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物质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d
发帖数: 2640
1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我会找deal的。。。
L*****k
发帖数: 13042
2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游艇的deal应该很多。
a**d
发帖数: 4285
3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66000在国内听的?这款新旗舰据说专供亚洲,搞得米国JBL爱好者很气愤。发现这边JBL
比国内便宜太多了,欧洲箱子似乎差不多。
B*D
发帖数: 5016
4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10年内,4k激光DLP进入民用市场,比200寸的电视现实太多了
4k激光DLP商用也就是这几年了,科达开发的用于投影的激光组件FDA已经批准了
200寸的电视,在印刷OLED等等没有普之前,怎么都是vaporware
其实媒体中心或者家庭影院的核心体验不是设备,而是媒体内容管理
和集中控制,还有就是房间的声学灯光处理等,这个也是区分好影院和普通影院的要点
如果有了孩子这个体会会更加深刻
为什么高端家庭影院里面(预算大于25-30万USD)几乎都亲一色的有
http://www.kaleidescape.com/这套昂贵的视频点播系统?
比如电影开始播放前,灯光,银幕等自动调整到位等等
好的两声道的聆听系统,和家庭影院是比较难兼容的其实
i*d
发帖数: 2640
5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视频设备发展太快,10年以后有什么选什么,现在还远不是我要操这心的时候。我也不
是业内人士,不用去预测。
我不是想建一个高档家庭影院。
我是想能满足家庭需要后,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或者说个人视听实验室。
乐趣不仅在于看片子,还在于自己调灯光,调参数,还在于自己淘器材。
关键词是 玩。
i*d
发帖数: 2640
6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两声道听音乐
和影院系统
仅共享电源。
i*d
发帖数: 2640
7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要有钱有闲有空间。
要等工作稳定。
要等孩子长大。
大半年前换了工作搬了家,几乎卖光了所有器材,都大半年了才有空上网灌灌水。
过两年还要搬。。。
p****t
发帖数: 3238
8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嗯,挺实在的,赞。
你的那个“梦想跑车”,怎么看怎么像是Subaru WRX STi. 其实很便宜的。。。
p****t
发帖数: 3238
9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NPR。。相当于当年的“新闻与报纸摘要”。。。
S*******E
发帖数: 2498
10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800和800D
多少钱不知道,没问
S*******E
发帖数: 2498
11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非常对,确实不一样
蹭听很好的东西,拿回家来不一定好听,蹭听不好的东西,拿回家来基本就不好听了,
自己家里的听音环境很难做到比店里的showroom更专业
S*******E
发帖数: 2498
12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没,在美国,具体是在美国买的还是在亚洲买的没问
JBL的好多箱子,比如不少监听的3系4系,只在亚洲卖,老美这边只能眼馋加生气,有
人干脆从亚洲买过来
我感觉jbl在美国中端市场产品空白严重

JBL
B*D
发帖数: 5016
13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jbl的4344 一代名器
我觉得主要还是日本炒上去的,后来香港和亚洲一带跟风
包括后来的K2
小时候,广播电台有针对发烧友节目,有一个介绍JBL的专题,好像是一个香港人做的
记得在炎热的夏天里,我每次都听
k********u
发帖数: 2209
14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是上海的东方台吗?
B*D
发帖数: 5016
15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不是东方台,你说的是那个卖照相器材出生的朱玮?
是中央电台的
a**********e
发帖数: 5124
16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我就希望自己在30岁之前买一辆新的500HP以上的跑车 M5 就好 然后在还能开动车的年
纪有一辆自己的大牛
ay
发帖数: 2267
17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每天他11点半以后就在那里蹲到半夜

就半小时?
l*******s
发帖数: 3562
18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从早上11点半一直蹲到半夜
其实Hifi也好,别的爱好也好,现在关键是没有时间,不是没钱
年轻的时候有时间玩,可是没钱
d******0
发帖数: 22800
19
来自主题: HiFi版 - 物质化的人生目标
时间都变成钱了呗。
d********i
发帖数: 363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k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dudubeibei (dudu), 信区: Working
标 题: 诚心请教如何跟办公室老前辈相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8 23:02:11 2013, 美东)
公司有个老前辈对我很好,但是他有些地方我不是很喜欢。
比如,他和人讲话,经常自顾自讲,根本没注意到对方可能对他的话题感不感冒
再比如,比如将一些敏感话题(比如收入,对于上级的评价)在公开场合拿出来讲
还有就是感觉他有点脱离实际,比如有次公司要裁人,我很危险,manager在帮我争取
留下来,但是不知道结果。结果他一直在跟我讲员工该如何对公司贡献的理论,我第二
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公司?
再有跟他讨论现在国内物质化很严重的现象,我也没说那都代表我的想法,他就很直接
地说:I feel very sorry for you, 你居然是贪图物质的女孩。。。(我是觉得基本
的物质是必须的,他就觉得好像一切追求物质都是罪恶的。。)
另外,他就是特别关心我,经常给我带小礼物,cookies,fruits,juice之类的,刚开
始我都有收,也回送...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471
21

“感激”和“支持”本身应该被当成回报的一部分,并非只能物质化或者货币化的回报
才叫回报。referral bonus大部分公司都有,对于refer别人的人,只要对方能懂得表
示感激,应该视为已经获得回报。被refer的人,如果看到refer你的人拿referral
bonus,应该视为对方应得的回报的一部分,别认为人家拿了bonus我们就两清了,互不
相欠-你还欠别人一个“感激”。
j***n
发帖数: 1471
22

“感激”和“支持”本身应该被当成回报的一部分,并非只能物质化或者货币化的回报
才叫回报。referral bonus大部分公司都有,对于refer别人的人,只要对方能懂得表
示感激,应该视为已经获得回报。被refer的人,如果看到refer你的人拿referral
bonus,应该视为对方应得的回报的一部分,别认为人家拿了bonus我们就两清了,互不
相欠-你还欠别人一个“感激”。
w*********0
发帖数: 147
23
来自主题: JobHunting版 - 忍不住说说湾区的婚恋 (转载)
所以说凡事不要攀比为好。。。在这边的人好多太物质化。
s******s
发帖数: 2721
24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这个要求合理不 (转载)
应该已经日后了吧。这女人太物质化了
c****d
发帖数: 95
25
美国梦:有份工资不错 又不需要累得象孙子似的工作
老美成天喊要实现AMERICAN DREAM, 可究竟什么是美国梦,在不同的时代大概有不同的
涵义。在现在的美国,所谓的美国梦似乎完全物质化了,有份工资不错、又不需要累得象
孙子似的工作,有自己的喜欢的房子、车子,没准再加上条游艇,这就是AMERICAN
DREAM的主要内容了。
中国人爱的是面子,外罩皮而卡丹,里面可以啥也不穿。到了美国,在学校混了几年,出
了校门搞定车子,再工作几年不曰而同地开始琢磨房子了。这世界上本没有路,就因为走
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嘿嘿,老中们的美国梦之路也就是这么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走着
的。
在美国,除了在纽约等大城市,居民住房很少是象国内的HIGH RISE高楼大厦,而基本上
是不超过三层的房子。买住宅的目的各不相同,洒家也不可能一一讨论。只能就普通购房
自住的事项胡扯一顿而已。
玩股票讲的是什么?TIMING, TIMING, TIMING!那么弄房子讲的就是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因为美国人买房子,很少是准备老死家中的,而是结婚后,要有
个大点的地方生儿育女,那么找
H****g
发帖数: 2273
26
来自主题: NextGeneration版 - 女人到了母亲节为啥要礼物啊?
生活需要调剂、需要乐趣,有些时候对有些人、物质化的礼物只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
同样寄托的是心意,只要价格属于合理消费的范围就好了。有个实物纪念一下不也不错
么?
心诚最重要吧,参透了这一点,何必非要比什么方式比别的方式更好呢?
S*********3
发帖数: 145
27
来自主题: Overseas版 - 乡亲们, 别在米帝死撑了
首先,我赞成作者的大部分观点,但个人觉得LZ把一切大过于物质化, 可见国内在大刀阔
斧进行物质建设的同时, 还得加强精神建设.
其次, 个人认为其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 本人在国内工作过几年, 2
年前才来到美国, 时常比较两国的生活, 对我个人来说,我的确更喜欢国内的生活, 也
许这是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美国生活相对单调些.
我想不管大家对在两国的生活等方面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在这讨论得如何激烈,但始终
尤其在外国人面前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你忘记自己是从哪来的, 在外国
人面前大谈中国如何的不是, 我想你也得不到他们的尊重, 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去尊重一
个连自己国家都不爱的人的.
举两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供大家参考:
我现在所处的实验室, PI是一个意大利人, 他与一个美国人多年前结婚, 但他现在还是
没有加入美籍. 实验室中有美籍白人, 德国人, 意大利人, ABC, 中国人连我4个, 主要
介绍除我之外的另3个中国人的情况, 这3人都是女的, A,1995年来美读PhD, 现持绿卡,
B, 1997年来美,现入美籍, C, 2002年PhD,因公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Overseas版 - 留学其实就学会两样东西足矣
出国这些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英语?文凭?
其实,学到的就两样东西:
一种被放到任何国家任何谁都不认识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
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
这两样足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留学虽已为“凡物”,但还是有人终其一生未曾领略。
别人一出生就很有钱而自己很穷;某某明明不如自己,却可能凭关系,凭忽悠,拍马屁
的本领取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发现社会不公平了,自己得变得现实了...
在国内,这被说成是挫折教育。
出了国你会发现,这些绝非中国独有,这是时代的弊病,社会的固疾,是需要我们自身
变得足够强大以后慢慢改变的东西。
随着留学市场化和物质化,加上国内留学生的低龄化和土豪化, “留学”这个本该象征
着学术,名校,自由,远方等等美好画面环绕的词汇,已被拉下神坛,Low 为凡物。有
人依然坚信留学是个开阔眼界,增强学术,提升逼格的高地;也有人调侃留学只是混个
文聘,烧些人民币的游戏。
“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
,你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东邪西毒》
翻过山的人会对没有...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2397
29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那个tooth fairy
六七岁吧,不过对开始认识到tooth fairy/santa claus 不是真的的孩子也有故事可讲
以下摘自《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2486416?ref=read-2-D&book_id=1
译自 Healing stories for challenging behavior
http://www.amazon.com/Healing-Stories-Challenging-Behaviour-
Perrow/dp/1903458781
别出心裁的家庭习俗
当孩子掉牙时,我们当地的习俗是用 1元或 2元的硬币换走这颗牙齿,当我的大儿子掉第一颗牙
时,我想了一下,觉得这种做法太物质化,于是决定改用一些更具想象力而且更质朴的东西——牙仙
子拿走牙齿后留下的将会是小贝壳而不再是硬币了。第二天一大早,我 6岁的儿子兴奋地说:“我
知道真正的牙仙子是不会放钱的”,他的话至今仍在我的耳边。
得到纯真的孩子的认可之后,我们家质朴的习俗就形成了。每一次换牙,牙仙子拿走牙齿后,都会
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一些自然的...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3027
30
不好意思,我是那种一点理想也没有的人,处于我那个环境上的,根本看不到什么理想
。不会比鲁迅的笔下闰土好到哪里去。
我之所以专心学习,客观原因是:1。作业做好做对做快,然后可以玩(没有任何课外
的东西要补,没有这个条件)2。被父亲安排很多小孩子可以做的家庭事情做,都是非
常耗时间
的那种,只能有限的时间在学习上。更主要的原因是:真的特别有乐趣,尤其是自己发
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后来的成绩上升了,完全不是任何时间堆出来的,而是基本上完全弄懂了。
还是觉得思想教育是最重要的,及时洗脑,要把小孩子洗得有motivation.自己认为感
觉太物质化的东西刺激小孩子不是那么有效(比如,衣食无忧还可以终日网游电玩)。
乐趣+persistency。还有要经常达到高标准下的鼓励,这边的good job则是太滥用了。
W**n
发帖数: 263
31
悲剧发生在他22岁,是完全有自主权的成年了。可是他在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毁了,毁在
家庭的手里,青春期的躁动让他更快的滑进深渊,没人拉他一把,就像他人生的所有时
光。
在他的自传里,看到的是一个生性敏感的孩子,生长在没有(或者极少)父母关爱的环
境。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关心过他的情感,整个文章里看到的是那么浓重的孤独和疏离,
他好像生活在一个孤岛上,所有的情绪都包裹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来没有看到其他
人对他有过心灵层面的关注,他也没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于
他的童年经历。
六岁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父亲很快有了新欢。年幼的他辗转于父母保姆继母之间,所
有人都只关注于自己的方便,从来没有把他的需要当作第一位。搬家,夏令营,学校,
哪里方便就把他扔到哪里。父亲工作繁忙,常年在外拍片。继母总是说些很刺激他的话
。有时可以从母亲那得到些许关爱,但是很短暂,而母亲也会随时因为自己的事而把他
丢到一边。
物质上倒是一直可以满足他,但是从小到大,身边最亲近的人从来都没有在情感上給于
他关注,没有人关心他内心在想什么,没有与他沟通的欲望,没有了解他。而这是作为
父母最应该给与孩子的,全身心...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6167
32
像你这种经常把美女和金钱等同,试图物质化美女的人,无一例外都有个丑妈。
自己妈是美女的人才不会把美女说成物质。
丑人的后代就是贱,越贱越丑,越丑越贱。
d****g
发帖数: 7460
33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孩子大学想学历史, 该支持吗?
一。人总是要他没有的东西。会不会咱们从小就知道中国穷,所以富强是想当然的正当
追求。而新一代没有对“贫穷”的羞辱感,所以反而“无知者无畏”?
二。我儿子成天说最爱四处度假。没准儿把他往物质化里养也有好处?:)

nerdy
l******4
发帖数: 1507
34
先bless
要别人的真心 先问问自己是否愿意付出真心 若自己也是处于观望状态 就不要怪别人
“真心换绝情”
还有 若是认为年轻的是有本钱的 那也是将感情or婚姻物质化了 毕竟若是你觉得你是
不想将就的 别人可能也正是跟你有一样的想法
再bless吧 加油
m*****t
发帖数: 3477
35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40岁大妈的海归经历和ganshou
这是因为现实世界价值观非常物质化。而人(无论男女)的婚配年龄(20-30)和事业
高峰期(40-50)不重合。所以才会有3,4,5的问题。
话说回来,这个成功男人当年青涩的时候,身边最好的同龄女孩们多半也被“成熟人士
”和“二代”们霸占着,这就是个循环。
大妈们看开点,从开始就把握住财政权最重要。如果不给财权的话,再帅再潜力也让他玩儿去。
d*******u
发帖数: 1181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tdb (help), 信区: USANews
标 题: 你那是在美 国实现的中国梦,而不是美国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7 22:35:43 2013, 美东)
国内生活比你好的同龄人的例子多得很。
你说得对,国内不是任何人都比你好
但是你忘了,在美国的中国人也不是每个人都像你那样
找不到工作的,千年坡似道,年薪5-6万的生物化学博士应有尽有
还有哪些放弃自己博士专业,专们做神医护士在网上贩卖电子产品的到处都是
如果美国梦就是3000尺,2车,老婆娃,90%的中国人都实现了,大部分地区的还不用像
你那样交很多苦逼加州变态税
80%的白人也都过得和你一样好,也就是说在美国亚裔+白人里面,你也就是个中等偏下
的中产阶级. 注释:5年还完放贷,与生活质量没关系。
这不是美国梦
对于大部分高等学历中国人来说,美国梦要莫是自己开公司,要莫在别人的公司做中层
主管,要莫作教授。至于其它的一切皆似浮云。
中国人喜欢攀比,女人更是极品,动不动,我有多少尺的房子,宝马奔驰系列。如果简
单的指物质上的,好了,吃福利...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7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 18:14:07 2017, 美东)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 阅读全帖
c*******7
发帖数: 3763
38
还比较现实啊。
当时两人好起来的时候,人家好像才是县委副书记的女儿。只是后来才升官的。
而且,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时候,人的思想还是相当单纯的,只是追求精神上面的理想
。只是90年代开始,才逐渐现实和物质化了。进入21世纪后,演变到现在估计已经是货
币化了。。。。
c*******7
发帖数: 3763
39
平凡的世界写的还比较现实啊。
当时两人好起来的时候,人家好像才是县委副书记的女儿。只是后来才升官的。
而且,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时候,人的思想还是相当单纯的,只是追求精神上面的理想
。只是90年代开始,才逐渐现实和物质化了。进入21世纪后,演变到现在估计已经是货
币化了。。。。
k**********4
发帖数: 16092
40
来自主题: Stock版 - 对异性的思念
独木难撑大厦,如果没有在朝的配合,这样的姿态也不至于愈滚愈大,导致事实与剧本
之间真伪莫辨。所谓在朝的配合,不如说是马英九为首的一批潜意识统派的自我压抑。
这样的潜意识统派,在推动ECFA的过程中,首度展现在世人眼前。
潜意识统派指的,是自幼接受中华文化教育,服膺于一统与振兴的道统,但是
却因为现实利害与政治性格的因素,在长成后刻意压抑自己的传承,出现违反既定思维
方向的行为模式,企图证明过去所认识的自己已经完成改造,转而依附于以反华与反祖
先为内涵的立场,寻求新的群性与群体认同。
这就像是近代日本的“脱亚入欧”:在追求成为欧洲国家的愿望下,效法欧洲
国家在亚洲建立殖民地,把亚洲大陆当成权力均衡专擅的场域,来证明自己不是亚洲。
潜意识的统派手法相同,学着把大陆当成威胁,把中国物质化成为市场与原料所在。
什么样的现实利害与政治性格,造成了潜意识的统派呢?国民党在内战败北后
,对自己失去自信,在台湾草木皆兵,特务无孔不入,殃及百性,尤其不再信任自己身
边的人。其结果,追随国民党来台的一代人,在跟随两蒋的四十年中,伴君如伴虎,学
会唯唯诺诺,察言观色。
他们一方面要信仰反攻大陆的神话,另一方...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021
41
来自主题: Stock版 - 韩少功:熟悉的陌生人
http://www.xys.org/xys/ebooks/literature/essays/stranger.txt
熟悉的陌生人
韩少功
那一天下雨,他对巴黎的雨天和林荫道由衷赞美,于是对中国怎么也看不顺眼。他相信
中国的幼儿园大多在贩婴杀婴,相信中国的瓜果蔬菜统统污染含毒,相信中国根本不可
能有历史和哲学,即使有的话,也只可能是赝品。他比我所见到的任何西方人都要厌恶
中国,虽然他侨居十载还只能说中文而说不好法语,只能在那里的华人区混生活。
我理解这样的谈话。他必须夸张,必须在我这个萍水相逢的同胞面前夸张,
否则他怎么能为他的十年漂泊作出解释?怎么能为他丢弃学业而在异乡的商场里打工找
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我对中国的很多事情也很不满意,但不愿意以智商去迁就谣言。我不愿意把
谣言当作批评、但也不愿意用同样夸张的手法来为中国争一个体面,以便让自己也沾沾
光,使自己在国内的日子变得优越一些、更加顺理成章一些。用背景给演员加分,把自
我价值的暗暗竞胜,延伸成一场关于居住地斤斤计较的评比活动,毕竟没有多少意思。
更重要的,我明白他的表达并不是他的全部。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白人
警官对他结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互联网思维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你不懂这个思维,就玩不了互联网,就会被
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给彻底抛弃。
到了现代,很多投资者甚至经济学家,都喜欢这种物质化的东西,觉得这种无纸化的东
西才之前,比如黄金。
却不知道现在一个腾讯,市值多大,一个狗狗,市值多大,一个曾经的度娘,多大,这
后面两个是搜索引擎起家,前面一个是网络生活的重要影响者。
因为觉得网络是虚幻的,所以不相信网络里面有暴利,有发财的机会,所以看到比特币
这么走,觉得是虚假的不可持续的。
然而这真不一定呀。
也许比特币总有涨到边的一天,但是比特币的出现,代表另外一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出
现,这才是最重要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一开放的眼界看世界。
虽然我不赞成现在还疯狂去购买比特币了。
k*****a
发帖数: 1518
43
美国寻梦: 有份工资不错、又不需要累得象孙子似的工作 zt
送交者: excel 2004年1月22日01:33:31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老美成天喊要实现AMERICAN DREAM, 可究竟什么是美国梦,在不同的时代大概有不同的
涵义。在现在的美国,所谓的美国梦似乎完全物质化了,有份工资不错、又不需要累得象
孙子似的工作,有自己的喜欢的房子、车子,没准再加上条游艇,这就是AMERICAN
DREAM的主要内容了。
中国人爱的是面子,外罩皮而卡丹,里面可以啥也不穿。到了美国,在学校混了几年,出
了校门搞定车子,再工作几年不曰而同地开始琢磨房子了。这世界上本没有路,就因为走
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嘿嘿,老中们的美国梦之路也就是这么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走着
的。
在美国,除了在纽约等大城市,居民住房很少是象国内的HIGH RISE高楼大厦,而基本上
是不超过三层的房子。买住宅的目的各不相同,洒家也不可能一一讨论。只能就普通购房
自住的事项胡扯一顿而已。
玩股票讲的是什么?TIMING, TIMING, TIMING!那么弄房子讲的就是 LOCATIO
d********i
发帖数: 363
44
公司有个老前辈对我很好,但是他有些地方我不是很喜欢。
比如,他和人讲话,经常自顾自讲,根本没注意到对方可能对他的话题感不感冒
再比如,比如将一些敏感话题(比如收入,对于上级的评价)在公开场合拿出来讲
还有就是感觉他有点脱离实际,比如有次公司要裁人,我很危险,manager在帮我争取
留下来,但是不知道结果。结果他一直在跟我讲员工该如何对公司贡献的理论,我第二
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公司?
再有跟他讨论现在国内物质化很严重的现象,我也没说那都代表我的想法,他就很直接
地说:I feel very sorry for you, 你居然是贪图物质的女孩。。。(我是觉得基本
的物质是必须的,他就觉得好像一切追求物质都是罪恶的。。)
另外,他就是特别关心我,经常给我带小礼物,cookies,fruits,juice之类的,刚开
始我都有收,也回送过几次,而且告诉他我刚搬来公司这个城市还在落脚自己生活都照
顾不过来,没办法也老是给他准备礼物。他说没关系。
后来,他继续送礼物,我每次都收得很不好意思,后来间接直接地也跟他说了,他送的
次数多于我送的次数,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压力也很大。他还是说没关系。
...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45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jack1985(SAYHELLO), 信区: Working
标题: 房子成必买品,年轻人也很纠结...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28 08:06:26 2017,GMT)
(01)
——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买房?
要想找到答案,讲个故事先。
(02)
家里的洗衣机旧了,经常出故障。
有天老婆去逛街,出门时下令:你,别傻在那里,把泡在洗衣机里的衣服洗了。不
洗好衣服不许吃饭!
欧耶,谨遵懿旨,我打开开关……洗衣机没动静。
……再打开脱水开关,洗衣机保持沉默。
我拍着洗衣机,心平气和的对它说:要你这废物有什么用?关键时刻总是给我掉链
子,这次你又想干什么?存心让我饿肚皮吗?
就在这时,外边响起收破烂的吆喝声,我立即出去,把收破烂师傅叫上来,给了他
50块钱,让师傅把洗衣机搬走了。
哼哼,一台洗衣机也敢跟我斗,你还不够格!
——然后就接到了老婆的电话:刚才停电,现在应该来电了,你可以洗衣服了。
我:……呃?
(03)
人生最重要的,是看透本...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382
46
有,
三藩,LA,波士顿。。。凡是多中国人的地方就热闹,
这些地方还是不错的
纽约就算了,太物质化了
c****d
发帖数: 3097
47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弱弱的问,有人对书友会感兴趣吗
首先我声明,王小波是我青年时代非常fan的人物,直到现在还比较喜欢。但是喜欢归
喜欢,批评归批评。
1,王小波的思想本身不算深刻;
2,更重要的是,王小波的态度。他的态度,怎么说,是一种自满的态度;无论是他本
人还是他的读者,写完或者看完了他的杂文,都有一种洋洋自得的自满心态--我又证明
了我是聪明而牛B的少数。这种态度,使得他本人和他的读者都不容易有那种继续深入
的迫切感。对比一下经典的鲁迅和胡适的杂文,很容易感觉到这一点,胡适也不深刻,
但是有一种客观的科学家态度,鲁迅是那种痛苦的拷问式态度,他们的杂文,更有利于
读者进一步去思考;
3,王小波不断重复自己。虽然他写了N多的小说和杂文,可是主题就那么几个。他经历
了80年代中国社会的商品化、物质化剧变,但是对其几乎没有反应。这一点秦晖在他批
评王小波的文章里面指出来的很清楚。
M****7
发帖数: 13407
48
来自主题: Missouri版 - 北京第三天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ij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henrysh (好人), 信区: Beijing
标 题: 北京第三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7 04:44:51 2013, 美东)
地铁人多,但秩序很好。要知道我四年没回北京,上次的记忆可不是这样的。不过也不
能说人民素质提高了,实在是因为有专人在那儿维持秩序,督促排队。地铁车次很多,
我注意到人们不再不顾一切往上挤了,排到了没地儿,就等下趟,而我还保持着原来的
生猛,硬是挤了上去,一个女孩冲我直瞪眼,我说“对不起,不挤上不来”。
昨天去联通,今天去电信,都是办手机卡的事儿,我还是发现北京这个方面不如南方专
业:就是感觉吧,人雇得多,但是稀里哈啦的,有点儿稀松,问他们什么,也有点语焉
不详,得互相问。这就是华盛顿说的,一个活儿让仨人一起干,谁也干不好。而且国内
的服务人士一直有一个跟美国不同的地方,就是喜欢盯着客人看,盯得我只发毛,跟狮
子端详猎物似的。你想,你走进办手机的地方,呼啦四五位都凑上来了,说话也说不清
楚。这就是培训的问题吧。今天电信那个店的硬件设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间儿摆着
沙...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2396
49
原来是上海宁
所以说艺术是非常残酷的,而且在物质化的今天还要看市场
但有了孩子还是要让他/她学习学习,最起码要多熏陶熏陶,不置于过于世俗
g*******a
发帖数: 31586
50
"红包"里的社会变迁
“在香港过春节,我和弟弟收到的‘利是’都只有10元、20元港币。”23岁的陈皓
峰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来北京过年的他说,内地春节红包的厚度简直超乎想象。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中国,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对长辈而言,压岁钱里饱含着对晚
辈的宠爱和关心。
“从小到大收的压岁钱有好几万了吧,但是我永远也忘了不了8岁时爷爷给我的10
元压岁钱。”29岁的郑州人李石告诉记者,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爷爷大年三十的晚上才
从农村老家赶到城里,进门第一件事就是从怀里摸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10元钞票。“当
时爷爷在老家种地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一两百元,10元基本上是我半年的零花钱了。”
对于孩子来讲,过年时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妈妈先帮你收着”。然而随
着“80后”们长大成人,曾经由父母保管的压岁钱也开始逐渐派上用场。27岁的沈阳男
孩李博从7岁开始“上交”的压岁钱在今年为他付了买房的首付;父母为24岁的广东姑
娘贾乐乐攒下的压岁钱为她支付了4年大学的学费……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压岁钱已经成为了不容小觑的一笔财富...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