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有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716
1
春秋有汉这个概念吗? 汉是汉朝才来的概念。
w*s
发帖数: 7227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ds (净洗前尘,从头再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满清入关屠杀汉人三亿多,真假?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5 20:42:00 2013, 美东)
还有,卫生部的2010年年鉴大家可以去看看,3.2亿汉族婴儿被流产,很多医院都有汉
族婴儿的十万人坑,还有的婴儿被流产出来后还会爬,被医生按在盆里溺死时手会扒盆
沿,死后被当作肥料上地,甚至还有的被摆上餐桌。
w**********o
发帖数: 2099
3
汉朝有汉武帝,唐朝有唐玄宗,清朝有乾隆
明朝最大的遗憾,在于太祖太宗(太宗亦被称为成祖)之后
没有像上面三个皇帝一样的人物
把明朝推向一个高潮
因此不论怎样品味明朝的历史,总觉得不过瘾
因为这个朝代还没到高潮,就已经进入平庸
仁宗宣宗都是守成之君,即便真的如一些人所说有“仁宣之治”
也无非就是十年的时间,加上正统早期三杨辅政时期,也不会超过二十年
孝宗人品上是很不错,但是也只是合格的守成皇帝,进取不足
再加上孝宗也仅仅在位十八年,时间也不够长
明朝还是挺让人扼腕的一个朝代
s*****V
发帖数: 21731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备前半辈子就是被吕布害了
如果刘备坐拥徐州,纪灵来就是送经验的吧。刘备搞袁术其实也是想吃软柿子。 不然
有汉献帝的诏书,丫也可以推脱不去的。
K*****2
发帖数: 9308
5
汉:西汉、东汉、蜀汉、成汉、赵汉、后汉、北汉、南汉、陈友谅的汉
周:西周、东周、北周、武周、后周,张士诚的周,吴三桂的周
燕:战国燕,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安禄山的燕,刘仁恭的桀燕
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魏:战国魏、曹魏、冉魏、北魏、东魏、西魏
秦:嬴秦、前秦、后秦、西秦、薛举的秦、朱泚的秦
齐:战国齐、南齐、北齐、黄巢的齐、南唐前期国号齐、刘豫伪齐
楚:战国楚、张楚、西楚、桓玄的楚、李希烈的楚、马楚、张邦昌伪楚
蜀:战国蜀、蜀汉、谯蜀、前蜀、后蜀
周还没有汉多
e**a
发帖数: 2169
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还有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r***l
发帖数: 9084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千古一帝,是宋仁宗
不哭难道还笑吗?
我这个不苛求仁宗神宗的,对外用兵,要么你有李世民手上瓦岗寨的百战之师,二李那
可是千锤百炼的名将,可以一战击败突厥,仁宗神宗手中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将领? 要
么你有汉武帝那样独裁的手腕,可以不惜代价的和匈奴打40多年,几次发动全国对匈奴
远征,才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佼佼者。可对于仁宗神宗来说,北宋相对民主的朝廷格式
决定国家根本不可能像汉武帝那样。
至于用人,将领都是打出来的,卫青霍去病是厉害,可也是多少年来汉军和匈奴大浪淘
沙涌现的,汉军的败军之将比比皆是,李靖李世勣更不用说了。北宋名将曹玮百战百胜
,仁宗都知道it NB, 可早死也没办法。实际情况是,有perfect track record的名将
死了,国家又很多年没打过什么打仗,让谁做主帅跟赌博一样,识人用人哪里那么容易
. 兵战这么凶险,分进合击和集中兵力本来就各有利弊,赢了就是用兵如神,输了就是
千错万错了,打仗本来就是成败论英雄.
d*********2
发帖数: 48111
8
汉唐宋明, 4大汉人主体王朝, 只有汉是完全的亡于内乱. 其他的王朝外部侵扰都是灭
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j******l
发帖数: 10445
9
东西汉存在了400年,之后一直没有统一的国家,生活在东晋的人们是不是觉得只有汉
才是正统?
f****i
发帖数: 9419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怎么得国不正了?
这么说,得国正的历朝历代,只有汉和明。(这还不说他们成势力之后暂时接受的割据
册封,只是起步开始的出身)
r**o
发帖数: 4614
11
乾隆时候很多汉人就跑到关外了, 鞑酋还多次担心过老窝不保。
就是这些汉人都给鞑子抓起来杀掉, 东北还有汉军旗的人, 提出东北开禁的特普钦就
是汉人, 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寿山也是汉人满人之友袁崇焕的后裔,
r****p
发帖数: 1854
12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3
作为隋唐史专家,陈寅恪写了很多。
隋朝灭亡,基本上是关垄贵族圈子里的胡汉之争。
五胡南北朝乱到最后,尤其是孝文帝的融合政策后,北方统治集团沉淀为所谓的关垄贵
族。 有胡有汉,汉人在里面一般也是以胡化的面目出现。
杨坚篡了自己外孙的位以后,想要复兴汉统。但是阻力很大,老婆都反对(孝文帝规定
鲜卑人必须娶汉女,鲜卑女必须嫁汉人,即使北魏灭了,也形成一个传统。杨家代代娶
的都是鲜卑或者匈奴女。那个时候简直可以根据老婆的民族来判断老公的民族了)。
老杨经验丰富,老奸巨猾,不行就慢慢来。 老杨传位给杨广也是这个原因。老大杨勇
不鸟汉文化,连汉语都不愿意说,拒绝读汉文。
而老二杨广, 在老杨的亲自教育下,(老大没教育好,那时老杨工作压力很大,没时
间) 从小就倾心汉文化。 在灭南陈的过程中,和江南汉族大族结下了良好友谊,还
娶了个南方汉人老婆 - 萧氏,关系极好。 在江南,两人经常手拉手逛街,金童玉女
一般,周围群众夹道欢呼。 还经常有人献花。 这想必是小杨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刻。
杨广上台后,年轻人火力旺,做事不计后果,直接推行汉化。得罪了太多的人。结果在
远征高句丽的时候, 某大贵族在后面造...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夜郎自大
我听到的是说,夜郎其实一点都不自大,夜郎知道有汉,但是只是想问问汉多大而已,
相对来说就是很谨慎地了解汉然后再表示臣服或是怎么的。
而汉朝使者才是真正自大的,认为夜郎国不识抬举,居然还问这种问题。
K**********i
发帖数: 22099
15
杨、李本来就是半少数民族半汉人的典型。
其次是少数民族女子地位高,只有汉人才歧视女性。你看李唐之所以有公主带领部队,
武则天当皇帝,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因为少数民族女性地位高的表现。
l******s
发帖数: 3045
16
复旦哪有这个结论,据我所知现在仅能判断的是,黄帝不存在,即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祖
先,而是来自于5000到6000年前的三个较大部落的祖先,但也没有简单地划为尧舜禹。
还有汉民族也不起源与黄河流域,因为其年代与基因研究出的三大祖先的年代不符。
复旦还是蛮严谨的。
w*s
发帖数: 7227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金忠魂 --- 郭虾蟆,张天纲
文化是文明的一部分,沦陷区跟汉区的文学水准相差极大,比如我老极为欣赏这段,
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
百龄之内,局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
放任。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哉?
类似这么优美的文字在宋亡以后极少再见到,思想家也是只在汉区世代涌现。
如果你说老老实实做奴才,分点残羹冷炙,的确有人会接受这样。但真正汉人不会,南
宋亡后,沿海数万文人选择的是跟随宋帝殉国。这也就是如今的中国是非颠倒,腥秽横
流的主因。
残存皇汉寥落如星,以致像我老这样的村野樵夫都得站起来为汉人呐喊。
惟天有汉,鉴亦有光。
m*******3
发帖数: 1275
18
我理解不了你们的逻辑在哪里。 没有人是完全绝对永远的正确。老汗王时期还没有汉
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满洲民族共同体还没有形成。“法先王”,是你们中国孔教文化
的习惯。我们多数人根本就不信仰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汉人不等于现代的汉族。照你
们的逻辑,盎格鲁-撒克逊人就不可能会产生。
m*******3
发帖数: 1275
19
清国首都不叫北京,清国土地属于清国皇帝,没有汉地。清国皇帝三座宫殿,京师紫禁
城,承德离宫,奉天行宫。民族隔离是文化的隔离,不是完全隔离。清帝国在皇帝的统
领下,两种制度独立运转。 你们中国人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但事实就是如此。清国
皇帝既是中国人的君,又是蒙古人的大汗。
d********a
发帖数: 3698
20

大明皇权是最弱的,士林对皇权有极大的限制。
皇权没有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中期军勋贵族世家这唯一对皇帝忠心的力量被士大夫全面压制后,
那些读书人就开始乱指挥了, 直到东林党人把下关宁军什么都搞成拥兵自重的军阀了。
满清一直控制着八旗和绿林,全国主要城市都自己直接指挥的武装部队。
直到太平,才有汉大臣有了些部队。
从官员的选拔来看,从秀才直到内阁,基本上皇权没法干涉官员的选拔,
也没法从制度上选拔对国家忠心的官员,而东林党人可以从基层到高层全面操纵官员的
选拔和上升通道,结果选出的都是自己的小集体的利益同道人。
而满清一直把家养小子及其包衣奴才为主的满族官员压在汉族官员的头上而保证了皇权
的巩
固。
财政上来说也是,大明的中央财政是历史上最弱的就不说了,士大夫不用交税,就是说
有钱有权人不用交税。只有农业税。
满清的财政手段要强硬得多,还有英国人给满清收海关税,贡献了大半的财政收入,
大明这块全给地方大户,走私掉了。
大明皇权是历来最弱的,而士大夫享受了空前绝后的自由和权利。。
o*********1
发帖数: 260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非开国皇帝而用酷吏
这样的多了
比较早的估计有汉武帝(吕后毕竟没称帝,不算吧)
b****a
发帖数: 4465
22
中国金融史之换视角检据与思考
三多
序曲(一)中国古代的黄金
中国古代的黄金是多是少?看你相信什么了。你要是信实物呢,那么从三代到二汉,
古墓里没多少金器。春秋之前尤少,且多为小饰物,耳环什么的。同样的耳环,有
金制的,也有铜制的,杂放的一起。说明1, 黄金不多,不然不会用铜,2, 金,铜
等贵,不然不会将二者同放一处,让死者带走。你要是相信史书呢,中国古代大大
地有金。光西汉皇帝历次赏赐黄金总计达90万斤,大概237吨。王莽收全国之金,亡
国时史书载明了尚有六,七十万斤,160多吨的样子。
那么好,东西呢?哪儿去了?各路神仙都在瞎猜。有说佛像镀金用去的,有说埋下
去挖不出来的。这些也就是一听而已,当不得真。佛像镀上去的,到了乱世可以刮
下来,埋得下去,自然挖得出来。有多少古墓是没有被盗过的?再说事急埋下去,
被挖出来的青铜礼器有多少?三,五十公斤的黄金有被挖到过吗?一起都没听说过。
既然史载有过大规模地使用黄金,那么一定会有文物出土。不然这个史载就不能相
信。例子现成有。战国时楚国拿黄金做过制式货币,称爰金,史书上记的分明。实
物历代都有出土,还出土了铸币的范。史书实物二相对应,清清...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23
楼上几位提到了Salic Law的,不能就这样轻飘飘的走了啊。
Salic Law只是一个法兰克人早期制定的传统规则。注意"Salic"这个词就是一个法兰克
人古老的部落名。这个传统规则里要求“所有法兰克人的土地只能由男人继承,不能由
女人继承”。后人不停的提起来但不代表全都不折不扣的执行。实际上这个定义本身有
很大的操作空间,比如提到了土地,但是没有说其它财产和头衔;只能由男人继承,但
是女婿也是男人啊。一开始的时候,法兰克体系内的欧洲国家(德意志诸邦,法国)还
不玩这些把戏。到了中世纪晚期开始,哪怕是最严格执行“Salic Law”的贵族家族,
实际上执行的也都是“Semi-Salic Law”:女儿不能继承,但可以传递继承权,这个女
儿传递的继承权当然低于儿子,但是经常高于兄弟。
在法兰克体系之外的很多欧洲国家,Salic Law的受尊敬程度就更参差不齐了。西班牙
很明显的一例,包括其前身卡斯蒂尔王国的话,出过5个女王,还有至少三次(懒得查
齐全了)因为传给女婿而改变王朝名称。
比较一下中国,差别很明显了,不同姓的,想都别想。皇帝绝了嗣,找兄弟,兄弟也没
有,找侄子,侄子也没有,...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10195
24
靠,范是满人的姓?尼玛范仲淹的子孙成满洲人了?丫是被抓的汉人奴隶。没有范文程
的战略家眼光,满清根本不可能问鼎中原。
鬼子靠汉奸怎么样?灭了中国吗?说了汉话,当汉族皇帝了吗?抗战的大仗都是小鬼子
自己人打的,尼玛满清呢?多少硬仗都是吴三龟,李成栋,孔有德,尚可喜,狄钟明,
狄精忠这些汉奸打的,没有他们,尼玛满清得个屁的天下。你们老祖宗也一样,没有汉
奸,灭个茄子的宋,嘿嘿。
m***n
发帖数: 12188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89事件的平反是肯定的
我的联想,沙甸和89十分类似啊。
89再往前十几年,沙甸宣布要成立伊斯兰国,有汉人和解放军在沙甸被砍头祭旗。
然后放军“屠村”了。
后来邓笑贫和胡乱邦给沙甸平反了,沙甸人成了烈士。四人帮成了罪魁,解放军成了极
左势力的刽子手,汉人成了大汉族主义殖民者。
因沙阿拉呼!
根据这个规律,我的推测,等到邓笑贫集团被推翻以后,89也会平反的。需要的就是耐
心而已。
h***i
发帖数: 89031
26
真没有文化
湘勇在曾国藩之前就有
到了曾国藩那里,也是受巡抚调度的
只有汉人才拜慈禧祖奶奶断了满族的基业,满族余孽都说那拉氏灭满清
o*******k
发帖数: 357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闲扯点三国时期的成败
唯才是举就是不依靠门阀。诸葛亮搞法制,也是不依赖门阀。
用人来讲曹操显然远胜诸葛,以及同时代的人。 但是曹操手里的牌好很多(主要有汉
献帝这张王牌)。
本质上曹操和诸葛想要的, 应该都是走属于戍族地主阶级的法家(寒门士族)制度
就是类似于几百年后(将近四百年)杨坚的隋朝制度。
你看后来隋唐门阀的势力还是这么大(虽然杨坚搞成了三省六部),可以想象在三国时
代,曹操,诸葛的路线是基本上必然失败的。(刘备没有这个想法,刘备只想出人头地
,做一番大事业)
所以我觉得三国这段历史最有意思的看点就是 官僚制度的选择。 皇权制度下最重要的
制度,就是官僚制度。
秦太短;汉这么长,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东汉后来依靠外戚,士族和宦官相互制约
),最后搞不下去崩溃了。
三国那个时期,像曹操,诸葛算是很有远见和理想的---可惜搞不赢门阀。
h******i
发帖数: 21077
28
非也。
满洲国从事实来看,是如此;但从正统和法理角度,人比你民国那些乱臣贼子有正统多
了,至少皇帝是同一个人,不像民国,换总统跟玩一样,说话都如同放屁。
溥仪说什么没有用,他自己被抓了。宋徽宗还感谢金人给羊肉吃,这个能当法理的证明
么?这么说北宋也是傀儡政权非法汉奸证券了?
继承不是单一不可逆的,而是有条件的,比如清帝名义上还是皇帝时,民国就具有宣称
;一旦民国食言,当然就不具有此宣称。
按你的不可逆逻辑,很多盟约也永远有效了。难道人都打到你头上了,你也不肯开枪,
就因为有盟约?所有这种继承和联盟都是有条件的。比如靠联姻的,联姻者死了关系自
然断(可以换人继续用联姻维系倒是)。
曹操握着汉献帝,就是有大义,但是干了汉献帝之后,就失去了对汉的继承,失去了大
义。总不能说曹操握着汉献帝一天,曹魏就永远有汉的正统了吧?要这么干,溥仪把宣
称转让给日本人一天,日本人今天还有对大清所有领土的有效宣称?这就是joke了。
而且本版以前也讨论过,哪怕核心领土可以转移,但附属国权可不可以、何时可以转移
,应该是挺复杂的过程。
x****i
发帖数: 729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大明王朝?
lz 是明粉吧?和什么整天叫嚣“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愤青有得比啊。
和亲简直微不足道,赔款、割点儿地,对于一个大帝国来说算得了什么?宋给辽的岁币
不过是每年银和捐二、三十万,打仗的消耗比这多得多。让那些愤青去打仗试试。终明
一朝近300年,失尽天下士绅和民心。朱元璋对这个国家的设计就是各司其职、小国寡
民那一套,禁止商业、封关禁海,对于老白姓的人身控制制度,更多的继承了元朝,更
进一步的大搞特务政治,监视平民和官员,百姓生活水平其实很差。从朱元璋开始,杀
人如麻,晚年借着几个大案把功臣屠戮殆尽、只有个别人漏网,明朝几十个皇帝,教育
水平普遍不高(个别的近似文盲),一小半搞行为艺术,大多数远离大臣,对于臣下,
要打就打、要杀就杀,刻薄寡恩,有功不怎么赏,有过必究,动辄下狱、被杀、甚至被
诛族,从来没有哪一个皇帝干过笼络仕宦人心的事情。土木堡之变,于谦挽狂澜于既倒
,扶社稷之将倾,保住了北京,对于大明有再造之功,奈何居然被杀?!
天启是半文盲,崇祯本身没受过好的教育,水平一般,还特别刚愎自用、喜欢折腾,什
么都不做还好,可是他自以为是、一顿折腾,臣下动辄获罪,17年,20多个首辅更替,
...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备托孤真心让位于诸葛亮?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一样,相似的地方极多:“不甚乐读
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
附之。”而更出奇相似的是,两人一样经常打败仗,一样的逃跑起来连老婆、儿女都不
要了,刘禅实际上不是刘备的长子,他到底丢了几个儿子,只有天知道。
和刘邦一样,刘备锲而不舍终于建立了蜀汉帝国。这时他已六十一岁了,比刘邦还大六
岁;刘邦起兵时是四十七岁,花了约七年的时间;而刘备起兵时是二十三岁,花了三十
八年的时间,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中国。两人一样的不太会打仗,所以屡战屡败,但是
二人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刘邦好歹当过乡级干部(亭长),可刘备起兵前以卖鞋谋生。但
刘备读过几天书,对知识分子的礼遇又是多次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的刘邦远远不能比的
。刘备也是一个标准的白手起家的大英雄,两人若换个位置,刘备一定不比刘邦差,而
刘邦则一定比不过刘备,理由:说不定刘邦忍不住又会向诸葛亮的帽子里撒尿呢?
刘备因在校尉邹靖镇压黄巾军有功,拜安喜县尉(相当于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开始了他...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看项羽败在哪儿
关于楚汉相争项羽为何会被百战百败的刘邦灭亡的原因,最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项羽
妇人之仁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纵虎归山所致;二是项羽杀死楚怀王,招惹刘邦口实;三
是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加上本身麾下人才缺失,刘邦不但有汉初三杰,其他的谋士
大将更是人才济济。
首先吾以为项羽杀死楚怀王不但不是战略的重大失误,反而是极为明智之举,是项羽一
统天下进而称帝的必然步骤,如果不把这个顶头上司提前做掉反而会夜长梦多生出事端
。无论项羽是想与秦始皇一样做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还是只是想恢复秦朝之前的天下
秩序做联邦制的诸侯盟主,都必须除掉楚怀王这个并不可留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项羽
也不是亲自动手而是让英布、吴芮、共敖三个诸侯王干掉楚怀王,弑君之罪背黑锅做替
死鬼的也是英布、吴芮、共敖,项羽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假装让英布、吴芮、共敖三个
诸侯王带兵逼迫手握重兵和掌握楚国实权的楚怀王迁都,然后突然击杀,如果不是后来
刘邦成了胜利者,项羽要篡改实录抹去这段历史易如反掌。别以为楚怀王还是当初项梁
手下的傀儡。项梁一死,楚怀王的能量就已经达到剥夺项氏家族兵权、排除项羽西征秦
国的地步,项羽夺取宋义的部队也不过五万,从此... 阅读全帖
o*******k
发帖数: 357
32
你这么点没有一点政治智慧的看法,居然这么大言不惭?
放弃荆州和汉中, 就是坐着等死。最后能有个刘禅的结局就不错了---还得他自己
装傻装的到位。
刘备入蜀和取汉中策略上非常成功。因为曹操要控制中央,名义上有汉献帝, 他的掣
肘还不少。孙权还是联盟, 和曹操合肥一线对峙。
拿下汉中之后,据有益州和荆州一部的刘备确实要把拳头收回来---绝不是像你高明
的政治智慧建议的,当缩头乌龟。
最好的办法是守土,休养生息。不要让关羽北伐。 最好自己带兵和关羽同时防范江陵
,以图襄阳。既保持和孙权的同盟, 又防范孙权。
G********l
发帖数: 574
33
自古皇帝多好色,基本上是好女色居多,后来帝王们大多也是一脉相承,当然也不是所
有的定帝王都好女色。其中也不乏好男色的帝王,但是令人呕吐、且意想不到就是帝王
的双性恋,他们既好女色,又好男色,听起来都叫人觉得恶心,然而历史像这样的帝王
也是大有人在,那么中国历史上首位双性恋皇帝是谁呢?其实他就是汉成帝刘骜。
在人类的性取向中,主动对两种性别的人都会产生性吸引的取向被称为双性恋。汉朝皇
帝好色是出了名的,从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开始,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宠幸男人的记载。
著名的有汉文帝及其男宠邓通,汉武帝及其男宠韩嫣等等。但要硬把他们都划成双性恋
,就有些勉强了,因为汉朝是个男风盛行的时代,皇帝们基本也都是娱乐一阵子罢了,
是种被动的赶时髦行为,既没有坚持到底,也没有真正的爱情而言。第一个真正的双性
恋皇帝是西汉倒数第二个皇帝——汉成帝刘骜,他一生最喜欢的有三人:富平候张放、
皇后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刘骜对这两人不是简单的宠幸,而是动了真情,他与前者千
里递情书,相爱至死,对于后者更是不惜亲手杀掉自己的所有骨肉,导致绝后,最后不
得不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汉哀帝刘欣。
刘骜生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13709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木兰应该不是汉族人

这个不好说,就像牵强附会认为成吉思汗是汉人一样
其实蒙古人自己当时并不认为自己是汉人
还歧视汉人,只能说文化是一个大的容器
什么都可以往里面放,缺乏严格的定义和界限
只要有一点沾边那就是的话,整个世界会融为一个大的文化
你可以叫做是中华文化,汉文化,甚至美利坚文化
因为美利坚文化同样吸收了汉文化的很多东东
也保留有汉文化的很多痕迹和血统
另外,北魏有一个特点,就是军民之分
而且军民之分主要就是胡汉之分,胡人打战,汉人务农
虽然汉人也有服兵役的,但是这就有点像满清时候的汉旗
只是少数,北魏是一个比较早的少数民族政权
类似后来满清,当然北魏全盘汉化的努力值得肯定
R****g
发帖数: 110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木兰应该不是汉族人
木兰多半是鲜卑人,这个没啥问题。但北魏统治下并非只有鲜卑人,木兰也不是没有汉
人的可能。
至于说木兰从军是去打汉人就是满嘴跑火车了吧,看看行军路线,“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敢情北魏再往北还住着汉人呢?至于什么八
次六次的就更不知所云了,首先诗里没提,不知道你是据谁说的,其次你要知道木兰去
打的不是匈奴是柔然。那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匈奴政权了,就剩一个把罗马人打得
屁滚尿流的阿提拉,你别告诉我木兰从军一直打到了欧洲。
北魏做了很深刻的汉化,甚至包括禁胡语改汉姓,可以说是忝着脸往汉人这边贴,可汗
什么的都是诗化的说法,北魏的统治者可是自称皇帝的。当时的胡汉高度融合,争论木
兰是胡是汉并没有什么意义。历代褒扬木兰的重点也从来不是什么为国征战为君尽忠,
看看唐朝对木兰的追封是什么,“孝烈将军”,你可以查查谥法里面这俩字啥意思。木
兰辞去封赏,回乡与家人团聚的结局也印证了这一点。即使不谈替父从军的孝道,木兰
是一个从民族融合的国家里出来的抗击外侮的人物形象,就算她是为鲜卑皇帝打仗的汉
人,我也不觉得汉人歌颂她有何不妥,否则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这些也都没有什么值得...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5352
36
这和草原民族的传统有关,和成吉思汗没半点毛的关系。
草原民族是非常凶残的,敌人部落车轮高的小孩都要统统杀掉,但妇孺是财产,没有汉
族那种太强的血统观念,成吉思汗怎么可能破坏自己的财产呢?但继承王位就没有养子
的份。
m***n
发帖数: 12188
37
这么说确实太政治化。但是我以前去过几个论坛,比如伊力哈木教授的维吾尔在线,还
有几个英文藏独论坛。
见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
藏独论坛上我印象深刻的历史学说有这么几个:
1)汉藏语系是中共的政治宣传。
我还和一个人辩论过,他拿出一篇英文文章,拷贝摘要给我看,那文章摘要说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说法不对,要批驳,应该用藏缅语系这个词。
我还真下载全文看了,原来那文说的是这个语系的原始语言和缅甸语与印度东北一个民
族的语言最接近,底下再分化,他的建议是采用藏缅语系这个说法,这个语系底下再分
几个语族,其中有汉藏语族。(类似的印欧语系底下有日尔曼,罗曼等语族,西班牙语
和葡萄牙语都是罗曼语族,英语荷兰语和德语是日尔曼语族。)
我给他看,说按这个说法,那汉语和藏语不是更加密切了,应该更符合中共的宣传品位
啊。
2)唐古特(西夏)是藏族。西夏是汉人伪造的名字。西方人都用唐古特这个名字。
h******i
发帖数: 21077
38
“如今的葫芦是欧美"
——海日
你都来葫芦的地界求生存了,还装什么非葫芦。
满洲有汉军旗,蒙古还有什么刘哈拉布花这种人名,装作汉人,其实都是真葫芦。
e********k
发帖数: 382
39
《八旗兴衰史》
□ 张宏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2007年第3期
第一章 性格的胜利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
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
权杖。
从人口上来看,满族和汉族太不成比例了。1644年前后,满族人口不及汉人的三百
分之一。两个民族体积之比,几如蚊子之于大象。
从军事实力看,双方也不可同日而语。明王朝的常备军数量已经多于满洲全族人口
。明军已经初步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拥有从西洋传来的“红衣大炮”、火铳等先进装备
,而满洲人还完全依靠原始的弓箭和大刀。
至于文明水平,满洲人更是不能望汉人之项背。明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全民
识字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满洲人还停留在原始农业渔猎阶段,整个民族几乎都是文盲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面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
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就以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的名字
为例吧,“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21:12:43 2016, 美东)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BSSD]班固汉书之司马迁传,与司马迁报任安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16:33:11 2016, 美东)
班固写司马迁传,我想他一定怀着矛盾的崇敬之心。司马迁史记,上起轩辕黄帝,下至
汉武,在有汉一代史事与班固汉书重合之处颇多。自高祖本纪,到李广传卫霍列传,汉
书多有参考借鉴处。不过班固作为东汉人,离开那个时代远了一些。较之司马迁,他
更是传统儒家学者,汉书起于私修,而后得到皇帝的了解支持,成为半官修史。
司马迁传亦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如关于司马氏起源,司马氏“世典周史”,自东周
,分散各国,在秦者有司马错,将兵伐蜀,开蜀中司马一脉。司马错之孙司马蘄,随白
起伐...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民族应该感谢满族 (转载)
靠,饿死的汉人中也有汉军旗装成的汉族。
荷兰要说1000年前,人种跟现在都不一样。
h******i
发帖数: 21077
42
问题是,你们一定要以汉文化标准来衡量各民族的话,那只有汉人文化最先进,同时代
的话。
1840年,美国选了多少年总统了,不列颠日不落了,还是不会科举和下跪,所以他们都
没有汉文化先进。
可是人就上门来封港来了。
蒙古本身的汉文化极其弱,偶也承认。但是蒙古对待各文化的态度却是很接受吸收和容
忍的。
所以各文化才愿意支持蒙古帝国的扩张。
包括张柔张弘范他们。
偶的意思是,文化在于吸收和交流,而不在于孤芳自赏, 直到跳崖上吊的时候才悲愤一
句。
像文天祥这种,属于跳崖上吊之后还在那里嘴硬的。

发帖数: 1
43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豪华随葬品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
·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
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
穸。”这些都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一种证明。
自西汉至东汉,文献中不断记载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识之士对厚葬的抨击与对薄葬的提
倡。西汉前期的汉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时,坚持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
并在遗诏中明令不准厚葬。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之时,曾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
为鄙,至于富贵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正,仓卒乃知其咎。其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竭
力反对厚葬陋习,力主“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当时甚至还有人身体力行倡
导薄葬。武帝时的黄老之徒杨王孙认为,“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为高,靡
财殚币,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四重证据说视野下的京都考证学派(上)
【内容提要】四重证据法的讨论发端于近年来国学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更新需要。国内外
学术界在进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历史研究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多重证据的
思路,这对时下的四重证据的探讨说有重要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四重证据说为
理论参照,对日本汉学界著名的京都学派汉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评
估,兼及该派方法与留日的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关联。
【关键词】四重证据说、日本汉学、京都学派、考证学
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作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在方法论上与传统的乾嘉考据学
相对接,王国维最初提出“二重证据说”,即是指史书记载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到90年
代饶宗颐、杨向奎、叶舒宪等分别提出“三重证据说”。于是,人类学视野与研究方法
的介入给传统国学带来了研究模式的变新。再到21世纪初,叶舒宪提出了“四重证据说
”,即把考古得来及传世的器物、图像等列为文化研究的第四重证据。由此引发出当下
国学方法论更新的特点话题之一。
二重证据说首先出自王国维。他主张: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3248
46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上)
欧洲中心论
一、苏美尔文明:人类第一次造轮子
要研究欧洲和西方文明的问题,如果脱离地中海文明这个大框架,只把视野局限于欧洲
,那么西方文明从何而来,西方文明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欧洲的未来又将会是怎样,这
些问题都无法得到解答。尤其是一提起西方文明,就言必称古希腊古罗马的,更是一条
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死胡同。
地中海文明,指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埃及,古波斯和欧洲环地中海区所居住的民
族共同创建的文明。西方文明的根,根本就不在古希腊,也更不在古罗马。而是在两河
流域和北非。在地中海文明传承的出场顺序中,欧洲人作为最晚开化的蛮族,恰恰是最
后一个出场的。第一个出场的,则是苏美尔人,和他们的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充满了太多的迷和神奇。苏美尔人从何而来,不知道,他们亡国后,又消
失在了哪里,也不得而知。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的文明出现的太早,当时地球上
其他民族都还在吃草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住宫殿了。以及,他们的文明太先进,当其
他民族都还只是原始部落的时候,他们已经建立了王国并发明了一套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他们点亮了地中海文明的第一座灯塔。
苏美人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中国最大的敌人,目前来看不是美国也不是俄罗斯,还是日本。
美国和俄罗斯对中国大概都是想要制约,还谈不上是吞并,野心还没有那么大,以往的
历史教训里,也能看出来,美国和俄罗斯都是想从中国捞点好处,还是为利益而战。
但是日本是本着想玩个“蛇吞象”,直接把中国变成日本殖民地,并且逐步吞并成为日
本的国土,因为毕竟日本人是梦想很大,国土很小,国土小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匮乏。
这一点日本人都明白,很多资源只能是靠进口,拿自己的制造业去交换天然资源的。
日本这种野心一直存在,跟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并且日本人也是比较聪明和勤劳的人
种,而且甚至比中国人还更加自律,包括公共秩序,这些都是事实。
这样的民族才是比较可怕的,应该时刻提防着,有机会的话,还是能灭掉日本最好。
日本的文化跟中国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有一种推断是日本在很久以前就是中国分离出去
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借鉴了很多中国文化,比如汉字、龙,以及一些传统节日。
还有汉服,是不是也被日本偷走改成了和服。
m***n
发帖数: 12188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族人什么时候开始变怂的?
对,就是第三帝国时代。
西方有人把中国历史分为几个时期:
夏商周是古典时代 (对应荷马到亚历山大的古希腊)
秦汉是中华第一帝国 (对应尼禄之前的罗马)
隋唐是第二帝国 (对应尼禄之后的罗马)
宋明是第三帝国 (对应东罗马)
维天有汉, 故国在明;东方罗马,历劫重兴
q*d
发帖数: 2217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汉年间的广州爱情故事
在西汉年间,有这么一个发生于长安和广州的爱情故事。
它隐没在大时代下的纷争中,只留下残缺不全的几段记录,女主角甚至连名字都不全。
但这些片段却足以拼凑出一个充满戏剧性元素的故事:权谋、政争、亦敌亦友的情谊、
执着的爱情、霸道总裁、苦情少年,十几年的追寻与成就、巧合与阴谋、亲情与欺骗,
涂满悲剧的命运抉择……很难想象,一段从未经过民间修饰的史事,能够天然具备如此
丰富的故事性。也很难想象,这么适合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的故事,居然一直没能流传
开来。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故事框架,同时留下了大量空白可供创作者脑补。
可见史海浩瀚,总有遗珠。
这个故事,要从秦始皇南征开始说起。
大秦帝国在统一天下后,并没放缓扩张的势头。始皇三十三年,以任嚣为主帅的秦军攻
克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任嚣被任命为南海郡的郡尉,号称“东南一
尉”。
与此同时,五十万南下秦军士兵和一大批干部就地转业,投身到建设大秦封建主义建设
高潮。
任嚣有一位最重要的军中副手,也转业成了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这位副手和后世赵子
龙籍贯一样,都是河北真定人,特别巧的是,也姓赵,叫赵佗。赵佗作为南下转业干部
,做得有声有色。他曾...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50
周汝昌的研究说的是,不是升级,也不是抬旗。
他家从一开始,就是满洲八旗(那时候还没有汉八旗)的包衣。
所以从头到尾,都是满洲人。
跟海日不一样,海日是汉八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