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林耀华
(共0页)
h******y
发帖数: 2025
1
http://www.3miao.com/hmongology/miaoxue/hulu.htm
胡鸿保、陆煜
内容提要:本文借助对比20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不同身份的人类学家对中国苗族的研究,
来探讨人类学观念和方法的变化。同时介绍了业内人士关于“民族史”界定的一些不同见
解。
关键词:民族志、民族历史、苗族研究史、汉语文献
林耀华先生194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贵州的苗蛮》。
路易莎女士(Louisa Schein)80年代到中国研究苗族,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
人类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则是《流行文化与差异的制作》[1]。2000年杜克大学
出版社出版了路易莎博士的专著《少数民族的准则:中国文化政治里的苗族和女性》[2]
。不久我们又读到了另外一位苗族研究的洋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人类学家王富文(
Nicholas Tapp)的书评。笔者以为,比较不同身份的研究者在不同时代对于中国苗民族
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此我们阅读了路易莎的著作、并联系林耀华先生的早期作
品又找来相关文章参考,写成读后感一篇,供有兴趣研究民族史/族群史
g*******f
发帖数: 427
2
大家好,搞人类学的应该都读过林耀华的这本《金翼》吧,我看的是三联版的,好像老
先生当初是用英文写的,我非常希望能够读一读英文原著,可是我从Amazon 上找不到
,英文名字不知道是不是golden wing? 作者的英文名字大概也不是 yaohua lin 吧。
还请知道的指点一二。多谢了
a******i
发帖数: 179
3
in, Yueh-Hwa (Lin Yaohua) 林耀华. 1948. The Golden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x*****z
发帖数: 787
4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耻辱、羞愧、畏惧或者种种不堪,我都难以理解,父亲何以如此
持久地回避提及他的父母兄姊。即使在他暮年的平淡岁月里,也始终保持着拒绝回忆的
习惯,而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爱唠叨过去的痕迹。他像一个纯粹凭直觉而熟稔行路的盲
人,总能巧妙地避开坑洼一样躲闪着那段凹陷的岁月。以致于让人误会他几乎像陨石一
样来到这个星球,他的身后是一片巨大的虚空;他来时的路飘渺无迹,只是仅供凝思而
永远难以洞彻的沉沉星云。
这似乎意味着我的血液之河只上溯到父辈就枯涸了,我像一条没有源头的细流般在大地
上慢慢洇干。但这是不合逻辑的,不管祖父母的存在怎样如同传说一样难以亲近,我相
信父亲和我都永远根据在那个庞大家族的废墟上。它在若干年的隐秘梦影里,在浩淼难
问的冥冥之中,默默地提供了我们两代人在苦难泥土上存活的力量。
我真正得以窥见父亲的家史是在他不治而逝之后。那是一九九四年的冬天,我在警察的
陪同下赶回恩施奔丧。父亲在一面血红的党旗下似乎安详了,带着他隐忍一生的巨大秘
密等待着最后的火焰——他几乎已决意要将一切胸中块垒都花为灰烬——他唯一的遗嘱
是把骨灰撒向清江,让流水带他回到老家。
老家?老家?我...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陆民族识别政治史(下)
2012-04-05 16:27:14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4815 次 | 评论 0 条
(原文刊于《凤凰周刊》2012年第9期、总第430期,题为《56个民族是怎么来的》,现
将未删节版原文刊出,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止于56个民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大陆带入了一段新的政治史页,民族识别工作亦
因此得以旧话重提。
为修复文革期间受损的民族关系,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特别提到了“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的重大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平衡好各少数民族在选举人民代表、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培养民族干部、招生、提干、参军,以及计划生育和经济支援等方面的
权利,这中共新时期民族工作聚焦所在。
欲解决上述问题,那么首先要着手的便是将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遗留的问题处理好。因
此,当时国家民委在争议较多的六省、自治区进行了重点调查,分别召开了贵州、河北
、湖南等省民族识别工作座谈会,并于1979年11月3日,向四川、西藏、贵州、广东等
省、自治区发去了《关于抓紧进行民族识别工作的通知》,要求对...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9764
6

中国自秦统一以来,即可谓泱泱大国;虽然早已实行郡县制来管理,但实际上中央政府
鞭长莫及,多数领域仍属化外之地。即使朝廷能够委派一个县令的地方,规矩也是一个
人独自去上岗,秘书(师爷)还得自己出钱雇请。至于少数民族地区(蛮夷之地),则从当
地的世家望族中择封一个土司,由其世袭自治。
今天一个县的公务员大抵上万,军警宪特齐备,尚且往往滋事告急;在一百年前,一个
县官加几个胥吏,又是如何来实施政务而确保平安的呢?——朝廷对于民间社会的控制
,实际依赖的是士绅阶层和家族长老的自觉维持。传统的礼法家训和乡规民约在代代乡
绅的传承下,形成中国人的底线伦理和生活秩序。无论政统和血统在遥远的帝都如何改
变,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旧坚守着自己的道统。他们默默耕耘,派丁纳粮,安贫乐道,
息讼少争。不到民不聊生之时,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
士绅阶层是如何诞生的呢?它既非朝廷分封指派,又非家族世袭嫡传,也算不上基层民
主直选,它是完全自然生成而又为当地社会所默认的一个人群。一般而言,它由正直诚
信、发家致富、知书识礼的人所组成。这一群体没有国家俸禄和职称,只是凭藉个人素
质而形成的潜在势力,掌握着乡村社会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054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地主之殇  作者:野夫
地主之殇
作者:野夫 日期 2006-2-8 14:58:00
——土改与毁家纪事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耻辱、羞愧、畏惧或者种种不堪,我都难以理解,父亲
何以如此持久地回避提及他的父母兄姊。即使在他暮年的平淡岁月里,也始终保持着拒
绝回忆的习惯而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爱唠叨过去的痕迹。他像一个纯粹凭直觉而熟稔行
路的盲人,总能巧妙地避开坑洼一样躲闪着那段凹陷的岁月。以致于让人误会他几乎像
陨石一样来到这个星球,他的身后是一片巨大的虚空;他来时的路飘渺无迹,只是仅供
凝思而永远难以洞彻的沉沉星云。
这似乎意味着我的血液之河只上溯到父辈就枯涸了,我像一条没有源头的细流
般在大地上慢慢洇干。但这是不合逻辑的,不管祖父母的存在怎样如同传说一样难以亲
近,我相信父亲和我都永远根据在那个庞大家族的废墟上。它在若干年的隐秘梦影里,
在浩淼难问的冥冥之中,默默地提供了我们两代人在苦难泥土上存活的力量。
我真正得以窥见父亲的家史是在他不治而逝之后。那是1994年的冬天,我在警
察的陪同下赶回恩施奔丧。父亲在一面血红的党旗下似乎安详了,带着他隐忍一生的巨
大秘密等...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8
来自主题: PKU版 - 中国曾经的世界一流大学
陈远

排除障碍,延揽名师
在燕大,司徒雷登看到的事实和其他教会大学的状况一样:不信仰基督的优秀教师
进不来;在校的仅有的几名能胜任教学的中国教师和西籍教师的待遇差别很大;学校中
层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全由西方人士担任。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状况,要把燕大
办成一流大学便无从谈起。司徒雷登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为燕大招才纳士。
首先,针对过去教会学校的所有教师都由各教会组织委派的惯例,司徒雷登向纽约
托事部提出申请,要求给燕大聘任教师的自主权。第二,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燕大任
教,司徒雷登决定不过问教师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和学术观点,只要有真才实学,具
备任教资格,燕大都可聘用。第三,司徒雷登决定从燕大自筹的经费中拿出一笔钱,大
幅度提高中国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与外籍教师同工同酬。
到20世纪30年代,燕园内已经是大师云集,其中既有国外归来的博士、硕士如洪业
、赵紫宸、冯友兰、吴文藻、雷洁琼等,也有国内享有盛名的学者如陈垣、周作人、郭
绍虞、容庚、顾颉刚、钱穆、朱自清等,还有燕大自己培养并选送出国深造后学成归来
的学者,如冰心、许地山、齐思和、严景耀、侯仁之等。燕大的教师队伍,一下子变得... 阅读全帖
(共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