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心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c***x
发帖数: 1826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裸体禅修

再读。
依旧觉得自己浮躁的心离着禅修的境界有些远。
稻草人倒是令人顿生怜悯和爱意。是不是悲伤的诗最容易动人?
c*****e
发帖数: 152
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禅即是茶 茶即是禅
心有戚戚
x*****3
发帖数: 89
3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心中执著会形成生灵
话说这金顖山的关难,基本上是冲着孙悟空来的。而且,这一关并不是为了考验孙悟空
的悟性、武功等等等等,因为他的悟性和神通武功,就摆在那里,厉害得很。对他来说
,基本上就是一个心态调整的考验,以及,最重要的,让他通过经历一番求索努力,树
立他的光辉形像。
而这一关,基本上就是因为猪八戒的谗言触发的,可是跟老猪也关系不大。这一关,唐
三藏基本上是没戏的,因为他就这样的高度,已经撑到了他生命和意志的极限了,额外
再增加一点点的残酷考验,他就完爆。这并非说他不行,只是说超越了他的极限,超越
了极限的不管是谁,都会崩溃的。这次的崩溃,意料之中,因为这次崩溃,还连带着往
后的若干次接踵而来的魔难和考验。
所以么,这一魔难考验前后出现的山神土地,尽管表面上对孙悟空他们极尽尊重,可是
,他们的话儿,却处处透露着十打十的强硬。剿灭小妖,收拾马匹行李,刚走上大路的
唐三藏师徒,就听到路旁有人下命令:“唐圣憎,吃了斋饭去!”当然...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66
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秋心非心

sorry,一直不能静下心来,这句问话其实我倒是一直记着的。
也一直在想。
我试图这样提问题:感觉究竟如何产生,为什么同一个东西,
同一个歌,人,有时候我们觉得亲切,慰籍;有时候觉得做作。
我能理解一点,所谓禅乐,肯定是跟精神状态有关。在深入
禅定的情况下,感受到的喜乐比较精细微妙,这时候就会感到日常
的感情比较束缚。很多人打禅不愿意出来,可能是跟禅定深度
有关。至于哪个更真,大概不是个理性可以评价的东西。
如果没有另外一个更基本的标准的话,那么两种状态只是两种
平行的精神状态,没有哪个更优越吧。
不过修行的人更倾向于禅定的乐,大概是因为禅定是必须经过的阶段。
基本相信,如果有天人,那么他们感受的喜乐大概比较微细而不那么
浓烈、头晕。
p*****n
发帖数: 1415
5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zt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6 21:29:38 2008)
>【 在 pattern (放手 )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了解真相又要做什么 是好奇吗?
>这篇帖子我昨天已经回复了,不知道怎么没有了,可能是没发送成功?
没关系 别挂心上
>我的了解真相就是要了解真相,因为了解真相对外来说就已经是目的了,除此以外其实
>没别的了。真相是永无止境的,这对我足够了。
>渴望幸福快乐根本不是我的目的,渴望到天堂极乐也不是我的目的,渴望永远不痛苦,
>也不是我的目的,经过这么多年对自我的观察,我都已经很确定了,我只想要真相是什
>么。
>我最初产生修行的心,也并不是觉得生活痛苦,而是在初中的时候由于通过对占星的研
>究发现自我竟然被"星座"如此强大的控制影响,进而产生“我”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
>到底是怎么回事,想要强烈去搞清楚。然后促使我在基督教,佛教,包括新兴宗教里面
>去寻找。
>我不是离苦,也不是灭苦,就是要看到真相,如果不看到真相,我就
d****u
发帖数: 71
6
谢谢。我最近在看道家入手的方法。也比较类似,先在鼻尖观照呼吸。然后就转到下丹
田。心息相依,到最后几无呼吸,进入混沌状态,突然如一灵独觉般清醒,进入先天状
态。然后就是真正高层次的修行了,各个门派可能有各自修行的秘法。
r****n
发帖数: 825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发菩提心的人好惨

我也并不确定。我引这个例子是有点犹豫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帕奥对于定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定力好了之后,用来修观。
我对帕奥的一些修法也表示质疑,似乎有点太极端了。但是他所讲的很多东西还是有价
值的。
国内目前受帕奥体系的影响非常大,但我认为这未必是个好现象。
我自己一直希望马哈西的禅法能够在中国更广的传播,但看来因缘不足,另外也听说最
近缅甸的出家师暂时禁止出国传授禅修。缅甸政治局势不太稳定
o*****s
发帖数: 193
8
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走火’是属于生理上的问题。我们知道,生命是由两大部分所组成:一种是物质
,一种是精神。精神是指我们这个心,物质就是指色身。每一个人都有眼耳鼻舌身,都
四肢五官,佛法上就把这四肢五官分成为四大种: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大家都知
道,道家安炉练丹,就是要先守丹田,运气引导,存想一个定点。这个定点就是在我们
肚脐眼下面一寸三分的地方,用我们的意识把心念集中于此,那里就会发烧、发热,这
就称之为‘火’。把火集中在那个地方,然后用意识来引导这个火,打通任、督二脉,
甚至于转小周天、大周天。如果业障太重,心情过于急躁,方法拿捏不稳,就会产生气
血逆流,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发生呕血,或者半身不遂,严重者因此死亡。佛法中根
本就不修这个法门,是不会发生走火的毛病的。
再来讲‘入魔’。什么是‘入魔’?现在有很多学打坐的人,坐没打好,反而变成
神经兮兮的,什么原因呢?就是有所求。希望佛菩萨来加持;希望上师来加持;希望耶
稣来加持;希望济公活佛及神明来加持等等。白天如此祈求,晚上也是如此。长此以往
,幻境就来了;或梦到上帝、上师,或梦到菩萨,或梦到种种神明来同他讲话,这时候
他就
b**d
发帖数: 7644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误区
大乘讲的万法为心造,不是从禅相来的。
落入有分和南传涅槃,当然不一样。 大乘强调的是修菩萨道。
你这两个说法误导人很厉害呀。
我觉得你在了解大乘到底在干什么之前,不要假设人家是怎么想的吧。
外吃是外吃,大乘是大乘。
l*****a
发帖数: 3840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禅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禅解】
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
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
不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觉六识
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
十,始可几之,故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
冤却大圣一生苦心。
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
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
l*****a
发帖数: 38403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禅解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
,以成。”】
【禅解】
乐是心之声,闻其乐而知其德,故“翕如”、“纯如”等,须从“明德”处悟将来,非
安排于音韵之末也。
w*********r
发帖数: 2192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情人节话题:恋爱禅
这个好像是灭恋爱禅呀。

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
离。
,还生爱欲,违于远离。
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
\德离欲解脱。
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
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
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
\德离欲解脱」。
b**d
发帖数: 7644
13
心像开了花似的,然后浑身细胞都麻麻痒痒的那种。比较强烈,hard to ignore,所以
容易block禅定目标。
r****n
发帖数: 8253
14
为什么要弄个禅说。
以下这些,如果在佛法修行上,是严重恶习。
平时就习惯了作假,习惯了自我暗示自我催眠,最后就是连自己是作假也不知道了。
尽管这种自我暗示是为了好的目的,可是却会训练出一颗扭曲的,缺乏如实的心。
而心灵如果缺乏如实的精神,将难以瞥见实相,并且更容易被一些伪大师以及邪见所诱导。
b*******s
发帖数: 954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可以组织一个禅修小组吗?
谢谢提醒。我的心还很不静。 行走坐卧,常常提醒自己要注意禅修,可是总是忘。
坐下来打坐会专心一些。
最大的问题是与人交谈的时候,很容易情绪激动,完全忘了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每个
念头。
f*******8
发帖数: 3612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可以组织一个禅修小组吗?
没法绝对判断,但也有法否定一些明显不是的。
最少,一个法师不应该在别人没找到的时候,让人认为自己找到了。
某些法师、导师念一辈子经,你让他修念住,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就显然什么都不是。
嘴上说苦集灭道,实际上不过是“少年时即使唱悲歌,也带着欢乐的调”。
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已。
重点还在自己有心无心,现在看来很多很多人是没那个“一杆子插到底的心劲”,
所以再多说也没什么用。
一杆子插到底,就是念住,剩下的差别只是方法。
(别人无心时自己强行表达,确实是有好为人师的问题。
按说这些事都应该随缘最好。
强行把标杆提得太高,也会挡别人的路。
人家需要的时候就说,不需要的时候就歇着。这是对的。
我的我执主要在这儿)
贴一篇waichi的老文。
============================================
在世明师与名师
佛,乃印度语之音译 = 意译即"在世明师" = 其人己尽了解及实证 最究竟之道足以教导
一切众生.
名师 = 非常有名气之师
谈到明师, 真有些慨叹!
话说小弟某日无意中打开电视, 正好看到某位禅师说法, 这位师父闻名多时, 亦偶有看
到其佛学著...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7
I love these sentences.
“禅修是以一颗轻松的心,知道和观察所发生的事——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g***t
发帖数: 2278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对制嗔心和心念住的个人体会
等到受报的时候,你就知道机械不机械了。
禅坐也都是follow因果的。如果不能种瓜得瓜,那还禅坐啥?
r**m
发帖数: 1825
19
班迪达尊者:对恶人也应修慈爱

I remember going to my meditation teacher, Sayadaw U Pandita, and he asked
me, "Are you doing metta for the generals?" I was astounded. I said, "You've
got to be kidding. Why would I want to do metta for them? They're just
scoundrels." And he said, "No. They also want happiness. But because they
are so deluded, so ignorant of what really brings happiness, they believe
that what they're doing will bring them happiness. They, as much as anyone,
need metta."
我记得去见我的禅修老师班迪达尊者时,他问我...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执着心, addiction, and Dopamine
修慈心禅到底是什么效果,什么次第我就不懂了。
要打成一片,行住坐卧都是禅(大乘说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好评论。
84000法门,有些只是调节。我们不是高人,也没能力评论。
我只是反对robbin以此作为有实修,并进而认为这种实修就可以用来作为反驳经典的根
据,这样一种论证方法。
l**a
发帖数: 5175
21
第一是初果,你必须已经经过了现观四圣缔和16心的.
(这个果位很高,7方便都只是前行.)
由观苦,集,灭,道,都断了欲界惑,得灭法忍,灭法智...等等
难道他观出来的就是量子论?
发信人: lila (???),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几年来深入思考和佛法禅修实践的总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 13:36:51 2012, 美东)
1. 须陀恒, 是预流
2. 斯陀含, 是一来
3. 阿那含, 是不还
4. 阿罗汉, 是无学
阿罗汉是无学.
l**a
发帖数: 5175
22
第一是初果,你必须已经经过了现观四圣缔和16心的.
(这个果位很高,7方便都只是前行.)
由观苦,集,灭,道,都断了欲界惑,得灭法忍,灭法智...等等
难道他观出来的就是量子论?
发信人: lila (???),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几年来深入思考和佛法禅修实践的总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 13:36:51 2012, 美东)
1. 须陀恒, 是预流
2. 斯陀含, 是一来
3. 阿那含, 是不还
4. 阿罗汉, 是无学
阿罗汉是无学.
r****n
发帖数: 731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转载)

噢。在这里讲的乱心啊。谢谢。
r****n
发帖数: 731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转载)

噢。在这里讲的乱心啊。谢谢。
l****u
发帖数: 216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调心的过程
估计不是 - 所有药物都是给人meditation absorption 的经历。
但是这个入流, 跟meditation feeling 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人有很多bliss, raptures (这些都是入禅的禅支), 但不是入流。
r****n
发帖数: 8253
26
实际上修行,不是只有禅坐才是修行的,求法,闻法,思维法,以及实证佛法,这些都
是修行。
一个心性迷糊的人,在求法,闻法,思维法的过程当中就会暴露出来自己的习性,而且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倒下。这样的人,由于明辨力的缺乏,所以极容易被邪师伪法所迷
惑,而此时代,则是大量这类邪师伪法。
禅修,已经变成加强你邪见的工具,虽然有些自我感觉的好处,甚至你都还觉得自己贪
嗔痴大大减少了,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是自己的邪见已经变得越来越强而不自知,这是非常可怕的。。。
看你和那个freeman,几年来,没有任何真正的进展,而且未来几年也不会有,直到你
们死。
我说的话很直接,你也显然不可能接受,但是这不妨碍我说这些。
r****r
发帖数: 75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任何的分心,即注意离开了专注对象而去留意任何感官对象,都会产生一种干扰,令禅
修者错过了当刻,以及最后失去深入洞察诸法实相的能力。一颗心,受到就算些微的爱
欲所染,将会发觉,那爱欲会不断地打扰着对实相的把触,就像是玫瑰花瓣与手掌之间
的手套一样。除非肯自我承担和全心全意地去做(Full commitment),否则,实相是
永远也不能被把触到的。由于感官对象的吸引力和心内的爱欲都很强劲,那方法必须能
产生强劲的推动力,就像火箭推进器的推动力一样,可以把火箭推至脱离地心吸引力。
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勇猛精进和密集的方法(Intense method)。
b**d
发帖数: 7644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察的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你的提示之下,我看了看禅宗的一些介绍,大失所望。
你这个参禅,无非是把心思集中在一个概念法上,以期达到禅那。 这个跟南传没有本
质差别。 只要是个概念法,都能达到禅那。只是一个新方法而已。
你可以表达不同意见。 这是我的观念。
f*******8
发帖数: 3612
29

杂念本来都在,相对强度较弱,当专心时,放弃了相对强度比较强的东西,
那些相对强度较弱的就显出来了。
好像人对着玻璃窗往外看,其实玻璃始终是反射人的影子的,但是白天看不见,
一旦晚上外边黑了,对着玻璃就看见自己了。
有些是通过念佛号,来从新建立一个相对强度较强的信号,来压过那个东西,
有些是“呸”一声等等。
根本目的都是把心拉回到禅修的主题,让主题的强度盖过杂念的强度。
杂念就跟外部人的起哄是一个意思,最近发现运动员的一个基本功,所谓心理素质,
就是处理、消解杂念(现场压力,起哄,干扰等等),一直专注在自己要做的动作上。
高敏,李琰等等都是这么经验之谈。
所谓外离相,内不乱,就是不理各种杂念、干扰,同时又能保持主题。
优秀运动员其实也都是这么训练的。
差别只是学佛的主题不同和离相的深浅不同。
W*********E
发帖数: 197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探讨一下 "以定为禅"
“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公案出處 :
【先师意未梦见在, 在那裏 ?】
由于古代与今时言语隔閤, 再加上一般的文字障, 致使阅读古时禅门公案往往漫无头绪
. 以下这则公案, 如果能明白几个关链字, 便容易明白其所述意旨. 禅友们务请耐心细
看, 就算是不同意白话翻译部份所说, 那便当提升国文程度也是很有意思的,
先师意未梦见在
『天童宏智禅师举: 九峰在石霜作侍者,霜迁化后,众欲请堂中首座接续住持。峰
不肯,乃云: 「待某甲问过,若会先师意,如先师侍奉。」 遂问: 「先师道」: 『休
去歇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且道: 明什么边事? 』
座云: 『明一色边事』。 峰云: 『恁么,则未会先师意在。』, 座云: 『 尔不肯我
哪? 装香来 ! 』, 座乃焚香云: 「我若不会先师意,香烟起处,脱去不得。」, 言讫
,便坐脱。
峰乃抚其背云: 「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宏智禅师〕颂曰: 石霜一
宗亲传九峰,香烟脱去正脉难通,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断十方犹点额
,密移一步看飞龙。… 《宏智禅师广录》卷二. 』
以上就是天童宏智禅师對這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51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从禅茶喝起
最近几天在旁观版上的讨论,稍微讲下自己的经历。
之前喝茶纯属瞎喝,有缘碰到一个喝茶的地方,在深圳,倡导的是止观茶,觉得很好奇
就去了。
学习颇深,现在回想,其实也简单,就是认真喝茶,无论是侍茶,喝茶,都讲究把各种
心思排除,把意念集中在茶席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或者加深了)一些基本道
理,譬如六尘,六根,妄想,入静,执着,我等,导致自己对静的向往,和禅的兴趣。
继而自己愿意去接触一些佛法相关的东西。回家看人家之前送我的心经,感悟到的东西
更多了。
觉得作为理工科同学,以及之前长期被灌注的思想,我们这些人,很不容易接受除了科
学推演,逻辑讨论以外的内容。之前对佛法的理解,就是迷信,加上国内的寺庙,都成
了旅游景点,和尚也不持戒,各个派别林立,互相攻伐,所以更加排斥任何这类信仰。
这些想法,其实是站在一个门外的人,在看门内的事儿。
版上有些同学,在做佛法历史的研究,无可厚非,是认真的态度。而我觉得,做为个人
来讲,还是多着眼于从中吸收养分,从培养自己的智慧为着落点,去看问题,或者会马
上开朗。对六道有疑惑,就先放着,我现在就是这么干的。
人毕竟还是需要有精神的追求,精神的东西无法用公...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2
感觉是个相当牛逼的上师
可惜已经过世了
W**N
发帖数: 1037
33
‘禅修’目的是‘禅定’;
‘打坐’让能‘禅定’的方便法门之一。
治/止心!
南无阿弥陀佛
W**N
发帖数: 1037
34
‘禅修’目的是‘禅定’;
‘打坐’让能‘禅定’的方便法门之一。
治/止心!
南无阿弥陀佛
P****S
发帖数: 2286
35
湛山精舍恭请大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开演妙音
Lectures by Khenchen Tsultrim Lodro Rinpoche
Host by ChamShan Temple
慈师领你走进实修殿堂
(多伦多讲法系列)
Step into genuine practice,
With guidance from Khenchen Tsultrim Lodro Rinpoche
授课内容:
  5月17,18日:走向真正的修行 -- 四个外加行的实修引导
  Step into genuine practice— Guide to the four preliminary
practices
  5月19,20日:让心休息 -- 莲师法脉的禅修窍诀
  Rest the mind in ease— Pith instruction on meditation from
the lineage of Pedmasambhava
  5月21日:吉祥之门 -- 授皈依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6
喔,是吗 ? 那麽能入二禅的行者就不是定 ?
二禅天:无鼻丶舌丶眼丶耳丶身等五识,仅有意识,怡悦之相粗大。喜受及舍受与意识
相应,无觉无观。舍此身後,生於少光天丶无量光天丶极光净(光音)天。
G**W
发帖数: 1865
37
喔,是吗 ? 那麽能入二禅的行者就不是定 ?
二禅天:无鼻丶舌丶眼丶耳丶身等五识,仅有意识,怡悦之相粗大。喜受及舍受与意识
相应,无觉无观。舍此身後,生於少光天丶无量光天丶极光净(光音)天。
t******g
发帖数: 17520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我曾经发过禅修从放松开始的帖子
如果从那篇联系到这篇, 刻意地自我放松
和各种随念的功效是一样的, 那就是不让自己受到干扰
善寻就是让一些没有那么多过患的思维取代一些对入定有很大阻碍的思维
比方说工作很忙(会牵扯太多太多思维, 就象漩涡一样把心扯入其中),
那么如果”公司被一把火烧了,或者自己辞职了“这种想法能够有效阻断思维的繁殖发
酵, 那就是有益的。
但这样是比较被动的
主动的是知道这些都是情绪, 情绪不是”自己“的, 不是自己想要的, 是来了去的
, 用这种心理层面去对待, 可以是妄念减少
不管主动被动, 虽然是重要的初期的功课, 但这些都不是目的, 这些只是在
磨刀, 目的是培养觉知的觉知。而这种觉知的觉知就是杀贼的大杀器
t******g
发帖数: 17520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我曾经发过禅修从放松开始的帖子
如果从那篇联系到这篇, 刻意地自我放松
和各种随念的功效是一样的, 那就是不让自己受到干扰
善寻就是让一些没有那么多过患的思维取代一些对入定有很大阻碍的思维
比方说工作很忙(会牵扯太多太多思维, 就象漩涡一样把心扯入其中),
那么如果”公司被一把火烧了,或者自己辞职了“这种想法能够有效阻断思维的繁殖发
酵, 那就是有益的。
但这样是比较被动的
主动的是知道这些都是情绪, 情绪不是”自己“的, 不是自己想要的, 是来了去的
, 用这种心理层面去对待, 可以是妄念减少
不管主动被动, 虽然是重要的初期的功课, 但这些都不是目的, 这些只是在
磨刀, 目的是培养觉知的觉知。而这种觉知的觉知就是杀贼的大杀器
p******n
发帖数: 2449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宋代禅 宗的历史
禅宗法脉传承
禅宗法脉的传承对于禅宗来说,是重要的一环。第一个到中国来传授禅宗的是西天法灯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在中国是第一祖,经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
慧能。至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禅宗便是一花开五叶,演变成临济、曹洞、法眼、沩仰、
云门五宗。
禅宗的传承编辑
传承在禅宗来说,也是重要的一环,第一个到中国来传授禅宗的,正是大名顶顶的「菩
提达摩」,菩提达摩是西天法灯第二十八祖,在中国是第一祖。
达摩祖师传慧可大师,慧可大师是第二祖。
慧可大师传僧璨大师,僧璨大师是第三祖。
僧璨大师传道信大师,道信大师是第四祖。
道信大师传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是第五祖。
弘忍大师传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第六祖。
而慧能大师之后,便是一花开五叶,演变成五宗,这五宗,就是临济宗,曹洞宗,
法眼宗,沩仰宗,云门宗。 [1]
一花开五叶编辑
这一花开五叶,其次序如下:
六祖慧能传南岳让传马祖传百丈海传沩山佑传仰山寂。
六祖慧能传南岳让传马祖传百丈海传黄茱蘖运传临济玄。
六祖慧能传青原思传石头迁传药山俨传云俨晟传洞山价传云居膺与曹山寂。
六祖慧能传青原思传石头迁传天皇悟传龙潭信传德山鉴传雪峰存传云门偃。...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1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期待人生的第一次禅十
3/27 - 4/6
我将参加人生第一次禅十,我知道是菩萨加持,让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我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我的心乱了太久,该停下来想想,我才能安排好以后的人生路.
我的心里已经开始有了出家的念头,只是,是否有福德和机缘,还是未知数.
希望佛菩萨慈悲的护佑我,让我能够走上最合适我的修行路.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z***t
发帖数: 10817
42

..O 陈昌浩兵败脱队后没有去延安,而是去了湖北想重新拉杆子。 46 七天 字868
2018-03-03 21:06:26
..O 一个小脑洞★ 43 老广 字736 2018-03-05 09:34:37
..O 老广,看了你的富田事变,很不错…… 33 双石 字957 2018-03-04 00:20:32
..O 陈写过两到三次自传,每次不一样…… 20 双石 字121 2018-03-04 00:11:07
..O 陈昌浩是去苏联治牙病…… 18 双石 字243 2018-03-04 00:09:30
..O 查了一哈单位沿革…… 16 双石 字1676 2018-03-06 11:50:56
..O 徐到129D指挥的第一仗,是响堂铺…… 15 双石 字203 2018-03-04 00:23:53
... 共 》39《讨论
o施密特先生说得对极了。毛的影响有限,而邓是了不起的人物 28 44 (字699 1 2 3 .
.8 一览 树展 全看 ID68802/薄荷糖家族
..O 毛用逆天手法把中国从一团散沙变成执行力世界第一 304 陈王奋起挥黄钺 字
546 2012...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3
植物没有大脑,没有痛觉和害怕等情感。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杀生就尽量不要杀。
前几天和母亲讲不杀生的道理时说杀业过重的话,人在临死的时候,这些冤魂就会来索债.母亲就想起很久以前听我外公说他认识的一个屠夫,临死前的一段时间没法进食,每次端起碗要吃的时候,喉咙前就出现一把尖刀,听得我反而胆战心惊的.
山西小院的视频里也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现身说法,她年轻的时候帮人杀牛,后来老了身体不好的时候,会看到牛用角顶她的腰,疼痛难忍.
佛门为什么戒杀生只戒动物 ZT
现代科学把生命的形式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此受现代科学教育和熏陶的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么佛教徒的不杀生就是解释不通的,甚至还有人以“佛教徒不是没有区分心吗?为什么对动物一个态度,对植物是另外一个态度?”以此来攻击佛教徒。
这真是大大冤枉了佛教徒。在佛教的教育体系里面,没有把生命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为佛教认为,生命不仅仅是以这两种形态存在的,还存在其它生命形式。佛教对众生的划分是以有情和无情来区分的。我们所认知的植物在佛教里是被划分在无情众生中的,我们吃的五谷、蔬菜、瓜果都在无情众生行列。
“有情”是指有情识(也有一种近似... 阅读全帖
w****x
发帖数: 111
44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武侠迷的琼瑶心
是的,我就是一个有着琼瑶心的武侠迷。洋洋洒洒几十集的缠绵悱恻也许就要在教主为
爱献身的悲伤中结束。自己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次偶遇,让多年沉寂下来的激情又被悄
悄点燃了。宛如,一对每日醒来都会面对千篇一律生活琐事的夫妻,突然发现彼此又重
新回到了当年的爱之初体验:一个羞赧的少年等在路边,轻声问着对面的如花少女,昨
晚睡得好吗?
不少人诟病剧情改编的拖沓和不合逻辑,让他们心中经典旁落。我猜想这才是这部改编
真正的现实应验:不爱教主情节的人最终也只能像剧中的令狐冲一样,选择一个中规中
矩的了结。多多少少有些讽刺。满纸的辛酸和悲情努力探索的答案,却淹没在一个没有
宽容的现实世界里。一直觉得金老想表达的就是:正与邪的相对;人在一个复杂环境中
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对于内心自在的浪漫追求……如果没有这般超然风流的态度
,的确是很难在那样凄凉的结局中找到一丝笑傲江湖的勇气和洒脱。一个真爱《笑傲江
湖》的人,你真能只爱原著里令狐冲的潇洒倜傥,却不爱东方教主的离经叛道吗?你真
能只爱原著里任盈盈的宽容柔情,却不怜惜东方教主的含蓄隐忍吗?你真能只记得原著
里为正邪势不两立扼腕惋惜,却不能在现实中接受一个已...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234
45
来自主题: Heart版 - [心版征文] 发散的心
“让你真正困惑的不是爱她,是不甘心,人都难以放弃自己曾经付出的。完全占据是不
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有完全占有的想法简直就是一个错误。你会发现不管
有没有跟人家在一起,你都会跟自己过不去。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你得把自己找回来,
谁都不能占有谁,人只能占有自己。”
哥来讲两个故事:
认清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比喻,假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猕猴蹦跳不停,室外有
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呼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
己”
迎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我们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外境的六尘(色
声香味触法),彼此纠缠不息,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
道:“适蒙和尚以比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与于他相
见,且又如何?”
这时洪恩禅师下了禅床,拉着仰山禅师的手,亲切地说道:“好比在田里,为了防止鸟
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开悟。
【智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16
4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Gym与禅
呼吸 踩着脚步,
心跳 震动着音乐,
卡路里 燃烧着空气。
身体 跃动于时空,
今天的我 和昨天不同。
跳动的计程器,
均匀 不紧张,
象指南针,
引着我 逼近 超越
脆弱的极限。
身在艰途 心入林荫,
静时 可以心行万里,
动时 也可以心似镜水。
一切的修行 都在坚持,
心有多脆弱 也就可以有多坚强。
d******y
发帖数: 3668
47
http://www.fozang.org.tw/essay_article.php?id=13&PHPSESSID=92cff8db3177f17a2
9a0b32b64295529
禪淨雙修的類型及其理論基礎
楊惠南 ─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 提要
《六祖壇經》「唯心淨土」的思想 後代禪僧引述為批評淨土宗的文證。淨土宗人及部分
禪僧,則以「禪淨雙修」做為回應。
「禪淨雙修」共有三個類型:
(1)攏統型,未明示實際修行方法,僅攏統說明禪?淨沒有矛盾,可以雙修。
(2)只管念佛型,雖強調禪、淨可以雙修,但仍偏向念佛,以為只管念佛即是禪、淨雙修

(3)參究念佛,以參究『念佛者是誰?』等話頭為禪、淨雙修的方式。
「禪淨雙修」雖然有以上三種類型,但都建立在下面幾個共同的理論基礎之上:
(1)「唯心淨土」,「禪淨雙修」者,也和批評淨土的禪僧一樣,主張唯心淨土,但卻有
不同的詮釋。
(2)「念佛即念心」,從禪宗四祖道信的「一行三昧」,到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發
展出來「念佛即念心」的思想,並進而開展出「自性彌陀」的觀點,而成「禪淨雙修」
的理論基礎之一。
(3)「理事無礙」,這是華嚴
r****n
发帖数: 8253
48

因为对自我以及世界的困惑疑问,于是产生想要了解真相的心,而且这个心在产生的时
候,就带着一种强烈要弄明白,彻底弄清楚,已经根本不是肤浅的好奇了。
切的
我大概是两个阶段,在没遇到克之前,这周期大概就是十年,包括在GYFM里面,对于真相是一种非常迫切寻找的状况,而且有很多的困惑和矛盾,这些常常每时每刻都在影响我。
在遇到克之后,之前所有的困惑和矛盾已经没有了,并且内在似乎产生了一种突变,在
这种突变之下,那个原来急切想寻找到真相的心基本消失了(至少我自己还没觉察到)
。目前主要就是到对当下的观察了,并且非常坚信最后一定会发现那真相的,我不需要
去找,它自己就会在某个时刻来的,我只管从当下认识和学习就好了,从来没有这么坚
信过。
我自己认为是终于走出了第一步,以前那些其实都不算的,无非算是积累而已。
r**m
发帖数: 1825
49
这是每天的功课,而且是正念的一部分,看看上面文章里的这段话:
"即使你不修独身,你也需要一种护卫方式,抵制那种飘忽不定的淫欲感。这种观想,
实在是违反习惯倾向的,这就是一遍又一遍观想之所以有用的理由之一。阿姜摩诃布瓦
反复讲过这一点: 不要计算你做了多少次不净观。要一直做到修成。毕竟,正是对人体
的淫欲,牵引我们投生。正是它,令我们不断地想回来,令我们做极其愚蠢的事。"
我说这是正念的一部分的意思是一旦发觉心念以对境美好时即应立即修不净观,
例如看到一朵花,有正念时首先观察到自心正在认为此花很美,若贪念未起,即观下一
念头,若贪念起,则立即思维花的凋零相,落入泥涂之相以作对治。
修平等心和修不净观是相关的,喜欢即是贪,不喜欢就是嗔,
有净与不净的分别心就不是平等心了,初修人是很难做到心行平等的。
但是证初果并不需要完全除贪,三果圣人才到。
个人认为平等心是修行后水到渠成的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