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林彪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g
发帖数: 14447
1
林彪假说——文革的军事战略意义
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也有独特性。分析文革普遍性的帖子多一些,主旨是发动群众自
下而上反官僚。而毛泽东发动的这次文革,也有其独特性,具体就是体现在其军事上的
战略欺骗。本帖就围绕文革的军事战略意义,谈一谈毛泽东为什么要在66年发动文革,
以及林彪在文革中的浮沉。
首先,要理解文革,就要搞清楚文革的定义。有几个历史划界。比如说,十年说(1966
-1976),三年说(1966-1969),五年说(1966-1971)。十年说是文革后普遍采用的
官方说法,是懒省事的定义,跟本帖主旨也没有关系。三年说,指的是政治意义上的文
革,也就是文革作为反修夺权的政治革命。1969年九大召开,各地革命委员会成立,政
治性的文化革命也就告一段落。从军事角度出发,“五年说”更为契合,也就是从发动
文革到林彪自爆这段时间。
接下来回顾一下六十年代中国的军事战略环境。八个字:强敌环伺,危机四伏。这几天
不少帖子说三年自然灾害,之所以当年出现困难,除了天灾,一个原因就是1960年苏联
背信弃义,撤出全部专家。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毛泽东要执意搞原子弹,赫鲁晓夫
不允许中国这么做。所以...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013/6/16 13:36:35 缗昏生500 发帖于:中国历史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
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
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
和训练的部队。毛泽东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
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
部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所谓“主力” 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
个军分区当作地方部队使用。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
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虽然到东北后共
产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
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警察、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
已被带坏。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彪为自己“翻案”写的一首词
路卫兵_新浪博客
路卫兵
1930年的元旦,刚刚回到红四军领导岗位不久的毛泽东,收到第一纵队司令林彪的一封
贺信。信中流露出一种对时局沮丧悲观的情绪,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
泽东于1月5日给林彪写了题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回信。18年后,这封
信准备收入《毛泽东选集》,林彪致电毛泽东,请求不要刊载他的名字和对他批评,理
由是怕引起国外“种种无益的推测”。毛泽东满足了林彪的要求,并将文章题目改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这件事却一直成了林彪的一块心病,1969年9月,林彪重游
井冈山,写下了一首《西江月》词,试图对这段自认为很不光彩的历史进行“翻案”辩
解。
林彪在信中还提出了“流动游击”的消极思想,质疑根据地的作用,这绝不是偶然的。
可以说,林彪当时写的这封信有着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
分人的思潮。武装暴动的一次又一次失败,让许多人对革命前途感到茫然。这种悲观情
绪甚至滋生蔓延到了中央高层。事实上,在不久前的中央“二月来信”,也正是以这种
思想作指导的。而朱毛红军也在敌人的疯狂会剿下,不得不走下井冈山向赣南出击。在
红军南下途中,领导层...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3184
4
斯大林尽管是托洛茨基的死敌,但却继承托洛茨基的经济政策,只不过只字不提托洛茨
基的原创版权,把托洛茨基的东西全算到自己头上。
邓矮的四个坚持,原创在林彪,邓矮干的是和斯大林同样的剽窃勾当。
转帖:邓小平继承林彪衣钵 四个坚持翻版四个不忘
关岭博客
邓小平1979年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个坚持”后来作为中共的“立国
之本”写入党章。鲜为人知的是,邓小平的“四个坚持”其实来自林彪的“四个念念不
忘”。胡绩伟在《从华国锋下台到胡耀邦下台》一书中披露,1966年发动“文革”的《
五一六通知》发表后第三天,林彪在《五一八讲话》中提出:“我们一定要严重注意资
本主义复辟这个重要问题,不要忘掉这个问题,而要念念不忘。要念念不忘阶级斗争,
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不然
的话,就是糊涂虫。不要在千头万绪、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丧失警惕;否则,一个晚上
他们就会杀人,很多人头要落地,国家制度要改变,政权要变颜色。”以下为《从华国
锋下台到胡耀邦下台》第二章“四个坚持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453
5
来自主题: Talk版 - 林彪事件揭开的秘密(图)
王华http://renminbao.com/rmb/article_images/2011-9-17-linbiao.jpg
林彪事件40年后,人们开始反思该事件给我们人的启示。
【人民报消息】历史是面镜子,我们从中可照出他人,也可照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你
我。表面上看,林彪是把毛泽东推向神坛的人,也是第一个把毛拉下神坛的人。毛利用
林发动了文革,但林之死也宣告文革的破产和中共统治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解读文革,林彪是除毛泽东、周恩来之外的最佳标本。浅层上人们看到中共内斗的血腥
和肮脏,中共政治小丑们如何违背良知而玩弄厚黑权术,深层上可以看到那只邪灵的手
如何操控着中国,借“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把传统文化毁于一旦。
中国人相信命运。一个人一生下来,他的一生就定好了。毛泽东不懂道士给他算命说的
“8341”,但他活了83岁、执政41年。因为表里不一,人们把林彪说成奸诈之人,其面
相也是“天狗吃月亮”。不过从自由民主的角度看,无论是林彪,特别是林立果的那帮
人,在红海洋淹没一切的思想禁锢中,能保持独立思维能力,像林昭、遇罗克那样,也
算难得的好汉了。政论家胡平回忆说:“记得在林彪事...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87
6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毛泽东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所谓“主力”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个军分区当作地方部队使用。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
虽然到东北后共产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警察、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194...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林彪与毛泽东间隙由来
解放军高层在“二月逆流”后处于“无政府”状态:叶剑英、聂荣臻、肖华靠边站了,
徐向前后来也不管事了,杨成武常常跟随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邱会作则是躲避造
反派藏在西山或京西宾馆办公。军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邱会作的回忆给了我们一
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林彪的思想问题。
邱会作认为:林彪“思想问题”的根源来自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封信。毛泽东和江青虽然
是夫妻,但他们以前没有特殊的政治关系,1964年以后连一起生活也没有了。1966年7
月,正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紧张的时刻,身在外地的毛泽东突然给江青写了一封信,就
文化大革命的斗争方向、目标、策略等问题作了甚为详细的论述。当时毛泽东只给周恩
来看了信,其他人如杨成武、王任重因陪同毛也知道了信的内容。由此,毛的这封信就
有着非常神秘的色彩。
邱会作认为,“林彪知道了信的内容,思想有了疙瘩,他发现毛泽东在重大问题上言行
不一。毛泽东一方面默许甚至让别人宣扬自己,许多人作了,林彪是很起劲的一个,但
在给江青的信中说这不是他的本意;毛泽东一方面说要团结广大高级干部,但在信中却
表现了对江青等少数人的依托和信任,而对广大干部却认为是盘根错节的旧势力,会一...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是非成败转头空--也说林彪等
6) 文革的本质是夺权
前面说了,太祖发动文革的动机就是为了防范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也就是说,如果
他自认为是斯大林第二,那么他担心的不是他活着的时候谁敢对他怎么样,事实上由于
长期的宣传也没人敢拿他怎么样。他是担心死后被鞭尸。所以有的时候想想帝制也不坏
,死后儿子接班,老爹放在庙里一供几百年,史书上光剩下英明神武,就好比朱元璋。
所以蒋经国金正日现象的出现其实也不奇怪。
不过这个选项根本不存在,太子早就战死在朝鲜了。所以现在就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
他要预先把位置都留给最可靠最信赖的人,一开始的时候是双一,四人帮根基还有点
浅。而且光砍倒刘邓这棵大树不够,他们的根基太深,百年之后还有可能翻案。所以,
必须株连,连根都刨出来。
所以文革的本质就是夺权。这也是太祖极其苦心的构想。肃反效果好,但是不得人心,
名声臭了大街, 斯大林就是前车之鉴;靠告密也好不了多少,武则天还没死李唐就复辟
了。
太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大家在下面厮杀。可以想象多少人把自己此前私人的个
人恩怨,在此大背景下迭加了上来。只要给仇家扣上一个帽子,然后就可以踩翻在地再
踏上一只脚了。把这些都怪到林彪头上应该说不妥...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2014-11-22 10:13:48)
近代中国人中死于重泰山者,无出于林彪:
他用他的死结束了毛泽东的神话;
他用他的死结束了共产党的理论制高点;;
他用他的死降低了中国人民的愚昧水平,使凶残的中国人失去了做政治运动帮凶的
兴趣;
他用他的死使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5%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多了。
而其中对共产党打击最大者,不是毛泽东的神话结束,不是中国人民不再热衷共产
党的政治运动,不是5%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了一些,而是共产党失去理论制高 点。
因为从这一天起,这个雄心勃勃,踌躇满志扬言要救人类的政党,一下落成了一个
以维持生命为主旨的过一天算一天的偷盗集团。而所谓大政治家邓小平的功绩 就是
干脆将那块已经没有人再相信的救人类的遮羞布扔掉,让共产党可以公开抢劫和偷
盗。
可以说林彪如果不死,还做共产党的副主席,或者他将毛泽东杀了,自己做主席,
都没有他这样的死对于中国的贡献大。林彪的死亡,而且必须是这样的暴亡,才是
他对中国政治和人民的最大贡献,这也是他在他的位置上能为中国人民做的最大贡
献。当然林彪自己是不愿死的,也是不愿去做这样类型的贡献的,是毛泽东和周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道消息:“林彪出事了”
作者: 赵之洪
“九一三事变”的发生,对中国的政治格局、社会结构、历史进程及每个人心灵的撞击
,无须我在这里赘言。然其自身的云谲波诡,仍如一团乱麻和迷雾,至今没有得到令人
(起码是我本人)信服的梳理和破解。我想,这个历史的重任,恐怕只能寄希望于当代
人的下一代甚至下N代的努力了。
有人说,40年前的往事恍如隔世,难以追记,似乎也懒得追忆。我亦以为往事的确恍如
隔世,却又觉得像是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而且难以释怀。我当然没有能力也没有资
格对当年“九一三事变”及林彪其人其事做出科学、严谨、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但可以在40年后的今天,追记我这个社会边缘人是如何在较早的时间,从身边流传的
小道消息和扑朔迷离的蛛丝马迹中得知“林彪出事了”的前前后后,或许能够为研究文
革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态、社会心理的学人、思考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份“流水账”
式的资料。
——题记
1971年9月下旬时,我还是北京四中“老泡儿”中的一员。
何谓“老泡儿”?
从1968年开始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有限量的厂矿招工及部队征兵,让京城各中
学文革前入学的“老三届”和文革中入学的六九届毕业生基本走光。剩下的...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11
http://mobile.dw-world.de/chinese/ua.2/mobile.A-15415174-293.ht
九一三遇难者之墓
四十年前的“九一三事件”依然留下了太多的问号没有得到解答,而林彪的女婿张清林在苦难沉浮四十载后终于完成了一个心愿:前往林彪坠机地点祭拜。他的下一个愿望是:把林彪等人的遗骨带回中国安葬。这是一块广阔而又平坦的盆地中央,草深一米,扎进土地一尺的繁茂根须抓牢了厚土,使地面变得非常坚硬,应该是飞机迫降的理想地带。环盆地四周皆山丘,只有东北面有一道缺口,四十年前的9.13之夜,中国副统帅林彪的座机从北掉头往南飞时,恰恰穿过了这个山口,飞机夜行看到的只是一片黑,着陆灯照不到山丘,没有撞山就是个奇迹。
因为发动机空中起火,三叉戟只能迫降。原空军副参谋长兼34师党委书记胡萍长子胡耀萍说,以他对驾驶员潘景寅的了解,如果是白天,技术不会有问题。但是晚上,姿势差一点都不行,迫降的成功率几乎没有,尤其三叉戟,油箱就在机翼上。林彪的座机正是一个机翼插进土里,碎成9大块。
今年9月12日正值中秋节,一行7个中国男人来到这里凭吊,他们中的5人都已经年过花甲,他们之间也简称...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到现在还没看懂林彪造反的事情

林彪
搜了一下,毛看来真干过这个,这样几个月后九届2中会(庐山)上林彪组织接班国家
主席把毛泽东惹翻了就好解释了:
高文谦先生所著《晚年周恩来》的第五章中有一小节,题为“毛、林交恶的根由”。其
中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史实:
中共“九大”闭幕之后,毛泽东曾带着张春桥到苏州区看望林彪。以谈如何防止出
现修正主义为名,毛泽东试探林彪的态度,同时不动声色地挑动林彪对张春桥的忌心。
毛泽东在谈话中先是说总理年纪大了,问林彪对周总理的接班人有什么考虑,然后话锋
一转,问林彪:我年纪大了,你身体也不好,你以后准备把班交给谁?见林彪不吭声,
毛又问:你看小张(指张春桥)怎么样?弄得林彪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后来林彪
还是借着谈怎样才能防止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时,才拐弯抹角地表示:还是要靠黄、吴、
李、邱这些从小就跟着主席干革命的人,要防止小资产阶级掌权。……林彪已明显感到
毛有改变接班人的考虑,预感到自己的前途凶险。为此,林彪和叶群俩人在苏州时,曾
为此关起门来相对落泪[1]。
高文谦先生将毛泽东向林彪推荐张春桥做接班人(简称“毛向林荐张”)这件事定
义为“毛林交恶”的根由,还说,毛林苏州谈话“是解读...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3
1945年中央派我到东北要钱 林彪给了5箱黄金
由于国民党的长期封锁和抗战胜利后对外活动多、开销大,1945 年,延安的财经情况
非常紧张,陕甘宁边区银行金库库存已降到警戒线以下了。1946 年6 月初,党中央电
示东北局,从东北调拨资金支援陕甘宁边区,并电示北平军调部叶剑英同志,设法将东
北的黄金运送到延安。叶剑英、李克农同志收到电后,考虑哈尔滨没有军调部的执行小
组,美方没有飞机去哈尔滨,他们商量决定,以叶委员的私人名义向美方委员饶伯森借
用他的专机去哈尔滨。
于是,叶剑英向美方代表饶伯森提出,借他的飞机去一趟哈尔滨,同时请他派他的翻译
同行,以免沿途"政府"方面的阻挠。饶伯森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飞机借到后,派谁去执行这次特别重要的任务呢?叶剑英与李克农研究,最后决定派我
去。李克农交代我:"小鬼,你准备一下,明日就起飞,我们已通知东北局了。这里还
有叶剑英同志写给林彪同志的一封亲笔信,你一定要当面交给
林总(即林彪),此事至关重要,切不可交给别人转交。"
当晚,叶剑英交给我两支美国制造的派克钢笔,对我说:"这是我送给林彪同志的,你
一定要将我写给他的信当面交给他。"
我和美军...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300
14
林彪夺权斗争,除了不合时宜,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其如此脆弱的权力。尽管他身为国
防部长,但他没有依靠解放军军兵种领导人的政治局盟友。根据1980-1981年审判林彪
那些幸存的支持者时出示的证据,不管他们在其他方面做了什么坏事,黄永胜、吴法宪
、李作鹏和邱会作都没有参与谋杀毛的任何阴谋活动。而对于林彪的平反也是困难重重
。本文摘自2016年12月17日舒云探访九一三事件的博客,原题为《试析为林彪平反的三
大阻力》,文章系节选。
2017年,林彪案就是46年了,至今平反无望。
第一大阻力:林彪是自己上的飞机,而飞机又摔在蒙古温都尔汗。
没错!林彪是自己上的飞机,但林彪临走前说的是去大连,不是苏联。没有任何证据证
明林彪为去苏联做了准备。这就是说,林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了飞机,他想在大连
呆几天,然后回北京参加国庆节。
第二大阻力:林彪是反革命集团头子,他要搞政变。
林彪和黄吴李邱是正常的工作关系。这么多年过去,没有发现林彪搞政变的证据,也没
有发现黄吴李邱搞政变的证据。参加公审黄吴李邱一案的大律师张思之说过一句话,“
那根本就不是法律审判,是政治审判。”
第三大阻力:邓小平说:九一三事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小道消息:“林彪出事了”
作者: 赵之洪
“九一三事变”的发生,对中国的政治格局、社会结构、历史进程及每个人心灵的撞击
,无须我在这里赘言。然其自身的云谲波诡,仍如一团乱麻和迷雾,至今没有得到令人
(起码是我本人)信服的梳理和破解。我想,这个历史的重任,恐怕只能寄希望于当代
人的下一代甚至下N代的努力了。
有人说,40年前的往事恍如隔世,难以追记,似乎也懒得追忆。我亦以为往事的确恍如
隔世,却又觉得像是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而且难以释怀。我当然没有能力也没有资
格对当年“九一三事变”及林彪其人其事做出科学、严谨、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但可以在40年后的今天,追记我这个社会边缘人是如何在较早的时间,从身边流传的
小道消息和扑朔迷离的蛛丝马迹中得知“林彪出事了”的前前后后,或许能够为研究文
革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态、社会心理的学人、思考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份“流水账”
式的资料。
——题记
1971年9月下旬时,我还是北京四中“老泡儿”中的一员。
何谓“老泡儿”?
从1968年开始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有限量的厂矿招工及部队征兵,让京城各中
学文革前入学的“老三届”和文革中入学的六九届毕业生基本走光。剩下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林彪和彭德怀打仗谁更厉害?
打仗不能看官衔,要看能力。陈毅是元帅,但是打起仗来,比不过一些大将。至于同为
元帅,战功赫赫的林彪和彭德怀,打起仗来,谁更厉害呢?我认为在艰苦的条件下,彭
德怀更厉害,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林彪占优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以不到三万人,对抗胡宗南三十万大
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两年时间内,扭转了战争形势,把握了主动权。而林彪在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虽取得了不败胜绩,但这与抗日胜利后,为东北输
入大量的精兵猛将有关。在家当充足、人强马壮的条件下,林彪打起仗来,自然得心应
手,想输都难。但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强强相撞,我认为,林彪未必是彭德怀的对手。
林彪打仗,善于动脑,机动灵活,常常通宵达旦的思考战术。相比之下彭德怀比较粗疏
一些,缺乏花样翻新的战术组合。总的来说,林彪打仗巧妙,彭德怀则善于啃硬骨头。
我总觉得,敢于硬碰硬,比起谨小慎微,前者更具有军人的血性。机智巧诈只是一时的
,敢于牺牲和拼命,才是军事指挥者必备的品质。
比起林彪,彭德怀还有一些战略思维,也服从大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林彪只有一
些战术性的观点和著作,在是否打锦州的问题上,曾经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林彪和彭德怀打仗谁更厉害?
打仗不能看官衔,要看能力。陈毅是元帅,但是打起仗来,比不过一些大将。至于同为
元帅,战功赫赫的林彪和彭德怀,打起仗来,谁更厉害呢?我认为在艰苦的条件下,彭
德怀更厉害,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林彪占优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以不到三万人,对抗胡宗南三十万大
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两年时间内,扭转了战争形势,把握了主动权。而林彪在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虽取得了不败胜绩,但这与抗日胜利后,为东北输
入大量的精兵猛将有关。在家当充足、人强马壮的条件下,林彪打起仗来,自然得心应
手,想输都难。但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强强相撞,我认为,林彪未必是彭德怀的对手。
林彪打仗,善于动脑,机动灵活,常常通宵达旦的思考战术。相比之下彭德怀比较粗疏
一些,缺乏花样翻新的战术组合。总的来说,林彪打仗巧妙,彭德怀则善于啃硬骨头。
我总觉得,敢于硬碰硬,比起谨小慎微,前者更具有军人的血性。机智巧诈只是一时的
,敢于牺牲和拼命,才是军事指挥者必备的品质。
比起林彪,彭德怀还有一些战略思维,也服从大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林彪只有一
些战术性的观点和著作,在是否打锦州的问题上,曾经犹...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http://hx.cnd.org/?p=102853
1971年9月12日是星期六,我住在总後的家中。13日凌晨3时许,公务员张军到卧室来叫
醒我说:“刘秘书来电话说,总理通知,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开政治局会议,要你立即
去。刘秘书一会儿就会送公文包来,小朱(警卫员)也起来了。”
“文革”当中,各种事情繁多,无论什麽时候开政治局会议都是常事,我也没多想什麽
,马上就起来了。当时,我被总後造反派打伤的胳臂和左腿都还没有完全恢复,为此,
张军即协助我穿衣服。我因刚吃了安眠药,脑袋晕晕忽忽的。
到了人民大会堂四川厅,江青、姚文元等人巳经先到了。先到的人同平常一样,有的抽
烟,有的像一尊菩萨一样,静坐在那里。我看到人还没有到齐,估计一下子还开不成会
,即就到四川厅外面去活动了一下,回来後又坐在原位置上。
四川厅是人民大会堂一个比较大的厅,在大厅东南角摆了一圈沙发,成椭圆型。我到了
不久,张春桥也到了。同时,李作鹏才在警卫员的掺扶下进入会场,他也服了安眠药,
站不稳,在警卫员的搀扶之下还晃晃悠悠的。纪登奎、李德生也是後到的。在这个时候
,政治局究竟开会干什麽?谁也不知道。李作鹏清醒一些之後,他还...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林彪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今年二月王立军的叛逃引发的中共内讧,发展至今薄熙来倒台等沸沸腾腾。各界议论指
王立军的叛逃以致革职薄熙来,犹如当年林彪事件大翻版。在全球聚焦中共将如何处置
薄熙来的敏感时期,海外中文网络流传一篇题目为《林彪的人生走到了最后一天》的文
章,介绍林彪生命最后一天。
颇令人深思的是,林彪事件发生在1971年9月13日,去年是震动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40周年。然而近期的这段时间跟林彪事件扯不上边,却以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不
禁引人猜测,薄熙来未来也将是凶多吉少。
重庆事件堪比当年林彪事件,有分析更指,重庆一系列事件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1,林彪事件后也是传言满天飞 但内容基本属实。
1971年9月13日林彪座机坠于蒙古,“九‧一三”事件震惊世界。
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尽管国外传媒就中共飞机坠毁于蒙古境内及中国领空禁飞等事议
论纷纷,进行了种种猜测,但中共的报刊、广播等传媒,在中共中央命令下,未对此事
作任何反映。
2012 年3月19日前后,薄熙来被免职的几天后,北京出现政变传闻,有民众在微博上贴
“北京出事了!”等言论,还有民众在网络上传“军车入京”等消息,引发海外媒体关
注...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8694
20
1966年9月10日上午,贺龙从家中坐车直奔人民大会堂,在东门下得车来,来到浙江厅
。他是根据毛泽东关于“你可以登门拜访,征求一下有关同志意见”的指示,来拜访林
彪,征求意见的。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工作人员给贺龙送上一杯茶水立即退了出去,会客厅只有林彪同贺
龙两人。寒暄过后,贺龙把来意说明,他诚恳地说:“林总,我今天来想听听你对我有
什么意见?”
林彪假惺惺地说:“贺老总,我对你没有意见。”
“不,林总,总会有一点吧!”贺龙坚持想听听林彪的意见。
沉默了一会儿,林彪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装着不经意的样子却有明显的威胁性,
说:“要说有吧,也只那么一点点,就是,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主要的是今后要注意一
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
寥寥数语,森彪把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得一清二楚:你贺龙如果支持我,跟我走,
你的问题就可以变小;如果反对我,你的问题就可以变大。一句话,你的问题大小,全
在你对我林彪的态度。
林彪既然已把问题挑明,亮出了他的底牌,贺龙自然要给予明确的回答。他想起过
去毛泽东同他谈起对林彪的看法,想起他用卑鄙的手段搞倒了罗瑞卿,现在又指使吴法
宪等人搞阴谋,搞到了自己的头上,我岂能同你...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吴思:林彪笔记中的官场策略
2009年08月06日14:53凤凰网历史综合
在给杂志编稿子的时候,看到了共和国历史上正反两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是《安徽日
报》前副总编黎洪写的《我也批过彭德怀》,一个是《林彪与个人崇拜》。
黎洪的短文读来有一种痛彻肺腑的力量。他说,当年他仔细研读庐山会议文件,对批判
彭德怀的决定怎么也想不通。他认为彭德怀说的都是实情,根本不是什么反党反社会主
义。《安徽日报》的四个编委也找他发牢骚,很愤慨地质问凭什么说彭德怀里通外国。
黎洪说,他和他们的想法完全一致,但是却严肃地警告他们,这话不能到外边说。黎洪
说他不敢表达不同意见,还违心地批发了许多批判彭德怀的稿子,违心地表态坚决拥护
党中央的决定。
四十年过去,黎洪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回首往事,他在文章里痛切地责备自己,话
也说得很重。他说:我在总的方面是奴性十足地服从谬误的,没有一次按照党性原则去
坚持真理,反对错误。他说,当时在党员干部中,像他这样的至少要占到90%以上。黎
洪设想,如果情况反过来,90%以上的人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中国的历史将是完全不
同的另一个样子。
我非常敬重黎洪先生的忏悔诚意和忏悔深度。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当年他真...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2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819
夏韵
1971年深秋的11月,我们插队落户的山村阴雨连绵。烧柴淋得湿透了,我试着用灶前仅
存的一些松毛引火点燃它,松毛燃尽后湿柴怎么也烧不着,我低头对着灶门吹火,浓烟
熏得我鼻涕一把泪一把,我索性不吹了,坐在灶前流泪。
丈夫一大早被叫去听重要文件传达,和大队干部一起去了公社。难得一个休息日,我不
打算做饭了,懒懒的躺在床上,呆呆望着房顶上亮瓦透过来光线,想着心事。
我们来农村将近一年了,苦和累都能挺过去,就是怕生病。刚下来时,丈夫生了一场病
,高烧39度,大队赤脚医生不作皮试,一针青霉素就打了进去。上帝保佑,烧很快降下
来了,想想都后怕。班里一个吴姓战友提议道;我们大家凑点钱买个摩托车吧,这荒山
野岭的,生了病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但是我们穷得只够养家糊口,连个车轮也买不起,
说的人听的人只当是笑话。
那天,丈夫到黄昏才回到家,他神秘兮兮的地对我说;出大事了。
我问,什么大事?
他说;想想看最近个把月报纸广播有什么变化,‘十一’为什么不游行庆祝?
我猛地想起最近报...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5368
23
邓华的事不能怪林彪。
老毛在战争上从来都是先算败后算胜。
朝鲜战争上,老毛是留有后手的。
毕竟跟以美国为首的十四国联合国军作战,
谁也不敢在战前说中国能打赢。所以,
老毛要做准备,打不赢也要留后手。
老毛的手下能打大战的有三个大将,
彭德怀,粟裕和林彪。
彭德怀猛。粟裕狠。林彪稳。
所以,彭德怀首先入朝。
毛的第二道部署,是粟裕在东北。
这个预计在彭德怀战败后启用。
毛的第三道部署,是林彪在北京。
正是有这些后手,毛才敢说,
朝鲜参战利益极大。联合国军
要打败老毛的三个部署是基本不可能的。
林彪粟裕都清楚这个部署。
所以,林彪才敢在庐山上对彭德怀说,
你不要想当英雄。所以,在朝鲜战争
前,林彪和粟裕都病倒了。而且还病
的莫名其妙。林彪刚刚指挥四野横扫
中国。粟裕还在准备台湾战役。怎么
突然两个都病倒了呢?
彭德怀到朝鲜后,指挥林彪的人马。
就拼命拉拢邓华。所以,彭德怀和
邓华的关系非常好。
彭德怀在朝鲜把联合国军打趴下了,
老毛考虑问题的方向就变了。这时
的问题是斯大林的戒心。斯大林
对中国一直都有很强的戒心。这个
在斯大林和蒋经国二战后的谈话中表现
的很清楚。老毛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804
24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zc1nz0001.htm
1942年5月,左权牺牲在抗日前线,林彪写了一篇生情并茂的《悼左权同志》:
“多少次险恶的战斗,只差一点我们就要同归于尽。好多次我们的司令部投入了混
战的旋涡,不但在我们的前方敌人,在我们的左右后方也发现了敌人,我们曾各自拔出
手枪向敌人连放,拦阻溃乱的队伍向敌人反击。子弹,炮弹,炸弹,在我们的前后左右
纵横乱落,杀声震彻山谷,原野,炮弹,炸弹的尘土时常落在你我的身上,我们屡次从
尘土中浓烟里滚了出来”
惨烈的湘江之战
1934年10月中旬至11月8日,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林彪指挥红一军团在赣南安远,
信丰间,湘粤交界处的城口连续突破粤军的第一,第二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2日,在红军向第三道封锁线挺进之际,蒋介石看到了消灭红军的理想
地点,他发布命令;以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指挥国民革命军湘军
与国民革命军中央军16个师77个团追剿中央红军,务须歼灭红军于湘潇水以东地区。以
白崇禧的国民革命军桂军两个军列阵于桂北堵截。以李韫珩,李云杰军在后追赶,逼...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25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毛泽东在提议林彪挂
帅入朝军队,多次劝说下林都称病推辞,并坚持反对出兵,认为“国家刚刚解放,胜利
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取得的。我们不如美国,不能引火烧身”。林彪还认为
朝鲜战争是斯大林在挑拨“美国已经给我们信息,如果中国不出兵朝鲜,立即与中国建
交。这可能是一个阴谋,但不失为一个机会”。本文摘自2013年2月18日郝吉林的博客
,原题为《林彪道破朝鲜战争的惊人真相》。
所谓真相就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复杂背景,这是一场亚洲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格局
的角逐,南北朝鲜都是受害者,中国自然也是无奈的受害者。
林彪并没有因为惧怕美国而在带兵出征问题上退缩;林彪在开战起初的讨论中表现出了
他独领风骚独具慧眼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政治家素质。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国政府出兵。10月2日至10月5日,连
续四天,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出兵朝鲜问题。
刚开始,很多与会者投了反对票。
林彪说:
“主席啊,苏联为什么不出兵?苏联老大哥建国几十年了,我们才建国几个月,陈毅说
得对,我们需...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82818
诗词赏析
如何欣赏林彪的《西江月重上井冈山》二首?
西江月重上井冈山
林彪1969年9月
其一
繁茂三湾株树,茫茫五哨云烟。
井冈搏斗忆当年,唤起人间巨变。
红日光弥宇宙,战旗涌作重洋。
工农亿万志昂扬,势把敌顽埋葬。
其二
四十年前旧地,万千往事萦怀。
英雄烈士启蒿莱,生死艰难度外。
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
辉煌胜利尽开颜,斗志不容稍减。
8个回答
天生吾侪
天生吾侪
清风搔痒,明月慰劳
3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种诗词有两种赏析方式,一是就诗论诗,只说诗之优劣。另一个嘛,就是作政治解读
了。
就后者,有很多可说的,可让我说这个,实在没把握。稍微提示一点:毛的批注,写作
时间,写作地点……
就前者,只读诗说诗,那只能说这是两首很平庸的诗。再平庸一些就是老干体了。
意思很好理解,不多解释。……其实也没什么好评的……
就说一点吧。林彪说,唤起人间剧变。毛泽东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差距还是有的。
发布于2015-12-05
3添加评论
刘老英雄
刘老英雄
学海伤心客/烹饪爱好者
泻药,就诗词来说,平庸...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82
2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盘点林彪一生的十大经典战役
1,龙冈伏击战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反围剿)1930年11月5日至1931年1月3日,历时60
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永丰县东固镇、龙冈镇,宁都县东韶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第4军军长。
所辖部队:红4军。
战役特点:中国工农红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
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歼敌情况: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林彪
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战役评价: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
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4军担任主攻。
2,黄陂草台岗伏击战
战役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反围剿)1933年2月9日至3月21日,历时41天。
战役地点:江西省宜黄县黄陂镇、草台岗镇。
战役手段:诱敌深入的山地伏击战。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军团长。
所辖部队:红1军团。
战役特点:中国工农红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
击弱,集中精力打歼... 阅读全帖
o*z
发帖数: 1078
28
太小看林彪明哲保身,左右逢源的本领可以比肩周恩来.你看看文革中具体实施
整人的都是谁干的? 彭德怀,刘少奇都还是周恩来亲自整的,林彪让他做官他就装病,整人能躲都躲了,也没故意歪曲事实抹黑过别人
实际上一直不给林彪平反,很明显就是瑜亮情结,老毛喜欢林彪不亚于刘备喜欢诸葛亮,从林彪是个二十多的小伙子就多次屈驾接迎,看历史上老毛鸟过谁,老毛一生就鸟林彪. 周瑜(邓小平)都要往后排. 搞"拨乱反正"的"瑜派" 今天把不属于林的屎盆子往林的头上扣, 再过五十年看看,周恩来在文革的过错评价一定是大于林彪的.
1. 庐山批彭德怀事件, 当时因为毛明确授意,全部与会者都参与批判包括林彪, 但当彭
因林彪会理会议前的信被毛攻击时,林澄清:“我当时写信给中央,要毛、朱、周离开
军事指挥岗位,由彭德怀指挥作战,事前并没有同彭德怀商量过,与彭德怀无关。”
2. 七千人大会, 这是林彪当时的发言:“如果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不正视几
年来国民经济遭受的重大挫折与“三面红旗”的关系。比如“总路线”,一直强调“速
度”是灵魂,只强调“快”,忽视了好和省。“大跃进”,顾名思义也是强调高速发展
,因为中央下达的指...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529
29
林彪弟弟林向荣牺牲前后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些年曾出版过一部叫《林家三兄弟的不同归宿》的书,讲述了林彪与堂兄林育英、
林育南两位烈士的不同人生道路。鲜为人知的是,林彪的同胞兄弟林向荣,是解放战争
中太原战役时牺牲的一位烈士。虽不及那两位堂兄声名显赫,但林向荣也为新中国的成
立,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一、林彪兄弟姊妹共六人
林彪兄弟姊妹六个,除年龄最大的姐姐和年龄最小的妹妹外,中间是四兄弟,他们
从大到小分别叫庆佛、育容(林彪)、育菊(林程)、向荣。这四兄弟字号按照 “正
、大、光、明”四字排序,林彪字“祚大”,而林向荣字“祚明”。林彪与林向荣都与
其母亲容貌相似,但二人性格却迥异:林彪沉默好静,而林向荣活泼好动。
大革命时期,林彪就离开家乡南下广州成了黄埔军官学校的第四期学员,此后长时
间没有和家人联系。1937年初,林育菊曾经到了延安并见到了二哥林彪,林彪时任
红军大学校长,他向弟弟介绍了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并且送给他一份“红大”的招生简
章,让他带回去广为宣传。在家中的林向荣知道了二哥的音讯特别是看到这份简章后欣
喜异常,立刻表示要去延安参加革命。他还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给林彪、江青拔牙
曾家信
没有用完的丁香油被林彪吃了几滴
“文革”开始不久,我第一次给林彪看病,当时林彪还没有成为“副统帅”。林彪的医
疗保健任务原来由北京医院负责,因为看牙,就请了我们301 医院口腔科主任洪民和我。
事前我们开了一个会,从各个医院请来一些内科专家、教授会诊,商讨医疗方案和细节
问题。他们对于给林彪看病都有些发怵,因为林彪不愿意看医生是有名的。据说,在他
精神状态不好时,生了病,医生无法接近他。
那次去给林彪看牙病,他出来时面无表情,也不和我们打招呼,洪主任给他先做了消毒
、麻醉,没想到一切还颇顺利,只是一颗松动的牙需要拔除,十几分钟手术就完成了。
洪主任将几个带血的棉球用纱布盖上,台子上干干净净。可是,到晚上有了点情况,保
健医生打电话来说:“首长拔牙创面出血了。”
我们立刻上车去看了,原来只是林彪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吐了一口唾液,内有几丝血迹,
不是血管出血。林彪这才放心。由于首次治疗顺利成功,取得了“信任”,我们就“揽
”下了以后的工作。
另一次是林彪当“接班人”以后,他的一个牙套坏了,要重做。并请了上海华东医院的
孔新民医生来,孔医生在制作义齿方面很有经验,由他操作。后来又请来了北...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6046
31
这是一块广阔而又平坦的盆地中央,草深一米,扎进土地一尺的繁茂根须抓牢了厚土,
使地面变得非常坚硬,应该是飞机迫降的理想地带。环盆地四周皆山丘,只有东北面有
一道缺口,四十年前的9.13之夜,中国副统帅林彪的座机从北掉头往南飞时,恰恰穿过
了这个山口,飞机夜行看到的只是一片黑,着陆灯照不到山丘,没有撞山就是个奇迹。
因为发动机空中起火,三叉戟只能迫降。原空军副参谋长兼34师党委书记胡萍长子胡耀
萍说,以他对驾驶员潘景寅的了解,如果是白天,技术不会有问题。但是晚上,姿势差
一点都不行,迫降的成功率几乎没有,尤其三叉戟,油箱就在机翼上。林彪的座机正是
一个机翼插进土里,碎成9大块。
今年9月12日正值中秋节,一行7个中国男人来到这里凭吊,他们中的5人都已经年过花
甲,他们之间也简称"黄吴叶李邱",其中"叶",是林豆豆的丈夫张清林。
四十年,天天都想来
林豆豆至今未能取得护照。她对张清林说:"你自己定。"张清林就决定了。他说:"四
十年,天天都想来。"
中蒙之间至今还没有旅游签证,为了万无一失,几个在蒙古做生意的空军子弟,竟然能
够找到蒙古总统的顾问帮忙。这位蒙古高官非常理解和支持,认为是人之...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787
32
1939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面临爆发的临界点。德国军队在征服丹麦和挪威后,集结重
兵,准备向法国发动大规模侵略。英法盟军则沿马其诺防线猬集布防,计划凭借这道延
绵千里的钢筋混凝土纵深防御工事阻止德军入侵。
作为中立国,苏联虽不参战,但密切注视着战事的发展。在一次酒会上,斯大林向苏军
将领征询对德军战略意图和兵力部署的判断。大多数苏联元帅都估计德军可能集中火力
,攻击中段防线,打开缺口后,以装甲部队实行机械化纵深突破与追击;但是,无论纳
粹分子多么气焰嚣张,在坚固的马其诺防线面前,也会费时日久,伤耗惨重。
当时,林彪正好在场。斯大林出于客气和礼貌,问:“林彪同志对德军兵力走向有何看
法?”
“我不是希特勒,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林彪一笑,想搪塞过去。
“嗯?这个回答我不能满意。如果你是德军统帅,你会怎么办?”斯大林摘下含在嘴上
的烟斗,犀利的眼神直盯着林彪。
斯大林认真了,其他人纷纷围上来,气氛有些紧张。林彪仍然不慌不忙,他向来以稳著
称,火烧眉毛也能稳得脚底生根。
“前面几位元帅的判断都很高明。但是,我劝同志们不要过于看重马其诺防线。物是死
的,人是活的。有用的时候,它胜过钢铁长城,坚...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300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彪真牛逼
林彪反党集团如何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如何穷奢极欲地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如何利用资产阶级法权为自己干种种见不得人的阴险丑恶的勾当,人们已揭发批判了
很多。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反革命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这个计划中,林彪反
党集团用以煽动或挑拨各个阶级中某些人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不是别的,正是资产阶
级法权思想。或者说,这个计划中所代表的阶级利益,除了老的资产阶级之外,正是一
部分新的资产阶级分子,以及少数想得用资产阶级法权发展资本主义的人。因而它攻击
的矛头便对准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因而它特别仇恨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下通过
社会主义革命对资产阶级法权进行的某些限制。
对于机关干部参加五.七干校,林彪反党集团诬蔑为“变相失业”;精简机构,接
近群众,被他们攻击为打击干部。他们认为干部应当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所以一参
加集体生产劳动就变成“失业”。这是挑动机关工作人员中一部分想扩大资产阶级法权
,做官当老爷、有严重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人,反对党的路线,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对于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上山下乡,林彪反党集团诬蔑为“等于变相劳改”。
一批又一批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青年...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47
34
毛一生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将领和干部,识人之明不用多说了。可是为什么他对林彪就
看走了眼呢?其实,这里面和一贯的溺爱有关。
林彪自从到了井冈山之后,其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毛一再的重用和提拔,24岁
就成为了军长。林彪在早期也很好的执行了毛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很多胜利。在抗日战
争中,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但后来林彪不幸被哨兵误伤,去苏联治病,抗战胜利后才归国。据说在苏联的时候,林
彪的军事理论和观点,受到斯大林重视,斯大林甚至愿意用十五个将军来换林彪。这些
都是林彪得意之处。
在与蒋介石的斗争之中,林彪有战争魔鬼的称号。
可以说从东北一直到海南,林彪少有失手的时候。据说他的名言就是:赔本的买卖不干
。每当战后,他都会把敌我双方的伤亡,我军缴获的物资,写在自己小本上,把功劳归
为己有,其得意的神态,让一些正直的人十分的反感。
尽管历史上,他几次反对毛,在遵义会议后,甚至给毛去信,叫他下课,让彭德怀出来
主持军事大局。被毛狠狠批评。
在朝鲜战争的时候,还出于私心,拒不挂帅。但在毛眼里,林彪还是人才难得的,所以
不计前嫌,甚至有意安排他休养,专心应对第三次世界大...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453
35
毛坐在他的书房兼会客室的正面沙发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他问我在什么地方巡回
医疗。我告诉他在宁安,就是满清时的宁古塔。他说,那就是顾贞观写的那首词:“季
子平安否”给吴汉槎的地方了。我说是的。他说:“我可是不行了,病了,所以 请你
回来。你先叫护士长把我的爱克斯光片拿出来看看,明天再给我检查,说说你的意见。
”我向毛报告了一下宁安的义务医疗工作,说在那里不苦,做“赤脚医生”是个很好的
学习经验。我表示想马上看看片子。
吴旭君在值班室内拿出毛的胸部爱克斯光照片,对我说:“李院长,这回可出了大事了
。”
我不禁愕然。我说:“你怎么叫我李院长呢?”
吴说:“是李院长,已经下了任职命令了。”我流放期间,总参谋长黄永胜、总政治部
和总后勤部已经同意通过任命我为解放军三0五医院院长。
我问吴旭君:“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原来是当年八月到九月在卢山召开九届二中全会(也就是我去黑龙江后不久)的事。毛
退居二线后,一九五九年刘少奇出任国家主席。一九六九年底,刘少奇遭凌虐至死。林
彪想经由此会再次提出设立“国家主席”的建议。毛几次打招呼不设国家主席,废除这
个职位。
林转而寻求汪东兴的大力相助。后来汪跟...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邓小平说漏嘴了?林彪坠机是最大谜团!(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3 17:56:51 2016, 美东)
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共所公布的坠机现场的照片出于伪造。图为蒙古温都尔汗坠飞现场。
1980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右下角刊登新华社电: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
小平前一天上午会见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厄尔•费尔和夫人,回答
了客人提出的问题。11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一版《就当前国内外一些重要
问题邓小平答美国记者问》。当时正值中国审判“两案”(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
团”),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厄尔•费尔问:“根据调查,飞机失
事是自然的事故,是由于飞机维修不好呢?还是别的原因?”邓小平回答:“据我个人
判断,飞行员是个好人。因为有同样一架飞机带了大量的党和国家机密材料准备飞到苏
联去。就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发现问题后,经过搏斗,飞机被迫降,但这个飞行员...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吴思:林彪笔记中的官场策略
在给杂志编稿子的时候,看到了共和国历史上正反两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是《安
徽日报》前副总编黎洪写的《我也批过彭德怀》,一个是《林彪与个人崇拜》。
黎洪的短文读来有一种痛彻肺腑的力量。他说,当年他仔细研读庐山会议文件,对
批判彭德怀的决定怎么也想不通。他认为彭德怀说的都是实情,根本不是什么反丵党反
社会主义。《安徽日报》的四个编委也找他发牢骚,很愤慨地质问凭什么说彭德怀里通
外国。黎洪说,他和他们的想法完全一致,但是却严肃地警告他们,这话不能到外边说
。黎洪说他不敢表达不同意见,还违心地批发了许多批判彭德怀的稿子,违心地表态坚
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
四十年过去,黎洪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回首往事,他在文章里痛切地责备自己
,话也说得很重。他说:我在总的方面是奴性十足地服从谬误的,没有一次按照党性原
则去坚持真理,反对错误。他说,当时在党员干部中,像他这样的至少要占到90%以上
。黎洪设想,如果情况反过来,90%以上的人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中国的历史将是完
全不同的另一个样子。
我非常敬重黎洪先生的忏悔诚意和忏悔深度。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当年他真错了么
?他的设想真有可能出现么?黎洪讲得很清...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38
在毛泽东主政的几十年中,变着花样搞政治运动,以整人、整死人为乐。 他让全国人
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名人当中,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者,就不在少数。但最具代
表性的有三位:党外民主人士宋庆龄;文人陈寅恪;军人林彪。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盘照搬苏联的体制。大多文人、学者如梦初醒!1950年,
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梁漱溟,不能接受中共的体制(其中之一,就是工农业剪刀
差),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敬告共产党》,在香港发表!让毛泽东很难堪!
但最早提出后悔的人,就是国学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陈寅恪学贯中西,在中国是唯一
一个跨两个学科的教授(中文与历史)。被同行称为教授中的教授,500年才出的一个
教授。总统蒋介石亦称之为国宝的教授。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蒋公亲自下令:国宝不能留在大陆,必须带走。当时北大的代理校
长傅斯年一天三个电话催他走,陈寅恪不肯走。他说这把年纪了,不想离开熟悉的故土。
当“新中国”的体制出来后,陈寅恪后悔了。在日记中写到,悔当初没有去台湾。并亲
自写好挽联,准备随时死去。写了一部(论《再生缘》),隐晦的表达了他的心境,如
果有来生,就不会作出如此错误的选择!(论《再...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39
在毛泽东主政的几十年中,变着花样搞政治运动,以整人、整死人为乐。 他让全国人
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名人当中,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者,就不在少数。但最具代
表性的有三位:党外民主人士宋庆龄;文人陈寅恪;军人林彪。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盘照搬苏联的体制。大多文人、学者如梦初醒!1950年,
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梁漱溟,不能接受中共的体制(其中之一,就是工农业剪刀
差),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敬告共产党》,在香港发表!让毛泽东很难堪!
但最早提出后悔的人,就是国学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陈寅恪学贯中西,在中国是唯一
一个跨两个学科的教授(中文与历史)。被同行称为教授中的教授,500年才出的一个
教授。总统蒋介石亦称之为国宝的教授。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蒋公亲自下令:国宝不能留在大陆,必须带走。当时北大的代理校
长傅斯年一天三个电话催他走,陈寅恪不肯走。他说这把年纪了,不想离开熟悉的故土。
当“新中国”的体制出来后,陈寅恪后悔了。在日记中写到,悔当初没有去台湾。并亲
自写好挽联,准备随时死去。写了一部(论《再生缘》),隐晦的表达了他的心境,如
果有来生,就不会作出如此错误的选择!(论《再...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40
近日,大陆各大论坛和部分媒体继续热炒当年林彪曾一语道破朝鲜战争真相:“朝鲜战
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阴谋”,而并非是中共所宣传的什么“抗美援朝、保
家卫国”。
林彪一语道破朝鲜战争惊人真相
10月19日,署名为“周杨1920”的民众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上发帖曝料当年林彪
对朝鲜战争的大实话,其后此帖在论坛上成为最为火热的帖子之一。
据官方媒体的报道,林彪曾清醒地认识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
阴谋,纵容北朝鲜袭击南朝鲜,引发联合国出兵北朝鲜。”这实际已经击穿了中共当年
所宣传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类的谎言。
朝鲜战争即将开展,关于由谁来带兵出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说“林
彪托病拒绝带兵”;另一种说法是“林彪真有病不能带兵”,对此史料显示,林彪并没
有在带兵出征问题上退缩。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共政府出兵。10月2日至10月5日,连
续四天,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出兵朝鲜问题。讨论中,
很多与会者表示反对出兵朝鲜。林彪质疑:“苏联为什么不出兵?苏联老大哥建国几十
年了,我们才建国几个月,...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文革中林彪致信国民党人,表示出对蒋介石的拥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7 08:42:36 2011, 美东)
http://club.news.sina.com.cn/thread-383550-1-1.html
文章提交者:已离休老干部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在文革爆发后不久,林在给国民党领导人的一封密信中表示出对蒋介石的拥戴。
1966年11月,林彪、陶铸密派黄埔四期同学萧正仪赴香港同国民党挂钩,萧正仪秘密会
晤了旅港黄埔四期同学、曾任国军华南补给区中将司令的周游(按:此人在大陆易手时
卷逃一笔军方钜款潜往香港坐享清福,以余不足观阁主笔名,在《春秋》等刊撰稿,俨
然一方富豪)。密函内容如下:
铁兄:久未通信至念,回忆当年共砚黄埔,恍如隔世。兄天姿明敏,正应为国家效
力,乃退闲塾处,殊为可惜,兹因文灼兄南行之便,特修寸楮致候,祈加指示。吾人处
危疑之局,遇多疑猜忌之主,朝荣夕,诡变莫测,因思校长爱护学生无微不至...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很荒诞的一幕
(ZT)
眼前是百姓每天都要敬祝身体健康的林副主席 ,一夜间变成了要暗害我们伟大领
袖的反革命政变的主谋,不定生出多少政治笑话来。
大队书记传达完中央文件后,要大家表态,当然是就像过去一致热烈表态拥护党中
央确定林彪为接班人一样、一致热烈表态拥护党中央打倒林彪。刚刚那两个受到训斥的
贫下中农为自己刚才哭错坟自打圆场地说;
“这狗日的林彪,党章宪法里都规定了他是接班人,还有什么不放心,别人抢都抢
不走,这下倒好了,小命都没啦 -----”
大队书记没等他说下去抢白道:林彪抢班夺权不成、叛国投敌,是他的阶级本性决
定的,是坏人总是要表演,暴露, 暴露了坏事就变成好事了。
“林彪是坏人,毛主席为什么选他当接班人 ,选个坏人当接班人, 什么暴露了还
是什么好事----- ”上过几年学,智商不太高,喜欢实话实说的小王嘟囔着话还没有说
完,他母亲一巴掌打在他头上骂道;“你不说话,别人不会说你是哑巴。”
小王哭着争辩着 ;本来嘛,选个好人多好,为什么要选个坏人 。
人们不声响,心有灵犀一点通地小心交换着眼神。
散会回家的路上,我身前身后传来贫下中农的声声议论:
‘他那么坏,为什么选他当...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8600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联透露:林彪身中9颗子弹
9·13后英媒报道:苏联透露林彪身中9颗子弹(图)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13-05-16 15:26: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4181 次)
林彪出逃后,尽管中国方面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许多公众场合有关林彪的标语、口号、
题词、宣传画甚至报纸的提法保持不变,但还是在国际上引起了种种猜测,有些说法耸
人听闻,近乎天方夜谭。
中国国内是在国庆节前后开始自上而下地传达林彪事件的。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开放,各
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纪律观念、保密观念很强,因此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外并不知
道中国发生了林彪出逃事件。到9月下旬,国际上关于林彪的猜测和议论才多了起来。
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是蒙古的电台和报纸。它们在9月29日、30日首次公布了中国一架大
型喷气式飞机在蒙古境内坠毁的消息。
最敏感的新闻媒体当属法新社、合众社、路透社、塔斯社和日本、香港的报纸。奥地利
电视台和报纸,9月30日至10月1日援引上述媒体的消息报道:“9月13日凌晨,中国武
装部队一架喷气式飞机在蒙古上空坠毁,有9人死亡”;“日本政府部门据法新社消息
称,这架飞机是被...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44
71年林彪飞机坠毁调查:飞行期间机舱内发生争斗
2007年,蒙古历史研究所所长朝伦·达西达瓦写了一本小册子《林彪元帅之死》,没有
公开出版,仅印了300册。我通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幸得到一本,从中读到了一些
鲜为人知的“九·一三事件”细节。
林彪专机的黑匣子在苏联人手里,可至今俄罗斯仍秘而不宣,还大量散布林彪专机飞到
苏蒙边境的谎言。至于中国人为什么不要黑匣子?首先国内没有指示,当时大使许文普
、孙一先等并不知道飞机失事首先要找黑匣子。更何况因为中蒙谈判中断,现场所有物
品都没有移交中国。
1971年10月12日,在蒙古国防部、总参谋部举行的一次会议中,苏军驻蒙古司令官克里
夫达中将介绍了苏方对坠毁飞机调查的看法。克里夫达说:坠毁的中国飞机隶属驻扎在
北京郊区的第34师,中方说该机民用。我们很容易证明,这架飞机属于军用,机上人员
穿着军衣,这是否认不了的。还有所有人都带了手枪,还有自动枪、飞行地图、呼号,
从这些来看,完全表明这架飞机是军用的。找到的枪大部分是有子弹的,有一支上了膛
。是什么原因要子弹上膛?是用于野外降落,被俘时自己使用?除此没有别的目的。估
计飞机的平均时速67...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692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彪日记里的毛泽东
林彪是毛泽东的心腹,他参与了很多毛泽东
政治阴谋,他是除江青外,在政治上和毛最亲近
的人,他对毛的内心评价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2年7月16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林彪笔记评大
跃进:只多快,不好省》
“九一三”事件爆发后,从林彪的住处搜出很多零散的林彪笔记或者日记,从这些笔记
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林彪内心真实的想法。
笔记一:捏造是“老东”惯用手法
原文:一号文理通顺,对整个辩法唯论了解,言行相反(言论前后相左,如内矛);别
人搞好东西压住,事后归己(合作社);拗相公(跃时);不关心国民生计。名、位、
权利。他先为你捏造出一个“你的”意见,然后他再驳你的意见。而捏造是老东的惯用
手法,今后当注意他这一着。
注:“一号”和“老东”,指毛泽东;“辩法唯论”,即辩证法唯物论;“拗相公”,
是指王安石,典故出自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该文说,王安石变法
,民间怨声载道,可他又偏偏非常执拗,拒纳谏言自以为是。
笔记二:大炼钢铁是“失本生意”
原文:干劲问题:(口①不正确看法)
现,问题转入科学实际,精神不够问题。只讲多快,不讲好省,出废品(烧...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林彪事件后的空军34师
·佚 名·
〔编者按:从本文内容看,作者似乎是空军34师102团地勤机械师,九一三事件发生时
在南苑机场。〕
九一三事件重创了年青的人民空军。由于林立果的存在,空军司令部成了反革命大
本营。全国空军各级干部受到严格的政治审查,一大批空军军师级干部被监控和隔离。
空军副参谋长胡萍执掌下的空军34师。由于策划《五七一工程纪要》、“部署谋杀毛主
席”的西郊机场秘密据点的存在;由于林彪乘坐34师100团的三叉戟外逃;由于101团直
升机出逃未果,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34师百倍警惕。从9月13日深夜,34师三个机
场已经被天罗地网紧紧覆盖。
9月13日0时32分,林彪256号专机从北戴河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后,中央警卫局
副局长杨德中就和空军司令吴法宪驰车来到西郊机场。毛泽东南巡返京时命李德生调入
北京南口的38军一个师,此时派上了用场。兵飞三路,直插34师的西郊、南苑、沙河三
个机场。拂晓之前,34师三个机场的跑道都已部署了六个炮兵阵地,每一架飞机前都挖
好了一个机枪掩体,无数支黑亮的轻重机关,对准了每架飞机的机头。
34师的三个警卫连被解除武装。34师的营房四周被荷枪实弹,虎视眈眈的陆军士...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453
47
来自主题: Talk版 - 林彪事件的三个后果
【人民报消息】大概是1971年10月一天的下午,我到一个同学家找他踢球。记得他母亲
下班回家,显得特别神情怪异。她关上大门,甚至上了锁,然后对我们两个人讲了刚刚
传达的“中央文件”——林彪叛逃,飞机失事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她特别交代不能对
外说,不能泄密。我们两个孩子虽然惊异,但并不在意,只是急着去踢球。那时候年龄
还小,对政治和政治斗争,即不知道也不太想知道,林彪之死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刺激。
直到二十多年之后,才渐渐明白林彪事件对中国及对世界的意义。
林彪事件,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对高涨的革命热情的当头一桶凉水。几乎所有人都
会因为这件事情,对文化大革命,对革命口号喊得高入云端的中共领导,以及最重要的
,对毛泽东本人产生了疑问。
多年之后,在香港采访一位亿万大亨,他拿出以前学习毛著的笔记本,指着上面的各类
记号以及扉页上的心得,证明他确曾是铁杆左派。后来变成了资本家,则是对林彪事件
深刻反思的结果。
在中国,多少被毛泽东坑害致死的人,到死还在喊“毛主席万岁”。而林彪好像是第一
个宁死而不屈服的高级官员。林彪事件之后,毛泽东失去了原先的豪情万丈,两年内苍
老了十多岁。
后果之一,毛泽...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228
4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林彪一生挚爱竟是周恩来养女
林彪这一生虽然有三段婚姻,但是娶的都不是他最爱的女人。他一生的挚爱是周恩来的
养女,烈士孙炳文的女儿孙维世。
孙维世在周恩来两口子的养育之下,成长的亭亭玉立。而且这个姑娘还天生丽质,生得
一张好面孔。早在18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据说,孙维世当时迷倒了很多小伙子,魅力确实是很大。有一段时间,孙维世在莫斯科
学习,当时林彪恰好也在莫斯科养伤,但是林彪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第二任妻子。那会,
经常大家会一起聚会组织活动,时间久了,林彪对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就开始留心了
,每次只要她去,林彪必然会出席活动。
而且林彪慢慢开始追求孙,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她,还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但是孙拒绝了
林彪,因为她对林彪更多的是崇敬之情,而不是男女之意。据说后来林彪又一次表白却
还是被拒绝了。
但是这个女孩的悲剧来源,也恰是林彪的追求。林彪的第三人妻子叶群,因为妒忌林彪
对她的感情,认为是自己的耻辱,所以迁怒于孙。在文革爆发之后,给孙扣上了“苏联
特务”的标志,孙受尽摧残,40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爱情却是是害人不浅。没有林彪当年的追求,她可能也不会有后来
的悲剧。造化弄人啊,自己的...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9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副军)、教授。)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解读:林彪,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最杰出的指
挥将领之一,在实践“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摸爬滚打、不
断成长。
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林彪在战争的洗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战风
格,这些“林彪式”的作战方法显著提高了红军的作战效能,形成了红军军团独特的作
战方略。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解读:林彪对自己的作战特点怎样总结?“九条经验”
如何指导红军战无不胜?
金一南说,我们讲林彪毫无疑问是我们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工
农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中最杰出的指挥将领之一。林彪给别人讲怎么样当好师长时,
他总结出这样9条。
第一条要勤快,他说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更不能当指挥员,凡是自己能亲手干的事,
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他说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会带来失败。
第二条要摸清上级意图,他说你只有真正摸清上级的意图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
性,才能打破框框,才能有大用,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
第三点要调查研究,对敌情、地形、部队要做...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idadida (滴滴嗒嗒),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周星驰数据挖掘理论与案例系列] 林彪的数据挖掘水平很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9 23:31:09 2017, 美东)
[数据挖掘理论与案例] 数据挖掘的重要性——从林彪的一个小故事谈起
(此文转自网络,作者:路迪)
以前看书,听说过林彪从红军带兵时起,身上就有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
获、歼敌数量。每次打完仗,林彪就亲自往上面添加数字,并为之沾沾自喜…..令人感
觉得到这个李四光父亲的学生,23岁任军长,25岁就当军团长的人,似乎有点小气。
前些时候读程光《往事回眸》,却了解到另外一个故事:
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之后,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面,每天深夜都要进行例
常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
和缴获情况。
那几乎是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枯燥无味的数据: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缴
获的火炮、车辆多少、枪支、物资多少….
司令员林彪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