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敦煌学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发帖数: 1
1
日本京都大学的敦煌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敦煌学在日本京都大学的发展史略,特别针对京都学派
的第一代学者狩野直喜到现代著名的敦煌学家高田时雄的敦煌学发展轨迹进行了简明扼
要的叙述和评价,为中外敦煌学大的交流和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京都大学、敦煌学、日本汉学
根据严绍璗教授在《日本中国学史稿》一书中的调查:
“日本国内首次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是在《燕尘》第二卷十一期之后第二天,即1909
年11月12日,东京和大阪两地的《朝日新闻》,皆以《敦煌石室的发见物》为题,作了
隆重报道”。
严先生并推断此文的作者应该就是内藤湖南。这一推断是合理的。因为随后的几天中,
内藤就连续刊发了《敦煌发见之古书》长文。由此预示着内藤湖南有资格作为日本敦煌
学的最早的新闻报道人。但是,京都学派的敦煌学研究的开创者应该是狩野直喜博士。
晚清时期敦煌文书的发现,在中外学术界成了和甲骨文发现同等重要的事情。在日本的
内藤湖南博士通过罗振玉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立刻上报日本文部省和京都帝国大学,请
求派出特别考察队,前往北京,进行学术调查。于是,1910 年 8 月,京都帝国大学立
即派遣内藤湖南教授...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05
2
兰州大学诞生中国首位敦煌学博士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3:04 兰州晨报
本报讯(记者魏娟)1月3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学博士后流动站首位博士后
刘永明顺利通过了当天的研究工作报告评审,成为我国第一位敦煌学博士后。“这标志
着我国敦煌学研究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完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参加论文评审的评
议会主席、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陈国灿教授这样评价。刘永明用两年多时间完成
了《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创建于1979年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外
知名的敦煌学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我国第一届敦煌学硕士和博士
毕业生都毕业于此。2003年,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敦煌学人才,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批准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设立我国第一个
敦煌学博士后流动站。
“对于中国敦煌学人才培养和整个学科的建设发展来说,首位敦煌学博士后的出站
意义相当深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炳林说,过去中国只有敦
煌学方向的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
d********l
发帖数: 161
3
忍不住吱一声。 敦煌学是正式学科名称,几十年历史了。过去日本领先,有日本学者
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现在中国的研究也赶上来了。
以下对敦煌学的介绍来自中国藏学网:
敦煌学之名,始于我国。1930年我国学者陈寅恪首先提出,以后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
承认,不过当时主要指研究敦煌文书而言。敦煌学之研究亦始于我国。1902年,金石学
家叶昌炽得到敦煌藏经洞的绢画、文书后开始进行研究,其文章录入《语石》出版。至
于我国对敦煌石窟和敦煌史迹的研究更不待言。敦煌学之兴起,在20世纪初,至今也有
80年了。其内容涵义不断发展充实,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深入。敦煌学仍是一门发展中
的学科。
敦煌学,就是以敦煌文书、敦煌石窟、敦煌史迹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上述研究对
象所涉及的宗教、艺术、历史、考古、语言、文学、民族、地理、哲学、思想、科技、
建筑、古籍校勘、中西交通等多科性的学科。用以揭示敦煌、河西及至我国古代社会、
中亚古代社会和中西交通等历史的本来面貌和规律;探求主要研究对象之间内在的必然
的联系;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促进现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敦煌学这一表
述说明:
第一,敦煌学研究
h******y
发帖数: 2025
4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敦煌学百年:海外汉学的奉献 zz
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ure/
敦煌学百年:海外汉学的奉献
荣新江
今年6月22日,是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纪念日。这个日子就像一道无形的动员令
,从五月份以来,国内的学术界举行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演讲、展览、座谈,大小媒体
更是乘机炒作,报刊杂志上面“敦煌”、“藏经洞”等字眼扑面而来,应接不暇。国内媒
体的炒作,大有帮助中国学者夺回"敦煌学中心"的气势。但头脑清楚的学者,自然知道"
敦煌学"的博大精深,不可能由中国学者包办,所以,在北京、香港、敦煌三地接连召开
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学术讨论会上,大家仍然强调季羡林先生在北京会开幕式上所
说的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虽然说"敦煌学在世界",但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报刊上,却很难看到有关海外敦煌学的
报道,可能由于今年是千禧之年,有关的会议较多,所以在国内召开的敦煌学会议上,没
有听到太多的国外同行的声音。目前,百年纪念的热潮已经过去,笔者觉得有必要介绍一
下近年来海外汉学界在敦煌学领域的贡献,以便吸收其中的优秀成果,明确自身所处的位
置,在世界范围内新的学术潮流中推进敦煌学的进一步发展
J****s
发帖数: 44
5
百年烟雨藏经洞 世纪风云敦煌学
我省将与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系列纪念活动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今天上午,从北京召开的“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
百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文化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协
商,决定成立“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纪念活动”组委会。组委会由文化
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的负责同志以及国内著名敦煌学专家组成,文
化部部长孙家正、甘肃省省长宋照肃、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担任主任。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甘肃省副省长李重庵、敦煌研究
院院长樊锦诗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郑欣淼主持了新闻发布会。
李重庵在会上介绍了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将要在北京、兰州
、敦煌举办的活动内容,它是以一系列会议、展览为主体,辅之以文艺演出、旅
游观光等的大型纪念活动。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大会外,还将举办敦煌
艺术大展、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特别展、敦煌藏经洞文物陈列馆陈列展、藏经洞
发现暨敦煌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为配合纪念活动,中国金币总公司将发行
一套纪念金银币,邮政部门也将发行一套邮资明信片。
(马玉萍)
m****a
发帖数: 2216
6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05-12/05-01q/zgmz05-01mz13.htm
文/荣新江
1930年,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
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 以研求问题, 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
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正如陈寅恪先生在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当时,“吾国学者其撰述得
列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但刚刚从国外游学回来的陈先生,站在世
界学术的高度,指出了二十世纪敦煌学迅猛发展的趋向,诚可谓远见卓识。
敦煌学的发展,虽然受到材料分散、内容庞杂、语言多异等种种困难,但各国学者孜
孜不倦,苦心孤诣,使敦煌学日新月异,加之敦煌文献陆续公布,敦煌考古也续有发现。
到了八十年代,敦煌学一跃而成为世界学林中的一门显学。

事实也正是如此。就以关于敦煌的学术会议为例,1983年在兰州,1984年在巴黎,1985年
在乌鲁木齐, 1986年在台北, 1987年在香港和敦煌, 1988年在北京和京都, 1990年在威尼
斯、台北和敦煌, 1992年在北京, 19
w**o
发帖数: 929
7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86421&r=0&v=0
兰大培养出首位外籍敦煌学博士
信源:兰州晨报|编辑:2007-02-09|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韩国人徐勇获此殊荣
继2007年1月3日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敦煌学博士后刘永明之后,2月9日,从兰州大学再次
传来好消息:该校培养的第一位外籍敦煌学博士诞生了!获此殊荣的是来自韩国的徐勇
(SUHYong)。
据悉,1998年兰州大学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之后,徐勇是第一批考入兰大敦煌学
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之一,1999年正式进入兰大学习。求学期间,徐勇在敦煌
石窟考察临摹壁画8年时间,经过潜心研究,他用中文撰写并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敦
煌壁画材料研究》。当日举行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徐勇博士研究生
毕业,建议授予其博士学位。
徐勇简介
徐勇,45岁,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东洋画系毕业后来中国留学,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进修(水
w**o
发帖数: 929
8
兰大历史系还不错。不过敦煌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名称,似乎有些奇怪,有这样的先
例么?如金字塔学,罗浮宫学,,,
g*********8
发帖数: 165
9
这叫创新

兰大历史系还不错。不过敦煌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名称,似乎有些奇怪,有这样的先
例么?如金字塔学,罗浮宫学,,,
w**o
发帖数: 929
10
通常都这么说,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学),历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可查阅教育部所设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http://www.fzu.edu.cn/h49/article.php?p=20

发帖数: 1
11
为什么大大这么酷爱敦煌学呢?
2020-01-31 16:49 来源:求是网
原标题: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2019年8月19日)
习近平
很高兴来到敦煌研究院。这次来,我实地察看了莫高窟,察看了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
示,听取了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介绍。敦煌文
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
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很有成效。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
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
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
遭破坏偷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敦煌文化的保护传
承工作。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
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1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纪录片《敦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918b20100hgxt.html
看《敦煌》了解敦煌学(2010-02-17 12:04:52)
分类:零零碎碎
初二下午和初三整天,接待任务消耗了我假期的时间,客人送走了,无聊和寂寞就来了
。于是把新购的《敦煌》全本放来连续地看。
昨晚和今晨,连续八个小时,把敦煌的历史和现实灌进脑子里,让我了解敦煌学。
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和随之而来的各国对藏经洞文物的掠夺和占有,使世界出现敦煌
学。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的学科。最早使用“敦煌学”这个名词的是史学大师陈寅恪。敦
煌学最初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新发现的文献及相关问题上,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凡
与藏经洞文献以及敦煌石窟建筑、壁画、雕塑以至敦煌的历史文化等,都成为敦煌学的研
究对象。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
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由于敦煌文献的发现而更进一步凸现
d*****g
发帖数: 1616
13
http://iwr.cass.cn/zjymz/201109/t20110923_8254.htm
摩尼教是3世纪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因其创始人为摩尼(216-277?)而得名。
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
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教和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其主要思想是世上光明与
黑暗斗争的二元论。摩尼教在波斯曾盛极一时,后来因受波斯王瓦拉姆一世(274=277
)的残酷迫害,教徒流徙四方。其中向东的一支传入河中地区,以后逐渐东传进入中国
,于762/763年再传入回纥。8-9世纪时,在回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久便替代了原来
盛行的萨满教,一跃成为回纥的国教。在漠北回纥汗国(744-840)的推动下,摩尼教
在中原地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除了伊朗、中亚、中国之外,摩尼教还曾流行于叙利
亚、埃及、巴勒斯坦、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乃至南亚次大陆等许多地方。摩尼教的经
典也曾由叙利亚文先后译成拉丁文、希腊文、亚美尼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突
厥文、粟特文、汉文、大夏文、回鹘文、阿拉伯文等十余种文字。
摩尼教由于屡受迫...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4
一个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的边塞城市,西向沙漠,三面环山,位于中国最干旱的地
区之一,却有着一个寓意“盛大、辉煌”的名字——敦煌。世界四大文明从一千多年前
起,在这里交融互鉴,孕育出盛大辉煌、流经千年的文化奇迹。8月19日,习近平总书
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
△敦煌,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镇,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
,东峙三危山。敦煌,也恰好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调研
“一眼千年”莫高窟
△这座飘然卧于沙漠之中的建筑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央视记者王鹏 张吉瑞拍摄)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设计理念是让建筑如同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一般。建筑线条
像风吹过沙丘一样婉转起伏,窗的设计有如洞窟。(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每一位到莫高窟的游客在前往洞窟之前,都会先在这里观赏高清数字电影《千年莫
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了解莫高窟自然、历史、文化背景和数字化洞窟景观。
△介绍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精彩片段。(敦煌研究院
提供)
△展示精美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精彩片段。《梦幻佛宫》是全球首部
以石窟艺术为...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15
王道士,湖北麻城人。一说是陕西人,可能有误。本名圆箓,又作圆禄。大约出生于清
道光三十年(1850),死于民国二十年(1931)农历四月十八日,八十多岁,可谓高寿
。从他后来的经历可以表明他大概出身于农家,家境也不会太好,小的时侯读过几年书
。以后家乡连年闹灾荒,据《麻城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因为夏季闹干旱,庄
稼几无收成,米价飞涨,饿死人之事极为普遍。因此可见王道士的童年生活并不会太美
好,从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斯坦因给他照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王道士身体矮小,也不结
实,正是他从小就营养不良的反映。后来他又因为天灾人祸而逃出家乡,来到西北的河
西走廊的酒泉一带。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之后,或无家可归,或想到
自己的童年与逃难经历而不想回家,也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在那个年月象他这样的人
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在当地出家受戒为道土,师傅是
一个名为盛道的当地道士,给王道士给了个道号,叫法真。
出家当了道士,本该安静地过下去,可是后来他又不满足于现状,也是因为他自己
习惯了流浪生活,离开酒泉,向西云游,来到敦煌莫高窟,时间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
(...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6
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
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在敦煌研究院,总书记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
展示,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现场其中一位向总书记介绍情况的正
是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至今
已工作40余年。半个世纪,情牵敦煌,被誉为“敦煌女儿”的她,主要致力敦煌石窟考
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
研究院院长等职务,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
导师。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樊锦诗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
奖章。
人民网此前曾对樊锦诗做过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敦煌女儿”,了解她的敦煌人生。
樊锦诗接受人民网专访
“对敦煌的了解越深,就对它越发热爱”
1962年,还在读大学的樊锦诗前往敦煌实习,由此与敦煌结缘。毕业后樊锦诗被分配去
敦煌,在第一次亲身前往敦煌后,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给樊锦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敦煌洞窟里面极美,但研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宣传系统绝对出反贼了 LOL
http://www.sohu.com/a/369763872_267106?g=0?code=17ef19014b08025d8a3659a69511d3ce&spm=smpc.home.top-news1.3.1580510673048lOwG1M3&_f=index_cpc_2_0
原标题:《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文章强调,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
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
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今天,我们要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
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文章指出,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
艺术宝库,是世界文... 阅读全帖
m****z
发帖数: 230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张大千毁坏敦煌壁画之谜<转载>
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率众弟子远赴敦煌,临摹敦煌壁画。正在张大千声誉日隆、人气
极高之际,传出了他在敦煌破坏壁画的消息。张大千在敦煌究竟有没有毁画?如果有毁
画之举,又是为何?
1941年3月,张大千率领弟子与家人离开成都,远赴敦煌,埋首艺术。在此之前,他对
老友熊佛西说:“去敦煌,要安营扎寨住下来。搞不出名堂,不看回头路。”这一去,
到1943年11月才重返成都。在敦煌期间,张大千整理文物,为洞窟编号,临摹壁画276
幅,这一切,均是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敦煌之行,开拓了张大千的眼
界,对他的画艺长进帮助甚大,其绘画风格的变化,就是从敦煌之行后开始的。
张大千离开敦煌后,曾在兰州举办过一次画展,反响极大。年底回到成都,又于正月初
一,借提督街一家银行大楼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被誉为艺术盛事。此间,
他还出版了《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第一集》,扩大了敦煌艺术的影响。
许多人是通过张大千的画作才认识敦煌壁画的,并为这沙漠中宁静却跃动的美而感叹。
陈寅恪高度评价张大千的敦煌之行:
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
人,使得以窥见此...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8:13 2011, 美东)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22
发信人: chubbs (银河公司胡总), 信区: Japan
标 题: 日本千老中的稳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9 04:46:04 2011, 美东)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2/shilishan.
让我等庐舍情何以堪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利用所谓日本研究员身份骗取了申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石立善
作者:申江学生
贵网发表的署名杨柳先生的《冒充教授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华中科技大学
卢兴》一文,及时准确地揭露了以所谓“筑波大学教授级研究员”身份骗取了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身份的卢兴。这样的以“日本
研究员”身份成功骗取了国内的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的人,大有人
在!
上海师范大学最近就引进了这样一位“日本研究员”,见该大学对他的介绍:
http://bbs.shnu.edu.cn/show.php?area=26...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427
23
来自主题: Japan版 - 日本千老中的稳拿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2/shilishan.
让我等庐舍情何以堪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利用所谓日本研究员身份骗取了申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石立善
作者:申江学生
贵网发表的署名杨柳先生的《冒充教授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华中科技大学
卢兴》一文,及时准确地揭露了以所谓“筑波大学教授级研究员”身份骗取了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身份的卢兴。这样的以“日本
研究员”身份成功骗取了国内的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的人,大有人
在!
上海师范大学最近就引进了这样一位“日本研究员”,见该大学对他的介绍:
http://bbs.shnu.edu.cn/show.php?area=260&aid=279770
文章如下:
石立善教授作为我校引进的高端海归人才,日前正式加盟我校哲学学院。石
立善教授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并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石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
日本汉学...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4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池水甚浅,甚至连王国维背后的衣
服都未浸湿,他并没有呛水。但
湖底满是淤泥,王国维入水时头朝下并用了相当力量,以致口鼻都为淤泥湮塞,清道夫
托他出水后又不知道如何及时抢
救,观堂终于窒息而死。
莫道昆明池水浅,一样呜咽送大贤。
王国维给儿子贞明留下了...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5873
25
俺敏感自恋碰巧从小就受正规的材料训练,娜娜你说sasa那句话是不是说俺?中国人的
身份咋了?它没给俺带来卑微感,正如它也不曾给俺任何自豪感一样。叔本华说过(俺
从网上找来的,没核对原文,算二手引用了),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自豪感,沾染上
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
不是这样,他也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
的人会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
巴的笨蛋,在这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那他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
自己的民族而骄傲了。由此他获得了补偿。所以,他充满着感激之情,准备不惜以牙齿
和指甲去捍卫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一切缺点和愚蠢。
发信人: iamwhatieat (我吃故我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Yale的Machu Picchu展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3 12:12:18 2010, 美东)
现在敦煌就一政治牌民族牌,上至政府学界,下至对敦煌卷子一无所知的蚁民们,无论
是谁,打出来...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1
2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敦煌会是下一个世界性超级IP吗?
曾有学者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当时陆上丝绸之路的敦煌,有点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
,是中(中原)西(西域)交汇的第一站。敦煌折射的是中华民族向西进取时的无限雄
心,和向东回望时的浓浓乡愁。
从晚清到民国,大批敦煌遗书与文物流失海外,一度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
外”的痛憾。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从
常书鸿到段文杰到樊锦诗,无论你曾是法兰西的艺术家,还是出生上海的北大才女,一
到敦煌,再未离开。
70多年的筚路蓝缕,敦煌,似乎再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敦煌,不再固守一隅沙漠绿洲。
2017年12月29日到2018年3月30日,深圳迎来迄今展览面积最大的“神秘敦煌”跨
年大展,以4000平方米的场馆“搬”来了敦煌的7个1:1特窟和100多件文物。敦煌之于
深圳是一个没有直飞航班的遥远存在,两地相距3000多公里,但深圳对敦煌的热情从没
有被距离冲淡。
仅2017年,就有多个与敦煌相关的展览在深圳举办:第三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
作品展、第十三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专项活动——“敦煌梵梦,大象无形·一带一路
主题系列艺术文化展”、“敦煌壁画艺...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759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amer (铁划银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重读《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Mar 23 00:58:36 2000) WWW-POST
重读《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
荣新江
  寒假一开始,我就要准备下学期的“敦煌学导论
”的课了。照理
说这门课已经讲过几次了,用不着紧张。但教书养成
的习惯,在讲每
门课前,总是想看看有什么新的材料和观点要补充,
有没有以前的讲
义可能漏掉的研究成果。要准备“敦煌学导论”,自
然首先想到姜亮
夫先生的《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因为这是我
c*c
发帖数: 2397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知青下乡
2010-09-16   作者:裴毅然
知青运动远去,知青研究渐热。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
一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译本),乃“知青学”集大成专着。知青研究再
演“敦煌故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 国外)──知青运动在中国,知青学在国外
。《失》着所引参考文献,外文也比中文热闹。
知青运动距今已四十周年,按说应该出现“知青学”专家与集大成专着。然而,上山下
乡运动不仅栓系文革,而且钩挂红色意识形态,牵扯着赤左学说的价值大 方向,因此
只要马列之旗还是中国上空的唯一之旗,只要这场运动肇始者还享有“三七开”的政治
豁免权,“知青学”就无法在寰内得到真正有深度的展开,就必须 “宜粗不宜细”与
“淡化处理”。这场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的运动,居然从未跻身国家课题,白
白“让”与人家老外。《失落的一代》可谓生逢其辰,觑着 其时。
周恩来早已策划三千万知青下乡
大陆“知青学”也出现一些台阶性成果,但均属初级阶段的资料性归扫,由于民间行为
,所录资料大多局限于下层个体亲历,即便涉及宏观整体,亦受 “必须克制” 的局限
,尤其面对出版严审雄关,作
b*****t
发帖数: 9671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文革期间文化名人自杀档案
下午8:41(43 分钟前)文革期间文化名人自杀档案从 明镜博客 作者:今朝那些事儿
邓 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
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 月 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
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
》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
抗争的殉道者。
老 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
自杀。
陈笑雨
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
》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
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
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摩、闻一
多,1...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31
课本上那些课文的作者 他们都自杀了(图)
储安平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
1968年8月投河自尽。(网络图片)
这些中国的脊梁都自杀了。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
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
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
《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
的殉道者。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着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
自杀。
陈笑雨
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着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
》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
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
1... 阅读全帖
T*********2
发帖数: 82
32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
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
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
、《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
,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
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
大学、...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3
《隋唐英雄传》中薛丁山亮出休书场景
现代剧中,离婚大多是不愉快的,有时候甚至要闹上法庭。可在唐朝,离婚却是浪漫而煽情的!看看离婚证书就知道了。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基本内容如下: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
有人分析,比起现在离婚的水火不相容,唐代《放妻书》可以说是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先是追述姻缘,怀想恩爱,然而“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只能离婚啦,离...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19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
在线历史文献
2002-11-12
http://www.cs.iastate.edu/~baojie/history/histbook.htm
世界历史 | 国别史 | 世界史专题 | 中国通史 | 中国断代史 | 中国史专题 | 二十六史
| 历史典籍 | 百科全书与工具书 | 共运资料 | 中国当代史料 | 其他
世界历史
简明世界通史(上) (下)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通史·当代卷 古代卷 中世纪卷 近代卷(上) 近代卷(下) 现代卷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2
世界当代史
新编世界当代史
国别史
荷马史诗
罗马史纲要
阿拉伯通史(上册) (下册)
澳洲史
德国史纲
法国通史简编
非洲通史古代卷 近代卷 现代卷
加拿大通史简编
近代英国史
日本近代史
苏联史纲CCCP(1953—1964)
世界史专题
佛教史
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3) (14) (17)
(18)
中国通史...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5
为亡灵弹奏·梁羽生
刘原
2009年1月22日,新派武侠小说鼻祖梁羽生在澳大利亚悉尼去世,享年85岁。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出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乡,家中是当地望族。1945年,日寇铁
蹄南践,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
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获益匪浅。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
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
在香港《大公报》做副刊编辑。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往往废寝忘食。尽管身世飘零,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
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
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1954年
开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1000万字。其代表
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这些武侠小说,无疑是宗师
级别,国学根底深厚,家国情怀浓郁。但坦率而言,风格偏于传统,就阅读快感来说,不及
机智古怪的金庸和狂狷不羁的古龙,归...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641
36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
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
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
、《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
,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
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
大学、...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7
张广达专访:中国历史的实态与表述
李丹婕
2015-02-15 09:57
【编者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张广达先生近年来持续
关注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叶汉学研究在中、日、俄、法、美等不同国家 的转型特
色,其中对法国方面就以沙畹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张先生看来,沙畹的最大贡献可
以归结于一点:他以亲自的践行为当代汉学确立了专业规范 (professional
standards),与当代同侪相比,他更卓有成效地将汉学这一专业训练(professional
training/discipline)引上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轨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学不
再仅仅是西方传教士、外交家等业余者的嗜好了。
1814 年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是法国现代汉学建立的
标志性事件,迄今已逾两百周年;刚刚到来的2015年,又恰逢沙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
澎湃新闻因而邀请张广达先生就沙畹及其所代表的法国现代汉学形成之初的诸多特征做
些介绍。
访谈分上下两篇,以下为下篇。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 ,简称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有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述评
甘于寂寞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生前和死后却几度被学界高度重视。现在,他又
了显学!加之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先生的大力论著,陈寅恪先
生的文化形象成了一尊神像,使人如坠深渊、如临歧路。呜呼哀哉!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种社会变革时期,从康梁变法、庚子
之变到满清下台、辛亥革命,从留学日美、读书德法到丧祖失父、兄死母亡,从避乱西
南、客居香港到北上京都、南下两广,从留命任教、思想改造到反右浪潮、停职思过,
从文革风暴、人妖颠倒到挨批挨斗、目盲足跛,直至夫妻双亡……陈寅恪先生的一生是
一个中国传统知识人在三种社会变革时期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是近现代中国
思想和文化、社会和历史发展变换的真实的写照。换句话来说,陈寅恪先生作为个体,
其一生的遭遇和他的文化思想与价值取向是一个传统知识人在复杂的社会和历史转换中
所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当传统的价值取向失落之后,陈寅恪先生以其个人之力,独守其旧,不为外界所左右,
以其独特的学术理性和文化心境构筑了现实中不复完卵的价值取向,以他天才而杰出的
研究成果和独步而独立的学术结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甲骨寻根探史录
——王宇信先生和他的《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正式出版发行。这一项目是“中
国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的具体实施。该发展报告一共涵盖历史学、考古学、文学、
甲骨学、简帛学、徽学、教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学、敦煌学、哲学、逻辑学、宗教
学、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32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最近六十年学科发展史和研究前沿
介绍。王宇信先生的大作《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一书,赫然在例。
王宇信先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先秦史专
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1964年夏,他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
后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他已经在先秦史、考古学、甲骨学等众
多专业领域耕耘半个世纪,留下了《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甲
骨学通论》、《甲骨学通论(增订本)》、《中国甲骨学》、《西周史话》、《甲骨文
合集》《合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合著)、《商周甲骨文》(合著)、总审校《甲骨
文合集释文》、主编《甲骨学一百年》《合著)、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合著)等十
余种,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陈寅恪辉煌的清华时代
1925 年2月,清华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相关章程,决定先开国学门一科。清
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又称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是清华大学为大学毕业和有一定国学根柢
者专设的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
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来担任研究院导师。“导师”是当时中国二、三十年代
清华教职中一个特殊的称谓,这使它有别于其他一般教授。当时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
职演说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句话至今也是至理名言。
拥有一批高质、稳定的一流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清
华国学研究院自筹建之日起,便委托有关人士自国内外网罗寻求国学界德高望重的泰山
北斗来研究院担任教职,专门聘为导师。
同年3月,经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先生特别推荐,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正式聘
请陈寅恪先生回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三先生一起出任国学研究院教授。
关于聘请陈寅恪先生为国学研究院一事,以前大家过分相信陈哲三先生文章中的那段“
传说”。在陈哲三先生的《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自...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41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百年北大中文系 百位知名毕业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8 22:25:24 2010, 美东)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 阅读全帖
M***X
发帖数: 360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ycott (hah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课本上那些课文的作者 他们都自杀了(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0 17:26:14 2011, 美东)
课本上那些课文的作者 他们都自杀了(图)
储安平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
1968年8月投河自尽。(网络图片)
这些中国的脊梁都自杀了。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
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
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
《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
的殉道者。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着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百般委曲难求全——一个人文学者的悲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6 06:58:55 2012, 美东)
周启博
(一)尴尬群体中的一个
父亲周一良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八十八,当属高龄。遗憾的是
他未能把想说的话全部形诸文字。
父亲对子女随和,不象母亲有时不严自威。但他少与子女谈心。以我观察,他
有两批较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一是留学哈佛的“学友”,青年学子在异国共度寒窗
,铸就友谊。二是文化革命中因“反聂(元梓)”而同被关押殴打,和因“梁效”
而同被禁闭整肃的“难友”。学人罹难共度铁窗,遂成莫逆。我自己成年后很少与
父亲深谈,直到年逾不惑,发现自己青少年时是在谎言包围中渡过,才有意识地找
父亲交流,并探索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变革。
父亲是一个企业世家兼文化世家的长子,家教是忠恕之道和谨言慎行。少年青
年时潜心文史,所在学科前辈和同侪对他颇为看好。如果他能按自选方向走下去,
学术上当有可观成就。然而他生不逢时,在中年以后被社会环境...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682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文艺界是满族人的天下
文化界
罗常培: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舒庆春(老舍):字舍予,著名文学家、剧作家
启功:爱新觉罗氏,著名国学家、文物鉴定家、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
常书鸿:近现代美学家,美术史学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
金毓黻:近代著名史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研究员
萧军: 原名刘鸿霖,文学家,“关东作家群”的著名代表
端木蕻良:文学家,前首都文联副秘书长
何迟:姓赫舍里,原名赫裕昆。著名戏曲剧作家、曲艺作家
常莎娜:常书鸿之女,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王朔:著名作家
科技界
白春礼: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
吴英凯: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赫崇本:中国海洋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山东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秉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前理事长,我国现代生物科学的奠基人
金长文:核共振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村:抗生素药剂学家,中国国产青霉素的最早研制者,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鞠抗捷:计量学专家,前国家计量局副局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栾恩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被中国历史忽视的吐蕃王朝
何新:被中国历史忽视的吐蕃王朝
点击:308 作者:何新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8-01-26 11:32:57
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除了巍然屹立的喜马拉雅山、奔流
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还存在过一个强大的地区——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大约和李唐帝国同时建立,在唐初归顺大唐帝国。中唐以后崛起,其存在和李
唐王朝差不多时间兴盛,也差不多同时间衰落。
图中黄色为全盛期的大唐帝国
隋唐之前,吐蕃仅是生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部落,史书中把它归属于西羌一部。
后来吐蕃兼并唐旌、羊同、苏毗等周边部落后,影响日大,中原史料中逐渐开始记载它
的存在。而之前,中原史料只是将它简单的归类在羌族之中。
吐蕃在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
即今西藏拉萨),兼并了苏毗、羊同(今青藏高原)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
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以南
、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
吐蕃帝国
唐朝之前近千年中,吐蕃与中原王朝关系并不密...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43070
47
有个研究方向叫敦煌学,可惜最好的资料都在海外
n******g
发帖数: 17225
48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新华社兰州8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
肃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一心,全面做好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
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初秋的河西走廊,金风送爽,瓜果飘香,祁连雪山和沙漠绿洲相映成辉。8月19日
至22日,习近平在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陪同下,先后来到酒泉、嘉峪关、张
掖、武威、兰州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农村、学校、草场林场、革命纪念馆、防洪
工程、文化企业等,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考察
调研。
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
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向正在参观的游客亲切招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 阅读全帖
k******1
发帖数: 2883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包叔马不停蹄游甘薯
新华社兰州8月22日电 你包叔近日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开拓
创新,真抓实干,团结一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
稳定各项工作,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初秋的河西走廊,金风送爽,瓜果飘香,祁连雪山和沙漠绿洲相映成辉。8月19日
至22日,你包叔在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陪同下,先后来到酒泉、嘉峪关、张
掖、武威、兰州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农村、学校、草场林场、革命纪念馆、防洪
工程、文化企业等,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考察
调研。
19日上午,你包叔从北京乘机抵达酒泉市所辖敦煌市,即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
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他强调,要
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
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4
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从敦煌,自西向东,行程上千公里,穿越河西走
廊。察看2000多年的丝路明珠敦煌,登上600多年的大漠雄关嘉峪关,凭吊80多年前红
军西路军血战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对历史的回望和思考中,汲
取继往开来的力量。
敦煌:自信的文明 博大的胸怀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曾经“盛大而辉煌”的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中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融
、汇流。
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
,将敦煌称为“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并指出“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
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
至,甘肃考察首站来到敦煌,走进莫高窟。
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735个洞窟,绵延在南北约2公里的崖面上,见证着古丝绸之
路的昔日辉煌。4.5万多平方米壁画,2000余身彩塑,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依然焕发
着令人心生敬意和无限神往的传奇之美。
敦煌之辉煌,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鲜活象征...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