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G 发帖数: 14887 | 1 中共进城“趕考”不久,黨内首開惩治腐败,就是拿黄敬的下属刘青山、张子善開得刀。
黄曾托薄一波向毛求情,未果,也不可能果。
1958年1月11日,中共在广西南寧召開中央各部门及省委书记会。南寧会议期间,周恩来
、陈云,遭毛严厉痛斥。遭毛痛斥的还有一人,黄敬。
周、陈遭毛痛斥,一个活到1976,一个活到1995,都很抗劲。黄就不行了,没几天就死了!
南寧会议2月12日结束,当天下午,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曾让医生给黄查一查,说黄不大
对劲儿。医生在黄的房间看到:黄语无伦次,不断地说:“饶命啊!饶命啊!”医生立即将
情况报告给杨尚昆,杨安排第二天立即去广州住院治疗。
去广州时,班機上乘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和祕书长习仲勛。途中,黄敬突然跪在李富春
脚前叩头说:“饶了我吧!饶了我吧!”
一个黨的高级干部,一機部部长,一把手会上批评两句至于吗?以黄的性格不至于呀!毛在
会上咋说的呀?把下属都吓疯了!黄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吧?黄敬这会儿肯定又坐立不安,
夜不能寐了。但这会儿的坐立不安恐怕不是想着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家属都还住在破漏的
窝棚里吧?
黄被送进广州军区总医院后,还曾跳楼跌断了腿,不久就死了。
但正式材... 阅读全帖 |
|
n****l 发帖数: 3375 | 2
整个共产党要负责任
因为他们的无知,导致了国民生计的重大困难
而责任最大的就是毛
因为他当时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或者成为党主席
党主席对任何事情都有直接拍板的权力不需要投票,其他的委员全是顾问
这和后来的总书记集体领导完全不是一回事
责任和权力是统一的
有了政绩,毛功劳最大
有了事物,毛责任最大
这是无可争议的
1957年11月,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云集莫斯科,召开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
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毛泽东也率团前往。在庆祝大会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
夫在报告中提出通过和平竞赛,在“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的目标。苏联
的行动口号使得毛泽东深受启发,在18日的会议上提出了中国5年后钢产量达到1000万
到1500万吨,15年后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行动口号[19]。1957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副
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首次在国
内公开宣布15年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目标:“15年后,苏联队工农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
产量方面可能赶上或者超过美国,我们应当争取在同一时期,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
品的产量方面赶上...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3 李鹏回忆邓小平教导:“我就担心你不敢大胆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张婧艳 综合整理
2014-08-19 10:26 来自 中南海
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听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后指出:
“可以考虑把四川分成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另一个以成都为中心城市”。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中共高层领导人怎样回忆与邓小平的交往?在今
年出版的《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一书中,李鹏对其与邓小平曾经的交往多有着
墨。
事实上,早在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时,《求是》杂志就曾刊载李鹏的《
纪念邓小平同志》一文,文中提到,“邓小平同志永远是我最尊敬的前辈和师长。”
在两人横跨约50年的交往中,邓小平既是李鹏父亲的熟人,也和李鹏长期共事
。在他的眼中,邓小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告诫李鹏“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
李鹏最早相识邓小平,是在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
当时,邓小平从前线回到延安参加会议。李鹏回忆,邓小平满怀深情地对他说
:“我和你父亲很熟,在上海一起做地下工作,...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4265 | 4 文章摘自《党史天地》2004年04期第42-44页 作者:章重 原题为《信阳事件揭密》
1960年10月2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监察委员会4名干部,把一份关于河南省信阳地区
大量饿死人和干部严重违法乱纪的调查报告,送到了李富春手上。
24日,李富春将调查报告报毛泽东。毛泽东读后沉思了2天。26日,把调查报告批给刘
少奇、周恩来:“请刘、周今日即看,下午谈一下处理办法。”
河南信阳地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要中国最高领导层的一、二、三把手来“谈一下处
理办法”?单从中共中央批转的中共信阳地委1960年12月22日的报告披露的情况,信阳
地区发生的干部严重违法乱纪、打人死人的情况,就够令人触目惊心的了。报告说:
“正阳县原报去冬今春死1万8千多人,现初步揭发已达8万多人;新蔡县原报去冬今春
死3万来人,现在增加近10万人。过去认为较好的社队,现在揭发出来的问题很严重。
西平县原来只发现二郎庙公社问题严重,现在全县13个公社,除城关公社问题较轻外,
其余12个社问题都很严重。遂平县碴呀山人民公社,过去只报死6百余人,现在揭发死
人近4千人,占总人口10%,有的队人口死亡达30%左右、。各种惨绝... 阅读全帖 |
|
g*q 发帖数: 26623 | 5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
小组,杨尚昆为组长。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多次谈到要系统地谈谈精减城
市人口问题,但是,他当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写好《回忆录》第一册(即中央文献出版
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一直排不上日程。为了帮助他回忆,
我根据他平时的谈话,并收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份素材请他审阅。他看得很认真,
在材料上画了许多标记,对我说:“你整的这份材料有用,它勾起我很多回忆。让我准
备准备,等忙完了这一段,系统地讲一讲。”遗憾的是,《杨尚昆回忆录》第一册内容
基本谈完以后,他又忙着撰写纪念周恩来、刘少奇和彭德怀百年诞辰的3篇文章,详细
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的承诺始终未能实现。
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杨尚昆一生中完成的最艰巨
的任务之一。现在,根据他审阅过的那份材料,将杨尚昆主持中央精简小组工作情况简
述如下。
杨尚昆又一次当了“听用”
杨尚昆说:“我多次讲过,我这个办公厅主任是个‘听用’。没有明... 阅读全帖 |
|
q*p 发帖数: 963 | 6 张浩:毛泽东为其抬棺的人
张浩(1897—1942),原名林祚培,字毓(育)英,1897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
团风县回龙镇林家染铺湾一个手工染织工人家庭,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林仲丹(仲旦),
由于党的秘密工作的需要,又曾先后化名为张植三、张至善、张新甫、张志山、张开照
、陈子贞、李福生(李复生)、李春生、张春山、张春生、林青山(林春山)、林武等。
1922年2月,张浩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莫斯科留学;1925年5月回到上海,参
与上海地委工作;1927年1月到武汉,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副官兼特务队队长;
1928年4月受命去长沙重建湖南省委;1929年1月调任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30年4月任
满洲省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6月任省委书记;1932年2月任全国总工会常委;
1933年1月赴欧洲,3月抵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5年7月25日出
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即启程回国,向党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
神和“八一宣言”内容,并带回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联系的电台密码;1937年2月任
中共中央工农部部长,10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193...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作者:沈志华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国
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讨
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所采取的方针。本文使用的材料
,除了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外,还有一些俄国的档案文件和当事人口述史料,而这些是很
多中国研究者没有看到或引用过的重要资料。在研读这些史料的基础上,笔者拟考察
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方针及其形成的基础、变化的原因,以求对这
一课题。
一、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斯大林绝对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共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
术,甚至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斯大林拒绝了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
出的这一要求,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记录片。不仅如此
,斯大林甚至表示出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的意愿。苏联外交部起草的中苏同盟条
约(第二稿)信心十足地提到,当缔约国的一方被迫采取军事行动时,“另一方即尽其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在苏联刚刚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这种说法无...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8 第 5 章:第一次感触党内、军内惊心动魄的高层斗争
5.1 关于“高、饶反党集团”案
毛主席的治国思想里有一条是很坚定的,那就是中央集权制。他赞成秦始皇的郡县制,
不赞成分封制。新中国中央政府已经建立了,如果再长期在各地有中央的代表机构,那
就等于是有一个大中央,几个小中央了。1951 年毛主席顺应农民搞合作化的要求,提
倡农村合作化,有的中央分局就公开发文件反对合作化。这样的文件不需要中央批准,
只要向中央备案就行了。这些文件在下面看来,就等于是中央文件,都要执行的。这一
情形,我知道主席是很反感的。另据我观察,毛主席对当时中央政府的一些领导,包括
刘少奇和周恩来的一些做法,都不很满意。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要是以 1948 年在石
家庄建立的华北人民政府为班底组成的。建国初搞计划,没有经验,计划不周,问题出
得不少,经常闹出矛盾来。在这样一个多重复杂情形交织在一起的大背景下,毛主席采
取了一个新的战略步骤,就是在 1952 年把东北局的高岗、华东局的饶漱石、中南局的
邓子恢、西南局的邓小平和西北局的习仲勋这五个中央分局的书记调来北京,调整和增
设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分机构,加强中央统一领... 阅读全帖 |
|
e*******n 发帖数: 4912 | 9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因一纸《意见书》,被罢官。世人都以为是毛泽东罢了彭德怀的
官。其实,这是嫁祸毛泽东的又一起冤案。事实恰恰相反,正是毛泽东充当着彭德怀的
保护神的角色。由于毛泽东、刘少奇双方实力悬殊,最终不但未能保住彭德怀的国防部
长的职位,自己亦不得不听由大会的摆布,违心地跟着反右倾。
一、高、饶事发,彭德怀、刘少奇注定不共戴天
庐山会议是高饶事件的继续,实际是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又一场政治博弈。如果说高饶事
件前夕,毛泽东只是让刘少奇“挪挪位置”的话,那么庐山会议则是再次反“左”、批
“左”,为毛泽东由退居二线重新回到台前大造舆论,到头来刘少奇将面临政治上的灭
顶之灾。刘少奇绝不会忘记就在他于1959年4月28日首次就任国家主席的第二天,毛泽
东就致信全国六级干部,狠批刘少奇、邓小平竭力鼓吹的浮夸风。刘少奇深知,尽管党
权、政权已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由于自己在军队中没有什么根基,军权却牢牢掌
控在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等人手中,故刘少奇视彭德怀、林彪为眼中钉、肉中刺。早
在高饶事件之前,安子文秉承刘少奇的旨意,拟就了一份“有薄(薄一波)无林(林彪
)”的“八大”政治局委员名单。刘少...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0 周总理谈薄一波1966—1968(辑录)
中国文革研究网录入www.wengewang.org
…………薄一波和彭真结合在一起,是两面派。
(林彪同志插话:我还被他骗了,我以为政府中他还搞得不错,以为是革命的,是
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工交战线搞革命化,实际上他是破坏革命化的,这个人还没有充分
揭露。我从东北回来,在火车上,他动员我拥护刘少奇,给我的印象,他是搞宗派,搞
山头的,是个坏家伙。)
薄一波说他同彭真不接触,但据我了解,实际上他们的来住是很密切的。
(康生同志插话:这个人阎锡山很信任他,这不是偶然的。)
(徐向前同志插话:在晋东南薄一波简直是一霸,对下面干部很凶,当作奴才。)
薄一波影响到工交战线。…………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66.12.06
…………
所以,我们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时候,一定
要辨别方向,不要把方向指错了,要把方向指向刘、邓这些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头子,
指向继续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陶铸,更进一步指向反党集团。现在正在进行批判彭
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这个反党集团,以及环绕这个集团的许多人,比如计划经
济战线上... 阅读全帖 |
|
w*******1 发帖数: 1511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PBSNPR (大刀王五), 信区: USANews
标 题: 告诉你另外一个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27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7 21:46:37 2016, 美东)
1927年3月23日,参加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所属的江右军部队抵达南京,张宗
昌指挥的直鲁军退入南京城内,随即在下关渡江北逃。当晚,未过江的部分直鲁军溃兵
在南京城内进行抢劫活动,但除两名正在街上行走的外国人及两座已撤空的外侨住宅外
,直鲁军并未袭击其他外国目标。
3月24日凌晨,江右军先头部队开入南京城,沿途鸣枪搜索,并向驻南京的各国领事馆
询问有无战犯藏匿其中。得到否定答复后,这些部队即平静离开外国领事馆。 3月24日
晨7时许,江右军所属的第2、第6、第40军主力部队未经抵抗即顺利占领南京城及下关。
从上午9时许起,进入南京之国民革命军第二、第六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富春,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林伯渠,共产党员),开始劫掠英美日领事署及
外人商店住家,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南京城内和下关的外国领事馆、教堂...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12 1933年3月,由于负责党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领导人顾顺章和总书记向忠发的先后叛变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正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
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二十六岁的博古已离开上海,转移到中央
苏区。实际上,在此之前,整个党中央的机关都已陆陆续续地搬迁到了江西瑞金。博古
在上海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叛徒斗争的提纲》。
就在这份文件中,中央以极大的愤怒痛斥了这些中共历史上的大叛徒。可是谁也不曾想
到,文件中提到的一个人却悄然活着,始终游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一直到六十年以后
才寿终正寝,走完了他极为尴尬的人生旅途。他叫胡均鹤……
1907年夏天,胡均鹤出生于江苏与上海之间的江南小镇甪直。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
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见他聪明伶俐,便
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十四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去当学徒,以
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无产阶级。
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时常到俱乐
部里去活动,与刘华成了好朋友。1925年,上海爆发... 阅读全帖 |
|
l***8 发帖数: 2233 | 13 都比俞正声的爹强:
刚过了一九五八年新年,毛决定在一月十一日召开中央各部门和省委书记会,也
就是南宁会议。中央部分领导人,和部分省市领导人都参加了。会中总结第一个五
年计划,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会上,毛批评了一九五六年的“反冒进
”,当时负责计划、建设和财经工作的人都作了严厉的批评,其中包括周恩来和陈
云。
一月十一日开会。十五日陈伯达找我到他南宁宾馆的房间去。他告诉我,他感冒
了,头痛,让我给他感冒药。其实陈伯达想回北京,但因陈在会中也遭到毛严厉批
评,不敢走,怕一走毛会指控他“躲风”②。他又问我,他的房间的楼上,住的是
哪一位?一夜到天亮,在上面走来走去,不停的来回走,在下面整夜吵得睡不着。陈
要我到上面去打招呼,不要吵得下面不能睡觉。我口头上答应他了,但是来的都是
“首长”,我怎么能够去打招呼呢?
我离开宾馆以前,到了二楼,才知道住在陈伯达上面的是薄一波。薄当时任国家
建设委员会主任。会上受毛的严厉批评,心理压力想必极大③。
江青的前夫,黄敬,当时任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在会中遭到毛的激烈指责后,
精神崩溃。
南宁会议是在二十二日结束。当天上午,上海市长柯...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4 ·唐少杰·
在纪念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鞍钢教授的新著《毛泽东与文革》(香
港,大风出版社,2008年11月版,以下简称“《毛》书”)出版、发行,成为新近的毛
泽东研究以及文革研究的一个“亮点”。这部六十余万字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
今中国大陆学者从事上述研究的诸多动向,并且折射出这类研究著述的某些取向。无疑
,像“毛泽东与文革”这样一个说不完、述不尽的话题(或问题),关系到如何评价毛
泽东和如何把握文革!正如我在完成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和沈迈克
(Michael Schoenhals)合著的《毛泽东最后的革命》(Mao' Last Revolution)
中文译稿写下的序言时所强调的:“无论是对毛泽东的认识和评价,还是对文革的反思
和批判,都既是现代中国历史自我变革和自我转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中国
人民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书为我们讨论、深化上述评价
和把握提供了一个机会。
一
《毛》书强调“本书以史实为基础,以事件为线索,以分析为手段,以评论为精华
”(页3),来论及毛泽东与文革的关系。《毛》书给这种...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2752 | 15 一句话就是说,不用多有出息也可以衣食无忧开心过一辈子,所以不会像很多家境清寒
的人给小孩取名要多大气。如下
中国人的起名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尤其是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政治形式对中国人起名
有强烈影响。据统计,1949年之前,“红”字在人名常用字中排100多位,而在“文革
”时迅速攀升到第一位,“文革”后又下降到第六位;“军”字虽只适合男性起名,文
革时也高居第三。
“国”、“军”等字是男孩起名最高频用字,国庆、拥军、胜利、建军等名字在“前三
十年”极为普遍,而援朝、计划、跃进、红旗、文革、反帝、卫东、忠泽、永红、卫红
之类名字更带有强烈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起名的常用字不再紧追政治形势,而是恢复到传统的追求:男性起
名常寄托对智慧、才能、志向、品格、运途的期待,而女性起名则寄托对德行、品格和
美貌的期待。
但是,中国有一个人群,在过去60多年中,起名时从来没有追随时代风潮,尤其是在前
30年,只有他们起名时完全无视政治形势,他们起名风格自成体系,近60年来无任何变
化。
他们就是红后代。
【二代A小B,三代ABB】
或许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红后代的名字,用叠字的比例...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6 国共内战开始后,国共双方在东北地区展开激烈争夺。四平保卫战之后,中共部队放弃
了长春、吉林等大城市,一直撤退到松花江以北。西满、南满广大地区的交通干线尽沦
入国民党之手。北满与南满、旅大及华东解放区的联系被切断。中共在东北面临着非常
严峻的被动局面。
东北地区东邻朝鲜,从丹东到图们,两国边境长达800多公里,水路交通紧密相连。在
东北交通要道被阻隔的极其困难的形势下,朝鲜北部则是沟通南满、北满、关内与关外
的走廊。利用友好邻邦这样的地理条件,对于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为此,1946年6月,中共东北局确定了“以北朝鲜为变相的隐蔽的后方来支持南
满作战”的方针,提出借道朝鲜北部,开辟水陆运输通道,解决物资转运、人员往来及
物资交流的设想。并派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肖劲光和北满分局秘书长朱理治前往平壤
,与朝鲜共产党中央商谈设立中共中央东北局驻平壤办事处事宜。经过和朝鲜方面交涉
,很快得到朝鲜方面的慷慨支持。
当时考虑到苏美共同委员会的存在,并有雅尔塔协定的约束,因而,我方在朝鲜的办事
机构采取隐蔽与公开相结合的形式.对内称“东北局驻朝鲜办事处”,对外称“平壤利
民公司”...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技术引进视角下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研究(1949-1960)
分享到:
时间:2018-08-08 09:38
•来源: 《军事历史研究》
•作者: 申晓勇
•浏览:227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国防工业的技术引进,能节约相应资源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发展进程。新中国成
立之初,我国国防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加之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恶化
,对国防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景下,我国政
府最终选择通过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实现国防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探讨1949-1960年新中国国防工业技术引进问题,能够为今天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提供
有益借鉴。
技术引进视角下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研究(1949-1960)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防工业现状和国防工业建设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防工业基础极为薄弱。1949 年底,原解放区的人民兵工和国民党
政府遗留下来的军事工业经过整合,组建成76个军工企业,其中兵工厂45个,航空中心
修理工厂6个,无线电器材工厂17个...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8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领导层接连不断地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赫鲁晓夫为了战胜其政
治对手,积极调整对华政策,并一再讨好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再次考虑研制核
武器的问题。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主动问中方还有什么要求,毛泽东趁此机会
提出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并希望苏联在这方面给予帮助。赫鲁晓夫对这个突如其
来的问题没有准备,稍做迟疑后他劝说毛泽东应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不要搞这个耗费
巨资的东西,并表示只要有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行了。赫鲁晓夫最后建议,由苏联帮助中
国建立一个小型实验性核反应堆,以进行原子物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技术力量。
赫鲁晓夫强调核试验耗资巨大,中国国力难以承受,确属实情。不过,莫斯科的主要忧
虑并不在此。同斯大林一样,赫鲁晓夫对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也心存疑虑。此外,赫鲁晓
夫还有一个不便明言的理由,即当时美苏正在谈判防止核扩散问题。实际上,早在苏联
成功进行核试验之前很久,美国就试图禁止核试验,从而垄断核武器。1946年6月14日
,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团团长巴鲁克(BernardBaruch)提出一项由国际组
织控制核试验的方案,史称“巴鲁克计划”,而苏联...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9 高会民读史 微信号 gaohuimindushi
功能介绍
文史作家高会民的原创号。历史对人类而言,是逝去的客观存在;读史使人免于愚昧,
读史可以预判未来。
请关注高会民个人微信:dushi8115
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三百一十七万八千四百七十人,
还有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二人被划为“中右”……
反右运动档案近期解密,原来当年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五十万的六倍以
上!
毛泽东:阶级斗争要持续一百年
解密的反右运动档案内容如下: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十四日晚,毛泽东提
出临时发言,他在会上说:“东欧一些国家不断在政治上混乱,基本问题是领导层没有
阶级斗争观念,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那么多新老反革命没有搞掉,这方面我们要引以
为戒。……我敢说,我们党内也有阶级斗争。”刘少奇在会上补充发言,说:“毛泽东
同志的讲话是他个人的意见,中央政治局没讨论过,会议要备案。”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
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会议进行了三天。毛泽东提出:“... 阅读全帖 |
|
n**********r 发帖数: 4 | 20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479/40480/3857061.html
刘少奇: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
刘少奇激动地对毛泽东讲:“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
的!”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从1959年起,我国
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从而使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如何认识这一危局以及怎样化解?党中央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
对于1958年以来三年“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和经济形势的估计,在党内是有一些不
同看法的。以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由于直接面对国民经济第一
线,他们对形势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看法。刘少奇最为典型。可以说,刘少奇是党内看
到困难形势的严重性并敢于触及造成困难真正原因的领导人之一。他突破了对形势看法
固有的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认为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有些地区,缺
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并得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当发现1962年财
政预算中存在三十多亿元的赤字时,刘少奇更加尖锐地指出:“中央工作会议(即“七
千人...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1 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帮助与制约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
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
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讨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所
采取的方针。本文使用的材料,除了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外,还有一些俄国的档案文件和
当事人口述史料,而这些是很多中国研究者没有看到或引用过的重要资料。在研读这些
史料的基础上,笔者拟考察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方针及其形成的基
础、变化的原因,以求对这一课题。
一、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斯大林绝对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共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
术,甚至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斯大林拒绝了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
出的这一要求,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记录片。不仅如此
,斯大林甚至表示出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的意愿。苏联外交部起草的中苏同盟条
约(第二稿)信心十足地提到,当缔约国的一方被迫采取军事行动时,“另一方即尽其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在苏联刚刚拥有核武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方舟子·
“赶英超美”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句口号,一向被人们当成浮夸、吹牛的代名词。但
近年来却不断有人要给这句口号平反,认为它并没有吹牛。例如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
【赶英超美的全称是“(钢铁产量)15年内赶上英国,50年内超过美国”,加在一
起就是著名的“赶英超美”。……然而现实往往要比想象神奇得多,如果说实现15年超
英的目标还打了点折扣(真正超过英国花了18年),“50年赶美”却早已不是个问题了
。……中国早在1995年就以9500万吨的数字超过了美国,提前12年实现了毛泽东的预言
。……“赶英超美”长期以来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急于求成”的代名词。不过根据实际
钢铁产量数据显示,自1958年向后推15年的1973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2522万吨,与同
年英国粗钢产量2665万吨基本持平;向后推50年的2008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50091万
吨,比美国同年生产的9135万吨高出5.48倍。所以实际上,“赶英超美”这个看似荒诞
的目标,确实是按时、按计划完成了的。】
百度百科这些文字不知抄自哪里,但这个说法在网上很常见。经常有人出来“澄清
”对这句口号的误解。例如不久前还有个叫“猫头鹰...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3 潘汉年私会汪精卫并隐瞒 胡均鹤与冤案关系密切
2008年12月08日 09:44 来源:天天新报
潘汉年
190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苏州甪直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里,降生了一个男孩。
他很少哭泣,总是静静地躺在竹编的摇篮里,不少人都担心他活不下来,可他却偏偏活
了下来,而且长得颇为壮硕,他便是胡均鹤。当初,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命大”的孩
子竟然在日后出演了中共情报史上最曲折离奇惊心动魄的长剧中的一个主要角色,而与
他同台的,则有潘汉年……
被捕后在“攻心术”下投降
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
。他的叔叔见他聪明伶俐,便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14岁开始,就到上海的
一家小酱油店里去当学徒,以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的无产阶级。
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19年6月,上海工人率先起来罢工,支持爱国学生
运动。以后,工人的游行罢工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止过。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早期
的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不甘寂寞,也时常到俱乐部里去活动,
与刘华成了好朋友。
1925年,上海爆发著名的...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4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9/15095916.html
姬文波
2011年07月07日09:2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虽然“联合国军”的空、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
切断共军的供应,然而共军却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
迹。
李克农有感东北军民对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曾借用这句话来评价东
北军区的后勤工作。
第十三兵团到东北后一度归东北军区指挥
美国对朝鲜的武装干涉开始后,1950年7月,为防备美军扩大侵略战争,中国立即
采取了加强东北边防的战略措施。
7月上旬,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召集会议,讨论东北边
防的军事部署。7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立即抽调
战略预备队并加强地面炮兵、高射炮兵、工程兵部队,集结东北地区,组成东北边防军
,以保卫东北边防和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中央军委将担任全国战略预备队的四野十三兵团(辖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
从广东、广西、湖南、河南等省调到辽宁省的安东(今丹东)、凤城、辽阳、铁岭、...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2017年5月31日,301医院举行了王秉璋遗体告别仪式,他的身份被称为“原总装备部第
二干休所老红军,第三党支部党员干部”。其实,王秉璋将军是2005年9月去世的。遗
体在医院冷冻了12年。遗体告别为何姗姗来迟?过程还有披露。
关于王秉璋,2000年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里这样说:“王秉璋同志对巩固与扩大
湖西抗日根据地,建设人民空军,特别是在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方面建立
了重大功绩。”现在谈到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人们首先想起钱学森。其实钱学
森是技术上的负责人,他主持导弹研制,离不开党政方面的搭档王秉璋。王秉璋先后担
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和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当时是主管导弹研制部门的第一把手。
文革初,七机部成为两派斗争最激烈的单位,身为部长的王秉璋,遭到揪斗、关押,得
了肝炎,夫人无奈之中,只好通过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找叶群、林彪求助。林彪让叶群报
告毛,七机部是重要的机要部门,把王秉璋搞掉了,就无法维持七机部的工作。毛要搞
文化大革命,也要两弹一星。于是同意了林彪的意见,解放了王秉璋。王秉璋主持七机
部工作期间,从“东风一号”短程导弹到“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陆续发射成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转自人民网文史频道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974/199957/12798933.html)
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
沈志华
尽管和平利用原子能可以成为研制核武器的技术基础,但是要实现这一步跨越却绝
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具有各种特殊的设施、设备和仪器,更需要掌握从铀分离、提纯到
核爆炸的一系列专门技术和工艺。美国和苏联跨出这一步用了5-7年,以中国当时的工
业基础和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当时西方进行经济技术封锁的冷战环境,要在同等时间里
试制出原子弹,只能依靠苏联的帮助。事实也是如此,中国能够以震惊西方的速度成功
地爆炸原子弹,无论如何是离不开苏联援助的,虽然是不完全的援助。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
国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
讨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1)所采取的方针。对这个
问题,可以从苏联的核政策、中国的核发展以及中苏关系三个角度来考察现有的研究成
果。在近年冷战国际...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6339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19:31:18 2012, 美东)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当《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在1848
年出版时,“共产主义同盟”还是一个秘密团体,其影响局限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过
了半个世纪,到19世纪末叶,这个“幽灵”出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又过了半个世纪
,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已经变成滚滚洪流,席卷全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的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夺取了全国政权,神州大地开始英姿勃发地迈向社会主义。再过
半个世纪,到20世纪末叶,一度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低谷,以至有人大胆
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只有资本主义一途,别无选择。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市场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它的许诺很简单、也很诱人:只要
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业主,将政府干预减至最
低程度,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源...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ncerc (云霞),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林彪日記大揭秘 毛的私話令林直冒冷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0 00:45:26 2011, 美东)
2011-02-09 文章來源:學術交流網
全中國除了林彪最能了解一個真正的毛澤東,恐怕再沒第二個人!
林彪在文革中作為毛澤東的最親密的戰友,一方麵在毛澤東跟前大做表麵文章,步步緊
跟毛澤東,毛澤東說什麼他就聽什麼,號稱是“對毛澤東最忠最忠最忠!毛澤東思想學
得最好最好最好!,運用得最活最活最活!毛主席語錄本舉得最高最高最高!對毛主席
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理解得最深最深最深!”請注意!以上這些既繁瑣又肉麻的話語不
是我杜撰的,可都是來自當年的《人民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而另一方麵林彪卻
記載了和毛澤東在一起的那些足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日記,從這些日記看來林彪並不壞,
良知尚存,並不是什麼“資產階級個人野心家、陰謀家、大壞蛋”,他有他的獨特的內
心的真實所想,他以他的緊跟在毛澤東跟前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偷窺到毛澤東在做出每
一項陰謀決策時的內心...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误上贼船后的悔恨!宋庆龄不能公开的七封信(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15:29:49 2016, 美东)
误上贼船后的宋庆龄被中共作为政治花瓶所利用。
1949年,蒋介石和宋家姐妹轮番劝宋庆龄离开大陆,宋拒绝了,留下了与推翻丈夫政权
的人合作,匪夷所思,除了开始那几年的尊重,宋更多的是被冷落,被当做政治花瓶点
缀,宋见证了这个独裁政权的各种谎言与荒诞,心中的苦闷是不能言说的。1994年11月
,中共书记处审查通过了党史编委会整理的关于宋庆龄1949年后32年经历的材料。
这份材料的内容提要如下:
1955年11月,宋给毛写信:“我很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界许下
长期共存、保护工商业者利益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其言了吗?资本家已经
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后悔和抱怨。”毛批示:“宋副委员长有意
见,要代表资本家讲话。”
1957年宋又写信给党中央:“党中央号召大鸣大放,怎么又...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真相揭秘!1957年错划了多少万右派分子?(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3:53:56 2016, 美东)
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的场景。(网络图片)
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三百十七万八千四百七十人,还
有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二人被划为“中右”……
反右运动档案解密,暴露了毛泽东一九五七年疯狂迫害知识分子的滔天罪行。原来当年
错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五十万的六倍以上!
毛泽东:阶级斗争要持续一百年
解密的反右运动档案内容如下: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十四日晚,毛泽东提
出临时发言,他在会上说:“东欧一些国家不断在政治上混乱,基本问题是领导层没有
阶级斗争观念,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那么多新老反革命没有搞掉,这方面我们要引以
为戒。……我敢说,我们党内也有阶级斗争。”刘少奇在会上补充发言,说:“毛泽东
同志的讲话是他个人的意见,中央政治局没讨...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误上贼船后的悔恨!宋庆龄不能公开的七封信(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1 11:37:57 2016, 美东)
误上贼船后的宋庆龄被中共作为政治花瓶所利用。(网络图片)
1949年,蒋介石和宋家姐妹轮番劝宋庆龄离开大陆,宋拒绝了,留下了与推翻丈夫政权
的人合作,匪夷所思,除了开始那几年的尊重,宋更多的是被冷落,被当做政治花瓶点
缀,宋见证了这个独裁政权的各种谎言与荒诞,心中的苦闷是不能言说的。1994年11月
,中共书记处审查通过了党史编委会整理的关于宋庆龄1949年后32年经历的材料。
这份材料的内容提要如下:
1955年11月,宋给毛写信:“我很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界许下
长期共存、保护工商业者利益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其言了吗?资本家已经
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后悔和抱怨。”毛批示:“宋副委员长有意
见,要代表资本家讲话。”
19...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1927年3月23日,参加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所属的江右军部队抵达南京,张宗
昌指挥的直鲁军退入南京城内,随即在下关渡江北逃。当晚,未过江的部分直鲁军溃兵
在南京城内进行抢劫活动,但除两名正在街上行走的外国人及两座已撤空的外侨住宅外
,直鲁军并未袭击其他外国目标。
3月24日凌晨,江右军先头部队开入南京城,沿途鸣枪搜索,并向驻南京的各国领事馆
询问有无战犯藏匿其中。得到否定答复后,这些部队即平静离开外国领事馆。 3月24日
晨7时许,江右军所属的第2、第6、第40军主力部队未经抵抗即顺利占领南京城及下关。
从上午9时许起,进入南京之国民革命军第二、第六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富春,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林伯渠,共产党员),开始劫掠英美日领事署及
外人商店住家,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南京城内和下关的外国领事馆、教堂、学校、商
社、医院、外侨住宅均遭到侵犯和洗劫。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Dr. J. E. Williams
,美国人)和震旦大学预科校长(意大利人)遇害,此外英国侨民死亡2人,日本侨民
死亡1人,法国侨民死亡1人。在袭击中,英国和日本领事馆成为袭击的首要目标,... 阅读全帖 |
|
g********5 发帖数: 10335 | 33 在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前夕,中新网记者专访多位中共元勋后代,与他们一起缅怀先辈
的丰功伟绩,追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生活点滴。深受父辈教育的影响,“红二代”们虽
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却仍然执著地坚持着父辈们留传下来的信仰,而这些宝贵的思
想遗产和精神财富也令他们和后人受用终身。
董必武女儿董良翚:深信前途会伐柯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董必武长女董良翚回忆,父亲一生不吸烟、不
饮酒,但秀才出生的他每年生日都要写一首诗。最后一首诗,是在九十诞辰时写的自寿
诗《九十初度》。虽然当时老人已经卧病在床,但是内心的信仰却依然坚定。
董良翚说,父亲特别解释了“伐柯”,“柯就是斧子把儿,你已经拿着一个斧子把儿,
你再去树上坎一个斧子把儿。这个斧子把儿他给我们讲的很明确,是马列主义。他认为
坚持马列主义不是问题,因为手里已经有斧子把儿了,将来马列主义道路是一定可以走
下去的。”
“现在党员队伍这么大,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他们披荆斩棘打开的这条路上,走的人更
多了。但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人多了就是好事,他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他
的追求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的解放。”
董必武一生有三个... 阅读全帖 |
|
k**********4 发帖数: 16092 | 3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
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
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
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关于她与毛的所谓“友谊”一直是一种政治上的粉饰,那么真
相如何呢?
1955年11月,宋给毛写信:“我很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界许下
长期共存、保护工商业者利益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其言了吗?资本家已经
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后悔和抱怨。”毛批示:“宋副委员长有意
见,要代表资本家讲话。”
1957年宋又写信给党中央:“党中央号召大鸣大放,怎么又收了?共产党不怕国民党八
百万大军,不怕美帝国主义,怎么会担心人民推翻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共产党要敢于
接受各界人士的批评,批评人士大多是爱国、爱党的,一些民主党派人士为新中国的解
放,作出了家庭、个人名利的牺牲,一些二、三十岁的青年知识分子怎么可能一天就变
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我很不理解这个运动,我想了两个多月,还是想不通,有这么
多党内党外纯...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2547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enbank (pin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在彭没回北京前中共高层主张出兵只有毛一人,其他说法都各有目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0 18:59:44 2010, 美东)
为祖国而战 三联周刊 这文章不错,有些地方以前没想到过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 李鸿谷 2010-09-14
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
周恩来经过再三解释与争取,仍未如愿,斯大林坚持苏联空军至少还需要两个至两个半
月才可能准备就绪……这是一个有直接关联的因果: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志
愿军进入朝鲜无任何胜算的把握。苏联空军既无可能就位,那么,中国还能出兵朝鲜吗?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电报通知北京和平壤,告之他们的决定:准备放
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
这是朝鲜战争最为传奇的一刻。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泽东即复电表示同意他们的意
见。如果说中国放弃出兵,这是最有可能的时刻。但是,第三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
在给周恩来的连续三份电报里,均明... 阅读全帖 |
|
n****4 发帖数: 12553 | 36 高岗与李力群合影
高岗自杀前曾绝望地致信毛泽东。警卫员觉得事情蹊跷,就向卫士长和秘书赵家梁
、董文彬以及高岗的妻子李力群做了汇报。赵家梁、董文彬和李力群一看信封上有血,
感到情况不对,决定把信拆开看看。打开一看,给刘少奇的信正是昨晚写的致毛泽东的
信,信的抬头写的是毛主席,落款是高岗,日期是2月17日。给周恩来的信主要是拜托
周恩来在他不在时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本文摘自《高岗传》,作者戴茂林、赵晓光,陕
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高岗是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曾光环耀眼,任至中央人民政
府副主席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可终了,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
被开除党籍。《高岗传》是两位作者戴茂林和赵晓光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力图拂去
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本刊选摘了高岗自杀前后的段落,小
标题为编者另加。
毛泽东的决心
1953年12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高岗、彭德怀、邓小平、陈云、
杨尚昆、胡乔木列席。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在他外出休假期间由刘少奇临时主持中央工
作,刘少奇则谦虚地表示由书记处的同志轮流主持为好。书记处的其他同志都同意...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37 2001年8月22日,在安志文办公室,安志文谈到高岗及其问题,谈话整理如下:
从西北到东北这一段时间我给高岗当秘书,个人关系也不错。东北土改是他主持搞的。
我觉得当秘书时间长了,找李富春,希望调出来,下去搞土改。李富春把他的秘书赵家
樑给高岗当秘书,我才调出来。赵家樑在高岗事件前后都给高岗当秘书,他最近还给中
央写了一个东西,意在给高岗翻案。给我看了。我认为高岗的事解决不了。
高岗是反对刘少奇的。高岗反刘少奇的话,很多是来自毛主席跟他的个人谈话的内容。
高岗还把这些内容跟一些高级干部私下议论。他反对刘少奇的几件事,现在看来刘没有
错。如批评刘巩固新民主主义新秩序,批刘的天津讲话,说刘反对山西的合作化,说刘
反对开除富农党员,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巩固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
毛主席个别跟高岗谈的。毛信任高岗。毛主席对高岗说,刘少奇这个人没有过社会主义
关,现在要帮他,帮不过来就让他当议长(当时还没有人大)。
高把毛主席与他的谈话和一些高级干部私下议论时,这些高级干部也对高岗说了一些话
。如彭德怀、陈云、林彪等。毛发现高岗到处讲。毛曾约陈云谈话。陈向毛反映了他和
高岗对刘的意见,...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大饥荒时期人口变动的新资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7 02:07:21 2013,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8018
华新民
一、周伯萍的亲笔回忆
杨继绳在他的《墓碑》一书的第二十二章,“大饥荒期间中国的人口损失”中说——
“当年担任粮食部副部长的周伯萍晚年对本书作者说:1961年,粮食部陈国栋、周伯萍
和国家统计局贾启允三人受命,让各省填写了一个有关粮食和人口变动的统计表,经汇
总以后,全国人口减少了几千万!这份材料只报周恩来和毛泽东两人。周恩来看到后通
知周伯萍:立即销毁,不得外传。周伯萍等三人共同监督销毁了材料和印刷板。事后周
恩来还打电话追问周伯萍:销毁了没有?周伯萍回答销毁了,周恩来才放心。在这以后
,没有公布人口数字。”
关于这件事,杨继绳在接受《美国之音》访谈时有更为详细的叙述。《美国之音》2013
年1...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98ade0102esmu.html
秦岭白云飞渡 http://blog.sina.com.cn/u/1489603294 2014-02-18 14:44:16
发布时间: 2014-02-17 15:30作者: 冯胜平
——“匿名信事件”与“潘杨案件”
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捕,直接原因是1943年秘密会见汪精卫,隐瞒12年,没有
向组织汇报。抓捕潘汉年,不仅出乎潘的意料,“就是参与其事的陈毅、罗瑞卿等高层
人士也是始料未及的”。(1)
1956年4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谈到潘汉年:“什么样的人不
杀呢?胡风、潘汉年、饶漱石这样的人不杀,连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
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2)
1962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旧话重提:“有个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市副市长
,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是一个CC派人物,现在关在班房里头,但我们没有杀他。像
潘汉年这样的人物,只要杀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都得杀。”(3)
短短两次讲话,内含十个杀字,显示了毛泽...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习仲勋杀高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6 12:01:13 2015, 美东)
高岗与李力群合影
高岗自杀前曾绝望地致信毛泽东。警卫员觉得事情蹊跷,就向卫士长和秘书赵家梁
、董文彬以及高岗的妻子李力群做了汇报。赵家梁、董文彬和李力群一看信封上有血,
感到情况不对,决定把信拆开看看。打开一看,给刘少奇的信正是昨晚写的致毛泽东的
信,信的抬头写的是毛主席,落款是高岗,日期是2月17日。给周恩来的信主要是拜托
周恩来在他不在时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本文摘自《高岗传》,作者戴茂林、赵晓光,陕
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高岗是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曾光环耀眼,任至中央人民政
府副主席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可终了,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
被开除党籍。《高岗传》是两位作者戴茂林和赵晓光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力图拂去
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本刊选摘了高岗自杀前后的段落,小
标题为编者另加。
毛泽东的决...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剪不断,理还乱”——评胡鞍钢的《毛泽东与文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4 08:02:39 2018, 美东)
·唐少杰·
在纪念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鞍钢教授的新著《毛泽东与文革》(香
港,大风出版社,2008年11月版,以下简称“《毛》书”)出版、发行,成为新近的毛
泽东研究以及文革研究的一个“亮点”。这部六十余万字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
今中国大陆学者从事上述研究的诸多动向,并且折射出这类研究著述的某些取向。无疑
,像“毛泽东与文革”这样一个说不完、述不尽的话题(或问题),关系到如何评价毛
泽东和如何把握文革!正如我在完成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和沈迈克
(Michael Schoenhals)合著的《毛泽东最后的革命》(Mao' Last Revolution)
中文译稿写下的序言时所强调的:“无论是对毛泽东的认识和评价,还是对文革的反思
和批判,都既是现代中国历史自...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42 李捷:对毛泽东新中国探索的再思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在中国社会科
学院报告速记稿
作者:李捷
文章来源 本所提供
主持人:同志们,今天我们院马列所、新闻所、青年中心和政治学所,荣幸地邀请到
了中央文献研究副主任、《毛泽东传》(1949-1976)的主要作者之一的李捷同志,给
我们做“对毛泽东新中国探索的再思考”的学术报告。我们对李捷同志的到来表示欢迎。
去年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时候,一部反映中国当代历史,反映几代人的生活和经历的
重要历史著作《毛泽东传》(1949-1976)诞生了。这是一部鸿篇巨制,是对我们党的历
史、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对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后半生的一个重要总结,也代表了我们
党对这段历史的看法。我有幸,在这之后结识了李捷同志。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历史学
家,能够参与这样的著作,应该说是一生的幸事。作为一个学者(在座的都是学者或年
轻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留下传世之作,我想李捷同志已经是达到这样境界了,很
了不起。去年我们也曾邀请李捷同志来,但是当时他太忙了。今年临近岁末,在毛主席
诞辰111周年前夕,我们把李捷同志请来,我想他的报告一定会对我们大...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343 | 43 毛, 林,周,刘(刘还在第四位,而不是正式排名的第八位),康,朱,李富春?
?,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次如下: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
、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 |
|
s**********n 发帖数: 2343 | 44 毛, 林,周,刘(刘还在第四位,而不是正式排名的第八位),康,朱,李富春?
?,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次如下: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
、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 |
|
m******n 发帖数: 6673 | 45 邓小平不愿当总书记
邓小平于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副秘书长有:李富春、谭震林、李雪峰、刘澜涛、
宋任穷、马明方、林枫、杨尚昆、胡乔木。当时几乎天天开秘书长会议,讨论研究各方
面的工作。毛泽东召集一次秘书长会议,说得很明确:你们是干事的,对外一律用中央
名义,不用秘书长、副秘书长名义。
酝酿八大中央名单时,邓小平表示愿意当中国的秘书长,不愿意当外国的总书记,怕不
顺。邓小平说:“对总书记这一职务,我只有六个字,一不行,二不顺。”邓小平之所
说“不顺”,一是和刘少奇不顺。刘是副主席、党的接班人。另一个是和周恩来不顺。
邓小平之所以说“不行”,是因为刘少奇与周恩来同岁,比邓小平大6岁,他们党龄、
资历、威望都在邓小平之上。
毛泽东做邓小平和中央同志的工作,讲得很风趣:“至于秘书长改为总书记,那只是中
国话变成外国话。其实,外国的总书记就相当于中央的秘书长。” 邓小平插话:“我还
是比较安于秘书长这个职务。”毛泽东解释:“他说不顺,我可以宣传宣传,大家如果
都赞成,就顺了。”最终,八大选出的总书记是邓小平。邓小平比毛泽东小11岁,52岁
,和毛泽东在开七大时的年龄一样。 |
|
G********C 发帖数: 456 | 46 ◎ 金 鐘
二○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香港/羅馬連線
http://www.open.com.hk/1010p35.html
● 編按:專研中國近代史的荷蘭學者馮客(Frank Kikotter)博士,最近出版中國大饑
荒專著《毛製造的大饑荒》在英國引起廣泛好評。他在歐洲推廣這本新書途中接受本刊
訪問。談這本書的寫作經驗和特色。
問:我們去年見面時,聽您說過在研究中國大饑荒問題,沒想到現在書已出版,恭喜
!本刊一直對中國大饑荒研究高度重視,我八十年代起就收集官方資料,揭露過大躍進
真相,甚至引起鄧小平本人的關注。繼楊繼繩《墓碑》之後,您的書是又一個貢獻。請
您先作一個自我介紹。
馮客:我出生荷蘭,在瑞典長大,一九九○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取得博士
學位。四年前來港大做講座教授,講中國歷史和研究方法。
問:您的中文在哪兒學的?
馮客:在日內瓦大學。後來在北京和廈門大學,八五年到八七年,八八年到八九年
,先後兩次在中國學中文和中國歷史,共四年。「六四」時我正在北京收集博士論文的
資料,白天騎單車上圖書館,晚上去廣場看大字報。我出版過八、九本著作,大部份是
研究民國歷史的,側重社會文化,例...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19256 | 47 福祸皆因诤言生
1952年,经过三年休养生息的新中国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要调大批专业
知识干部“归口”,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李锐见机会来了,以自己在大学学习机
械为由,要求到工业战线工作。1952年9月,黄克诚由湖南省委书记调任中央军委总参
谋长,李锐被黄老邀请同车上京。10月10日,李锐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局局长,从此
他成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58年1月18日,一架专机把李锐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南宁,讨论三
峡工程建设问题。
毛泽东要在长江上大展宏图由来已久。1953年视察长江时他就对上三峡工程表示赞
许。1956年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实际上三峡工程已在开始实施中。毛泽东做的都是惊
天动地的大事,“高峡出平湖”就是一件。当时林一山就催中央赶快上马,而李锐却有
不同意见。他写文章秉笔直书,认为三峡工程急于上马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随
意性,不要说七八年修不好,十年内也办不成。这次二人决定在毛泽东面前辩论。林一
山学识丰富,口才出众,先讲了两个多小时,谈古论今,尽述建三峡工程好处多多,远
景美好。李锐简洁扼要,针锋相对,列举国力、技术、国...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387 | 48 2010-10-12 作者: 金钟 开放杂志
●编按:专研中国近代史的荷兰学者冯客(FrankKikotter)博士,最近出版中国大饥荒
专著《毛制造的大饥荒》在英国引起广泛好评。他在欧洲推广这本新书途中接受本刊访
问。谈这本书的写作经验和特色。香港金钟专访。
●荷兰学者冯客(FrankKikotter)。(本刊资料)
问:我们去年见面时,听您说过在研究中国大饥荒问题,没想到现在书已出版,恭喜!
本刊一直对中国大饥荒研究高度重视,我八十年代起就收集官方资料,揭露过大跃进真
相,甚至引起邓小平本人的关注。继杨继绳《墓碑》之后,您的书是又一个贡献。请您
先作一个自我介绍。
冯客:我出生荷兰,在瑞典长大,一九九○年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四年前来港大做讲座教授,讲中国历史和研究方法。
问:您的中文在哪儿学的?
冯客:在日内瓦大学。后来在北京和厦门大学,八五年到八七年,八八年到八九年,先
后两次在中国学中文和中国历史,共四年。“六四”时我正在北京收集博士论文的资料
,白天骑自行车上图书馆,晚上去广场看大字报。我出版过八、九本著作,大部份是研
究民国历史...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19256 | 49 荷兰学者:毛制造的大饥荒(组图)
●编按:专研中国近代史的荷兰学者冯客(FrankKikotter)博士,最近出版中国大饥荒
专著《毛制造的大饥荒》在英国引起广泛好评。他在欧洲推广这本新书途中接受本刊访
问。谈这本书的写作经验和特色。香港金钟专访。
毛制造的大饥荒
●荷兰学者冯客(FrankKikotter)。(本刊资料)
问:我们去年见面时,听您说过在研究中国大饥荒问题,没想到现在书已出版,恭喜!
本刊一直对中国大饥荒研究高度重视,我八十年代起就收集官方资料,揭露过大跃进真
相,甚至引起邓小平本人的关注。继杨继绳《墓碑》之后,您的书是又一个贡献。请您
先作一个自我介绍。
冯客:我出生荷兰,在瑞典长大,一九九○年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四年前来港大做讲座教授,讲中国历史和研究方法。
问:您的中文在哪儿学的?
冯客:在日内瓦大学。后来在北京和厦门大学,八五年到八七年,八八年到八九年,先
后两次在中国学中文和中国历史,共四年。“六四”时我正在北京收集博士论文的资料
,白天骑自行车上图书馆,晚上去广场看大字报。我出版过八、九本著作,大部份是研
究民国历史的,侧重社会文化,例如...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6009 | 5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凶猛烈火,可以说就是从天安门广场点燃的。或者在某种意义上
也可以说,毛泽东八次接见的l000万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卫兵把
“火种”带到了全国各地,从此“燎原”了整整10年。
红卫兵组织诞生在1966年5月29日的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名字的寓意为保卫红色政
权的卫兵。刚开始,这个由中学生自由组织的秘密团体,因为干扰了工作组在中学的正
常工作,被视为非法的反革命活动。有几个学校的红卫兵组织被定性为反革命组织而强
行解散。最先发起红卫兵运动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红卫兵连续写了一二三论无产阶级
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表示造反有理,要一反到底。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
的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从此,红卫兵组织从北京蔓延全国,成了那个疯狂
年代的一种强大的集团力量。
当然,毛主席第一次接见并不仅仅限于红卫兵。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
个十分醒目的通栏大标题:“毛主席同百万群众共庆文化大革命。”但是,他老人家穿
着军装戴着一位红卫兵给他戴上的红卫兵袖章向群众抬手的侧面大照片已经足以说明问
题。这张大照片在文化大革命中非常流行,恐怕发行了上...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