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j*****g 发帖数: 1407 | 16 建个linkedin帐户,然后看看能网到什么关系人。或者把帐户贴出来让别人看看能否把
你捞出来。蒙着脸谁都不知道底细,谁敢给你推荐? |
|
|
|
|
|
|
p********m 发帖数: 3 | 22 休斯敦的化工工作好像还可以吧,austin的相关工作太少了。。而且还基本上都是要有
经验的。。这让我这种没有经验的情何以堪啊。。 |
|
|
c*c 发帖数: 2397 | 24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池水甚浅,甚至连王国维背后的衣
服都未浸湿,他并没有呛水。但
湖底满是淤泥,王国维入水时头朝下并用了相当力量,以致口鼻都为淤泥湮塞,清道夫
托他出水后又不知道如何及时抢
救,观堂终于窒息而死。
莫道昆明池水浅,一样呜咽送大贤。
王国维给儿子贞明留下了...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2112 | 25 关于麻将的诗词摘录
麻将俗语合至道,宜向其中仔细讨。
能于实践颠倒求,边张绝张尽成宝。
忙忙碌碌苦中求,庄庄盘盘争不休。
若是明白攻与守,不知免去多少愁。
胸中藏着气与神,运气有根在人心。
当时当场难捉摸,到时化作一团金。
麻将生来无豪门,张张平起平坐神。
莫嫌幺鸡个子小,得势玩转大乾坤。
搓麻直到鸡鸣天,人去屋空独自闲。
麻将满桌慵不拣,盒子作枕好入眠。
掷骰定位开盘前,此时...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6 一.无题诗与唯美
唐朝诗人李商隐做过十几首无题诗,大多晦涩难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李
商隐为何独出心裁,以无题为标题?通常的说法是作者有难言之隐。比如高阳先生就认
为:“义山‘无题’,十九有本事,以难于著题而从阙”(《锦瑟详解》)。为何难于
著题?无非是诗的内容涉及党争或男女私情,不便明言。问题是有类似遭遇的古代诗人
不在少数,并没有谁像李商隐那样写出那么多晦涩难解的诗。如果仅是因为有难言之隐
,那么随便给一首诗冠以春望秋思、昼咏夜叹之类的题目,并不会使作品更容易明白。
事实上,无题诗中有些是比较浅显的,而一些有标题的诗,其主题深隐玄奥,比无题诗
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人们提起无题诗,只是个笼统说法。清朝学者纪昀曾将李商隐的
无题诗分为五类:确有寄托者;戏为艳体者;实有本事者;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
;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偶合为一者。他指出:对这些诗“宜分别观之,不必概为
穿凿。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亦无题之类,亦有此数种。”纪晓岚的说法有道理,如《
锦瑟》、《为有》、《碧城》、《哀筝》、《瑶池》、《昨日》、《玉山》等,都是取
诗中二字作为标题,并无提示作品内容的作用。还有...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7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
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
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
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5317 | 28 1
好久没到车站一带逛逛了。今天是个风清气爽的星期日,我决定去走走。平常我
大多是搭乘公车过去,其实走路也不过二十分钟左右。
我一到车站就先去书店。我原本计划在书店里买了推理小说文库本(* 普遍来说
,日本出版社在新书出版一段时间之后,会将作品再次推出尺寸较小、价格也较平实的
版本,即为文库本。不过也有新书一发行就是以文库本上市。)之后,到柏青哥店打打
小钢珠再回家。
因为今天是假日,书店里人很多,不过大多都聚集在杂志区。年轻女孩注意的是
流行杂志,男性们则在寻找刊载了清凉照片的杂志。以摩托车、运动等为主题的杂志也
出了不少,据说专门报导电视节目的杂志最近也卖得相当不错。
但是在大批杂志当中也有许多不幸停刊的。有些是在过度竞争之下惨遭淘汰,也
有的是因为该领域整体受欢迎的程度下降。
科学类的杂志就是一个好例子。
我记得以前曾有段时间,好几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科学杂志,最近便少了许多,读
者不爱看科普类书籍肯定是原因之一吧。以我来说,我会因为爱看的科学杂志停刊而感
到失望,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
除了杂志区之外,说到人气鼎盛的就是漫画区了。但是一册册漫画都封了胶膜,
无法当场站着翻阅,...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11067 | 29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2d6dd0101db0i.html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
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
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
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
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
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
,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
点。这是什么缘故呢了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
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
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 阅读全帖 |
|
L******1 发帖数: 183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o2011 (LiAo2011),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艾未未事件]刘晓原律师@liu_xiaoyuan 5月24日“消失”的推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5 00:26:03 2011, 美东)
发信人: wuchan (吴铲), 信区: Law
标 题: 刘晓原律师@liu_xiaoyuan 5月24日“消失”的推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25 03:26:50 2011), 站内
刘晓原律师@liu_xiaoyuan 5月24日“消失”的推文
5月24日下午,刘晓原律师 @liu_xiaoyuan 突然发推求客户端,说要删除一些“敏感”
推文。为让
广大网友明白何为“敏感”推文,以免重蹈覆辙,有心网友特将其删除前后推文做了对
比,发现被消失
的“敏感”推文有如下16条,均与艾未未案相关:
1. 从言论上找不到问题整人,就从经济上找罪治人。这是"修理"异议人士的贯用手
法。
http://twitter.com/#!/liu_xiaoyuan/sta...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1 佛教依于众生皆有第八识如来藏,因此可以平等地成就佛道而说“一切众生平等”
,才是真正没有种姓阶级制度而超越世间种姓的真沙门。除此之外,假沙门必然依于众
生五阴的不平等,建立种种世间种姓差别而增加世间的痛苦。然而,佛教之外的假沙门
,不但经常制造世间种姓阶级制度,乃至建立不可跨越的宗教种姓制度,增加世间的众
苦。例如,基督宗教在宗教上建立上帝、人类、动物三者间永远不可跨越的宗教种姓阶
级。《旧约全书》〈创世记〉1:26:
“上帝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
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基督宗教认为没有生死轮回存在,人类是上帝所造的,上帝永远是上帝,因为上帝
可以永远不死;人类不论作什么,永远是人类,因为人类有生必死,死后由上帝审判升
天受乐或下地狱受苦,但仍然永远是人类,永远是上帝的奴仆而附属于上帝;动物不论
经过多久,永远是动物而附属于人类,因为动物没有情感灵魂,上帝让人类永远管理动
物。因此,动物永远必须被人类任意地宰制,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人类也永远必须服从
上帝,因为上帝创造一切、审判一切,具...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32 ·断章师爷·
“积非成是”的意思是指长期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参见清代语言文字学
家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
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我最早注意到文字中的积非成是的问题,大概是四十多年前。当时我是“文革”的逍遥
派,成天躲在寝室里捧着《鲁迅全集》消磨时间。看到鲁迅在《答KS君》中尖酸地讥讽
章士钊:“至于这一回……连成语也用不清楚,如‘每下愈况’之类。”《鲁迅全集》
给出的注释是:“‘每下愈况’语出《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
也,每下愈况。’。 章士钊在《孤桐杂记》中,将这个成语用为‘每况愈下’:‘…
…民国承清,每况愈下。’”我去查了辞书后,才得知庄子原文中“每下愈况”意思是
说,管理市场的官员从经纪人那里知道,用踩踏猪的办法来判断猪的肥瘦,越是向下踩
踏,就越能正确判定。庄子以此比喻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参见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狶难肥处,故知豕肥耳。”)其实,
后来才得知“每况愈下”也并不错,源出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蓍龟...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squimau (雪门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7:41:25 2012, 美东)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1268 | 34 what??? i must go ask my mom what time i was born leh
if i remembered right, 名利推求竟若何?前番辛苦后奔波。
命中难养男和女,骨肉扶持也不多
//curse u
:7 |
|
j*******7 发帖数: 6300 | 35 http://cclw.net/withess/4-03/wjjd.htm
我十基督=?
作者: 冰心
五月十八号上午,富柯慕慈太太到我们学校来演讲,她站在台上,举着一张纸,上
面写着“西门十基督=彼得‘自己’十基督=?”我看见了之后,脑中忽然起了无数的
感想。她的演讲,我几乎听不见了。
以西门的勇敢,渗在基督的爱里,便化合成了彼得,成了基督教的柱石。我要是渗
在基督的爱里,又可得怎样的效果呢?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叶儿都舒展了,浅绿深红,争妍斗艳的,各自发扬他的鲜
明。─—然而假若世界上没有光明来照耀他,反映到世人的眼里;任他怎样的鲜明,也
看不出了,和枯花败叶,也没有分别了。
世界上有了光明了,玫瑰和蒲公英,一同受了光的照耀,反映到世人眼里;然而他
们所贡献的颜色,是迥然不同的。慰悦感情的程度,也是有深浅的。因为玫瑰自有他特
具的丰神,和草地上的蒲公英自是云泥悬隔呵。
基督说:“我是世界的光。”又说:“你们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
明之子。”使徒约翰说,“那是真光,照亮凡生在世上的人。”
世人也各有他特具的才能,发挥了出来,也是花卉般争妍斗艳,然而假如他的天才
,不...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36 远志明鬼话欣赏
为了把基督教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远志明不遗余力的“寻找两者共同点”,以昭示“
中国人老祖宗信上帝,所以我们要信耶稣”,比如:
一,牵强的传教法。
远志明讲:“《圣经》说: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老子则说:道“乃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圣经》说:上帝七天造物,《周易》说:“七日来复,天行也。”《
圣经》说:上帝使天下发大水。《国语》也说过发大水。。。这不都是相同点吗?总之
,中国文化和基督教姻缘很多。
可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这与耶和华造万物不一样。上帝掀起洪水,女娲补的
却是天,天上地下岂能混淆?《圣经》里的上帝,神圣不可侵犯,《诗经》上却说:“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说上帝死板、
放荡、残暴。虽是暗喻暴君,却把上帝给骂了。老子反对苛税:“民之饥,以其上食税
之多,是以饥”,而上帝却要收十一税:“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
是耶和华的”(利27:30)这一切差异,怎么解释呢?
远志明还认为:龙就是诱惑夏娃吃禁果的蛇,“蛇,也叫古龙”。可是,女娲也是
“蛇身人首”(《帝王世纪》)。远志明把“上帝用彩虹与挪亚立约”,...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8775 | 37 四
我努力找寻其他真理,一如我先前发现不能朽坏优于可能朽坏,发现你不论怎样,定必
不能朽坏等真理一样。一人决不能想像出比至尊至善的你更好的东西。既然不能朽坏确
实优于可能朽坏,一如我已经提出的,那末,如果你可能朽坏,我便能想像一个比你更
好的东西了。因此,既然我看出不能朽坏优于可能朽坏,便应从这一方面研究你,进而
推求恶究竟在哪里,换言之,那种绝对不能损害你的朽坏从哪里产生的。朽坏,不论来
自意志,不论出于必然或偶然,都不能损害我们的天主,因为你既是天主,天主所愿的
是善,天主就是善的本体,而朽坏便不是善。你也不能被迫而行动,因为你的意志不能
大于你的能力;倘若意志大于能力,那末你大于你本身了,因为天主的意志与能力即是
天主的本体。你又无所不如,对于你能有偶然意外吗?一切所以能存在,都由于你的认
识。对于天主本体的不能朽坏,不必多赘了,总之,天主如果可能朽坏的话,便不成为
天主了。 |
|
J*******g 发帖数: 8775 | 38 六
我也已经抛弃了星命家的欺人荒诞的预言,我的天主,对于这一事,我愿从我心坎肺腑
中诵说你的慈爱。因为是你,完全是你——谁能使我脱离错误的死亡?只有不知死亡的
生命,只有不需要光明而能照彻需要光明的心灵的智慧,统摄世界、甚至风吹树叶都受
其操纵的智慧才能如此——是你治疗我不肯听信明智的长者文提齐亚努斯和杰出的青年
内布利提乌斯的忠告而执迷不悟的痼疾。前者是非常肯定地,后者则以稍有犹豫的口吻
一再对我说,并没有什么预言未来的法术,不过人们的悬揣往往会有偶然的巧合,一人
滔滔汨汨的谈论中,果有不少话会应验,只要不是三缄其口,否则总有谈言微中的机会
。你给我一个爱好星命的朋友,他并不精于此道,而是如我所说的,由于好奇而去向术
者请教,他又从他父亲那里听到一些故事,足以打消他对这一门的信念,可是他并不措
意。
这人名斐尔米努斯,受过自由艺术的教育和雄辩术的训练。他和我很投契,一次他对他
的运气抱着很大希望,从而向我请教,要我根据他的星宿为他推算。其时我对于此事已
开始倾向于内布利提乌斯的见解,但我并不表示拒绝,只表示我模棱的见解,并附带说
明我差不多已经确信这种方法的无稽。他便向我谈起他的父亲...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39 http://www.hhfg.org/xxsz/f112.html
八正道:这是如来说法,最先揭示的道品,为离邪向正,转迷启悟的修持轨范。八正道
,应称为『八圣道分』,或『八圣道支』。这是成圣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种成分。
一、正见:於四谛、二谛、一实谛的深彻知见,为八正道的主导者。正见,最先是
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
,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舍邪恶而信
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这是「於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
1.世间正见: 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只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
」而不能出世。
2.出世正见: 对於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那才是 向解
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
就。得了佛法的正见,即应引发正志.
二、正志:对於正见的内容,深思而求其实现。
正志──奘译正思惟。这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
、发动思。从理智方面说 |
|
a**u 发帖数: 8107 | 40 ☆─────────────────────────────────────☆
purity (purity) 于 (Sat Sep 6 19:45:19 2008) 提到:
http://www.hhfg.org/xxsz/f112.html
八正道:这是如来说法,最先揭示的道品,为离邪向正,转迷启悟的修持轨范。八正道
,应称为『八圣道分』,或『八圣道支』。这是成圣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种成分。
一、正见:於四谛、二谛、一实谛的深彻知见,为八正道的主导者。正见,最先是
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
,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舍邪恶而信
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这是「於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
1.世间正见: 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只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
」而不能出世。
2.出世正见: 对於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那才是 向解
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 |
|
s******g 发帖数: 5074 | 41 文章原地址:http://lhsys.blog.sohu.com/36893738.html
三慧:指闻、思、修三慧。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1、闻:闻慧是基础,广义上说,通过一切听、看、问、嗅、接触等等方
式从自己原有的知识范畴以外取得的知识与经验都是闻慧。
2、思:思是在闻的基础上而成,也就是对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经验通过
头脑的思维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判断和对比,进行形成完整、系统而简明
的认识。
3、修:修慧分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修行的。
世俗的修慧包括与他人交流、勾通、辩论,或是进行各种社会性的工作与
实践,通过这种自身的外在行动,发现自己在闻与思中的不足与优势,并加以
补充、修正与完善。
修行的修慧是指通过禅定、瑜伽、冥想等方式从内在修行,产生对事物与
人生的根本转变,最终获得解脱涅槃。
一般来说,修行的过程是以闻开始,在思的基础上获得确信,并通过思的
方式对修的具体方式加以适当选择,然后以修慧达到最终觉悟的结果。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七八五经》解闻慧云“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
知、黠慧、开觉、观察”。《中阿含经·圣道经》以闻慧为“正见”的基础,也
就是步入佛法的第 |
|
a*****y 发帖数: 33185 | 42 第十章神迹
第一节
在梯洛岑博士(Dr·Tillotson)的著作内有反对“神肉实在说”、(RealPresence)
的一种论证。对那样不值得认真反驳的一种学说,他那个论证也
就够简洁,够精美,够有力了,别的较好的论证也就难以再找到了。那个博
学的教长说,人人都承认,那种权威,不论根据圣经或传说,都只是建立在
圣徒们的证据上的,因为只有他们亲眼见过我们“救主”为证明他的神圣使
命而行的那些神迹。因此,我们对基督教真理所有的明验,不及我们对自己
威官的真理所有的明验那样可靠;因为即在原始建立宗教的人方面,前一种
明验也不比后一种大。那种明验如果再传给他们的信徒们,则它分明又要减
弱一等。任何人之相信那些证据,都不及他们相信自己感官的直接对象。一
个较弱的明验也从不能消灭较强的明验,因此,神肉实在说纵然在圣经中明
白给我们显示出来,而我们要相信它,那也是和正确的推论规则恰恰相反的。
这种教条所根据的圣经和传说,我们如果只当它们是外部的证据看,而且我
们如果不曾借圣灵的直接威动来心领神会它们,那它们的明验便没有感官的
明验那样强烈。因此,那种教条是和我们的感官相冲突的。
这类论证是最中肯的...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3 第十一章特殊的天意和来世的状况
我近来同爱好怀疑主义僻论的一个朋友谈过一次活。谈话时,他所提出
的许多原则虽是我所绝不同意的,但是它们既然似乎很奇怪,且和我在此书
中的全部推理连锁有关,所以我要在这里尽记忆所能及的范围把它们照原样
抄录下来,以求读者的判断。
在我们谈话之初,我就对于哲学所特享的好运气很表示羡慕。哲学之需
要完全的自由甚于它需要别的特权,而且它所以能够繁荣,多半是因各种意
见和辩论可风互相自由反对。恰好它的出生正在于爱自由尚容让的一个国
家,一个时代;而且它的最狂妄的原则也不曾受过任何教条、任何官许、任
何刑法的限制。因为除了普洛泰高洛斯(Protagoras)的放逐和苏格拉底的
毒死而外(后边这件事实还有别的动机),我们在古代历史中几乎找不到任
何一种顽固妒忌事例,如现在世人到处所传染的那样。伊壁鸠鲁安静地和平
地在雅典活到高龄,至于伊壁鸠鲁派还又得到祭司的身分,在雅典人那个久
已确立的宗教中最神圣的祭礼时,他们还可以在祭坛上来行祭典①。至于罗马
皇帝中最聪明者①还对各派哲学家,平均给以年金或薪俸,以收公家提倡之
效。我们很容易想到,在哲学的幼小时期,这种照顾是很必要...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4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
十二支中的识,是一期生命的开始。有些经典,从识支说起。这因为,推求现实的身心活动,到达识的结生相续阶段,已到了生死业报识的核心。后代唯识学者,以异熟的阿赖耶识为中心,来说明生死杂染的一切,可说是吻合佛意的。「缘」此结生的「识」,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于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照经上说∶不但因识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识。这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是要依于有取识(唯识学中叫作阿陀那识)的摄取而存在。反之,也因为身心的活动,有取识才能存在。正像没有领袖,就不可能有群众的组织活动;如没有群众,领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在十二缘起支中,著重在识缘名色。应解说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后,还是肉团的阶段。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07.html
菩提道次第广论
识者,经说六识身,然此中主要,如许\阿赖耶者,则为阿赖耶,如不许\者,则为意识。
此复若愚,从不善业起苦苦果,造作增长诸不善业,此业习气所熏,现法之识者,是因位识。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5 第十章 前世今生
心体二元?
意识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这无以名状的现象,究竟是在大脑发展了相当复杂的
程度后,经由演化过程自然而生,还是意识自无始以来即与物质宇宙并存?
意识是有赖大脑生起,还是存在于一切物质形体之外?心与身分离的观念是否合理
?如果意识可以存在于肉体之外,是否可以解释转世的原由?
郑:大多数生物学家都认为,在演化进程中,当脑细胞网络达到复杂性的门槛后,
意识就会生起。这理论隐含意识和生命一样出自于无生命物质的意思,但不知佛教是否
同意这种观点?
马:在宇宙演化的相关科学方面,佛教认同大部分的概念——当然,“开端”观念
除外——但不认同意识“源起”说。
依佛教的说法,意识跟我们认知的所有现象一样没有内在实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所体验的意识属于相对真理范畴,只是个有益的概念而已。也就是说,佛教相信“有意
识的非实性”(把心界定为意识的刹那流程)和“无意识的非实性”(心所认知的物质
外)之别,并不苟同许多生物学家所主张的,意识或心识生起于脑物质。
佛教把意识分成粗、细和微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脑的生化作用。第二层次是
我们习称为意识的主观经验,也就是说,心识自我审视、思...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6 郑: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既与现象界并存,心所察知的一切事物必然也和那个世界一致。
马: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所能想像到的事物,在宇宙间必然有个相同物!但是
,不管是逻辑上还是数学上,凡是一贯的概念系统必定是在反映意识和世界之间的互动
关系。理由很简单,除非将两者消灭,否则必定无法把它们分开。
郑: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回归到柏拉图和纯数学理念世界的观念。
马:佛教的立场很清楚。佛教虽然没有跟希腊哲学家辩论过,倒是碰过怀有类似观
念的印度教思想家。佛教从逻辑上批驳唯有理念的概念。譬如说,在印度有些人认为,
理念“树”是现存所有的树的基本本质,所以后者不过是“特例”,或这理念的粗显现。
郑:这就是柏拉图的论点,而且几乎是一字不变。
马:印度教哲学家宣称,如果这“树”的本质不存在,我们便无法构思出树的抽象
概念。它独立于任何特定的树之外,同时又可应用在所有的树上。佛教的答复是,我们
必须在这理念树和自然树之间找出有无存在性的关连,若有,那么这个关连必须在我们
可以体验的现象中出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这理念“树”本来就跟所有的树相连,
则应该是一树荣万树皆荣,一树枯万树皆亡。
如果这理念没有和自...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7 郑:佛教思证科学的相互主观知识与自然科学基础客观知识之间,岂不是有重大差异吗
?前者的主张可以归结为,“站在我所站的地方,你就可以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后
者则认为“不管站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都往那一点看,就会看到同样的东西”。漻勒
莱尔利用两个箭头表达光学错觉就是很好的例子:
<-------------------------->
>--------------------------<
在这里,客观知识是利用尺来取得,只要是看得懂等分的人都会看到两条线等长。
相互主观知识则是来自质问人们怎么看这两条线。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们都同意第一个
图比第二个图短了5%左右。两者的一致性极高,但第一例用的是共同物体(尺),第二
例则是人们利用自身的经验。
马:这并不表示佛教的思证法门不科学。我们如果将科学领域界定为可做物理研究
、测定和计算,则不啻一开始就把第一人称的经验和非物质的现象完全排除在外。若是
忘了这个限制,则我们不消多久就会主张,宇宙就只有物质和可做第三人称客观化的事
物。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间采纳了形而上的立场。
郑:这一来,很不幸我们就有漏失重要发现之虞。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为...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8 根本意识则大不相同。从甚深微妙的佛教密续部观点来说,根本识称为“本觉”,
不依大脑的作用而起。这种意识不杂不乱,超越正面和负面的推求思维,去除轮回心与
涅槃的误谬。根本识也称为“根本相续心”“自性光明”“究竟本质”“佛性”“意识
自然状态”“唯一天真本性”“根本清净”“自然映现”和“绝对空间”。
=====================
挥之不去的如来藏邪见冒出来了,这个应该是密宗宁玛派大圆满的观点 |
|
O*********9 发帖数: 552 | 49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
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信
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
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
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
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
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
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50 此主张违背《瑜伽师地论》,不知有何根据。
《瑜伽师地论》主张,心脏冷时识才离身,但是分两阶段∶麁想现行时(还有意
识),助念还有用,身体会有痛感。细想现行时,是无记心,助念听不到,身体也不会
痛。依八识说,就是六识不起,只有阿陀那识还没离身的阶段。
助念对死者只有在有意识阶段还可能有用,心脏冷了以后是绝对没用的。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云何善心死。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由此因缘。
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乃至麁想现行。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唯住无记心。所
以者何。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彼忆念。
云何不善心死。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彼于
尔时贪瞠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乃至麁细等想现行。如前善说。又善心死时安
乐而死。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恶心死时苦恼而死。将命终时极重苦受逼迫于身
。又善心死者见不乱色相。不善心死者见乱色相。
云何无记心死。谓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将命终时自不能忆。无他令忆。尔时非善
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然忆先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