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涅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W
发帖数: 1865
1
二乘无学不证涅盘
不懂佛法的人也许要问:「既然是本来就有,为什么要我修行以后才能证得?」那我们
这里就要来说明:「二乘无学证得解脱果,而不能证得涅盘。」外面的人听了就会说:
「这个萧平实胡言乱语、精神错乱,既已证得解脱果,怎么说他不证得涅盘?」但当我
跟诸位说明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我说的才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先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诸位就容易了解了。八识
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能做得了什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盘,云何为四?谓性自性非性涅盘丶种种相性非性涅盘丶
自相自性非性觉涅盘丶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盘,是名诸外道四种涅盘;非我所说法
。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盘。」
疏∶《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盘,云何为四?此谓第一丶「诸法有自性」之非性涅
盘;第二丶「种种相有自性」之非性涅盘;第三丶「觉察自相自性非性」涅盘;第四丶
「五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盘;如是名为诸外道之四种涅盘;非我释迦牟尼所说正法
。大慧!我所说者,乃是妄想识灭除,名之为无馀涅盘。》
诸外道辈,於无馀涅盘生种种误解,归纳为四种。佛门中之未悟三乘菩提者亦复如是,
於涅盘生种种误解。每有乡愿者语余曰:「你说你的法,我说我的法,何必评论谁对谁
错?」然观此经佛所说法,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大般涅盘经》四十卷中,亦
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解深密经……》等亦复如是,一再提举外道邪见而析辨
之。
学人当思∶以世尊贵为三界导师之尊,何必与彼粗浅外道一般见识?为难外道?乃至踵
随六师外道之後,遍至各大城一一破斥六师外道?此因无他,乃是藉破除邪见之说,能
令闻者易於解知...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直接证据说明,”有余涅盘”是三果或三果向,
看起来还提到三果圣者死了,不知还活着算不算,应该算”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是四果,不管死了没有。
”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看起来是境界上的差异(十结有没有解开),
不是阿罗汉死了没有。
(以下杂阿含与增ㄧ阿含,引自大正藏)
大正藏 增壹阿含经火灭品第十六(二)
"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涅盘界。云何为二。有余涅盘界.无余涅盘界。
彼云何名为有余涅盘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盘。不还来此世。是谓名
为有余涅盘界。
彼云何名为无余涅盘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
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
盘界。
此二涅盘界。当求方便。至无余涅盘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间接反驳 ”有余涅盘”是阿罗汉还活着,”无余涅盘”是阿罗汉死了。
有多处杂阿含经文,解释起来很憋忸。
1. ”有余涅盘”指活着时证阿罗汉果及”无余涅盘”指阿罗汉死亡
在阿含经文中的矛盾憋忸之处。
杂阿含740说的“谓现法智有余涅...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5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从八识心王来说明探討什么是无余涅盘 :
首先我们先从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大家可以換個
方向來理解无余涅盘 :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
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光有這些見聞覺知的功能能做得了什
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当我們没找到阿赖耶识,根本也不晓得祂是
什么.
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我們如果透过见...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6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从三轉法輪之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 :
首先我们先从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大家可以換個
方向來理解无余涅盘 :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
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光有這些見聞覺知的功能能做得了
什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当我們没找到阿赖耶识,根本也不晓得祂
是什么.
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我們如果...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涅盘与净土
大家有意见吗?
----------------------------------
人因有无明,所以最后生出生老病死,且在轮回中转来转去,受苦不停,人如能除无明
,自然不会再有生老病死,自然再也不会有轮回转世之苦了。佛教徒最怕这个轮回,因
轮回有生死之苦,如再生在某一道中,仍会再有死。再有死,仍会再有生,如此生生死
死,死死生生,真是痛苦无穷了。佛教所讲的「得解脱」,便是想从这个苦的轮回脱离
解放出来。
从生死轮回的道理推演结果,佛教徒憧憬着有那么一个境后(或说人修到某种最高状态)
与梵天神互相接合的一种境界,叫做「梵我一如」(或称梵涅盘)。佛教既不信神,因此
,原有的涅盘内容也必须予以澈底改革,以合乎佛教的宗旨。于是,佛教所讲的涅盘,
自然没有梵天,也自然变为一个所谓无生、无死,一切烦恼永尽,不再有生死的地方了
。因佛教徒惧怕生死轮回,不再有生死之处便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涅盘的梵文是Nirvana,有各种解释:Nir是「不」之意,Vana是「织」之意,全句是:
涅盘即是不织不死,断去烦恼之意,「烦恼(Kilesa)」在佛教中又称作「惑」,指恼乱
心身的精神作用而言。Nir是「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Jotika 禅师谈涅盘
摘录 Jotika 禅师《禅修之旅》
禅修者了解∶涅盘指生灭现象的完全止息。这是非常
难谈论的,它不是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我们说∶涅盘的意思是「一无所有」,那么,我
们也可以说涅盘不存在。
涅盘是一种经验,在证入涅盘时,观察的心和所缘境两
者都止息了,禅修者觉得一切都止息了。
《相应部56相应11经》有非常短和清楚的句子∶
Yaj kibci samudayadhammaj , sabbaj taj
nirodhadhamman ti.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79.htm
Samudayadhammaj 指自然生起的法。任何自然生起的
法,都会自然消失。你清楚的观察到∶会自然生起的事物,也会自然灭去。
......
有很多修行法门,如果你修那个法门,\多人说∶那也可以证入涅盘。其实不然,证入
涅盘的唯一方法是∶观察你自己的身心的生灭过程。
有些禅修者在禅修时,偶尔心会非常清净、平静,他们
误以为这是涅盘。当禅修者证入涅盘时,他会发现∶以前的经验并非真正的涅盘,对涅
盘的误解会被厘清。
当心变得解脱的那一刻,没有生灭现象,完全寂静。这让人想起涅...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9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在每一个人生命的过程之中,它有几个极为特别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那即是有分的
状况;有分,睡与死的差别;有分、定、灭尽定、与死的差别;死与结生,如何转生于
三界、及如何到达涅盘。
认识这些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佛陀的教法,生起正见,证取道果。
有分
有分(Bhavanga)是生命之流或生命的成分,或生命相续流 。有,bhava生命,分,成分
。这里的‘有分’是指多数,平常用的是单数。‘有分’有二种:一是诸心识剎那相续
的有分,二是十九种有分(作用)心。
当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触撞到六个根门时,五门转向心还未生起,有分心仍在生灭,
第一个被触撞的有分心是‘过去有分心’(Atitabhavanga),第二个是‘有分波动’(
Bhanvangacalana),第三个是‘有分断’(Bhavangupaccheda),接下来是路心(
vithicitta)的生起。路心里有五门转向,五识,领受,推度,确定,七个速行心,二
彼所缘,然后又再进入有分心。意门的路心里有意门转向,七个速...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二词,见于北传四阿含,而不见于南传的四尼柯耶。它们只出现于
小部的<如是语经>∶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二涅盘。何之为二?为有余依涅盘及无余
依涅盘界。
诸比丘!有余依涅盘界为何?诸比丘!于此应供之比丘已尽
漏,住于〔梵行〕,办应作之事,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彼
五根安立,无伤彼事,故经验喜与不喜,能感乐与苦。彼为灭贪、灭瞠、
灭痴者,诸比丘!说彼为有余依涅盘界。
诸比丘!无余依涅盘界为何?诸比丘!于此应供之比丘已尽漏,住于〔梵行〕,应作已
办,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诸比库!然于此生所觉知者已为
无喜悦而清凉,诸比丘!说彼为无余依涅盘。诸比丘!此为二涅盘界。”
http://www.ahan.tk/view/9/4/
《清净道论·第十六·说根谛品》
“由于他除去集因,舍断业果,于最后心以后便不再生起诸蕴,并且已生的诸蕴亦灭之
故,无有余依;这里是依照无有余依之故而命名为无余依涅盘。
所以南传区分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是以有无五蕴来分,与北传论师说法相同,而与北
传阿含不同。
http://www.theraw...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1

差异,常是窥视原始佛法的门缝。
听SeeU法友说,南传阿含中没提过”无余涅盘”、”有余涅盘”,
我查一下,也没有查到南传阿含提过”无余涅盘”、”有余涅盘” 这样的说法。
只在北传阿含有提”无余涅盘”、”有余涅盘”
真是奇怪。 杂阿含、相应部都应该提到才对。
怀疑”无余涅盘”、”有余涅盘”这样的名词可能是后世有些僧人为了记颂方便而说,
所以有些部派有,有些部派没有,
北传杂阿含中甚至”无余涅盘”用法、意思,常不同,可能是背诵传颂时误传。
也许后来这两个名词流传广了,大家都通用这样的词,各部派也只好解释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也只是猜测,没证据。
“无余涅盘”在古老的阿含及其修行方法中,配合经文前后意思,这有意义。
后世人为了区别派系,在”涅盘”这样的词上再做文章再提出各式各样涅盘,
我认为没必要。
c***h
发帖数: 2262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这个证据反驳了南传或”小乘”后代论师对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看法,
虽然增一阿含不完全可靠,被”民间”的部份多,拿来当证据颇危险,
若对比相合于杂阿含、相应部这两个可靠的经典的说法,就免强还算可靠了。
虽然杂阿含也有某些地方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用法,似乎可以不是我说的那样,
可目前应该没有比本帖更强的证据,证明佛陀对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看法。
所以说,南传、”小乘”的说法,不要尽信。不见得是佛陀当时的说法。
如果后代论师误解无余涅盘,又以无余涅盘为目标,还要疾得无余涅盘,
会导致赶快五蕴尽灭,证完阿罗汉就死,尸骨无存。
或延伸出其它奇怪的论述,这就一步错,步步错,想圆回来,论述就很别扭了。
如果无余涅盘是十结尽解,阿罗汉果。
那就是贪嗔痴灭尽、五受阴尽灭不起。
c***h
发帖数: 2262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果名有余涅盘;得阿罗汉果,名无余涅盘。三果圣人,上生而更不还来欲界受生,所得
上界身,即名意生身。佛在世时,优陀夷与舍利弗,曾诤论意生身有色无色的问题,优
陀夷硬说意生身是无色的,被佛呵斥。这样,阿那含果得有余涅盘,有意生身;阿罗汉
果得无余涅盘,意生身也没有了。今胜鬘经略为不同∶阿罗汉辟支佛是有余涅盘,有变
易生死,名意生身;证得无上菩提,才是无余涅盘,无意生身。由此可知,阿含经中,
约声闻行者,辨有余无余,及意生身。而大乘同据�: 庵志伤担枰孕碌慕馑
担级斯敕鸸嬗杏辔抻嘤胍馍怼�
胜鬘经是方广?
我个人会将它看成是后期的演变,佛教的许多说法本就是一直在演变中。
个人的倾向是先看重目前最原始说法,虽然这已经不可得,只能见到部派说法,
Steven Collins认为,不应将巴利经典等同于早期佛教,
这些巴利经典并非在南传上座部成立之前就存在,而应该被看作是该部派的产物
为了寻找原始佛陀教义,学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
例如:
Egge认为经典的偈颂比散文更古,更能保存经文原始的风貌
Bronkhorst认为,某些早期经典中说了,又在其它早期经典中被谴责,...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4
没人说阿罗汉有五蕴会影响他的解脱。
====
-- 既然不影响
-- 那……干麻搞一个五蕴尽灭的动作呢?
-- 用意何在?
慧解脱阿罗汉只是没有经过四禅八定而证悟解脱的。
但是这不等于慧解脱阿罗汉无法做到以涅盘为所缘,深入的定并不是以涅盘为所缘的充
分必要条件。
=========
-- 慧解脱阿罗汉可以做到,那我还免强能接受。
==========
只要很短的以涅盘为所缘就足够,甚至我认为就哪怕没有做到以涅盘为所缘,靠慧,也
足够可以成为阿罗汉。
解脱重点在于升起厌离,在于认识无常,苦,无我,对涅盘的认识,慧见也可以。
不过由于阿罗汉已经熄灭了贪爱,想要做到以涅盘为所缘,我认为不是难事。
这方面由于缺乏实践例子去检验,目前只能基于理论的推测。
================
可能是对涅盘的理解不同。
我也没涅盘过,不见得对。
初果前应该可以体验涅盘。能力有限,免强达到,不能保持,只能暂时以涅盘为所缘。
那 证阿罗汉果的阿罗汉呢? 还是如同初果一样,某种状态,例如打坐,才能如此吗?
这是一个问题。
我认为,不需要。
很多经都说,是五受阴灭 色集色灭
色灭 寂静涅盘。
阿罗汉... 阅读全帖
o******l
发帖数: 828
15
“巫马师兄能否感应到二人此时身在何地?”一旁冰魄仙子一惊的问道。刚刚其已用神
念将方圆数百万里内扫视了一遍,但丝毫未见韩立二人的踪影,故而其心疑下,不由开
口向自己这位大神通师兄询问起来。
黑瘦道士闻言,点了点头后平静的回道:“此时二人已在数千万里外,师妹自是感应不
到的。不过此界竟有这般逆天遁术,着实令为兄有些意外,此等遁术就是在上届也极为
罕见。”
冰魄仙子闻言,心中不由再次一惊。若韩立身具这般逆天遁术,将来想将韩立擒住自然
难上加难,恐怕就是将其堵住也无法得手的。
但就在此时,银袍青年不屑的开口道:“师妹放心,无论那姓韩的逃到那里,均无法逃
离为兄的秘术感应。除非其能发现此中秘密,否则,嘿嘿!”
“尉迟师兄此言差矣,若不将其引入大阵禁锢起来,姓韩的身具这般逆天遁术,将来就
是将其堵住又有何用?”冰魄仙子闻言,眉头皱了皱后回道。
“你二人不必再争什么,此遁术需二人合力才可施展,若只是一人施展此雷遁术,效果
则远远不及二人合力而为之。”黑瘦道士听到二人言语,竟有些无奈的提点道。其虽不
愿助二人得到师尊大人之衣钵,但心中一些疑惑还需向韩立问明,故而不得不从旁提点
一二。
果真,冰魄仙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无余涅盘」一词,在<杂阿含>与<相应部>出现不只一次。其意义,应当从多数的
用法来了解,以避免传诵中少数经文的错乱。
杂阿含979经[正闻本13320经/佛光本971经](外道出家相应/道品诵/如来记说)
......
尔时,世尊涅盘时至,告尊者阿难∶
「汝为世尊于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盘而般涅盘。」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79.htm
<转法轮经>等说佛陀成道,并不用「无余涅盘」一词指烦恼灭尽。那么此处「无余涅
盘」,应当指肉体消灭。
<杂阿含740经>的疑义,可对照南传<相应部46相应3经>解决。
杂阿含740经
......
现法智有余涅盘;
及命终时;
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盘;
相应部46相应3经
......
在当生之初期到达究竟智。
如果在当生之初期未到达究竟智,则在死时到达究竟智。
如果在当生之初期未到达究竟智,如果在死时未到达究竟智,则以五下分结的灭尽而为
中般涅盘者。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740.htm
南...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印顺法师的看法∶
阿含经也说二种涅盘∶一、有余涅盘,二、无余涅盘。约古典的阿含经义说∶得不还果名有余涅盘;得阿罗汉果,名无余涅盘。三果圣人,上生而更不还来欲界受生,所得上界身,即名意生身。佛在世时,优陀夷与舍利弗,曾诤论意生身有色无色的问题,优陀夷硬说意生身是无色的,被佛呵斥。这样,阿那含果得有余涅盘,有意生身;阿罗汉果得无余涅盘,意生身也没有了。今胜鬘经略为不同∶阿罗汉辟支佛是有余涅盘,有变易生死,名意生身;证得无上菩提,才是无余涅盘,无意生身。由此可知,阿含经中,约声闻行者,辨有余无余,及意生身。而大乘同据这种旧说,而予以新的解说,约二乘果与佛果,而辨有余无余与意生身。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6/yinshun06-08.html
我再想想。
c***h
发帖数: 2262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Is
P6
他列出 Geiger、Warder等人的看法,
从考古上看,
因为 Gathas(偈)、verses(诗) 比porse(散文) 更不一致
而散文可能被严格的”和谐”了,被统一规定了,
偈诗则较没有人管,
所以,可能偈诗比散文有更多更古老的考古上价值
另外,由于你说南传尼柯耶没纪录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因此,我也怀疑佛陀是否有说过 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也可能,南传删掉这种词,被后代人某种原因给”和谐”了,删掉了
也可能北传加入这种词 被后代人某种原因给”和谐”了,加入了
更可能北传阿含,只是后人为了记忆传颂方便,
把某种较长说法,直接用有余涅盘、无余涅盘这样的短词来取代
然后,口语相传,不小心把词的用法、用意 给传歪了,
以致有些矛盾出来。
南传,原先赤铜碟部没用这词,可因为当时其它部派流行这样的词,
于是赤铜碟部论师也补充说明,这词是什么意思。
即使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这么确定的词
我都认为 这是谜,不确定,待查。
当然,像”成佛”这种纪录不完整的事,就更有问题了。
只是事涉信仰,会有纠纷。
l****n
发帖数: 727
1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涅盘圣灵大法来历(zt)
昨天没有单章点评,不过提出了几个问题。今天值班,写一个单章点评。说句实在话,
贫道对《黑日》这章还没有完全看懂。对三首魔狮和九魔子母枪还是有疑惑的(不可能
是单纯的法力凝聚物)。这章韩立和匈魔尊都是以命相拼了,细节描写很生动。
1、先指出本章的小bug吧。1)应该是涅“槃”圣体不是“涅盘圣体”2)本章从元婴出
现到人影凝聚这段有bug,这个人影不应该是三头六臂的,而应该是韩立的一头两臂的
。贫道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韩立遭受黑日进攻后,可能一:身体被毁;可能二:预感
身体会被毁,直接把身体做某种处理(人界中已经出现过了解体重塑先例了);可能三
:高级变身,贫道理解应该是第三种可能。然后强行施展梵圣真魔功的“涅槃圣体一层
”的变身,变身为一头两臂的真魔一级形态。紧接着施展梵圣真魔功的“涅槃圣体二层
”的变身,变身为两头四臂的真魔二级形态。推理下去,施展梵圣真魔功的“涅槃圣体
三层”的变身,才是变身为三头六臂的真魔三级形态。
百度:
“涅盘”的正确写法
读音:ni?p醤;写法:涅盘(涅槃)
凤凰涅磐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
”,以此典故寓...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懷瑾老師說的『涅盘』?
以下是南懷瑾老師在「金剛經說什麼」一著中說的『涅盘』, 這裏精教理的朋友很多,
這是佛法裏所說的『涅盘』嗎 ? 另外恭禧我弟阿 See榮任版主, 哥也跟著沾光.
南 Sir 說 :
『一个学大乘佛法的人,没有先考虑自己,学佛是要成就,好去帮助众生,救度他们,
使他们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绝对快乐清净的境界。这个境界叫什么?就是「无余
涅盘」。』
『所以,清福最难。由此看来,涅盘翻译成寂灭,虽然包含了清福的道理,但是在表面
上看来,一般人不大容易接受。实际上涅盘是个境界,就是涅盘经里提出来的「常乐我
净」的境界。也就是说,你找到了这个地方,永远不生不灭,就是心经上说的「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常乐,永远如此,是一个极乐的世界。那才是「我」,我们生命真正
的「我」,不是我们这个几十年肉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会变去的我,那个真
我才算净土,也就是涅盘的境界。』
c***h
发帖数: 2262
21

应该可以暂时亲身体会取灭有灭,但无法一直保持。
甚至暂时无明转明,也是可能。
法念处应该可以很完整的观察整个缘起过程,以此为所缘。
如果身念处以身为所缘,可以暂时断了对色身的贪爱,
那法念处以整个缘起过程为所缘,应该可以暂时断无明。暂时。
可要一直保持,就难了。
要不断随时能现观缘起,味患离。终至断除贪爱。最终断无明。
另外
何谓这里所指的涅盘?
有之灭,缘于取之灭,取之灭缘于贪爱之灭。
只说贪爱已断,
嗯………….不受后有。 就当它是不受后有吧。
贪爱已断,但是未说,无明已断。
这是两件不一样的事,同意吗?
贪爱已断就涅盘?
那么贪爱已断是解开了几结? 五下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
这样就不受后有,涅盘。
那么,再想想,为什么就涅盘? 甚么是这里说的涅盘?
与一般认知的涅盘似乎不同???
这是不是说明了,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有余涅盘? (你知道我说的。)
c***h
发帖数: 2262
22

我知道你的意见
记得你以前有类似比喻过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没观察它就不存在之类。
没有贪爱(没有爱取有,有),
没有下一个轮回(包含这一世现在之后的 and 下一世)的五蕴(五取蕴)
这个应该大家都同意
关于下一世,
还没死,当然无法现观,无法亲身体验,只能是推测。
依目前状态推测。这个应该没问题,大家都同意。
关于现在活着,就有一些争议
也许是定义不同,也许是我没搞清楚。
我可以了解,如果五蕴(五取蕴)定义为, “会引发贪爱的”。
(这个很有意思,我倒没想过,就先认定“会引发贪爱的” )
那还活着的当下,是真的没有五蕴(五取蕴),五蕴尽灭,这个我同意。
但仅限于自身。自己会引发贪爱的东西,灭尽。
这个我理解。
但是问题是,你又更扩大一点,
扩充到外物,看到一颗外物,苹果,那颗苹果的生灭也消失。
(你以前引用测不准原理解释)
可如果引用你的五蕴定义,“会引发贪爱的”,
那么,贪爱的也就是自己而已,你自己。 苹果自己不会有贪爱。
苹果的细胞变化(生灭),应该不予讨论吧
是我们自己内部会引发贪爱,我们自己内部的五蕴(五取蕴)到底还存不存在,
这才是重点吧?
我们自己内部的会引发贪爱...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涅盘?

贪爱灭, 不就”有”灭 ?
贪爱灭与”有”灭, 基本上说法应该一至 (除了时间差)
贪爱灭,(解开 五下分结_色界贪+无色界贪) 叫涅盘
不见得痴(无明)灭,
无明 行 识 …触受 可能继续着 只是没有贪爱 取 有
只要”无明”没解开,就不算阿罗汉。
简单说,证阿罗汉果之前,还是可以涅盘。
这种涅盘是,不受后有。
证阿罗汉果之后,也是涅盘,只是叫另一种涅盘。
不但不受”后有”, 连”前有”也不受(明),以前贪爱的影响也不受了。
请教另一个问题
这涅盘,一定要打坐入深定才会发生,
日常生活吃饭、走路、思考,可不可以也涅盘?
n***y
发帖数: 82
24
绿色剑影猛—看,仿佛十分普通,但仔细凝望下,却可发现整道剑影是由一枚枚寸许大
小的绿色符文凝聚而成。
而这些符文也和普通符文大不相同,每一枚都翠绿欲滴,表面隐约可见一道道金银
色细纹,并且微微闪动间,附近虚空竟扭曲朦胧起来。。
以韩立为中心的广大天地元气,更是漏斗般的往符文内狂注而入。
原本还有些模糊的剑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的清晰真实起来。
“不可能,是玄天之宝!”
不是宝花开口,而是旁边那名黑袍青年一下大惊起来,面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从气息上看,的确是一件玄天之物,似乎威能还在你的黑魔匕之上。我在灵界苏
醒的这段时间,听说灵界新出现一件排名第三的玄天斩灵剑。但一直没有被灵界各族寻
到。看来就是此物了!看来,你我都太小瞧了人族。”宝花眸光连闪几下后,玉容上首
次现出了凝重的表情。
“不对。人族若真得到了玄天之物,怎会交给一名合体期修士。若没有大乘以上修
为,玄天之宝可连激发都无法做到的。”元魇圣祖却连连摇头。
“激发无法做到?他手中异像又是什么,又怎么挡住我的怜花指?”宝花圣祖略一
沉吟后,却冷笑一声的言道。。
“他也许只是借用一点玄天之物的气息,在虚张声势而已。”元魇圣祖...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5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51.htm
S**U
发帖数: 7025
26
You can't really say 涅盘 is not related to the enlightened one, otherwise
what's the use of practice? 涅盘 would have no relationship to you
whatsoever.
It simply means 涅盘 is related to the enlightened one. How? By liberation
from 五蕴这种存在形式, we say he experienced 涅盘. Such a relationship doesn
't mean that some unchanging entity continues from 五蕴 to 涅盘, which would
have the problem you described.
The sutra uses the simile of fire burning for 五蕴, and fire going out for
涅盘. Nothing continues from fire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杂阿含738经
「此七觉分修习、多修习,当得二果∶得现法智有余涅盘,及阿那含果。」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738.htm
杂阿含740经
「若比丘修习此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果,何等为七?谓∶
-----------------------
现法智有余涅盘;及命终时;
-----------------------
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盘;若不尔者,得生般涅盘;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
盘;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上流般涅盘。」
The corresponding
南传:相应部46相应3经 reads
在当生之初期到达完全智。
如果在当生之初期未到达完全智,则在死时到达完全智。...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740.htm
The meaning would be clear if you read both sutras together. They mean the
same thing using different phrasing.
杂阿含1221经
时,有尊者尼拘律想,... 阅读全帖
v****p
发帖数: 1583
28
一道和先前差不多的月牙,从巨剑上泼驸而出!
空间波动一起,密密麻麻的黑线瞬间出现在了白戚四周,并往其身上一卷而去。
至于白袍老者虚影上空魔气一滚,一只漆黑魔手从中气势汹汹的一捞而下。
白戚显然没料到元魇圣祖竟会忽然翻脸的动手,脸色一变下,身躯一闪的放出白蒙
蒙的护体灵光,再一张口,一只墨绿色小盾一喷而出。
此盾方一出口,迎风一涨的化为了十丈之巨,并随之表面绿光闪动,隐约一只巨龟
虚影在盾上浮现而出,将白戚护在一下了其中。
不光如此,白戚本体更是一声嗡鸣,竟有一件银色巨钟从体垩内一涌而出。
此钟丈许大小,但表面闪亮之极,隐有无数银色符文若隐若现!
钟鸣声一响,一层层银色波纹上面狂卷而出。
白戚生命悬于一线下,竟祭出了本明器灵加以抵挡。
但当初韩立神通尽施后,可以从黑魔匕一斩下逃的性命,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做到
此步。
只见黑丝往中间滚滚而去火,刺耳的尖鸣声大作!
无论银色波纹还是巨大玄龟虚影,在和黑丝一接触的瞬间,都纸屑般被一切而开。
当所有黑丝再一颤后,就在四周一闪的消失了。
而下一刻,银钟猛然一晃,表面无数黑芒绽放而开。
白戚脸上刚泛起一丝惊骇之色,就连同银钟本身瞬间被切成了无数碎片。...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727
2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涅盘圣灵大法来历(zt)
天戈灭敌这章看到韩立施展涅盘圣灵(体)大法,而且只有元婴出现。。大家有疑问。
。老魔的肉体哪里去了。。
答案就在1793章里。。忘胖又在关键时刻填了一个大坑。。
请看1793章,叶颖劝韩立加入叶家的关键好处就是涅盘圣灵大法。
原文:
“韩前辈,有否听说过我们叶家的‘草魂丹’。和秘术涅巢圣灵**!”叶颖轻声的言道。
“草魂丹大名,在下自然知道。此丹药是我们人族中不多的几种对合体期仍能精进法力
的灵丹。不过你们叶家,很少拿出来出售吧。起码,韩某从未见过哪个坊市有拍卖的。
倒是这涅巢圣灵**,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过。”韩立略一思量后,缓缓的说道。
“草魂丹的作用,晚辈就不说了。只要前辈肯加入我们叶家,家母愿意一次拿三十颗相
赠。相信有如此多精进修为丹药,以后前辈若要突破中期瓶颈,肯定或少有些帮助的。
至于那涅巢圣灵**,却需要我们叶家一名身具天凤真血的女子和一名男子共同施展,才
能大有奇效的。此术别的作用没有,却可激发一般修士的体内潜力,逐渐改变肉身的体
质,甚至修炼到了最后阶段,有类似不死之身的神奇妙用。仿佛不死火凤一般,能够涅
巢重生。”叶颖说到这里,不知为何,俏脸上竟浮现出一丝红晕。
听到...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经的涅盘观
杂阿含经对涅盘的形容词∶
无所至趣,寂灭、清凉、清净、真实、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
如来,若有,若无,若有无,若非有非无后生死,不可记说。
杂阿含经的修多罗部分对涅盘不形容为常。
杂阿含905经
尊者摩诃迦叶语舍利弗言∶「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若说如来无后生死,是
则为色。若说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是则为色。若说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生死,是
则为色。
如来者,色已尽,心善解脱,言有后生死者,此则不然;无后生死,有后无后,非有后
、非无后生死,此亦不然。
如来者,色已尽,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寂灭、涅盘。
舍利弗!若说如来有后生死者,是则为受,为想,为行,为识,为动,为虑,为虚诳,
为有为,为爱;乃至非有非无后有,亦如是说。
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是故说后有者不然;后无,后有无,后非有非无者不然。
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寂灭、涅盘。
舍利弗!如是因、如是缘故,有问世尊如来,若有,若无,若有无,若非有非无后生死
,不可记说」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
c***h
发帖数: 2262
31

涅盘,
贪爱灭,
1新的 不管五蕴或五取蕴,都不生 ok 我同意 大家应该都同意
2佛陀、阿罗汉还活着的身心上产生贪爱的那个五取蕴或称五蕴,也灭。
因为 五蕴指 “会产生贪爱的那东西”,
当然灭,不然就还会产生贪爱, ok 我同意 大家应该都同意
3 佛陀、阿罗汉还活着的身心,外人来看的确存在,且还一直生灭,如何办?
算是有五蕴,还是没有五蕴?

你认为那是以前贪爱留下的东西,那…到底算不算是五蕴????
如果算,不就又有五蕴,佛陀、阿罗汉还是可能产生贪爱??? 因为有五蕴
你认为,可还是可以五蕴尽灭。
就是  不要用连续的角度看它,
这情况,是因为 “识灭,则五蕴灭”,想办法灭掉"识"就行了。
缘起法说的 : 识缘名色。  "识灭","名色"就灭。
名色是依赖”识”为条件, 并非独立存在”名色”。
Ok
我还是能理解,(可还有些问题很奇怪,我底下继续问)
a.这”识灭”的”识”,
是指我们单纯对 物体(e.g.苹果、佛陀的肉身)、心,的感知作用吗?
指六识
也就是,我们能感知有这苹果、有佛陀的身心、有阿罗汉的身心,
佛陀、阿罗...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2

你的意思是
贪爱灭 那是一定要的
可,贪爱灭,还要再等等, 有个时间差,要等”有”灭。
是这样的意思吗?
如果是这样,
那….这时间差有多久?
这段时间里,要做甚么修行,才能”有”灭?
或者 不用做甚么事,等时间到了,就会”有”灭?
我也是如此认为,
五天前,涅盘,当时五取蕴灭了,
后来的(后有)身心(五天后)当然没有五取蕴。
而且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没有五取蕴。
可,还是活着,还是有个身心在。
这身心,总有个名称吧,就叫五蕴。
不然我也不知如何称呼这个身心。
这个涅盘后,还活着日常生活中的身心(五蕴), 怎么会尽灭呢?
这就是我要问runsun 与 fs的。
他们说南传有解释 涅盘是五蕴灭尽。
我认为,涅盘后的身心也只有贪爱灭五取蕴灭,就是五取蕴尽灭而已呀
而且即使佛陀、阿罗汉还活着,存在身心,
不管说 这是以前贪爱留下来的身心,叫他五蕴或甚么名称,
即使不在深定中,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一样五取蕴灭尽,
(只是五取蕴灭尽,不是五蕴尽灭(“识灭”感知不到自己的身心、外物) )
五取蕴灭尽,也就是明,不会无明、行、识、名色… 一路污染连锁反应下去...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3
阿罗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触,想等等也都是取蕴啊。
南传只认为在以涅盘为所缘的刹那,能缘的果心以及伴随果心生起的名法,不属于取蕴。
-- 应该是”取蕴”的定义问题
-- 南传还包含 “其它人的执取”
南传的取蕴还包含什么其它概念我就不知了
-- 我为什么那么在乎日常状态呢? 因为那是所有人包含佛陀最常处的状态,
-- 要把这个状态顾好比较重要。
-- 我只在乎这个状态顾好了没有。还有没有贪嗔痴,无明解了没,十结解了没。
-- 致于名词定义或整个要怎么解释,或者是否上面还有特定状态,要怎么说法,那就
再说,
这样说那样说,只要自圆其说。
执其身为常,为我,为我所。
注意,这个“我”,可绝对不是代表自我主体的我。你对我见的我,还是缺乏正确理解。
-- 你的”我见”如何解释? 在这个解释下,举个我犯错的例子
凡夫将阿罗汉的色身执着为恒常存在的,执着为被某某东西所控制主宰的,属于某某东
西的。即是升起“我取”,“我所取”
-- 我没有认为阿罗汉色身恒常存在,被什么东西控制呀? 为何你认为我有这样的看法
?
或者你是说,我不把阿罗汉色身列为取蕴,
就是认为阿...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涅盘?
何谓涅盘?
涅盘须在某特定状态 e.g.打坐 深定吗?
日常生活 吃饭 走路 说话 思考 时, 可以涅盘吗?
必须涅盘之中,才能断除贪爱?
不在涅盘中,就无法断贪爱吗?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c***h
发帖数: 2262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涅盘?

这只是对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的解释不同
北传阿含自己可以通就好。
这还算好,想不通 有矛盾 也不会怎样。
反倒是, 涅盘到底是打坐深定才会发生,
还是日常生活一举ㄧ动,都可以在涅盘中。
这才是影响的重点。
这应该与南北传阿含无关了吧
而是更基本的问题。
你想想 如果只有打坐入定才能涅盘,才不受后有,
这会不会太……..那个。
太孤僻。
S**U
发帖数: 7025
36
问:有人怀疑涅盘近似于断灭论。请禅师开示涅盘与断灭论的差别?
答:断灭论乃是认为:不必造作任何业因,人死亡之后就达到灭尽。相反地,佛陀教导
说:有因才有果 ;什么样的因就造成什么样的果。例如:有了无明、爱、取、行、业
这些因之后,果报五蕴就会产生。佛陀也教导说:没有因就没有果。例如:当所有的无
明、爱、取、行、业都被阿罗汉道所灭除之后,果报五蕴就不会再生起。因此,涅盘的
教法是中道,它依据自然的定理,显示因果相生的法则。
再者,如果有人认为:灭除了
明、爱、取等这些因之后,并没有所谓的涅盘存在。那么,事实上,他本身就是存有常
见的人。
S**U
发帖数: 702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Jotika 禅师谈涅盘
南传论典的果心,可以解释如何记住涅盘的经验。
但这又与「一切诸行止息」不合。
我认为∶涅盘是出世间的,所以任何世间的方式都无法完全描述它,阿含经也就很少用
正面的方式描述。
我没有看过一个无懈可击的,完整的对涅盘的描述。

证涅
身心
心变
S**U
发帖数: 7025
38
「见法般涅盘」, 「得当生涅盘」below would imply 有余涅磐, wouldn't it? Not
to mention 「有余涅磐」 is used in 杂阿含经 several times.
相应部12相应16经/说法者经
「比丘!如果对老死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老死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老死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得当生涅盘比丘』是适当
的言说。
杂阿含363经
佛告诸比丘∶
「若有比丘说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说法比丘。
如是,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
是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说法比丘。
杂阿含364经
佛告诸比丘∶
「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生……乃至行,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
诸比丘!是名如来施设法、次法向。」
杂阿含365经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若有比丘于老、病、死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
涅盘。」
ht...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第二期是無我法印的開顯,第三期是涅槃法印的開顯:我曾這麼說,但大有 語病,容
易起誤會。要知三法印是依緣起的生滅與寂滅而說的,法印有三,生滅 與不生滅,卻
只有二義。性空大乘的空寂,是我空、法空,是人無我與法無我, 這自然是無我我所
的開顯。但一切法空,就是諸法寂滅性,這就是涅槃;在諸法 本空上,顯示諸法本寂
滅,所以空也就是涅槃寂靜印的開顯。在同一的性空中, 顯示無我與涅槃二義。這第
一、法印有三,生滅與寂滅只有二。諸法無我是遍通 的,從生滅邊說,無常是相續中
的非常,無我是和合中的非實。從寂滅邊說,無 我約所無說,寂滅約所無的當處說。
性空行,就是從無常的非實自性中,離自性 而見空寂。第二、在聖典中,涅槃是不許
擬議的。因為一切是有餘的,是世間的 [P192] ;如用世間的去作著相的描寫擬議,那
就必然要神化。他只能從無常無我中去體 現,要加以言說思惟,只能說空、無、非、
不、離。第三、無可說明中的說明, 不出二途:生死是此有故彼有;所以涅槃是此無
故彼無,就是無性空。無自性空 ,自性涅槃,這是用實有非有的空來顯示的。又,生
死是此生故彼生,所以涅槃 是此滅故彼滅,就是寂滅。以生滅...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0

思。
补充:
这意义,仅是在了解阿含中佛陀与弟子前后文说什么意思,如此而已。
超过阿含,我认为这两个词没有意义。
而不用”无余涅盘”、”有余涅盘” 这两个词,一样可以。南传阿含就是这样。
如果会引起后世人纷争,甚至根本不要用这两个词也行。无碍于我们了解佛陀的话。
南传阿含就是这样。
S**U
发帖数: 7025
41
I just realized that this text
"云何有身灭?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是名有身灭"
supports my hypothesis that 『有之灭为涅盘』means 涅盘灭「后有」; 涅盘 is
not about 灭五受阴 now. 五受阴 will 灭 when an arahant dies.
c***h
发帖数: 2262
42

这是解释角度问题。
在断贪爱时,不可能忽略五蕴,
我是把五蕴当副,当产物,可并没有不灭他,那只是一种解释角度。
我认为,不管是把目标放在灭贪爱 或无我 或灭五蕴,
在修行过程都不可能忽略彼此,一个领头其它一定会跟上。
初果之前的确非常非常可能体验涅盘(是不是一定,我就没把握),以涅盘为所缘。
当然,我也希望初果之前体验涅盘,以此为里程碑。
S**U
发帖数: 7025
43
As 帕奥禅师 said,
断灭论=因果断灭
it follows that 五蕴十八界灭尽,不是断灭, since it follows the rule of
causality. Only the Noble Pah can 灭尽五蕴十八界. For foolish worldlings, 五
蕴十八界, which are suffering, 不灭. Here 不灭 means they will arise again
and again, since its cause, ignorance and craving, persist.
Your position is some "thing" must exist after 阿罗汉证「无余涅盘」,
otherwise it is 断灭论. Is it not?
Is 「涅盘」 a 「thing」?
Your argument below is, in essence, 「涅盘」 is a 「thing」, a subtle and
wonderful one. You think only this is can av...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Jotika 禅师谈涅盘
我知道我会成为众矢之的的,但是请大家稍微下手轻一些
我只是提出我的疑问而已,不是针对Jotika尊者本人

:当心变得解脱的那一刻,没有生灭现象,完全寂静。这让人想起涅盘,当禅修者体证涅
:盘的那一刻,涅盘是什么?你如何谈论它?没有身心的生灭过程,你没有经历任何身心
:的生灭过程,你甚至不会想∶「噢!是如此平静」,因为那时,你无法想任何事,心变
:得非常平静、平和,甚至没有想到心的平静,事后你会想。
事后会想?那么涅磐的体验被记住了?否则事后能想起什么?
如果是被记住,显然涅磐的时候,想蕴还在工作啊?
“心变得非常平和,平静”?“在涅磐的时候没有想到心的平静”
但是在涅磐的时候,还是记住了这件事情阿?
可能需要跑日论师来帮Jotika尊者改良系统了 :)
f*******e
发帖数: 5594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涅盘与净土
空与涅磐的问题,我在这个帖子里说的较多: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633945.html
关于有余、无余,在杂阿含经第249经中的解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
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说不 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答 尊者阿难问尊者
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 尊者舍利弗语阿难言。莫作此问。
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 阿难又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
灭.息没已。无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阿难言。亦复不应作如是问。六触入处尽。离欲.
灭.息没已。无有余耶 阿难复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无
余.非有余非无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阿难言。此亦不应作如此问。六触入处尽。离欲.灭
.息没已。有余无余.非有余非无余耶 尊者阿难又问舍利弗。如尊者所说。六触入处尽
。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有无亦不应说。非有非无亦不应说。
此语有何义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难。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耶。此则虚
言。无...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46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再说无余涅盘和无住涅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fly (妄想),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再说无余涅盘和无住涅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7 02:22:48 2009, 美东)
我今天在听讲的时候就在想,J星了不起啊,敲打得很有用,多谢多谢
W*********E
发帖数: 197
47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654327.html

从三轉法輪之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 :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c***h
发帖数: 2262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其实有两个错误,不过不影响证明的大方向,我就不自我纠正了。
一般后代都是崇仰前代,一直往上加涅盘的境界,说的很玄。
南传的论师也不例外的犯了一些错。
不过,涅盘搞错了,而南传的整体论述及修行方法居然没有偏离太多,奇。
下一个想讨论佛陀的缘起法,再比对南传清净道论的缘起法怎么说,有何错误。
这就难了。清净道论作者觉音尊者对缘起法颇不确定。
S**U
发帖数: 702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Jotika 禅师谈涅盘
摘录 Jotika 禅师《禅修之旅》
我将告诉你们有关佛陀和他的一些弟子的故事,他们已
经证得阿罗汉果,当佛陀的大弟子们证得阿罗汉果后,他们
尽可能的活得长寿,对于身体来说,活著是自然的,他们知
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死, 这意味著他们将要般涅盘(Parinibbana)。对阿罗汉而言,死
亡与凡人不同,凡夫死后还会再生、轮回,而阿罗汉去世后,不受后有,轮回的过程已
结束。因此,这些大弟子来见佛陀,说到∶「我将在某
日某时般涅盘。」佛陀从未说可以或不可以,因为告诉他们∶「不要涅盘」,是对生命
的执著,佛陀从不鼓励。如果佛陀告诉他们∶「入般涅盘是一件好事。」,这是赞美死
。你知道佛在那种状况说了什么吗?佛陀说∶「你知道你般涅盘的时间。」,了解佛陀
为什么这么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从不说∶
「你去般涅盘」或说∶「不要般涅盘」。
l*******e
发帖数: 121
50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
理在佛教中才
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
不同之处。三
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
理是否符合佛
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
此三法印是由
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
法。法可分为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
间法。十善业
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
是佛法研究的
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以
及涅盘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
与破环,所以
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
法中的出世间
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
导我们行善,
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
、走上解脱之
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证一切佛法,它只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