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 发帖数: 1141 | 1 萧华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的年青俊彦,亦多才多艺,当年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就
曾风靡全国,也是毛泽东、林彪十分倚重的军内高干。然而,有关萧华的研究不是很多
,一来相关的资料较少,二来萧华一直以正面人物出现,以当前国内的政治形势,对萧
华的论述大都停留在歌功颂德方面,鲜少触及萧华文革之前以及文革初期的主要活动,
更不用说根据这些活动对萧华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了。邱会作的回忆弥补了这方面的不
足,使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重要的回忆资料,解析一下萧华在文革中的表现。
(1)萧华是倒罗的积极分子之一
萧华作为总政主任与罗瑞卿的关系身为密切,毛泽东部署倒罗战役之初,萧华亦是军内
向毛告罗状的主要人物之一。1965年12月初杨成武、刘志坚、萧华、叶群一起到上海向
毛汇报罗瑞卿的问题。上海会议和后来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萧华都是非常积极的参与者
,事后中央转发的中央工作小组关于罗瑞卿错误问题的报告,萧华也是主要作者之一。
白纸黑字,见证历历。邱回忆说:“上海会议刚结束,肖华主持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批判罗瑞卿,调子要比上海会议高得多,要求各大单位不仅要“批罗”,还要
揪出和批判“罗瑞卿线上的人”。罗瑞卿... 阅读全帖 |
|
r********9 发帖数: 18394 | 2 李德生先生驾鹤而西,一生未经大起大落,享尽天年,实为文革闻人中的异数。谚云:
与其作一辈子乌鸦不如作一次鹰。李大将军当然是鹰,忝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惊鸿照影
为时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那个历史时期,在他前后“位列三公”者,未经摧残、
得以善终、不用鞭尸的,好像他是惟一。
李德生确实不易,沾过林彪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李德生当政治局常委、副主席的前一
站,是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恰恰是林彪举荐的。据说,林彪讲:我就是要找一个丘
八来当这个主任,管管那些秀才。诚然,把这样的实缺给谁,林彪颇费了一番思量。李
德生的前任是萧华,萧某下台后,总政主任的位子空了两三年。有迹象表明张春桥想占
这个位子,林彪抵死不肯:张一进来,中央文革就名正言顺进到军队里来了。林在爱将
里选过,但是个个都有要职。而1967年李德生衔命处理了安徽武斗,毛泽东当然看过报
告。1968年10月,李到北京参加中央的会,毛泽东听到他的名字就问:哪个叫李德生?
不但肯定了他在芜湖的作为,还特意问到他的年龄。林彪察颜观色,看似李是毛能接受
的总政治部主任人选,便顺势提名。级别上看,历任总政主任军衔越来越低:罗荣桓元
帅、谭政大将、肖...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808 | 3 李德生先生驾鹤而西,一生未经大起大落,享尽天年,实为文革闻人中的异数。谚云:
与其作一辈子乌鸦不如作一次鹰。李大将军当然是鹰,忝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惊鸿照影
为时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那个历史时期,在他前后“位列三公”者,未经摧残、
得以善终、不用鞭尸的,好像他是惟一。
李德生确实不易,沾过林彪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李德生当政治局常委、副主席的前一
站,是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恰恰是林彪举荐的。据说,林彪讲:我就是要找一个丘
八来当这个主任,管管那些秀才。诚然,把这样的实缺给谁,林彪颇费了一番思量。李
德生的前任是萧华,萧某下台后,总政主任的位子空了两三年。有迹象表明张春桥想占
这个位子,林彪抵死不肯:张一进来,中央文革就名正言顺进到军队里来了。林在爱将
里选过,但是个个都有要职。而1967年李德生衔命处理了安徽武斗,毛泽东当然看过报
告。1968年10月,李到北京参加中央的会,毛泽东听到他的名字就问:哪个叫李德生?
不但肯定了他在芜湖的作为,还特意问到他的年龄。林彪察颜观色,看似李是毛能接受
的总政治部主任人选,便顺势提名。级别上看,历任总政主任军衔越来越低:罗荣桓元
帅、谭政大将、肖...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6643 | 4 朝鲜战争时期,在前线指挥“上甘岭”战役,是李德生军事生涯的一大亮点。上甘岭战
役,是朝鲜战场上最艰苦、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战役历时40多天,在不足4平方
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双方投入的兵力,战斗激烈程度,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属罕见。敌人
使用了300多门大炮、100多辆坦克和大量飞机,向我阵地倾泻了190余万发炮弹,经过
激战,敌人被歼2.5万余人,终于以失败告终。李德生在上甘岭前线的出色指挥为全国
瞩目,也给他的军事指挥生涯打上了永不褪色的光辉印记。
为了便于指挥,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作出部署,决定组织五圣山指挥所,由12军
副军长李德生负责,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2军、15军所属部队。当时,李德生
所在的12军在上甘岭以东的金城地区担负防御作战任务,距上甘岭不远。按原计划,完
成金城防御作战任务后,12军将撤至谷山地区休整。到兵团部受领任务后,李德生毫无
怨言。其时,王近山将军送走李德生后说:“李德生上去,我就可以放心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争夺战,敌军伤亡惨重,无力再发动大的攻势。在李德生将军
的周密指挥下,12月初,志愿军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次猛烈进攻,完全稳固了阵地。战役
...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1162 | 5 北京交通大学李德生教授团队:研发绿色创新技术,实现黑臭水体修复
时间:2018-12-11 点击:2299次
城市黑臭水体是近年来民生领域的热点词汇,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是严重损
害了人居环境,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尽快消除湖泊、河流、水塘等黑臭水体,改善水环
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如何消除黑臭水体,国内外众多学者已
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水体修复方法。
在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上,会议主办方特邀多位
专家学者对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展开深入而专业的探讨,其中涉及的众多创新技术令人耳
目一新,收益匪浅。在“专题报告专场——湖泊生态与生态材料”专场中,北京交通大
学土木工程学院李德生教授团队就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一项新型黑臭水体修复技术,获得
了一致好评。
会后,记者也请到了李德生教授团队,请他们谈谈黑臭水体的修复与治理。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德生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生团队刘静轶博士
团队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全国范围内黑臭水体治理现状。据介绍, 季节性或终年黑臭水
的状况来自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706 | 6 毛泽东“文革”中起用李德生始末(
李德生,1916年生,1930年初不满14岁就参加红军。1950年任某军副
军长,同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
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
又被授予上将军衔。“文革”开始,他受命于毛泽东、周恩来进入中
央军委,此后历尽风风雨雨……
“文革”伊始接受使命
1967年夏天,不仅是一年四季中温度最高的季节,也是“文革”
开始以来“温度”最高的一段日子。“红色风暴”横扫中国大部分地
区,中华大地陷入史无前例的混乱之中。人们由唇枪舌剑迅速升级到
真枪实弹。火炮相拼的武斗给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危
害,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李德生这时任南京军区第12军军长,驻扎在安徽境内。社会的混
乱现象还没有扰乱部队,所有工作还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一天,李德生突然接到千里之外的电话,这是周恩来总理的紧急
电话。周恩来用急切的口气命令他:立即来北京,有重要任务。马上
有一架专机去接你。
他一到北京,没有等他喘口气,周恩来立即召见他。在见面的握
手之间,周恩来就将召他来京的意图简短地表明了。坐下 |
|
n*****g 发帖数: 45 | 7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出文件,为李德生平反,说对李德生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一律予以推倒;家属子女受到株连的,要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影响。1985年,历经风
风雨雨的李德生从沈阳军区调到国防大学担任政治委员,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
员会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
|
h*****9 发帖数: 6643 | 8 当年(1974)老毛对许世友和李德生说:“你搞不过他们”。
这他们到底是谁? 现在土共的官方是说指四人帮。
其实,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从许和李德生作为中间温和派来说,这“他们”应该同时
指四人帮和叶邓那一派,两派总和。 事实上,许世友和李德生在邓小平上台后,也没
升官,反而更靠边了。
老毛这句“搞不过他们”,是预言了中间派必然被边缘化的命运。 |
|
r********9 发帖数: 18394 | 9 林在毛家湾接见李德生和新总政班子,说调你来当总政主任,是我向主席建议的,我就
是要叫丘八管秀才!就这样,李德生又进了军委办事组。 |
|
T*****n 发帖数: 18811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ianli (钱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德生对我说:“今天回家,咱们办了件丢人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0 12:45:42 2010, 美东)
发信人: qianli (钱礼),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李德生对我说:“今天回家,咱们办了件丢人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0 12:15:36 2010, 美东)
http://bbs.cnhubei.com/archiver/tid-1769027.html
刘邓挺进大别山的一些事
[color=#006633]许多战士都是北方人,到了大别山,地形、地貌、气候、人情、风俗都
变了,刚开始都不习惯。当年五十二团二营副教导员侯建军现退休在上海,回忆起那段
生活,老人说:刚到大别山,我们就感到不习惯,山上蚊子多,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蠓
虫,往那一坐,脸上、脖子里到处都是,叮得人浑身难受。我有个被套,休息时,用它
盖着头,蚊子都能把它咬透。有些同志就开玩笑说:“三个蚊子能炒盘菜。”北 |
|
|
q****i 发帖数: 1395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qianli (钱礼),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李德生对我说:“今天回家,咱们办了件丢人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0 12:15:36 2010, 美东)
http://bbs.cnhubei.com/archiver/tid-1769027.html
刘邓挺进大别山的一些事
[color=#006633]许多战士都是北方人,到了大别山,地形、地貌、气候、人情、风俗都
变了,刚开始都不习惯。当年五十二团二营副教导员侯建军现退休在上海,回忆起那段
生活,老人说:刚到大别山,我们就感到不习惯,山上蚊子多,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蠓
虫,往那一坐,脸上、脖子里到处都是,叮得人浑身难受。我有个被套,休息时,用它
盖着头,蚊子都能把它咬透。有些同志就开玩笑说:“三个蚊子能炒盘菜。”北方人没
见过水牛,那么大的身子,眼睛也很大,有的还以为是啥怪物,看见水牛就躲得远远的
,不敢接近它。我们营有个小鬼,到了一个村子,拐了一个墙角,一下子踩在水牛身上
,水牛呼地站起来了,大眼睛盯着他,吓得小鬼扭头就 |
|
t**********t 发帖数: 12071 | 13 有人说毛提拔一批55年的少将(李德生,丁盛等等),主要是利用他们对毛的盲目崇拜。
越往上的,对毛了解越多,也就不那么崇拜了。 |
|
h*****9 发帖数: 6643 | 14 这里的他们到底是指谁? 现在能看到的文章都是说指“四人帮”,我觉得不是。
许世友和李德生在1979年后其实都没被重用。 |
|
w*********r 发帖数: 42116 | 15 邓, 叶一伙.
许世友李德生算中间的, 高点儿的徐向前, 粟裕也没戏, 文革被打到,后来解放的黄克
诚, 罗融环也斗不过他们. |
|
|
k*****r 发帖数: 21039 | 17 wow, 高寿。
,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
,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
h***o 发帖数: 2321 | 18 评语够高的,毕竟当过副国级
赞
,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
,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
h*****9 发帖数: 6643 | 19 “父亲身上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智大勇,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曾有两次孤身
入虎穴。”李和平说,“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马坊歼灭战就是父亲指挥的。
当时,父亲任八路军太行二分区30团团长。马坊镇位于山西晋中地区,是通往太原、长
治等五地的交通枢纽,日军在此修筑了坚固的堡垒。父亲化装成菜农,亲自深入日军马
坊据点侦察,率领82名突击队员突入据点,‘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将这个据点彻底
铲除。”
关于这场著名的歼灭战,李德生将军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
1943年9月,我从129师769团调入太行2分区30团任团长。1945年1月,我代表30团
主动请战,再打马坊,彻底除掉这颗“毒瘤”。为详细了解马坊据点内的地形、敌情,
拟定最佳作战方案,我决定亲自进入据点进行现场侦察。开始,分区领导不同意,说:
“一个团长进日军据点太危险了。”经再三请求得到批准。
对这次侦察行动,我提前几个月就已开始准备。
这一天,我向房东借了身破旧棉袄、棉裤穿上,头上扎条灰不溜秋的羊肚毛巾,脚
上穿双破了口的老头鞋,脸上再抹点锅灰,化装成给据点送菜的农民。为了让战斗骨干
也能了解据点内的情况,我挑选了一名连长、两...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6643 | 20 李和平,李德生将军长子。
李和平说,父亲一生戎马倥偬,战斗和工作以外的时间,大都用来学习。这是他之
所以能从一个文盲,成长为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人的眼里,
他是武将。但和同时代的高级将领相比,比如同乡许世友司令员,他又像文人,是儒将
。他的回忆录30多万字,基本都是经他亲自指导写成。”
“父亲不会养花,不会打牌,不爱听戏,不好游玩。就是看书,看报,直到晚年,
依然如此。”谈起父亲在子女们心中的形象,李和平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及
他的万分之一。”
“倒不仅仅是职务,最主要的是父亲的人品和过人的智慧,他的文韬武略让我们做
子女的无比钦敬。”李和平解释说。★
(《新快报》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A19:中国新闻·人物) |
|
h*****9 发帖数: 6643 | 21 可是,李德生还是很年轻的。 再说呀,比起杨尚昆李先念,老许其实也不算老。 |
|
L*****s 发帖数: 6046 | 22 真实的情况是,秦基伟指挥的15军伤亡过大,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把李德生的十二军拿
上去,但15军并未撤下。后对外宣传是15军打的。12军的伤亡也很大,不过比15军好些
,最终收尾的部队还是十二军的106团。
十五军因此战一战成名,由原来的二线部队一跃成为一线主力部队,回国后组建中国的
首支空降兵。 |
|
J*******3 发帖数: 1651 | 23 邱会作曝军中内幕:叶剑英等高层文革秘史
军队直接卷入政治斗争是文革的一大特色。而这正是毛泽东的刻意安排。军中高层人士
在文革中或被重用、或被迫靠边站,还有的被打倒,如走马灯般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
各自的角色,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军中一些高层人士
在文革中的活动被大大地打了折扣,正面人物个个都是“高大全”,他们在文革中的错
误也被掩盖、淡化,甚至根本就从正史上消失了,似乎他们从来都是文革中正确路线的
代表,是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英勇斗争的典范。2011年《心灵的对话----邱会
作与儿子谈文化大革命》的出版,让读者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革时期的军队高层。作
家丁凯文撰写长文《不容青史尽成灰--读程光》并指出,笔者读罢邱会作的口述回忆
,觉得有必要将这些人的文革言行作一番梳理,将那些被官方刻意掩盖的史实展示出来
,这对研究那段历史不无助益。
(一)叶剑英
叶剑英是文革期间军队里的重要人物,是“二月逆流”中反对张春桥等文革极左派的先
锋,还是粉碎“四人帮”的功臣。因此叶剑英其人成为官方宣传中的正面人物。然而,
叶剑英还有其他少为人知的另一方面,从事文革史研究史...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21039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erry0803 (Jerry and Tom),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邱会作曝军中内幕:叶剑英等高层文革秘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5 23:45:30 2014, 美东)
邱会作曝军中内幕:叶剑英等高层文革秘史
军队直接卷入政治斗争是文革的一大特色。而这正是毛泽东的刻意安排。军中高层人士
在文革中或被重用、或被迫靠边站,还有的被打倒,如走马灯般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
各自的角色,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军中一些高层人士
在文革中的活动被大大地打了折扣,正面人物个个都是“高大全”,他们在文革中的错
误也被掩盖、淡化,甚至根本就从正史上消失了,似乎他们从来都是文革中正确路线的
代表,是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英勇斗争的典范。2011年《心灵的对话----邱会
作与儿子谈文化大革命》的出版,让读者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革时期的军队高层。作
家丁凯文撰写长文《不容青史尽成灰--读程光》并指出,笔者读罢邱会作的口述回忆
,觉得有必要将这些人的文革言行作一番梳理,将...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http://www.bjd.com.cn/10fk/lzp/201105/12/t20110512_682121.html
李德生谐音李德胜问年龄地方到中央
——一次点名让毛泽东开始关注李德生
发布时间:2011-05-12 14:46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李德生将军去世了,这名出身贫寒的放牛娃,能成长为共和国名将,中间有太多的
传奇。从反“围剿”到百团大战,再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直至闻名遐迩的上甘岭战
役,李德生在自己的军事生涯中打上了光辉印记。
周恩来:请你站起来
然而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勇将,被毛主席“相中”还“得益”于他的名字。1968年
10月13日至31日,一次重要会议在北京举行。李德生作为安徽省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周恩来在宣布分组名单点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泽东接话问道:“哪个是李德生?”
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化名“李德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现在听到与“李德
胜”谐音的“李德生”,毛泽东也许感到分外亲切。
周恩来马上介绍道:“李德生同志是十二军军长,现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
会主任。”紧接着,他向李德生招手道:“请你站起来。”李德生立即站起来喊了声:
“到。...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6 百问九一三
舒云
1、为什么要把“两案”绑在一起?
审理“两案”时,广州是最大的疑点。广州谁接飞机?就是没人承认。顾同舟不可能,
丁盛不承认。九一三事件后,白云山有个林立果的“据点”,广州军区查了半个月,弄
不清,没发现证据,就没管。接华国锋班的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卜占亚说,湖南组织了几
十列车厢和一批干部,到广州迎接林彪。这事株连了多少干部,后来卜占亚说,他的这
个交代全是假的,是被逼的,当时的交换条件是还当他的副政委。总政取证组的一位工
作人员说,所以凡是没证据或证据不确实,只有一人口供作证,或证据有矛盾,一律不
定罪。黄吴李邱是否参与谋杀毛泽东,南逃广州?李伟信说,听于新野讲,黄永胜他们
同意一起走。证据不足,拿掉。起诉的罪行减成55条,后来又减成48条。中央的政策是
打击主要的,不要打击面过大,宁愿不定,作为悬案,不要让更多的干部受牵连。15个
罪行去掉了,一月风暴、杨余傅事件、二月逆流、抓五一六,冲北展的武斗,七二O事
件,北兵南调,第一号令……这样去呀去呀,去了半天,这些都没有了。最后一稿,发
现“大舰队”没证据了,四大将与政变是什么关系?南逃计划他们知不知道?《五七一
工程纪...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7 吴法宪回忆录:我亲身经历的林彪事件
大中小2014-10-06 21:16:15
多维历史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晚八时,周恩来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我参加了。周恩来在会议
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在召开四届全国人大之前,先召开九届三中全会。全会要补选
中央委员,如姬鹏飞等。还要补选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因为陈伯达倒台了。
开完政治局会议,已经是九月十二日凌晨一点左右了。我回到西山住地,告诉陈绥圻,
快要召开三中全会了,看样子还得准备在会议上再作一次检讨,所以要很快再写出一个
检讨来。由于当时我们所有的文件,包括前两次检讨稿,都保存在空军大院的家里。因
此我告诉陈绥圻,准备第二天回大院,开始准备九届三中全会上的检查材料。
林彪坠机现场
九月十二日起床,吃过午饭,我就和陈绥圻及秘书张启尧等人一起乘车下山,回到了空
军大院。我按照周恩来前一天晚上的指示,开始阅读中央政治局印发的、周恩来准备在
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好在讨论时提出意见。陈绥圻则是根据我的
吩咐,开始找我过去的两次检讨,准备写新的检讨的材料。
看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想再抽出一点时间来处理一些空军的事情。当时空军正好在...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8 吴法宪回忆录:我亲身经历的林彪事件
大中小2014-10-06 21:16:15
多维历史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晚八时,周恩来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我参加了。周恩来在会议
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在召开四届全国人大之前,先召开九届三中全会。全会要补选
中央委员,如姬鹏飞等。还要补选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因为陈伯达倒台了。
开完政治局会议,已经是九月十二日凌晨一点左右了。我回到西山住地,告诉陈绥圻,
快要召开三中全会了,看样子还得准备在会议上再作一次检讨,所以要很快再写出一个
检讨来。由于当时我们所有的文件,包括前两次检讨稿,都保存在空军大院的家里。因
此我告诉陈绥圻,准备第二天回大院,开始准备九届三中全会上的检查材料。
林彪坠机现场
九月十二日起床,吃过午饭,我就和陈绥圻及秘书张启尧等人一起乘车下山,回到了空
军大院。我按照周恩来前一天晚上的指示,开始阅读中央政治局印发的、周恩来准备在
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好在讨论时提出意见。陈绥圻则是根据我的
吩咐,开始找我过去的两次检讨,准备写新的检讨的材料。
看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想再抽出一点时间来处理一些空军的事情。当时空军正好在...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9 6、究竟是胡萍还是吴法宪没有说实话?
胡萍生前对舒云说:「吴法宪不止一次交代我,林彪在北戴河,每天要用飞机,你直接
安排,就不要通过我了。注意保密,飞机呼号临时改变。我冤屈在哪儿?我是管专机的
,林彪坐的那几架飞机,都有准备。电话一来,马上就出发。从北京送到北戴河,吃的
喝的用的,还有文件,几乎每天都有飞机为林家服务。太频繁了,容易泄密,吴法宪有
交代,凡是到北戴河的飞机,由你掌握,以训练的名义。」(舒云《我不是「资敌罪」
——空军副参谋长胡萍访谈录》,引自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735406552)
胡萍2008年4月去世,但他的儿子继续为其父亲鸣冤叫屈:「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吴法宪
专门指示父亲:林家用飞机,要全力保证。林彪当时住在北戴河,几乎每天都有飞机从
北京往返北戴河接送人员和传递文件。由于太频繁,容易泄密,吴法宪对父亲交待,凡
是去北戴河的飞机,由你掌握,要注意保密,改呼号,以训练的名义往返。」(胡耀萍
《我的父亲胡萍》,《老照片》76辑,2011年4月)
但问题是,「913事件」前夕,吴法宪追查256专机去山海关的原因时,胡萍为什么串...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604 | 30 刘家人都觉得,刘雯会是整个家族里活得最长的人。
她从来不喝凉水,不吃辣,11点之前入睡,睡前要泡脚……她30岁,是家族里年龄最小
的一个,家族聚会时,她和66岁的大姑父最喜欢聊养生。
长她4岁的嫂嫂开玩笑:“你们俩好好活到300岁吧,我们都死了就剩下你俩。”刘雯半
张着嘴巴大笑。300岁倒是不至于,但她曾经玩过一个测试游戏,说这辈子能活到88岁
。她信。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北交大”)校内一实验室发生爆炸,根据
北交大官方网站首页的通报:当天上午9:30左右,学校东校区环境工程实验室内进行垃
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经初步核实,共有3名参与实验的研
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事故原因相关部门仍在调查中。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土建学院”)的应届博士生刘雯是遇难者之一。没有意
外的话,她今年7月将顺利毕业,然后跟男朋友结婚。
事后,刘雯的导师李德生向家属承认,实验室中放置了大量镁粉,而且没有温度控制器。
事发前一天,刘雯让一个校外朋友伪装成附近居民,分别向12369和海淀区环保局拨打
了投诉电话。对方回复已登记,会核实反馈。
然而,已经来...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1 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3-09-30/59333921-all.html
2013-09-30 01:46:20
关于1967-68年的总政治部,官方断言:“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林彪公然提出‘
彻底砸烂总政阎王殿’,企图把军队政治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搞垮。十一月二十一日,
以军委办事组的政工组取代了总政治部。次年十月,又对总政治部实行了‘军事管制’
。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1〕
文革中曾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在其回忆录中也有与上述断言口径一致的说法:“
1967年1月,陈伯达、江青支持总政治部内部造反;1月17日林彪写信支持解放军报社造
反派,要他们‘在报社内部革命烈火烧得越旺越好’;5月,林彪及吴法宪、李作鹏、
邱会作,违反周总理提出军队文艺团体两派要联合演出的要求,支持一派演出,挑起武
斗事件,诬陷总政领导是黑后台。到了7月25日,林彪等在天安门城楼上提出:‘你们
要战斗,要突击,彻底砸烂总政阎王殿’。从此总政主任萧华,副主任刘志坚、梁必业
、徐立清、袁子钦、傅钟同志被扣上‘阎王’的帽子,正副部长被诬为‘判官’...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32 21、256号三叉戟飞到北戴河上空了吗?
9月13日凌晨,北戴河林彪别墅的工作人员听到了飞机响声。这可能吗?北戴河在山海
关机场的东北50公里,上空没有航线,34师师长时念堂说:三叉戟起飞后,再也没有返
回山海关机场。飞机时速500公里,早超过了北戴河的范围。但是如果飞机建立起落航
线,北戴河就能听见。9月12日晚上林立果乘三叉戟到北戴河,在外面乘凉的林办工作
人员就听到了飞机落地的声音。256三叉戟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先向西南,右转弯
,对着北京方向,到迁安(这是飞行员潘景寅的老家)改向西北。
时任北戴河北京军区疗养院外科护士的杨桂兰回忆:1971年9月13日凌晨她起床给儿子
换尿布,忽然听见房顶轰隆隆响,大得好像房顶上开过去拖拉机。杨桂兰是飞行员家属
,她对飞机起飞并不陌生,但她说在北戴河半夜听见飞机声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所以
她根本没有当成是飞机声。北戴河北京军区疗养院和林彪别墅是邻居,住在林彪别墅附
近的人听到256三叉戟起飞也是真实的。
林彪警卫秘书李文普也清楚地听到了256三叉戟起飞的声音。李文普自伤后,被八三四
一部队的卫生员简单包扎,经外科医生出身的张清霖检查,之后很...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3 毛泽东漏算哪一步棋致使身后其方针路线被翻盘?
本帖最后由 rave 于 2015-9-3 19:13 编辑
东方日报
汪东兴与毛泽东
林彪
人活百岁,终究要走。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最近走了,享年一百岁。这一阵子中共
走了三位百岁元老:万里、张劲夫、汪东兴。以党内地位、革命资历而论,汪东兴最高
最深。他的特殊地位、特殊功劳也是许多革命元老不能比拟的。他在延安时期就是中央
警衞工作的领导人。解放后,出任中央警衞团团长,是毛皇帝的「御前带刀侍衞」。后
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继续兼领「御林军」,可说是中央警衞工作资格最老的首长。
因为这个地位极为特殊、重要,毛皇帝崩后,他参与、策划、执行了抓捕江青、王洪文
、张春桥、姚文元的行动,作用关键,没有汪东兴,华国锋、叶剑英的「粉碎四人帮」
、「挽救革命、挽救党」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当年汪东兴站在「四人帮」一边,被抓捕
的就是华国锋、叶剑英及一大批革命元老,已被软禁的邓小平性命也堪忧。
汪东兴当年之所以站在华、叶一边,是因为他痛恨江青。这里面除了许多鸡零狗碎的「
日常恩怨」外,最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汪东兴曾经和毛皇帝的接班人林彪走得很近。
而江青和林彪在...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立即搬!浩劫与磨难:中科大南迁合肥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1 07:35:22 2019, 美东)
原创:丁兆君 柯资能 科学春秋 微信号 kexuechunqiu
功能介绍
跨界论坛
导 读
“文化大革命”中,地处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辗转迁至合肥。作为全国最著名的大
学之一,该校的下迁备受社会关注,也在科技界、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
了导致科大下迁的历史背景与内外动因,指出在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感召
下创办教育革命试验基地的热情、中苏关系恶化导致的战备疏散、与中国科学院关系的
微妙变化、本校当权派的盲目等几个因素的合力作用促成了科大的下迁。
撰文 | 丁兆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馆员)
柯资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
● ● ●
创建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八年间,培养出了一大批具
有扎实理工基础的优秀毕业生,在科技、教育界声名鹊起,受到广泛...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35 81、九一三当天,周恩来为什么召开三次作战会议?
周恩来接到北戴河8341部队转报的林豆豆说叶群、林立果要挟持林彪逃跑的电话后,他
返回会议室,要求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不能外出,也不能打电话。同时在门口布置警卫看
守,不让里面的人出来,黄永胜就这样被“关”在了人民大会堂。一直到中国驻蒙古大
使许文益从坠机现场回来,从专线电话中报回电报密码,报告机上九人全部死亡的确切
消息,周恩来才让所有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政治局委员回家。周
恩来秘书纪东回忆:黄永胜跑得很快,总理让我通知他谈话,我到人民大会堂门口才追
上他。周恩来与黄永胜又谈了20多分钟的话,才放他走。
这就是说,9月13日凌晨,周恩来通知所有政治局委员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时,黄永胜早
就在人民大会堂。而吴法宪在9月13日零时左右经周恩来同意,去了西郊机场。他一直
呆在西郊机场,直到9月13日13时多,吴法宪才在李德生、杨德中的“押送”下,来到
人民大会堂。据吴法宪回忆录记载,周恩来、张春桥已经先到了,他们两人同吴法宪紧
紧握手,周恩来说:政治局准备集体办公。他和张春桥、姚文元、黄永胜和吴法宪在人
民大会堂,李先念、李德生、...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2007 | 36 不知道楼主转的时候为什么砍掉前一半,只转后一半。我把前一半补上。
----------------------------------
这里报告了解放军一次性剿杀2000人的“小保”分子,“小保”是大别山区的土匪,
地痞,流氓以及恶霸组织,小保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折磨因迷路,伤病,掉队的解放军,
和解放区政府工作人员,刘邓大军忍无可忍,提出“乱世用重典”,对这股非正规军敌
人采取非常规手段镇压……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进入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和国民党正规军作战,两军对阵,冲锋陷阵,战士们得心
应手。对解放军来说,在大别山最让人头疼的对手并不是那些重兵“围剿”的国民党军
,而是那些多如牛毛、无处不在的地主武装“小保队”。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蒋介石如坐针毡。他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又搞起
了所谓的“总体战”,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恢复和发展特务组织,对群众严加控制
。各地的地主、恶霸、特务、土顽部队,仗着国民党正规军大量进入大别山,一时气焰
十分嚣张,对我地方工作人员、基本群众、掉队战士...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21039 | 37 从五次战役到鏖兵上甘岭
徐承云(军长) 潘瑞吉(政委)
势如旋风--第五次战役 (上)
第四次战役后,30万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北犯,还想伺机在我侧后元山港登陆
,断我后路。为了粉碎敌人企图,争取战争主动权,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决心发动 第
五次战役。他向毛泽东主席报告: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
1951年1月,我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西起开城东至鳞蹄的200公里下面,部署了11个军,
共54万8千余人。
我第十二军编入中央集团,并担负前锋任务。
进入战场,军党委分析敌情:联合国军数美军最强,武器装备超过二战水平。一个
步兵师拥有各种车辆3976台,坦克149辆,各种火炮577门,各式通 信器材938部,联合
国军司令部还掌握飞机1500多架,270艘舰艇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而我军,车辆
不足百台,没有一辆坦克,军属火炮多系美式山 炮,口径小,靠马拉骡子驮,团以下
通信联络,还是用古老的号和哨。
军党委还了解到: 美军已远离战争五、六年,每个连队仍保留有20多名经历过二
战的老兵。一个美军战斗班,配有一辆中型吉普,不仅载人,还能携带全班的装具装备
。机动一个小 时...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8592 | 38
吴忠谈“九一三”事件
吴 忠 口述 陈楚三 李大震 整理
2012年第1期 炎黄春秋杂志
吴忠(1921~1990)
整理者说明:
1986年夏,已经退休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将军与陶然女士多次长谈。陶然,原
名朱东北,是辽沈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著名将领朱瑞同志的次女。因吴忠系朱瑞同志老
部下,所以吴忠与老首长女儿的谈话很敞开,无拘无束。
陶然女士将谈话内容做了现场录音。
吴忠与陶然谈话时,陶然的丈夫李大震在场。
吴忠将军于1990年2月因车祸逝世。陶然也于1990年11月辞世;她临终前把吴忠将
军谈话的录音带交给陈楚三、李大震两人各自保存一套,并嘱在适当时机整理公布。
我们整理录音时力求保持口述原貌。但磁带有些地方听不清;特别涉及具体人名、
地名时,难免有不准确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录音整理者:陈楚三 李大震
“九一三”事件是我们党内一个重大的事件,党内从来没有过。可以相比的就是张
国焘,张国焘跑到蒋介石那里去了。
事前我们一无所知。1971年9月12日毛主席回到丰台,找我们4个人谈话:李德生、
纪登奎、吴德和我。李德生同志访问罗马尼亚刚回来,一开始汇报访问情况,我看毛主
席不感兴...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39 (1)毛泽东在庐山上和庐山下态度不一,出尔反尔。庐山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在下山
前传达了毛的指示“事情到此为止,只在山上,不许带到山下。回去以后,政治局开一
个民主生活会,作些自我批评,抓好团结。”“这次比上次庐山会议(1959年批判彭德
怀的八届八中全会)处理得好,应当让犯错误的人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全党要搞好读
书学习,首先政治局要好好读书学习,开好民主生活会。政治局要领导好全党的批修整
风,和修正主义的斗争是当前最主要的。”毛还否定了康生提出的“要把问题落实到‘
人头’上,不搞个水落石出,就不下山”的建议。(页489)似乎毛已经将军委办事组
与陈伯达区隔开来。但是下山后,毛依然抓住吴法宪、叶群的检讨不放,并进一步将黄
永胜、李作鹏和邱会作牵连进去。这意味着毛推翻了他在庐山上讲的“事情在山上解决
了,不带下山”的说辞。黄李邱等人也不得不写深刻检讨,以求过关。对于毛泽东的出
尔反尔,邱会作说“毛泽东曾说“问题不带下山”,不久又把老账翻出来;有时公开说
庐山问题解决了,但实际上又揪住我们不放;有时好言安抚我们,可转眼间又严加指责
;他一会这样,马上又那样……搞得我们摸不着头脑,懵头转向。...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0 ·芦 紫·
红太阳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伟人,在他手上当然就有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不世
出之举,他天马行空、恣意纵横地在中华大地这块古老的画板上浓墨重彩随意挥洒,在
五千的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他千秋不磨彪炳万世的印迹。余生也晚,他老人家建国之前的
殊勋大业不能亲历,但却有幸见证了他导演的轰轰烈烈的反右派,亩产万斤的大跃进,
饿殍数千万的大饥荒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件件都是大手笔,不敢说是绝后,但至
少是空前,足以书之汗青,流芳百世。
话说1970年,当老毛整死了刘少奇,砸碎了各级党政机构,重建了革委会之后,突
然又心血来潮,大笔一挥:大学还是要办的!于是笼罩在硝烟滚滚刀光血影中五六年的
大学校园里就迎来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所谓工农兵学员,就从工农兵中选拔大学生,
废除高考,基层推荐,领导决定,重在出身、政治表现和实践经验,录取的拍板权在县
级的招生委员会。听起来很好,工农兵的子弟终于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有统计
数字说,在1970-1976年招收的82万工农兵学员中,70%是干部子女及其
亲属,尤其是重点大学,比如习近平,薄熙来等当时都在清华北大。既然不需考试,领
导说了算,开后门...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6101 | 41 抓捕“四人帮”是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虽然后天戴上了诸如“四人帮
”阴谋篡党夺权等政治罪名,却无法掩盖个人好恶和权力之争在其中的作用。它的最大
意义是为毛泽东时代向邓小平时代的过度清除了障碍,为邓小平等重新上台创造了条件
。主导参预这次行动的人结局如下:
中央高层六年的大换班。
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驾马车”同年离世,中国政坛失去了核心。一
面是皇袍加身的华国锋跃跃欲试,一面是文革新生代百般掣肘,还有不甘心退出历史舞
台的一大批老干部虎视眈眈。
1973年中共十大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
李德生。
中 央政治局常委包括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 德 、李德生、张春桥、周恩
来、康 生 、童必武。其中毛泽东(76年9月9日)、朱德(76年7月6日)、周恩来(76年1月
8日)、康生(75年12月16日)、董必武(75年4月)均过世,李德生被中途换下(75年1月10
日),邓小平进入(75年1月10日)没多久又被打倒,华国锋刚刚入常(76年4月7日)。
在毛泽东去世时,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华国锋、王洪文和叶剑英,政治局常委只剩
下王洪文...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中共是怎样起家的?请看毛泽东的结论!(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23 13:27:37 2016, 美东)
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闹革命就是靠造‘舆论’。”(网络图片)
早在1968年毛泽东就说过:“我们共产党闹革命就是靠造‘舆论’。”有民众指:“所
谓的‘造舆论’,有几句话是真的?说穿了,造舆论就是造谣就是欺骗!”
据《毛泽东为何、又如何选中了李德生?》(原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文中指,李
德生是少将,在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李德生作为安徽省的负责人
列席了这次大会。
在会上,毛对大家说:“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整芜湖吗?
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毛转过头来问李德生:“你们是怎么搞的
呀?”
李德生想了一下回答说:“就是大造舆论!”在场的中共党魁们都想听听李德生如何继
续回答毛的问话。谁知,李德生却已回答完毕,站在那里。
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对这样的回答... 阅读全帖 |
|
n****4 发帖数: 12553 | 43 1973年12月22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对当时十一军区中的八个军区司令员进行了调动
: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
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
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对调。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
王必成以及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因在当地任职时间都很短,不在调动名单之上。据中央
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披露,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系由毛泽东提议并一手促成。时任
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在遗作《我的前一百年》中回忆,各军区司令员的态度,似乎不
太积极,纷纷沉默以对,兴致甚高的毛大为不满。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
1973年12月21日下午6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兵种和各大军区司令员、政
治委员到毛主席书房受到主席接见。
在各位司令员、政治委员没有到位之前,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朱德、邓小平
、徐向前、聂荣臻、李先念、韦国清、陈锡联、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
兴、苏振华、赛福鼎,文则孜、倪志福、田维新及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已
在座。
当外地来...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4 发表于2011年07月08日由芦紫
想起当年上管改(上)
红太阳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伟人,在他手上当然就有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不世
出之举,他天马行空、恣意纵横地在中华大地这块古老的画板上浓墨重彩随意挥洒,在
五千的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他千秋不磨彪炳万世的印迹。余生也晚,他老人家建国之前的
殊勋大业不能亲历,但却有幸见证了他导演的轰轰烈烈的反右派,亩产万斤的大跃进,
饿殍数千万的大饥荒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件件都是大手笔,不敢说是绝后,但至
少是空前,足以书之汗青,流芳百世。
话说1970年,当老毛整死了刘少奇,砸碎了各级党政机构,重建了革委会之后,突然又
心血来潮,大笔一挥:大学还是要办的!于是笼罩在硝烟滚滚刀光血影中五六年的大学
校园里就迎来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所谓工农兵学员,就从工农兵中选拔大学生,废除
高考,基层推荐,领导决定,重在出身、政治表现和实践经验,录取的拍板权在县级的
招生委员会。听起来很好,工农兵的子弟终于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有统计数字
说,在1970-1976年招收的82万工农兵学员中,70%是干部子女及其亲属,尤其是重点大
学,比如习近平,薄熙来等当时都...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5 2017-04-01中国将军政要网 微信号zgjjzyw
功能介绍
中国将军政要网以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将军、政要(副省部级以上)为主旨,同时也
涉及与主旨相关的政治、军事、人事、历史、学术研究等内容。
作者:不详
开国少将、前空军政委高厚良发表口述文章《“九一三”之后的林立衡——暨说给林豆
豆的知心话》说,近年来林彪女儿林立衡(豆豆)不断通过境内外书刊企图为林彪翻案
,“作为林彪的女儿,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和确凿的事实面前,又肯
定是徒劳无益的。”高厚良在这篇由高德明整理的文章中说,自己作为一个曾亲自参与
处理林立衡相关问题的历史见证人,有必要把所知道的历史事实披露出来,以正视听。
震惊中外的“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在事件中作出了正确选择,举
报有功的林豆豆(立衡),仍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名人。随着时间的演变,国内政治环
境的逐渐宽松,这位林豆豆却逐渐地发生变化,近几年不断通过境内外的各种书刊,散
布了大量奇谈怪论,如说林彪是被叶群、林立果绑架上飞机的;“九一三”后写的材料
是谢静宜逼供信并有意篡改而成的;说林彪“竟不知道空军有个作战部”,提林立果任
作战...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46 那请你解释为什么闫军的防御主要靠坑道和碉堡而徐向前却对坑道一字不提?您在那里使劲地说闫军的坑道多么多么重要,而参战部队的统帅却一点也不支持您的说法,这不是很可笑吗?
至于91团的防炮洞,您又犯了太原闫军一样的错误,没有证据就下了50米一个的防炮洞是上甘岭能够守住的关键的结论。事实上
A 91团参战时,上甘岭战役的两阵地之一的597点9高地的战斗已经基本平息,虽然仍然有攻防,但是已经不如之前15军防御时激烈了,即便没有91团的idea,志愿军在579点9高地的胜局已经奠定,也就是说这个idea对597点9高地的胜利并无什么作用。
B 那么你可以说91团的idea对随后的537点7高地北山的战斗起了关键作用。但是问题是31师的上甘岭战役总结里面却根本没有提您说的50米一个防炮洞的事情(总结里有大量坑道战术以及运兵等等经验教训)!!!这我就不明白了,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关键之一,参战部队自己却没有写进总结。您不觉得这事太蹊跷了吗?
C 看12军31师老领导(政委,副师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的《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日日夜夜》,那么长的回忆,里面只提到一句后方运输部队在炮火封锁路段挖了交通壕和防炮洞,...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7 【阿波罗新闻网2011-09-24讯】
接班人之死─林彪
1970年4月庐山上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对文革派的围攻再一次触动了毛泽东阶级斗争的
神经。他借批评“设国家主席和称自己是天才”为名,硬是要把这场风波变成一场路线
斗争。
许一番愿砍三板斧
不过,毛泽东采用了两面手法。一方面,他在庐山会议结束之前专门找林彪谈了一次话
,许愿说:张春桥这个人要再看他两年,现在还是保留他吧。两年以后我就不干了,把
班交给你,由你主持工作。
另一方面,毛泽东继续扩大庐山会议上的风波,矛头直指林彪。毛后来说,庐山会议后
,他对林彪砍了三板斧,就是“抛石头”,“掺沙子”和“挖墙角”。
抛石打人
毛泽东的“抛石头”就是通过批示和批语指责林彪和他主持的军队工作。
文革专家高文谦在《晚年周恩来》一书中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结束后返回北京时,在
丰台火车站同北京市党政军负责人谈话时说:陈伯达是船上的老鼠,看见这条船沉了,
就跑到那条船上去了。当时参加谈话的吴德回忆说:“毛主席这么说,使我意识到了陈
伯达后边还有人,不仅是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这些军委办事组的人,而是地位更高
的人。我想到了林彪。”
从庐山一下来,毛泽东...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8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1121350299.
发布时间: 2011-12-13 14:58
作者: 阎长贵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评述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决议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文革的定义又是《决议》文革部分的核心观念。《决议》
关于文革的定义是这样说的:
“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这个定义虽然仅有42个字,但它的职责和使命重大,因为出自中共中央的正式决议
,它又是回答对文革评价的根本性质问题,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是具有政治权威的结
论,需要和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我就试着来对它进行一番分析和评论。
一
所谓文化大革命“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这是叙述历史事实。这个说法由1966年5
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5月16日通过的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通知
》(1967年5月公开发表时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
日》,人称《五一六通知》)首次提出:“毛泽东同志亲...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49 http://www.yhcqw.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33239&star=1&
宋胜利
毛家湾,平时就是一人一碗饭,清水煮菜,和切成段的煮老玉米。去过林家的一个亲戚
说:“我是客人,给我单切了几片肠,叶群看我没吃饱,就把自己的饭菜都拨给我。”
张清林1971年8月8日进入毛家湾,以一个主治医生的眼光观察林彪,卡路里不及正常人
的一半,一个月不解一次大便,这是一个正常人难以生存的生理状况。更令张清林惊异
的是林彪的保健医生进入毛家湾十年,没有给林彪看过病,林彪也没有找过他。张清林
说,林彪物欲、权欲都远低于一般人。
张清林进入毛家湾之后,吴法宪亲自对他说:“立国学开飞机,林副主席就这么一个男
孩,万一出了事,我怎么交代?”张清林还听豆豆说:“林立果还搞一个国家安全的科
研项目,父母都不知道,说走就走。”看来林豆豆也也没有把她知道的林立果在空军的
事告诉林彪和叶群。
1971年基辛格访华后,中美关系成为热点,林彪说:“好端端的一个大好的外交形势,
被耽搁了20年。”林豆豆问林彪:“抗美援朝,美国说美国赢了,中国说中国赢了,到
底是谁赢了?”林...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50 托孤之臣叶剑英在文革崛起的重要本钱
大中小2014-10-15 21:27:38
多维历史
中共元老叶剑英在文革前,一直处于政治核心边缘。然而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不
久,叶剑英即跃升成为解放军主要领导之一,又在毛泽东的政治高压下两度“幸存”,
并发动“怀仁堂政变”最终将“四人帮”送上审判台,结束十年浩劫。叶剑英为何能在
文革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崛起,2002年12月《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九期,刊发广东省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单世联的文章《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剑英与“文革”》,作者在文中
分析指出,一贯谨慎的叶剑英之所以能够拂逆毛泽东的意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此时的
毛泽东虽雄心不已却也力有难及。不但江青等人无法取得军队的领导权,毛也没有实现
他限制叶剑英的愿望。毛是否真的向叶“托孤”、“后主”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毛已经看出,在他身后,叶将是最有力的人物。
1966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叶剑英等陪同下第八次检阅红卫兵
叶剑英是党史、军史上的大人物”;“文革”更是影响深创、足供千秋论说的大事件。
由于档案尚未解密而当代史研究又禁忌甚多,“叶剑英与‘文革’”目前还不能成为学
术论题。包括...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