产风云 飘渺仙剑
封神行 大鱼吃小鱼
口袋精灵
作者voyager_ho ,原文链接 www.6park.com
http://gb.udn.com/gb/blog.udn.com/voyager_ho/article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二篇 我们来探讨令世界关注的“中国威胁论”生成原因及中国大陆富强的秘密。
www.6park.com
台湾人非常反感中国大陆的一党专政和共产主义,觉得台湾的自由市场经济优越无比,
是正义的一
方。比起中国大陆,台湾人还是比较喜欢日本,觉得日本既进步又有礼貌,一切都是那
么美好,连钓
鱼台都...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83
18
宿景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中日两国诸多文献和文件都清楚显示,钓鱼岛本为中国领土,因甲午战争失利而被
日本占领。这些岛屿连同台湾一同被割让给日本,但随着二战结束,钓鱼岛与台湾一道
,恢复1895年之前的法律地位,重新归属中国。只是由于二战结束后,钓鱼岛被美军占
领,直到1972年,美国违反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报》,将冲绳与钓鱼岛一并交
给日本管辖。当时,海峡两岸都曾对美国的这一行为提出抗议,而日本就是据此,宣称
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百余年前,在琉球归属问题上,中国同日本之间发生过激烈冲突。中国虽因力不胜
,却阐明了道德大义。今日中日钓鱼岛之争,是百余年前中日琉球之争的继续。这一争
端,远远超出一隅之地的界限,实乃公理与强权之战。
近代中日两国冲突的起始
近代中日之争起于琉球。琉球本为一古国,早在隋代便与中国有所交往。《隋书》
云:“琉球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可至。”隋大业三年三月,炀帝令羽
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琉球国,掠一人而还。大业七年,炀帝派武贲郎将陈稜等,
泛海击琉球国。日本史书对此事也有记载: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时(公元607年),日本
派遣小野妹...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3205
19
亚洲秩序之争 中国与美日可能打一场坏战争
林孟 2014-01-08 07:37:00
万维读者网记者林孟编译报道: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日前发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
战略学教授霍尔姆斯(James Holmes)的文章说,局外人看似简单的中日钓鱼台列岛/
尖阁群岛主权之争,以及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之争,却蕴藏着战争风险。
按照战略大师克劳塞维茨的成本效益逻辑,钓鱼台列岛/尖阁群岛的价值,对任何一方
都微不足道。然而为什么双方达成妥协却如此之难?我们必须了解现实——中日争夺的
远远不止几个小岛礁和防空识别区。从希腊史家修昔底德斯的时代开始,各个国家就不
惜耗费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利益和愿望的地区秩序,希望周边都是志趣相投的国家政权
,使自己处于有利、平安的环境中。
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本帝国击败清朝中国,颠覆了亚洲的等级秩序,开始主
导亚洲的安全秩序。甲午之战是有限的战争。清朝政权虽然失败,但仍然统治中国。然
而《马关条约》的签订,却使中国的亚洲龙头老大地位黯然失色。尤其割让台湾给日本
,改写了我们今天仍然承认的地区秩序。因此从1895年开始,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力争
消除《马...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31686
20
☆─────────────────────────────────────☆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于 (Mon Aug 29 21:49:20 2011, 美东) 提到:
说起在哈尔滨伏法乔四乔大侠,很多哈尔滨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厌恶而是崇拜,都说他死
的壮烈,是条汉子,还说在他统制下治安好的多,至少黑枪不泛滥。
乔四的起家主要靠的是当时承包老城改造的拆迁工程,哈尔滨遍地是刺头,这拆迁的活
虽然利润丰厚可决不是个好干的活。眼看工程要开工,乔四把住户招到一起,一菜刀把
自己的小指给剁了下来。当众说:“谁要能照着做一遍,就可以不搬。”结果没人应声
,拆迁任务很快圆满完成。因为事情干的干脆利索,乔四就此红了起来,结交了不少包
括副市长在内的大员,从此有了可靠的政治保护伞。
乔四在发家后手下拢落了不少炮手,最有名的是个姓李的朝鲜族人,个头只有1。68,
下手却特别狠,在乔四落网后他只身闯了京城,控制了北京西城的多数朝鲜饭馆,直到
几年前才伏法。乔四在有了钱后除了贿赂高官就是每天歌舞升平,花天酒地。当时有个
说法是“夜夜做新郎”,但不破坏社会治安。
八十年代末哈尔滨的黑社...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8463
21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shaver的老朋友,李毅, 做客环球网
shaver的老朋友,李毅, 做客环球网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962037.html
著名旅美社会学家李毅先生做客环球网
来源: 李毅 于 2013-09-06 07:09:5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
阅读: 65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
论主题
http://bbs.huanqiu.com/thread-2998444-1-1.html
[环球人物]旅美社会学家李毅:中美关系取决于美 中国必须准备好打仗 [复制链接]

环球网环球人物专访:著名旅美社会学家李毅先生做客环球网
访谈编辑:张洪涛(网名:暴风雪)/ “流星之梦”
访谈导语:
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身为中国人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关系,无论他(她)
走到哪里、身处何境!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彻底颠覆一个中国人对五千年文化底蕴的
依赖,无论他(她)接受何种教育、何种价值取向!也唯有这样,才能自豪的称之为中
华民族中的一员!
中华民族是睿智而又豪迈的民族,其创造出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袁世凯、段祺瑞等(周润发、赵本山饰)
袁世凯、段祺瑞等(周润发、赵本山饰)
朱德和蔡锷(廖凡、刘德华饰)
《建党伟业》已经在沈阳各大影城正式上映。由于影片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其中更包括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召开三个重点篇章,130分钟的片场显然无法全部涵盖,因此,部分对当时的历史缺乏了解的影迷,看到片中层出不穷,却一闪而过的历史事件与背景,多少会有“迷糊”的感觉。应本报读者的要求,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解惑《建党伟业》”独家策划报道,并采访历史学家,为影迷答疑解惑。
重点围绕1911年至1917年,辛亥革命爆发到军阀混战,导致中国内乱不断这部分影片内容。影片表现这段历史内容的主要演员有主演:周润发、赵本山、刘德华、张震、张涵予、范伟、冯巩、吕良伟、柳云龙、郭晓东、聂远、郭涛、马少骅等。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为影迷“解惑”的是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于红波老师。
解疑1:蒋介石为何刺杀陶成章?
影片开头一场刺杀戏,隐约地传递出光复会、同盟会错综复杂的关系。陶成章为何反对陈其美?他台词中的徐锡麟、秋瑾是什么人?蒋介石又为何刺杀陶成章?
解答: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1903年冬陶...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明朝招安满清的可能性
☆─────────────────────────────────────☆
xiaobailong (muyou) 于 (Wed Feb 10 17:32:15 2010, 美东) 提到:
窃明里面,黄石和袁崇焕因为对于是否招安满清的看法不同,而决裂了。黄石说袁崇焕卖国。
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明朝招安满清倒是不错的选择。看小说里面的描写
,当初小冰河期,北方作物连续70年歉收,努尔哈赤和辽东的毛文龙,其实都只是为了
自己的手下吃饱肚子,而互相在打仗。 可是明朝浪费在辽西边关的花费,实在是很惊
人。
如果当时的努尔哈赤肯接受明朝的招安,明朝接济他们一些粮食和别的花费,也不是坏
事啊。
☆─────────────────────────────────────☆
jianruiying (西山健锐营-鏖战大小金川) 于 (Wed Feb 10 17:37:59 2010, 美东) 提到:
我大清太祖英明神武,洞悉万里,前明昏聩,怎末可能?

焕卖国。
☆─────────────────────────────────────☆
xiaobail...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4

改革意义的理解,历史就是改革与改良、民学说与人学说相混淆的思想认识。“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洋务运动”“维新改良”“新政运动”
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崛起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青岛、天津、厦门、大连、上海、武汉等新型
工业城市,上海还曾一度跃居于东亚金融中心,工厂、煤矿、纺织、铁路、报社等新型
产业也拔地而起,甚至外评和自己都一度都认为中国自己已经和英国并列成为世界强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中学的封建专制嫁接西学的经济技术,用中学的“王道”之
根嫁接西学的“民道”之叶,既政治王道经济民道,结果政治决定经济,经济民道也不
民道,不伦不类为“官僚资本主义”,“洋务运动”与今天的“改革开放”何其地惊人
相似,都演绎着“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轨迹,就连全面接轨的全盘西化与经济接轨政治
脱轨的“改革开放”之间的思想斗争,都是惊人的如出一辙,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
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今天,这场思想斗争依然还是“
中国国情”与“全盘西化”的不解,依然还是“第三次中华历史文化大革命”的迷宫,
依然还是本质的“王道”与“民道”...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坂上之云观后感
很不错的日本电视剧,从日本视角看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去
年看了第一部,今年第二部正在上映中。挑几个有意思的地方说一下。
第一集里一开头日奸和西洋白人一起欺负纯朴善良的日本老百姓的桥段在很多中国影视
剧里都似曾相识,只不过日奸变成汉奸,受欺负的变成中国老百姓。
作为中国人自然比较重点关注甲午战争。平心而论,日本人至少并未刻意丑化中国人的
形象。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是一代枭雄,不过日本老鼠公使小村的应对更是不卑不亢绵
里藏针。丁汝昌更是被几个日本人反复的赞为名将,反正我是没看出来他怎么个高明法
。然后就是把丁的战败自杀归因于清朝的政治腐败,这倒和中国的说法完全一样。
甲午战争应该算是日本胜的比较轻松,不过电视上反映的过程倒是一波三折,先是高升
号事件中国将领指挥士兵“胁持”了英国船长,然后鼓动大家说别怕,日本人不敢击沉
这艘船,因为它挂的是英国国旗。感觉中国人还是比较“狡猾”的,想把英国拉下水一
起对付日本,这样日本就肯定没戏了。最关键的黄海海战因为主角没参战所以没有任何
戏份,非常可惜。然后是陆战,主角的哥哥好古率领的少量骑兵遇上了大队清军主力,
里面上千个清兵拿着枪... 阅读全帖
b***1
发帖数: 668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bixu1 (2-39),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供奉于靖国神社的二战阵亡日本侵略军人照片阵亡者组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23:02:50 2011, 美东)
[供奉于靖国神社的二战阵亡日本侵略军人照片]
供奉于靖国神社的二战阵亡日本侵略军人照片阵亡者组成
戊辰战争:7751
西南战争:6971
甲午战争:13619
占领台湾:1130
义和团事变:1256
日俄战争: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战:4850
五三惨案:185
九一八事变:17176
抗日战争(1937—1941):191250
抗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2133915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
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
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
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的
祭祀对象包括...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屈辱的胜利-中法战争【下】
1884年8月,孤拔统帅的法国海军突然袭击了台湾,随后在福州马江摧毁了清朝的
福建舰队。清朝只能迎战。9月到10月,法军多次登陆台湾,占领了基隆,澎湖。但是
随后在淡水、镇海作战失败,法军统帅、大功臣孤拔在镇海海战被打伤,不久就死了。
海上进攻也就消停下来。
在陆地上清朝军队在北宁大败后决定反攻,西线滇军和黑旗军进展还不错,包围
了宣光城。 此时清军东路军统帅换成广西巡抚潘鼎新,率领桂军一万多人。潘鼎新也
是淮军出身,李鸿章的手下。潘鼎新虽然不像他的前任那样怕死,但也不是领兵的料子
,而且他遵循李鸿章命令“战胜不追,战败则退”,不配合西线作战。虽然在开战前期
打了几个胜仗,可是由于不主动出击,贻误战机。1885年1月底,法军第一、第二旅主
力七千余人,突然向谅山进攻,清军毫无准备,坚守竹山失败后,潘鼎新便吓得魂不附
体,一下就逃跑到了离边境一百多里的中国龙州。法军轻易就得到了谅山。紧接着,法
军进攻镇南关,镇南关总兵杨玉科死守,但是镇南关大炮的打出炮弹多数没爆炸(呵呵
又是不爆炸的炮弹),所以法军占了上风。艰苦战斗两天后杨玉科战死,手下逃散。镇
南关陷。法军一度侵入...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6437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屈辱的胜利-中法战争【下】
观今日之后清,岂非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不是军队不勇敢,而是国家头脑太腐烂
*********************************************************
中法战争也暴露了清朝的很多问题,首先慈禧太后只愿守疆保土,宁人息事,不惜
出卖本国利益。朝廷中钩心斗角,以个人利益为重,政策变化不定,一时要打,一时要
和,结果就是花了力气又赔了钱,什么都没捞到。清朝政府空有刘永福、冯子材这样的
人才而不能重用,各种将领依靠裙带关系上位,腐败怕死。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给毫无斗
志的军队,而能打仗的部队只有大刀长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法战争就是甲午战争
的预演。将领对军事一窍不通、军队在战斗中一触即溃,火炮打出的炮弹不爆炸等等都
在甲午战争中重演了。如果清朝在甲午战争早期重用刘永福这个智勇双全、经验丰富的
的将领,结果肯定不一样。
s******8
发帖数: 7105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屈辱的胜利-中法战争【下】
1884年8月,孤拔统帅的法国海军突然袭击了台湾,随后在福州马江摧毁了清朝的
福建舰队。清朝只能迎战。9月到10月,法军多次登陆台湾,占领了基隆,澎湖。但是
随后在淡水、镇海作战失败,法军统帅、大功臣孤拔在镇海海战被打伤,不久就死了。
海上进攻也就消停下来。
在陆地上清朝军队在北宁大败后决定反攻,西线滇军和黑旗军进展还不错,包围
了宣光城。 此时清军东路军统帅换成广西巡抚潘鼎新,率领桂军一万多人。潘鼎新也
是淮军出身,李鸿章的手下。潘鼎新虽然不像他的前任那样怕死,但也不是领兵的料子
,而且他遵循李鸿章命令“战胜不追,战败则退”,不配合西线作战。虽然在开战前期
打了几个胜仗,可是由于不主动出击,贻误战机。1885年1月底,法军第一、第二旅主
力七千余人,突然向谅山进攻,清军毫无准备,坚守竹山失败后,潘鼎新便吓得魂不附
体,一下就逃跑到了离边境一百多里的中国龙州。法军轻易就得到了谅山。紧接着,法
军进攻镇南关,镇南关总兵杨玉科死守,但是镇南关大炮的打出炮弹多数没爆炸(呵呵
又是不爆炸的炮弹),所以法军占了上风。艰苦战斗两天后杨玉科战死,手下逃散。镇
南关陷。法军一度侵入...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6437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屈辱的胜利-中法战争【下】
观今日之后清,岂非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不是军队不勇敢,而是国家头脑太腐烂
*********************************************************
中法战争也暴露了清朝的很多问题,首先慈禧太后只愿守疆保土,宁人息事,不惜
出卖本国利益。朝廷中钩心斗角,以个人利益为重,政策变化不定,一时要打,一时要
和,结果就是花了力气又赔了钱,什么都没捞到。清朝政府空有刘永福、冯子材这样的
人才而不能重用,各种将领依靠裙带关系上位,腐败怕死。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给毫无斗
志的军队,而能打仗的部队只有大刀长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法战争就是甲午战争
的预演。将领对军事一窍不通、军队在战斗中一触即溃,火炮打出的炮弹不爆炸等等都
在甲午战争中重演了。如果清朝在甲午战争早期重用刘永福这个智勇双全、经验丰富的
的将领,结果肯定不一样。
w****2
发帖数: 12072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林治波:李鸿章是个什么东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2 00:31:03 2013, 美东)
李鸿章是个什么东西?
(2013-01-21 18:58:41)

这几年,有些电视剧拍得很好看,剧情起伏跌宕,表演功夫到家,观众不但爱看,
看过之后还街谈巷议,赞不绝口,誉之为突破性的力作,如《雍正皇帝》《走向共和》
等等。但是,被精彩剧情所掩盖的历史观与思想倾向上的严重问题却被人们忽略了。比
如,一个开历史倒车、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的专制暴君,却被《雍正皇帝》吹捧为勤
政为民的贤君,一个妥协卖国、劣迹斑斑的李鸿章却被《走向共和》美化为忍辱负重、
功勋卓着的功臣。
对李鸿章的肉麻吹捧,笔者开始不知其意,后来看了《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
并得知作者正是《走向共和》的策划人之一,方才明白了他们的思想倾向和用意所在:
凡是办洋务尤其是对外妥协的买办人物,他们都要加以美化,反之则加以丑化,为此不
惜歪曲历史。
其实,历史上的李鸿章,绝非《走向...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32
对。如果肃顺一方上台,清庭可能撑更长时间,中国也不致于衰败这么快这么久。慈禧
掌权导致清庭腐败不堪。在甲午海战中逞威的“吉野"号铁甲舰原本是英国为清庭定造
的,由于清庭无钱付款,被日本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抢购去。不用说甲午战争失利割去
的台湾,山东和辽东半岛,就是赔的二亿两白银都够买多少艘铁甲舰了?甲午战争失利
使中国从此一蹶不振,并为日本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埋下伏笔。甲午战争失利的主要责任
就在慈禧。现在居然还有人为慈禧这个老妖婆说话。
f********t
发帖数: 6999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uiguoxigua (无 无),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可怕的中国式教育有孩子的一定看看啊!!![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31 20:52:40 2013, 美东)
先来个总结。 有人信这种水文嘛??? 我从微薄上复制来的。 现在国内自恨的人太
多了。
美国 日本会出历史题???搞笑。
侄子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
哪里?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
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
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
,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4
http://news.ifeng.com/a/20140528/40501575_0.shtml
2014年05月28日 20:29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中日领土纷争仍然不断,近日中越在南海又发生领土争端。
28日,香港普艺拍卖有限公司展示一幅乾隆32年(即1767年)制订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
全图》,清晰显示版图谁属。
资料图:1811年(清嘉庆16年)绘制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中新社香港5月28日电 (记者 梁今)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中日领土纷争仍然不断
,近日中越在南海又发生领土争端。28日,香港普艺拍卖有限公司展示一幅乾隆32年(
即1767年)制订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清晰显示版图谁属。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当日在拍卖行内公开展示,不少收藏家走过都驻足观赏,大
赞地图绘制精细,还有文字清晰解说。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长115厘米,阔106厘米,是由黄千人在1767年负责制订,图
中列明琉球国、安南国(越南古称)均是大清附属国。当中,“琉球国”位置注明:“明
初归附,分国为三,曰:中山、山北、山南。后惟中山来朝,本朝因之受封...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81
35
我怎么觉得这个100年前的美国人说的中国人8大弊病依然在?
100多年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反思
100多年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反思
林乐知在《治安新策》中自称:我作为一个美国人,寄籍中国近四十年,经历过太平军
的战争、英法联军战争、中法战争和最近的中日战争;我曾环游地球三次,到过各大国
京城,于世界各国新政有所考察;在中国,我曾南自广东,北出张家口而入蒙古,于中
国风土人情,留心多年,对中国目前处境,有感于怀,不得不说:
仆于中国诚知之深而爱之至也,不谓自初来以迄于今,中国内治外交,无一事出人头地
,而且江河日下,岁月骎骎,流极既衰,日本难作,向不甚以荣名显者,到此而竟以辱
名显;向不甚以上等称者,到此而竟以下等称。呜呼噫嘻,寄籍之久,关心之切,如鲰
生者,尚忍代为讳疾忌医,而坐视沉疴之中于膏肓哉!
他从八个方面批评了中国存在的积习:
一曰骄傲。中国的声名文物,历史上确实曾经远远超过周围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酿
成了中国尊己轻人之弊,直至今日,有告以他国之善政者,仍然不是说“戎狄何如”,
便是说“中华不尚”。
二曰愚蠢。西方人男女无不入塾读书,塾中舆图环列,亦无...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36
国金融史之换视角检据与思考(续二)
三多
(四)
“申汇”现在是个陌生的词汇,在1949年以前,如果你参与经济活动,那你是天天
和这个词接触的。它的意思是“在上海议付的汇票和本票”。它首先是一张票据,
不是现银,第二,它的议付地点在上海。出票人在上海,在北京,在重庆,这个都
不是问题,关键是票据最终要在上海议付。所以才叫做申汇嘛!理论上当然也可以
有“京汇”“渝汇”,但是实际上不需要。一张重庆开出的申汇票据,如果你半路
上想在汉口拿钱,自然可以在汉口的钱庄,银行里贴现。当时的申汇市场是全国性
的,任何有信誉的申汇票据都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钱庄,票号,银行买卖。这个申
汇市场的龙头就在上海,因为绝大多数的申汇是上海签发, 上海议付,最后在上海
结算,收回销毁。考虑到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整个19世纪再加上20世
纪的前50年,共150年间上海的钱庄数目就一直维持在50-120家之间,在全国除了山
西票号,和后来的银行,无可与之争锋者。那么这个所谓的申汇其实就是准货币,
是中国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血液。这血液有多少呢?
来看申汇的结算。在1930年代银行抢夺了钱庄的结算权之前,上海票...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324
37
满清帝国天下难道不都是皇室的吗?为何皇室不能结全国之力而打赢日本,却放任政府
内斗。是因为制度的局限性还是慈禧光绪的卖国和无能?我倾向于是制度的落后,但是
当时是康熙一样的雄主也必定输给日本嘛?只有立宪才能战胜日本?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7-03/1618788354.html
清政府内部勾心斗角,为防范李鸿章坐大,清政府宁愿养着八旗和绿营,也要坚决遏制
北洋舰队和北洋陆军的发展。
而帝党、后党、湘党、淮党挟国家利益而争权,把集团利益置于国家安危之上。在
光绪皇帝师傅翁同龢等一批权贵眼中,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个人资本,削弱李鸿章,就
要削弱这支舰队。翁同龢在和平时期异常坚定地克扣、停发海军经费。如此行事,既有
多年翁同龢与李鸿章深结的宿怨,更来自满族中央权贵对汉族封疆大吏的排斥。面对海
防建设,反对之声从未停息,看笑话的心理普遍存在。例如甲午战争爆发前三年,刘步
蟾已发现北洋水师战斗力远不如日本,向李鸿章疾呼“添船换炮”。而朝野人士皆不以
为然,但主管户部的翁同龢置若罔闻,决定海军经费停拨两年。
在当时的中国,除了北洋水师之外,还有两江总督...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人历史观的几个笑柄
文/冯学荣,作家,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中国历史的侧面Ⅱ》、《亲历北洋》等
由于写史的原因,常与国人谈论历史,当然免不了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
开始还以为是国人接收的历史信息出了问题,久而久之,发现问题并不仅仅在于信息的
吸收,而是在于思维方式本身出了问题,今晚闲暇,特下笔谈谈这个问题,提醒一下,
所谓诤友,知无不言,希望能使国人开窍一些,聪明一点,别再自欺欺人。
笑柄一:“我可以反帝,你不能独立”
中国有不少所谓的文化人、历史爱好者,每当谈起外蒙古独立这段历史,
往往不约而同地发表这么两点看法:1、国民政府无能,丢掉了外蒙古;2、新中国太反
动了,竟然支持外蒙古独立。
这些所谓“文化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然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外蒙
古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外蒙古人民独立是非法的。
事实上呢?——事实上,外蒙古在明朝乃至以前,都不是中国人的地盘,
外蒙古在清朝初年归顺了大清帝国,是慑于大清帝国的武力,1912年大清帝国通过《清
帝退位诏书》、将外蒙古“转让”给中华民国,这件事并没有征得外蒙古人民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97
39
纵观自鸦片战争至二十世纪初这六十年的历史,除却统治者,中国政坛上有两颗耀眼的
明星:前有曾国藩,后有李鸿章。这六十年是李鸿章从一合肥书生到北洋大臣的风风雨
雨的六十年。相比于曾国藩的功成身退,功德圆满,后世赋予李鸿章的非议却太多太多。
李鸿章的宦海生涯的分水岭应该是中日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在其老师也
是其一生的贵人的曾国藩的帮助下,开始军旅生涯。其伟大的军事和领导才华也在这时
期得以彰显。征太平天国时,以区区三个城池为立足之地,用了一年而荡平全吴。剿捻
时,困扰清政府十余年的皖北起义军,李鸿章用了一年全歼之。之后,李鸿章开始办洋
务,设学堂、练海军、派遣留学生、军械所、招商局等等这一切具有近代气息的字眼都
与李鸿章有莫大的关系。
其所办洋务也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后来甲午战争,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
避战保船”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国家主权进一步沦丧,后
来八国联军侵华,同各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
是国人一片谩骂,新中国后李鸿章的墓地甚至被开挖。
彼苍天者,前之所以宠此人者,何以如是其优;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78
40
在古代中国的传说里,烟波浩渺的东海中,有一座叫做瀛洲的仙山。仙山上有着让人长
生不老的美酒,还有着和中国一样的山川和人民。因为这座传说中的仙山坐落在东方,
人们也叫它——东瀛。
我们很难知道,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是否到过日本,也很难知道,中华先民和日本人
民的交流,给日本带来多大的影响。但在日本各地不断出土的中国文物告诉我们,中华
文明的光芒,在日本拥有成文的历史之前,就照到了日本列岛。
产自中国洛阳的铜镜,被日本中央政府散发给日本各地诸侯,这些诸侯,又把这些铜镜
当做最珍贵的宝物,和自己的武器一起为自己殉葬。
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日本人认为,这些铜镜代表着来自大陆的先进文明,同时也代
表着大陆文明对日本统治者的认可。日本统治者们将这些铜镜,当做自身权力的象征。
海洋彼方的大陆,给古代日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巨人盘古化成山川大地的中国古代传说不同,日本的传说是,创世神伊奘诺尊拿着矛
在海水中搅动,提矛出水时,矛尖滴下的海水化成日本列岛。比起巨人变成的中国,几
滴海水变成的日本显得小而精致。
而在现实中,面对身边巨人一样的中国,日本认识到自己的“小”,但从不曾忘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慈禧太后在各方建议下收回成命,答应在光绪帝亲政后继续训政若干年。这个决定就各
方本意来说不必恶意解读,但这个决定确实为中国政治的后续发展留下了巨大变数,使
帝制时代皇权中心的惟一性发生问题,所谓帝党与后党就此发生。
王朝政治的本质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不在了,新皇帝上来了,老臣们自觉请辞
,为新皇帝重建班底提供方便。假如有个别老臣不识相,或者新皇帝一定要树威,或许
也会拿一两个老臣杀鸡儆猴,震慑诸臣。
现在留下了一个过渡期,也就是在新的皇权中心之外还有一个太上皇。这种情形在帝制
时代并不多见,只有乾隆大帝实在不好意思突破乃族康熙爷的60年执政期,继续当了三
年“太上皇”。等到太上皇病逝,新皇帝迅即大开杀戒,拿下了乾隆爷的宠臣和珅树威。
历史教训无法忘记,追随慈禧太后几十年的老臣如李鸿章等自然不会迅即转身成为新皇
帝的宠臣,但又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守住这微妙的界限,比如张荫桓,他过去就是慈禧太
后相当信赖的大臣,当然新皇帝对张荫桓的能力也非常欣赏。但是如何处理皇太后与新
皇帝之间的关系,张荫桓确实很为难,他后来被算作帝党成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
因为张荫桓工作太卖力,太能干。
由此可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不是妖
咸丰帝临终之前,为六岁的独子爱觉新罗·载淳留下了一整套辅政班子,包括户部尚书
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
杜瀚、焦佑瀛,同时还授予两宫太后可代朱笔的印章各一枚……
应该说,为幼主留下这套辅政班子,咸丰多少还是汲取了前朝的一些教训并进行了一番
精密筹谋的。前朝顺治帝为康熙留下了一套四人的辅政班子,结果造成了鳌拜的专权,
所以这次咸丰帝分权的用意就更明显了。为了让顾命大臣之间能互为牵制从而达到分权
的效果,咸丰帝不仅将顾命大臣的人数扩至八位,而且还尽可能地综合考量了其他各方
面的因素。八人中既包括自家王爷肃顺、载垣、端华,又有咸丰的亲姊丈、载淳的亲姑
父景寿,同时更是让自己的亲信秘书班底穆荫、匡源、杜瀚、焦佑瀛四人加入其中——
各位可不要忽视这秘书班底的重要性啊,时至今日,某些政要还不是一上台就将自己的
秘书提拔为地方大员?当然,为了达到分权的最佳效果,咸丰帝还是预留了一手最为重
要的杀手锏:在授予八顾命大臣对国事的裁量权的同时,却将最终裁决权交付到自己的
亲密爱人——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钴禄氏手中。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种安排不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清帝国是怎样征服朝鲜的
朝鲜仁祖向清太宗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大清帝国出兵征服朝鲜王朝的往事。
首先从大清帝国的建国讲起。
一般人说大清取代了大明,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大清是大清,大明是大
明,大明帝国是亡于1644年,亡在谁的手上呢?大明是亡在李自成的手上,而大清早在
1616年就建立了雏形,当时的国号叫做“后金”,是谁建立的呢?是努尔哈赤建立的。
20年之后,也就是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将“后金”的国号改为“大清”,
换句话说,严谨地讲,所谓大清帝国,早在1636年,就已经成立,比大明帝国亡国,早
了整整8年。
也就是说,不是大清取代了大明,而是大清吞并了大明。
那么,大清帝国成立之后,为什么要侵犯鸭绿江一江之隔的朝鲜王国呢?这件事,要从
1628年讲起。
1628年,皇太极向朝鲜王国借兵船,借兵船干嘛?借兵船来攻击大明,当时朝鲜的国王
是仁祖,名叫李倧,面对大清帝国前来借船,李倧是怎样回应的呢?他对大清的使节说:
“明国犹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船殆不可藉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
“大明国就是我朝鲜的爸爸,你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日本何以十年之间撂倒满清和俄罗斯两大帝国
作者:
蒋祖权
一百多年前,满清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帝国,两国面积加起来是日本国土面积
的一百多倍,然而日本却在十年之间挑战了这两个大国,而且都打赢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满清陆军总兵力达96万人,日军总兵力为24万人,其中日本
陆军共编7个师团十二万三千人,从当时两国军事实力对比上判断,战前舆论方面满清
还是很乐观的,就连一些外国人也觉得日本兵员太少无法赢得战争,纷纷预测日本或在
开战之初取得局部胜利,但终将被满清陆军的庞大优势压制。
当时的满清经过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大量引进西方科技,购置和生产了很多先进的武
器装备,大清自行仿制的马克沁重机枪也开始装备陆军,满清的炮兵部队实力也非常雄
厚,野战火炮和要塞巨炮多达1000多门,是日军作战部队炮兵装备的十倍以上。1891年
英国《伦敦武备报》评选满清海军实力为世界第八,日本海军为第十六名。美国认定满
清陆军稳居世界前三,满清的大臣们也洋洋得意地称:“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
当时的日本国力贫弱,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作战后勤。甲午战争中,日军普遍缺乏弹药
及粮食和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你知道吗?“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是日本人提出来的 (转)
如果天佑告诉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日本与清朝开战的理由,这个口号是他们
提出来的,你恐怕不会相信,觉得天佑在扯淡。因为,大陆的历史书告诉我们“驱逐鞑
虏,恢复中华”是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怎么就成了日本人提出来的了呢?天佑严肃地告
诉你,这还真是事实。
首先,天佑得告诉各位什么叫鞑虏?鞑子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游牧种族如蒙古族、
满族等的称谓。由“鞑子”引申而来的“鞑虏”一词,具有更为强烈的憎恨色彩。当然
了,现在这个词已经不许用了,因为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用这个词不利于民族团结。
有人说这个词最早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其实,朱元璋当时在《喻中原檄》中原文是“驱
逐胡虏,恢复中华。”胡虏、鞑虏的意思差不多,但是,要是论正宗,那还是日本人的
提法正宗。
我们知道1894年爆发的那次中日之战,我们叫甲午战争,但是日本一直叫日清战争,而
不叫中日战争,这是为什么?因为日本一直不承认满清政府代表中国。所以,在甲午战
争之前,日本曾发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宣传攻势,其代表口号就是尊华攘夷的“驱逐鞑
虏,恢复中华”。
?以下这段文字节录自清日战争...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飞虎队战绩?
你说的是甲午战争的日本,怎么这么快就转进到济南惨案和918了?
只论甲午战争,台湾是清政府自己条约割让的。日本人杀的中国人显然不如之前沙俄杀
得多。日本人占的地也比沙俄少得多。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都是提出学习日本的
,连请伊藤博文做中国总理的动议都有。要真是血海深仇,这个动议本身就不可能成立。
鸦片战争的英国又有什么血海深仇?阁下一句“且不说”就转进了?
H****g
发帖数: 14447
47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钓鱼岛虽然成为中日关系的热点,但是却不是中日两国
的事情,而是冤有头债有主,最大的黑手是美国。
我这么说是有历史依据的。从历史上看,甲午战争之前钓鱼岛是归台湾管理的,而台湾
又是中国的领土,受清廷政府管辖,法理上绝对是中国的领土。所以说,甲午战争之前
,钓鱼岛是不存在领土纷争的。
但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和战胜国日本签订条约,把台湾割让出去了,所以说,钓鱼岛
也捎带着归了日本管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中国作为战胜国,宣布废除和日本政府在1941年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台湾也顺
理成章的回归祖国。所以说,按照常理,钓鱼岛也是自然而然的应当随着台湾回归祖国
怀抱。
但是,美国使了一个很损的阴招。也就是前几天菌斑某id描述的“一桃杀三士”。美国
做了什么呢?就是一方面不明确表态钓鱼岛是不是中国的领土,一方面却把琉球和钓鱼
岛都给了日本。这就是中日关于钓鱼岛出现领土纷争的根本原因。
二战之后,中国国共内战,所以尽管抗议,但是也并没有真正在意当时这个小岛,反正
我们也不可能派兵去嘛。真正的危机是出现在70年,当时发现这个地区可能蕴藏石油。
所以中国自然不可
e*****e
发帖数: 13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马英九:保钓运动有用
东南网9月18日讯 据中评社报道,中日钓鱼岛事件让钓鱼岛群岛主权争议再起,外界关
心马当局这次
所持的立场,马英九和媒体餐叙时私下指出,钓鱼岛是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人才窃占,
事实上历史也
是这样,这次台当局表态不只适当也正当。
这次中日钓鱼岛事件争议期间,台湾“外交部”也两度重申钓鱼岛为固有领土,民
间也有人发起保
钓运动,9月14日还发生台湾渔船遭日方海上保安厅7艘巡视船干扰,“外交部”也向日
方提出抗议。
马英九17日中午与媒体餐叙,当他逐桌和记者闲话家常时,告诉记者,当年(1971
年)发起保
钓运动,学生发动示威,事后一位“外交部”父执辈的官员对他说,学生示威还是有用
,这对于台当局
在跟日本人谈判的时候很有帮助,可见舆情蛮重要的,所以那一次的保钓运动还是有用
的。
保钓人士指“美日安保条约”已将钓鱼岛列屿归为日本所有,马英九指出,“美日
安保条约”认定很
模糊,因为日本人说钓鱼岛是琉球的一部分,但我们说不是,我们认为钓鱼岛是在中日
甲午战争后,
日本人才窃占,事实上历史也是这样。
他表示,1894年11月以前(甲午战争),清廷在海上、陆上都战败,日本的内阁会
议在1895年
w****2
发帖数: 1207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经济崩溃边缘
"甲午战争前gdp还是世界第一呢",
这个并不能说明甲午战争前好,而是说明gdp这个指标多么不靠谱。
事实上,从工业革命以来(直到70年代)就一直以工业总产值和主要工业品产量为指
标。所以你谈论甲午战争前好不好,应该以这个为指标。
换句话说,经济结构比经济总量在决定一个国家的先进/落后上更重要。
M********d
发帖数: 5274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美决战,迫在眉睫
兴我中华.第三次世界大战
(根据《中国2008------》等相关资料编写)
编前语
现代历史上,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有没有可能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谁都不敢下断言。
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
而二战结束到现在,已历时60年了。其间局部战争不断,地区冲突频仍,但
都没有上升到世界大战的规模。
有人说由于核武器的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永远不会发生。因为那将是一
场“按电钮的战争”——核战争,其结果会是人类的毁灭;所以每一个有能力发
动世界战争的国家,都不得不考虑这个可怕的后果。大国的克制和人类的理
性将阻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也有人认为,根据“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一经典论
述,一旦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大国利益的冲突仍然会导致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核威慑的存在,只能迫使大国之间相互不使用核武
器,并不能保证大国间不直...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