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燕京大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0
发帖数: 12393
1
他的文胆,阮铭,就是起草5号文件的搞两少一宽的。现在是台独死硬分子。
阮铭。此人是著名的“改革理论家”,有胡耀邦的“文胆”之称。
阮铭,祖籍江苏金山县,1931年7月3日出生于上海, 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
海从事学生运动的工作。1948年考进北京燕京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一直到1958年为止,
先后担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青年团委书记、以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届中央委员
会候补委员。就在这一时期,阮铭受到胡耀邦的赏识,成为胡耀邦亲信,并在反右派斗
争中表现积极,残酷迫害知识分子。
1958年至1961年之间,阮铭调任为北京日报社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论部主任。1961年
至1967年1月则调至中共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工作。在陆定一时期担任过《宣教动态》的
编辑,陶铸时期则担任过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阮铭
在文革初期相应陶铸“全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号召大搞打、砸、抢,1967年起在宁夏
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场接受监督劳改,一直到1973年因胃出血到北京治病为止。
1977年阮铭应胡耀邦的邀请,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工作,担任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委
员兼理论研究室...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206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政道的同学花了一辈子认识tg
文科生
巫宁坤,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1920年9月生,中国江苏省扬州人。
生平 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6年9月,成为美国印第安纳州的
曼彻斯特学院唯一的外国学生。后在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批评。1951年受北京燕
京大学校长陆志韦邀请,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回国从事英语教学。
1951年新年,应北京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邀请,并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务院欢迎
信后,便回国任教。此后先后在北京燕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等校
任英美文学教授。巫宁坤曾经在《英语世界》发表一些英文散文,诗歌和翻译,包括他
英译的方励之的《重访卡普里》。巫宁坤中英文俱佳。黄灿然认为他翻译为中文的有些
诗歌译文质量优于余光中的翻译[1]。著有英文回忆录《A Single Tear》,后出版中文
本,名《一滴泪》。作为翻译家,他的著名译作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白求恩传》。
1954年起,开始受到批评批判,1957年“百花运动”时因批评时政,在反右运动时被打
倒,1958年4月17日下午,被送到了北京南城陶然亭公园附近的“半步桥监狱”接受劳
教。1960年10... 阅读全帖
l***8
发帖数: 2233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阮铭还算良知未泯
胡耀邦这个老贼,坏道基因里去了
他的文胆,阮铭,就是起草5号文件的搞两少一宽的。现在是台独死硬分子。
阮铭。此人是著名的“改革理论家”,有胡耀邦的“文胆”之称。
阮铭,祖籍江苏金山县,1931年7月3日出生于上海, 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
海从事学生运动的工作。1948年考进北京燕京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一直到1958年为止,
先后担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青年团委书记、以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届中央委员
会候补委员。就在这一时期,阮铭受到胡耀邦的赏识,成为胡耀邦亲信,并在反右派斗
争中表现积极,残酷迫害知识分子。
1958年至1961年之间,阮铭调任为北京日报社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论部主任。1961年
至1967年1月则调至中共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工作。在陆定一时期担任过《宣教动态》的
编辑,陶铸时期则担任过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阮铭
在文革初期相应陶铸“全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号召大搞打、砸、抢,1967年起在宁夏
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场接受监督劳改,一直到1973年因胃出血到北京治病为止。
1977年阮铭应胡耀邦的邀请,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工作,担任中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70年中国政府残酷迫害科学家
十年文革(即中共称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
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
,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
、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
来记录历史。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年的
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又如
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的;
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师级
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那
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弥补的!
让我们这些过来人再回顾一下当年的惨状吧,让没有经过这场浩劫的年轻人也来了解一
下当年的情景吧,那些被“无产阶级司令部”煽动起来的野蛮和残暴,已经到了何等疯
狂的地步!
所谓“批斗”,就是要当事人在群众大会上双膝跪地(不是地板,而... 阅读全帖
e********8
发帖数: 929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刚看到孙孚凌逝世
朱令案:一场豪门恩怨引发的血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0bb430102ea5v.html
今年4月我曾写过《朱令案远比复旦案复杂》,之后随着各种材料浮出水面,我更加相
信朱令案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当初一些人利用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虚构了一个官二
代千金因嫉妒投毒残害平民少女的故事;如今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却又揭穿了这个谎言
,原来大家蒙在鼓里十几年,涉案的各方都有深厚的家庭背景。
孙维的家庭背景大家已经熟知了,十几年前就有人拿她的爷爷孙越崎说事儿。孙越
崎参加过辛亥革命,做过民革的副主席,不过民主党派并无实权,北京很多家庭满门朱
紫,孙家并不算什么大户。孙越崎的侄子孙孚凌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但孙孚凌并非孙维的直系亲属,恐怕也不会为了一个远亲对案情施加影响,更何况我
们老一辈领导还是有自己的操守的。
与孙维不同的是,朱令的家庭背景虽然也很深厚,但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隐藏”
起来,案发后十几年间公众对此几乎一无所知,2013年以前各类网络百科中也都没有这
方面的资料。因此贝志诚声称孙维因嫉妒还投毒时,才有那么多...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7/415023.shtm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任教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
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
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
附: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
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
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到燕园,我总会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气...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64
7
http://www.pku.edu.cn/ 头条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8-07/02/content_303545.htm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
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
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
附: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今年迎来120周年华诞。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
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
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让大学士傅恒一时间成为热点人物。通过电视剧让一位
历史人物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宰相刘罗锅》里的
刘墉、和珅;再到后来《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晓岚;以及前两年《甄嬛传》中甄嬛
的原型孝圣宪皇后。如今轮到乾隆帝的宠臣富察·傅恒出场了。我们就为各位朋友介绍
一下傅恒的“生前身后”事。“生前”指其宅邸,“身后”则指其安葬处。
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让大学士傅恒一时间成为热点人物。通过电视剧让一位
历史人物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宰相刘罗锅》里的
刘墉、和珅;再到后来《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晓岚;以及前两年《甄嬛传》中甄嬛
的原型孝圣宪皇后。如今轮到乾隆帝的宠臣富察·傅恒出场了。我们就为各位朋友介绍
一下傅恒的“生前身后”事。“生前”指其宅邸,“身后”则指其安葬处。
富察·傅恒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皇后富察氏的弟弟。乾隆帝对富察氏“每加敬服,钟
爱异常”,因而对傅恒也是格外关照,而傅恒本身也十分争气,历任户部尚书、吏部尚
书、保和殿大学士,并在军机处二十余年,在征战大小金川及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傅
恒都有...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9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6725&s=fwzxfbbt
邓小平有没有说过“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
作者 望长城内外
最近,中美贸易战打得正酣。有人搬出了据说是邓小平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凡是
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了”。其用意就是中国绝不能把同美国的关系搞坏了。
下面是网上有代表性的一个帖子的内容:
【1979年邓小平复出后首次访美,陪同邓小平一同出访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之
在飞机上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回答说:“回头
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言下之意,凡是和美国
对抗的国家,都还处于乞丐一级。和中国处于统一起跑线的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
等国家,因为和美国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早早跨入了发达行列,而中
国、朝鲜、古巴、东欧等等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把反美当作头等大事,结果却是民不聊
生。可以说,正是邓小平认识到和美国搞好关系的重要性,把发展中美关系放在中国外
交的第一位,才有了中国真正的开发,才迎来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
关于邓小平什么时候说这句...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348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蛤蟆不死,朱令案永远没戏
只是朱令姥爷是燕京大学校友,他家通过燕京大学校友会联系到当时副总理黄华。
孙维爷爷好像是国民政府矿业部长,然后带枪投靠我党的。人家可是和老江谈笑风生的。
[在 nilaolao (跪安吧) 的大作中提到:]
:朱令家什么级别,我在哪里看的孙维他爷爷开国元老级别的
c*c
发帖数: 2397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5 09:32:33 2011, 美东)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53
12
来自主题: Salon版 - 洪博培: 北京三味书屋
美国驻华大使 詹•亨茨曼(洪博培)
北京三味书屋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主持人:好,尊敬的大使先生。各位朋友们,下午好。首先让我们感谢洪大使,在他百
忙当中抽出时间来和我们大家见面。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太太和一些朋友们,为这次活
动的顺利举行所付出的努力和抗争。
我们早就听说洪大使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渴望更多的了解我们中国,而且怀有很深的东
方气质。尤其为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大使先生幸福和充满爱的家庭中,还有一位中国
女孩。所以我们把洪大使看成是一位友好的使者。而且是我们一门远房的亲戚。所以我
希望洪大使来到三味书屋,就像亲戚串门一样轻松。您不需要做政治报告,我们这里没
有政客。就和大家见见面,随便聊聊天。
洪大使在美国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尽忠职守的公务员。也是一位出色的才华卓越的政治
家。在许多重要的岗位上,都有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两任犹他州州长的岗位上。不单
是政绩斐然,而且口碑甚佳。如果用一句中国话,简单概括洪大使的简历。那就是真正
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刚才洪大使还给我们一个好消息,他的漂亮的妻子非常关
心儿童、学生和妇女的问题。希望有机会也能跟大家共同交流...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329
13
http://view.news.qq.com/a/20140430/005523.htm
王国维之女解读乃父投湖自杀之谜
[摘要]罗振玉为何仿写伪造王国维“遗折”?
投湖之前
父亲为什么要到颐和园鱼藻轩跳昆明湖自杀呢?
关于这件遗憾事,讨论的人很多,关于原因,也各有不同的见解,包括“罗振玉先生逼
债说”、“罗振玉先生带回女儿说”、“殉清说”、“时局逼迫说”等。东明回想起来
,可能是各种因素促成的,导火线则是大哥潜明突然病逝,大哥的妻子罗孝纯却被其父
罗振玉带回去自己照顾,父亲受到很大的刺激。
1918年,大哥19岁在上海结婚,大嫂即罗振玉之次女。父亲与罗振玉先生初为师生,继
为朋友,终为儿女亲家,关系实不同寻常。
然而好景不长。1926年9月,潜明哥在上海突染伤寒症,本已好转,但实际并未痊愈。
这类病在恢复期忌吃生硬之物。大哥喜欢吃硬饭,后来又发作了。父亲听闻大哥病危,
即由北京清华园乘车赴上海,其病已无救。父亲在上海为他主持丧事。罗振玉也到上海
慰问,并安慰自己的女儿曼华(字孝纯)。丧事办完,罗振玉就带着女儿回到天津罗家
去了,当时称之为“大归”。
父亲个性刚直。他最爱大哥,大哥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陈寅恪辉煌的清华时代
1925 年2月,清华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相关章程,决定先开国学门一科。清
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又称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是清华大学为大学毕业和有一定国学根柢
者专设的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
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来担任研究院导师。“导师”是当时中国二、三十年代
清华教职中一个特殊的称谓,这使它有别于其他一般教授。当时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
职演说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句话至今也是至理名言。
拥有一批高质、稳定的一流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清
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泰山
北斗来研究院担任教职,专门聘为导师。
同年3月,经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先生特别推荐,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正式聘
请陈寅恪先生回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三先生一起出任国学研究院教授。
关于聘请陈寅恪先生为国学研究院一事,以前大家过分相信陈哲三先生文章中的那段“
传说”。在陈哲三先生的《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自...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5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zt 国际共济会最高华裔组织
国际共济会最高华裔组织
(2015-02-16 00:32:02)
2012-12-27 08:43:04| 何新
Committee of 100
百人会徽标:
人字象征金字塔
2012年12月27日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2009年奥巴马提名两位华裔担任其内阁部长——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两
人均为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成员。奥巴马政府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五位华裔担任高官,其
中三人出自百人会。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1990年在美国纽约成立的一个华人精英组织,是共济会
的外围。发起人是共济会华裔石匠大师、33级会员贝聿铭和共济会员、音乐家马友友。
百人会有会员140人左右,其中多数是美国各级共济会员,全部是在美国社会中有影响
力与知名度的华裔组成。
百人会的入会资格十分严格,最主要的入会标准是: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要在全美甚至
全世界都有知名度,此外还必须得有好的声望和品行。
与共济会相同,加入百人会须有3名老会员的推荐,百人会设有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进行
资格审核和批准。其会员年费为2000美元左右。
百人会成立时人很少,只有五六十人,至200... 阅读全帖
v*****H
发帖数: 919
16
[2010-02-22 07:25:01 来源: 时代周报(广州)]
2008年11月17日,距离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已有近60年。在燕京大学
解散56年之后,她的创办者和灵魂—司徒雷登,在去世近半个世纪之后,他终于一遂心
愿,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中国。这一天,应该是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标志着
政治与司徒雷登,政治与历史的和解。在杭州的安贤园,举行了司徒雷登的骨灰安葬仪
式。墓碑上用中英文对照写着,“司徒雷登,1876年—1962年,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再无其他。
“是中国人更多于是美国人”
司徒雷登曾说自己“是中国人更多于是美国人”,此言不虚。早在1874年,司徒雷登的
父亲,一个名叫约翰·林顿年轻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带着他的新婚妻子,远涉重洋来
到了中国杭州。夫妇俩在杭州传教长达半个世纪,直到去世,两人都葬在杭州。
司徒雷登是林顿夫妇的第一个孩子,1876年6月,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耶稣堂弄。少年时期的司徒雷登,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也曾和小伙伴玩耍在西子湖畔的坊间里巷。1887年,他“远赴美国留学”。1904年,28岁的他回到中国,和父亲一道传教。他再次来华后
l**********r
发帖数: 4612
17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我的家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trin (motri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我的家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4 22:34:02 2012, 美东)
民国初年,我们家族是当地望族。有一家把长子送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另外一家把长子送到美国麻省理工留学。还有一家是送到燕京大学读书。
读MIT 回国那个族人没有了解到后来如何。
读早稻田的族人回国之后,任国民政府某部部长。
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得道高人。高人是我们老乡,年幼时候得过一场重病,
被一个道士一贴草药救了性命。高人要拜道士学医,结果道士说
医术只是道家一个旁支, 希望他学习道。
高人苦学之后, 终于融汇贯通。
我的族人与他合开了一个反动会道门组织,(因此在49年之后, 我的这个族人被抓了
起来)
高人四处讲学, 有了些名气之后, 做了湖南省主席何键的幕僚。
先主席搞秋收起义的时候, 何键拿不准怎么镇压, 来请教高人。
高人说:等他们粮食耗尽了, 再行剿灭。
结果就不说了。 后来何键抬了很多袁大头来酬谢。
这个族人后来把北京长安街都买断了。
燕京大学毕业这...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膝上放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
暑假回国,偶从家中故纸堆里翻到一张旧剪报,昔之所爱,今尤戚戚,输入电脑附录于
后。
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新民晚报》,作者张新颖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此前看过他
的《栖居与游牧之地》一书。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到几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都出自中
文系的年轻学者:除了张新颖,还有吕新雨的古希腊悲剧,郑元者的图腾美学。张新颖
的书是系主任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丛书之一;这套丛书颇为红火,同列其中的系
友还有《拯救大地》的郜元宝、《季节轮换》的李振声和《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王彬
彬。这些年轻人日后都成为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的骁将猛士,让人感叹中文系人才济济,
切磋激励,文思俱进。
文章所写的赵萝蕤更是让我感到亲切的外文界前辈。赵萝蕤出身名家,其父赵紫宸历任
东吴大学教务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不仅是知名的神学家,并且精研诗词。赵萝
蕤从小中西兼学,文采过人。十六岁入读燕京大学英文系时,外籍教师布置阅读的名著
篇目,她早从家中书架上遍览无遗,其师惊许。好友钱穆后来回忆西南联大期间,图书
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赵几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从燕京毕业后,赵萝蕤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研究所,跟随吴宓、叶公...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6093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膝上放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
叶廷芳忆赵萝蕤
1
我与赵萝蕤先生的认识始于1960年初秋。
那一年的新学期开始,北大西语系主任冯至根据中宣部加强外国文学教学的指示,
对西方文学教研室进行调整扩充,为此我和英、德、法专业的个别同学提前一年毕业,
留在教研室当助教。
那时外国文学教研室的中心工作除教学外,是编写《欧洲文学史》,分别由杨周翰
、吴达元和赵萝蕤三位教授担任主编,冯至则受中宣部委托同时主管《欧洲文学史》和
《中国文学史》这两项编写工作。赵萝蕤先生当年不到五十,她在不惑之年就已是二级
教授(当时的正教授分三级),这个级别的女教授当时全国只有两名(另一名是山东大
学的冯沅君,冯友兰的妹妹)。因为是初创阶段,教研室务虚会很多。我发现,在教授
行列中,那位面貌端正、仪态雍容、举止优雅的唯一的女性,总是静静地听着,很少说
话。我对她一无所知,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于是一次会后就主动向她自我介绍,以便
慢慢认识她。没想到,她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看你就是个浙江人!”口气中带点赞扬
的味道。我趁势说:“看来您也是浙江人啰?”“当然嘛,不然我怎么会一猜就中呢!
”我的心情轻松起来。在知道了她是湖州人以后,我说:“那就是说, ‘我...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5873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白岩松:夹缝中的良知和智慧
想了解储安平,看章诒和不行。
储安平与“党天下”。
戴晴
1.
【帽子】(mao•zi)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作装饰的
用品:一顿~。②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不必用~压人;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
,不要光扣大~。
——《现代汉语词典》
帽子这字眼,如果不考虑它的第一个含义,在中国近现代(可能也只在中国近现代
)以来最风光的一次,要算是1978年了。那年,从春天到秋天,至少有两则关于帽子的
文字,扰动了中国(恐怕还不只中国)上百万人的心。它们是:
《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统战部上报,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
复。
《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1978年9月17日。
一年半之后,1980年5月8日,55万余顶右派帽子已全部摘去——它们是在1957年夏
天和以后的几个月里被陆续制作出并扣在别人头上的。如果不考虑其中一部分人已在
1959-1964年间陆续获摘,到了1980年,真正以皮肉俱全的头顶享受到大自然的空气与
阳光,并且还享受到那帽子压出的凹痕已不再被人视为种性表记的快乐的,只剩下10余
万了。
帽子已不复存在,对当初“戴帽”...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萧红》:走歪的三角恋
转贴一个文给你们文青们看:
来源: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24346/
她们曾仰望同一片星空:冰心、丁玲、萧红人生交往纪事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
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
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戏剧作
家在内,最优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鲁迅在提到茅盾、丁玲、田军等人后接着说,“田
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有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
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这大概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人
将冰心、丁玲、萧红作为三代女作家的领军人物并提。是年,冰心36岁,自1919年9月
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已经踏入文坛18年;丁玲32岁,1927年12月以《梦珂》登上文坛
以来,从文也近10年;而萧红这时刚刚25岁,初涉文坛不过3年,她的受重视,实在是
鲁迅独具慧眼。
三位女作家生活于动荡飘摇的时代——即便是共和国时期也并不安定,客观原因
严重妨碍...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王文娟与孙道临【转载】
因为爱情,沧桑也是阳光
王一徳
1962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王文娟与孙道临终于喜结良缘
新婚夫妻在庐山
大约20年前,夏天,上海电影界有一个入党活动,记者去采访,发现新党员名单的第一
个,是孙道临,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张瑞芳。
那天道临老师也有发言,简短,但很动情,几次停顿。瑞芳老师也湿了眼眶,喃喃
着:“这下好了,好了。”我问瑞芳老师怎么了,瑞芳老师说:“其实道临参加革命比
我早,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道临不容易,王文娟不容易。”
从瑞芳老师那里,我第一次听说了道临老师的故事:还在北平崇德中学读书时,孙
道临就投身一二九运动,成为地下党员。七七事变后,北平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留守
北平的孙道临被捕。和他后来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一样,虽受酷刑依然坚
守了组织的秘密,也没有暴露身份。但等他被家人营救出来后,组织关系接不上了。此
后他回到燕京大学哲学系,腥风血雨的日子里,他一边找组织,一边参加抗日活动,再
度被捕。再后来,辗转上海,正式当了一名演员。解放后,终于打听到了当年的入党介
绍人、直接领导朱迈先(朱自清长子)的下落,但朱已经冤死,他的组织关系就此成了
悬案。虽...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黄色,色情,爱情 (转)
那就也考考古黄色的来由:
为什么用「黄」形容色情?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黄兴涛、陈鹏
近年来,时常有学者或文化人从中国民族文化自尊的角度强调,不宜再将“黄色”一词
作为色情和淫秽的代名词来使用。他们认为,这一中国传统语境中本来象征高贵和尊严
的色彩词,其含义的剧烈转变其实历史并不长,不过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互动的变异产
物。然而这些文章未能深化探讨“黄色”一词内涵演变的近代轨迹,未能深入揭示其“
淫秽”含义在中国得以生成的具体历史过程、时代契机与因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
潜藏的文化意蕴。故此,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出新的研究努力。
一、传统语境下“黄色”一词内涵的基本倾向及近代延展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不仅是只表示物理含义的颜色词,而且还被
赋予各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基本上属于被崇尚的颜色。不
仅汉民族很早就尚黄,很多与“黄”相连的组合词汇,多富积极含义,而且在藏族和维
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现象。藏传佛学的知名研究专家扎雅·罗丹西饶活佛说:“
黄色作为佛之增业的本色,是福、禄、寿、教证(指教法和证法)兴旺发达的象征。人
们把黄色作为尊贵、高尚... 阅读全帖
b*****b
发帖数: 875
24
《北平无战事》最近很火,剧中的人物也跟着火了。不过,剧中的人物并非都是蒋经国
(字建丰)这样的,也有一些是经过编导加工的,有些有真实原型,甚至还有将两个人
物的经历糅合在一个人身上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有原型的人物的原型。
建丰同志
建丰同志——蒋经国,真实历史人物。不用多说。
曾可达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曾可达,有2个原型。其一为贾亦斌
,另一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王升。
曾可达,"贾对曾",“亦对可”,“文武则达”,贾亦斌作为原型最好不过。贾亦斌,
1947年4月,任预备干部局副局长,1948年3月,蒋经国请辞预干局局长职务,保荐代理
局长,因“杨子公司案”同蒋经国发生严重分歧。11月,陆军预备干部训练第一总队在
南京成立兼总队长。12月初,与段伯宇等密谋决定择机举行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4月7
日为策应解放军南渡长江,在在浙江嘉兴毅然率部起义,26日抵达南京,被批准为中共
党员。所以剧中作为国民党的曾可达死, 与蒋经国决裂。
上将王升(1917-2006年),原名建楷,又名修阶,字化行,江西省龙南县人。陆军军官
学校(黄埔军校)16期毕业,中央干校研究部第1... 阅读全帖
b*****b
发帖数: 875
25
《北平无战事》最近很火,剧中的人物也跟着火了。不过,剧中的人物并非都是蒋经国
(字建丰)这样的,也有一些是经过编导加工的,有些有真实原型,甚至还有将两个人
物的经历糅合在一个人身上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有原型的人物的原型。
建丰同志
建丰同志——蒋经国,真实历史人物。不用多说。
曾可达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曾可达,有2个原型。其一为贾亦斌
,另一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王升。
曾可达,"贾对曾",“亦对可”,“文武则达”,贾亦斌作为原型最好不过。贾亦斌,
1947年4月,任预备干部局副局长,1948年3月,蒋经国请辞预干局局长职务,保荐代理
局长,因“杨子公司案”同蒋经国发生严重分歧。11月,陆军预备干部训练第一总队在
南京成立兼总队长。12月初,与段伯宇等密谋决定择机举行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4月7
日为策应解放军南渡长江,在在浙江嘉兴毅然率部起义,26日抵达南京,被批准为中共
党员。所以剧中作为国民党的曾可达死, 与蒋经国决裂。
上将王升(1917-2006年),原名建楷,又名修阶,字化行,江西省龙南县人。陆军军官
学校(黄埔军校)16期毕业,中央干校研究部第1...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9053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xdmbdb (不晓得嘛,不多吧),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平无战事》中的人物原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15:35:36 2014, 美东)
《北平无战事》最近很火,剧中的人物也跟着火了。不过,剧中的人物并非都是蒋经国
(字建丰)这样的,也有一些是经过编导加工的,有些有真实原型,甚至还有将两个人
物的经历糅合在一个人身上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有原型的人物的原型。
建丰同志
建丰同志——蒋经国,真实历史人物。不用多说。
曾可达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曾可达,有2个原型。其一为贾亦斌
,另一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王升。
曾可达,"贾对曾",“亦对可”,“文武则达”,贾亦斌作为原型最好不过。贾亦斌,
1947年4月,任预备干部局副局长,1948年3月,蒋经国请辞预干局局长职务,保荐代理
局长,因“杨子公司案”同蒋经国发生严重分歧。11月,陆军预备干部训练第一总队在
南京成立兼总队长。12月初,与段伯宇等密谋决定择机举行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4月7
日为策应解...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8414
2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网络战争
第十九章 小记者
我是奥拓,长大了我就变奥迪 网络语
离开俞老家回去的路上,同来的顾教授告诉袁传一定要抓住机会,因为俞老非常欣赏袁
传。有俞老的支持,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同来的还有燕京大学的柳教授,现在袁传已经有点看不上柳了,什么教授,何况还是个
副的。办点事情也不利落。虽然心里这么想,不过面子上还是要过的去的,毕竟柳教授
刚刚帮自己出了一本书,还帮自己引见给了俞老。
晚上回到旅馆,袁传给张桃花打了个电话。
“我是袁传。”
“俞老让我给你连下一下。”
“俞老跟你说了,那就好。”
“不过,我明天就要回美国了,飞机是中午的,上午没安排,你可以到我的旅馆来”
“好吧,明天见。”
“靠,这桃花的名字这么俗,不过声音挺好挺得。”放下电话,袁传想,“明天一定要
看看这桃花长什么样。”
时差刚倒过来,就要回去了。虽然这次回来没有成为燕京大学的人,不过认识了不少人
,而且有颇有几位的名字是在报纸经常出现的,也算收获不小。明天这张桃花如果是个
美女就圆满了。
第二天一大早,袁传收拾好,洗了个澡,穿上西服打好领带。到旅馆餐厅吃个自助餐,
然后等张桃花。
早上八点,张桃花准时来了。一身淡雅的职业套装,...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62
28
来自主题: Joke版 - 北大会出国家主席吗?(ZT)
北大会出国家主席吗?
发信人: x1980 (ilovechina), 信区: PKU
标 题: 北大会出国家主席吗?
关键字: 北大之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30 18:15:03 2010, 美东)
北大,一个代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大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复杂的being.
从京师大学堂到燕京大学,从燕京大学到北京大学。从维新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从五
四到六四。北大经历了太多,那些沧桑蹉跎,岁月几多愁。
北大有很多文人的身影,鲁迅,胡适,数不胜数。北大一直是中国近代思想的急先锋,
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但是,北大学子在何方?
如果说北大出过政治领袖,那能想起来的只有毛泽东。如果不是强攀关系,毛泽东和北
大也是有缘无
分。不知道那时是北大留不住毛泽东,还是毛泽东不屑北大,反正泽东只是北大的图书
管理员而已。这
就是北大与政治的关系。
北大太清高了吗? 北大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人思维吗?传统的中国式文人是很清高的,
不为而都米折
腰,不饮盗泉之水。清高的人往往不能融入政治,因为政治需要手段,需要杀戮,需要
背叛。
北大也有流血时。五四的镇压,六四的枪声,最
h***e
发帖数: 2019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EGIETNI (lovewisdom),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2013-2014中国顶级大学排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 15:33:57 2014, 美东)
2013年末,媒体公布了中国最新大学排行榜。我也想借此机会对自己所认识的那个
排行榜中的前几所大学作点个人的判断,以飨读者。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仅是
为了抛砖引玉,不求全面,但求视点独到。当然。如果本人的排名刺伤了您的自尊,那
原本不关我的事。我只是试图陈述事实而已。
以下就是本人对截止于2013年前中国几所著名的顶级大学的评估。此处的大学名
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没有任何意义,仅体现了其中文拼音字母的顺序。
北京大学:中国最堕落和最无耻的大学(证据:霸占原燕京大学的校园、包容颇
有流氓派头的孔庆东、开除敢于发表异见的夏业良和焦国标、甚至为犯下强奸罪的学生
开脱罪责等,对权势当局惟命是从,已经从上世纪早期思想自由的圣地变成了封杀思想
自由的衙门,可谓毫无古今大学之灵魂。)
复旦... 阅读全帖
m******j
发帖数: 5079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Riveroak (大河之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王文娟与孙道临【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21 12:03:42 2014, 美东)
因为爱情,沧桑也是阳光
王一徳
1962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王文娟与孙道临终于喜结良缘
新婚夫妻在庐山
大约20年前,夏天,上海电影界有一个入党活动,记者去采访,发现新党员名单的第一
个,是孙道临,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张瑞芳。
那天道临老师也有发言,简短,但很动情,几次停顿。瑞芳老师也湿了眼眶,喃喃
着:“这下好了,好了。”我问瑞芳老师怎么了,瑞芳老师说:“其实道临参加革命比
我早,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道临不容易,王文娟不容易。”
从瑞芳老师那里,我第一次听说了道临老师的故事:还在北平崇德中学读书时,孙
道临就投身一二九运动,成为地下党员。七七事变后,北平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留守
北平的孙道临被捕。和他后来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一样,虽受酷刑依然坚
守了组织的秘密,也没有暴露身份。但等他被家人营救出来后,组织...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征文】没有书房的女人
暑假回国,偶从家中故纸堆里翻到一张旧剪报,昔之所爱,今尤戚戚,输入电脑附录于
后。
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新民晚报》,作者张新颖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此前看过他
的《栖居与游牧之地》一书。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到几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都出自中
文系的年轻学者:除了张新颖,还有吕新雨的古希腊悲剧,郑元者的图腾美学。张新颖
的书是系主任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丛书之一;这套丛书颇为红火,同列其中的系
友还有《拯救大地》的郜元宝、《季节轮换》的李振声和《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王彬
彬。这些年轻人日后都成为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的骁将猛士,让人感叹中文系人才济济,
切磋激励,文思俱进。
文章所写的赵萝蕤更是让我感到亲切的外文界前辈。赵萝蕤出身名家,其父赵紫宸历任
东吴大学教务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不仅是知名的神学家,并且精研诗词。赵萝
蕤从小中西兼学,文采过人。十六岁入读燕京大学英文系时,外籍教师布置阅读的名著
篇目,她早从家中书架上遍览无遗,其师惊许。好友钱穆后来回忆西南联大期间,图书
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赵几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从燕京毕业后,赵萝蕤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研究所,跟随吴宓、叶公...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韓素音逝世 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在洛
桑举行。
拥有多次感情经历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韓素音逝世 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_name=ᦙ
情系中国的韩素音 (1991)
•   在我国,韩素音的大名,无论党政要人,文化学术界人士,甚至是不
幸的残疾人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而且一提起她,也没有人不生敬佩之心。她
每年在春秋二季回国,每次来报纸上总要刊出有关她行踪的消息,而蒙她眷顾的人,也
莫不以一见她为幸。她每次回国也一定走访这些老友新朋们,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残
疾青年,除非时间上实在分身不堪,她不会忘掉任何一个朋友。即使见不了面,她也要
致以衷心的存问。令我十分感动的,倒不是只是为了她在海外做了许多有益祖国的工作
,而是她对我国前途、文化事业,以及残疾青年生活的关怀。
韩素音现在虽拿的是英国护照,但她始终没有忘掉她那多难而又前途光明的祖国。
她处处以祖国的辩护人自居,曾经因为保卫祖国的荣誉和令名而在海外多次受到反华分
子的围攻,但是不以此而低头,反而更坚定了爱祖国的赤诚。她曾经说过,除了写小说
之外,她要利用每一个机会,为宣传祖国而出力。有一年我们在纽约相遇,她正忙着要...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3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韓素音逝世 享年96歲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在洛
桑举行。
拥有多次感情经历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3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韓素音逝世 享年96歲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_name=ᦙ
情系中国的韩素音 (1991)
在我国,韩素音的大名,无论党政要人,文化学术界人士,甚至是不幸的残疾人之中,
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而且一提起她,也没有人不生敬佩之心。她每年在春秋二季回
国,每次来报纸上总要刊出有关她行踪的消息,而蒙她眷顾的人,也莫不以一见她为幸
。她每次回国也一定走访这些老友新朋们,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残疾青年,除非时间
上实在分身不堪,她不会忘掉任何一个朋友。即使见不了面,她也要致以衷心的存问。
令我十分感动的,倒不是只是为了她在海外做了许多有益祖国的工作,而是她对我国前
途、文化事业,以及残疾青年生活的关怀。
韩素音现在虽拿的是英国护照,但她始终没有忘掉她那多难而又前途光明的祖国。
她处处以祖国的辩护人自居,曾经因为保卫祖国的荣誉和令名而在海外多次受到反华分
子的围攻,但是不以此而低头,反而更坚定了爱祖国的赤诚。她曾经说过,除了写小说
之外,她要利用每一个机会,为宣传祖国而出力。有一年我们在纽约相遇,她正忙着要
到美国南方各地旅行演讲。...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36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膝上放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2 12:59:10 2011, 美东)
暑假回国,偶从家中故纸堆里翻到一张旧剪报,昔之所爱,今尤戚戚,输入电脑附录于
后。
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新民晚报》,作者张新颖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此前看过他
的《栖居与游牧之地》一书。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到几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都出自中
文系的年轻学者:除了张新颖,还有吕新雨的古希腊悲剧,郑元者的图腾美学。张新颖
的书是系主任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丛书之一;这套丛书颇为红火,同列其中的系
友还有《拯救大地》的郜元宝、《季节轮换》的李振声和《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王彬
彬。这些年轻人日后都成为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的骁将猛士,让人感叹中文系人才济济,
切磋激励,文思俱进。
文章所写的赵萝蕤更是让我感到亲切的外文界前辈。赵萝蕤出身名家,其父赵紫宸历任
东吴大学教务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不仅是知名的神学家,并且精研诗词。赵萝
蕤从小中西兼学,...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略论五四运动与基督教
略论五四运动与基督教
前言
五四运动与基督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早就有人关注。1921年5月5日中华续行委办会在
上海举行第九次年会时就重点讨论了新文化(新思潮)运动与中国基督教的关系。在会
上,刘廷芳、毕来思、柴约翰、罗运炎分别作了《新文化运动中宣教师的责任》、《中
国新思潮与基督教的关系》、《基督教与中国的新思潮》、《新思潮和基督教》的演讲
。他们对新文化运动对基督教和基督教会的影响作了阐发。但此时五四运动对基督教的
深远影响还未完全显现,所以他们的研究尚不完全。
之后对此问题研究比较全面的是张钦士的《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京华印书局
,1927)。笔者仅见转引的资料和观点,未见全书。还有王治心于1940年出版的《中国
基督教史纲》一书的第二十章,主要介绍了非基运动和本色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对此问题的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基督教
在大陆的迅猛传播,学者对又开始关注此问题,港台和大陆都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香
港李志刚先生写了《五四运动与中国基督教复兴之探讨》一文(收在《百年烟云、沧海
一粟:近代中国基督教文化掠影》一书中,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台湾...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39
活水 活水社区
2017年的圣诞将至。有以欢庆感恩之心面对的,也有以平常之心来看待的,其中也不乏
有一些抵制的。
对于对基督信仰不太了解的人,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由圣诞节所引发的关于基督信仰
的是是非非。
01 谁是真正的传奇
在网上曾经广为流传这么一段话:
12月25号是西方的圣诞节,很多国人崇洋媚外去过西方的节日;而12月26号是毛主席的
诞辰,很多人却不知道。作为中国人,我们坚决抵制圣诞节,一起来庆祝26号。
不可否认,人类历史上产生过很多取得伟大成就的国家元首,政治领袖,开国元勋……
简单列举一下,比如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法国皇帝拿破仑……他们都是伟人,都很伟大。
但若我们能抛弃自己的成见,以客观的态度将他们和耶稣对比,我们会发现:
1.各自目标
他们建立的是自己的国家,耶稣却是要拯救全人类;
2.所用方式
他们要通过战争,杀死敌人,以取得胜利;而耶稣却是以自己的死,表明他无比的爱,
让所有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心悦诚服;
3.所花时间
一个帝国的建立,战争往往持续很多年;而耶稣30岁开始传道,33岁就被门徒出卖钉死
于十字架。虽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是他的思想、言论、大爱却广...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膝上放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2 12:59:10 2011, 美东)
暑假回国,偶从家中故纸堆里翻到一张旧剪报,昔之所爱,今尤戚戚,输入电脑附录于
后。
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新民晚报》,作者张新颖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此前看过他
的《栖居与游牧之地》一书。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到几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都出自中
文系的年轻学者:除了张新颖,还有吕新雨的古希腊悲剧,郑元者的图腾美学。张新颖
的书是系主任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丛书之一;这套丛书颇为红火,同列其中的系
友还有《拯救大地》的郜元宝、《季节轮换》的李振声和《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王彬
彬。这些年轻人日后都成为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的骁将猛士,让人感叹中文系人才济济,
切磋激励,文思俱进。
文章所写的赵萝蕤更是让我感到亲切的外文界前辈。赵萝蕤出身名家,其父赵紫宸历任
东吴大学教务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不仅是知名的神学家,并且精研诗词。赵萝
蕤从小中西兼学,...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膝上放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2 12:59:10 2011, 美东)
暑假回国,偶从家中故纸堆里翻到一张旧剪报,昔之所爱,今尤戚戚,输入电脑附录于
后。
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新民晚报》,作者张新颖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此前看过他
的《栖居与游牧之地》一书。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到几本令人眼前一亮的书,都出自中
文系的年轻学者:除了张新颖,还有吕新雨的古希腊悲剧,郑元者的图腾美学。张新颖
的书是系主任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丛书之一;这套丛书颇为红火,同列其中的系
友还有《拯救大地》的郜元宝、《季节轮换》的李振声和《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王彬
彬。这些年轻人日后都成为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的骁将猛士,让人感叹中文系人才济济,
切磋激励,文思俱进。
文章所写的赵萝蕤更是让我感到亲切的外文界前辈。赵萝蕤出身名家,其父赵紫宸历任
东吴大学教务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不仅是知名的神学家,并且精研诗词。赵萝
蕤从小中西兼学,... 阅读全帖
s******0
发帖数: 13782
42
估计当时金陵大学的建筑还是非常有气魄的
不知北大里面是不是也留有很多燕京大学建筑?
http://baike.baidu.com/view/6781.htm
-----------------------------------------------------------------------
建国前,中国共有14所教会大学,分别是
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
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湘雅医科大学、
沪江大学、岭南大学等。
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
m******s
发帖数: 8493
43
来自主题: PKU版 - adxmq的发言
1.个人的牛度与学校关系多大呢?
就那个时代,北大毕业生中有茅盾,朱自清,冯有兰
杨振声这样的牛人,也有混蛋,有鲁迅这样的硬骨头
还有他弟弟这样的软骨头呢,于教会不教会有多大关系
解放前燕京大学的声誉可不怎么样
2.你怎么喜欢钻牛角尖?
燕京大学总体上不行,不等于没有牛人
燕京的声誉就是不怎么样,我们国内实验室的小牛
名门之后(祖父为国民党元老),就是不满燕京而转学的
我之是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弟兄不是北大毕业的
但在北大任教,提提也无妨吧?
你们清华中文系首任主任,杨振声,北大毕业的
后来的主任,朱自清也是北大毕业的
文学院院长冯有兰也一样,那你提到他们还要注明
一个“清华教授” “北大本科毕业”不成?
看你的用语气,也太狭隘了吧
3.汤张等人俺不清楚
反正周培源不怎么样,当然他学术牛是另一会事
丁石孙有人对他评价很高,俺没觉得,反正他基本上
只搞行政
俺们北大化学教授(49年去台湾)钱思亮可是把院士让给你们
梅校长,因为他年纪大
后来钱任中研院院长是有让他儿子让了一把
虽然他儿子票数多
4.至于谁强,这儿争有什么意义?
问问还活着的老先生们去
5.北大地质系谁创办的?
培养的院士有
L****u
发帖数: 622
44
是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
燕京大学后来合并到北大了。

ashes
l**d
发帖数: 76
45
燕京大学创始人,燕大校园是他一手选址并购置的,其夫人即葬于此。
倾毕生心血于燕京大学,使之与清华北大三足鼎立。
只是白云苍狗,昔日燕大校园已是今日北大校园,归葬燕园的遗愿怕是难成了。
w***6
发帖数: 56
46
真正和北大有关的、又在北大校园里面(当然实际原来是燕京大学校园)的,是地质系
教授葛利普(Amadeus William Grabau)。西门小草坪上,西南联大碑附近。
更有名的“斯诺墓”也是跟燕京大学有关,斯诺写《西行漫记》之前,先在燕大新闻系
教书。
上周五的下午回到学校逛了逛,这两处我都看了。
m*****a
发帖数: 369
47
来自主题: PKU版 - 北大有意收回红楼zz
燕京大学基金会同时申请收回燕京大学校园~~~~
x***0
发帖数: 3070
48
来自主题: PKU版 - 北大会出国家主席吗?
北大,一个代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大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复杂的being.
从京师大学堂到燕京大学,从燕京大学到北京大学。从维新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从五
四到六四。北大经历了太多,那些沧桑蹉跎,岁月几多愁。
北大有很多文人的身影,鲁迅,胡适,数不胜数。北大一直是中国近代思想的急先锋,
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但是,北大学子在何方?
如果说北大出过政治领袖,那能想起来的只有毛泽东。如果不是强攀关系,毛泽东和北
大也是有缘无分。不知道那时是北大留不住毛泽东,还是毛泽东不屑北大,反正泽东只是北大的图书
管理员而已。这就是北大与政治的关系。
北大太清高了吗? 北大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人思维吗?传统的中国式文人是很清高的,
不为而都米折腰,不饮盗泉之水。清高的人往往不能融入政治,因为政治需要手段,需要杀戮,需要
背叛。
北大也有流血时。五四的镇压,六四的枪声,最先倒下的总是北大先锋。但是在牺牲的
同时,北大离政治舞台越来越远了。不知道是不是北大不屑,反正北大在战斗之后总是自我疗伤,默默
无闻了。
北大会出一届国家主席吗?他或者是一明君。他知道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也知道怎样将
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是
l*****e
发帖数: 3500
49
来自主题: PKU版 - 北大会出国家主席吗?
嗯,无所,但是燕京大学确实是独立的,只是部分院系合并到了北大,你说从京师大学
堂到燕京大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不对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