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独生子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1
发帖数: 266
1
因为对汉族长时间的计划生育等原因,造成现在独生子女军人多,家庭顾虑多:万一孩
子有个三长两短,一个家庭就差不多毁灭了。
所以政府要真正为这一代独生子女军人家庭做些事,毕竟他们是在为国作出最大的牺牲:
1, 独生子女军人家庭不受二胎限制,二胎和多胎有中央政府出资抚养到大学毕业。
2, 所有军人必须冷冻精子,万一牺牲,或伤残至无法结婚时,由中央政府出资做人
工受精繁衍2~3个后代,并抚养到大学毕业。
3, 所有伤残军人由中央政府最高级别抚恤;伤残军人家庭和失独家庭由中央政府抚
养。
4,独生子女军人父母愿意且有能力再生育的,由中央政府出资抚养家庭,和2~3孩子
到大学毕业。
战术上尽量多用火力覆盖,少牺牲军人;但要有牺牲致残五十万到一百万军人的心理准
备。按此计算抚恤金预算。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多想主意。
a******o
发帖数: 16625
2
解放军相当比例独生子女士兵受不了苦出逃
文章来源: 朝日新闻 于 2013-02-06 14:28:01
中国军队曾经发生过的独生子女兵出逃事件引起《朝日新闻》等国外媒体的注意。
中国官方也批评一些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兵无法忍受军队训练之苦。
《朝日新闻》引述中国军方智囊人士的话说,相当大比例的新入伍的独生子女士兵
因无法忍受军队训练而离开。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教授表示,一些80后、90后的
独生子女兵发现自己难以适应部队的生活。“独生子女在社会上、家庭中都有特殊地位
,到部队里就不能有这种特殊地位、特别照顾。”
李教授表示,中国军方正从部队的建制着手来维持兵员的稳定。“……现在也鼓励
野战部队(部份士兵)转为长期专业兵,在部队里成家立业,工作二、三十年。”
中国事务评论家刘念春表示,从小受溺爱的独生子女对部队生活有个适应过程;另
外,地方官员的贪腐可能也间接伤害到一些士兵的士气。“他们(指独生子女兵)一直
适应不过来是很正常的,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你要改变过来是相当困难的。”
北京律师王雅军在回顾两年前吉林某部队四名军人持枪外逃事件的时候,提供了一
个媒...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lee2013 (m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到中年,才知道当独生子女有多苦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7 18:48:11 2014, 美东)
我算是七零后中的奇葩,1971年出生的,居然是独生子,是父母提前响应国家的号召?
对于国家号召这玩意,有个网友说得好,只要你不去响应它,迟早会有好处的。
提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都生了七个八个,平凡如我父母,当然不会如此先知先觉,
之所以生我一个,时也势也。
我老爹年轻时是新华书店员工,因为受姑父被打成右派的牵连,下放农村;我老娘
是知识青年,没想到去响应老人家的号召,被动地下放了。
不知道是谁喷的,说人越少,人均资源就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你看美国、加拿
大和澳洲,地广人稀,富得流油,我就纳闷了,我出生那会,中国人口才不过九亿,真
他妈的那个穷啊,我爷娘所在的生产队每到过年,每家每户过年发的过年物资也就半个
橘饼,五六颗红枣。
橘饼每户只能发半个,于是拿把菜刀切,每户切一半,这可是个技术活,切得不均
匀,两家还要打架。当地人姓毛的...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5368
4
现在国内和国外在独生子女政策
上观念有很大冲突。其原因在于:
1。邓小平的错误路线导致农村
人口涌向城市。这给国内人士
一个非常强烈的直觉就是中国人口
过剩,需要实现独生子女政策。
2。在海外,欧洲看到穆斯林
人口比例膨胀。美国看到墨西哥人
黑人人口比例膨胀。人口比例失调
对欧洲和美国社会的产生巨大的
冲击和影响。因此,海外人士强烈
呼吁中国终止独生子女政策,防止
中国人口比例失调。
我相信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各自的环境不同,
因而对中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
截然不同的观点。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
1。修正邓小平的错误路线,
建设好中国的农村社会,改变农村
人口流向城市的潮流,减低城市人口
压力。
2。开放鼓励海外移民,特别向欧洲
移民。欧洲人口长期负成长,引入
大量的穆斯林移民。然后,由于穆斯林
的宗教狂热性,欧洲正在成为恐怖主义
的温床。和穆斯林相比,中国移民工作努力,
注重教育,没有狂热的宗教,没有恐怖
主义的危险。对欧洲来说,引入中国
移民,解决欧洲人口老龄化问题,比
引进穆斯林要有利的多。
3。检讨邓小平的独生子女政策,提倡
每对夫妻生两个孩子。不反对每对夫妻
生...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273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lee2013 (m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到中年,才知道当独生子女有多苦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7 18:48:11 2014, 美东)
我算是七零后中的奇葩,1971年出生的,居然是独生子,是父母提前响应国家的号召?
对于国家号召这玩意,有个网友说得好,只要你不去响应它,迟早会有好处的。
提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都生了七个八个,平凡如我父母,当然不会如此先知先觉,
之所以生我一个,时也势也。
我老爹年轻时是新华书店员工,因为受姑父被打成右派的牵连,下放农村;我老娘
是知识青年,没想到去响应老人家的号召,被动地下放了。
不知道是谁喷的,说人越少,人均资源就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你看美国、加拿
大和澳洲,地广人稀,富得流油,我就纳闷了,我出生那会,中国人口才不过九亿,真
他妈的那个穷啊,我爷娘所在的生产队每到过年,每家每户过年发的过年物资也就半个
橘饼,五六颗红枣。
橘饼每户只能发半个,于是拿把菜刀切,每户切一半,这可是个技术活,切得不均
匀,两家还要打架。当地人姓毛的... 阅读全帖
K****1
发帖数: 47
6
看到国内新闻,说要全面放开二胎了。马上一大批所谓的爸爸妈妈们跑出来说:太好了
,一定要要二胎,不然自己的独生苗太孤单了,多可怜啊!
作为独生子女的楼主真想对他们大吼:谁说俺们独生子女孤单了,一点也不好嘛?!我
们快活的很!
总有一些父母打着我是为了孩子好的幌子达到自己的目的。没人反对你生,你生10个也
好,100个也罢,没人管,那是你的权利和自由。但特烦那种“我是为了孩子好”的调
调,你怎么就一定知道独生子女会孤单,他可能并不喜欢自己有个弟弟或妹妹,说不准
他还嫌弟弟或妹妹夺走了父母的爱,或者害怕自己父母偏心呢。
有些父母无非是害怕失孤,两个以上的孩子让自己有保障,这样想,无可厚非。但照这
个逻辑下去,孩子是不是应该多认几个父母,万一自己还小,爸爸妈妈就不在了,以后
要怎么办。人非圣贤,谁都有点自私自利的想法,但请大大方方的承认好吗?!没人会
苛责,但那副“我是为你好”的大义凛然的样子真就是招人嫌了。
楼主是独生子女,以后不会要孩子,或者要一个。也不指望孩子给我养老,毕竟他来到
这个世界我也没征求得他的同意。
b********y
发帖数: 44
7
独生子女海归心声-是否建立个独生子女海归群
海不海归,对独生子女来说是没有很多选择。。。
比如说我自己,来自人多热闹的南方省会城市,已来美(LA)8年,玩的看的该经历的
也差不多了,留学(MASTER),工作,生活。我喜欢与人接触,个性偏外向,关注的也是
-北京奥运,四川地震,上海世博,春晚,广州亚运等国内的事情。那里毕竟是我成长
的地方。出国这么多年虽受三种文化的影响,但中国味还是很浓的。
而美国地广人稀的,真安静啊,出门也见不到人。呆得越久,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结
的结婚,生的生孩,回的回国。感情上,有一些约会的机会,但要遇到很合适的人真不
容易,(30多,40多,50多岁的剩男剩女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大家都来自不同地方。觉
得还是应该甚么年龄做甚么事吧,看到旁边单枪匹马在美国“奋斗”的朋友们,也挺不
容易的,很多事都得靠自己。自己家的事都忙不过来了,哪还有闲功夫串门哈拉?感觉
华人在美国只是少数民族,边缘人物。语言文化始终是要去适应的。对华人来说,或许
很难探到它文化里的绿洲。两三代人的努力吧。
把父母接过来住也不现实,我自己这个年轻人来这里这么久都一直在适应这个好山好水
好安静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920
8
作为中国空前绝后一代的独生子女,80、90后的我们, 从小就和父母建立了更深的情
感联系。在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难题的今天,许多留学生思考自己在美国的去留
问题上,都把父母养老问题列入到重要的考虑层面。
有人最终选择了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有人则把父母接到美国养老。
而所有把父母接到美国的子女,以及奔赴美国投奔子女的父母,在筹划这一切的时候,
理想的画面想必是这样的:父母在美国的蓝天白云下,白天踱踱步、散散心、参加些社
区活动,晚上和子女及孙辈共处一室、其乐融融,孙辈还能跟祖父母练练中文。
但事实是,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非常罕见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
中的《推手》,就讲了一个留美儿子把丧偶父亲从台湾接到美国养老的故事。身为太极
大师的父亲,在美国住得并不习惯。文化习惯上的不同,导致父亲最后离家出走,以父
亲独居告终。
李安导演的电影是艺术,而现实中的故事,和这也差不太多
我们今天就借这篇文章,探讨一下独生子女移民后,父母的养老问题。
1
刚下飞机差点被罚25万!
美国西海岸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区域,洛杉矶机场每天都有从中国飞来的老人们。
他们带着第一次出国的不安,捏...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706
9
爸妈只生我一个独生子女问题“全球化”
为了减少地球人口压力,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而这些
独生子女的教育就成了大问题。社会学家曾有“四二一综合征”一说
,即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四个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两个大人
(父母)围着被称为“小皇帝”、“小太阳”的一个孩子转,由此引
发的一系列家庭及社会问题。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独生子女问题也全
球化了。
媳妇没时间生孩子,“玛利亚奶奶”直犯愁
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意大利罗马市工人住宅区的儿童乐园里就开始
传出一阵阵儿童玩耍的嬉笑声,3岁的小男孩费里奥就是其中的孩子
之一。每到这样的日子,他就由奶奶带到这里来同其他小朋友玩耍,
奶奶玛利亚则在一旁疲倦地看着可爱的孙子。她说:“他没有兄弟姐
妹,也没有什么亲戚。我一直告诉儿子再生一个,可他们就是不听。
意大利人以前都是大家庭,但现在当妈的因为要工作,所以她们就没
有时间生孩子了,这真是要命的事!”
这就是今天意大利的“玛利亚奶奶们的普遍忧虑”。目前意大利妇女
人均生育1.18个孩子,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每年的死亡率已
超过出生率。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国家人口数量,唯一的办法就是
靠外
g*******a
发帖数: 31586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zoun), 信区: Joke
标 题: (ZT)中国独生子女娇气 被称“China one” 印名校拒收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5 19:42:32 2010, 美东)
发信人: yj2002003 (ilhy2002c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中国独生子女娇气 被称“China one” 印名校拒收
关键字: gcoc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5 19:41:09 2010, 美东)
“China one?我们不要。”在遭遇数次这样的拒绝后,某留学机构负责人纪燕萍对“
China one”这个词产生了好奇。经过询问才知道,“China one”指的是独生子女。由
于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差,甚至有家长提出要给孩子配保姆,这一个群体引起部分国外
院校关注,有学校明确表示:拒绝接收中国独生子女入学就读。
“孩子留学不是去受罪的”
“我的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我们身边,他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来自辽宁的胡女士叹气说,送孩
G***Y
发帖数: 9698
11
经济萎靡压缩美家庭规模 独生子女30年增一倍
2013-08-09 17:31:02 来源:中新社
尽管美国今年的畅销书之一《一个且唯一》极力颂扬一个孩子的好处,但现实是,美国
数以百万计的工薪阶层家庭根本就承担不起再养一个孩子。迫于不断增加的日常生活和
教育消费压力,美国只有1个孩子的家庭数量在30年间激增了一倍,如今每5个家庭中就
有1个是独生子女家庭。
人口普查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数目在不断增加。近40年,美国新增了
约1600万独生子女家庭,每5个家庭中就有1个。大约18%的已婚妇女在其生育年龄内只
生一个孩子,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
研究者表示,基本不再考虑生育的40至44岁间的美国妇女,养育一个孩子的比例也从
1976年的10%,升至目前的19%。
全美广播公司报道称,过去5年美国经济的疲软使美国人生育率大幅降低。独生子女家
庭壮大的趋势已很难被忽视,但往往被情绪化的论调掩盖了重要的经济因素。女记者桑
德勒(Lauren Sandler)2013年出版的新书《一个且唯一》,推崇自由、快乐地养育一
个孩子,告诉妈妈们其中的优势和乐趣。但这很难帮助那些...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31586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lee2013 (m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到中年,才知道当独生子女有多苦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7 18:48:11 2014, 美东)
我算是七零后中的奇葩,1971年出生的,居然是独生子,是父母提前响应国家的号召?
对于国家号召这玩意,有个网友说得好,只要你不去响应它,迟早会有好处的。
提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都生了七个八个,平凡如我父母,当然不会如此先知先觉,
之所以生我一个,时也势也。
我老爹年轻时是新华书店员工,因为受姑父被打成右派的牵连,下放农村;我老娘
是知识青年,没想到去响应老人家的号召,被动地下放了。
不知道是谁喷的,说人越少,人均资源就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你看美国、加拿
大和澳洲,地广人稀,富得流油,我就纳闷了,我出生那会,中国人口才不过九亿,真
他妈的那个穷啊,我爷娘所在的生产队每到过年,每家每户过年发的过年物资也就半个
橘饼,五六颗红枣。
橘饼每户只能发半个,于是拿把菜刀切,每户切一半,这可是个技术活,切得不均
匀,两家还要打架。当地人姓毛的... 阅读全帖
p*********h
发帖数: 117
13
不可否认独生子女政策是有问题。可能主要是心理上的,比如太把自己当回事。但是否
被高估了?一个被忽视的现象时,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的父母往往让自己的独生子女与
表兄弟姐妹或堂兄弟姐妹走得很近,这个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天不足。
中国是对自己人信任,对陌生人不信任。这个过去就是,与独生子女无关。礼义廉耻
方面,从五四破四旧就开始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了--但很多传统文化必然与现代社会的价
值观抵触。你要么接受新的,要么接受旧的。他们不好共存。
q******3
发帖数: 55
14
看到国内新闻,说要全面放开二胎了。马上一大批所谓的爸爸妈妈们跑出来说:太好了
,一定要要二胎,不然自己的独生苗太孤单了,多可怜啊!
作为独生子女的楼主真想对他们大吼:谁说俺们独生子女孤单了,一点也不好嘛?!我
们快活的很!
总有一些父母打着我是为了孩子好的幌子达到自己的目的。没人反对你生,你生10个也
好,100个也罢,没人管,那是你的权利和自由。但特烦那种“我是为了孩子好”的调
调,你怎么就一定知道独生子女会孤单,他可能并不喜欢自己有个弟弟或妹妹,说不准
他还嫌弟弟或妹妹夺走了父母的爱,或者害怕自己父母偏心呢。
有些父母无非是害怕失孤,两个以上的孩子让自己有保障,这样想,无可厚非。但照这
个逻辑下去,孩子是不是应该多认几个父母,万一自己还小,爸爸妈妈就不在了,以后
要怎么办。人非圣贤,谁都有点自私自利的想法,但请大大方方的承认好吗?!没人会
苛责,但那副“我是为你好”的大义凛然的样子真就是招人嫌了。
楼主是独生子女,以后不会要孩子,或者要一个。也不指望孩子给我养老,毕竟他来到
这个世界我也没征求得他的同意。
h*****e
发帖数: 3619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alee2013 (m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到中年,才知道当独生子女有多苦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17 18:48:11 2014, 美东)
我算是七零后中的奇葩,1971年出生的,居然是独生子,是父母提前响应国家的号召?
对于国家号召这玩意,有个网友说得好,只要你不去响应它,迟早会有好处的。
提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都生了七个八个,平凡如我父母,当然不会如此先知先觉,
之所以生我一个,时也势也。
我老爹年轻时是新华书店员工,因为受姑父被打成右派的牵连,下放农村;我老娘
是知识青年,没想到去响应老人家的号召,被动地下放了。
不知道是谁喷的,说人越少,人均资源就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你看美国、加拿
大和澳洲,地广人稀,富得流油,我就纳闷了,我出生那会,中国人口才不过九亿,真
他妈的那个穷啊,我爷娘所在的生产队每到过年,每家每户过年发的过年物资也就半个
橘饼,五六颗红枣。
橘饼每户只能发半个,于是拿把菜刀切,每户切一半,这可是个技术活,切得不均
匀,两家还要打架。当地人姓毛的...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06
16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中国首代独生子女要结婚(下)
独生子女的集体婚姻误区
关于独生子女的婚姻,另外一个不乐观的看法是:由于个性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他们
的婚姻正遭受着很大的困扰。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何立婴通过调查发现,年轻人
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婚姻有“草结草离”的趋势,一些年轻人婚龄只有一年,最短的婚姻只
维持了一个小时。而根据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有32%的
独生子
女婚后经常争吵,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较差。
何立婴指出,目前独生子女的婚姻误区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第一是把激情当成爱情
,第二种是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第三种是稍有冲突便要离婚 。
她告诉记者,在许多年轻人的心目中,激情就是爱情,激情没有了,婚姻也就到头了
。然而,研究显示,婚姻最终是靠责任来维系的,如果进入“围城”的年轻人不会处理从
激情到责任的心理转变,错把婚姻当激情,就很容易草率离婚。
与此同时,年轻女孩追逐成功男士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名
牌大学的女学生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工作,目的之一是为了“结识更多更优秀的男性”。“
经济基础绝对重要,如果男方收入不高,事业上没成就,结婚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就读
于一所名牌大学法律系
y*****6
发帖数: 9545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凭什么:河南以外省市独生子女可生二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9:38:28 2007), 转信
图为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回答网民问题。
10日下午,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稳定生育政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他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现在我国除了河南省以外,其他省区市的条例都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只要现在户籍不是河南,双方又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就可以生育二胎。
于学军说,因为中国的地域辽阔,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非常不平衡,各地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现在提倡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孩子,但是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至于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生两个孩子甚至可以生两个以上的孩子,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条例里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北京市条例规定有九种情况可以生第二个孩子。
c***s
发帖数: 70028
18
华灯初上的京城,川流不息的人群正从四面八方的高楼大厦涌入夜幕中。
15日晚,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性会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定正式对外公布。
这个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三天后正式露面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比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当天公布的公报更具体。
今年30岁的独生子女张燕青表示,《决定》中提出要“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真是幸福又纠结啊”!生两个孩子,“互相照顾,学会分享和有爱。而且,孩子长大后,养老的压力也会分担。”只可惜,她认为现在孩子的教育成本很高,要认真考虑是否多生一个孩子。
今年38岁的文员张晓晓的女儿已经上小学,虽然她和丈夫都不是独生子女,但她认为这个政策符合社会实际情况,也贴近人心。
她称,虽然自己不能马上受益,但至少这是好苗头,“让一个家庭能有2个孩子,让孩子能感受手足之情。”
正在地铁里和老师并肩而行的北京市三十五中初三学生陈一然,从手机新闻中看到今后将“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很是兴奋。她的化学老师夏凌云称,能推开当然好,但难度也不小。
北京火车站内的大屏幕上,《新闻联播》正播放《决定》相关内容...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9
姚明(右)
近日,国内媒体刊登了姚明接受德国《明镜周刊》的专访。在这篇长专访中,姚明回忆了退役的决定,阐释了自己如何在中美文化间频繁切换,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中国男篮赢得奥运冠军而奋斗。同时,作为一个3岁女孩的父亲,女儿是姚明绕不开的话题,他说如果女儿不想打球,就不让她走这条路,独生子女政策让中国人不擅团队运动。
女儿比同龄孩子高一点
问:中国人都很了解你的家庭,你的父母是怎么认识的?
答:就像我认识我太太一样——她过去也是篮球运动员。大家都要去训练,都要去上学,自然而然就认识了。
问:人们很早就知道你以后会是高个子,因此体育局的人也都希望你将来能打篮球。
答:我还记得当初有几个人来到我家,给我量身高。我爸妈认识很多寻找篮球苗子的球探。但在我去美国后,我就知道其实这里发生的事情和中国差不多。在美国,也有很多孩子会听到这样的话:“你个子那么高,将来应该打篮球。”很多孩子后来的确是这么做的。至于我是否被拉上了篮球道路?某种程度上说是吧,但这对我来说也是幸运,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热爱这项运动。
问:那你的父母怎么看?
答:其实他们并不希望我去打篮球,他们在努力保护我。现在我33岁了,可以很好地...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511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危局
城里绝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
农村大部分不是吧
判断中国的问题,不能仅从城里人的角度。。。

摘要:独生子女社会,无论当权者还是普通人,都非常可能对时局发生严重误判,因此
导致严重后果。
=============
这次18个复旦sb的事情,让我再次对未来中国担心。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会如何?很多
人都已经有了很多阐述,我从我自己的一些观察说说。
我小的时候,如同很多同龄人一样,怕小痞子。当时社会治安其实不错,但是社会中总
是有些游手好闲的小痞子,时不时欺负一下小同学,讹诈两毛钱之类的事情虽不多,但
是也不罕见。我从小对小痞子的态度,是能躲则躲,躲不起就忍气吞声。平生有限的三
次和小痞子打架,都是因为实在忍不了(一次是对方骂得太狠,一次是被一帮喝醉的群
殴,一次是因为同学忍不住打起来了,不得不跟着上)。
时代在改变。我后来就逐渐发现,我们那里80后,尤其是85后的小孩们,在像我的那个
年龄的时候对小痞子好像毫无畏惧。其实当时社会治安已经较我小时候差了些,而社会
上的小痞子,也已经不再是我小时候那种张家不争气的张三,李家老留级的李四这种其
实都算认识的“熟人”,而更多是外地人。
就在我对85后...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5368
21
中国的水资源不平衡。
所以,人口需要合理安置。
现在国内和国外在独生子女政策
上观念有很大冲突。其原因在于:
1。邓小平的错误路线导致农村
人口涌向城市。这给国内人士
一个非常强烈的直觉就是中国人口
过剩,需要实现独生子女政策。
2。在海外,欧洲看到穆斯林
人口比例膨胀。美国看到墨西哥人
黑人人口比例膨胀。人口比例失调
对欧洲和美国社会的产生巨大的
冲击和影响。因此,海外人士强烈
呼吁中国终止独生子女政策,防止
中国人口比例失调。
我相信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各自的环境不同,
因而对中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
截然不同的观点。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
1。修正邓小平的错误路线,
建设好中国的农村社会,改变农村
人口流向城市的潮流,减低城市人口
压力。
2。开放鼓励海外移民,特别向欧洲
移民。欧洲人口长期负成长,引入
大量的穆斯林移民。然后,由于穆斯林
的宗教狂热性,欧洲正在成为恐怖主义
的温床。和穆斯林相比,中国人工作努力,
注重教育,没有狂热的宗教,没有恐怖
主义的危险。对欧洲来说,引入中国
移民,解决欧洲人口老龄化问题,比
引进穆斯林要有利的多。
l********g
发帖数: 6760
22
http://news.sohu.com/20130219/n366445532.shtml
记者 汤向阳 凌夏 父母在老家,孩子和工作在北京,一颗心系两头。
赵鹏到现在仍然没有决定,是留在新疆照顾癌症晚期的母亲,还是回到北京养家糊
口,帮助妻子照顾只有两岁的女儿?“也许我们会举家回新疆吧。”赵鹏的妻子李娜苦
笑着说。
赵鹏的纠结来源于父母养老的困境。他是“80后”一代独生子女的典型代表,遵循
着“去大城市闯荡,继而在他乡成家立业”的人生轨迹。留在老家的父母,身体尚硬朗
时还可照顾自己,甚至帮衬孩子照顾孙辈,一旦患上病,难题立刻就摆在眼前:回老家
照顾父母意味着丢掉工作,把父母接过来赡养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房子就是个让人头痛的
问题,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自己一家三口住得就很拥挤了,老人来了住哪里?
赵鹏家在最困难的时候,北京59平米的家里同时住着六口人:癌症晚期的母亲、重
病在床的父亲、赵鹏两口子、不到一岁的女儿,还有前来帮忙照顾老人孩子的赵鹏的岳
母。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父母在,仍远游”成为了赵鹏这一代人真...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23
我算是七零后中的奇葩,1971年出生的,居然是独生子,是父母提前响应国家的号召?
对于国家号召这玩意,有个网友说得好,只要你不去响应它,迟早会有好处的。
提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都生了七个八个,平凡如我父母,当然不会如此先知先觉,
之所以生我一个,时也势也。
我老爹年轻时是新华书店员工,因为受姑父被打成右派的牵连,下放农村;我老娘
是知识青年,没想到去响应老人家的号召,被动地下放了。
不知道是谁喷的,说人越少,人均资源就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你看美国、加拿
大和澳洲,地广人稀,富得流油,我就纳闷了,我出生那会,中国人口才不过九亿,真
他妈的那个穷啊,我爷娘所在的生产队每到过年,每家每户过年发的过年物资也就半个
橘饼,五六颗红枣。
橘饼每户只能发半个,于是拿把菜刀切,每户切一半,这可是个技术活,切得不均
匀,两家还要打架。当地人姓毛的多,有一回有人切得不好,切饼的人发怒:“嫌老子
切得不好,你叫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切啊。”
其实,家乡土也肥沃,种什么长什么,水也甜美,地下还能刨出大把煤炭,当时人
也不多,但这样好的配备只有一个结果:穷。
一年的口粮有三分之一是地瓜,生产队每人每年四百斤谷子,而且...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wordsman (撸迅), 信区: USANews
标 题: 华人独生子女应该支持三德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1:12:18 2016, 美东)
华人独生子女应该支持三德子这样的社会主义者搞福利社会,因为独生子女有父母养老
问题,而美国是发达国家里典型的高自由低福利国家,提高福利有利于给父母在美国养
老。
k******s
发帖数: 506
25
独生子女比例实际上很低,记得有个统计数据,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到现在出生的人口中
只有六分之一是独生子女
n****f
发帖数: 3580
26
那是因为旧时代独生子女少。
如果从前95%的家庭不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占总人口约2%或更少。

发帖数: 1
27
独生子女政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变化很明显,比如生活水平的整体提
高。但伴随着劳动力急剧减少的同时,一些转变并不明显,例如家庭关系的变化。唯一
的孩子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焦点,这可能是有害的。
密切的亲子关系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在犹太社区等其他文化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承
诺也被强调。但在中国的独生子女这一代,这种承诺可能会成为双方特别是儿童的心理
负担。
只有孩子的父母倾向于承担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他们的孩子设定了相当高的标准。基于
中国传统价值观,父母愿意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幸福,独生子女政策加剧了这种不平衡。
这里争论的焦点是女儿是否有义务照顾她年迈的父母。一方认为女儿有自由追求自己的
生活,而另一方则认为自己没有成为孝顺的女儿。
大部分夫妻都老了,不能再生孩子了。而且有很多中国人喜欢他们把所有退休储蓄都交
给孩子买房子或举办盛大的婚礼,破坏那些不得不依靠子女的老人们!他们在想什么?
卖自己的房子,这是他们的巢蛋,支付他们唯一的女儿的美国学费,以便她可以结婚并
住在异乡?美国白人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为了偿还大学债务而努力工作,以便他们能够
独立。中国的父母太多地宠爱自己的孩子,。
D*V
发帖数: 3096
28
发信人: cynic (cynic@mitbbs 1998->2010->?),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广东申请“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试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10 21:57:51 2011, 美东)
今日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今年主题为“70亿人的世界”。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预
测,全球人口将于今年10月达到70亿,主题以此引发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思考。
广东常住人口已达到1.043亿,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昨天,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
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分析广东人口形势,披露人口政策新动向。
形势严峻广东人口三个“全国第一”
南方日报:广东已超过河南、山东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目前全省人口发展形势如何
?今年“世界人口日”主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张枫:“世界人口日”是联合国1990年
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
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统计,世界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由1987年的50亿到
1999年的60亿,仅用了12年,而今年将增至70亿。据联合国报告预... 阅读全帖
f******Z
发帖数: 214
29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独生子女的父母[bssd]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们已经或者将要步入60了。最近老公表现出强列的以
后要把父母都接来住的意愿。对此我感觉压力很大。
我很喜欢小孩子,已经生了3个了。我知道我们的父母也爱我们的孩子,但是每次住在
一起,我觉得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们都喜欢发表意见,造成管孩子们人多而且意
见不统一,而且每个人都以能说为骄傲,造成无论发生多么小的一点事情能够,家里都
要评论讨论一阵,孩子有个什么举动,都有一堆叫好的,批评的。说实在的我也喜欢和
父母有距离的相处,可能独生子女比较“独”吧。如果双方父母都和我们住在一起,不
知道家里该热闹成什么样子。
老公说如果我不想住在一起,可以给他们单独买房子。我觉得这压力也太大了吧,我们
两个人,上面四个老人,下面三个小的,给双方父母都在美国买单独的房子吗?他们语
言不通,在这里单独生活,也很有危险,也很寂寞。父母们都是国内三线小城市,退休
有医保,他们都有自己的房子,月入总计5000人民币左右,都没什么存款(因为供
他们自己的房子),就算把他们房子都卖了,来美国单独买房子也不够,生活费也不够
,别提医疗了。但是父母们除了我们俩也没有别的孩子了,他们也都表示...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30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独生子女怎么养老啊
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发明,是伟大领袖邓小平的英明决策,
你这种说法就是污蔑党,诬蔑我们伟大的领导人!
发信人: lsta (文盲兔:人生挺长,假期苦短), 信区: Family
标 题: Re: 独生子女怎么养老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9 12:07:06 2014, 美东)
是四个老人可是不能四个老人同时都卧床不起吧,一个时间段一般有一个卧床的,能接
到这儿解决医疗保险的话,总比在天朝看护士白眼强多了;就算有两个卧床的,请一个
私人护士也照应了,夜里再请一个,双职工好好挣钱的话,算上老人自己的钱,请得起
其实在哪儿,任何方式雇人照顾老人,都有很多虐待老人的,因为照顾老人太难了,除
了自己家人,谁也不愿整天端屎端尿的受累,所以说二货的独生子女政策害死人呢
B***s
发帖数: 41
31
唉,现在不像过去,每个家里都有七个葫芦娃。自从咱们认识了马克思叔叔以来,我们
都成了稀有物种,在政策的束缚下,我们都缺失了好多兄弟姐妹,更有像我一样沦为独
生子女。
哎,你以为独生子女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吗?你太单纯了。其实,很多时候,家里的父母
并不像电视机前那么慈眉善目,宽容大度,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
从小被家长拧着写作业,因为家里没别的孩子,所以他们俩的眼睛只围着我转,当然还
有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他们不容许我差劲。小时候,老师教写数字,不会写,一
些到8,就难得写不下去。妈妈等着红眼睛在我旁边监督,她急的说我太笨。后来,屁
股被打肿了,也都不会写8这个数字。
当然,家里的零食,好吃的,营养的全归我。与其相对应的,家里所有的责骂,也都只
有我一个人受。我孤立无助,妈妈生气,骂我,爸爸生气,骂我,我成绩查了,骂我。
后来,我上了大学,离他们远了。家里少了一位,当然不适应,所以每天都打电话。无
论我在哪里,每天都是一小时电话。简直把我监督的无处可逃,谈恋爱都没时间。
现在我还没成家,想想,独生子女就是有点可怜。面对挫折,么有一个同辈人和你分享
,和你共同承担,回到家里,也只有...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9475
32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在国内长大,周围都是
跟我们一个模样一样语言的小孩,不觉得孤单。可是
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小孩,尤其是中国人不多的地方,
我认为独生子女会觉得孤单。美国人太少,不像中国
出门就哪儿都是人。如果要定居在美国,也要考虑孩
子长大以后有个亲人的问题。我不想我的孙子连叔叔
阿姨舅舅什么的都没有。
至于会不会share,完全是教育,跟独生子女没关系
N*******3
发帖数: 378
33
来自主题: NextGeneration版 - 一个非独生子女的自白
这些天板上好多讨论生一个还是生两个的问题
看到很多妈妈说,生两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伴,很是sweet
我是非独生子女,很庆幸有妹妹这个伴
不过我想讲讲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不代表任何人,纯讲故事
我爸妈都是普通市民,我们家就是普通小市民家庭
我们那个generation,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
但是爷爷想要孙子,所以爸妈生了第二胎,不过是个妹妹
所以我们家就2孩子,
记得那个时候,同一单位的住在一起,家家收入差不多,
房子也差不多,所以从小我就跟妹妹share房间,share床
穿差不多的衣服,爸妈也尽力给我们提供必需的条件
然后也积极为我们的将来省钱,我想我爸妈应该是我周围的父母中比较辛苦的
吃的穿的也基本上比别人家会差一点,这个还是看的出来的
我从小羡慕其他的朋友有自己的房间,觉得有自己的天地,
可惜我只有自己的一个抽屉
还经常被妹妹撬开偷看我的日子,从此以后我就不写日记了
我跟妹妹小时候关系其实并不好,距离太近,容易有矛盾
天天在一个房间,也容易有矛盾。
更加重要的是,我想买或者想要什么东西,爸妈不给买,原因总是你有个妹妹
我们得节约一点,然后妹妹从小最讨厌穿我穿过的衣服
我和妹妹从小学...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918
34
来自主题: NextGeneration版 - 一个非独生子女的自白
lzmm写的真是,也让我更觉得独生子女问题确实很多。你说的这些growing pain其实是
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锻炼与人相处技能的机会。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往往情商要高,懂得
体谅别人,compromise,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很多时候其实并非故意,而是他们从小的
环境决定了这样的思维定势。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独生子女中很好的那类,知道遇到我老
公,才发觉他的性格要比我好的多。另外和美国同学聊天,他们的看法也是类似的,美
国也有独生子女,而这些人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是self centered,这种自我往往是in
their blood stream。我觉得这个就是有竞争,有不完美,有矛盾的“小社会”长大的
孩子和在家里唯一孩子的一个区别。前者的环境更人培养孩子的情商,做一个好的team
player。
j**g
发帖数: 3091
35
其实农村独生子女的少,主要是城市的独生子女,所以中国的总的出生率并不是那么低。
社会关系简单了,没有妯娌Blablabla,以后那些词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一个独生子女上面有4个甚至6个老人,一对夫妇那得乘2. 是财富也是压力。 啃老啃上
一遍是财富。 压力呐? 社会保障不健全的问题,中国传统道德的约束。 美国的传统
道德是对下负责,而中国是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跟超人似的。
现在的新生代不觉醒那是不可能的,比如现在的外资厂的罢工。 外资投到这里的潜规
则是政府能够镇住一切。 现在不行了。
i**z
发帖数: 1592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opArticle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80后的独生子女,劝你们还是早海归,很长,无总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9 18:19:33 2011, 美东)
据说经历完culture shock的四个阶段,需要一生的时间。
我不清楚买买提这上面的这些ID这些中国同胞都是什么样的家庭出身和家庭背景,但是
总觉得有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意思。并不一定是说谁的观点对,谁的观点错,只是
应了那句话:隔海相望,对方永远是渺小的。也难怪别人形容return板的时候都会说,
归于不归,都是loser。
按照挖坑的国际惯例,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来自沿海某都市,专业一般,不是
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家庭经济情况属于中产偏上吧,虽说国内中产并不多。父母都接
受过良好的教育,2000年的时候家里投资了一些房地产,让我在海外的留学生活完全没
有了后顾之忧。但是我是爸爸妈妈的独生子,平时非常挂念,所以每到周末都要和爸爸
妈妈用qq打电话。
扯这些淡干什么呢?只是想给大家做一个定位,好有...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755
37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版上独生子女家庭多么?
想什么呢都?
独生子女家庭很少啊,因为知道这个,所以想和家有独生子女的爸妈聊聊孩子的social
skills, communication skills啊。看看能不能也搞个独生子女家庭group什么的。
b**2
发帖数: 41
38
有感于最近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好像10年前很少讨论,因为那会儿成家立业的男女双方有兄弟姐妹的,不管城
里的还是农村的都不少,有些兄弟姐妹间的互相帮助也很正常
现在 80年代的小皇帝 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成家了。
凤凰 vs 孔雀 的争论也开始了。仔细想想,
其实是独生子女 vs 非独生,大多数情况下, 凤凰是有兄弟姐妹的, 孔雀是独生子女。
这个争论和冲突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会发生的, 有兄弟姐妹的和没有兄弟姐妹的背景完全不同
有兄弟姐妹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受中国的传统影响 兄弟姐妹的感情很深,会
考虑互相帮助, 不信,看看父母一代,城市的也好,农村的也好,互相帮助的例子比比皆是
程度可能不同,
没有兄弟姐妹的,家里一起都是他/她的,当然是不愿意和人分享,有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
从小是小皇帝,缺乏分享和团队精神, 自私是必然的,
理念,背景的冲突就是 今天我们看到的凤凰 vs 孔雀的讨论
其真实原因 却是 计划生育的直接恶果,
不服气的,来反驳吧,不许用极端个例
t******n
发帖数: 2939
39
☆─────────────────────────────────────☆
bwh2 (bwh2) 于 (Fri Oct 28 00:32:31 2011, 美东) 提到:
有感于最近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好像10年前很少讨论,因为那会儿成家立业的男女双方有兄弟姐妹的,不管城
里的还是农村的都不少,有些兄弟姐妹间的互相帮助也很正常
现在 80年代的小皇帝 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成家了。
凤凰 vs 孔雀 的争论也开始了。仔细想想,
其实是独生子女 vs 非独生,大多数情况下, 凤凰是有兄弟姐妹的, 孔雀是独生子女。
这个争论和冲突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会发生的, 有兄弟姐妹的和没有兄弟姐妹的背景完全不同
有兄弟姐妹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受中国的传统影响 兄弟姐妹的感情很深,会
考虑互相帮助, 不信,看看父母一代,城市的也好,农村的也好,互相帮助的例子比比皆是
程度可能不同,
没有兄弟姐妹的,家里一起都是他/她的,当然是不愿意和人分享,有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
从小是小皇帝,缺乏分享和团队精神, 自私是必然的,
理念,背景的冲突就是 今天我们看到的凤凰 vs 孔雀的讨论
其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j2002003 (ilhy2002c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中国独生子女娇气 被称“China one” 印名校拒收
关键字: gcoc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5 19:41:09 2010, 美东)
“China one?我们不要。”在遭遇数次这样的拒绝后,某留学机构负责人纪燕萍对“
China one”这个词产生了好奇。经过询问才知道,“China one”指的是独生子女。由
于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差,甚至有家长提出要给孩子配保姆,这一个群体引起部分国外
院校关注,有学校明确表示:拒绝接收中国独生子女入学就读。
“孩子留学不是去受罪的”
“我的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我们身边,他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来自辽宁的胡女士叹气说,送孩子留学,是去享福的,不是去受罪的。
胡女士的独生儿子要到印度学习软件,而印度的公立大学不包住宿。“孩子要自己
租房子,在那边吃不到中国菜,又没人给他洗衣服,想起来就心碎。”胡女士说,她直
接向留学生中介结机构提出,能否给自己的
h********m
发帖数: 6049
41
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
在把独生子女想象成“小公主”“小皇帝”的同时,也要想到“望女成凤”“望子成龙
”。
独生子女享受了更多资源,也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谈谈独生子女的话题思考吧
国内开放的二胎是为了稳固国内的出生率和一些有必要和没必要的五年十年计划用的。
人多自然赋税多,而人多购买力也多。这都是眼前能看到的情况。虽然这么说不客观,
但是放长远的意义来讲这确实可以拉动内需。但同样内部的消耗也不会是那种简简单单
的了。家庭单位的变化,社会化责任的变化都会造成内部体质的改变。没准过几年真的
有那么多二胎,人就不会向现在这样了。
其实有时候觉得国内的政策都是在做经济调整,却没有切实的考虑过人权和义务的事情
。这点上我暂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总觉得说的都是那种看短期效应的政策和话
吧。这次二胎我还是稍微佩服了一下,这是个长期的国策。但是不知道是现在的领导人
和班底不行,还是应该说现在的人真的不行。我倒是觉得之前毛的政策是对的。以这种
二胎的国策,虽然看起来是利好多余弊端。但是时间长了依旧是个持久战拖延战没有个
最终的结束。
未来可能还会有独生子女的政策。但独生子女的政策是来还是不来也不一定是定数。但
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和90后未来可能还有很多事情要单独的走下去。感觉对此两代人真
的是深表同情。
h*********g
发帖数: 131
43
计生委:目前除河南外独生子女结婚可生二胎
文章详情连接:
http://www.jartru.net/gao/t3.asp?id=4496
2007年7月10日下午3时,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接受中国政府
网专访,就“稳定生育政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他表示,现在
我们国家除了河南省以外,其他省市区的条例都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
生两个孩子。目前,11%以上人口可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
[主持人]有网友说:以下问题是我代表全家包括我父母、全单位、包括上司和下属们的
问题,谢谢您的回答。最近北京广东官员公开宣称:鼓励独生子女生育二胎,这到底是
怎么回事?不是鼓励计计划生育吗?不是鼓励“少生”吗?
[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 于学军]谢谢网友关心我们的政策,我也看
到了这条消息。因为中国的地域辽阔,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非常不平衡。各地在发展的
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具体的生育政策由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通过人口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来进行规定。北京、广东的条例都有这样的规定,就是独
生子女之间结婚是可以生育二胎的,所
b*******n
发帖数: 1267
44
来自主题: _D_SupportGroup版 - 独生子女不成熟人格探讨 zt
独生子女不成熟人格探讨
当今,在独生子女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身心发展失衡,加之社会
转型变迁的冲击,使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出
现了病态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 人格 类型。已引起了教育学家、心理学
家及社会学家的重视,他们根据其主要行为的独特系列表现,称其为“不成熟人格”,
并指出,如果不及时纠正他们的行为和认知,他们在成人后,很容易发展为“人格”。
“不成熟人格”和“人格”二者都属于人格障碍。特别是后者,一旦形成,难以纠正,
对社会危害很大。
    一 不成熟人格特征分析
不成熟人格指青少年、儿童在家庭行为中,具有违反家庭道德规范的倾向,且生活
无定向,行为无规范,自我中心,情绪幼稚等行为表现的异常性格。成人后,如出现在
社会行为中,具有违道德规范的倾向,且为了利己目的而伤害他人时,不感到内疚、罪
责的异常性格。根据不成熟 人格 的临床表现,综述社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
将其行为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随心所欲。
2.自幼受父辈、祖辈溺爱,生活优越、情
o***s
发帖数: 42149
45
最近,主张中国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言论日渐增多。有人认为,现在是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时候了;还有人试图从根本上否定“一胎化”政策。
杨支柱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法学副教授。他不仅在理论上否定官方的计划生育政策,而且还身体力行,以自己生育二胎的实际行动挑战这项“基本国策”。
他说:“这个生育许可本身就是很荒谬的。生孩子需要它许可?没有任何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实行许可呀。实行许可的话,逻辑上,它是政府在先、个人在后了。个人生命都取决于政府啊。”
杨支柱的第二个孩子,从怀孕到出生,都没有得到官方许可。现在,他的二胎孩子出生已经60多天了。他说,当妻子怀孕三个月的时候便有告密者向校方进行检举,于是各级官员纷至沓来,进行劝说。
杨支柱说:“系主任也找过,学校管计生的也找过,居委会也找过。都找过,有的找过N次。反正是书记找得最多了,尽管我并不是共产党员。”
中国是从1979年起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中国官员说,这项政策的实行使全国30年来整整少生了4亿人。
官员说,中国的人口计生政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发展,也促进了全球人口的稳定、资源保护和能源节约,甚至为全球气候变化减压不少
y*******3
发帖数: 333
46
“China one?我们不要。”在遭遇数次这样的拒绝后,某留学机构负责人纪燕萍对“
China one”这个词产生了好奇。经过询问才知道,“China one”指的是独生子女。由
于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差,甚至有家长提出要给孩子配保姆,这一个群体引起部分国外
院校关注,有学校明确表示:拒绝接收中国独生子女入学就读。
“孩子留学不是去受罪的”
“我的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我们身边,他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来自辽宁的胡女士叹气说,送孩子留学,是去享福的,不是去受罪的。
胡女士的独生儿子要到印度学习软件,而印度的公立大学不包住宿。“孩子要自己
租房子,在那边吃不到中国菜,又没人给他洗衣服,想起来就心碎。”胡女士说,她直
接向留学生中介结机构提出,能否给自己的儿子配个保姆。
家长出国给孩子当保姆
找合适的保姆很难,纪燕萍算了一笔账,去印度,一年生活费要两万元,给保姆开
出的工资每月不能低于1万元。如果只雇一人的话,恐怕没人愿意待下去,这样一次要
雇用夫妻两人。一年的费用怎么也会超过20万。
纪燕萍只好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希望学校能给中国学生“开小灶”,但学校表
示,他们还从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