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戏迷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g
发帖数: 15854
1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有没有京戏迷这儿?
喜欢听就听呗,不用系统学习了,我这里有好多选段,从北溟乘海生那里下来的,你要是
喜欢可以跟我联系
K**e
发帖数: 53
2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有没有京戏迷这儿?
这个, 北溟乘海生是何许人哪?
他的段子跟中国京剧网上的段子类似么?

s******g
发帖数: 15854
3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有没有京戏迷这儿?
缘悭一面,此人应该是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当年),我从他的服务器上面下载了10G的京
剧,有选段,有全本的戏
对此人十分崇拜
K**e
发帖数: 53
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有没有京戏迷这儿?
shifting啊, 你信箱里有信.

B****g
发帖数: 253
5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休恋逝水----两位名坤(女)伶与四位男大佬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10 12:49:00
民国前的京剧舞台与戏园子是男人的天下,女人不能进戏园子看戏,更不能做演员。
民国后,随着女人进戏园子看戏,出现了一批女戏迷。迷到极至者便去学戏,学到一定程
度者便又想上台过演戏的瘾,这样,京剧舞台上就出现了所谓坤伶,也就是女演员。
女子学戏演戏一般多学、演旦角与须生,因为这两类人物在戏台上最漂亮最出风头,
也是女嗓可以学的。而一般来说,那时能看得起戏的人家,多是小康之家以上,所以,这
些坤伶的家世也多比较好。也因此,坤伶们常被有权有势有钱的男人们瞄上,以做填房、
小妾与地下情人为首选。而在此之前,男人们想办这类事,多是只能去瞄穷苦家女子,或
去瞄八大胡同之类娼门中人。而今这些坤伶,色艺与家世,都是穷苦女子与风尘女子无法
比的,所以格外受男大佬们的追捧。
有朋友也许会问:既然她们这么好,那怎么就只能做填房、小妾与地下情人,就不会
有男人明媒正娶回家做真正的太太?要完全没有,那是不对的,但却极少。因为那时一进
演戏这行,就成了下九流,所谓
I***d
发帖数: 1023
6
来自主题: Xiqu版 - 梅花奖
张继青的当然过瘾。我觉得她真是昆曲第一旦,尤其牡丹亭,听过她的,别人的真没法
听。
当然就因为青春版啦。其实这两人我还都挺喜欢的,沈的扮相好,俞有传统巾生徇雅的
气质。但是综合讲,无论唱做,这两个都还差太远,光是苏昆的另一个沈mm就比白牡丹
强啊。
昆三班的人现在是上昆的青年骨干啊。小生有张军和黎安,前者已经被封昆曲王子了(
不得不吐一下这个上海的恶俗);刀马旦就是谷好好,功夫很不错的;净有吴双,这是
个好苗子,而且我觉得他对昆曲还挺有想法的,不像现在的一般年轻演员那种浮躁的心
境;旦角方面比较弱,现在主要是沈(日失)丽,是从六旦改成五旦的,就是因为当年
钱熠滞美不归,钱熠在年轻这辈里面其实是很有潜质的,如果留在国内的话,这件事让
我还是挺耿耿于怀的。
上昆现在还有一个很好的老生,和昆三班的人差不多年纪,袁国梁,是上昆从苏昆挖过
来的墙角。呵呵,到今天很多苏州戏迷还耿耿于怀哪。
I***d
发帖数: 1023
7
来自主题: Xiqu版 - 史敏也唱昆曲呀
这个吧,要辨证的看。我是不大喜欢张军这些乱七八糟的说法,不过呢,他对于普及昆
曲也是做了点事的。当初就是他发起的走进上海大学校园演唱,还是培养了不少听昆曲
或者对昆曲有了点了解的人的。他也喜欢上电视啊、广播啊、讲座啊各种各样活动,都
以宣扬昆曲为目的,虽然可能也满足了他本人一些喜好,呵呵。张军唱戏可能不够老实
,但是他起码一直在唱戏,而且因为他的时尚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开始认识昆曲,还是有
功的。
还有这个“王子”,确实是海派传统。三、四十年代就曾经票选“越剧王子”,一群阔
太太们都去支持尹桂芳,于是尹王子诞生。后来赵志刚走红,成为新一代越剧王子。张
军这个估计也不是他自己封的,但是他这个“从善如流”的态度也挺让我不喜欢的。其
实我根本就不喜欢“王子”这种传统。呵呵。
在上海戏迷里面,年轻一辈的小生,黎安比张军的人气高。这和黎安更踏实的唱戏有很
大关系我觉得。不过黎安的嗓子限制很大,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开嗓。据说计镇华就是
三十岁才开的嗓。
n******e
发帖数: 708
8
来自主题: Xiqu版 - 发一个自己唱得太真外传
这里水真深啊~~~
我觉得你唱得很好,特别是比较慢的部分。伴奏太赶了,很多小腔都来不及发就过去了
。我觉得梅派有点摇曳生姿的感觉,慢一点会更有味道。
以上是一个五音不全的戏迷的小小意见。。。
x*******k
发帖数: 68
9
来自主题: Xiqu版 - 大家好,xuyaoyork前来报道!
大家好,我是xuyaoyork,快点鼓掌欢迎啊~~
对了,大家就叫我有个小小的自号叫霄汉居士,颇有点历史了。好了。还有,我是男生
哦 :p
我现在在西部的山里。,如果有附近的朋友,一定要联系我啊
来到这个版,是因为08年4月旧金山迎接圣火时,在旧金山版贴了一段戏,“浩然正气
冲霄汉,惊醒了星斗闪闪寒”,被某位戏迷朋友发现,邀请来到这版。
我喜欢的戏曲很多啦,有京剧。越剧、昆曲、评剧、各种梆子都能接受,瞎听。
平时呢,我还喜欢西洋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学二胡多年),文学艺术,喜欢看足球篮
球和football,但极度缺少运动细胞。
嗯,还有,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以戏会友,戏如人生。
我想,我们一定会慢慢灌水熟悉起来,变成好朋友di~~~
x*******k
发帖数: 68
10
小秋是戏迷最追捧的两个年轻程派青衣之一(另一个是张火丁)
你去之前可以读读剧本,http://www.xikao.com/plays/play.php?id=70202012
也可以听听其中著名的唱段
h*********d
发帖数: 46
11
燕守平、迟小秋等应纽约梨园社的邀请, 12月6日,在纽约演出全本《锁鳞囊》,受到
广大戏迷和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剧照请分享:
http://www.flickr.com/photos/30644068@N03/sets/72157610860174957/show/
n*****t
发帖数: 6
12
来自主题: Xiqu版 - 用男人的身体画出惊鸿一瞥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31/node262/userobject1ai158393.shtml
中日版昆剧《牡丹亭》昨晚在苏州科文中心大剧院落幕。在苏州的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观众中不仅有苏州本地昆曲爱好者,还有大量来自上海乃至日本、欧美的戏迷,他们中大部分都是慕名前来,为的是一睹全剧的策划和主演,有着“日本梅兰芳”之称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而坂东玉三郎在两场演出中惊艳登场,几乎倾倒了所有观众。在演出前对话早报记者时,坂东玉三郎对女形艺术这一跨越性别的艺术谈了自己的体会。
东方早报记者 潘妤
中日合作版昆剧《牡丹亭》演出前夕,早报记者特地赶赴苏州,采访了这位卓有声誉的艺术大师。在苏州昆剧院充满苏州园林意趣的小小院落内,刚刚结束彩排的坂东玉三郎卸去了脸上厚重的油彩。刚才舞台上惊鸿一瞥的古典美女,立刻回复到了生活中日本男人的模样,只是,年近60的年纪,怎么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普通的休闲装束,也掩盖不了一种优雅的气质。
早报记者:中国京剧之前曾经有过全盛的男旦时期,但现在已经近乎消亡。日本歌舞伎的女形(男旦)艺术却完整地传承下来,您怎
k***u
发帖数: 48
13
来自主题: Xiqu版 - 用男人的身体画出惊鸿一瞥
精神可嘉。日本人能学成这样不错了

无虚席,观众中不仅有苏州本地昆曲爱好者,还有大量来自上海乃至日本、欧美的戏迷
,他们中大部分都是慕名前来,为的是一睹全剧的策划和主演,有着“日本梅兰芳”之
称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
声誉的艺术大师。在苏州昆剧院充满苏州园林意趣的小小院落内,刚刚结束彩排的坂东
玉三郎卸去了脸上厚重的油彩。刚才舞台上惊鸿一瞥的古典美女,立刻回复到了生活中
日本男人的模样,只是,年
歌舞伎的女形(男旦)艺术却完整地传承下来,您怎么理解和看待这种跨越性别的艺术
的?
材料是男人的身体,然后用艺术的方法,让它看起来更像女人。这就好比是画一幅画,
身体就好比一张白纸,我要用色彩、线条,画出风景,虽然画出的风景并非是现实中的
样子,但它就是艺术作品。
女性,难度是一样的。因为要把自己的身体材料塑造成舞台上的样子,是需要漫长的训
练的。女演员需要先把生活中的自己否定一次,才能达到舞台上美的要求。
m******n
发帖数: 126
14
来自主题: Xiqu版 - 用男人的身体画出惊鸿一瞥
interesting

无虚席,观众中不仅有苏州本地昆曲爱好者,还有大量来自上海乃至日本、欧美的戏迷
,他们中大部分都是慕名前来,为的是一睹全剧的策划和主演,有着“日本梅兰芳”之
称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
声誉的艺术大师。在苏州昆剧院充满苏州园林意趣的小小院落内,刚刚结束彩排的坂东
玉三郎卸去了脸上厚重的油彩。刚才舞台上惊鸿一瞥的古典美女,立刻回复到了生活中
日本男人的模样,只是,年
歌舞伎的女形(男旦)艺术却完整地传承下来,您怎么理解和看待这种跨越性别的艺术
的?
材料是男人的身体,然后用艺术的方法,让它看起来更像女人。这就好比是画一幅画,
身体就好比一张白纸,我要用色彩、线条,画出风景,虽然画出的风景并非是现实中的
样子,但它就是艺术作品。
女性,难度是一样的。因为要把自己的身体材料塑造成舞台上的样子,是需要漫长的训
练的。女演员需要先把生活中的自己否定一次,才能达到舞台上美的要求。
Y*********e
发帖数: 4847
15
来自主题: Xiqu版 - 拜山贴
张火丁李胜素戏迷
大家好~
t******o
发帖数: 59
16
来自主题: Xiqu版 - 新手报道啦
也来报到下
在中西部农村的京剧、昆曲戏迷
b********i
发帖数: 46
17
我喜欢再芬姐姐,漂亮。。。因为喜欢看漂亮的戏,被老戏迷批评,说看戏哪能看长相
,要听其中的韵味。可我就是喜欢看美女啊。
A*h
发帖数: 7925
18
有种说法,韩粉说,我们是韩粉,不是戏迷,呵呵:)
韩再芬已经老得一塌糊涂了,整个脸部线条都是往下走的。演唱上先是走甜腻路线,然后改革,玩得歌不成歌戏不成戏,潜心塑造悲情领军状。曾经看过她和沈铁梅,茅善玉同上艺术人生,虽然剧种不同,但是专业水平,处世,境界,立见高下。唉,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啊:(
严凤英的问题是高音区不成,爆发力不够--这些在安徽黄梅戏学馆教学的时候,特别注意了,因此后来的五朵金花在这方面已经超越了严凤英,以吴琼为最。而韩再芬,不知道是被麻派带的还是本身条件走下坡,红了之后音域越来越低,越来越窄,爆发力也根本谈不上了:( 最糟糕的是还有剧场演出对口型的丑闻--吃饭的家伙都不要了啊:(
非常怀念她早期的孟丽君。虽然她早期拍的那个小辞店被改得走了味,但是那个时候她刚出道,还是蛮清新的。
M*****n
发帖数: 16729
19
严凤英自杀后被剖尸,检查肚子里的特务工具(组图)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李乃清发自上海
“我在旧社会是一个鬼,解放后党把我变成了人。”
黄梅戏名伶严凤英,生前说这话时,眼里噙满了泪。但在广大戏迷看来,她更是个仙,
从《天仙配》到《牛郎织女》,人们记住的,是她迎面扑来的美与善。
“严凤英这一生最重要的意义,是把黄梅戏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戏,变成全国普受大众
喜欢的剧种。怎么变成的?正是严凤英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她既没学过文化,也没学
过乐理,这些她都不懂,她只是为黄梅戏而生、为黄梅戏而死。她个人的美,都在舞台
上展现了,她的《天仙配》演得质朴,《女驸马》演得可爱,我们这些没见过她本人的
人,看到的不就是这些吗?再一个,生活中的她,我相信一定是率真的!”接受采访时
,“小严凤英”吴琼,对前辈大师充满肃然的敬意。
严凤英 永远的七仙女
戏道
严凤英乳名小鸿六,出生于安庆,祖籍桐城罗家岭。启蒙老师严云高是位补锅手艺人,
当时牵头草台戏班。小时候,一上午她就学会一出唱做并重的小戏,让师父大为吃惊:
“鸿六儿真乖巧,戏像是前生学会的一样!”
她不仅用心研究黄梅戏唱腔,更是博采众长。北昆名家白云生曾到
r******y
发帖数: 9892
20
来自主题: Xiqu版 - 请问下纽约的戏迷朋友
我偶然听说在纽约伊丽莎白路上有一家叫“东方文化中心”之类名字的书店,据说能找
到一些京剧剧本琴谱之类的,请问有哪位知道具体地点么?
I***d
发帖数: 1023
21
来自主题: Xiqu版 - 请问下纽约的戏迷朋友
在唐人街。坐地铁B/D坐到Grant Street,沿Grant Street走到Elizabeth,在
Elizabeth街上右转一点点就到了。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琴谱剧本。
r******y
发帖数: 9892
22
来自主题: Xiqu版 - 请问下纽约的戏迷朋友
谢谢,这次到纽约去看看:)
r******y
发帖数: 9892
23
来自主题: Xiqu版 - 迟小秋艺术简历
你要是5到10年前说这话,我基本同意,这几年还是多少有些发展的。毕竟咱现在比起
前些年口袋里还是多了点银子,新编剧多了不少。基本上五小程旦都有自己的新剧,数
量和质量就依据各人的实力或者说是网罗人才的能力而有所不同。当然,我不是说凡是
新编剧都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它是实现创新的一种方法,至少有了新编剧就会有些新
段子,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比较突出的当然是火丁了,她的《白蛇传》将来会成
为程派的经典的,就说《雨过天晴湖山如洗》和《保和堂》,那种含蓄的风流妩媚就可
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不管是横比还是纵比……当然,她成功的新剧不止这一部,还复
原了很多快要失传的程派老剧,比如鸳鸯冢火焰驹。在国内她演出的时候,底下的戏迷
一般都是要求加唱新剧和这些复原剧。
w*****n
发帖数: 937
24
来自主题: Xiqu版 - 费城京剧演出?
前两天,新泽西这边有个周新来京剧演唱会。听去过的同事说,报幕的预告过段时间费
城好像有个演出,大陆来的,不过同事不是戏迷,没记下名字,有没有消息灵通人士知
道?
B*******a
发帖数: 452
25
张君秋先生创立的张派唱腔以其甜、润、脆、亮的声音和俏丽婀娜的艺术特色,深受广
大戏迷的喜爱。王蓉蓉作为优秀的张派继承人,深得张先生的真传,成绩显著。但有戏
迷朋友认为王的唱腔与张相比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对此本人也有同感。张的唱腔艺术精
深复杂,易听难学,客观的说,王已做得很好。所谓的缺点或毛病即便是然,也只能说
是是美中不足。本人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以“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这句唱腔为例,
谈谈王与张的差异,以及我对张派唱腔的理解。
一、 声音(发声)
声音是构成声腔艺术的最主要的要素,是基础。演员的歌唱声音由其先天的嗓音条件和
所掌握的发生方法决定。张的嗓音条件得天独厚,再加上他的方法,造就了一种甜、脆
、润、劲这样的声音。王的嗓音条件应该不逊于张,只是由于性别的关系而有一定的局
限性。但王在声音或发声方面似乎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受”、“迫”二字。听
起来闷、浊、笨,不如张那么鲜活。根据声音推断可能是由于嘴唇前突(撅嘴),舌根
塌陷,声音太深、太靠后造成。
张的声音女性的特质非常逼真,可以感觉到他在声音上极力地追求女性的纤细和柔美。
而现在很多学张派的女性似乎存在本末倒置的误
B*******a
发帖数: 452
26
来自主题: Xiqu版 - 名家说腔(ZT)
名家说腔
整理:郝协成
共记录CCTV11频道《跟我学》、《戏迷俱乐部》、《知识库》等栏目中名家点评,论说
的要点百余条,分类整理。
一、气息
腹式换气,就像鼻子闻花香的过程。要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相结合。
气口要合理安排,不同的位置要分别留不同的气口,或大气口,或小气口,或偷气,或
缓气,或抢气。要防止开始气多,以后气不够,浪费气息。
气息运用体现韵味。
气口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着唱腔的表情达意,关系着唱腔的流畅顺达,在拖腔、快板、流
水中显得更重要。
音断意不断的地方不是气口,不能换气。
要提起来唱。腹部肌肉要随演唱逐步收紧,只要唱就要收小腹。
气从最下面提起来,出去的时候再控制好大小强弱。
偷气不能明显,缓一下就行了。
流水、快板唱段中时间允许时,一定要把气吸沉下去,时间紧时缓一向下就行了。该换
气时不换,想换时来不及了。快板换气浅,慢板吸气深。
气沉下去,再提上来,上下贯通。
高音要用丹田气从下向上奋,不能只用咽喉部。
气不要只在胸部,在胸部唱自己吃力,听了也难受。
流水、快板要多用缓气,在前一个字收音时略微吸一下,后一个字马上出来,这样无明
显停顿的感觉,听不出在换气。
腹部要支撑
B*******a
发帖数: 452
27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海内外华人心中共同的“国粹”。在中国对
外文化交流和对内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流传数
百年的传统文化艺术,京剧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一些发展却和本身地位不甚协调。目前
,有些院团一味追求大制作、大成本,邀请话剧或歌剧导演进行所谓“新编京剧”的创
排,往往演出数场便束之高阁,浪费大量舞美服装道具,而没有在戏迷观众中产生应有
的反响。
我们常讲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环境变化做出相应调
整。可是目前众多新出炉的新编戏,往往一味靠近其他艺术元素,过分强调舞美布景和
服装上的夸张,甚至有些还去掉京剧基础的伴奏乐器,使演出效果不伦不类,丝毫没有
京剧的影子。而初入门的观众由于没有比较,便会认为这就是“京剧”,失去了对京剧
的正确认识。青年观众由于没有接触到真正优秀的传统京剧而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也许
从此对京剧敬而远之。不仅仅是京剧,各戏曲种类都有这样“大制作”的苗头。我认为
,我们要清本正源,杜绝这样不伦不类的“继承发展”,将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形式拉
回原本的艺术领域,更要对这种光注重外表没有骨肉的剧
L*******i
发帖数: 1126
28
有道理.很少有新戏会有戏迷学唱.听了就过去了.
B*******a
发帖数: 452
29
来自主题: Xiqu版 - 水果佳人迟小秋
提起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我们便会想起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艺术形象
:《锁麟囊》中的薛湘灵、《六月雪》中的窦娥、《玉堂春》中的苏三等。迟小秋端庄
秀丽的扮相与幽咽婉转的纯正唱腔倾倒了无数戏迷,也因此在全国屡获大奖。
走下舞台,洗尽铅华的小秋是一个气质优雅、开朗大方的女子。不吊嗓、不演出的
闲暇时间,小秋也喜欢在家做几样可口的菜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尽管小秋的拿手
好菜是红烧肉和红烧排骨,但她尤其偏爱清淡口味的菜肴。小秋觉得在家里一边听着舒
缓的音乐,一边给家人做着可口的饭菜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其实京剧演员是一个很苦的行当,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是不夸张。
小秋那优美纯正的唱腔得益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吊嗓练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便是小秋这些演员戏剧生涯的真实写照。也许京剧演员需要经常吊嗓的缘故,迟小秋
对各种润喉清肺的水果情有独钟。一年四季,小秋吃水果从不间断。每天一个苹果一是
小秋不变的饮食习惯。而葡萄却是小秋的最爱,葡萄那爽口甜润的清新滋味是其它水果
比不了的!另外,荔枝、水蜜桃、哈密瓜也是小秋喜爱的水果。小秋经常应邀到国内外
g********e
发帖数: 83
30
请问你的ID是什么:
greatmouse
想让大家都怎么称呼你啊 给自己起个昵称吧:
球球
男生 还是女生?:
女生
说说你是怎么来到onstage版的吧:
Google...google各种海外戏迷的据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喜欢哪些戏曲:
痴迷京剧。越剧,豫剧,二人转和大鼓什么的也喜欢。
平时还有些什么爱好:
看看足球,唱唱歌。
欢迎你~~跟大家说点什么吧...:
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想到能和大家在天涯海角一起听戏,看戏,爱戏就很激动:)大
家多多关照啊!
好了,最后一个问题,现居何处:
纽约长岛
w*****n
发帖数: 937
31
还有哪些海外戏迷的据点?分享分享?
B*******a
发帖数: 452
32
中国戏曲学院诸多明星教师中,人气最旺的非张火丁莫属。虽然以教授头衔加盟教师行
列刚满一载,但张火丁显然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一新角色,在昨天举行的中国戏曲学院庆
祝新中国60华诞“大型献礼演出”媒体见面会上,一向不善言谈的她讲起话来不再如以
前那般窘迫,虽然依旧是惜字如金,但内敛中又多了几分为人师表的从容。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戏曲学院将集合学校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在长安大戏院连续上
演“经典京剧折子戏”专场、经典大戏《龙凤呈祥》、程派代表作《锁麟囊》以及红色
经典《红色娘子军》。其中《龙凤呈祥》和《锁麟囊》都将由张火丁领衔。自从去年9
月加盟中国戏曲学院至今,张火丁一直兑现着给戏迷的承诺——不会远离舞台,京津沪
三地的巡演直至今年5月才结束,这次10月的演出后还要准备年底赴台湾的演出。
昨天,当了教授的张火丁第一次谈起自己这一年来的生活,“一周一次课,每次4节,
主要教剧目,以程派折子戏为主,从上学期开始带的是大二的学生。现在这些孩子学戏
跟我们那会儿完全不一样,他们的问题特别多,我的表达能力也跟着他们逐渐练出来了
。”
同《锁麟囊》相比,《龙凤呈祥》对于张火丁来说似乎演出的机会并不
S********8
发帖数: 4466
33
来自主题: Xiqu版 - 章诒和直言:戏曲必死
wow,这篇文章把这么多戏迷同学都给气出来了,不容易啊;
不过,白牡丹虽然不能说是当今昆曲的杰出代表,也没那么糟糕吧,俺还正打算要买那
套DVD呢,后面的花絮部分挺有意思的,收录了熊猫们教两位年轻演员的种种场景。
w*****n
发帖数: 937
34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841076/
北昆张毓文的昆剧情怀
唐建光
引子
2006年4月2日下午,因为中国昆剧研究会《兰》刊准备用《戏痴张玉文》的报道,关于
作者有些疑问,我打电话给张老师核实。
张老师说,作者姓名是笔名,确实有这么一个“红姑”采访过。文章标题的姓名是错了
,应当是“钟灵毓秀”的“毓”,文章还有不少错,登载的话要更正一下。于是我就读
给张老师听,张老师随机指出错处。这样通读完了,我意犹未尽,觉得文章仅限于人物
简介。怎么个“痴”法还没有说到呢。这么一说,张老师也有同感。于是我们就约了星
期二晚上七点左右电话访谈。
4日,白天我结束了开课的任务,感觉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下班后,心中正筹划先替爱
人去上晚班,到了七点再出来打电话。没想到雷电交加,一阵阵暴风骤雨没有停歇。出
门不多远就湿透了。我在屋檐下躲雨,心想还是早早回家吧,刚好回家可以从容采访。
到家赶紧吃饭,吃了饭都快七点半了,赶紧地给张老师打电话。
电话通了。张老师说:怎么说呢?我说:就从学艺的过程说起吧,怎么就学昆曲了呢?
一、只要是戏都喜欢
我小时候是戏迷,虽然不懂
h*********d
发帖数: 46
35
说说京剧
京剧起源于乾隆年间,盛行于清朝末年和民国战乱时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京剧和唐
诗、宋词、元曲这些国粹齐美,一脉相承。众所周知,诗是要吟的,词是要唱的,元剧
是要演的。但是,古人怎样吟诗、怎样唱词,都已无从考证了。元杂剧的剧本保存完好
,曲牌名也标得很清楚,甚至有些图画和文字说明留存,但元人怎样唱戏,不得而知。
也就是说,我们那些国宝已是残缺不全的了。京剧还相当完整,内容丰富,既有很深的
文学底蕴,又有强劲的表演艺术功力,加上了音乐和舞蹈,都是纯粹的国货。不能不说
京剧之后,再也没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了。

京剧很特别,可以比较一下其他舞台表演艺术形式。话剧只说不唱;歌剧只唱不说;芭
蕾不唱也不说;百老汇秀,排场华丽,但总觉得不够讲究。而京剧,正如理论大家齐如
山所说“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再精辟不过的概括了。京剧的每个细节都很讲究。本
人也曾经有个比喻:听流行歌曲,像喝饮料,清凉可口;高雅音乐,如同葡萄酒,醇厚
凝重;而京剧就是二锅头、五粮液,喝一口,回肠荡气,那才叫过瘾儿,那才叫够劲儿
。喜欢京剧以后,流行歌曲就听得少了,老觉得不够味儿。
在文学艺术界,京剧有着广泛
S********8
发帖数: 4466
36
写得好,等版主看到了,把演出消息置顶得了
L*******i
发帖数: 1126
37
"喜欢京剧以后,流行歌曲就听得少了,老觉得不够味儿。"没错儿, 就是这样的感觉
y********r
发帖数: 241
38

话说那个演出是现场买票么?
20刀的student discount是只给宾大学生的,还是不管哪里的学生证都可以?
h*********d
发帖数: 46
39
Please contact the executive team of PCOS as listed and mention that you saw
this post, you may get a discount, up to 50%.
Thank you all, guys. You are very welcome to enjoy our show.
w*****n
发帖数: 937
40
大赞,正联系订票呢

saw
g********e
发帖数: 83
41
来自主题: Xiqu版 - zz: 谁的梨园盛世?
转载自中国京剧论坛。
每次看文化沙漠的文章,总有一种感觉像是冰冻着的心被敲碎了,说的很透彻。“赶上
了京剧的末世”是啊,作为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普通戏迷,无力改变什么,只恨我
生太晚……
谁的梨园盛世?
本帖最后由 文化沙漠 于 2010-6-18 15:09 编辑
文化沙漠
近几年,许多媒体上,梨园盛世之说此起彼伏。好像中国经济发达了,梨园就必
然盛世。这种说法儿风起云涌,仿佛梨园已经真的逢了盛世。
纵观中国戏剧史上的盛世,各类盛景不胜枚举。拿京剧来说,历史上的“同光名
伶十三绝”时期是盛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兴起的时代是盛世;解
放初期至文革,好歹也算盛世之末吧。但凡盛世,皆是一种特点:开宗立派者众,名家
迭起,艺人水准炉火纯青;大众鉴赏力、审美力普遍良好,社会文化氛围自由活跃。如
斯种种,才称得上真正的梨园盛世。
今日谈盛世,随着时代发展,也应对梨园有新的标准和要求。就简单说戏码吧,
前辈们动辄几百出戏的演,艺术上唱、念、做、表各展面貌,独
B*******a
发帖数: 452
42
来自主题: Xiqu版 - 王吟秋教唱春秋亭
现在唱程派的都新加了笙的伴奏,感觉这个可能也会对唱法有些影响。有人觉得加得好
,有人觉得是破坏,我也说不上来。
我觉得程先生的原唱吐字也有些听不太清楚,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反切音用得太多。反正
我一开始听他四十年代的唱片,要是不看唱词有不少地方都听不仔细。不过好像这也是
以前程派的一个特点。你看我以前贴的“赵荣琛的回忆:为毛主席演唱。”,毛主席对
赵说“像《武家坡》、《贺后骂殿》,我都熟,用不着看唱词。新戏就不行了,看不到
唱词,我听不明白唱的是什么,就没意思了。”看来毛主席这样的戏迷也是这样,先要
是不知道词,就听不太清楚程派的唱。
B*******a
发帖数: 452
43
以下的热帖文字是喜爱新艳秋(1910-2008)艺术的朋友真实记录,不知道在网上被转
载了多少次,她一直是我心中的痛。今年初我才知道,我认识的朋友也曾去探望过她,
仿佛也带去了我迟到的祝福。于是心里安慰了许多。
下午匆匆的赶到钟荣老师家,作完了访谈之后已经是4点多钟了,钟荣老师提出来:“
我们去看看新先生!”我兴奋的答道:”好啊!”钟荣老师拿起准备好的绿豆糕和相机
,我们就出发了。 在出租车上,钟荣老师对我说:“新老师现在很孤独,她希望别人
常去看看她,她今年92了……”这言下之意我很明白。
下了车,我在想端午节该给老人家买点什么呢?钟荣老师说:“你什么也别买,就买2
袋麦片吧,她早上起来就爱喝这个,别的她也吃不下。”我们拎着东西敲开了新老的家
门,这是位于长白街的一幢旧楼,为我们开门的是新老的孙女,钟荣一进门就问:“奶
奶呢?”孙女说:“奶奶病了,在屋里躺着呢!”“病了?”我们走进了新老的房间。
这个房间很狭小,一个旧迹斑斑的橱柜,一个坐塌了的旧沙发,上面堆着凌乱的衣服。
地面上很脏,墙角有很多尘垢,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打扫了,新艳秋盖着毛巾毯躺在床
上,她瘦弱的令人难以置信,她蜷缩着
S********8
发帖数: 4466
44
话说07年1月18日北京长安剧院张火丁的“锁麟囊”,俺去看了,在开场前上厕所的时
候,见过老人家,当时就需要人扶才能行的,好几个人围着,没看清;只是女厕门口颇
围了些人,大家都在说,俺当时真想要拍照来者,又觉得不好,于是作罢。
她这个徒弟,钟荣,俺觉得唱得不咋地,所以一直也不关注。
B*******a
发帖数: 452
45
文章我开始贴过来也没怎么看,反正觉得标题有点意思,就先拿过来,以后有功夫再慢
慢看。不过这一看,觉得老人晚年还是挺惨的。钟容我就听过这个名字,其他的都不知
道。觉得听了程砚秋以前的原唱,其程派的人的都不能比了。
不过觉得王吟秋教戏还是讲得很细的,细节上忠实程先生的原唱。虽然对于锁麟囊网上
我只找到了他教的春秋亭一段,没有我正在学的一霎时的教唱,但我从他教的里面发现
以前我瞎唱里很多不对的地方。比方说,王吟秋强调的立着的劲,口的大小,气音要有
控制的发,结尾的力度,以及不要唱胡琴,都是我原来的错误之处对我启发很大。看赵
荣琛的文章都写的不错,觉得赵荣琛这个人文化修养的功力和文笔都不错。
最后在八卦一个,听说王吟秋是同性怜。我萎缩的瞎联想一下,他不会教男情人学戏吧
,想着好寒啦。再八一个,说是当年谭富英和谭元寿也是父子不和。谭富英在临终以前
没拖言给谭元寿,而是他的学生。不过我一直都不喜欢谭元寿这个人,唱得没什么水平
还老是把位子站着,还喜欢到处抛头露面。感觉谭家到了谭元寿这里艺术就要慢慢末落
下去了。
s*j
发帖数: 7
46
谭元寿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晚年唱得不搭调,但身上的确很好,看看他的打金砖,
很漂亮。
B*******a
发帖数: 452
47
这个长安剧院的票好像很贵吧,现在当红的角要个快一千块的票吧。我上次回国想买票
给我爸看于魁智的戏,但我妈觉得价太贵了,坚决不干。不过现在我是一点都不想去买
票看戏了,觉得听这些老的唱片,看看音配像就可以了。
B*******a
发帖数: 452
48
感觉谭元寿就是被唱这个样板戏给唱坏了。武功架子谭门家传应该是很不错。但是看他
的表情和眼神,以及唱腔上的东西,总觉得很夸张,流于外表,这点远远比不上富英先
生自然朴实但又内生一种酣畅淋漓从容大度的气象。到了谭曾效那就更不用说了,我听
他唱的战太平,听得觉得不象是老生唱,倒是象是唱小生的。
虽然听说谭正岩进步得很快,但我觉得就谭元寿谭曾效这样的艺术风格很难教出像富英
先生那样的人才出来,更不用说老谭了。
S********8
发帖数: 4466
49
火丁算比较贵的,那时候一张就要380,而且是长安戏院倒数第4排的座,俺也只买了两
张;
其他角的戏,上座率没那么高,开场以后买黄牛票,比如王蓉蓉的四郎探母,不太记得
老生是谁了,才10 块钱;
不过北京还有个看戏的地方很不错,叫“东苑戏楼”,在南池子附近,是个四合院小戏
楼,应该是清末留下的建筑,300元一张票,4个人一个方桌,有人递热毛巾,瓜子花生
和大碗茶,以前在那看过“龙凤呈祥”,没有名角,都是戏曲学院的学生,唱得稚嫩但
气氛极好,每场戏也就百八十个观众,比在长安听戏滋润多了,那次带俺妈和俺外婆去
的,两老太太高兴得不行,上厕所方便啊;
可惜没去过梅兰芳大剧院。。。
w*****n
发帖数: 937
50
嗯,那个打金砖好,八十年代的录像吧,老爷子也有把年纪了,当年科班的还是扎实。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