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发帖数: 7025 | 1 梦与四圣谛毫不相应。
佛陀的圣弟子,是修观明见四圣谛,于法无疑,自知证果。跟这作梦遇到谁谁,大不相
同。 |
|
Y**u 发帖数: 5466 | 2 ☆─────────────────────────────────────☆
GWZW (GWZW) 于 (Sat Aug 20 14:40:20 2011, 美东) 提到:
美,情悵,欲界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0PIg1r-L4&NR=1
☆─────────────────────────────────────☆
robbin (robbin) 于 (Sat Aug 20 16:10:25 2011, 美东) 提到:
☆─────────────────────────────────────☆
danalake (dana) 于 (Sat Aug 20 16:19:40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你就痛了,我听了,不入我的法眼。
☆─────────────────────────────────────☆
GWZW (GWZW) 于 (Sun Oct 16 01:22:39 2011, 美东) 提到:
欲界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Q9Vx...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 1.以法对答
1979年12月18日,国王与王后陛下私下拜访了龙普。向他问候健康、与他对谈佛法之后
,国王发出一问: “在断弃杂染时,应当首先断弃那些?”
龙普答:
“种种杂染在内心成群升起。直接观心。哪个杂染先升起,就先断弃哪个。”
----------------------------------------------------------------------------
----
2.不违拒造作
每次两位陛下拜访龙普之后,告辞时,国王会说: “我们恳请您,继续维护您的诸蕴,
让它们活过百岁,让大众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您可以接受我们的恳请吗?”即使这只是
一种礼节,是国王祝福龙普的一种形式,龙普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不能违拒造作的本性
。因此他会如此答复:
“恐怕我不能够接受。这完全取决于造作的自然发展。”
----------------------------------------------------------------------------
----
3.四圣谛
1956年雨安居的第一天,一位林居禅修传统的比丘长老来拜见龙普。龙普对一些甚深主
题给予一番指教之... 阅读全帖 |
|
E*********g 发帖数: 185 | 4 (三次证悟的境界: 法界圆觉,法性空慧以及法相唯识。据说太虚法师这一世的转世
证量更高)
太虚法师
“。。。。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
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
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可背诵五六部。第二年夏天听讲法华经,始知佛与仙及
天神不同。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读楞严经,一方看语录及高僧传等
。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大体的了解。并旁研及贤首五教仪、相宗
八要等。而参究话头的闷葫芦,仍挂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
。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
从头依次的看到尾”。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
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
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
知觉。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 阅读全帖 |
|
E*********g 发帖数: 185 | 5 释宏海
引言
作为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杰出的高僧,太虚大师为振兴佛教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
至今仍然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激情澎湃的三大革命、宏伟的僧制建设蓝图、开创
性的人间佛教口号,还在不停地鼓舞着教内的后来之人。然而正因为我们对大师这一方
面的过于关注,就常常容易忽略大师在修证上的成就,所以尽管过去了六十年的岁月,
我们对大师的认知还是过多地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层面。因此次予会的因缘而又去翻阅大
师的著集,其中《我的宗教经验》一文引起我的注意,阅读后深生惭愧也深受感动,我
们的忽略并不代表大师在修证上的欠缺,恰恰相反,虽然由于婆心切切而在修证上未能
实现自己的期望,但其所达到的高度则绝对具备了作为一代宗师的资格。在此希望通过
本文的讨论,让我们对大师在修证方面有些认识与了解,使大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更加完满、清晰,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初衷。
一、关于《我的宗教经验》一文
《我的宗教经验》一文并不是太虚大师亲手撰写,而是大师在1940年访问印度时,
参观朝拜了古舍卫国城与祗园精舍旧址后的第二天早上,在所下榻的巴仑坡摩托车河拉
甲(大王)舍卫国,所以把自己的...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424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Ghost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3:02:01 2011, 美东)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7 我不知道。和心相关的,我不敢直接答。我这样回答你。根据法理,心能“决定”,
能“觉知”。实况中我是这样的,决定念佛号,佛号出来,有脑念(也就是对应佛号的
这个业相,有相应之业识),可能有心念(不确定)。又见其它内外之业相,并产生相应
之业识。内在指闭眼见明见暗,身体冷热等之觉受;外在指比如门震动之声。
以上种种掺杂在一起是一锅粥,在这其中,我尽量保持佛号不断,同时随缘觉知其它
所发生的事。
保持“决定”和“觉知”,此为正念;若未能保持即为生“妄念”。 |
|
Y**u 发帖数: 5466 | 8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Apr 5 09:35:34 2012, 美东) 提到:
问:"一切众生及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有什么差别?"
答:"“善男子,圆满觉悟的自性,不是前面所说的五种性,因随缘而起,所以说是‘
性有’;又随缘而起不是实有,所以无处取、无所证。在真如实相中,实则没有菩萨和
众生可言。这是为什么呢?菩萨和众生都是幻化的,因为幻化的都将消亡,也就没有可
用以取证的。比如眼晴不能看到自己本身,自性本来平等,不是强制使他们平等的。迷
惑颠倒的众生不能除灭一切幻化,对于一切幻化或除灭,或未能除灭,除灭的功力不等
,则便显有差别。如果随顺寂灭圆觉,平等无待,也就没有寂灭以及证悟寂灭的人。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便妄想有实在的自我和爱我的人,而不知道因
为有念念生灭,所以才生起憎爱,沉迷于五欲中。如果能够遇到好的教友,教导他开悟
清净圆觉本性,明了诸法起灭,则会知道此生空自担负忧悲苦痛的劳虑。如果有人永远
断除劳虑,就能得知法界清净,如果执着于清净见解又会成为自己...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9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
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
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
、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
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
,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
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
,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
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0 宗喀巴大师 造颂
谭影 译颂
堪布索达吉 讲述
----------------------------------------------------------------------
《三主要道颂》
敬礼诸至尊上师!
佛陀至言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欲求解脱之大道,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佛陀所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思维能除后世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出离若无菩提心,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无明大暗所蒙蔽。
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
已成如此诸母等,情状思已发大心。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见世出世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性空离许之见二,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11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110072231.html
阿姜敦: 法语微言(摘录)
[编辑]帕-菩提难陀牟尼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Gifts He Left Behind——The Dhamma Legacy of Ajaan Dune Atulo (Phra
Rajavuddhacariya)
Compiled by Phra Bodhinandamuni
Translated Ven. Thanissaro Bhikkhu
*
“觉醒者不谈他们觉醒了什么,因为它超越了一切言语。”
*
“无论思考多少,你不会知道。
只有止息思考时,你才知道。
不过,为了知道,你还得依靠思考。”
*
“当你能够把心从它牵涉的一切事物中分离出来时,心就不再系缚于忧伤。色、声、香
、味、触,是好是坏,取决于心去外面以该种方式的造作。心无明辨时,它误解事物。
当它误解事物时,就在一切绑束身心的事物影响之下痴迷。我们在身体上所受的恶果和
惩罚,是别人多少能够帮助解脱的。但是,内心在杂染与渴求的绑束下造起的恶果,只
有我们自己才能学会解脱自己。”
“圣者们已经...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2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
摩诃迦叶,七佛所说,无有异路。诸佛成道,无有异法,
唯以是一知见,明见自己一心形相性理,即成佛耳;
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波旬邪法。』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月轮品第三
以上 佛已经将【喇嘛教的双身法─即身成佛】说明是:→魔说! |
|
w****g 发帖数: 570 | 13 然后是生命: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
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
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
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
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
|
i********7 发帖数: 808 | 14 以下仅供参考:
如果有的内涵,按照71经,则转法轮经(杂阿含379)可以完全与之相应:
四圣谛的第二转:苦灭圣谛,已 [知] 「当」 作证
所以在四圣谛的二转中说,苦灭圣谛,
已经知道了,在第一转的时候就知道了,
现在第二转,应该亲身作证,就是亲身修证,
成就,是应该精进修行,断「有」。
而有的内涵,根据看杂阿含71经,有灭,就是爱的远离
灭有,就是断爱的修行,
在第二转里面接着讲:苦灭[道]谛已经知(第一转的时候已经明见什么才是灭苦的道路
),
应当修行。
这里的苦灭道谛是八正道,依着八正道,可以进行断爱的修行
所以八正道是修离贪断爱的修行道路(参相应部,谛相应11经),
在杂阿含749经会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八正道。
四圣谛的第三转,则已经完成,成就
所以会说:苦集已知,已断出,苦灭,已知,
也已经作证出,苦灭道迹,已知,已修出,已经修正完毕。
所以,所有的阿罗汉都是这样记说:
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做,自知不受后有
最后一句是:自知,自己知道,确定,下一世不会再有五阴的业报,
但是现在还没有死,这个五阴苦还没有灭尽,还不是涅槃。
所以那位尊者是还在...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5 第一章 祖师西来
世人公认,中华禅宗的开山鼻祖是达磨祖师。
按照法脉流衍的顺序,从佛陀到达磨经历了二十八位祖师,再从达磨到惠能又
经历了六位祖师,所以宗门常说“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四七二十八,二三得六)。”
达磨是从印度禅到中华禅的枢纽人物。
他不是东土人士,而是印度得道高僧,但却给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一股清新风气
,注定要在中华佛教界掀起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当然,这场革命的道路充满着艰难险
阻。
01 达磨是谁?
达磨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后来遇到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而发明心
要。
尊者告诉他:“等我灭度以后,你要到中国(当时名叫震旦)去,别出手眼,单
传心印,专接上根利智之人。他时后日,你度化的那个地方,明心见性的人不可胜数。
”同时告诫他:“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要急着出发。另外,你到了中国以后,不要在
南方逗留太久,那里的人们唯好有为功业,不能明见佛理。”这种得法弟子向师父咨询
未来发展方向和注意事项的现象,我们在以后的宗门故事中将一再提到。
达磨开悟以后,继续留在尊者...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6 第四章东山法门
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地理环境优越,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黄金水道,
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
在这个地方,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营宇造像”、教化四方徒众整整半个世纪。
经过他们父子的阐扬下,禅宗局面焕然一新。
01 四祖的丰功伟绩
四祖一生当中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他不仅把顿法带到江南,而且传播到江东
。从此,黄河内外、大江南北、江西江东都植下宗门种子。
他开创道场,造寺立像,使得达摩以来包括二祖三祖那种独来独往的云水生涯,变
成更加固定的团体生活,从而容易摄受天下学子。当时的双峰寺,就像抗战时期的延安
,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成为一大宗派山头。四祖可以说是宗门史上第一位“五百人大
善知识”。
他教人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和《文殊说般若
经》的“一行三昧”结合起来,制作《入道安心要方便》,为僧俗提供各种入道方便法
门。从楞伽心要到般若法门,这是从道信大师开始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四祖临终前也表演了一个节目,成为后代祖师的楷模,形成禅
宗特有的家风。他预先嘱咐弟子...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7 第一章 祖师西来
世人公认,中华禅宗的开山鼻祖是达磨祖师。
按照法脉流衍的顺序,从佛陀到达磨经历了二十八位祖师,再从达磨到惠能又
经历了六位祖师,所以宗门常说“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四七二十八,二三得六)。”
达磨是从印度禅到中华禅的枢纽人物。
他不是东土人士,而是印度得道高僧,但却给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一股清新风气
,注定要在中华佛教界掀起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当然,这场革命的道路充满着艰难险
阻。
01 达磨是谁?
达磨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后来遇到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而发明心
要。
尊者告诉他:“等我灭度以后,你要到中国(当时名叫震旦)去,别出手眼,单
传心印,专接上根利智之人。他时后日,你度化的那个地方,明心见性的人不可胜数。
”同时告诫他:“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要急着出发。另外,你到了中国以后,不要在
南方逗留太久,那里的人们唯好有为功业,不能明见佛理。”这种得法弟子向师父咨询
未来发展方向和注意事项的现象,我们在以后的宗门故事中将一再提到。
达磨开悟以后,继续留在尊者...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8 第四章东山法门
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地理环境优越,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黄金水道,
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
在这个地方,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营宇造像”、教化四方徒众整整半个世纪。
经过他们父子的阐扬下,禅宗局面焕然一新。
01 四祖的丰功伟绩
四祖一生当中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他不仅把顿法带到江南,而且传播到江东
。从此,黄河内外、大江南北、江西江东都植下宗门种子。
他开创道场,造寺立像,使得达摩以来包括二祖三祖那种独来独往的云水生涯,变
成更加固定的团体生活,从而容易摄受天下学子。当时的双峰寺,就像抗战时期的延安
,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成为一大宗派山头。四祖可以说是宗门史上第一位“五百人大
善知识”。
他教人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和《文殊说般若
经》的“一行三昧”结合起来,制作《入道安心要方便》,为僧俗提供各种入道方便法
门。从楞伽心要到般若法门,这是从道信大师开始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四祖临终前也表演了一个节目,成为后代祖师的楷模,形成禅
宗特有的家风。他预先嘱咐弟子...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19 (三)劝习正见
【对于空性缘起无别的法界离言大平等,乃至未彻底生起定解之间,应当练习正见。】
分四:1、在何处练习 2、为何要练习 3、何时应练习 4、什么叫练习
1、在何处练习
此处所说的练习,不是在见修行果四者中的修、行、果方面练习,而是在见方面练习。
2、为何要练习
空性正见是解脱道和大乘道的命根,没有空性正见,大乘道和解脱道都无法从根本上建
立,所以要着重在道的命根——无我正见上进行练习。
3、何时应练习
乃至对空性缘起无别的法界离言大平等还没有彻底生起定解之间,应当持续不断地练习
。这里时间上有明确的界限,就是还没有彻底生起定解期间。
空性和缘起无别,“别”是此外另有一个,空和缘起有别,就是空外有缘起,缘起外有
空。我们学习时分了缘起和空性两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别别的两个。凡是缘起的法就是
自性空,不是缘起之外有空性;凡是自性空的法就是缘起,不是自性空之外有缘起,这
就是无别。
“离言大平等”,“离言”即远离一切言说,实相本没有有、无、常、断等的戏论,用
语言怎么表达呢?所以是离言。“大平等”,就是万法平等是离戏大空性。只要对空性
缘起无别的离言大平等还没有彻底生起定解,那就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0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21 黄国达
阿含经有无相三昧,般若经强调无相、无分别,禅宗的信心铭有:“至道无难,唯嫌拣
择”,可见“无分别”是修行的重要课题。在修行的过程中,许多人也曾有过无分别的
体验,但无分别的真正意义为何?实有待厘清。
有些人在静坐、念佛、参禅中,听到引磬、钟声,忽然妄念脱落,寂然清净,心不染六
尘而历历分明;或者,坐在急驶在高速公路的车上,旁边的景物飞快流逝,心念顿然静
止,一片空灵;或是,在瀑布下悠闲地散步,倾听水声;或是,在海边石上端坐,欣赏
海涛声,顿然忘我,融入一片清澈。因为分别心暂歇,有些人以为这是开悟,或是见到
空性,其实,这只是无分别的定境,只是不以特定的境相为所缘,而安住于“无想”而
已。
心识的功能就是“了别”,有分别才能认识事物,例如:有了对颜色的认知,才能知道
红蓝黑白,正确辨认。一般人所体验到的无分别,其实只是“无想定”或是“无相三昧
”——于一切相不作意,或专注于“无相”。这些都是思想停止,而知觉仍在,不起念
去区分。但般若智慧的无分别,却是“分别相不可得”,“分别相如幻化”——所有的
分别相都只是方便施设、约定成俗而已。
所以无分别的定(三昧)与无分别的般若智慧是不同... 阅读全帖 |
|
y*******g 发帖数: 5 | 22 自他平等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当中,四无量心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以及菩提心略修法,都已经讲
过;于观想的佛菩萨前自受菩萨戒的方法,也已经讲了;现在就开始讲菩提心的另外三
个修法: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至此,有关菩提心的修法就比较完整了。
一、总义
(一)修法的重要性
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崇高的思想。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古代,虽然除了佛教以外,也有许多原始宗教,其中的很多
宗教也是提倡爱心(慈悲心)的,但没有一个教派能够说出这么伟大的思想;在近现代
,虽然也有许多宗教和哲学派别,也涌现过大批的思想家,其中的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
的伦理道德观,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这么伟大的思想;不但过去、现在没有,即使在
将来,也不会有人提出更崇高的思想。
从古至今,唯有佛陀才能宣讲如此殊胜的思想和修法。因为这三种修法已经达到利
他境界的颠峰,任你再怎么冥思苦索,也不可能找到超越其上的利他思想。特别是自他
相换和自轻他重,简直就是一种纯粹的、毫无自私的奉献。虽然口头上谁都会说“要无
自私地奉献!...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23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
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
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
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
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
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
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
,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
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
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
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
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4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
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
佛道乎哉?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
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
。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
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
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
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
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卽...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5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含放生仪轨)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一切大恩传承上师!
经论智理虚空中,降临加持甘露雨,
沉溺斗杀火海众,以此当获清凉觉。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可归纳为三点:不造伤害众生之恶业、奉行身口意善业、经
常善于调伏自心烦恼,这就是真正的佛法。《涅槃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
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皈依佛门的人,不应重视于是否拥有皈依证等这样的假名
,而应以利益有情的善心为主。在时时刻刻之中,自己力所能及地饶益那些可怜的众生
,这才是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是已发菩提心者不可缺少的行径。因为世尊所说八万四
千法蕴的精华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本体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的心,所以仅发救护
众生的心,也超越世间有为法的一切功德,如寂天菩萨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
而一切众生最为珍护的就是其生命,从死亡线上把它拯救出来,是对它最大的恩德,无
情中断其生命是对它最大的迫害,故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分中的事,也是圆满成佛资
粮的最大方便。本文试图根据佛经论典以...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6 (下)
以上所引述之文字系《佛祖纲目》所载,整理成书时补贴原文如下):
《大宝积经》卷一○五〈神通证说品〉:【尔时会中有五百菩萨,已得四禅成就五通;
然是菩萨依禅坐起,虽未得法忍亦不诽谤。时诸菩萨宿命通故,自见往昔所行恶业,或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或毁佛寺、破塔、坏僧。彼等明见如是余业,深生忧悔常不离
心,於甚深法不能证入,我心分別,彼罪未忘,是故不能获深法忍。
尔时世尊为欲除彼五百菩萨分別心故,即以威神觉悟文殊师利;文殊师利承佛神力,从
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手执利剑直趣世尊,欲行逆害;时佛遽告文殊师利言:「
汝住!汝住!不应造逆,勿得害『我』。『我』必被害,为善被害。何以故?文殊师利
!从本已来无我、无人、无有丈夫,但是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彼已害我,即名
为害。」时诸菩萨闻佛说已,咸作是念:「一切诸法悉如幻化,是中无我、无人、无众
生、无壽命,无丈夫、无摩奴阇、无摩那婆,无父、无母、无阿罗汉,无佛、无法、无
僧,无有是逆,无作逆者,岂有堕逆?所以者何?今此文殊师利聪明圣达智慧超伦,诸
佛世尊称赞此等已得无碍甚深法忍,已曾供养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尊,於诸佛法巧
分別知,...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2278 | 27 估计你没仔细读过圣经。关于看见上帝之类的,圣经中很多,以下列出几个:
God spoke further to Moses and said to him, "I am the LORD; and I appeared
to Abraham, Isaac, and Jacob, as God Almighty, but by My name, LORD, I did
not make Myself known to them." --(Exodus 6:2-3)
Now when Abram was ninety-nine years old, the LORD appeared to Abram and
said to him, "I am God Almighty; Walk before Me, and be blameless"--(Gen. 17
:1)
Now the LORD appeared to him by the oaks of Mamre, while he was sitting at
the tent door in the heat of the day....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443 | 28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杨新宇
内容提要:外部世界对人来说就象一个黑箱,感觉通道相当于黑箱的输出窗口,人只能
通过感觉信息建构模型猜测外面有什么,而永远不能确知是否如此。用猜测建构的世界
模型来解释直接的经验,越解释离真实越远。佛学是阐述真实的理论,它不会以感官来
解释感觉,也不会以物质性的神经或净色来解释六根。那如何解释六根才符合佛教的路
线呢?应该落实到直观的、无可质疑的真实存在,也就是经验。
感觉象是黑箱的一幅幅输出,前五根就相当于黑箱的输出窗口,它们是感觉产生的背景
,是不同感觉得以相互区分的基础。多个可产生感觉的单元相互关联,形成类似空间的
结构,就是五根空间,五根上产生感觉则类似于空间中出现物体或形象。与此类似,意
根是思维形象和抽象概念活动的空间,也是多个单元相互关联形成的空间结构。六根空
间是相互独立的,意根中形象思维空间和抽象思维空间又是相互独立,而人的知觉到的
形象和想象出的形象又是在不同的空间。大脑和神经系统是扶根尘,与六根空间有同构
性,大脑各中枢的关系和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六根空间的关系和结构。
六根知觉空间是常人可知觉的全部范围,它象未知之海中的一个泡泡,人根据... 阅读全帖 |
|
n****t 发帖数: 182 | 29 与这两段同参, 共勉.
诸法无作用 亦无有体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竞奔逝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时发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又如长风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又如众地界 展转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诸情根
以此常流转 而无能转者
法性本无生 示现而有生
是中无能现 亦无所现物
眼耳鼻舌身 心意诸情根
一切空无性 妄心分别有
如理而观察 一切皆无性
法眼不思议 此见非颠倒
若实若不实 若妄若非妄
世间出世间 但有假言说
分别观内身 此中谁是我
若能如是解 彼达我有无
此身假安立 住处无方所
谛了是身者 于中无所着
于身善观察 一切皆明见
知法皆虚妄 不起心分别
寿命因谁起 复因谁退灭
犹如旋火轮 初后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 一切有无常
诸法空无我 永离一切相
众报随业生 如梦不真实
念念常灭坏 如前后亦尔
世间所见法 但以心为主
随解取众相 颠... 阅读全帖 |
|
i*******1 发帖数: 11 | 30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
自学、自修、自证。
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舍,以致烦
恼如故。殊不知学佛是依照佛的教导,扫除自己的迷误,而明见自性,以脱出烦恼窠臼
。而不是求佛消罪业、得福报的。
第三,于初下手时,不明学佛的究竟,没有正确的决定。因地不正,故不免流于盲从。
我们应该知道,学佛第一须明心见性。
第四,依赖他人。为使修道能够速成,所以,一心想求得最高最无上的法、最好的师父
。于是就生起种种较量高低的分别之见,生起诸多门户纷争的见解,时时萦回于心中。
尤其在分别挑选不定时,这个法修了一点点,又去修那个法,而不能一门深入地专修下
去。结果往往是走回头路或走错了路,空耗时光,一事无成。
第五,因为空耗时光、久无消息,于是就疑人谤法,或者是退转不修了,半途而废。
第六,贪取于法,以多为胜,样样兼之,不能一门深入,结果是徒劳无益。
第七,终日向外驰求,不知痛切参究自心。想起来了或有了空闲时间,则在佛堂里修一
下。念念佛、打打坐、或参参禅...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31 佛教中有“真谛”、“俗谛”的义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明空,俗谛明有,
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这是教家穷玄极妙处。教家在精研教理时,把教分为五类。一
是小乘,二是大乘。大乘又分始、终、顿、圆四教,合共五教。小乘为有义,有法可修
,有道可成,有涅槃可证;大乘始教,从有入空,为大乘渐次教之开始,明一切皆空,
但未显一切众生悉具佛性之义;大乘终教为渐次教之终了,说真如缘起之理,倡一切皆
成佛者,明非空非有之义;大乘顿教,以顿彻理性,当下明心为教,乃即空即有义;大
乘圆教俱赅一切,圆融具德,乃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义,即“说有之时,纤毫不立
,说空之时,周遍法界”也。教家持论教义,先讲真谛、俗谛,就是先明空、有之义。
最后才讲第一义谛,那是最高的——空亦不可得,有亦不可得,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
上乘义理。因此是教家最高原则。这是公案中梁武帝问达摩大师的问话,集结者就拿它
作为本公案的题目。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第一个就是去看梁武帝。梁武帝是我们中国信佛的第一个皇帝
,他是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名字叫萧衍,他度很多人出
家为僧,建塔、造寺、塑像装金,自己还披袈裟上座讲...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俱乐部 】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Inspiration_from_Nagarjuna
标 题: 空间和时间问题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7 18:36:41 2015, 美东)
http://hk.plm.org.cn/qikan/xdfx/6301-034A.htm
期 刊 号:6301
作 者:常仁
文章名称:空间和时间问题
空间和时间问题
常仁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是佛教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看法。但是一切事物
的生灭无常,决不能离开空间和时间。因此,佛教在分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同时,也谈
到空间和时间问题,并有其独特的见解。佛教有大乘和小乘派系,它们对空间和时间问
题的看法基本槪念虽然相同,但在解释上也有所争论。这是因为空间和时间问题同各派
的整个思想体系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思想体系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空间和时间问题
的看法有分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一 关于空间问题
关于空间问题的解释,在佛典中分...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3 《成唯识论》卷 三 :「 已入见道 诸菩萨眾得真现观 , 名為胜者, 彼能证、解阿
赖耶识 ;故我 世尊正 為开示。 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
,而能信解,求彼转依 ,故亦為说 : 非诸转识有如是义。 解深密经亦作是说:『阿
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為我。』 」
白话解释如下:
玄奘菩萨开示说:「所有已经入见道位 ,对 阿赖耶识 可以真实现观的菩萨们 , 都
称為胜者 ──超胜凡 、愚的人,因為他们能够亲证阿赖耶识 、并且如实理解 佛陀开
示阿赖耶识心法的义理;所以我们的 佛陀 世尊很郑重的為他们开示这个道理。或者
还有许多 菩萨都可以称為胜者, 虽然他们在入见道位之前,还没有亲证及如实理解
佛陀有关阿赖耶识心开示的义理,可是他们深信 佛语所说有个阿赖耶识心真实存在、
也能理解 佛陀对於 阿赖耶识心 开示的义理,并希望自己的见闻觉知心能够转 依阿赖
耶识心的无分别体性,所以 佛陀也為这些信愿具足之菩萨们开示 : 并不是由於那些
会生灭 、会转变体性的七识心可以具有见道所证解或深智菩萨所信解的阿赖耶识心的
体性,而可以引来说明见道...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34 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
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ă...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35 禅那
禅那[jhāna] 意谓全神贯注、聚焦于单一对象或所缘,譬如观呼吸。
一. 初禅有五要素[五禅支][16]。
(1) 寻想[vitakka,寻]: 默想呼吸,直到能够使心连续想着呼吸,不受干扰。
(2) 一所缘性[ekaggatārammaṇa,一境性]: 心系呼吸。不让它偏离,
去追逐其它概念或所缘。监督你的思维,使之专意调息,直至气息舒顺。( 心合一、随
气安憩。)
(3) 评估[vicāra,伺]: 对如何让这股舒顺的呼吸感[气感] 传播开来,与体
内其它的气感相连,有所领会。让这些气感传播开来,直到它们在全身相互贯通。一旦
身体得到呼吸[气] 的安抚,痛感将平息下来。身体将充满良好的气能。(心只关注与呼
吸相关的事件。)
为了升起初禅,必须把上述三要素汇合起来、作用于同一道呼吸流。这道呼吸
流接着能把你一路带到第四禅。
寻想、一所缘性、评估,此三者为因。因缘俱熟之时,显现以下果报——
(4) 喜[pīti ]: 为身与心一种强烈的满足...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36 随佛法师Bhikkhu Vūpasama著
选录自 《原始佛法与佛教之流变》© 2010
一、云何是生、灭法
生、灭法的说法,在佛教界是多数学人都听过的讲法,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说法,是
记载在《大般涅盘经》1卷下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
释迦佛陀在入灭前,提醒弟子们的教导。
甚么是生、灭法?根据《相应阿含》的说法,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是生法、
灭法。见《相应阿含》256经:
「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
知;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
;)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识(无常),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
法如实知。」
除此以外,在《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说法中,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
生法、灭法,也说是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集法、灭法。见《相应阿含》103经
、《相应部》『蕴相应』89经:
《相应阿含》103经:「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
灭;此受……。想……。行……。(此)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7 意识之“证自证分”,一切俗人已能认知、确定其有,谓一切人于意识(含无念灵
知心)现起时,皆能于六尘境界之中了知自己所处六尘境界故;由了知自己正处于六尘
境界故,心中生起顺违之受,故有苦乐忧喜舍受等,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自证分”;由
有此“自证分”故,意识觉知心复又具有了知自己“是否正处于顺违之境中”,能观察
证实之,此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证自证分”。若如今时台湾诸应成派中观师于被余严辞
评论其无知时,正起种种瞋恨怨恼,却如植物人不能了知自己此时正处于起瞋恨怨恼之
违心境界,方得名为无“证自证分”也。是故,意识觉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知自
身是否处于顺违之境,皆有“证自证分”也,非如应成派诸中观师之妄谓意识觉知心无
“证自证分”也。
如是,一切俗人尚能证知意识灵知心之具有“证自证分”功能,而彼等自认最有修
行、最有证量、最有智慧之应成派诸中观师,竟然不能觉知意识自己有“证自证分”,
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之人也。一切应成派中观师,其实皆早已证知意识自己之“
证自证分”,只缘于欲维护其应成派中观之歪理,而故意颠倒其说罢了。
佛如是于第三法轮诸经中说第八识心无“证自证分”,复说意识心...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无始无明熏所起识”“非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萨始学观察,法
身菩萨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犹未知尽,唯有如来能总明了。”(《大乘起信论》卷1)。
必须先满足十信位,接著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每一度都得在外门
广修万行,要这样修上来一直到了第六住位才能熏习四加行,现观五蕴空、十八界空而
断我见、断三缚结,之后再去参禅,当找到如来藏时,才敢承担起来,般若智慧才会开
始出现,这时才能说是第七住位的菩萨,才是真的进入内门,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
但是这个时候对于这位已经开悟明心的第七住位菩萨来说,就已经懂得很多了吗?
当然不是,只能算是少分中的少分。因为此处论文中所说的法身菩萨是指初地以上的菩
萨,初地所知都还算是少分,第七住位菩萨的智慧,相对初地菩萨来说,距离还是非常
遥远,是只有根本无分别智,也就是般若总相智而已,连后得无分别智都还没有或还不
具足,更谈不上初地以上的道种智了。因此才说刚悟的七住位菩萨的智慧更是少分了,
正是少分中的少分。虽然开悟明心后,相较于凡夫来说是已经有般若智慧了,但是所知
只不过是极少分而已,还有很多的法,譬如第二转法轮的般若别相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佛祖纲目》卷三:【世尊因灵山会上五千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
命智通,各各自见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于是
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
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
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
;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
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
是中云何杀?”】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杀啦!
有一天 世尊因为灵山会上说法的时候,看见五千位比丘(编案:依据所引经文应
为五百比丘,疑为手民之误)已经证得第四禅了,而且也发起了五神通了,可是他们一
直都没有办法开悟,不晓得大乘的三三昧是什么内容;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金刚心如来
藏,所以“未得法忍”。这五??比丘因为有四禅也有五神通,所以就使用宿命智通观察
往昔多劫以前的事情,想要找出自己为何有障道因缘,导致今生已得四禅及五神通了,
竟然还无法开悟实相妙法以致...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41 佛法十宗,各有教典可据,依教奉行,可证果地。唯禅门一宗,既不据于教典,又无轨
则可循,摒弃文字,壁立万仞,如一个铁馒头,叫人无下嘴处。诸方浩浩,商榷宗旨者
,终如寒潭月影,捞摝无踪。虽然如此,而其文彩亦自然而彰,如旃檀刻佛,惟妙惟肖
矣。宗旨之难言既若此,今欲强言之,亦若佛头著粪,罪过无比。尝言此事必至臻“手
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方有少分相应。否则,如在“冰凌上走,剑刃上行”,一有
放浪,即丧身失命矣。
宗门之始,即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滴髓一脉,永传慧命。言其理则,佛说
三藏十二分教,皆为所依。推其极致,则一字不立,扬眉瞬目,已是第二义事矣。故佛
说一大藏教,如僧繇画龙,鳞甲爪角毕俱,栩栩欲动。宗门工夫,则如双睛一点,立即
破壁飞去。故灵山一会,世尊以不说而说,尊者以不听而听,无上甚深之旨,尽在默然
中矣。
今世学者,有言禅宗者,极尽幽默讥讽之能事,例如谓:“打即不打,不打即打。”是
禅门之宗旨。噫!是何言欤!若认此为禅宗者,譬如有一盲人,问人曰:白色者何状?
答曰:如白雪之白。盲人又曰:白雪又是何状?曰:如白马之白。盲人复曰:白马何状
?曰:如白鹅之白。盲人再曰:白鹅何...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2 我所知道的华罗庚与陈省身
——徐利治先生访谈录
? 徐利治 口述 袁向东 郭金海 访问 整理
内容提要:
徐利治先生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访问、整理者袁向东和郭金海为中
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徐利治从在西南联大做学生开始便与华
、陈二位数学泰斗过从甚密。他以第一手资料和切实的观感再现了华、陈二先生的性格
特点和人生追求。读罢此文,你会对华罗庚先生热衷于政治的一面有相当的感悟。
内容摘要(全文约13.7千字):
…………
一、两位杰出的数学家
访:华罗庚与陈省身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上的两颗巨星。他们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
了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最近,我们整理了您赠送给我们的旧书信。
这批书信太珍贵了。其中,有十几封是华罗庚与陈省身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写给您的。从
这些书信可以看出,您在他们心目中是一位很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数学家。
徐:当时我还很年轻。他们跟我的关系都很好。
访:华罗庚与陈省身都在三十多岁就做出了世界水平的工作。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
、陈省身的高斯-博内公式的内蕴证明与陈示性类的工作都是...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85 | 43 最近我半年不在成都, 于是流言四起, 有的说我死了, 各位明见, 我李伯清死了,
至少商报的角角上要发个小新闻说, 李伯清这个瓜娃子洗白了嘛 :) |
|
b******e 发帖数: 85 | 44 最近我半年不在成都, 于是流言四起, 有的说我死了, 各位明见, 我李伯清死了,
至少商报的角角上要发个小新闻说, 李伯清这个瓜娃子洗白了嘛 :) |
|
|
|
e******e 发帖数: 132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Jerse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easylife (杏花天影), 信区: NewJersey
标 题: Re: [转载] 南京的小吃(zz)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l 7 20:34:04 2002) WWW-POST
BM 明见,是哪一只核桃贴的?
这些让人想家的名字呀 :((
苏果超市: 哪里都有, 见到苏果超市的招牌, 就知道到南京了
珠江路永和豆浆; 那里的'挑担子柴火馄饨' 也是不错的。 南大的学生养了一条街的小饭
馆
玄武门车站; 让我想起了每次出发的中央门车站
新街口KFC; 新街口的个个商场和夫子庙是我们出没的地方, KFC 和老麦是很好的休息的
去处
洪武北路;山西路; 南理工;南航。。。。
..............55555555555.........
很有个人感情的是鸭血粉丝汤, 暑假里 ,傍晚与表妹游泳回来,
沿在树影清爽的中山路上,骑车骑到午朝门公园,午朝门是明故宫的城门,
坐在磨的很光滑的石头凳上,要一份鸭血粉丝汤。好吃的是里面的干丝,粉丝,
总是把吃不了的鸭血来喂猫猫 |
|
l***a 发帖数: 12410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我这些年的通灵经历——天津往事(转载,待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4 22:34:45 2011, 美东)
我姓郭,是天津理工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祖籍云南,数十年前父亲漂泊到山西,82年到
天津定居至今。我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已经六十一岁,现在目前还在山西,已经退休。
二哥现在还在天津港工作。
父亲刚来到天津的时候在宝坻农务,但他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能力就是帮人家看风水,
这样家里总有人给送的鸡鱼米面,因为这个第二职业,家里的日子相对邻居来讲过的算
是不错了。我印象中似乎懂事比较晚,早一些事情多是平淡的生活而无过多印象,而我
要说的事情是从我对父亲的第二职业真正有一些了解的时候开始说起,那应该是2001年
吧。
2001年的夏天,我的女儿高中毕业,考上了北京农大,开始了住校生活。上了大学
也算了了我们一块心病,我们打算搬到市区去住,这样我和我妻子上班比较方便,也多
了一些属于我们的空间。
毕竟是工薪阶层,买房子是大事情,... 阅读全帖 |
|
v**********m 发帖数: 5516 | 49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九
◎浙江一
《禹贡》曰扬州。周《职方》亦曰东南惟扬州 详见南直。春秋为吴,越二国地 杜
佑曰:吴越分界处,在嘉兴之语儿溪,后并于越。战国时,属楚 周显王四十六年,楚
威王伐越,破之,杀其王无疆,尽取浙江以北地,其后天文,亦斗分野也。秦并天下,
属会稽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亦为扬州地。后汉因之。三国时为吴地。晋亦属扬州。宋
孝建初,分浙江东为东扬州 领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寻复入于扬州 《
通典》:孝武置东扬州,旋罢扬州,称为王畿。而东扬州直云扬州,既而复故。梁、陈
时亦分置焉。隋大业初,置十三州,此仍为扬州地。后为沈法兴、李子通等所据。唐分
十道,此为江南道。开元中,隶江南东道。五代时,属于吴越。宋初为两浙路,后分浙
东西为两路 熙宁中,分合不一。南渡后,始定为两路,浙西治临安,浙东治绍兴。元
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三年亡宋,立两浙都督府于杭州。二十一年,自扬州迁
江淮行省治此,改曰江浙行省。后为方国珍、张士诚等所据,明初平之。洪武九年,置
江浙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属州一,属县七十五 总为里一万八百九十九。夏
秋二税,大约二百五十二万二千八... 阅读全帖 |
|
g**8 发帖数: 4951 | 50 前几天刚看到苹果地图APP出现大规模问题新闻的时候,我下意识认为多半是做那个地
图APP的苹果TEAM里面老印太多了,或者搞不好就是在印度的TEAM做的。不过这两天看
到新闻里面提到这个苹果的地图APP是基于之前他们买的几个公司的技术。其中一个公
司叫C3 TECHNOLOGIES,其特长是3D地图。结果就在看那条新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
事情:
==================
http://9to5mac.com/2011/10/29/apple-acquired-mind-blowing-3d-ma
C3′s solution comes from declassified missile targeting methods. C3
Technologies’ official company description:
C3 Technologies is the leading provider of 3D mapping solutions, offering
photo-realistic models of the world for search, navigati...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